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語文教案范文匯總5篇
作為一名老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么優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語文教案5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的】
1、理解文中重要的詞語、句式,了解記游性散文的寫法。
2、培養對大自然的熱愛和不畏艱險的意識。
3、體會作者的審美意識。
【教學重點】
1、體會作者引導讀者游覽百丈山時采用的方法。
2、理解文中重要的詞語、句式,了解記游性散文的寫法。
【教學難點】
本文景物描寫的特點。
【授課時數】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簡介作者。
朱熹紹興十七年秋中舉人,次年春登進士,先后被授予左迪功郎、武學博士、朝奉郎、朝散郎,歷任泉州同安主簿、秘書省秘書郎、知南康軍、提舉江西常平茶鹽公事、直秘閣、薄提刑、江東提刑、秘閣修撰、江東轉運使、漳州知府、湖南轉運副使、潭州知府、湖南安撫、煥章閣待制兼侍講等職。一生著作甚多,收入《四庫全書》的有四十部。其哲學思想發展了“二程” (程瀕、程頤)理學學說,集理學之大成,建立了一個完整的哲學體系。后人把他列于漢唐諸儒之上。清康熙五十一年詔升“先賢朱子于十哲之次”,定文廟春秋祭祀。
二、學生自讀、誦讀,整體感知,正音;完成《名家指路》練習。
三、閱讀第1段。
1、作者寫登山經過,從哪里寫起?這樣寫有何好處?
從“登百丈山三里許”直接切入,前面的上山經過,所見所聞,一概略而不提,筆鋒直逼描述中心,筆力集中。
2、一“俯”一“控”,寫出地勢險要,得疊石為臺階才能通過。而作者認為“山之勝蓋自此始”,這表現了作者怎樣的審美情趣?(對險奇美的欣賞。)
3、概述本段的主要內容:簡述登山過程。
四、閱讀第2段。
1、本段主要寫了哪里的景點?他們的共同特點是什么?從哪里可以看出?
山門前后的諸景點。幽靜。“蒼藤古木”的掩映,伴和著“水皆清澈,自高淙下,其聲濺濺然”,“盛夏亭午無暑氣”,“風來兩峽間,終日不絕”,無不寫出了清幽的氛圍和清冽的感受。
2、本段采用了什么方式來呈現景物?有哪些語句表明了作者的審美情趣?
移步換景。“閣據其上流,當水石,峻激相搏處,最為可玩”,表達了作者的欣賞態度,最后歸結為“獨夜臥其上,則枕席之下終夕潺潺,久而益悲,為可愛耳”的描述,顯霹了其審美情趣。
3、概述本段的主要內容:描述循水游覽,詳寫澗水美的形貌和作者由此萌生的審美情趣。
五、閱讀第3段。
1、本段主要寫了什么?(瀑布和山峰。)采用了什么方式來呈現景物?(定點換景。)
2、本段中作者是怎樣表現瀑布的壯美的?
先以“下臨峭岸,深昧險絕”的險奇美作映襯,再寫出“于林薄間東南望”的瀑布景象。“瀑布自前巖穴瀵涌而出,投空下數十尺”,凌空而瀉,氣勢非凡。“沫乃如散珠噴霧,日光燭之,璀璨奪目,不可正視”,壯麗異常。
3、為什么作者筆下的山能寫得極具層次感?
先選取了一個獨特的視角,從缺口中遙望遠山。然后作者又以一峰挺拔高出和群山逶迤而去相組合,形成了一幅層次感極強的圖畫。接著作者以固定的景點,用傍晚和清晨兩個不同時間的景觀,構思兩幅圖畫,進一步渲染了壯美的特征。前者突出的是色彩絢爛美;后者凸現的則是云海的變幻美。這樣,在作者詳盡描述的百丈山景中就兼具了險奇、幽靜、五彩、飛動、變幻等諸種美的形態。
六、閱讀第4段。
1、本段寫了什么?(點明了寫作此文的目的:導游,引導人們去游覽百丈山的勝景。)
2、第2句有何作用?(是作者游后的結論,也是對全文內容的總括。)
七、探討寫景特點:重點突出,詳略得宜,方式靈活,富有層次感,讀者易于把握。
八、板書設計:
百丈山記
登山三里 險奇
山門前后 幽靜 移步換景 不畏艱險
瀑布峰巒 雄壯 定點換景 熱愛自然
記游目的 導游
教學反思:
本課的教學要著力讓學生把握好景物的呈現方式,能根據寫作的實際需要,合理選用景物的呈現方式。
語文教案 篇2
葉圣陶(1894~1988),中國作家、教育家、出版家、社會活動家。原名紹鈞。江蘇蘇州人。曾擔任過小學、中學和大學教師,做過編輯。他的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倪煥之》,童話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散文集《小記十篇》,短篇小說《潘先生在難中》《多收了三五斗》等。
指出下列句子的修辭手法并仿寫句子。
(1)她以前哪里笑過呢?(反問)
這種行為很好,老師怎么會不支持呢?
(2)她的臉上滿是皺紋,倒像個風干的橘子。(比喻)
圓圓的月亮掛在空中,像個大玉盤。
稻草人很負責,但主人卻未給予關注,那稻草人這樣做是否值得?生活中有沒有類似的情況呢?
假如稻草人會說話,故事又會向哪個方向發展?想一想,續寫本課。
《稻草人》 新中國第一本為兒童而寫的童話集,作者葉圣陶也是中國現代童話創作的拓荒者。童話集《稻草人》展現了勞動人民的苦難,因而有時氣氛顯得低沉和悲哀,稍后的童話集《古代英雄的石像》著重表現人民群眾團結抗暴的集體力量。他的童話構思新穎獨特,描寫細膩逼真,內容貼近現實。魯迅說,葉圣陶的“《稻草人》是給中國的童話開了一條自己創作的道路的”。本書收錄了葉圣陶中短篇童話作品三十余篇,并附有豐子愷先生為《古代英雄的石像》所撰寫的文筆生動的讀后感言。
稻草人的由來 三國時期,諸葛亮施用巧計,演出了一幕“草船借箭”的妙劇。就在這天早晨,大霧漸漸散去,有一位在長江里放魚鉤的漁翁,正巧捕魚到此。鉤繩搖動,銅鈴響亮,傳來有魚上鉤的信號,漁翁急忙收鉤,手頭感到沉重,心想:定是一條大魚。漁翁喜出望外地做好了捕大魚的準備。浮標漸漸收近,大霧也已散盡,漁翁定睛一看,不想鉤掛到一個漂浮的死人。漁翁感到忌諱,他的歡喜勁兒蕩然無存,硬著頭皮收到船邊,再仔細一看,不是死人,而是一個十分精致的草人,頭戴皮盔,身穿皮甲,如同真的一般,真是逗人喜愛。漁翁把草人拖到船艙,發現草人身上還釘著二十余支狼牙箭,漁翁將草人收好,十分珍惜地藏進小船暗艙里。
這位漁翁是荊州的農民,他冬閑捕魚,農忙種地。到了農忙季節,他就回到家中,把那個喜愛的草人也帶到家里,全家人看了又驚奇又喜歡。
從草人第一天到漁翁家里,奇事就發生了。原來漁翁家里有很多老鼠,平常連貓都不怕,白天都有鼠跑,鬧得不安寧。可是這夜,老鼠絕了蹤影,全家人過了一個寧靜的夜晚。家里人又驚喜又感嘆,都猜想定是這草人的威力。到了清明、谷雨的落種季節,下到田里的谷種,田鼠要來吃,麻雀要來啄,漁翁感到無法,突然想到了草人,便把草人搬到育種地。靈得很!草人往田里一站,田鼠不來了,鳥雀飛走了,種苗長得整齊茁壯。這個消息像春風一樣吹遍了農村,農民們都依照著在田間扎上草人。后來發展到收獲季節,為防鼠防鳥也扎上草人,此辦法真有很好的效驗,所以流傳至今。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3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細雨如絲、貪婪、吮吸、伸展、狹長、端午節、桂圓、觸到、細
膩、汁水、甜津津、豆腐、雖然、酸味。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能讀懂課文內容,了解楊梅的特點,體會作者喜愛故鄉楊梅的感情。
4.領悟作者按一定順序、抓住特點描寫景物的方法。
思想教育:體會作者喜愛故鄉楊梅的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
2.抓住作者寫楊梅果的形狀、顏色、味道的特點,引導學生學習按一定順序抓住重點留心觀察的方法。
教學準備:教學課件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解題質疑導入:
1.齊讀課題。
2.提問:這個題目包括幾個意思?分別是什么?
(這個題目包括兩個意思:一是“我愛故鄉”,二是“我愛楊梅”。)
(1)“我愛故鄉”主要寫什么?(故鄉)(2)“我愛楊梅”主要寫什么?(楊梅)
(3)“我愛故鄉的楊梅”主要寫什么?(作者喜愛楊梅,看到楊梅就想起故鄉,本文借贊美楊梅抒發對故鄉的熱愛之情。)
(二)自讀課文,初步了解內容并借助自學生字、詞。
1.學生通讀課文,初步了解內容。
思考:課文從哪些方面描寫故鄉的楊梅?(課文從楊梅樹、楊梅果兩個方面介紹故鄉的楊梅。)
2.學生自讀課文,標畫出生字、新詞。
3.學生借助認識生字,了解字義。
(三)檢查自學。
1.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
2.注意糾正誤讀音。
(四)讀詞語,理解詞義。
(五)閱讀課文,明思路。
1.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思考:本文先寫什么?再寫什么?
引導學生總結出本文按先總述后分述的順序,先總寫“我”愛故鄉的楊梅,然后分別從楊梅樹、楊梅果兩個方面具體描寫楊梅,抒發作者對楊梅的喜愛和對故鄉的熱愛之情。
2.哪一部分寫得詳細?為什么?
讓學生認識到作者觀察細致、重點突出,詳略得當。描寫楊梅果用了四個自然段,從形、色、味三個方面進行了生動具體的描寫,層次分明,特點準確。
(六)學生再讀課文,鞏固復習。
(七)作業。
1.寫生字、詞。
2.熟讀課文,按要求背誦全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二)學習第1自然段。
1.思考:“我”為什么愛楊梅?楊梅有哪些可愛之處呢?
(“我”的故鄉在江南,那里是楊梅生長的地方。“我”看到楊梅便會想到故鄉,“我”熱愛家鄉,所以喜愛楊梅。
作者從楊梅樹可愛,楊梅果好吃兩個方面介紹了楊梅的可愛之處。)
2.文中寫楊梅樹和楊梅果兩部分,哪一部分內容寫得詳細。
(寫楊梅果。作者從形、色、味三個方面作了具體的描述,內容十分詳細。)
(三)學習第2自然段。
1.出示填空練習。
細雨如絲,一棵棵楊梅樹______春天的甘露。它們____四季常綠的枝條,一片片狹長的葉子在雨霧中____。
2.填好后讓學生朗讀。
3.想一想這段話有幾句?分別寫的是什么?
本段有兩句話,第1句寫楊梅樹需要春天的細雨。第2句寫楊梅樹生長得茁壯茂盛。
4.讓學生聯系課文內容說說所填寫的詞語“貪婪地吮吸”、“伸展”、“歡笑”這些詞語的意思,想一想它們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貪婪地吮吸”、“伸展”、“歡笑”本是描寫人的行為、心理特征的詞語,作者采用擬人的寫法,寫出了雨中
的楊梅樹充滿了旺盛的生命力,十分惹人喜愛,贊美之情溢于言表。
5.應該怎樣朗讀?
應讓學生在朗讀中注意采用欣賞、贊美、歡快的語氣朗讀這段話。
(1)教師范讀。
(2)學生自讀體會。
(3)指名朗讀后齊讀鞏固。
(四)學習第3至6自然段。
1.指讀課文。思考:作者從哪幾方面介紹楊梅果?
2.指名回答:形狀、顏色、味道。
3.指讀第4自然段,本段有幾句話?讓學生找出描寫楊梅果形狀的句子讀一讀。
4.出示按課文內容填空練習:
(1)楊梅( ),和( )一樣大小,遍身生著( )。
(2)等楊梅( ),刺也( ),平了。摘一個放進嘴里,舌尖( )楊梅那( ),使人感到( )而且( )。
(3)讓學生結合課文內容回答填空。
(4)作者是怎樣觀察楊梅果的形狀的?
(看到的:楊梅果圓圓的,和桂圓一樣大小。感覺到的:放進嘴里,舌尖感到平滑、細膩。)
(5)從哪些描寫可以看出作者對楊梅的喜愛之情?
(親自品嘗“平滑的刺”和“細膩而且柔軟”,這些細致的描寫都表現出作者對楊梅果的喜愛之情。)
(6)讀課文,體會情感。
(7)小結學法:
讀文找句,解詞明意。
聯系觀察,體會情感。
5.楊梅果的顏色是什么樣兒的?讓學生用以上學法學習第5自然段。
(1)讓學生默讀第5自然段,
(2)讀后完成填空練習。
楊梅先是____,隨后變成____,最后____。
(3)討論“幾乎”是什么意思?顏色的變化說明了什么?
“幾乎”是將近于、接近于的意思。顏色的變化說明楊梅果逐漸成熟。
(4)文中哪些描寫表達了作者的喜愛之情?
“你輕輕咬開它,就可以看見那新鮮紅嫩的果肉,嘴唇上舌頭上同時染滿了鮮紅的汁水。”
在這句話中作者對果肉、汁水的顏色的描寫,流露出了對楊梅的喜愛之情。
6.學生自讀第6自然段。
(1)出示思考題:作者怎樣寫楊梅的味道?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對故鄉、對楊梅的喜愛之情?
(2)分組討論。
(3)各小組推薦代表回答。
經過討論讓學生明白作者寫楊梅果的味道是抓住由生到熟、由“又酸又甜”到“甜津津的”的特點描寫的。重點對小時候吃楊梅吃得太多把牙酸倒的事,進行了具體的描寫,使人覺得真實自然、充滿情趣,字里行間流露出對楊梅、對故鄉的喜愛之情。
(4)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話。
(五)、總結全文。
(六)、布置作業。
枝條
樹 葉子
20 我愛故鄉的楊梅 形狀
果 顏色
味道
課后小記: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⒈認識13個生字,2個多音字,會寫8個字。會用“一邊------一邊-----”說話。
⒉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注意讀好問句。背誦課文。
⒊簡單了解有關銀河的知識,感受童真童趣,激發兒童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教學重點
⒈識字、寫字。
⒉有感情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注意讀好問句,背誦課文。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
一、揭示課題。
⒈出示課題,我們一齊讀一讀,課題中的“問”和“銀”是我們要學習的生字。讀一讀。
⒉這兩個字你在哪見過?
⒊簡單介紹一下有關銀河的知識。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⒈教師范讀。請同學們聽老師讀文,注意聽準字音。
⒉自讀課文。請你自己讀文,讀時,畫出不認識的字,然后問一問同桌小朋友,也可以問一問老師。
⒊學生互讀課文。
⒋教師檢查讀文。注意糾正讀音。“訴、鉆”是平舌音。“長”在本課讀二聲。
三、切入重點句子,邊讀邊學習生字。
1、燈片出示文中重點句子:
那里,可有長胡子的小蝦?可有愛鉆洞的泥鰍?
可有搖頭擺尾的小鯉魚?可有穿硬殼衣服的田螺?
你那里,能不能一邊劃船,一邊唱歌?
(1)請同學們看一看,這幾個句子有什么特點?(有問號,是問句)
(2)是啊,問句應怎樣讀呢?自己練習讀一讀。
(3)指名讀。(必要時,教師進行范讀,讀出孩子質疑時的天真與好奇。)
(4)句中提出生字讀一讀,蝦、洞、鰍、搖、鯉、硬、殼、螺、劃。
(5)處理多音字,殼和劃。
⒉再有感情讀句子,能背的背下來。
⒊拿出生字卡片考生字。
①請你做一個小老師,考一考你同桌的小朋友。
②教師拿出生字卡片考生字。
四、寫字
⒈在我們認識的這些生字中有幾個要寫的:問、陣、波、蝦、洞、鯉、硬、殼。
⒉自己動腦想辦法記住它們。然后和同桌小組內同學交流一下。
五、拓展延伸。
想一想,說一說,你知道銀河系里都有什么嗎?
(出示燈片)用這樣的句式說一說,銀河,銀河,請你告訴我------
第二課時
一、復習生字。
二、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三、寫字。
1、出示本課要寫的幾個字:問、波、洞、鯉、硬、殼
2、你認為哪幾個字我們可以放在一起去寫?波和洞,鯉和硬。(它們都是左右結構的字,而且都是左窄右寬)
先指導寫波,注意右邊皮的筆順,寫完后自己寫洞。
再指導寫鯉,注意魚寫做旁捺變提。
自己觀察問和殼,看看需要注意什么,再動筆寫。
3、完成課后練習讀一讀,寫一寫,填一填。
四、積累《海水》
1、自己練習讀一讀。
2、合作讀一讀。
3、小詩歌里寫了什么?
4、有感情朗讀。
5、背誦。
語文教案 篇5
備課是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的環節,學生是教學過程中重要的主體,是教學之本,因此,教師在備課時要把學生放在首位。在備課時明確課堂教學過程性、體驗性的目標,創設具有滲透力、影響力的情景,從學生活動的時間、表現的機會、成功的體驗等角度去設計教案,實現新課標的要求──對學生的人文關懷。讓學生在品味、討論、判斷、交流中,享受學習過程,發展勇于創新的。那么,教師究竟該怎樣備課,才能體現對學生的人文關懷呢?
現結合蘇教版第十冊《三亞落日》的備課,談談粗淺的認識。
一、讓學生有活動的空間。
在由學生、教師、文本三方組成的教學行為過程中,課堂不應僅僅是學習的地方,更應是學生“學習生活”的園地。因此,在備課時,教師就要預先設計好各種實踐活動。
《三亞落日》這一課,有一個重要教學目標:欣賞描寫落日美麗景色的句子,背誦課文。因此,在備課時,我設計了這樣幾個問題,來增加學生的情感積累和優美語言的積累。
1.在讀講完太陽像孩童、像紅燈籠、像跳水員三段內容后,引導學生思考:“通過剛才的細讀課文,同學們想一想,這三個環節中哪一個環節作者描寫得最精彩?說說為什么?”
2.當學生描述太陽“顫動兩下,悄然人水”的情景時,教師介紹古人描寫落日的詩句:“大漠孤煙盲,長河落日圓”;“長江一帆遠,落日五湖春”;“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浩浩風波起,冥冥日沉夕”。
3.在教師概括課文后,引讀:多么醉人的'三亞落日啊!此時此刻,讓我們一起立足在三亞的沙灘上,凝視天邊的太陽,在感受美的畫面、美的音樂的同時,一起來感受一下作者為我們美的文字吧!
4.在鞏固階段設計:分成4人學習小組.根據教師的板書提示.試著讀一讀課文,背一背你最喜歡的句子,然后以小組為單位來打擂臺。
這樣一來,學生就有了足夠的活動時間。一課下來,三亞落日在他們心中已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二、讓學生有表現的機會。
為了讓學生有更多的表現機會,在備《三亞落日》時,我設計了這樣三個問題:
首先,在了解了古人描寫落日的詩句后,問學生是否愿意仿用詩歌贊美一下三亞落日?
其次,假如聽課的老師就是來三亞旅游的客人,你就是三亞的小導游,你該怎樣為他們介紹三亞落日?
再次,表現的機會不僅僅在課堂上,也可以體現在作業中:我們家鄉也有許多的美景(出示課件),瞧,這優美的小橋流水,這高大的城市建筑,這五彩的花朵,這碧綠的草地,每一樣都讓人賞心悅目。請你拿起筆,勾畫一幅你熟悉的家鄉風光圖,并寫上幾句,贊美一下。
通過遷移,讓學生有表現的機會,通過讀后復述、表演、討論、畫圖、習作等形式,把教材化為一種學習語言的動態情境,進一步激發了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
三、讓學生有成功的體驗。
對小學生來講,有許多的語言文字,他們不可能完全理解,但是經過教師的提示,特別是經過自己的反復朗讀,他們會有所感悟──情在讀中悟,理在讀中悟,問題也在讀中悟。教師的職責就是在他們悟有偏差時,適當點撥。
在《三亞落日》一課中,有這樣一句:“它歪著紅撲撲的臉蛋,毫無倦態,瀟瀟灑灑地從身上抖落下赤朱丹彤,在大海上濺出無數奪目的亮點。”初備時,我用了“請大家帶著喜愛的心情讀。”后來一想,還沒學,怎知道學生一定會是喜愛的心情?于是,再備時,我把它改成“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愛的方式讀一讀,你覺得怎么樣才能把你的感受讀出來就怎么讀,放開聲音。”學生讀過之后,教師問:“對太陽有什么看法?有的說贊美,有的說喜愛,有的說想跟太陽交朋友。
有一個學生問:“即將西沉的太陽遠沒有先前來得熱烈、燦爛,看上去,已經有些疲倦了,書上為什么還說‘毫無倦態’?”一石激起千層浪。有的說:“只要沒落下去,太陽就會燦爛,生機一片。”有的說:“冬天傍晚時的太陽就有些暗淡,顯出倦態,夏天就不是這樣。”還有的說:“三亞那兒沒有冬天,只有夏天。”有一位學生站起來說:“有一年暑假,我跟爸爸從上海乘高速客輪回南通,傍晚時分到南通港。那時,夕陽在江面上面一點兒的時候,仍然很刺眼,顯得很有。水面上銀光閃閃,一片壯麗。只過了一會兒,太陽便接近了水平面,不刺眼了,變得暗紅起來,就顯得疲倦了,但仍然很可愛。”學生的理解獨具慧眼,精彩至極。以體驗、感悟為靈魂的教學,打開了學生思維和想象的空間,閃現出個性化的理解,迸發出智慧的火花。
筆者認為,教師在備課中要主動為學生著想,多從學生學的角度去備課。對學生的人文關懷,不應該是一句空洞的理論,而應將其有機地滲透到我們的教學實踐中去。首先要滲透到我們的備課中。因此,教師只有在備課時設身處地地為學生著想,才能保證學生在課堂上體現學習的主動性,才能真正落實對學生的人文關懷。
【【精品】語文教案范文匯總5篇】相關文章:
【精品】語文教案范文匯總6篇05-20
【精品】語文教案范文匯總7篇05-19
【精品】小學語文教案范文匯總5篇05-26
【精品】小學語文教案范文匯總10篇05-12
【精品】小學語文教案范文匯總6篇05-10
【精品】語文教案匯總6篇05-21
【精品】語文教案匯總7篇05-18
【精品】小學語文教案匯總7篇06-03
【精品】語文教案模板匯總5篇05-29
【精品】小學語文教案范文8篇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