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爾基《童年》閱讀答案
在各個領域,我們很多時候需要適量地做些閱讀題,就有可能接觸到閱讀答案,閱讀答案有助于我們領會解題思路,掌握答題技巧。相信很多朋友都需要一份能切實有效地幫助到自己的閱讀答案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高爾基《童年》閱讀答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爾基《童年》閱讀答案 篇1
閱讀下面文段,完成l7~21題。
童年
高爾基
父親過世后,“我”一直住在外祖父家。有一年,外祖父賣掉了原來住房,另買了一座,新房比過去住的那幢要漂亮、可愛。新房院子內有一個不大的花園,花園左邊圍墻外住的是奧夫相尼科夫上校一家,他們家有三個小男孩。
外祖父家花園左邊圍墻外的院子里,幾乎每天下午都有三個小男孩在玩耍。他們都是灰衣灰帽灰眼睛,我只能從個子高矮來分辨他們。
我從圍墻縫里觀察他們,他們從未發現我,可是我倒希望他們發覺我。我喜歡他們那么有趣、快樂、和睦地玩我沒有見過的各種游戲,喜歡他們相互關心,特別使我喜歡的是兩個哥哥對小弟弟——那個長得挺滑稽的、活潑機敏的小不點兒的態度。倘若他跌跤了,兩個哥哥就會笑起來,但并不像通常一些對栽跟頭的人那樣幸災樂禍地笑,而是馬上就去幫助小弟弟爬起來,如果他跌臟了手或膝蓋,他們就用牛蒡葉子、手帕擦凈他的手和褲子,二哥還對他說:
“瞧你這笨樣兒……”
有一次,我爬到樹上,向他們打了個口哨。他們一聽到口哨就都站住了,然后不慌不忙地聚到一起,不時地看看我,開始悄悄地商量。我想,他們一定要用石子扔我,便趕快下樹,拾了好多石子,把幾個口袋都塞滿,停了一會兒又爬到樹上,可他們已到離我很遠的院子角落里去玩了。很明顯,他們已把我忘了。這使我悵然若失,但我也不想先開仗。過了一會兒,有人在通風的小窗口喊他們:
“孩子們,快回家吧!”
他們像三只小鵝,聽話地、不緊不慢地走了。
我有好多次坐在圍墻上面的樹杈上,期待著他們喊我去跟他們一起玩,可他們從來沒喊過,但是,我在心中已經跟他們一起玩了,有時入了神,情不自禁地大聲叫著笑了起來。這時,他們便一起看看我,悄悄地在說著什么,我十分難為情,便爬下樹了。
有一次,他們玩起了捉迷藏游戲,輪到老二找人,他跑到倉庫拐角里,兩只手老老實實地蒙住眼睛站在那兒,一點兒不偷看。哥哥和弟弟跑去藏起來。哥哥跑得很快,機敏地躲進放在倉庫遮檐下的一架寬雪橇里,而那個小弟弟慌了神,圍著井旁跑來跑去,找不到可以藏自己的地方。
“一,”二哥喊道,“二……”
小弟弟急了,猛地一下跳到井欄上,抓住井繩,把兩只腳伸進空吊桶,只聽見吊桶在井欄壁上咚咚響地輕輕碰了幾下,人就不見了。
我驚呆了,眼看著井轆轤飛快地旋轉著,但是我很快就明白將會發生什么事情,一縱身便跳進他們的院子,喊道:
“掉到井里啦!……”
老二和我同時跑到井欄邊,他緊緊抓住井繩,猛向上拉,我及時地上去截住了井繩,就在這當口,他們的大哥也跑到井邊,幫助把吊桶往上拉,他說:
“請輕一點!”
我們很快將小弟弟拉上來了,他也嚇壞了:鮮血從右手手指上直往下滴,頸上的皮擦傷了好大一塊,從腳到腰都濕透了,臉色蒼白得發青,但一面打著寒噤,一面還在笑。他睜大了眼睛笑著,拖長了聲音說:
“我怎——怎么掉——掉下——去啦……”
“你發瘋了,就這回事兒。”他的二哥摟著他,用手帕擦他臉上的血,老大愁眉不展地說:“我們回家吧,反正瞞不住了……”
“你們會挨打嗎?”我問。
老大點了點頭,然后向我伸出手,說道:“你跑得真快!”
聽了他的稱贊,我很高興,還沒來得及握住他的手,他就對二弟說:“我們走吧,他要感冒了!我們就說他摔倒了,掉下井的事不要說!”
“對,不要說,”小弟弟打著寒噤同意說,“我是跌到水洼里的,對吧?”
三兄弟走了。
這一切發生得這么快,我扭回頭看了看,剛才我從上面跳到院子里來的那個樹杈還在晃動呢,有一片黃樹葉正從上面落下來。
兄弟三人將近一個星期沒出來,后來出來玩時,比以前玩得還熱鬧,老大看見我在樹上,親切地向我喊道:
“下來,到我們這兒來吧!”
我們鉆進倉庫遮檐下的那架舊雪橇里,互相打量著,交談了很久。(聶剛正高厚娟譯,有刪改)
17.與三個小男孩結為玩伴前,“我”做了哪些事?請分點概括。(5分)
18.三兄弟除了互相關愛、和睦相處、反應機敏的共同特點外,還有鮮明的個性。請各舉一
例分別說出三兄弟不同的個性。(6分)
19.聯系上下文,回答問題。(6分)
(1)“這使我悵然若失,但我也不想先開仗”中的“我”為什么悵然若失?
(2)“剛才我從上面跳到院子里來的那個樹權還在晃動呢,有一片黃樹葉正從上面落下
來”這一處描寫有什么作用?請作簡要分析。
20.“我”的童年生活可以從“我”與三個小男孩的交往中反映出來。請從文中三處畫線的
句子,歸納概述“我”童年生活的狀況。(5分)
21.選出與本文作者不屬于同一國家的作家。()(2分)
A.普希金B.托爾斯泰C.契訶夫D.茨威格
參考答案
17.(1)“我”從圍墻縫里觀察三個小男孩玩游戲;
(2)“我”爬到樹上吹口哨希望引起他們的注意;
(3)“我”拾了許多石子準備與三兄弟開戰;
(4)“我”多次坐在圍墻上面的樹杈上,想象著與三兄弟一起玩耍;
(5)“我”幫助救起了小弟弟。
18.①大哥:示例1:當救起小弟時,老大愁眉不展地說:“我們回家吧,反正瞞不住了……”表現了大哥比較成熟,考慮問題比較周詳、細密。示例2:當救起小弟時,老大很主動地向我伸出手,并且稱贊道:“你跑得真快!”表現了大哥比較成熟,處理問題比較得體。
②二哥:示例:當大家一起玩游戲輪到老二找人時,“他跑到倉庫拐角里,兩只手老老實實地蒙住眼睛站在那兒,一點兒不偷看。”表現二哥誠實守規矩的個性。
③弟弟:示例:小弟被救起時,還“睜大了眼睛笑著,拖長了聲音說:‘我怎——怎么掉——掉下——去啦……’”表現小弟天真、機靈、滑稽的個性。[舉例1分,個性1分。意思對即給分。]
19.(1)因為三個小男孩發現了“我”后也不在意“我”,“我”失去了與他們玩的'機會。[“不在意我”1分,“失去了與他們玩的機會”1分。]
(2)烘托(渲染)的作用。通過“樹杈還在晃動”和“一片黃樹葉正從上面落下來”這一景物描寫,烘托出“我”救助小弟弟時動作迅速,充滿了自豪的心情。[烘托(渲染)1分,景物描寫1分,“動作迅速”1分,“自豪的心情”1分。]
20.“我”的童年生活單調、乏味,長期生活在粗野缺乏教養的環境中,經常挨打。[答對一點2分,答對兩點4分,答對三點5分,意思對即可給分。]
21.D(普希金、托爾斯泰、契訶夫同本文作者高爾基一樣是俄國作家,茨威格則是奧地利作家。)
高爾基《童年》閱讀答案 篇2
閱讀高爾基的《童年》選段,回答21—22題。(4分)
①家里面一切都是嚴格地分開的:今天是外祖母出錢買菜做午飯,明天就該外祖父買菜和面包。輪到他買的那天,午飯照例要壞些,外祖母買的全是好肉,而他總是買些大腸、肝、肺、牛肚子。茶葉和糖各人保存各人的,但是在一個茶壺里煮茶,外祖父驚慌地說:
②“別忙,等一等!你放多少茶葉?”
③他把茶葉放到手掌上,細細地數,說道:
④“你的茶葉比我的碎,所以我該少放,我的葉子大些,多出茶色。”
⑤他十分注意外祖母倒給自己的和倒給他的茶是不是同樣的濃度,倒在兩個茶碗里的分量也要平均。
⑥“喝最后一杯吧?”在倒凈所有的茶之前,她問道。
⑦外祖父看了看茶壺,說道:
⑧“好吧,喝最后一杯!”
⑨連敬圣像點的長明燈的油也是各買各的。在共同勞動了五十年之后,竟干出這等事!
看著外祖父這些鬼把戲,我又好笑又厭惡,而外祖母只覺得可笑。
⑩“你算了吧!”她安慰我說,“怎么回事啊?老頭兒越老,反倒越糊涂!他八十歲的人了,也同樣倒退八十!讓他糊涂去吧,看誰倒霉;我來掙咱們倆的面包,怕什么!”
21.文中劃線的句子運用了什么表現手法?表現了外祖父和外祖母怎樣的性格特點?(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除此之外,外祖父有什么優點?聯系全書,舉例說明。(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21.采用對比的手法,突出表現了外祖父的貪婪吝嗇和外祖母的寬厚善良。
22.耐心慈善、心無惡意、善良,打了阿廖沙之后講故事安慰他(或勤勞能干,小時候做纖夫時的辛勤勞苦
高爾基《童年》閱讀答案 篇3
童年(8分)
(1)姥爺家里充滿了仇恨,大人之間的一切都是以仇恨為紐帶的,孩子們也爭先恐后地加入了這個行列。
(2)后來從姥姥那兒我才知道,母親來的時候,她的兩個弟弟正強烈要求姥爺分家。母親帶著我突然回到這個大家庭來,這使他們分家的愿望更加迫不及待了。
(3)他們怕母親向姥爺討回她本應該得到的嫁妝。那份嫁妝因為母親違抗父命而結婚被扣下了。兩個舅舅一致認為那份嫁妝應該歸他們所有。
(4)除此之外,當然還有些別的瑣事,諸如由誰在城里開染坊,又由誰到奧卡河對岸納維諾村去開染坊,等等等等,他們吵吵翻了天。
(5)我們剛到幾天,在廚房里用餐時就爆發了一場爭吵。
(6)刷地一下,兩個舅舅都立了起來,俯身向前,指著桌子對面的姥爺狂吼,狗咬般地齜出了牙。
(7)姥爺用飯勺敲著桌子,臉漲得通紅,公雞打鳴一樣地叫:“都給我滾出去要飯去!”
(8)姥姥痛苦地說:“行啦,全分給他們吧,分光拿凈,省得他們再吵!”
(9)“你給我閉嘴,都是你慣的!”姥爺個頭小,聲音卻出奇地高,震耳欲聾的。
(10)我的母親站起來,走到窗前。背沖著大家,一聲不吭。
(11)這時候,米哈伊爾舅舅突然掄圓了胳膊給了他弟弟一個耳光!弟弟揪住他,兩個人在地上滾成了一團,喘息著、叫罵著、呻吟著。
小題1:《童年》是高爾基自傳體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主要描寫阿廖沙的童年。阿廖沙三歲時,失去了父親,母親瓦爾瓦拉把他寄養在外祖父_____________家。外祖父年輕時,是一個_____________ (填職業),后來開染坊,成了小業主。以上節選內容寫的是阿廖沙的兩個舅舅米哈伊爾和_____________為了分家和侵吞阿廖沙母親的嫁妝而不斷地爭吵、斗毆。《童年》的悲劇是以 _____________這悲慘的一幕結束的。(4分)
小題2:分析畫線部分語言的表達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參考答案:
小題1:卡什林、纖夫、雅科夫、母親之死(4分)
小題2:(4分)這兩個比喻(1分)生動形象地描繪了舅舅和外祖父吵架時的丑態,(2分)流露出“我”對外祖父和舅舅極端厭惡的情感(1分)。
小題1:
試題分析:高爾基是前蘇聯作家,他以自己的生活經歷為素材創作了三部曲《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作品在中國影響很廣。
小題2:
試題分析:從修辭手法的表述效果上分析,理解作者用此修辭手法對人物刻畫所表達的情感態度。
【高爾基《童年》閱讀答案】相關文章:
高爾基童年閱讀有感02-09
《童年隨之而去》的閱讀答案07-03
高爾基-童年的朋友課件05-14
讀高爾基童年有感05-22
童年選段閱讀題及答案【精選】03-25
童年傻事現代文閱讀答案11-05
【熱門】高爾基童年讀后感03-01
高爾基童年讀后感【熱門】02-15
【精】高爾基童年讀后感02-14
高爾基童年讀后感【精】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