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修傳文言文閱讀理解及答案
漫長的學習生涯中,大家對文言文一定不陌生吧?其實,文言文是相對現今新文化運動之后白話文而講的,古代并無文言文這一說法。那么問題來了,你還記得曾經背過的文言文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王修傳文言文閱讀理解及答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王修字叔治,北海營陵人也。年七歲喪母。母以社日亡,來歲鄰里社,修感念母,哀甚。鄰里聞之,為之罷社。年二十,游學南陽,止張奉舍。奉舉家得疾病,無相視者,修親隱恤之,病愈乃去。初平中,北?兹谡僖詾橹鞑,守高密令。頃之,郡中有反者。修聞融有難,夜往奔融。賊初發,融謂左右曰:“能冒難來,唯王修耳!”言終而修至。
同袁譚在青州,辟修為治中從事,別駕劉獻數毀短修。后獻以事當死,修理之,得免。時人益以此多焉。譚、尚有隙。尚攻譚,譚軍敗,修率吏民往救譚。譚喜曰:“成吾軍者,王別駕也!弊T之敗,劉詢起兵漯陰,諸城皆應。譚嘆息曰:“今單州背叛,豈孤之不德邪!”修曰:“東萊太守管統雖在海表,此人不反,必來。”后十余日,統果棄其妻子來赴譚。譚復欲攻尚,修諫曰:“兄弟還相攻擊,是敗亡之道也!弊T不聽,遂與尚相攻擊,請救予太祖。太祖既破冀州,譚又叛。太祖遂引軍攻譚于南皮。修時運糧在樂安,聞譚急,將所領兵及諸從事數十人往赴譚。至高密,聞譚死,下馬號哭曰:“無君焉歸?”遂詣太祖,乞收葬譚尸。太祖欲觀修意,默然不應。修復曰:“受袁氏厚恩,若得收斂譚尸,然后就戮,無所恨。”太祖嘉其義,聽之。
魏國既建,為大司農郎中令。其后嚴才反,與其徒屬數十人攻掖門。修聞變,召車馬未至,便將官屬步至宮門。太祖在銅爵臺望見之,曰:“彼來者必王叔治也!表曋∽涔佟3,修識高柔于弱冠,異王基于幼童,終皆遠至,世稱其知人。(節選自(三國志卷十一魏書十一))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游學南陽,止張奉舍止:住宿,落腳
B、辟修為治中從事辟:征召
C、別駕劉獻數毀短修短:詆毀,指摘
D、。時人益以此多焉多:增多,增加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A、母以社日亡
B、鄰里聞之,為之罷社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師乘風雪臣聞之胡龁曰
C、無君焉歸
D、其后嚴才反吾何辭焉則或咎其欲出者
3、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能表現王修“知人”的一組是()
①能冒難來,唯王修耳②東萊太守管統雖在海表,此人不反,必來③識高柔于弱冠④彼來者必王叔治也⑤成吾軍者,王別駕也⑥異王基于幼童
A、①③④ B。②③⑥ C。①④⑤ D、②③⑤
4、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確的一項是()
A、社日是王修母親的忌日,王修在這一天悼念母親極為哀痛。鄰里深為其孝心感動,為此罷免了組織社日歡慶活動的負責人。
B、對于得疾病的張奉一家,王修暗中親自精心照顧他們,直到他們病好了才離開。這反映了他堅守道義的精神和不事張揚的性格。
C、袁譚不聽王修之言,兄弟相殘以致眾叛親離。他向太祖求救,但太祖反而攻破了冀州去攻打袁譚,袁譚于是就背叛了太祖。
D、王修能做到“受其恩,食其祿,赴其難”忠義之行深為其主贊譽和推崇。
答案:
1、D(多:推重,贊美)
2、C(前者足疑問代詞,哪里;后者是疑問語氣助詞,相當于“呢”。A都是介詞,表示引進動作、行為發生的時間和處所,用法同“于”,可譯為“在”;B都是代詞,代指這件事;D都是指示代詞,表指示,可譯為“那”“那個”CD相比選C)
3、B(①④⑤分別是孔融、曹操、袁譚知王修,而非王修知人)
4、D(A“罷社”足“停止了社日活動”,B“隱”是“同情、憐憫”之義,C太祖攻破冀州攻打的是袁尚
語文閱讀答題模板——開頭作用
文章開頭講求開頭精美,即常說的“鳳頭”。因此考查開頭語段的作用是現代文閱讀的重頭戲。
、旁O疑法(懸念法)
好處(思維方向):①引起讀者的思考,吸引讀者。②引出下文的情節。③突出人物形象。④揭示小說的主題。
⑵寫景法
好處(思維方向):①交代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②暗示社會環境,揭示社會本質特征。③揭示人物心境,表現人物性格。④渲染氣氛。⑤推動情節的發展,為刻畫人物作鋪墊,打基礎。
(3)其它還有:開篇點題,統領全文;引出下文,或為下文作鋪墊;渲染氣氛,奠定基調。這些僅是術語,答題時需根據文章內容、結構、效果等方面作答。
如何分析人物形象
1、先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或思想品質,再結合具體事例分析。
答題技巧:主要事件中表現的品質、文中對人物的評價性詞語、人物語言、心理、神態、對人物的稱呼、隱喻的事物。
2、不同人物在文中的作用主人公:(判定誰是主人公)答題技巧:對表現中心的作用。
配角:對主人公起到什么作用、對情節發展起到什么作用、對表現中心起到什么作用。
3、根據文章內容簡介某一人物答題技巧:基本情況、主要事件、簡評人物性格、品格或自己對人物的感情
【王修傳文言文閱讀理解及答案】相關文章:
王勃傳課外文言文閱讀理解及答案11-18
文言文閱讀理解及答案11-12
文言文歐陽修閱讀理解附答案11-03
《歐陽修傳》文言文練習及答案11-03
《隋書·王世積傳》文言文閱讀答案08-09
歐陽修原弊閱讀理解及答案11-03
《宋史·歐陽修傳》閱讀答案及翻譯12-26
《歐陽修傳》文言文閱讀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