《鴻門宴》閱讀習題及答案
閱讀下列文段,完成6—9題。
初,項羽與宋義北救趙,及項羽殺宋義,代為上將軍,諸將黥布皆屬,破秦將王離軍,降章邯,諸侯皆附。及趙高已殺二世,使人來,欲約分王關中,沛公以為詐,乃用張良計,使酈生、陸賈往說秦將,啖以利,因襲攻武關,破之。又與秦軍戰于藍田南,益張疑兵旗幟,諸所過毋得掠鹵,秦人憙,秦軍解,因大破之。又戰其北,大破之。乘勝,遂破之。摘自:中小學作文閱讀答案網
漢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諸侯至霸上,秦王子嬰素車白馬,系頸以組,封皇帝璽符節,降軹道旁。諸將或言誅秦王。沛公曰:“始懷王遣我,固以能寬容;且人已服降,又殺之,不祥。”乃以秦王屬吏,遂西入咸陽。欲止宮休舍,樊噲、張良諫,乃封秦重寶財物府庫,還軍霸上。召諸縣父老豪杰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抹黑者族,偶語者棄市。吾與諸侯約,先入關者王之,吾當王關中。與父老約,法三章耳: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余悉除去秦法。諸吏人皆案堵如故。凡吾所以來,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無恐!且吾所以還軍霸上,待諸侯至而定約束耳。”乃使人與秦吏行縣鄉邑,告諭之。秦人大喜,爭持牛羊酒食獻饗軍士。沛公不讓不受,曰:“倉粟多,非乏不欲費人。”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為秦王。
或說沛公曰:“秦富十倍天下,地形強。今聞章邯降項羽,項羽乃號為雍王,王關中。今則來,沛公恐不得有此。可急使兵守函谷關,無內諸侯軍,稍征關中兵以自益,距之。”沛公然其計,從之。十一月中,項羽果率諸侯兵西,欲入關,關門閉。聞沛公已定關中,大怒,使黥布等攻破函谷關。十二月中,遂至戲。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聞項王怒,欲攻沛公,使人言項羽曰:“沛公欲王關中,令子嬰為相,珍寶盡有之。”欲以求封。亞父勸項羽擊沛公。方饗士,旦日合戰。是時項羽兵四十萬,號百萬。沛公兵十萬,號二十萬,力不敵。會項伯欲活張良,夜往見良,因以文諭項羽,項羽乃止。沛公從百余騎,驅之鴻門,見謝項羽。項羽曰:“此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言之。不然,籍何以生此!”沛公以樊噲、張良故,得解歸。歸,立誅曹無傷。
6.下列各句中,沒有通假字的一項是
A.秦人憙,秦軍解,因大破之
B.乃使人與秦吏行縣鄉邑,告諭之
C.可急使兵守函谷關,無內諸侯軍
D.稍征關中兵以自益,距之
7.下列句子中,沒有活用現象的一項是
A.先入關者王之
B.會項伯欲活張良
C.沛公從百余騎
D.因襲攻武關,破之
8.下列對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抹黑者族,偶語者棄市 偶語:偶爾談論。
B.待諸侯至而定約束耳 約束:規約。摘自:中小學作文閱讀答案網
C.方饗士,旦日合戰 合戰:會戰。
D.諸吏人皆案堵如故 案堵:不遷動,不變更。
9.下列對文段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高祖節節取勝的原因,離不開他的軍事策略,也離不開他實行了安民措施,使得人心所向。
B.高祖進入秦宮后,不戀重寶女色,自覺離開秦宮,還軍霸上。
C.高祖入關后,約法三章,秋毫無犯,深得民心,可見他的`高明之處。
D.文末的歷史情節與《鴻門宴》的情節相近,這正是司馬遷在紀傳體文學中所采用的“互見法”。
參考答案:
6.B(A憙、解 C內 D距)
7.D(A 、B、 C皆為使動用法)
8.A(相聚而語)
9.B(“不戀重寶女色,自覺離開秦宮”的說法錯。)
【《鴻門宴》閱讀習題及答案】相關文章:
《鴻門宴》節選的習題及答案06-29
鴻門宴節選閱讀答案06-08
鴻門宴的閱讀附答案07-01
《鴻門宴》閱讀練習及答案07-15
《鴻門宴》節選閱讀答案10-18
《鴻門宴》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08-12
《鴻門宴》閱讀理解附答案06-24
《鴻門宴》比較閱讀(附答案)07-01
《鴻門宴節選》閱讀練習及答案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