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漫成一絕》閱讀答案及全詩翻譯賞析

時間:2024-12-20 15:55:07 志華 閱讀答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杜甫《漫成一絕》閱讀答案及全詩翻譯賞析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中,我們都經常看到閱讀答案的身影,閱讀答案有助于我們領會解題思路,掌握知識點。你所了解的閱讀答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杜甫《漫成一絕》閱讀答案及全詩翻譯賞析,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杜甫《漫成一絕》閱讀答案及全詩翻譯賞析

  漫成一絕

  江月人去只數尺,風燈照夜欲三更。

  沙頭宿鳥聯拳靜,船尾跳魚撥剌鳴。

  注:安史之亂開始,他一直流亡顛沛,后棄官西行,入蜀定居成都,這首詩是杜甫流寓巴蜀時期寫的 。

  【注釋】

  ①漫成:即詩人一時應手之作。

  ②聯拳:通“連蜷”,蜷身之意。

  這首詩作于766年,當時杜甫正在從云安前往夔州的船上。

  【譯文】

  水中的月影離我只有數尺之遠,風燈照著夜空,馬上就要到三更天了。棲息在沙灘的白鷺靜靜地蜷身而睡,唯有船尾魚兒跳出水面時偶爾發出響聲。

  (1)本詩選取了哪些意象?(2分)

  (2)這些意象組合成了一種怎樣的意境?表達作者怎樣的感情?(5分)

  參考答案

  (1)明月、風燈、宿鳥、跳魚四個意象(2分)。

  (2)詩中描繪江中月影近船;風燈在月下燈光顯得沖淡柔和;月照沙岸如雪,夜宿白鷺團聚在沙灘上,睡得那樣安恬;忽然船尾傳來“撥剌的聲音,顯然剛 有一條大魚躍出水面(2分),以動寫靜(1分),營造出清幽、靜謐的意境(1分),洋溢著詩人對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對自然界小生命的熱愛。(1分)

  二:

  1、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C

  A.首句從水中月影寫起,描寫了江上寧靜的美景,與“江清月近人”這句詩異曲同工。

  B.第三句寫白鷺屈曲著身子,恬靜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灘上,意境安謐、和平。

  C .二、四兩句分寫了江風吹打桅燈、大魚躍出水面的動,與一、三兩句的“靜”對比鮮明。

  D.全詩通過寫夜泊時的所見所聞,透露出詩人對平靜、安寧生活的向往。

  解答:

  選項A說“首句從水中月影寫起”,原詩說“江月去人”,江月是不是水中月影呢?可以講得通,但如果你認為有疑點,可以標注一下;B項是對第三句進行了鑒賞,很多同學不知道“聯拳”是什么意思,選項說“寫白鷺屈曲著身子”,是不是“屈曲”就是“聯拳”呢?如果有疑問,也可以勾一下,如果你覺得講得通,它就幫助你讀懂了第三句;C項說“二、四兩句分寫了江風吹打桅燈、大魚躍出水面的‘動’,與一、三兩句的‘靜’對比鮮明”,這里是不是在寫“動”?是不是和“靜”對比鮮明?帶有一點鑒賞的性質,但是這個選項之所以錯誤,是因為“江風吹打桅燈”不是對風燈的正確解釋,風燈不是說“風吹打桅燈”,它只是一種防風的燈 ,當然你也可能判斷不出來,那就先把它畫上,留存置疑;D項說“透露出詩人對平靜、安寧生活的向往”,是不是透露出詩人的這么一種感情呢?我沒有讀得太懂,那也可以把它畫上。這樣我們畫出若干個疑點,同時又借助選項把詩歌讀得差不多懂了。我們再對這些疑點進行一些比照:“透露出詩人對平靜、安寧生活的向往”,這實際上帶有賞析人的很多主觀色彩、主觀的猜測、推想;而“江風吹打桅燈”不是“風燈”的正確解釋,這絕對是客觀性的東西。我們在進行判斷、排除疑點時,就可以用它究竟是主觀的還是客觀的做一個評判的標尺,大約都是那種客觀性的錯誤是高考應該選擇出的答案,是它的錯誤選項,而那種主觀性的錯誤往往是一種干擾性的選項……

  2.這首詩的四句分別寫了月、燈、鷺、魚四景,四景又組成了一個統一的意境。下列四首詩中與這種寫法相同的一首是( C )

  A.白日依山盡,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B.門徑俯清溪,茅檐古木齊。紅塵飄不到,時有水禽啼。

  C.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D.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

  本題考查對作品內容和表達技巧的初步鑒賞。這是一個新題型,從寫法上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在體中,有一種“一句一絕”的格調,即每句寫一景,多用兩聯駢偶,句子之間似無關聯。杜甫喜歡用這種體裁。這些詩的優點不只在于生動,律對精切,而尤其能形成一個統一完美的意境,句與句彼此照應,融為一幅完整的圖畫。此題正確選項為C,寫了“日、風、燕、鴛鴦”四景。

  漫成一首賞析:

  《漫成一首》是杜甫流寓巴蜀時期所作,詩寫夜泊之景。詩人以景,全詩洋溢著詩人對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對于自然界小生命的熱愛,體現了詩人憂國憂民的精神。

  此詩作于766年詩人漂泊巴蜀時期,描寫的是夜泊之景。詩人寫月夜,不從空中之月寫起,而寫水中月影(“江月”),抓住了江夜的特色。“去人只數尺”是說水中月影離詩人很近,這從側面表現了江水的清澈透明。詩一開篇便給我們描畫了一幅碧波蕩漾、月影搖曳、江天一色的夜景圖,營造出一種靜謐的氣氛。次句寫風燈。詩人乘坐的小船上掛著燈籠,燈籠隨著江風飄來蕩去,發出朦朧而柔和的光。這兩句看似在寫夜景,實際上在寫一個孤獨的未眠人——詩人自己。描寫了“江月”和“風燈”之后,詩人開始描寫江岸之景。在月光的照耀下,岸邊的景物依稀可辨:白鷺蜷曲著身子,三五成群地棲息在沙灘上,看上去是那樣安恬。這一描寫,既突出了夜的靜謐,又表現出生命的活力,使夜顯得不那么死寂。這平和、寂靜而又洋溢著生之氣息的夜景,唯有飽經喪亂的詩人才能感受到它的美好。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出詩人對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對生命的熱愛,這與詩人憂國憂民的精神是一脈相通的。

  看著“沙頭宿鷺”,詩人不禁贊美起夜的“靜”之美來。就在這時,忽然從船尾傳來“撥剌”的一聲,使凝神靜思的詩人受驚,他向聲音發出的地方看去,只見波光粼粼的水面上躍起一條大魚,在夜空中畫了一條若隱若現的弧線后,又潛入水中。詩的前三句著力刻畫江夜的“靜”,而末句卻以魚躍之聲打破了這種靜謐,頗有“以動破靜、愈顯其靜”的意味,與“鳥鳴山更幽”有異曲同工之處。“宿鷺”和“跳魚”,這一靜一動之景,相反相生,互相映襯,顯得逼真而又傳神,從中也可以看出詩人的體物之功。

  作者簡介:

  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祖籍襄陽(今屬湖北),生于鞏縣(今河南鞏義西南)。唐代著名現實主義詩人。常被稱為“老杜”,又與李白合稱“李杜”“大李杜”。

  杜甫自幼好學,知識淵博,頗有政治抱負。唐玄宗開元后期,舉進士不第,漫游各地。后寓居長安近十年,未能有所施展,生活貧困,逐漸對當時的社會狀況有較深的認識。后靠獻賦才得以“待制集賢院”,先拒任河西尉,不久被改授為右衛率府兵曹(一作胄曹)參軍。安史之亂爆發、長安失陷后,他曾被困城中半年,后逃至鳳翔,被唐肅宗拜為左拾遺,世稱“杜拾遺”。長安收復后,隨肅宗還京,又被外放為華州司功參軍。期間創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以及“三吏”“三別”等名作。后棄官移家至成都,一度在劍南節度使嚴武幕中任參謀,被表授為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杜工部”。晚年攜家出蜀,于大歷五年(770年)冬在輾轉途中逝世,享年五十九歲。

  杜甫善于運用各種詩歌形式,尤長于律詩,風格多樣,而以沉郁為主;語言精練,具有高度的表達能力。繼承和發展《詩經》以來注重反映社會現實的優良文學傳統,成為中國古代詩歌藝術發展的又一高峰,被后人公認為詩歌史上的“集大成者”;他的人格也被認為是中華民族文人品格的楷模。自晚唐兩宋后,杜甫逐漸聲名遠播,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后世尊稱他為“詩圣”,稱其詩為“詩史”。其傳世作品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杜甫《漫成一絕》閱讀答案及全詩翻譯賞析】相關文章:

杜甫《漫成一首》全詩賞析與翻譯08-23

杜甫漫成一絕的原文賞析及翻譯03-05

杜甫《曉望》閱讀答案及全詩翻譯賞析07-10

杜甫《絕句漫興九首(其七)》閱讀答案及全詩翻譯賞析07-25

杜甫《又呈吳郎》閱讀答案及全詩翻譯賞析05-28

杜甫《江亭》閱讀答案及全詩賞析11-21

杜甫《放船》閱讀答案及全詩賞析11-08

杜甫《客從》閱讀答案及全詩注釋賞析05-10

杜甫《新秋》閱讀答案及全詩賞析07-22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日韩欧美另类久久久精品 | 天天看高清国产在线 | 中文字幕在线不卡精品视频99 | 日韩免费码中文字幕在线 | 中文字幕在线精品乱码 | 日本久久香蕉一本一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