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綠色就想起了你閱讀理解答案 看見綠色就想起了你閱讀理解
梁衡
自從在大西北的那次相見,你的形象,不,你所代表的一種信念,便植入我的腦海,像夜空里的一顆星,時時在閃光。這是一種思想,一種意志,一種思索,一種信息。只要一有綠色這個媒介,她便會釋放出來,叫我心里翻騰不已。
我見到你是在招待所里采訪時。你已50歲,皮膚黛黑,手背上青筋突起,臉上也已爬上皺紋。我腦際本裝著你傳聞中的英姿,你動人的歌聲,爽朗的笑語。我心里一頓,沒想到你會是這個樣子。你對我笑笑,窗外綠柳紅花。
你開始敘述往事,雙眸中閃出青春的火花。1950年,你隨軍進疆時才十八歲。炎熱的麥收時節,你在維吾爾族老鄉的杏樹下看場。在這沙子能烤熟大餅的西北,綠蔭比金子還寶貴。你心里萌生一個念頭,學林業去,要讓綠色染滿戈壁。畢業后你來到石河子,這一片黃沙之野,正是涂抹綠色的最廣闊天地。報到的第一天,這里還沒有房子,晚上你就睡在工棚廚房的大鍋臺上。白天你扛著標桿去測量,去規劃。冬天,沒膝的深雪將鞋子、褲腳凍成一個冰殼;春天,風沙開始在你秀氣的臉上沖磨皺紋;夏天,烈日開始將你嫩白的皮膚曬紅、曬黑。你這位水鄉姑娘,執著地追求著自己的理想。
當地沒有合適的綠化樹種,你橫跨半個中國,到東北深山里去尋找。白天打樹籽,晚上在招待所里搓籽皮。樹籽還濕,你帶在火車上繼續搓,兩只手搓紅了,搓腫了。有這樣的出差者嗎?啊,難怪你有這雙青筋暴突的手。綠色是生命的象征,生命需要人去培育,F在這個戈壁新城已擁有200多種樹種、154萬株樹,城外還有30公里長的林帶,生命之緣已戰勝了荒漠的死寂。但是,你的青春年華已無可奈何地悄悄退去。不過,她不是消失在燈紅酒綠中,不是消失在大城市的菜市場上,不是消失在小家庭的熱炕頭上。你挺立在戈壁灘上,將青春的信息,融進雨,拋向風,化作了一座綠城。窗外柳絲織簾、白楊遮陰。
你明眸中閃著火花,渾身披滿風塵,好似一座堅毅的塑像。不知為什么自從我離開西北之后,無論走到哪里,只要一見到綠色,就想起了你。我在想,綠色,難怪人們用她來表示生命。
大凡有生命之物,總會有什么東西要對她進行一點折磨。要成長,就有壓制;要生存,就有毀滅。只有戰勝了這些,才會有生命。正當你用紅腫的手從興安嶺采回的樹籽,靠瘦小的腰身從天山上扛來的樹苗,在這戈壁灘上發芽、生根,漾出一片綠云時,“文革”開始了。極左者認為栽樹是為了打扮城市,愛打扮就是資產階級。這些樹也在“革”之列。好可憐的樹苗啊,幾天內便一起慘死在斧鋸之下。她們任人砍剁,根露枝棄。你躲在家里不忍看這個場面。
一天晚上,一個好心的林工給你送來一車樹技:“隊長,你辛苦了這么多年,樹都給人家砍光了。我給你送把燒火柴吧!蹦銢_出門外一頭撲在車上,哭成個淚人。昨天,我采訪時聽人講你的這段故事,我忍不住流下眼淚。這以后,有人說你瘋了,像祥林嫂那樣到處奔走,見人就說:“還我的苗圃,還我的小樹。”滿城人都同情你啊,你那一下子就瘦了一圈的臉龐,那顫抖的聲音,那青筋暴突的手背,那已流不出淚的眼睛。
但你終于挺過來了。生命總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苗圃終于要回來了,一切從頭開始。那天我到苗圃參觀時,放眼又是一片綠茵。新綠啊,滿園關不住的新綠。但有一棵樟子松很特殊,很高,孤立著,樹皮糙裂,枝挺如蓋,已有幾分蒼色。它是那次“革命”中唯一的幸免者。我在樹下站了很久,你也站了很久。我不再問什么,你也不再說什么。這樹下的沉默,深深地嵌入了我的記憶。此后,無論走到哪里,只要一見到綠樹,我都會想起這棵松,和站在松下的你。我想,一棵樹的生命難道只是葉,是枝?人的生命難道只是血,是肉?樹和人一樣,也有希望,有信念,有意志。
女性,總是和母愛聯系在一起。但你心里只有樹,你的時間全讓樹占去了。你長年出差,總是將孩子托與別人照顧。那天,林業隊的一位大嬸告訴我:“你的孩子直到十幾歲了,還在叫她媽媽,而把你當作阿姨!蹦18歲就離開家,是偷著報名參軍,跳上汽車就走的。當母親追來送行時,你只依稀看到一個老母拭淚的影子。幾十年了,你沒有回家。戈壁上的土綠了,石河子街上的樹高了,母親的頭發白了。終于老母等不及了,千里迢迢前來尋你。她本想痛罵你一頓的啊!但是,她看著這滿城的綠色,原諒了你。綠色如水潤萬物,綠色含情暖人心。
綠不像紅那樣熱,不像藍那樣冷,她柔和美好,給人安靜,叫人思索。你讓我知道,這柔情之色,是有鐵石心腸、犧牲精神的人生產出來的。這綠是用人火紅青春轉化而來的。從那以后,我每見到綠色,不由就想起了你,想你是怎樣用淚水、汗水,深情地去調制這深深的綠。用綠色洇染千里黃沙戈壁。
在我的采訪生涯中,不知遇到過多少個人物,但只有你這樣常常讓我憶起。天涯何處無綠色,每一片綠葉里都有你。
(有刪改)
6.下列對本文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文章寫在招待所里采訪時見到的“你”,與作者腦際裝著的“你”的形象形成反差,表現“你”幾十年在石河子生活、工作的艱辛。
B.文中一些描寫,如“窗外綠柳紅花”“窗外柳絲織簾、白楊遮陰”,在不經意處表現石河子的優美景觀,體現出“你”的奮斗成果。
C.文中以“像祥林嫂那樣到處奔走”寫“你”在樹苗被人砍剁這件事上所受的打擊,批判在特殊年代人們對自然環境的破壞和摧殘。
D.文章引用大嬸“你的孩子直到十幾歲了,還在叫她媽媽,而把你當作阿姨”的話,側面表現出“你”為事業甘付一切的犧牲精神。
7.下列對本文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文章將“你”比喻為夜空里時時在閃光的一顆星,常常“叫我心里翻騰不已”,側面表現“你”綠化戈壁的信念對作者的巨大影響。
B.作者交替使用“你”“我”“她”,人稱靈活變換,使行文更自由流暢,語言更顯親切;拉近與讀者的距離,更易帶來心靈深處的交流。
C.文章運用了多種描寫手法來塑造人物,寫人把握到位,命捏有度,文中的“你”如在讀者面前巍然挺立,凸顯了平凡人物身上的偉大。
D.文章的語言樸實元華,卻真摯感人,敘述主人公用綠色洇染千里黃沙戈壁的光輝事跡,文中多處對“綠色”的思考,閃爍思想的光芒。
8.結合全文,分析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的含意。(4分)
9.從文章謀篇布局的角度,分析標題“看見綠色就想起了你”是如何統攝全文的。(6分)
答案看見綠色就想起了你閱讀理解答案:
(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
6.(3分)C[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首先應對文本的整體內容有所把握,然后結合試題比對文本作具體分析。答題的關鍵是審讀選項,把握命題意圖,找出選項信息所對應的具體語段及語句;將試題信息帶入文本比對理解分析,尋找細微的差別,得出正確結論。C項,“批判在特殊年代人們對自然環境的破壞和摧殘”理解有誤,文章意在表現“你”在樹苗被人砍剁這件事上所受的打擊以及“你”對綠化戈壁的執著。
7.(3分)D[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藝術特色的分析和鑒賞能力。首先應對文本的'整體內容有所把握;然后結合試題回到文中對具體語句進行具體分析。答題的關鍵是審讀選項,把握命題意圖,找出選項所在的具體語段及語句;將選項帶入文中比對分析,尋找差別,得出正確結論。D項,“語言樸實無華”分析不正確。樸實無華是不加修飾、渾然天成,而文章運用多種修辭手法,語言文采飛揚,因此不能說是“樸實無華”。
8.(4分)①女兒播撒的綠色滋潤這片土地:②這片土地上承載著女兒綠化戈壁理想、情感和血汗的綠色感動了母親。
(答出一點給2分,答出兩點給4分。意思對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給分。)
[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理解和分析語句含意的能力。分析句子的含意,須有“字不離句,句不離段,段不離篇”的意識。本題的解答需要聯系上文“她本想痛罵你一頓的啊!但是,她看著這滿城的綠色,原諒了你”這一句來尋找相關信息,并注意挖掘句子的深層意蘊。
9.(6分)①文章以“看見綠色就想起了你”為標題,表現“你”和“綠色”的密切關系,統領全文內容:②“看見綠色就想起了你”是文章的線索,串聯起播撒新綠的“你”、深受毀綠打擊的“你”、創造滿城綠色的“你”,使文章形散神聚:③以“看見綠色就想起了你”為標題,為謳歌執著的“你”、頑強的“你”、奉獻的“你”奠定情感基調,揭示了文章主題。(每點2分,意思對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給分。)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散文的標題在謀篇布局方面的作用。標題謀篇布局方面的作用一般主要從以下幾方面理解:標題的主旨意義(含標題與內容之間的關系),標題的結構意義,標題的情感意義。答題時可以將標題的內容指向帶到文中具體分析,按上述幾點進行分析概括。
【看見綠色就想起了你閱讀理解答案 看見綠色就想起了你閱讀理解】相關文章:
讓腳告訴你閱讀理解答案 中考語文讓腳告訴你閱讀理解11-08
項鏈閱讀理解題答案 項鏈閱讀理解12-13
黑白閱讀理解答案 黑白閱讀理解12-13
靜閱讀理解答案沈從文 靜閱讀理解12-10
散步閱讀理解題及答案 散步閱讀理解12-10
《綠色技術》閱讀答案04-27
綠色蟈蟈閱讀答案01-05
《綠色革命的黑色副產品》閱讀理解及答案11-18
閱讀理解及答案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