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夫耕田》閱讀及答案參考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農夫耕田》閱讀答案
在各個領域,我們有時需要做一些閱讀題,這時最離不開的就是閱讀答案了,借助閱讀答案我們可以更好地掌握此類題型的解題思路和方法。你所了解的閱讀答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農夫耕田》閱讀答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農夫耕田》閱讀答案1
農夫耕于田,數息①而后一鋤。行者見而曰:“甚矣,農之惰也!數息而后一鋤,此田竟月③不成!”農夫曰:“予莫知所以耕,子可示我以耕之術②乎?”行者解衣下田,一息而數鋤,一鋤盡一身之力。未及移時,氣竭汗雨,喘喘焉不能作聲,且仆于田,謂農夫曰:“今而后知耕之難也。”農夫曰:“非耕難,乃子之術誤矣!人之處事亦然,欲速則不達也。”行者服而退。
【注釋】①息:呼吸。②術:方法。③竟月:滿一月,整整一個月。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4分)
(1)行者解衣下田()(2)氣竭汗雨()
(3)謂農夫曰()(4)行者服而退()
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4分)
(1)甚矣,農之惰也!
(2)非耕難,乃子之術誤矣!
3、這個故事給你什么啟發?請用自己的語言表述。(2分)
參考答案:
1、(4分)(1)行者:過路的人。(2)竭:盡、完。
(3)謂:告訴、對……說。(4)退:走了、離開。
2、(4分)(1)譯文:農夫太懶惰了。或:太懶惰了,農夫。(“甚”、“惰”各1分)(2分)
(2)譯文:不是耕田難,是你的'方法錯誤(不對)啊!(“乃”1分)(2分)
3、(2分)
示例一:做事情要講究方法,不能急于求成,否則達不到預期的效果(目的)。(摘錄原句“人之處事亦然,欲速則不達也”只給1分)
示例二:只有在生活實踐中,才能找到正確的答案。或:沒有實踐,就沒有發言權。
示例三:實踐勝于說教。
示例四:事非經歷不知難。(言之有理即可)
《農夫耕田》閱讀答案2
農夫耕田
農夫耕于田,數息①而后一鋤。行者見而曰:“甚矣,農之惰也!數息而后一鋤,此田竟月③不成!”農夫曰:“予莫知所以耕,子可示我以耕之術②乎?”行者解衣下田,一息而數鋤,一鋤盡一身之力。未及移時,氣竭汗雨,喘喘焉不能作聲,且仆于田,謂農夫曰:“今而后知耕之難也。”農夫曰:“非耕難,乃子之術誤矣!人之處事亦然,欲速則不達也。”行者服而退。
【注釋】:
①息:呼吸。 ②術:方法。 ③竟月:滿一月,整整一個月。
【翻譯】:
有個農民在田里耕種,他喘幾口氣以后才揮一下鋤頭。有個過路人看見了譏笑說:“你這個農夫真是太懶了!你喘幾口氣才揮一下鋤頭,這樣這個田一個月也耕不完。”農夫說:“我不知道用什么方法來耕地,你可以向我示范耕地的方法嗎?”過路人脫下衣服走到田里,喘一口氣連揮幾下鋤頭,每鋤一下都用盡全身的力氣。還沒過多少時間,他的力氣用完了,汗如雨下,氣喘吁吁的樣子,連聲音都發不出了,將要倒在田里。他對農夫說:“我到今天才知道耕地的不易。”農夫說:“不是耕田困難,而是你的方法錯了!人處理事情也是這樣,想要刻意追求速度反而達不到目的`。”過路人心服口服地離開了。
【閱讀訓練】:
8、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4分)
(1)行者解衣下田()(2)氣竭汗雨()
(3)謂農夫曰()(4)行者服而退()
9、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4分)
(1)甚矣,農之惰也!
(2)非耕難,乃子之術誤矣!
10、這個故事給你什么啟發?請用自己的語言表述。(2分)
參考答案:
8、(4分)(1)行者:過路的人。(2)竭:盡、完。
(3)謂:告訴、對……說。(4)退:走了、離開。
9、(4分)(1)譯文:農夫太懶惰了。或:太懶惰了,農夫。(“甚”、“惰”各1分)(2分)
(2)譯文:不是耕田難,是你的方法錯誤(不對)啊!(“乃”1分)(2分)
10、(2分)
示例一:做事情要講究方法,不能急于求成,否則達不到預期的效果(目的)。(摘錄原句“人之處事亦然,欲速則不達也”只給1分)
示例二:只有在生活實踐中,才能找到正確的答案。或:沒有實踐,就沒有發言權。
示例三:實踐勝于說教。
示例四:事非經歷不知難。(言之有理即可)
《農夫耕田》閱讀答案3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題目。(10分)
農夫耕田
農夫耕于田,數息①而后一鋤。行者見而曰:甚矣,農之惰也!數息而后一鋤,此田竟月③不成!農夫曰:予莫知所以耕,子可示我以耕之術②乎?行者解衣下田,一息而數鋤,一鋤盡一身之力。未及移時,氣竭汗雨,喘喘焉不能作聲,且仆于田,謂農夫曰:今而后知耕之難也。農夫曰:非耕難,乃子之術誤矣!人之處事亦然,欲速則不達也。行者服而退。
【注釋】①息:呼吸。 ②術:方法。 ③竟月:滿一月,整整一個月。
【小題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4分)
(1)行者解衣下田( ) (2)氣竭汗雨 ( )
(3)謂農夫曰 ( ) (4)行者服而退( )
【小題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4分)
(1)甚矣,農之惰也!
(2)非耕難,乃子之術誤矣!
【小題3】.這個故事給你什么啟發?請用自己的語言表述。(2分)
答案
【小題1】(4分)
(1)行者:過路的人。 (2)竭:盡、完。
(3)謂:告訴、對說。 (4)退:走了、離開。
【小題2】(4分)
(1)譯文:農夫太懶惰了。或:太懶惰了,農夫。(甚、惰各1分)(2分)
(2)譯文:不是耕田難,是你的'方法錯誤(不對)啊!(乃1分)(2分)
【小題3】(2分)
示例一:做事情要講究方法,不能急于求成,否則達不到預期的效果(目的)。(摘錄原句人之處事亦然,欲速則不達也只給1分)
示例二:只有在生活實踐中,才能找到正確的答案。或:沒有實踐,就沒有發言權。
示例三:實踐勝于說教。
示例四:事非經歷不知難。(言之有理即可)
《農夫耕田》閱讀答案4
農夫耕于田,數息①而后一鋤。行者見而哂②之,曰:“甚矣,農之惰也!數息而后一鋤,此田竟月③不成!”農夫曰:“予莫知所以耕,子可示我以耕之術乎?”行者解衣下田,一息而數鋤,一鋤盡一身之力。未及移時,氣竭汗雨,喘喘焉不能作聲,且仆于田。謂農夫曰:“今而后知耕田之難也。”農夫曰:“非耕難,乃子之術謬矣!人之處事亦然,欲速則不達也。”行者服而去。
【注釋】①息:呼吸。②哂(shěn):譏笑。③竟月:滿一月,整整一個月。
【小題1】解釋下列劃線詞。(4分)
(1)氣竭汗雨( )
(2)行者服而去( )
【小題2】用現代漢語翻譯此句:甚矣,農之惰也。
(3分)
【小題3】行者服而去中“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2分)
【小題4】對文章內容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 (3分)
A.農夫耕田的時候,“數息而后一鋤”,說明農夫是個懶惰的人。
B.行者解衣下田,最后累倒在田里,表現出他勞動非常賣力。
C.“乃子之術謬矣”中的“術”具體指耕作的方法技術等。
D.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只要方法正確,再難的`事也變得容易了。
答案
【小題1】(4分)(1)盡,完了(2)離開
【小題1】(3分)你這樣做農活太懶惰了!
【小題1】(2分)行者認識到“欲速則不達”的道理(或行者認識到了自己當初對農夫耕田的看法是錯誤的)
【小題1】(3分)C
《農夫耕田》閱讀答案5
農夫耕于田,數息①而后一鋤。行者見而哂②之,曰:“甚矣,農夫之惰也!數息而后一鋤,此田竟③月不成!”農夫曰:“予莫知所以耕,子可示我以耕之術乎?”行者解衣下田,一息而數鋤,一鋤盡一身之力。未及移時,氣竭汗雨,喘喘焉不能作聲,且仆于田。謂農夫曰:“今而后知耕田之難也。”農夫曰:“非耕難,乃子之術謬矣!人之處事亦然,欲速則不達也。”行者服而去。
【注釋】①息:呼吸。 ②哂(shěn):譏笑。 ③竟月:滿一月,整整一個月。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1)一鋤盡一身之力( ) (2)行者服而去( )
2.用現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注意加點字的含義和用法。
(1)甚矣,農夫之惰也!
(2)子可示我以耕之術乎?
3.行者為何譏笑農夫?(用原文作答)
4.下列對文章內容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A.農夫耕田的時候,“數息而后一鋤”說明農夫是一個懶惰的人。
B.行者解衣下田,最后累倒在田地里,表現出行者勞動非常賣力。
C.“乃子之術誤矣”一句中的`“術”具體是指耕作的方法、技術等。
D.這個故事意在告訴我們只要方法正確了,難事也會變得容易。
()
【《農夫耕田》參考答案】
1. (1)用盡、用完;完、沒有了 (2)離開
2.(1)這個農夫真是太懶惰了!
(2)你能把耕作的方法示范給我看嗎?
3.農夫耕于田,數息而后一鋤。
4.C
《農夫耕田》閱讀答案6
農夫耕田
農夫耕于田,數息①而后一鋤。行者見而哂②之,曰:甚矣,農之惰也!數息而后一鋤,此田竟月③不成!農夫曰:予莫知所以耕,子可示我以耕之術乎?行者解衣下田,一息而數鋤,一鋤盡一身之力。未及移時,氣竭汗雨,喘喘焉不能作聲,且仆于田。謂農夫曰:今而后知耕田之難也。農夫曰:非耕難,乃子之術謬矣!人之處事亦然,欲速則不達也。行者服而去。
【注釋】①息:呼吸。②哂(shěn):譏笑。③竟月:滿一月,整整一個月。
13、解釋下列加點詞。(2分)
(1)氣竭汗雨( ) (2)行者服而去( )
14、用現代漢語翻譯此句:甚矣,農之惰也。 (2分)
15、行者服而去中服的原因是: (2分)
16、對文章內容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2分)
A。農夫耕田的時候,數息而后一鋤,說明農夫是個懶惰的人。
B。行者解衣下田,最后累倒在田里,表現出他勞動非常賣力。
C。乃子之術謬矣中的術具體指耕作的方法技術等。
D。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只要方法正確,再難的事也變得容易了。
參考答案:
13。(2分)(1)盡,完了(2)離開
14.(2分)你這樣做農活太懶惰了!
15.(2分)行者認識到欲速則不達的道理(或行者認識到了自己當初對農夫耕田的看法是錯誤的)
16、(2分)C
《農夫耕田》閱讀答案7
文言文《農夫耕田》,回答題目。(10分)
農夫耕于田,數息而后一鋤。行者①見而曰:“甚矣,農之惰也!數息而后一鋤,此田終月不成!”農夫曰:“予莫知所以耕,子可示我以耕之術乎?”
行者解衣下田,一息而數鋤,一鋤盡一身之力。未及移時③,氣竭汗雨,喘喘焉不能作聲,且仆于田。謂農夫曰:“今而后知耕之難也!”
農夫曰:“非耕難,乃子之術④誤矣!人之處事亦然,欲速則不達也。”行者服而退。
①行者:過路人;②所以:用什么方法;③未及移時:還沒過多少時間;④術:方法。
【小題1】解釋劃線字詞。(4分)
(1)農夫耕于田() (2) 欲速則不達也()
(3)行者服而退() (4)人之處事亦然()
【小題2】翻譯下列文言句子。(4分)
(1)甚矣,農之惰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2)子可示我以耕之術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小題3】這個故事給你什么啟發?請用自己的語言表述。(2分)
答案
【小題1】在完成/實現佩服這樣
【小題1】(1)農夫太懶惰了。或:太懶惰了,農夫。(“甚”、“惰”各1分)(2分)(2)你何不給我做個樣子教我耕種的方法呢?”(“示”展示/給……看;“術”方法各1分)(2分)
【小題1】示例一:做事情要講究方法,不能急于求成,否則達不到預期的效果(目的)。(摘錄原句“人之處事亦然,欲速則不達也”只給1分)示例二:只有在生活實踐中,才能找到正確的答案。或:沒有實踐,就沒有發言權。示例三:實踐勝于說教。示例四:事非經歷不知難。(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小題1】本題考查對文言實詞的認知能力。結合具體的語境來理解即可,有時還要注意加點字的'特殊用法。各個加點詞的意思有的取其常用意,有的需要從從課文中遷移過來。
【小題1】本題考查翻譯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譯句子時注意關鍵字、語序,有時還要補出舍去的主語才行。翻譯(1)句時除了注意“甚、惰”等字,還要注意倒裝這種特殊句式。翻譯(2)句時注意“示、術”即可。
【小題1】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根據“農夫、行者”的做事方式以及“農夫所說的話”來談啟示即可。
【《農夫耕田》閱讀答案】相關文章:
《農夫耕田》閱讀及答案參考02-02
《農夫耕田》閱讀答案(通用6篇)12-23
關于農夫耕田的文言文閱讀練習及答案11-11
城市農夫的閱讀答案04-11
《農夫和蛇》閱讀及答案06-12
《農夫耕田》文言文翻譯08-03
海龜的閱讀答案|海龜閱讀答案04-02
等 閱讀答案06-26
閱讀及答案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