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嬌過洞庭張孝祥》閱讀答案
在各個領域,我們都經?吹介喿x答案的身影,借助閱讀答案我們可以更好的領會題意和知識點,有助于個人提升。你知道什么樣的閱讀答案才能切實地幫助到我們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念奴嬌過洞庭張孝祥》閱讀答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讀下面這首詞,完成⑴—⑵題。(7分)
念奴嬌過洞庭張孝祥①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無一點風色。玉鑒瓊田三萬頃,著我扁舟一葉。素月分輝,明河共映,表里俱澄澈。悠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
應念嶺表經年②,孤光自照,肝膽皆冰雪。短發(fā)蕭騷襟袖冷,穩(wěn)泛滄溟空闊。盡挹西江,細斟北斗,萬象為賓客?巯溪殗[,不知今夕何夕!
注釋:①張孝祥是南宋著名的愛國詞人。
、趲X表,指五嶺以外的地區(qū)。經年是指作者被貶擔任廣南西路經略撫使,在嶺南過的一年。
⑴下面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秋草無色,秋水無波,畫面的空靈使中天的一輪皓月、湖上的一葉扁舟分外突出。
B、“素月分輝,明河共映,表里俱澄澈”的景與“孤光自照,肝膽皆冰雪”的情交相呼應,交相融合。
C、詩人獨以一顆心面對浩瀚水天,欣然領受大自然的慰藉,自信心懷坦蕩,無懼兩鬢已斑,前途坎坷。
D、這是一首豪放詞,也是現實主義的詞作。這些特點在詞中的描寫和抒情中有明顯的體現。
⑵上闋和下闋的結尾,作者都采用了模糊表達的方式。試分析這樣寫的好處。(4分)
13.這首詞和我們學過的《前赤壁賦》寫的都是月下泛舟時的所見與所感,拋開文體的因素,你更喜歡哪部作品?為什么?請從思想內容或藝術手法的角度闡釋。(10分)
參考答案:
12、(7分)
。1)D(3分)(不是現實主義,是浪漫主義。)
(2)①擴大詞句的內涵。
、谝鹱x者思考,吸引讀者參與想象。
。▋牲c4分,一點2分。)
13、(10分)評分標準:
明確喜歡哪一部作品,簡要說明原因,3分;聯系相關的詩句,從思想內容或藝術手法的角度具體闡釋,4分;語言通順,3分。
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小題。
念奴嬌·過洞庭
【注】張孝祥[宋]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無一點風色。玉鑒瓊田三萬頃,著我扁舟一葉。素月分輝,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應念嶺海經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短發(fā)蕭騷襟袖冷,穩(wěn)泛滄浪空闊。盡吸西江,細斟北斗,萬象為賓客?巯溪毿,不知今夕何夕。
【注】:孝宗乾道二年,作者被讒言落職,本詞作于其從廣西經洞庭湖北歸途中。
15、下列對張詞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 “更無”一句,寫出了洞庭湖碧波萬頃,水波不興,幽然之境令人神往
B、 “短發(fā)”兩句詞人幻想自己在清冷的月色中泛舟,心志堅定,絕不動搖。
C、下闕“盡吸”一句,以西江水為酒,極盡夸張之能事,凸顯豪放之風。
D、本詞天光與水色、物境與心境,全都和諧相融,給人以光明澄澈之感。
16、下列與張詞相關的知識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 “扁舟”多承載著詩人漂泊思鄉(xiāng)的意緒,張詞中的扁舟卻充溢著天人合一的自由精神。
B、詩詞中的“月”意蘊豐富,或幽美、或凄涼。本詞中“素月”即皓月,寫出月色澄澈之美。
C、 “北斗”指的是北斗星,不僅是方向的指引,還常被喻為理想,本詞包含了這兩種含義。
D、 “滄浪”常常指青蒼色的水,詞人借助它寫出了洞庭茫茫、煙波浩渺,給人以空曠之感。
17、張詞和《赤壁賦》的以下內容都描寫了月下水上的美景,但寄寓的思想情感并不完全相同。請結合相關內容分析其思想感情的異同。
“白露橫江,水光接天?v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于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保ㄌK軾《赤壁賦》)
【答案】
15、 B
16、 C
17、相同:二人均駕一葉扁舟在闊大的水面上暢游,有自由飄逸之感。張孝祥面對美景,“悠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蘇軾面對“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的美景有“凌萬頃之茫然”之感受,二者均沉醉于自然美景之中。
不同點:雖同處于貶謫后,但張詞用“表里俱澄澈”“肝肺皆冰雪”“扣舷獨笑”表達了對自己冰雪般品格的自信,對宵小的不屑;而蘇文用“馮虛御風”“羽化登仙”更多地表達了遺世獨立、超然物外的思想。
【《念奴嬌過洞庭張孝祥》閱讀答案】相關文章:
張孝祥《念奴嬌·過洞庭》閱讀練習及答案03-12
《念奴嬌過洞庭》閱讀答案11-09
念奴嬌·過洞庭閱讀答案11-11
《念奴嬌過洞庭》閱讀答案06-24
張孝祥《念奴嬌》注釋及譯文08-31
《念奴嬌·過洞庭》閱讀理解答案05-03
《念奴嬌·過洞庭》鑒賞試題及答案08-19
張孝祥《浣溪沙·洞庭》閱讀答案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