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語文教案錦集5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語文教案5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觀察圖畫,滲透觀察事物的方法,引發學生展開想象,并有創意地理解圖畫的意思。
2.用自己的話編寫一個比較完整的童話小故事并寫下來。
重難點
滲透觀察順序,有創意地理解圖畫的意思,寫出獨具個性的寫話。
樂學善思辦法
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學生創新、想象。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同學們,夜幕降臨了,彎彎的月亮和明亮的星星見面了,它們之間發生了怎樣的故事呢?讓我們快快走近它們,和它們共度這段美好的時光吧。
自讀提示,明確要求
自讀提示,指生說提出了什么要求?
學生說,教師歸納,板書,幫助學生弄清楚習作的內容與要求。
引導觀察,解讀圖畫
觀察圖畫,想象圖上的月亮和星星在什么時間、什么地方見面了。
月亮和星星它們在一起會說些什么,做些什么?它們的心情怎么樣?
指生回答。
口述幫事,適機點評
學生自己練說。
同桌互說。
板前表演說。
行筆成文,相機輔導
學生在動筆寫話過程中,教師及時個別指導。
朗讀寫話,交流評議
指生讀寫話。
師生共同評議。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學會10個生字,認識“荔、棠、疤”3個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筋脈、剝開、妥帖、慰藉、報償、遺憾、彌補、饞嘴、一輩子。
2.初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喜歡吃哪些水果?
2.隨生說板書《荔枝》
3.本文作者以此為題,是否真的在寫荔枝?
4.如果寫水果,應該寫哪些內容?
二、預習課文
1.學習生字新詞。
2.從預習和課后思考題中提問題。
三、全班交流
1.從10個生字的音、形、義三方面交流要注意的問題。
2.質疑。
四、細讀課文
1.聽錄音范讀,讓學生注意聽,再模仿反復朗讀。
2.琢磨句與句,段與段之間的聯系。把前面問題去粗取精,找出能夠概括文章大意的線索性問題。
①本課主要寫的是什么?分幾個層次寫的?
②母親臨終前為什么舍不得吃一顆荔枝?
③課文中描寫細致的地方,討論一下,體會到了什么?
④文章表達了什么思想感情?
3.精讀自學,小組討論。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母親對兒孫的深厚的愛,喚起自己關愛父母的心。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教學過程:
一、回顧全文
1.指名朗讀。
2.回顧重要問題及重點句子。
二、重點閱讀
1.學生根據問題,找出段落,讀后評議。
2.從重點句中體會思想
作文最后說“而今,荔枝依舊年年紅。”先體會作者飽滿的感情。(引指學生體會而今,荔枝雖然年年紅,可是母親卻再也看不見了,體會作者思母之情。)
三、歸納中心
贊揚母子之間深厚情誼。
四、布置作業
按照你的理解,寫幾句課文后作者沒有說出的話。
語文教案 篇3
設計說明:
童話,是一種特別適合兒童的文學體裁,童話故事也是學生特別愛聽的。根據童話故事情節性強的特點,本課的教學堅持“以聽激情,以讀促悟,以思學測,以講內化”的原則,讓學生將“聽”“讀”“講”“想”緊密結合,引導學生思考、想象,在聽聽、讀讀、品品、猜猜中想象故事的情節,體會老屋的善良與助人為樂的美好心靈,懂得幫助他人就是幫助自己的人生道理。在閱讀的過程中,初步感知童話的特點,初步掌握預測故事情節的閱讀策略,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1.制作重點詞句的課件。2.一個短小的童話故事。
學生準備:1.預習課文,要求讀三遍,畫出生字詞語,想一想:故事主要講了什么?2.通過查字典理解文中不明白的詞語。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看圖猜想,激發興趣
1.出示圖片,引發學生回憶:小朋友們喜歡聽故事、讀故事嗎?老師這兒有一些童話故事的插圖,你們能看著圖說出這個故事的名稱嗎?
2.總結鼓勵:同學們的故事可真多!大家都是愛閱讀的好孩子。圖畫和故事的內容息息相關,閱讀故事時,別忘了觀察故事中的插圖。
3.引導猜想:老師這兒還有一幅插圖,你們來猜猜講的是什么故事。
4.今天,我們就來讀這個童話故事,故事的名字叫《總也倒不了的老屋》。
5.揭示課題。
(1)(學生齊讀課題)指導讀好多音字“倒”。
(2)讀了課題,你們的頭腦中產生了哪些疑問?
(老屋活了多少年了?為什么它總也倒不了?)
設計意圖:新課伊始,運用看圖猜故事名稱的方法,引導學生回憶閱讀過的童話故事。圖片與游戲情境的創設,很容易將學生帶入童話的意境,能激發學生閱讀童話的興趣。在此基礎上,讓學生看圖猜想故事,讓學生進一步感受閱讀童話故事的樂趣。引導學生根據課題提出問題,引起學生的閱讀期待,為進一步學習課文做好情感的鋪墊。
二、初步閱讀,掃除障礙
1.學生自學課文,提出要求:
(1)請同學自由拼讀生字表中的生字,讀準字音,看清字形。
(2)自由讀課文,遇到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讀準音,讀通句子。
(3)再讀課文,思考:老屋活了多少年了?為什么它總也倒不了?
2.教師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帶有生字的詞語,檢查詞語的朗讀情況。
教師重點指導:平舌音——湊
三拼音——墻、漂、撞、喵
翹舌音——準、蜘、蛛、撞、曬
特殊音節——偶、爾
(2)指導記憶生字。
①請學生找出生字詞中的一對反義詞。(餓、飽)
②請學生說說,為什么這兩個字都是食字旁?(有食物吃就能飽,沒食物吃就餓肚子。)
③請學生找出表示動物叫聲的詞,想一想,為什么都是口字旁?(喵、嘰;離不開嘴巴。這兩個字都是形聲字。)
④找出文中表示聲音的詞語,請學生猜讀。(吱吱呀呀。)
⑤教師重點指導:“壁”上面是“辟”,下面是“土”;“暴”可以用“日共水”來記憶,但要提示學生下部不是“水”。
3.四人小組合作朗讀:每人輪流讀課文,互相檢查是否讀得正確、通順。讀后互相評價,還可以提出改進的意見。
4.集體交流,夸夸組內讀得正確、通順的同學,說說朗讀時有難度的字詞。
設計意圖:著名特級教師于永正曾指出“不讀通課文不開講”,課文讀通讀順,才便于學生理解內涵,體會感情。在四人小組內輪流朗讀,互相評價、指導,讓每個學生進行朗讀實踐,保證了每個孩子的學習權,也能更好地發揮同伴學習的效能。《語文課程標準》強調:中年級要培養學生具有初步的獨立識字的能力。課上通過歸類識字,引導學生發現規律,同時放手讓學生自學、合作探究識記生字詞,既充分發揮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又提高了學生的識字能力。
三、整體感知,認識老屋
1.默讀課文,說一說,老屋活了多少年?為什么它總也倒不了?
2.組織學生交流:老屋活了多少年?(一百多年了。)
3.讀第1自然段,找出文中描寫老屋的句子,圈畫出表現老屋老的詞語。
4.交流,出示句子。引導學生抓住“已經、黑窟窿、破了洞、很久很久”等詞語體會老屋的老、破舊。
5.練習朗讀,讀出老屋的年紀大、破舊。
6.繼續提問:老屋為什么總也倒不了?(聯系課文內容回答:每次要倒的時候,都會有人打斷它。)
7.引導整體感知全文:都有哪些人打斷了它?你能不能用上這段話來說一說?
老屋已經活了一百多歲了,正準備倒下去的時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打斷了它,請它____________,最后,老屋____________。
8.小結方法,指導閱讀:同學們真厲害,把一個長長的童話故事讀成了一段話。以后,我們在讀故事的時候也可以像剛才一樣抓住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來想一想故事的內容。
9.設置懸念,引發思考:你們在讀故事的時候,有沒有猜到后面會發生什么?有沒有猜到這樣的結局呢?再次默讀課文,在你猜對的地方做上記號。
10.把你猜到的內容和同桌交流一下。
設計意圖: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學中要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勵學生自主閱讀,學習提取關鍵信息概括故事主要內容的方法,充分激發他們的問題意識,學會閱讀童話故事的方法。猜讀故事情節是閱讀童話的主要方法,讓學生在默讀中學會自主思考,把自己的閱讀收獲與同桌分享,激發他們再次閱讀的興趣,也為下節課的教學做鋪墊。
四、書寫生字,布置作業
1.小結:這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初步了解了故事內容,還學會了把長故事變成一段話的方法。
2.指導書寫生字。
(1)請學生觀察課后生字表,說一說,怎樣寫好生字?(課文生字大多是左右結構的,引導學生發現書寫規律。)
(2)教師重點指導:“備”“壁”是上下結構的字,均要做到上寬下扁,“田”“土”的豎變短,就能做到扁了。“暴”的三部分要緊湊,中間的撇捺要舒展,把下部變形的“水”包住。
3.布置作業。
(1)朗讀課文。
(2)練寫生字,抄寫詞語。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對中年級書寫提出如下要求:能使用硬筆熟練地書寫正楷字,做到規范、端正、整潔。在學生書寫之前,讓學生觀察字帖,交流寫好字的方法,幫助學生寫好字,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在指導時,引導學生歸類書寫,掌握相同結構的字書寫的一般規律,便于學生寫好一類字,提高學生寫字的能力。
第二課時
一、復習回顧,激發興趣
1.出示課文詞語,開火車朗讀。齊讀。
2.引導學生回憶故事的大概內容。
3.明確本課學習目標: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細細讀讀故事,學習講故事。
設計意圖:復習鞏固是為了喚醒學生的記憶;讓學生回顧課文主要內容,主要是遵循課堂教學從整體入手的原則;將學生帶入課文情境,利于學生走進文本,與文本對話。在學生已經了解故事大概內容的基礎上,設置新的學習目標,能給予學生更高的學習挑戰,也能激發他們再次閱讀的興趣。
二、聽講故事,學習預測
(一)聽講第一、二部分,學習根據插圖預測。
1.教師繪聲繪色地講故事第1~3自然段,引導學生思考:你們第一次讀的時候,覺得老屋會不會答應?(“會”與“不會”應該都有,教師相機評價:這樣猜想都有道理。)
2.引導學生關注文中的插圖:課文中的插圖其實有時候也可以幫助我們閱讀。請大家仔細觀察第一幅插圖,特別關注老屋的神情。你覺得這是一位怎樣的老屋?它會不會答應呢?(慈祥、和善的老屋,它應該會答應。)
3.出示第4自然段,指導學生朗讀,說說結果。(老屋答應了)相機指導學生做動作理解“湊”。
4.教師小結方法:看來根據文中的插圖進行猜想,是閱讀童話故事的一個好辦法。
5.請同桌兩人分角色讀讀故事的第一部分。讀之前討論:老屋、小貓的話分別應該怎樣讀?(老屋和氣,溫和;小貓請求,真誠地感謝。)
6.指名展示,教師評價。
7.請學生練習講講故事的第一、二部分。
(二)聽講第三部分,學習聯系生活預測。
1.教師繼續繪聲繪色地講故事第5~8自然段,引發猜想:第一次讀到這兒的時候,你覺得老屋會不會答應老母雞的請求?為什么?
預設兩種答案,引導學生說出每種答案的依據:會答應,因為插圖中告訴我們老屋很慈祥,應該是個好人;不會答應,因為這是第二次了,而且要站二十一天。一般人可能會不耐煩。
2.圍繞學生講到的第二種情況,引導學生聯系生活想想:比如,你在寫作業時,同學過來問你借鉛筆,你會怎么辦?過了一會兒,他又來借橡皮,你會怎么想?又過了一會兒,他來問你借尺子,你又會怎么想?(一次又一次地被別人打擾,一般的人都會不耐煩,這樣猜想也很有道理。)
3.方法小結:讀故事時,可以借助插圖預測后面的故事情節,也可以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預測。
4.請同學讀后面的故事情節,老屋到底有沒有答應呢?(答應了。)
5.小結:我們的預測可能跟故事的實際內容一樣,也有可能不一樣。當你發現,故事的內容和你的預測不一樣時,你心里產生了怎樣的想法?(引導學生從兩方面來思考:老屋很了不起,一次次地幫助別人;這個故事很有趣,接下來會不會有更好玩的事情發生?)
6.請男女生分角色朗讀故事的第三部分。
7.師生合作講講故事的第三部分。
(三)聽講第四部分,學習聯系上下文預測。
1.承接上部分,教師繪聲繪色地講故事第10自然段,引發猜想:聽到這兒,你產生了什么想法?為什么會產生這樣的想法?(一定又有誰來請老屋幫忙了,因為上面的故事中,老屋兩次說了相同的話,就一定會有第三次。)
2.小結:預測故事,一定要學會聯系上下文。
3.請學生用這個方法預測:小蜘蛛來請老屋幫忙,老屋會答應嗎?為什么?
預設:(1)老屋會答應。因為老屋答應了小貓,多站了一天,答應了老母雞,多站了二十一天,它是個樂于助人的好人,一定還會答應幫助別人的。
(2)老屋可能不答應,因為它實在太累了。
4.故事的實際情況是怎樣的?請同學朗讀第12自然段。
5.引導學生思考:在讀這部分的過程中,有沒有其他的猜想?是讀到哪兒產生的?
6.練習朗讀第四部分。
(四)聽講最后一部分,懂得道理。
1.學生交流:在讀了第13自然段后,預測會有其他的小動物出來請老屋幫忙,因為相同的故事情節出現了三次。(相機理解“偶爾”)
如:小蜘蛛會把抓到的蟲子給老屋吃。因為老屋幫助了它,它要回報老屋。
2.教師講述最后一節,老師來預測:老屋估計不會倒了。你覺得老師這樣預測有沒有道理?為什么?(有,文中說故事一直沒講完。或許小蜘蛛講完故事后,又會有新的小動物要請老屋幫忙,老屋又是那么善良,一定會繼續幫忙的.。)
3.小結:預測故事還要學會抓住關鍵詞語。
4.引發深度思考:你喜歡老屋嗎?為什么?你覺得老屋這樣生活幸福嗎?為什么?(幫助他人,快樂自己。)
設計意圖:抓住學生愛聽故事的心理特點,教師繪聲繪色地講故事,在關鍵處戛然而止,鼓勵學生預測,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點撥引導,逐步掌握預測的方法:看插圖、聯系生活或上下文、抓住關鍵詞。充分給學生預測的自由,在不斷產生預測沖突的過程中引發思考與期待,使學生自始至終沉醉于故事閱讀的愉快情境中。
三、總結方法,練習表演
1.分四人小組演一演這個有趣的故事。
2.小結:閱讀童話故事,我們可以一邊讀一邊預測,順著故事情節去猜想。通過今天這堂課的學習,你學會了哪些預測的好辦法?(觀察插圖,聯系生活或上下文,抓住關鍵詞語。)
設計意圖:李振濤老師說過:教育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轉化。將教學內容轉化為學生的知識需要通過學生的實踐與運用,通過表演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讓學生在講、聽、做的過程中熟記故事,積累語言,豐富情感,進一步激發學生閱讀童話故事的興趣。梳理預測的方法,利于總結提升,提高學生對童話故事的閱讀能力。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業
1.閱讀下發的小童話故事,試著預測。
2.把你的預測與同桌分享。
3.布置作業:
(1)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或隔壁家的小朋友聽。
(2)找其他的童話故事讀,試著預測故事情節。
設計意圖:一節課教學的結束應該是一個新的起點。讓學生把故事講給父母或鄰居聽,既鍛煉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又達到了閱讀分享的效果。運用課堂上學到的預測方法閱讀其他的故事,讓學生在反復的實踐中掌握方法,提高能力,學會學習。
語文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本節所復習的課文,記敘了一場精彩的口技表演,表現了一位口技人的高超技藝,令人感受到傳統民間藝術的魅力。七年級也需要運用靈活新穎的形式來激發學習興趣。運用多媒體等,都可以使文言文教學變抽象為具體,變枯燥為新奇,變被動為主動,激起學生濃厚的情趣。
復習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積累詞語,掌握易讀錯、寫錯的字詞的音形義。
2、品味精彩語句,培養自己的語感,培養學生對文言文的積累、認讀、理解、鑒賞與評價等能力,力求從“文言”和“文章”兩個層面復習文言文,提高閱讀能力。
過程與方法目標
1、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
2、演示法、討論法、點撥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驚嘆我國古代口技藝術的成就,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重點積累詞語,掌握易讀錯、寫錯的字詞的音形義。
培養自己的語感,品味精彩語句。
難點體會作者從多方面表現表演者的高超技藝的寫法,力求從“文言”和“文章”兩個層面學習文言文,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好授課內容及媒體課件,學生做好自主復習,為更好地理解復習內容做準備。
授課過程
準備行囊(字詞復習)
導語:同學們今天讓我們乘著時空的列車,穿越時空的隧道,來一次驚險的的旅游。一場大火災突然而至,一家人還在睡夢中,這一危急時刻,是真是假呢?親愛的同學們,讓我們背起行囊出發一起體驗一下吧!哦,對了,出發前檢查一下自己的行李,看看有沒有疏漏的地方
自我檢查
(1)給下列劃橫線字注音。 囈yì語齁 hōu聲? 中間jiàn力拉崩倒之聲
曳yè屋許hǔ許聲? 幾jī欲先走
點撥:注意多音宇“幾”的讀音。
(2)、解釋下列加點的詞
? ①會賓客大宴? 會:適逢,正趕上。 ② 施八尺屏障? 施:設置,安放。
③少頃:一會兒。 ④ 既而:不久,緊接著。
?⑤幾欲先走? 幾:幾乎。 ⑥眾妙畢備? 畢:全、都。
? ⑦未幾:不久。 ⑧意少舒? 少:稍微。? 舒:伸展、松弛。
? ⑨中間力拉崩倒之聲? 間:夾雜。 ?⑩雖人有百手? 雖:即使。
翻譯句子
滿座賓客無不伸頸,側目,微笑,默嘆,以為妙絕。
中間力拉崩倒之聲
雖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處也。
4、劃分節奏
會|賓客大宴
中間|力拉|崩倒之聲
老師強調 文言翻譯的要求“信”“達”“雅”,字字落實,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盡量保持原文的風格。 沂水縣西片區聯研學校校級教學能手評選
教學設計比賽
姓名: 單位: 學科:
------密------封------線------
2、互相檢查
(1)、找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
滿坐寂然坐通座
(2)詞類活用:宴(舉行宴會)
婦撫兒乳(喂奶)、名(說出)
會賓客(舉行宴會)
(3)、一詞多義乳 婦撫兒乳
兒含乳啼
妙 眾妙畢備
以為妙絕
絕 以為妙絕
群響畢絕
呼 忽一人大呼
呼呼風聲
教師小結:通過剛才的檢查,有些同學準備的十分充足,也有的同學在同學的幫助下剛剛整理完畢,希望你平時細心些,夯實基礎方能前行。生活總會把機會留給有準備的人,加油!
拜訪老朋友(作家作品)
一縷輕盈的風,一曲優美的歌,讓我們心靈得到一絲欣慰,幾分充實。更讓我們高興的是途中遇見了一位老朋友,然后我們一起拜訪一下。
1、《口技》選自《虞初新志·秋聲詩自序》,作者林嗣環,字鐵崖,清代人。
文章選自《虞初新志》,這是清代張潮編選的筆記小說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11個生字,會寫10個生字。
2、通過學習,了解保護森林的戰士們單調寂寞的生活及渴望得到信的迫切心情,激發學生熱愛邊防戰士的思想感情。
3、了解課文內容,抓住重點語句體會主要事件,并體會怎樣把事件寫具體。
4、了解到環境描寫的作用,體會“家書抵萬金”的深刻含義。
5、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激發學生為邊防戰士寫信的熱情。
教學重點:
通過學習,了解保護森林的戰士們單調寂寞的生活及渴望得到信的迫切心情,激發學生熱愛邊防戰士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1、了解課文內容,抓住重點語句體會主要事件,并體會怎樣把事件寫具體。
2、了解到環境描寫的作用,體會“家書抵萬金”的深刻含義。
教學課時: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古詩導入新課
1、出示古詩,讀古詩談理解
春望
國破山河在, 烽火連三月,
城春草木深。 家書抵萬金。
感時花濺淚, 白頭搔更短,
恨別鳥驚心。 渾欲不勝簪。
(1)讀古詩,在小組內討論,說說自己都明白了什么。
(2)教師重點講解學生普遍不理解的地方,最后聯系當時的時代背景,把故事表達的意思從整體上讓學生理解。
(3)背誦古詩。(自己背,小組檢查,集體背誦。)
2、由古詩引入新課:
在身處和平年代的今天,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現代通訊方式越來越發達,可在偏遠地區,他們唯一的通訊方式還是寫信,而且信對他們來說非常重要。
揭示課題。
二、初讀課文,解決文中生字。
1、自瀆課文,想辦法解決文中生字。(出示語文天地中“抄一抄“中的詞語)
單調 書籍 浸濕 郁郁蔥蔥
集體讀,指名讀,說說自己還有哪個詞語不理解意思,結合上下文談談自己的理解。
2、檢測字詞:對照一類、二類生字條,同桌一起讀課文。
三、學習課文。
1、自由讀課文,說說你知道了什么?學生回答后,概括總結主要內容。
2、分小組討論:為什么“家書抵萬金”?這封家書和平常的家書一樣嗎?
(1)抓重點詞句體會森林戰士生活艱苦、單調、寂寞。
(2)鼓勵學生把自己理解到的讀出來。
(3)用語言渲染:信可以使他們消除寂寞,與外界取得聯系,點明信對戰士來說多么重要啊。
3、當他們得到信時,又是什么表現?
(1)指導員怎樣送信?戰士們又是怎樣拆信、讀信?體會指導員對戰士的一片愛心,以及戰士們對信的珍愛。
(2)怎樣才能把那種感情讀出來呢?指名讀、分組讀、齊讀。
第二課時
一、回憶課文內容,說說課文講的是什么?
體會三名森林警衛是為了保護祖國最北部九十七萬公頃的原始森林,寧愿自己過上這樣艱苦的生活,他們是多么偉大啊。
二、讀了作者寫的這篇課文,我們深受感動,想想作者為什么能寫這么感人?他怎樣把事情寫具體的呢?賞析課文中的精彩語段。
(合語文天地D4讀一讀,比一比。)
1.三個戰士誰也不舍得立刻拆開信,實在憋不住了,就從口袋里慢慢掏出慢慢撕開慢慢地讀。從這天起,他們每天把信掏出來讀一遍,直到一字不差地把信的內容都背下來。
2.他們沒有立刻拆信,過了好幾天,才把信掏出來仔細地讀。從這天起,他們經常讀信,最后把信的內容都背下來了。
自己讀,想想第一段比第二段好在什么地方?把自己認為好的詞語多讀幾遍。在班里交流。
三、拓展練習:
如果讓你給這些守衛森林的戰士們寫封信,你會和他們說寫什么?
1、小組交流。
2、小組代表發言。找出最家方案,班上派兩名代表執筆寫信。
四、布置作業:
1、抄寫生字詞語
2、背誦并試著默寫《春望》,或把古詩改寫成一段話。
板書設計:
送往小木屋的信
戰士 為保護森林 克服單調和寂寞 軍愛民
指導員 為送信 一路上小心翼翼 官愛兵
【【熱門】語文教案錦集5篇】相關文章:
【熱門】小學語文教案錦集6篇05-25
【熱門】語文教案模板錦集7篇05-12
語文教案錦集7篇05-17
語文教案錦集6篇05-15
【熱門】美術教案錦集五篇05-28
【熱門】安全教案錦集八篇06-04
【熱門】安全教案錦集5篇06-01
【熱門】大班教案錦集五篇05-23
【必備】語文教案錦集6篇06-04
【推薦】語文教案錦集5篇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