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閱讀答案15篇
在社會的各個領域,我們都離不開閱讀答案,閱讀答案是我們解答閱讀題的金鑰匙。你知道什么樣的閱讀答案才算得上好閱讀答案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清平樂閱讀答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清平樂閱讀答案1
(一)閱讀溫庭筠的《清平樂》一詞,完成第7題。(6分)
洛陽愁絕,楊柳花飄雪。終日行人恣①攀折,橋下水流嗚咽。上馬爭勸離觴②,南浦③鶯聲斷腸。愁殺平原年少④,回首揮淚千行。
【注釋】①恣:一作“爭”。②觴(shāng):酒杯。③浦:水邊。④平原年少:這里指遠行的人。
7.(1)畫線句運用了__________的修辭手法,寫出了__________。(2分)
(2)結合下闋,從描寫的角度說說作者是如何寫“愁”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6分)
7.(1)比喻 柳絮的潔白和如飛雪般飛舞的情態。
(2)上闋以人折楊柳枝,執手送別,離別的哭聲和橋下的流水聲發生共鳴等場景來側面烘托離愁的氣氛;下闋具體描繪離別的場面以及別后的心情來寫心中的愁。
清平樂閱讀答案2
清平樂令①
吳城小龍女
簾卷曲闌獨倚,山展暮天無際。淚眼不曾晴,家在吳頭楚尾②。
數點雪花亂委,撲鹿③沙鷗驚起。詩句欲成時,沒入蒼煙叢里。
[注]①這首詞題在荊州江亭柱上,故又名江亭怨。②吳頭楚尾,江西的代稱。③撲鹿,象聲詞,拍打著翅膀的聲音。
1.從字數來看,這首宋詞屬于 。(1分)
2.對這首詞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3分)
A.上片以淚眼不曾晴直接抒發了少女濃烈的思鄉之情。
B.亂委 兩字擬人化地表現了雪花隨意飄舞、自由自在。
C.下片少女為雪花飄舞、沙鷗飛翔所吸引,傷感情緒漸淡。
D.本詞由豐富卻有限的畫面,引發了無限的情感,余味無窮。
3.從表現手法上,選擇一個角度賞析簾卷曲闌獨倚,山展暮天無際。(4分)
參考答案:
1.(1分)小令
2.(3分)C
3.(4分)情景關系:寄情于景。(1分)少女寂寞而孤獨地斜倚在曲欄桿畔,蒼茫的暮色下遠山連綿不絕(1分),創設了一種哀怨悲涼、凄楚動人的意境,(1分)表達了少女無盡的思鄉之情。(1分)
動靜結合:第二句山展暮天之際中用一展字,化靜為動,把少女遠望時看到的山勢連綿不斷一直鋪展到天際的情景表現出來,生動地表達了山嶺阻隔、不能回歸家鄉的悲愁。
清平樂閱讀答案3
清平樂·春晚
王安國
留春不住,費盡鶯兒語。滿地殘紅宮錦污,昨夜南園風雨。
小憐初上琵琶,曉來思繞天涯。不肯畫堂朱戶,春風自在楊花。
【譯文】
怎么也未能把春天留住,白白地讓黃鶯唱個不停。滿地都是臟污的紅錦落花,是昨夜一場風雨的侵凌。
小憐姑娘剛剛彈起琵琶,拂曉她思緒萬千縈繞天庭。看那不肯進入豪門大戶的楊花,自由自在地漫舞春風。
【注釋】
⑴清平樂(yuè):唐教坊曲名,后用為詞牌名。又名”清平樂令“”醉東風“”憶蘿月“。《宋史·樂志》入“大石調”,《金奩集》《樂章集》并入“越調”。
⑵宮錦:宮廷監制并特有的錦緞。這里喻指落花。
⑶“滿地”“昨夜”二句:應作倒裝理解。
⑷小憐:北齊后主淑妃馮小憐,善彈琵琶。這里借指彈琵琶的歌女。
⑸楊花:一作“梨花”。
【賞析】
古來傷春愁秋的詩詞多得不可勝數。這類被人嚼爛了的題材,卻是歷代不乏佳篇,非但不使人感到老一套,相反,永遠有新鮮之感。王安國這首《清平樂》就是這樣的好詞。
詞題為《春晚》,顧名思義是寫殘春景象。“留春不住,費盡鶯兒語。滿地殘紅宮錦污,昨夜南園風雨。”作者一起筆就寫由于“昨夜雨疏風驟”,南園已滿地殘紅了。詞人面對這萬花凋謝的景象,自然不勝傷感。此時耳邊傳來了黃鶯兒不停的啼唱,于是,他仿佛感覺到多情的鶯兒也正為落花發愁,苦勸春天不要歸去呢。“留春不住,費盡鶯兒語”,好像詞人嘆息。寫鶯語的“費盡”,實是襯托出詞人的失落感,因為花開花謝,春去秋來,是自然規律與鶯兒無關。妙詞人賦予禽鳥以人的感情,不直說自己無計留春之苦,而是借鶯兒之口吐露此情,手法新巧而又饒有韻味。
此詞交叉地寫聽覺與視覺的感受,從音響與色彩兩個方面勾勒出一幅殘敗的暮春圖畫。開頭從聽鶯聲寫起,轉而便訴諸視覺。一夜風雨過后,園花凋謝,殘紅敗蕊,滿地飄零,狼藉不堪。百花盛開時,燦爛本如宮錦,可惜此時給糟塌得不成樣子了!“滿地殘紅”自是殘春時節的典型景色,比之美好宮錦之被污損,詞人痛惜之情可見。
下面又從視覺轉到聽覺上來
:正當詞人目睹這如花似錦的春天匆匆消逝,心中無限惆悵之時,仿佛從遠處傳來歌女小憐之輩彈奏琵琶的聲音,“弦弦掩抑聲聲思”,那弦弦聲聲正是惜春惜花之情。小憐,即北齊后主高緯寵幸的馮淑妃,因她“慧黠能彈琵琶”,后代詩人常用以借指歌女。此詞中“小憐初上琵琶”,是從李駕《馮小憐》詩“灣頭見小憐,請上琵琶弦”句化出。這琶琶之聲哀婉動人,當此即將逝去的春宵,有多少閨中佳人長夜不眠,那剪不斷理還亂的情思飛越千里關山,追尋天涯游子。這里,作者抒寫的是由春天的匆匆歸去而引起的年華虛度之感,隱隱寄托著一種美人遲暮、英雄末路的悲慨。
最后,詞人寫到眼前觸目皆是的楊花——這一暮春特有的風光:只見那如雪的飛花飄揚,是那樣的自由自,可始終不肯飛入那權貴人家的畫堂朱戶。
這首詞表達了詞人傷春、惜春、慨嘆美好年華逝去的情懷,寄寓了作者深沉的身世感慨。全詞融情于景,寫景中融進了自己的生活,寫出了自己的性情與風骨,堪稱一首出類拔萃的傷春詞。
【作者簡介】
王安國(1028年-1074年)字平甫,王安石大弟。熙寧進士。北宋臨川(今江西省東鄉縣上池村)人。北宋著名詩人。世稱王安禮、王安國、王雱為“臨川三王”。王安國器識磊落,文思敏捷,曾鞏謂其“于書無所不通,其明于是非得失之理為尤詳,其文閎富典重,其詩博而深。
他工詩善文,詞尤博采眾長,工麗曲折,近似婉約派。詩工于用事,對偶親切。其天才逸發,器識磊落,文思敏捷,曾鞏謂其“于書無所不通,其明于是非得失之理為尤詳,其文閎富典重,其詩博而深”(《王平甫文集序》)。
文章如《后周書序》、《韓干畫馬跋》,借題發揮,議論爽快,綽有深意(《艇齋詩話》)。
詩歌格律穩健,風韻秀雅,足以名家(《詩藪》外編卷五)。七言詩佳句如“檜作寒聲風過夜,梅含春意雪殘時”(《繚垣》),“平地風煙飛白鳥,半山云木卷蒼藤”(《甘露寺》),“若憐燕子寒相并,生怕梨花晚不禁”(《春陰》),“北固山橫三楚盡,中泠水入九江深。紛紛落月搖窗影,杳杳歸舟送梵音”(《同器之過金山奉寄兼呈潛道》),頗有唐詩風韻。
還擅長作詞,《減字木蘭花》(春情)詞有“今夜夢魂何處去,不似垂楊,猶
解飛花入洞房”之句,將思春情緒寫得纏綿悱惻,楚楚動人
清平樂閱讀答案4
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21—22題。(7分)
清平樂
辛棄疾
繞床饑鼠,蝙蝠翻燈舞。
屋上松風吹急雨,破紙窗間自語。
平生塞北江南,歸來華發蒼顏。
布被秋宵夢覺,眼前萬里江山。
21、簡析畫線句的表現手法。(3分)
22、你認為這首詞景的描寫與情的表達相一致嗎?請依據詞意鑒賞。(4分)
參考答案:
21、(3分)擬人(1分)//“自語”二字將風吹紙響擬人化,寫出隨風吹落的破碎窗紙,沙沙作響的情狀。(2分)
22、(4分)不一致。(1分)前面寫的是荒涼破敗之景(1分),對結尾“萬里江山”起反襯作用,(1分)突出詩人心懷祖國河山,盡管現實殘酷仍不墜壯志的寬闊胸懷。(1分)
清平樂閱讀答案5
清平樂
馮延巳
雨晴煙晚,綠水新池滿。雙燕飛來垂柳院,小閣畫簾高卷。
黃昏獨倚朱欄,西南新月眉彎。砌下落花風起,羅衣特地①春寒。
【注】①特地:特別。
21.詞的上片是怎樣寫景的?(4分)
答:
【.知識點】本題賞析詩歌的表現手法,能力層次為D級(鑒賞評價)。
參考答案:答案:上片采用由遠及近的順序寫景。(1分)先寫傍晚時分雨過天晴,池塘溢滿了雨水。這是遠望的景觀。(1分)再寫柳院之中燕子雙雙歸來。這是近觀的景象。(1分)接著寫樓閣之中畫簾高卷。這是身邊的景致。(1分)上片描繪了一幅傍晚時分的雨后春景圖。(答“動靜結合”、“點面結合”亦可) 解析:分析時要抓意象“雨晴”“煙晚”“綠水”“新池”“雙燕”“垂柳”“小閣”,要結合具體語句賞析詞句含義。
【.思路點撥】考生要熟練掌握詩歌鑒賞中的修辭手法、表達方式、表現手法等各種表達技巧,答題時準確指出用了何種手法,并結合原詩分析答出此手法的表達效果及有效傳遞出作者怎樣的情感,可采用“手法+分析+效果”的答題模式。
22.這首詞表達了詞人怎樣的情感?請結合下片分析。(3分)
答:
【.知識點】本題考查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的能力,能力層次為D(鑒賞評價)。
參考答案:答案:下片著一“獨”字,揭示詞人孤獨凄冷苦悶難解的心情。(1分)傍晚時分,獨自登樓遠眺,一彎新月遙掛天邊。(1分)月缺人難全。春風吹起臺階下的落花,吹皺身上的羅衣。春寒心更寒。(1分) 答案:本題可以答藝術手法,如借景抒情。但是藝術手法不是得分的關鍵;由“獨”“黃昏”“春寒”等詞語,確定具體情感傾向;要結合具體詩句談。
【.思路點撥】賞作者的情感要做好下列幾步,(1)借助創作背景,探求創作動機,把握詩人內在情感;(2)了解詩歌語言,琢磨詩歌中的形象,領會景物所蘊涵的作者的感情;(3)抓住詩歌結構,剖析詩歌畫面,把握作者感情
清平樂閱讀答案6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8—9題。
清平樂
韋莊
野花芳草,寂寞關山道。柳吐金絲鶯語早,惆悵香閨暗老!
羅帶悔結同心,獨憑朱闌思深。夢覺半床斜月,小窗風觸鳴琴。
8.“夢覺半床斜月”的“夢覺”之后有哪些復雜的心緒?請結合全詞簡要分析。(6分)
9.前人對“小窗風觸鳴琴”一句倍加贊賞,你認為作者是以什么手法使本句達到高妙的?請簡要分析。(5分)
8.【答案:有女子夢醒后感慨只有斜月陪伴的孤獨與凄涼;回顧當初與遠行不歸者癡結同心的后悔;想起無數次凝望關山而不見歸人,自己只能在寂寞的苦盼中老去青春的惆悵;縈繞著千百回憑欄深思后對生活前景的迷茫。】(每點2分,答出其中任意3點就給6分。)
9.【答案:本句與“半床斜月”相互映襯,以哀景襯哀情。(1分)女子在獨守空床的夢覺之后已凄涼滿懷,(1分)此刻凄冷的夜風透過小窗在琴弦上觸響的清曠之聲在空寂的室內回蕩,(1分)在如此清婉哀絕之境的烘托濡染下,(1分)她的深哀濃愁被表現得既深沉又空靈,堪稱“勝境”。(1分)】(點出手法“以哀景襯哀情”“以景襯情”“烘托(襯托)”“以景結情”“寓情于景(寄情于景、融情入景)”均可給1分,但答“以樂景襯哀情”“渲染”及其他手法均不給分。闡述高妙效果時能做出與“既深沉又空靈”近似之意的回答也可給1分。)
清平樂閱讀答案7
春宵睡重。夢里還相送。枕畔起尋雙玉鳳,半日才知是夢。
一從賣翠人還,又無音信經年。卻把淚來做水,流也流到伊邊。
8、說說“卻把淚來作水,流也流到伊邊”運用了哪種表達技巧。(5分)
9、《宋四家詞選·序論》說:“稼軒斂雄心,抗高調,變溫婉,成悲涼。”試簡析本詞“變溫婉,成悲涼”的風格。(6分)
8、“卻把淚來作水,流也流到伊邊”運用了夸張(也可答比喻)手法,充分表達了對心愛的人的一往情深,烘托了相思難熬的氣氛,增強了愛情詞的藝術感染力。(5分)
9、上片寫閨中少婦春夜夢見當年與心愛的人分別相送時的情景,寫得情凄意切,感興淋漓;下片寫與心愛的人長久離別,不能見面,又無音訊,只好以淚作水,匯流成河,流到心愛的人的身邊了!寫得形象生動,細膩感人,體現出“變溫婉,成悲涼”的風格。(6分)
賞析
這是一首寫離別苦悶的愛情詞。
辛棄疾一生寫了許多“大聲鏜鞳”的撫時感事的詞章,但“稼軒詞,中調、小令亦間作嫵媚語”(鄒祗謨《遠志齋詞衷》語),其中頗有不失為優秀的篇章,這首《清平樂》,便是其中的一篇。
詞寫一個閨中少婦,與所愛的人,一別經年,音訊全無,生死未卜。是所愛的人變了心,還是發生了什么意外?上片,“春宵睡重,夢里還相送。”寫這個閨中婦人,春夜做了一個夢,夢見當年兩人分別相送時的情景。她待要找尋玉釵分一半與所愛的人做紀念時,驚醒過來,“才知是夢”。寫得情凄意切,感興淋漓。
下片,“一從賣翠人還,又無音信經年。”與心愛的人長久離別,而不能見面,且又無音訊。怎辦呢?“卻把淚來作水,流也流到伊邊。”只好以眼淚作水,自離別以后,流的淚水,匯流成河。這由淚水匯成的河流,也早可以流到心愛人的身邊了!描寫得多么形象生動,維妙維肖,細膩感人。由于作家的筆觸深入到描寫對象的心靈深處,把握住特定環境下的特定情境,捕捉住足以代表情人之間別離苦悶的特定特征,因而塑造出有個性特征的動人形象,從而產生了感人的藝術效果。
《宋四家詞選·序論》說:“稼軒斂雄心,抗高調,變溫婉,成悲涼。”概括了辛詞的基本風貌。辛詞以豪邁雄大見長,這方面的作品是極為豐富的。但是,辛棄疾也同時創作了一批以婉約秀娟而著稱的作品。這些作品,如嬌艷的春蘭,與他的另一大批有如傲霜秋菊的作品,爭奇斗艷,顯示了作家生活的廣闊和才華的超絕。正如這首《清平樂》從不同的側面展示了詞人的心扉,讓我們領略了他豐饒多姿的藝術才華。(賀新輝)
清平樂閱讀答案8
辛棄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
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
1.詞中描寫的人物活動背景是_____________;詞中出現的人物有_______________。
2.作者為我們描繪了一幅 (限用四字概括)的農村畫面,請你用自己的語言加以描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茅屋旁,溪水邊,青草地上;老頭、老太婆和三個小孩
2.悠閑恬靜 描繪示例略,符合詩意即可。
清平樂閱讀答案9
1. 表現了一對農村老年夫妻和諧,溫暖,愜意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詞中說“最喜小兒無賴”,“無賴”應如何理解?
答:
3. 這首詞用_______手法勾畫了一家五口人_____________的生活,流露了作者___________。
4. 詞的下片中“臥”字可謂一字千金,試簡析其妙在何處。
5. 全詞充滿了一種什么樣的生活情趣?表達了詞人怎樣感情?
答案:
1. 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
2. 貶義褒用,是“頑皮,淘氣”之意,表現了小兒幼小天真,調皮可愛。
3. 對田園生活的欣賞。
4. “臥”字把小兒的天真、活潑、頑皮和盤托出,躍然紙上。
5. 全詞充滿了和諧閑適,其樂融融的農村生活情趣;表現出詞人對和諧快樂、閑適恬淡的鄉村生活的喜愛贊賞之情。
清平樂閱讀答案10
清平樂 檢校①山園②書所見
辛棄疾
連云松竹,萬事從今足。拄杖東家分社肉③,白酒床頭初熟④。 西風梨棗山園,兒童偷把長竿。莫遣旁人驚去,老夫靜處閑看。
【注釋】①檢校:巡查,查核。②山園:作者隱居上饒時居住的莊園,園內種植瓜果樹木。③社肉:祭神用的肉。④初熟:酒剛釀成。
9.閱讀這首詞,根據要求完成賞析。(4分)
(1)上片中 ▲ ,是欣賞大自然美景,暗示隱居生活。下二句拄杖東家分社肉,白酒床頭初熟,字里行間描寫的是 ▲ 的農家生活。(2分)
(2)下片寫了詞人巡查中發現有兒童正用長桿撲打、偷取園中樹上的梨和棗,此時的詞人不讓旁人去驚動,而是安靜悠閑地欣賞起了小孩子們的舉動。請分析有何妙處。(2分)
▲
9. (1)(2分)連云松竹;甜美溫馨;(每點1分)
(2)(2分)作者覺得偷梨棗的兒童頑皮有趣,因而欣賞他們的舉動,襯托出詞人作為長者的包容寬厚與閑適心情,表現了詞人對天真可愛的孩子們的喜愛,透露出對當時生活的喜悅之情。(襯托1分,情感1分)
清平樂閱讀答案11
清平樂
馮延巳
雨晴煙晚,綠水新池滿。雙燕飛來垂柳院,小閣畫簾高卷。
黃昏獨倚朱欄,西南新月眉彎。砌下落花風起,羅衣特地①春寒。
【注】①特地:特別。
21.詞的上片是怎樣寫景的?(4分)
答:
22.這首詞表達了詞人怎樣的情感?請結合下片分析。(3分)
答:
參考答案:
21.上片采用由遠及近的`順序寫景。(1分)先寫傍晚時分雨過天晴,池塘溢滿了雨水。
這是遠望的景觀。(1分)再寫柳院之中燕子雙雙歸來。這是近觀的景象。(1分)接著寫樓閣之中畫簾高卷。這是身邊的景致。(1分)上片描繪了一幅傍晚時分的雨后春景圖。(答動靜結合、點面結合亦可)
22.下片著一獨字,揭示詞人孤獨凄冷苦悶難解的心情。(1分)傍晚時分,獨自登樓遠眺,一彎新月遙掛天邊。(1分)月缺人難全。春風吹起臺階下的落花,吹皺身上的羅衣。春寒心更寒。(1分)(本題可以答藝術手法,如借景抒情。但是藝術手法不是得分的關鍵)
清平樂閱讀答案12
蘭曰國香,為哲人出,不以色香自炫,乃得天之清者也。楚子不作,蘭今安在?得見所南翁枝上數筆,斯可矣。賦此以紀情事云。
孤花一葉,比似前時別。煙水茫茫無處說,冷卻西湖殘月。 貞芳只合深山,紅塵了不相關。留得許多清影,幽香不到人間。
【注】①楚子:指屈原。②所南翁:指宋末元初詩人、畫家鄭思肖,善畫無根墨蘭,宋亡后,隱居蘇州,不仕。③孤花:有的版本作三花。
1.詞的上闋是如何描寫蘭花的?請作簡要分析。(5分)
2.這首詞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情感?請結合下闋內容簡要分析。(6分)
參考答案
1.上闋分別從形和神兩方面來描寫蘭花。(1分)前兩句從畫中墨蘭的形態入手,寫出了蘭花和詞人以往見到的蘭花不同,突出了墨蘭超凡脫俗的特點。(2分)后兩句運用了擬人和映襯的手法,借煙水茫茫的環境來映襯墨蘭無處說的孤獨,借西湖殘月的清冷來襯托墨蘭的孤高寂寞。(2分)
2.下闋寫芳香貞節的蘭花只該生在深山,絕不與那混濁的塵世同流合污。即便畫上能留得住它的清影,它的幽香也不愿飄到人間。(2分)詞人借對蘭花的禮贊,既贊頌了鄭思肖隱居不仕的堅貞氣節,(2分)又表露了詞人不慕流俗的高潔情懷。(2分)
【解析】
1.試題分析:解答此題,可先抓住描寫蘭花的關鍵詞,例如,不以色香自炫、清者,然后從表現手法及表達效果的角度分析作答。不以色香自炫、清者運用了擬人的手法,生動形象的將墨蘭超凡脫俗的特點突出表現出來。
考點: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
2.試題分析:此題考查作者思想感情的賞析能力。解答此題,可先根據下闕對蘭花的描寫與贊美,然后由物及人,聯想到南翁及自己的情懷。孤冷卻只合深山紅塵了不相關幽香不到人間將蘭花孤傲不愿與塵世同流合污,堅貞高潔的品質與情懷表達出來。從寫作意圖角度來看,寫蘭花的品質,其實也是贊美南翁的堅貞氣節與自己的高潔情懷。可從托物言志的角度構思即可。
考點: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
清平樂閱讀答案13
閱讀下面一首宋詞,回答問題。
清平樂
趙令畤
春風依舊,著意隋堤柳。搓得鵝兒黃欲就,天氣清明時候。
去年紫陌①青門,今宵雨魄云魂②斷送一生憔悴,只消幾個黃昏?
注①紫陌:京城的道路,代指京城。②雨魄云魂:化用楚襄王夢神女事,此處表示伊人已逝,只能于夢中尋見。
1.“搓得鵝兒黃欲就”中“搓”將柳樹變化描寫得生動有趣,請簡要賞析。(2分)
2.詞的下片主要運用了對比手法,請找出并分析其效果。(4分)
3.首句“春風依舊”在內容和結構上有什么作用?請結合作品分析。(4分)
答案
1.用擬人手法(1分),生動描繪了春風吹拂、柳葉初生的情狀(1分)。
2.“去年”、“今宵”對比,表達物是人非之感;“一生憔悴”、“幾個黃昏”對比,表現了詩人的相思之苦,突出情之摧人。(4分。每點2分,其中“找出對比的具體內容”和“效果”各1分)
3.“春風”領起上片,描寫春風吹拂中的清和明麗的自然景物(或:點明時令);“依舊”抒發物是人非的感慨,為下片“去年”、“今宵”的對比做鋪墊。(4分,每點2分)
清平樂閱讀答案14
牧童 舟過安仁清平樂·村居(節選)
草鋪橫野六七里,一葉漁船兩小童,大兒鋤豆溪東,
笛弄晚風三四聲。收篙停棹坐船中。中兒正織雞籠。
歸來飽飯黃昏后,怪生無雨都張傘,最喜小兒亡賴,
不脫蓑衣臥月明。不是遮頭是使風。溪頭臥剝蓮蓬。
1.讀讀背背,填空答題。
(1)我知道《舟過安仁》是____的作品,以前還讀過他寫的《 》。
(2)《清平樂·村居》是宋代愛國詩人 的作品。“樂”讀作____,這是一首詞, 是詞牌名,____ 是題目。
(3)“鋪”是一個多音字,在這首詩中讀,組詞 ;還可以讀 ,組詞____ 。
2.閱讀感悟。
我知道上面古詩兩首是《 》和《 》;詞一首是《 》。其中我最喜歡的詩詞是
《____ 》,主要是描寫了 。
3.詩中寫童年的樂趣有:____ ;你的童年樂趣是: 。
參考答案:
1.(1)楊萬里 宿市徐公店
(2)辛棄疾 yuè 清平樂 村居
(3)pū 鋪床 pù鋪子
2.牧童 舟過安仁 清平樂·村居
3.放牧 剝蓮蓬 童年樂趣“略”
清平樂閱讀答案15
清平樂 春晚
王安國
留春不住,費盡鶯兒語。滿地殘紅宮錦污,昨夜南園風雨。
小憐初上琵琶,曉 來思繞天涯。不肯畫堂朱戶,春風自在楊花。
注釋:①王安國,王安石之弟,為人耿直, 一生不得志;②小憐,北齊后妃,擅彈琵琶,后常借指歌女。
(1)上片構想奇特,別開生面,勾勒出一幅怎樣的畫面?請簡要分析上片用什么藝術表現手法造成了強烈的抒情效果?(4分)
(2)有人說此詞“成一家風骨”“結筆品格自高”,你是否有同感?請簡要分析。(2分)
參考答案:
(1)描寫了一幅夜雨過后,萬花凋謝,殘花遍地的暮春圖。(1分)比喻,將“滿地殘紅”比之美麗的宮錦被污,表現出面對殘春的痛惜之情;(1分)擬人,賦予禽鳥以人的感情,不說自己無計留春之苦,而是借鶯兒之口吐露此情,手法新巧,饒有趣味;(1分)借景抒情,強化了傷春、惜春之情。(1分) (只寫手法不分析不得分)
(2)結句由傷春的琵琶聲寫到觸目皆是的楊花始終不肯飛入畫堂朱戶權貴之家,寄托了個人身世之慨,寫出了自己的真性情,(1分)是作者耿直不阿人格的象征。(1分)只寫是否有同感,但不分析不得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酌情給分。
【清平樂閱讀答案15篇】相關文章:
清平樂閱讀答案09-27
清平樂閱讀答案09-27
清平樂閱讀答案11-18
清平樂閱讀答案(15篇)09-27
清平樂韋莊閱讀答案11-16
關于清平樂閱讀答案3篇01-28
晏殊《清平樂》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12-26
黃庭堅和李煜《清平樂》的閱讀答案對比賞析12-28
黃庭堅清平樂春歸何處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