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漢書·王梁傳》閱讀答案與翻譯
王梁字君嚴,漁陽要陽人也。為郡吏,太守彭寵以梁守狐奴令,與蓋延、吳漢俱將兵南及世.祖.于廣阿,拜偏.將.軍.。既拔邯鄲,賜爵關內侯.。從平河北,拜野王令,與河內太守寇恂南拒洛陽,北守天井關,朱鮪等不敢出兵,世祖以為梁功。及即位,擢拜梁為大司空,封武強侯。
建武二年,與大司馬吳漢等俱擊檀鄉,有詔軍事一屬大司馬,而梁輒發野王兵,帝以其不奉詔敕,令止在所縣,而梁復以便宜進軍。帝以梁前后違命,大怒,遣尚書宗廣持節軍中斬梁。廣不忍,乃檻車送京師。既至,赦之。月余,以為中郎將,行執.金.吾.事。北守
箕關,擊赤眉別校,降之。三年春,轉擊五校,追至信都、趙國,破之,悉平諸屯聚。冬, 遣使者持節拜梁前將軍。四年春,擊肥城、文陽,拔之。進與驃騎大將軍杜茂擊佼韁、蘇茂于楚、沛間,拔大梁、嚙桑,而捕虜將軍馬武、偏將軍王霸亦分道并進,歲余悉平之。五年,從救桃城,破龐萌等,梁戰尤力,拜山陽太守,鎮撫新附,將兵如故。
數月征入,代歐陽歙為河南尹。梁穿渠引穀水注洛陽城下,東瀉鞏川,及渠成而水不流。七年,有司劾奏之,梁慚懼,上書乞骸骨。乃下詔曰:梁前將兵征伐眾人稱賢故擢典京師建議開渠為人興利旅力既愆迄無成功百姓怨讟談者讙嘩。雖蒙寬宥,猶執謙退,‘君子成人之美’,其以梁為濟南太守十三年,增邑,定封阜成侯。十四年,卒官。子禹嗣。禹卒,子堅石嗣。堅石追坐父禹及弟平與楚王英謀反,棄市,國除。
(節選自《后漢書·王梁傳》)
10. 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 分)
A. 梁前將兵征伐∕眾人稱賢∕故擢典京師∕建議開渠為人∕興利∕旅力既愆∕迄無成功∕百姓怨讟∕談者讙嘩
B. 梁前將兵征伐∕眾人稱賢故∕擢典京師∕建議開渠為人∕興利∕旅力既愆∕迄無成功∕百姓怨讟∕談者讙嘩
C. 梁前將兵征伐∕眾人稱賢∕故擢典京師∕建議開渠∕為人興利∕旅力既愆∕迄無成功∕百姓怨讟∕談者讙嘩
D. 梁前將兵征伐∕眾人稱賢故∕擢典京師∕建議開渠∕為人興利∕旅力既愆∕迄無成功∕百姓怨讟∕談者讙嘩
11. 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 分)
A. 世祖為皇帝的年號之一,一般作為斷代史開創者,或該王朝承上啟下的有為君主 的特定年號。漢世祖是光武帝劉秀。
B. 偏將軍,官名。偏將軍是將軍的輔佐,在將軍中地位較低,此官制始于春秋,通常由帝王拜授,也有大將軍拜授的。
C. 侯,周朝封建五等爵位“公、侯、伯、子、男”中的第二等,自先秦時*開始,已有君主賜封侯爵,如晉侯、齊侯。
D. 執金吾,率禁兵保衛京城和宮城的`官員,職位與九卿同等,地位較高。漢代執金吾有時也被委派為將帥而領兵遠征。
12.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 分)
A. 王梁郡吏出身,以武功青云直上。太守彭寵讓王梁代理狐奴縣令,王梁后隨世祖,官依次為偏將軍、大司空、中郎將、執金吾、前將軍等。
B. 王梁追隨世祖,深受皇帝青睞。王梁當野王縣令,世祖認為王梁有功勞,其后被世祖封為關內侯、武強侯、阜成侯,最后死于阜成侯上。
C. 王梁違詔書命,最終得以免罪。檀鄉一戰王梁前后違背世祖詔令,世祖大怒,派宗廣去斬殺王梁,后宗廣用囚車把他帶回洛陽,終被赦免。
D. 王梁興修水利無功,執意謙退。王梁取代歐陽歙擔任河南尹,開渠引穀水注入洛 陽城下,渠成而水不流。后有司彈劾奏明,王梁請求退休。
13. 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 分)
(1) 與河內太守寇恂南拒洛陽,北守天井關,朱鮪等不敢出兵,世祖以為梁功。
(2) 堅石追坐父禹及弟平與楚王英謀反,棄市,國除。
答
10. C(“故”應緊接“擢典京師”。)
11.A(“世祖”不是年號而是廟號。)
12. B(“賜爵關內侯”在“拜野王令”之前。)
13.(1)與河內太守寇恂向南抗拒洛陽,向北鎮守天井關,使朱鮪等不敢出兵,世祖認為是王梁的功勞。(關鍵詞:南、北、以為)
(2)王堅石因父親王禹及弟弟王平參與了楚王(劉)英謀反案而被追究連累(連坐)定罪,被斬于市,封國被廢除。(關鍵詞:追、坐、棄市、國除)
附文言文參考譯文:
王梁,字君嚴,漁陽要陽人。本是郡吏出身,漁陽太守彭寵讓王梁代理狐奴縣令,與蓋延、吳漢一起率領軍隊向南追及世祖到廣阿,官拜偏將軍。攻破邯鄲后,王梁被賞賜爵位為關內侯。跟隨世祖平定黃河以北,拜為野王縣令,與河內太守寇恂向南抗拒洛陽,向北鎮守天井關,使朱鮪等不敢出兵,世祖認為是王梁的功勞。等到世祖當了皇帝,擢升王梁擔任大司空,加封武強侯。
建武二年,與大司馬吳漢等人一起進攻檀鄉,皇帝有詔書規定軍事全部歸大司馬管理,然而王梁(違背詔書)就征發野王縣的軍隊,皇帝認為他不奉命詔書,令他在所在野王縣中停止行動,但是王梁又以時機有利擅自發動進攻。皇帝因為王梁前后兩次違抗命令,非常生氣,派遣尚書宗廣拿著符節到達軍中要把王梁斬首。宗廣不忍心,就把王梁打入木籠囚車帶回了洛陽。到達洛陽后,皇帝赦免了王梁。一個多月后,他被任命為中郎將,代理執金吾負責保衛京城。其后向北鎮守箕關,攻擊赤眉別校,使之投降。三年春,轉戰攻擊五校,追擊到信都、趙國,擊敗了他們,全部平定了聚眾起事的隊伍。冬,皇帝派遣使者持節拜王梁為前將軍。四年春,進攻肥城、文陽,占領了兩地。推進跟驃騎大將軍杜茂在楚、沛兩地之間攻擊佼韁、功茂,占領大梁和嚙桑,同時捕虜將軍馬武、偏將軍王霸也分道一起進攻,一年多這些地方全被平定了。五年,王梁跟從世祖劉秀親征,在救桃城,破龐萌等戰斗中,王梁戰斗尤其有力。劉秀拜王梁為山陽太守,鎮守撫慰新歸附者,將兵一如過去。
在擔任山陽太守幾個月之后,王梁被征召入京,取代歐陽歙擔任河南尹。王梁開渠引穀水注入洛陽城下,向東瀉入鞏川,等到渠成而水不流。七年,有司彈劾奏明,王梁慚懼,上書請求退職。劉秀下詔書說:“王梁以前率兵征伐,眾人稱他為賢,所以將他擢升到京師。他建議開渠,是為人興利,眾力已過,而功不成。百姓埋怨*謗,言談者喧嘩吵嚷。雖蒙皇帝寬宥,他本人還是執意謙退,‘君子成人之美’,特以王梁為濟南太守。”建武十三年,增加封邑,定封為阜成侯。建武十四年,卒于官,其子王禹繼承爵位。王禹去世,其子王堅石繼承爵位。王堅石因父親王禹及弟弟王平參與了楚王(劉)英謀反案而被追究連累(連坐)定罪,被斬于市,封國被廢除。
【《后漢書·王梁傳》閱讀答案與翻譯】相關文章:
《后漢書王梁傳》原文及翻譯02-23
《后漢書王霸傳》閱讀答案以及翻譯04-01
《后漢書王霸傳》閱讀答案10-28
《后漢書·梁統列傳》閱讀答案及翻譯12-26
《后漢書王梁傳》古詩文原文及翻譯10-30
《后漢書班超傳》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08-13
《后漢書·桓譚傳》閱讀答案及翻譯08-27
《后漢書魯恭傳》閱讀答案及翻譯08-08
《孟子·梁惠王下》閱讀答案及翻譯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