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的文赤壁》閱讀答案

時間:2024-04-13 09:30:24 秀雯 閱讀答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永恒的文赤壁》閱讀答案

  從小學、初中、高中到大學乃至工作,我們最熟悉的就是閱讀答案了,閱讀答案是對有關閱讀題所做的解答。什么樣的閱讀答案才是科學規范的閱讀答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永恒的文赤壁》閱讀答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永恒的文赤壁》閱讀答案

  永恒的文赤壁

  曹矞

  ①熟悉文史的人皆知,赤壁有文赤壁、武赤壁之別。武赤壁,自然指的是史上曾發生赤壁之戰的武昌赤壁;文赤壁,指的是北宋大文豪蘇軾因烏臺詩案貶謫黃州,誤把黃州赤壁當作赤壁之戰古戰場,曾于1082年秋冬先后兩次游覽,寫下不朽的詩賦名篇“一詞二賦”的地方。

  ②文赤壁自古素有“風景如畫”之美譽。至于為何稱之為赤壁,說法不一。或許因其山崖陡峭,壁如刀削,猶如城壁一般,且呈赭紅色,故稱之。或許當年蘇軾見當地人把黃州的赤鼻磯叫作“赤鼻”,誤把“赤鼻”當“赤壁”,再觀其地形酷似,就不曾深究,誤認為它是赤壁之戰的古戰場。于是,他排遣愁緒,赤壁懷古,寄情于山水之間,撰妙文于筆端,方有了后人擊節贊嘆不已的千古絕唱。這真是黃州百姓之榮光,實在是個美麗的錯誤!

  ③如今,慕名而來游覽文赤壁的觀光客,從四面八方紛至沓來。驅車到武漢,向東走一個多小時的車程,就到了湖北黃州的文赤壁。一下車,就可遠遠望見儒雅文豪蘇東坡,那是山坡下一尊高高站立的漢白玉石雕像。為他鑄造這么一尊高大石雕,是應該的,蘇東坡理所應當是這里的主角。大家紛紛走近前去,仰視這位彪炳千古的大文豪,高興地和蘇東坡合影存照。

  ④我凝視蘇東坡良久,他英俊灑脫,氣宇軒昂,那眉宇間,襟袍臨風處,無不溢出文人雅士的睿智和大度,仿佛他正在拂袖挪步,緩緩走來。正欲上前與之搭訕時,不禁一愣,啞然失笑。

  ⑤迎面一座山,不高,隨同眾游人拾級而上。居高臨下,山壁下面只剩兩池死水。抬頭北望,遠處才是白茫茫的長江。在宋代,長江就在這座山腳下拍壁奔流的啊,幾百年后已淤積成灘,如今灘地上已蓋滿了密密麻麻的房子。遙想當年,蘇軾就在此地與友人一起兩度泛舟游玩,怡情山水,飲酒作樂,感嘆過“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試想,他第一次秋游之后,寫下《前赤壁賦》;僅僅三個月后的冬天,重游赤壁再寫《后赤壁賦》時,就曾感嘆“曾日月之幾何,而江山不可復識矣”。何況他去世九百多年后的今天呢?早已星轉斗移,時過境遷,江山易改矣。而今雖依然濤聲依舊,畢竟江面已遠去,古時東坡赤壁以及泛舟游覽情景,唯有夢里再現了。

  ⑥黃州之于蘇軾,簡直太重要了。黃州是蘇軾做官時間最長的地方,有四年零兩個月之久。他大體上做了四件事:躬耕東坡、放浪山水、修身養性、激情創作。黃州優美的山水風景,他自身特殊的人生經歷和境遇,給了他無窮的創作源泉。謫居黃州期間,蘇軾以揮灑自如的筆力,創造了具有開拓意義的新的生活和新的藝術形象,沖破了藝術樊籬,開拓了詩詞歌賦反映現實生活的新路子。他一生中最有影響的作品多出自黃州,他藝術上的頂峰是在黃州。據悉,在數量上,在黃州寫了753篇作品,其中詩歌214首,詞79首,散文457篇,賦3篇。在質量上,文學上的代表作有“一詞二賦”,書法上的代表作是《寒食帖》。平均每兩天一篇,每周3。3篇。乃至飲食上的東坡肉、東坡餅、東坡羹等名菜也都是他在黃州時發明的。這些都是黃州一筆極其寶貴的文化遺產啊。

  ⑦哦,對了,包括蘇軾的號東坡居士,也是他躬耕于黃州東坡之時取的。東坡是營地,長期無人耕種,是瓦礫之場,不適合耕種。又因當年大旱,從未躬耕的蘇軾飽嘗了開荒種地的艱辛,但是他仍然很樂觀,很豁達。一個月夜,蘇軾拄著拐杖,走在東坡的田間小路上,詩興大發,寫下著名的小詩《東坡》:“雨洗東坡月色清,市人行盡野人行。莫嫌犖確坡頭路,自愛鏗然曳杖聲。”

  ⑧余秋雨在《蘇東坡突圍》中寫道:“蘇東坡成全了黃州,黃州也成全了蘇東坡。”蘇軾被貶謫到黃州,反而為他營造了創作名篇佳作的主觀情緒和客觀環境。這真是逆境出成果,逆境造就人才的典范。蘇軾個人之不幸,命運的陰差陽錯,反而成就了黃州赤壁之大幸,更是中國文學之大幸!

  ⑨蘇軾遭遇貶謫,遇厄運而不悲觀消沉,失意而不失志,胸襟開闊大度,“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怎不讓人敬佩萬分?他文如其人,直抒心靈,率直本真,赤壁懷古之賦、之詞,皆于悲憤之中更見其曠達情懷。

  ⑩永遠的蘇東坡,永恒的文赤壁。《蘇東坡傳》的作者林語堂曾說:“像蘇東坡這樣的人物,是人間不可無一難能有二的。”作為后人的我們,崇敬仰慕蘇東坡如此。我們這些后人的后人,自然還會如我們一般敬仰于他,甚或有過之而無不及。蘇東坡千古流芳,文赤壁亦隨之而名垂千古。

  (摘自《中國散文家》,有刪改)

  7、下列對你本文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第②段中“美麗的錯誤”,“錯誤”是指蘇軾誤把黃州赤壁當作武赤壁,“美麗”是指蘇軾在此創作的詩賦成為千古絕唱,使黃州成為旅游勝地。

  B、第③段中,作者不直說遠遠望見蘇東坡的雕像,而說是蘇東坡,這突出了蘇東坡在作者心中的重要地位。

  C、第⑤段寫如今的赤壁下面“只剩兩池死水”且“淤積成灘”,與蘇軾筆下的赤壁之景形成對比,抒發了作者對時過境遷、江山易改的感慨,同時突出黃州文赤壁當年對蘇軾的重要影響。

  D、本文一方面敘述了作者游覽文赤壁的經過,一方面敘述了蘇軾被貶黃州的生活場景,兩條線索一明一暗,使時空轉換自然,邊敘邊議,使文章景、事、理、情融為一體。

  8、閱讀選文,試結合第二大題古詩文閱讀中的《答李端叔書》一文,梳理分析蘇軾被貶黃州后的心境變化。

  9、文章題為“永恒的文赤壁”,請結合全文分析文赤壁的“永恒”體現在哪些方面?

  答

  7、D、“兩條線索一明一暗”錯誤,“蘇軾被貶黃州的生活場景”不是一條暗線,它與“作者游覽文赤壁的經過”虛實結合,使時空轉換自然。

  8、心境變化:被貶黃州以后,字里行間流露出蘇軾在嘗到人生苦果之后,思想上極端苦悶、頹廢的悲涼情調。蘇軾初涉宦海,年少氣盛,很想有一番作為,“故每紛然誦說古今,考論是非,以應其名耳”但結果因此而獲罪差一點被處死,難免心灰意冷、黯然神傷。(也可以結合另一處分析,“自得罪后,不敢作文字。此書雖非文,然信筆書意,不覺累幅,亦不須示人。”官場上的風云變化,冤獄中的摧殘折磨,使蘇軾心有余悸,不敢寫詩做文。之后,面對困境表現出順應自然、樂觀曠達的情懷。他寄情于黃州優美的山水之間,躬耕東坡,發明美食,修身養性,激情創作。自然美成了他的精神的依托,在黃州蘇軾找到了思考和認識人生的憑借。

  9、①文赤壁自古素有“風景如畫”之美譽,歷經近千年面貌雖有改變但仍有跡可循。

  ②蘇軾被貶謫到黃州,赤壁懷古寫下的“一詞二賦”千古流傳。

  ③蘇軾的樂觀、曠達影響了后人,被后人永遠崇敬仰慕。

  ④蘇軾發明的東坡肉、東坡餅、東坡羹等名菜,成為黃州一筆極其寶貴的文化遺產而被世代相承。

  ⑤文赤壁是蘇軾情懷和精神的體現。蘇東坡流傳千古,文赤壁亦隨之而名垂千古。

【《永恒的文赤壁》閱讀答案】相關文章:

赤壁閱讀答案06-25

“赤壁之戰”文言文閱讀試題及答案03-23

杜牧《赤壁》閱讀答案12-14

杜牧《赤壁》閱讀答案11-04

《赤壁》閱讀答案練習附答案11-03

《永恒的母親》閱讀答案06-13

登赤壁磯閱讀答案06-13

蘇轍《赤壁懷古》閱讀答案11-16

《赤壁》《登赤壁山》閱讀答案對比賞析12-08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日韩精品久久人人躁人人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无套 | 久久99精品麻豆国产 | 亚洲不卡网AV在线 | 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 | 一区二区国产高清视频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