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閱讀附答案
《三國演義》閱讀附答案1
閱讀下面名著(節選),完成文后兩個小題。(共4分)
一日,關、張不在,玄德正在后園澆菜。許褚、張遼引數十人入園中曰:“丞相有命,請使君便行。”玄德驚問曰:“有甚緊事?”許褚曰:“不知,只教我來相請!毙轮坏秒S二人入府見操。操笑曰:“在家做得好大事!” 。操執玄德手,直至后園,曰:“玄德學圃不易!”玄德方才放心,答曰:“無事消遣。”……隨至小亭,已設樽俎:盤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對坐,開懷暢飲。酒至半酣,忽陰云漠漠,驟雨將至。操曰:“夫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者也!毙略唬骸罢l能當之?”操以手指玄德,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玄德聞言,吃了一驚,手中所執匙箸,不覺落于地下。時值天雨將至,雷聲大作。玄德乃從容俯首拾箸曰:“一震之威,乃至于此。”操笑曰:“丈夫亦畏雷乎?”玄德曰:“圣人迅雷風烈必變,安得不畏?”將聞言失箸緣故,輕輕掩飾過了。操遂不疑玄德。
。1)節選文字所屬故事情節的名稱是_____________。通過對人物進行語言、動作的描寫,文段刻畫了曹操 的形象。(2分)
(2)根據本文所寫以及你對劉備的了解,請在文中空白處補上劉備的反應。(2分)
答案(1)青梅煮酒論英雄 奸詐、豪爽 (2分)(2)示例:唬得玄德面如土色(2分,符合上下文意和人物性格即可得分)
解析試題分析:從有關文字信息了解到故事出自《三國演義》,然后根據自己的閱讀積累寫出故事名,注意文中的“盤置青梅,一樽煮酒”關鍵信息。對人物的了解,也可從原作中來分析體會。
考點:名著了解
點評:本題有難度,學生知道故事內容,但語言上不一定答得準確。閱讀名著是必要,閱讀名著,可以陶冶情操,了解各種文化,豐富知識,還可以借鑒學習,提高寫作水平。
《三國演義》閱讀附答案2
卻說司馬懿前軍哨到城下,見了如此模樣,皆不敢進,急報與司馬懿。懿笑而不信,遂止住三軍,自飛馬遠遠望之。果見孔明坐于城樓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左有一童子,手捧寶劍;右有一童子,手執麈尾。城門內外,有二十余百姓,低頭灑掃,旁若無人。
懿看畢大疑,便到中軍,教后軍作前軍,前軍作后軍,望北山路而退。次子司馬昭曰:“莫非諸葛亮無軍,故作此態?父親何故便退兵?”懿曰:“亮平生謹慎,不曾弄險。今大開城門,必有埋伏。我兵若進,中其計也。汝輩豈知?宜速退!
于是兩路兵盡皆退去。孔明見魏軍遠去,撫掌而笑。眾官無不駭然,乃問孔明曰:“司馬懿乃魏之名將,今統十五萬精兵到此,見了丞相,便速退去,何也?”孔明曰:“此人料吾生平謹慎,必不弄險;見如此模樣,疑有伏兵,所以退去。吾非行險,蓋因不得已而用之。此人必引軍投山北小路去也。吾已令興、苞二人在彼等候!
眾皆驚服曰:“丞相之機,神鬼莫測。若某等之見,必棄城而走矣。”孔明曰:“吾兵止二千五百,若棄城而走,必不能遠遁。得不為司馬懿所擒乎?”言訖,拍手大笑,曰:“吾若為司馬懿,必不便退也。”
【小題1】第一段中“懿笑而不信”,司馬懿為什么“笑”?(3分)
【小題2】說說司馬懿心理變化的`過程。(3分)
【小題3】司馬懿退兵的理由是什么?(用原文回答)(3分)
【小題4】諸葛亮之所以敢使空城計,是因為什么?(3分)
答案
【小題1】是一種懷疑繼而輕蔑的笑,他不相信諸葛亮會冒這么大的險。
【小題2】笑——疑——撤兵
【小題3】亮平生謹慎,不曾弄險。今大開城門,必有埋伏。
【小題4】此人料吾生平謹慎,必不弄險;見如此模樣,疑有伏兵,所以退去。
《三國演義》閱讀附答案3
請閱讀下面的《三國演義》選段,根據原著故事情節,回答問題。
周瑜急急下得船時,岸上軍士齊聲大叫曰:“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
周郎的“妙計”是什么?請簡述“賠了夫人又折兵”這一情節。
(1)孫權向劉備索回荊州遭到拒絕后,周瑜定下“美人計”;(1分)
謊稱欲將孫權妹妹嫁給劉備,借以把劉備騙到東吳作人質,以便索回荊州;
諸葛亮將計就計,讓劉備擇日娶親,并給趙云三個錦囊,教趙云依次而行;
劉備一行人按錦囊行事,到東吳成婚后偕同夫人逃出東吳。周瑜帶兵追趕,被諸葛亮的伏兵打敗,使得東吳“賠了夫人又折兵”。(4分)
【《三國演義》閱讀附答案】相關文章:
《麻雀》閱讀練習附附答案02-16
相遇閱讀附答案11-12
趙州橋閱讀附答案11-08
閱讀《風箏》附答案08-16
《狼》閱讀附答案03-29
背影閱讀附答案11-13
苦瓜 閱讀附答案12-13
《父親》閱讀附答案12-15
《牙膏》閱讀附答案12-07
范仲淹閱讀附答案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