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羨林《老貓》閱讀答案

時間:2022-07-26 11:43:34 閱讀答案 我要投稿

季羨林《老貓》閱讀答案

  季羨林《老貓》是季羨林先生的散文、紀念文章、隨筆等內容的專輯,包括五部分:“老貓”記述了與季先生生活相伴的幾種可愛的小動物給作者帶來的無限生趣以及作者的人生感悟,一起來看看閱讀答案,歡迎讀者參考!

季羨林《老貓》閱讀答案

  老貓

  季羨林

  ①老貓虎子蜷曲在玻璃窗外窗臺上一個角落里,縮著脖子,瞇著眼睛,渾身一片寂寞、凄清、孤獨、無助的神情。

  ②我從小就喜愛小動物。同小動物在一起,別有一番滋味。它們天真無邪,率性而行;有吃搶吃,有喝搶喝;不會說謊,不會推諉;受到懲罰,忍痛挨打;一轉眼間,照偷不誤。同它們在一起,我心里感到怡然,坦然,安然,欣然。不像同人在一起那樣,應對進退,謹小慎微;斟酌詞句,保持距離。感到異常地別扭。

  ③十四年前,我養的第一只貓,就是這個虎子。剛到我家來的時候,比老鼠大不了多少。蜷曲在窄狹的室內窗臺上,活動的空間好像富富有余。它并沒有什么特點,僅只是一只最平常的貍貓,身上有虎皮斑紋,顏色不黑不黃,并不美觀。但是異于常貓的地方也有,它有兩只炯炯有神的眼睛,兩眼一睜,還真虎虎有虎氣,因此起名叫虎子。

  ⑤在我心情最沉重的時候,有一些通達世事的好心人告訴我,貓們有一種特殊的本領,能知道自己什么時候壽終。到了此時此刻,它們決不呆在主人家里,讓主人看到死貓,感到心煩,或感到悲傷。它們總是逃了出去,到一個最僻靜、最難找的角落里,地溝里,山洞里,樹叢里,等候最后時刻的到來。因此,養貓的人大都在家里看不見死貓的尸體。

  ⑥我聽了以后,憬然若有所悟。現在看來,倒是貓們臨終時的所作所為,即使僅僅是出于本能吧,卻給了我很大的啟發。人們難道就不應該向貓們學習這一點經驗嗎?有生必有死,這是自然規律,誰都逃不過。中國歷史上的赫赫有名的人物,秦皇、漢武,還有唐宗,想方設法,千方百計,想求得長生不老。到頭來仍然是竹籃子打水一場空,只落得黃土一抔,西風殘照漢家陵闕。我輩平民百姓又何必煞費苦心呢?一個人早死幾個小時,或者晚死幾個小時,甚至幾天,實在是無所謂的小事,決影響不了地球的轉動,社會的前進。再退一步想,現在有些思想開明的人士,不想長生不老,不想在大地上再留黃土一抔;甚至開明到不要遺體告別,不要開追悼會。但是仍會給后人留下一些麻煩:登報,發訃告,還要打電話四處通知,總得忙上一陣。何不學一學貓們呢?它們這樣處理生死大事,干得何等干凈利索呀!一點兒痕跡也不留,走了,走了,永遠地走了,讓這花花世界的人們不見貓尸,用不著落淚,照舊做著花花世界的夢。

  ⑦我忽然聯想到我多次看過的敦煌壁畫上的西方凈土。我覺得沒有什么出奇之處,但是給我印象最深,使我最為吃驚或者羨慕的還是他們對待要死的'人的態度。那里的人,大概同人世間的貓們差不多,能預先知道自己壽終的時刻。到了此時,要死的老嬤嬤或者老頭,健步如飛地走在前面,身后簇擁著自己的子子孫孫、至親好友,個個喜笑顏開,全無悲戚的神態,仿佛是去參加什么喜事一般,一直把老人送進墳墓。后事如何,壁畫不是電影,是不能動的。然而畫到這個程序,以后的事盡在不言中。如果一定要畫上填土封墳,反而似乎是多此一舉了。我覺得,凈土中的人們給我們人類爭了光。他們這一手比貓們又漂亮多了。知道必死,而又興高采烈,多么豁達!多么聰明!貓們能做得到嗎?這證明,凈土里的人們真正參透了人生奧秘,真正參透了自然規律。人為萬物之靈,他們為我們人類在同貓們對比之下真真增了光!真不愧是凈土!(選自《中華散文名篇》,有刪節)

  題目

  15.作者筆下的老貓主要有哪些特點?(4分)

  16.作者為什么不按照時間的順序寫,反而先從病重的老貓寫起,請賞析這種行文的妙處。(4分)

  17.季羨林散文獨具一格,閱讀全文,試從抒情藝術、語言特色中任選一個角度,簡析本文的藝術特色。(6分)

  18.請結合全文,聯系實際,對敦煌壁畫子子孫孫、至親好友,個個喜笑顏開,全無悲戚的神態,仿佛是去參加什么喜事一般,一直把老人送進墳墓的送葬形式,談談你的看法。(6分)

  參考答案

  15.

  ①虎皮斑紋,不黑不黃,不美觀,很普通,很平常;

  ②眼睛炯炯有神,虎虎有虎氣;

  ③善解人意,體念主人,不想主人為自己難過而離家。

  16.

  ①采用倒敘寫作手法,設置懸念,引發讀者對其命運的關注,激發閱讀興趣。

  ②為正文主題作鋪墊,引發作者對老貓離去的哲學思考。

  17.角度一:抒情藝術

  要點:

  1、融抒情于敘事之中,情感樸實而厚重。采用寫實方法,以身邊瑣事來抒發自身真實感受。(結合實例加以分析)

  2、注重抒情與描寫的結合,通過描繪事物的特點來抒發情感。(如第一段和第三段)

  3、通過議論來升華情感,在對事物的看法中,表達對生死觀的思考,抒發對貓的特殊情感。

  角度二:語言特色

  要點:

  ①語言簡樸卻意蘊深遠,情感厚樸;

  ②長短句結合,具有參差之美。

  ③不刻意追求語句工整、辭藻華麗,達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語言的最高境界。

  觀點二:這種送葬形式有悖民族傳統。

  ①為死者送行的程序是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化傳統使然,傳統的形式是有其歷史原因和必然性的。

  ②敦煌壁畫的生死觀念,參透了人生奧秘和自然規律。這并不是普通百姓能達到的境界。

  ③對死者的哀傷是生者感情的自然流露,表達了生者對死者離去的不舍之情,我們不應該刻意壓抑。

  拓展內容

  季羨林《老貓》

  對于貓,我從小到大似乎都少有機會近距離接觸,但是絕對談不上討厭。我以為對貓和狗的喜歡,那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喜歡。說到貓,卻也不得不提到我公司里到處游蕩、時而弄寵、惹人百般憐愛的那只黃白花貓。這兩年來經歷了“小黑”和“小白”那兩只小狗的不知所終之后,這只花貓的出現,無疑延續了我們對小動物的喜歡之情。通常都說是狗比較懂人情,且會察人眼色的,然而這只貓讓我覺得,貓也是非常聰明和懂事,干凈而柔順不說,而且很富有人情味。數日前曾“牛不喝水強摁頭”的為貓拍攝了數十百張照片,并找了幾張“貓姿”還不錯的圖片作為電腦屏幕的背景桌面。事實上我極為喜歡這只貓,而這只貓也不負我對它的喜歡。現在每天中午飯后,只要在眼色上得到我的準許,它都還會自作主張的跳上我的雙膝來蜷伏休憩半晌,這或許是天冷的緣故,而且不驅趕它它是不會走的。而看到這只大花貓每當看到我時總是“咪喵,咪喵”的叫著,神態模樣極為可愛,我心里總是感覺非常溫暖。而尤其是讀完季老先生的那篇散文《老貓》之后,感觸是更加的強烈真摯,因為我能真切的體味到人與貓之間那種朦朧卻并不難說清的溫情。

  季老在那篇散文《老貓》里用了極多的筆墨、極長的篇幅來講述其與貓的點滴往事,看似是信筆而至娓娓道來,但卻滿含著季老對人生的深刻體驗。既是在說貓的故事,也是在寫自己的生活,極盡生命之洞察和頓悟。季羨林曾自言道,自己是個拙于言詞表達卻內心極重感情之人。似乎于丹教授也曾說過,季老就是個老小孩兒。其實看完季老的這本書,我想不得不承認季老根本就是一個感情充沛、細膩柔弱,而且不失天真爛漫、赤子之心的老人家。季老付諸筆端的那些文章,不管是生活感悟記事,還是友人悼念篇什,或者是自我抒懷,雖看似瑣碎散亂,卻又不失優雅真摯,而且遣詞用句不甚雕飾出于天然,極為唯美華麗曼妙,心思的細膩靈巧,情懷的飽滿真誠,完全看不出是出于幾近耄耋之年的老人家之手。盡管李敖大師曾針對世人皆說季羨林是國學大師之言而用語尖刻的說,季羨林只是個文字能力較好的弱弱教員而已,他幾個加起來也沒有資格稱為國學大師。其實這事倒也不必較真,事實上季羨林也的確不是國學大師,這也是季老一再自我澄清的事情。但是不明所以的人們、媒體和報章,還是人云亦云的這般稱呼季羨林。而在我的理解,這樣的稱呼只是出于一種尊敬之心。就像我們北方地區,通常都稱一些年事已高、德高望重的人為“老師”一樣,此老師當然不是校園里課堂上教書育人的彼老師。國學大師之于季羨林,或也可以是如此的吧……

  季羨林的這本散文集《老貓》,是數日前同學友人網購時多購一本送之于我的,據其說是因為其中某篇文字讀起來很好而如此這般的。我雖也有過贈人以書之事,但卻也沒有這樣的情況。其實讀了季老的這部散文集,尤其是那些懷念故人和往事的篇章,再就是自言自語的抒懷感悟,我竟有心生知己之意。雖然我和季老在年齡上相差足有半個多世紀,但是情懷秉性和思想喜歡上,卻也未嘗沒有半點相似之處,有時甚至覺得自己和季老有很多很多相似的地方,當然這只是出于文字上的感同身受罷了。但我相信,這是“雖不近,亦不遠矣”的事情。而今讀書多是閑暇讀閑書、喧鬧中求取內心寧靜而已。因為沒有功利成份,所以實際效用幾乎為零。但是人總得在物質與精神兩方面求得平衡才好。讀書于物質雖無多大關系,但是于精神層面卻實有莫大益處。人生遺憾總無補。我以為凡是內心滿懷深情之人,無所謂遺憾與得失。

【季羨林《老貓》閱讀答案】相關文章:

《老貓》閱讀答案季羨林11-15

季羨林《老貓》閱讀答案10-15

季羨林《老貓》閱讀練習及答案09-15

季羨林《老貓》閱讀練習題及答案11-05

《老貓》——季羨林03-25

《老貓》閱讀及答案06-05

《老貓》閱讀及答案03-30

老貓閱讀答案03-26

老貓閱讀答案07-17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五月网日本A极片 |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专区 | 中文有码日本精品在线视频 | 青草久久久国产免费观看视频 | 在线免费观看人成视频色九 | 亚洲精品欧洲精品乱码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