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富饒的西沙群島》

時間:2022-07-20 08:23:59 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語文教案《富饒的西沙群島》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語文教案《富饒的西沙群島》,歡迎大家分享。

語文教案《富饒的西沙群島》

語文教案《富饒的西沙群島》1

  教學目標:

  1.學生領會西沙群島地理位置的重要,領略祖國山河的美麗富饒,激發對社會主義祖國的熱愛。

  2.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讀出句子的語氣。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通過學生自評的形式,指導學生朗讀。

  3.利用網絡展現西沙群島風景及物產資源,通過網上資料及直觀形象的展示,使學生感悟語言文字。

  4.指導學生上網收集資料,利用網絡延伸課文,拓展知識面,培養信息收集處理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西沙群島的風景優美和物產豐富。

  教學媒體:

  電腦網絡,黑卡紙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1.電腦出示:西沙群島的地圖

  師:在距離海南島180多海里的東南海面上,有一片島嶼像朵朵星蓮,顆顆珍珠浮于萬頃碧波之中,那就是令人向往而又充滿神秘色彩的西沙群島。

  出示板書——西沙群島(邊出示邊讀)

  2.今天,我們就一起去參觀——

  出示板書:富饒的齊讀課題

  師:“富”和“饒”都是很多的意思,那么西沙群島什么“多”呢?

  請大家打開課文默讀,找一找,圈一圈,按課文敘述的順序來說一說。

  二、整體進入課文

  1.同學們剛才找得很認真,下面就讓我們來交流一下富饒的西沙群島什么多?

  邊交流邊出示板書:

  海水 顏色

  珊瑚 海參 大龍蝦 魚

  貝殼 海龜

  鳥 鳥蛋 鳥糞

  2.引讀:對啊,作者按照地點的變化向我們介紹了西沙群島的海面——(海水顏色多),海底——(珊瑚、海參、大龍蝦、魚多),海灘——(貝殼、海龜多),海島上——(鳥、鳥蛋、鳥糞多),并且在介紹的過程中緊緊抓住了它們的特點,使得這些景物栩栩如生地展現在我們面前。

  邊出示板書:海面 海底 海灘 海島

  3.過渡:下面就讓我們去細細欣賞這些美麗的景物吧!

  三、分段學習

  師:西沙群島的海水幽蘭深邃,置身其中,陶醉的感覺不禁油然而生。

  (一)學習第二小節

  1.電腦出示

  西沙群島一帶,海水顯出種種色彩,有深藍的,淡青的,綠的,淡綠的,杏黃的,一塊塊一條條的交錯著,五光十色,異常美麗。

  請大家自由朗讀這句描寫海水的句子。

  2.交流:哪位同學能用朗讀來表現海水的色彩?學生點評

  3.讓我們學著他的樣子來讀一讀。

  4.師引讀:(請同學看著電腦)大海應該是湛藍的,然而西沙群島一帶海水顯出——(種種色彩)。

  為什么會出現這么美麗的景象呢?(師一邊用鼠標點圖,一邊引讀)

  因為——(海底有高聳的山崖,有低陷的峽谷,海水有深有淺),

  所以——(從海面看,色彩也就不同了)。

  (二)學習第三小節

  1.讓我們盡情地潛入這五光十色的海水中,去尋找那些海底的生物吧!

  2.默讀第三小節,用浪線劃出它們特點的詞語。

  下面讓我們來交流一下

  出示板書:珊瑚 各種形狀

  海參 懶洋洋

  大龍蝦 威武

  魚 多

  3.找得真好,下面讓我們邊看著電腦上的圖片,邊把這四個詞語讀好。

  引讀:

  珊瑚有的像綻開的花朵(電腦出示圖片),有的像美麗的鹿角(電腦出示圖片),真是——生(各種形狀),海參渾身沒有力氣——生(懶洋洋)

  大龍蝦雄赳赳氣昂昂的(電腦出示圖片)——生(威武)

  4.詞語讀好了,那么句子呢?

  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找到你們喜歡的一種生物,進行朗讀練習。

  自由讀

  喜歡珊瑚的小組站起來朗讀珊瑚的句子,海參——,大龍蝦——

  剛才同學們帶領老師進入了珊瑚、海參、大龍蝦的世界,其實在海中最多的還是魚。

  5.電腦出示:

  一群群的魚在珊瑚叢中穿來穿去。有的身上長著彩色的條紋,有的頭上長著一簇紅纓。飛虎魚的周身像插著好些扇子,游動的時候好看極了。氣鼓魚的眼睛圓溜溜的,身上長滿刺兒,它鼓起氣來,像皮球一樣圓。各種各樣的魚,多得數不清。正像人們說的那樣,西沙群島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魚。

  師引:快看,一群群的魚在珊瑚叢中穿來穿去,有的——(身上長著彩色的條紋),有的——(頭上長著一簇紅纓),那不是飛虎魚嗎?——(飛虎魚的周身像插著好些扇子,游動的時候好看極了),這不是氣鼓魚嗎?——(氣鼓魚的眼睛圓溜溜的,身上長滿刺兒,它鼓起氣來,像皮球一樣圓)。各種各樣的魚,多得——(數不清。正像人們說的那樣,西沙群島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魚)。

  不止是數不清,老師連看也沒看清,愿不愿意和老師再看一遍?

  一群群的魚在珊瑚叢中穿來穿去。先看飛虎魚——(飛虎魚的周身像插著好些扇子,游動的時候好看極了),再看氣鼓魚——(氣鼓魚的眼睛圓溜溜的,身上長滿刺兒,它鼓起氣來,像皮球一樣圓),還有一些魚,有的——(身上長著彩色的條紋),有的——(頭上長著一簇紅纓),各種各樣的魚,真是多得——(數不清。正像人們說的那樣,西沙群島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魚)。

  雖說都是魚,但也各有各的特色,有的身上——(長著彩色的條紋),有的頭上——(長著一簇紅纓),飛虎魚呢——(飛虎魚的周身像插著好些扇子,游動的時候好看極了),氣鼓魚呢——(氣鼓魚的眼睛圓溜溜的,身上長滿刺兒,它鼓起氣來,像皮球一樣圓)。

  6.我們的網絡小組從網上找到了有關魚的資料,讓我們請他們來為大家交流一下。

  網絡真是一部博大精深的百科全書,你能從中學到許多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呆會兒,老師也要讓大家去上網。

  7.師引讀:西沙群島的魚遠遠不止這些,太多啦!正像人們說的那樣——(西沙群島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魚)

  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呢?請看選擇題(電腦出示)

  選擇題:

  “西沙群島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魚。”這句話的意思是:

  ① 水和魚正好各一半。( )

  ② 水很多。 ( )

  ③ 魚很多。 ( )

  選擇③,“一半是水,一半是魚”說明了西沙群島的魚很多,夸張地描述了魚占了海洋中的一半。

  8.西沙群島的海底恰似一個美麗奇幻的魚的世界,讓我們再讀再體會。

  (一群群的魚在珊瑚叢中穿來穿去……一半是魚。)

  (三)學習第四節

  1.浮出水面,我們漫步在細軟的沙灘上。

  2.請女生朗讀描寫貝殼的句子,男生朗讀描寫海龜的句子。

  邊讀邊思考他們各有什么特點?能否各用一個詞來概括。

  3.交流出示板書:貝殼 千奇百怪

  海龜 有趣

  4.讓我們男女生互換,再讀第四節,邊讀邊體會他們的特點。

  (四)學習第五小節

  1.如果說海里是魚的世界,西沙群島的岸上就是鳥的天下。

  2.老師和你們配合著讀好這一小節

  西沙群島也是——(鳥的天下),島上——(有一片片茂密的樹林),樹林里棲息著——(各種海鳥),樹下堆積著——(厚厚的一層鳥糞),這是非常寶貴的肥料。

  (五)學習最后一節

  引讀:西沙群島就是這樣一個風景優美、物產豐富的地方。島上的英雄兒女——(日夜守衛著祖國的南大門)。隨著——(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可愛的西沙群島——(必將變得更加美麗富饒)。

  四、網上遨游

  同學們,書本上的知識僅僅是介紹了西沙群島的一部分。下面,讓我們到網上去游覽西沙群島,領略那里的風景和物產,收集你最感興趣的內容,兩人一組交流感受,然后請你用一句話在集體中交流,并說出路徑。

  一句話交流。

  五、.總結課文

  令人向往而又充滿神秘色彩的西沙群島,隨著祖國的繁榮興旺,必將變得更加美麗富饒!

  板書設計:

  富饒的西沙群島

  海面 海水 顏色多

  海底 珊瑚 各種形狀

  海參 懶洋洋

  大龍蝦 威武

  魚 多

  海灘 貝殼 千奇百怪

  海龜 有趣

  海島 鳥 鳥蛋 鳥糞

語文教案《富饒的西沙群島》2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23個生字,學會其中的15個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海防前哨、五光十色、峽谷、全身披甲、威武、海灘、貝殼、鳥糞、肥料、守衛、建設、必將等。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二、三、四自然段。

  3、能讀懂課文主要內容,了解我國西沙群島的美麗和富饒,培養熱愛祖國的感情。

  4、學習課文里的優美語言,積累好詞佳句。

  教學重點、難點

  指導學習描寫海水色彩和海域物產的段落。

  教學準備

  生字卡、課件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認識本課的23個生字,學會其中的15個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海防前哨、五光十色、峽谷、全身披甲、威武、海灘、貝殼、鳥糞、肥料、守衛、建設、必將等。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2自然段。

  教學流程

  一、導入新課。

  1、課件出示:西沙群島的地圖

  師:在距離海南島180多海里的東南海面上,有一片島嶼像朵朵星蓮,顆顆珍珠浮于萬頃碧波之中,那就是令人向往而又充滿神秘色彩的西沙群島。

  板書:西沙群島

  2、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一起去參觀參觀富饒的西沙群島。

  板書:富饒的(學生書空后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將課文讀通。

  (遇到比較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1、 檢查初讀情況。

  2、檢查學生的識字情況:出示“我會認”的10個生字和“我會寫”的13個生字,通過多種形式認字:集體認讀、開火車讀、男女比賽讀、編謎語,組詞、造句、找反義詞、找近義詞等,幫助學生識記生字。

  3、指導學生抓住“富”、“饒”理解文章。

  師:“富”和“饒”都是很多的意思,那么西沙群島什么“多”呢?請大家打開課文默讀,找一找,圈一圈,按課文敘述的順序來說一說。

  三、整體感悟課文

  1、同學們剛才找得很認真,下面就讓我們來交流一下富饒的西沙群島什么多?

  邊交流邊板書:海水 顏色 珊瑚 海參 大龍蝦 魚 貝殼 海龜 鳥 鳥蛋 鳥糞

  2、教師小結:對啊,作者按照地點的變化向我們介紹了西沙群島的海面——(海水顏色多),海底——(珊瑚、海參、大龍蝦、魚多),海灘——(貝殼、海龜多),海島上——(鳥、鳥蛋、鳥糞多),并且在介紹的過程中緊緊抓住了它們的特點,使得這些景物栩栩如生地展現在我們面前。

  隨機板書:站在海邊 潛入海底漫步海灘登上鳥島

  3、過渡:下面就讓我們去細細欣賞這些美麗的景物吧!

  四、學習第二小節

  1、課件出示風景圖:

  西沙群島一帶海水五光十色,瑰麗無比:有深藍的,淡青的,淺綠的,杏黃的。一塊塊,一條條,相互交錯著。

  請大家自由朗讀這句描寫海水的句子。

  2、指導朗讀:哪位同學能用朗讀來表現海水的瑰麗?

  讀后學生點評。

  3、全班齊讀。

  4、教師引讀:西沙群島一帶海水五光十色,瑰麗無比:

  請同學們看著課件接讀。

  5、師生合作讀:為什么會出現這么美麗的景象呢?

  師一邊用鼠標點圖,一邊引讀:因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峽谷,海水有深有淺──學生接讀:(所以),從海面看,色彩也就不同了。

  6、指導背誦。

  五、教師小結,結束新課

  六、作業設計

  摘抄課文中的好詞佳句。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3、4自然段。

  2、深入理解課文主要內容,了解我國西沙群島的美麗和富饒,培養熱愛祖國的感情。

  3、學習課文里的優美語言,積累好詞佳句。

  教學流程

  一、回顧課文,復習導入

  1、回憶上節課所學內容:

  上節課我們已經跟隨作者的描述,初步感受了西沙群島。回憶一下,西沙群島在你的印象中是怎么樣的?你能以“啊──”為開頭,并用上課文中“風景優美、物產豐富”兩個詞語來感慨一下嗎?板書:風景優美、物產豐富。

  2、朗讀課文中心句:是啊,西沙群島風景優美,物產豐富,真是個可愛的地方。

  3、小結作者描寫的順序:那么,作者是怎樣描寫西沙群島風景優美、物產豐富的呢?先后描寫了什么地方?

  板書:站在海邊 潛入海底漫步海灘登上鳥島

  4、引讀第2自然段:西沙群島一帶的海水──

  小結:是啊,那海水猶如一匹巨大的七彩錦緞鋪展在人們眼前,令人嘆為觀止。這節課讓我們再次踏上西沙群島,去感受她的美麗和富饒吧──同學們,接下來,你們最想潛入海底,或是漫步海灘,還是登上鳥島呢?選你最想到的地方,有滋有味地讀起來吧。(師巡視)

  二、指導學習3、4自然段:潛入海底

  1、 快速默讀3、4自然段,你在海底看見了哪些生物呢?用──標出來。

  2、 指名回答。

  3、精讀第3自然段,感受珊瑚的多姿、海參的閑懶、龍蝦的威武。

  (1)指名朗讀描寫珊瑚的句子。

  (2)觀察課件,理解比喻句:“有的像綻開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

  (3)教師引導學生小結:各種各樣。

  把這個中心詞標出來,齊讀。

  (4)指名朗讀描寫海參的句子。

  (5)指導朗讀。

  抓住“懶洋洋地蠕動”這個詞組,理解詞語,結合課件感受海參的特點。

  (6)表演朗讀這一句。

  (7)指名朗讀描寫大龍蝦的句子。

  (8)引導理解“威武”的意思。

  4、精讀第4自然段,感悟魚數量多、魚姿美。

  (1)指名朗讀,整體感悟魚多、美,說說自己讀后的感覺。

  (2)引導理解“各種各樣 、數不清”。

  你能用自己平時積累的其他詞語來形容魚多嗎? (不計其數、不勝枚舉、千姿百態……)

  (3)引導理解“西沙群島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魚”。

  觀察課件,指導朗讀,注意讀出驚嘆的語氣。

  小結:這一句采用的是夸張的寫法,足以說明西沙群島的魚實在是品種繁多、數不勝數啊!

  (4)過渡:這里的魚不僅多,而且很美麗,很獨特,作者介紹了哪幾種魚?請幾個同學分別來朗讀描寫每一種魚的句子。

  指名朗讀。

  (5)學生說說自己喜歡的魚。

  (6)欣賞各種魚的課件,深化感受,隨圖片悟情朗讀相應的描寫魚的句子。

  (7)拓展補充:欣賞其他魚的美姿。

  誰能像課文中那樣介紹其中的一種?(隨機評價學生的語言表達)

  (8)再次朗讀這一段: 先自由朗讀,然后按總分總方法,集體與個別配合朗讀

  5、引導背誦,積累詞句。

  三、分組合作學習5、6自然段:漫步海灘登上鳥島

  1、四人小組合作學習,教師巡視指導。

  2、教師根據學生合作情況,邀請兩組向大家展示。

  (1)合作朗讀第5自然段;兩名同學朗讀描寫貝殼的句子。兩名同學朗讀描寫海龜的句子。(初步感受并列寫法)

  (2)用自己的話介紹在鳥島上的收獲。四人合作介紹,每人介紹一方面。

  四、提升感悟,指導學習最后一段

  1、教師鋪墊引讀,引導學生滿懷深情和期盼地接讀。

  師:是啊,富饒美麗的西沙群島,我們祖祖輩輩生長的地方,隨著祖國建設事業的發展,我們心里充滿了希望和憧憬──

  生:(滿懷深情和期盼地朗讀)可愛的西沙群島必將變得──

  2、教師鋪墊引讀,引導學生滿懷豪情和信心地接讀。

  師:隨著祖國建設事業的發展,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

  生:可愛的西沙群島必將變得──

  五、布置作業,拓展閱讀

  向學生提供關于“西沙群島”的網址,引導學生課余可以上網瀏覽,全方位認識了解這個美麗富饒的地方。

  第二課時

  ①認識“饒、嶼”等10個生字。會寫“藍、賴”等13個字。能正確讀寫“風景優美、物產豐富、五光十色”等21個詞語。

  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③讀懂課文主要內容,了解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培養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④摘抄課文中優美語句,豐富語言積累。

  教學重點

  1、讀懂課文主要內容,了解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尤其是描寫海水色彩和海域物產的段落。

  2、培養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1、了解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尤其是描寫海水色彩和海域物產的段落。

  2、了解課文的寫作特點。

  課前準備

  ①讓學生自讀課文,搜集與西沙群島有關的圖片與文字資料。

  ②教師準備與課文內容相關的風光片或圖片,制作多媒體課件。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①認識“饒、嶼”等10個生字。會寫“藍、賴”等13個字。能正確讀寫“風景優美、物產豐富、五光十色”等21個詞語。

  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認讀生字、詞語,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了解課文的寫作順序。

  一、激趣導入

  ①多媒體出示祖國地圖。教師提問:同學們,你們聽說過西沙群島嗎?請看這是一幅我們偉大祖國的地圖,誰能從地圖上找到西沙群島的位置?

  師:簡介西沙群島:它是祖國南海上的一群島嶼。它由許多小島組成,是我國的海防前哨。

  ②多媒體播放風光片。這節課就讓我們來游覽美麗富饒的西沙群島吧!(播放完)美嗎?如果我們讀了課文,一定會有更美妙的感受的。

  二、初讀課文

  ①讀課題質疑:讀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想問?(學生質疑)

  ②學生自由讀課文。

  a、明確要求: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邊讀邊想剛才提出的問題,在讀懂的地方可以用筆注一注。

  b、學生自由讀課文。

  ③檢查自讀情況。

  a、檢查生字新詞。

  b、檢查課文朗讀情況。

  指名讀課文,說說通過讀課文知道了什么。讀畫出文章的中心句:那里風景優美,物產豐富,是個可愛的地方。

  三、重點探究

  ①凸現重點。

  a、課文是圍繞哪幾方面描寫西沙群島可愛的呢?學生交流后教師板書:風景優美,物產豐富

  說說課文是按怎樣的順序具體介紹西沙群島的風光和物產的?(板書:海水(面)、海底、海灘、海島)

  b、課文可以怎樣劃分段落?

  c、請同學們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一方面,輕聲讀一讀,把自己特別喜歡的語句畫下來,仔細想一想為什么喜歡它。

  d、請給大家讀一讀你喜歡的段落。指名評價。

  四、寫字指導。

  指導書寫學生提出的難寫的字。

  五、布置作業

  ①練習朗讀課文。

  ②抄寫生字。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17個生字及新詞,掌握一個多音字“參(shēn)”。

  2、小組合作學習,通過查字典、聯系上下文和利用資料等方法理解本課詞語。

  3、初步理解課文內容,學習第1、2自然段。

  教學重點

  在理解字詞的基礎上把課文讀通讀熟,初步了解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產生對西沙群島的喜愛之情。

  教學難點

  理解“五光十色”、“各式各樣”在句中的意思,培養學生大膽質疑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情導入。

  1、播放歌曲《西沙,我可愛的家鄉》,說說歌中唱的是什么地方?

  (配錄像,教師解說“看,多么迷人的畫面,美麗的小島,迷人的風光,海水在陽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這到底是什么地方?”教師試圖通過一幅幅海島風光圖,給學生帶來視覺的沖擊。學生在老師創設的情境下,仿佛來到了海邊,這時在學生頭腦中可能會產生種種遐想,正當學生想通過畫面的信息找到答案時,屏幕中出現了最后一幅帶有文字資料的畫面,學生可以從中找到答案。尤其是黃色字體的文字資料,實際就是課文中第一自然段的內容。這時,有的同學可能就會脫口說出“這里是西沙群島”,教師應及時給予表揚,追問“你怎么知道的?讀一讀。?”那么,第一自然段的分析在導入中就自然地展開了。)

  2、學生借助地圖找到西沙群島的地理位置,教師揭示課題并板書。

  二、初讀課文,解決字詞。

  1、小聲讀課文,畫出生字和不懂的詞。

  2、小組合作學習,提自學要求。

  讀準字音,記住字形。畫出不懂的詞,小組內解決。(用查字典、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或課外資料等方法理解詞的意思。)

  (這里給足時間,讓每個學生在組內都有發言的機會,爭取讓學生在組內把自己的字詞問題解決。)

  3、教師檢查,小組匯報。

  (1)以字帶詞,理解字義。

  檢查時采取有針對性的方法,如“富饒”一詞通過聯系上下文理解。教師先出示“饒”,讓學生讀讀,再出示“富饒”,問:“在課文里是什么意思?”學生可以通過聯系上下文理解。“綻開”、“蠕動”、“懶洋洋”等詞可以讓學生通過肢體語言表演;“珊瑚”、“海參”、等詞可以通過展示資料圖片,觀察圖片后理解等多種形式掌握。

  (2)以詞帶句,加強朗讀。

  五光十色

  1、問:“五光十色”什么樣兒?課文里是怎么寫的?(播放課件,展示不同顏色的海水的畫面,教師解釋“多么美的海水呀!有深藍的、淡青的、淡綠的、杏黃的,多像一個變色的世界,真是五光十色”。)這么美,我們怎么讀?

  2、再讀,思考:西沙群島的海水為什么會是五光十色的?

  (通過“五光十色”一詞為切入點,引導學生理解第二自然段兩句話內容。)

  各式各樣

  1、問:想想什么意思?(不要求學生急于說出答案,給半分鐘時間思考,用讀的方式表達。)

  2、問:怎么讀?

  3、學生讀詞后,出示句子“海底的巖石上有各式各樣的珊瑚,有的像綻開的花朵,有的像美麗的鹿角”再讀。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質疑。

  1、同桌互讀,做到正確、流利,后在小組內檢查。

  2、思考:你對西沙群島的印象是什么?(引導學生用課文中的詞句概括,教師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四、布置作業

  1、選擇最快的方法記憶生字,查找有關的字詞。

  4、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結合查找的資料,自學第3、4、5自然段。

  2、學習把重點詞句串連起來歸納段的主要內容的方法,形成初步的概括能力。

  3、理清第三自然段的結構并背誦。

  教學重點

  理清第三自然段的結構,用“把重點詞句串連起來歸納段的內容”的方法,概括第三自然段的主要內容。

  教學難點

  理解“西沙群島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魚”等句子的意思。

  教學過程

  一、以舊帶新,導入新課。

  1、出示“五光十色”一詞,問:“五光十色”課文里指什么?(學生在回答時又回顧了上節課的內容,再次回味了海水的美麗。)

  2、你還想了解西沙群島的什么?

  (這一環節的設計,主要是為了培養學生大膽質疑的能力,學生在質疑的過程中實際上就是“帶舊引新”的過程,學生的答案會多種多樣,教師要及時引導。“那好,我們就到西沙群島的海底看看吧!”直接引入到第三自然段。)

  二、整體入手,重點突破。

  (一)學習第三自然段

  1、默讀,思考:這段介紹了什么?

  2、小組學習,出示自學提示。

  自學提示:海底有哪些動物?有什么特點?用你喜歡的方式學習。(填表、列提綱、表演、課外資料。)

  (讓學生填表或列提綱,對學生來說完成起來有一定的困難,在表述和書寫時學生不懂得歸納設計,在這里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有所嘗試,引導學生由會到不會,所以學生討論時教師要深入到小組中進行指導如何填表、列提綱,培養學生歸納總結的能力。)

  3、匯報展示

  學生在匯報時可能會找出海底有各式各樣的魚,有飛虎魚、氣鼓魚,多得數不清,找到“西沙群島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魚。”這句重點句,這是教師要給學生及時的評價“你找的真準!讓我們一起讀一讀。”追問:你是怎么理解的.?能再讀一下嗎?

  4、以讀促背,配錄像,加強記憶。

  (學生通過畫面順序的出現,自己解說,在此教師引導“能不能用文中原話說說,看誰記得最多。”)

  5、再讀,想想這段主要向我們介紹了什么?(引導學生看板書,把重點詞串連起來歸納段的主要內容。)

  三、自主學習,選擇學習內容。

  1、創設情境、學生換位思考。

  如果你是一名小導游,你會怎樣向大家介紹?如果你是從西沙群島旅游回來的游客,怎樣為你的同學和親朋好友介紹?(通過這種方式,訓練學生運用移步換位的方法介紹西沙群島的風光,學習運用不同的人稱來表達相同的內容。讓學生參觀或游覽的順序口述下來,說出自己的感受,學生的話連起來就是一篇文章,在不知不覺中,學生還將“五光十色”等形容詞運用到口語表達中,使語言生動形象,富有感染力。)

  目的:在介紹的過程中,學生潛意識地復習了1—3自然段的內容,通過這一環節讓學生感覺到自己所學的知識還不能勝任導游的工作。激勵學生從4、5自然段中尋找更多資料。

  2、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讀一讀,說說為什么喜歡?再讀出自己的感受。

  3、以導游的身份向大家介紹。

  4、情感升華,齊讀最后一段。

  三、總結:

  游覽了西沙群島你最想說什么?

  四、布置作業

  1、根據自己的情況抄寫生字、生詞。

  2、背誦第三自然段。

  3、出一期以西沙群島為主題的小報

  板書設計

  富饒的西沙群島

  海水,五光十色

  海底,珊瑚,海參,大龍蝦,各種各樣的魚

  海灘,貝殼,海龜

  海島,鳥的天下

語文教案《富饒的西沙群島》3

  一、教材簡析

  《富饒的西沙群島》這篇課文介紹了西沙群島的美麗和富饒。課文先講西沙群島的位置,再按海面、海底、海灘、海島的順序介紹西沙群島的風光和物產,最后寫西沙群島必將變得更加美麗富饒。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讓學生了解我國南海水域的廣闊與富饒,感受西沙群島風光的美麗;二是學習課文里的優美語言,積累好詞好句。

  二、學情簡析

  三年級是一個過渡階段,通過兩年的學習,學生能有自己的主見,逐步學會積累語言,思維活躍,想象力豐富,喜歡誦讀,在前面學習的基礎上已掌握了一定的閱讀方法和積累語言方法。

  西沙群島一帶海水顏色鮮艷、異常美麗,一般人都缺乏實際的感受;對海里魚的品種、數量之多,以及其他豐富的海域物產,也大都缺乏感性認識,所以描寫海水色彩和海域物產的段落是本課的學習重點,也是學習的難點。

  三、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喜歡的段落。

  2、體會西沙群島的美麗和富饒,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

  3、能把觀察到的海底景色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并能展開豐富的想象。

  4、使學生了解西沙群島是個風景優美、物產豐富的可愛的地方,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四、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在讀中想,讀中悟,有自己的感受。欣賞文中優美的詞句,認識西沙群島的美麗和富饒。

  五、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學習作者圍繞一句話把文章寫具體的寫作方法。

  六、設計理念:

  ⒈從學生的學習需要和興趣出發,來安排教學過程。突出:“閱讀教學是學生、老師和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教學過程中體現師生“平等對話”,做學生的合作伙伴。

  ⒉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突出學生主體地位,鼓勵學生合作、相互的學習。

  ⒊通過閱讀教學,激發學生口語交際的興趣,積累必要的交際語言和交際方法,促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口語交際。

  ⒋讓學生直接與本文對話,以讀為本,以讀代講、讀中理解、讀中感悟、讀中想象,讀中受到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熏陶,讀中積累語言。

  ⒌運用多媒體課件為學生創設情境,調動學生感官,激發學生興趣。

  七、教法和學法:

  本節課上的是第一課時,在閱讀教學中逐步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一個任務之一。在《富饒的西沙群島》一課的教學中,根據大綱的要求、教材的特點,在讀懂課文的同時進行口語交際訓練。另外在閱讀教學中創設意境,領略“美”的境界。愛美、求美是兒童的基本心理需要。美育是愉快教學的要素之一,而多媒體教學可以藝術地表現教學內容,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運用多媒體教學,可以使學生在一個和諧的、充滿美感的教學環境中既獲得知識,又陶冶情操。在教學過程中用語言激發學生的朗讀欲望,同時在多媒體教學平臺上出示相關的精美圖片,引導學生品一品作者描繪的西沙群島是怎樣的美麗富饒,究竟美在哪里。在這節課中,朗讀的成分比較多,就是讓學生在不同的朗讀中去深深地體會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

  八、教學流程:

  一、復習導入

  上節課我們初步游覽了西沙群島,這節課我們繼續欣賞西沙群島的美景。通過上節課的學習西沙群島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板書:風景優美物產豐富)風景優美是通過什么展現的?物產豐富又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寫的?(板書:海面、海底、海灘、海島)

  二、學習課文

  (一)學習第2自然段

  1、我們先來看看西沙群島一帶的海水吧,出示課件,問:西沙群島一帶的海水怎樣?

  2、出示句子:西沙群島一帶海水五光十色,瑰麗無比:有深藍的,淡青的,淺綠的,杏黃的。一塊塊,一條條,相互交錯著。(板書:五光十色,瑰麗無比)

  3、那里的海水為什么會出現這些顏色呢?

  4、出示句子:因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峽谷,海水有深有淺,從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

  5、說話訓練:用“因為……所以……”的句式說一說原因。

  6、指導朗讀。

  (二)學習第3、4自然段

  1、美麗的海水下都有些什么呢?

  2、出示課件。

  3、海底的哪些景物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從課文中找到相關內容讀一讀。

  (根據學生回答學習相關內容)

  ⑴珊瑚(板書:珊瑚)。

  ①珊瑚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②出示句子:海底的巖石上長著各種各樣的珊瑚,有的像綻開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

  ③指導朗讀。

  ⑵海參(板書:海參)。

  ①有多少海參?

  ②指導朗讀。

  ⑶龍蝦(板書:龍蝦)。

  ①龍蝦長著什么樣子?

  ②出示句子:大龍蝦全身披甲,劃過來,劃過去,樣子挺威武。

  ③加上動作朗讀。

  ⑷魚(板書:魚)。

  ①出示中心句。

  ②學習種類多。

  ③學習數量多。

  ④指導朗讀。

  (三)學習第5自然段

  1、下面讓我們到海灘上去看看。

  2、出示課件。

  3、說說海灘上有什么?

  ⑴貝殼(板書:貝殼)。

  ①這些貝殼給你留下什么印象?

  ②出示句子:海灘上有揀不完的美麗的貝殼,大的,小的,顏色不一,形狀千奇百怪。

  ③比較“揀”和“撿”。

  ④指導朗讀。

  ⑵海龜(板書:海龜)

  ①出示句子:最有趣的要算海龜了。每年四五月間,龐大的海龜成群爬到沙灘上來產卵。漁業工人把海龜翻一個身,它就四腳朝天,沒法逃跑了。

  ②這段話圍繞哪句話寫?

  ③從哪里看出海龜有趣?

  ④指導朗讀。

  (四)學習第6自然段

  下面我們到西沙群島的最后一站——海島去看看。

  ⑴出示課件。

  ⑵剛才大家看到什么?

  ⑶出示句子:西沙群島也是鳥的天下。

  ⑷課文是怎樣圍繞這句話寫的?

  ⑸出示句子:島上有一片片茂密的樹林,樹林里棲息著各種海鳥。遍地都是鳥蛋。樹下堆積著一層厚厚的鳥糞,這是非常寶貴的肥料。

  ⑹用“因為……所以……”填空。

  六、學習第7自然段,總結全文

  ⑴出示句子:富饒的西沙群島,是我們祖祖輩輩生長的地方。

  ⑵我們即將告別西沙群島,你想說什么?

  ⑶是啊,隨著祖國建設事業的發展,我們堅信可愛的西沙群島必將變得更加美麗,更加富饒。

  八、作業

  1、我要摘錄文中優美的句子。

  2、我還要把喜歡的部分背下來。

  3、我會用“最____的要算____”為開頭寫一段話。

語文教案《富饒的西沙群島》4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情感朗讀中積累優美詞句,豐富語言的積累。

  2、隨文聯系上下文理解“五光十色”、“瑰麗無比”、“一半是水,一半是魚。”等詞語的意思。

  3、感悟把一種事物寫具體和生動的方法。

  4、體會西沙群島是個富饒的地方,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和難點:

  1、聯系上下文理解“五光十色”、“瑰麗無比”、“揀”、“棲息”“一半是水,一半是魚。”等詞句的意思。

  2、感悟作者是怎樣把一種事物寫具體寫生動的。

  教學準備:

  相關課件。

  教學課時:共兩課時,本設計為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上節課,同學們已經初讀了《富饒的西沙群島》這篇課文,今天老師還準備了一段有關西沙群島的錄相,你們想看嗎?

  2、那就請你仔細觀察,看完后要說說你有什么感受哦?(美麗、可愛……)

  3、你想當西沙群島的小導游來為老師和同學們介紹西沙群島嗎?要當一個優秀的小導游可不容易,首先要把課文讀熟、讀懂,你行嗎?

  二、積累語言

  1、提自學要求:

  朗讀課文第2至6自然段,然后選擇你最喜歡的一個段落重點閱讀,再用波浪線畫下感受最深的詞句。

  小組交流:有感情地把你畫下的詞句讀給小組的同學聽,并說說你為什么畫下這些詞句。

  2、學生按要求自學、交流。

  3、學生交流,教師相機指導朗讀,引導理解:

  西沙群島一帶海水五光十色,瑰麗無比:有深藍的,淡青的,綠的,淡綠的杏黃的。一塊塊,一條條,相互交錯著。

  為什么喜歡?(寫出顏色多,寫出海面美)

  你還能用什么詞來形容西沙群島的海水顏色呢?(五顏六色、五彩繽紛、色彩斑斕……)

  海底的巖石上長著各種各樣的珊瑚,有的像綻開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

  為什么喜歡?(把珊瑚多、美寫具體)

  作者是用什么句式來表現珊瑚多種多樣的呢?(“有的像……有的像……”)

  能讀出魚多、各種各樣的感覺嗎?(練讀→指名讀→齊讀)

  魚成群結隊地在珊瑚叢中穿來穿去,好看極了。有的全身布滿彩色的條紋;有的頭上長著一簇紅纓;有的周身像插著好些扇子,游動的時候飄飄搖搖;有的眼睛圓溜溜的,身上長滿刺兒,鼓起氣來像皮球一樣圓。

  為什么喜歡?(具體寫出魚多,美,可愛)

  各種各樣的魚兒成群結隊在珊瑚叢中穿來穿去,多美呀!能通過朗讀把它表現出來嗎?(練讀→指名讀→評讀)我們一起通過朗讀來感受這種美,好嗎?(齊讀)

  各種各樣的魚多得數不清。正像人們說的那樣,西沙群島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魚。——西沙群島的海里真的一半是水,一半是魚嗎?

  海灘上有揀不完的美麗的貝殼,大的,小的,顏色不一,形狀千奇百怪。

  三、拓展語言

  1、瞧,同學們把課文中的語言都掌握了,但要當一個出色的小導游,光掌握課文中的語言是不夠。你想想,西沙群島的海灘上有揀不完的美麗的貝殼,顏色不一,形狀千奇百怪,作者具體描寫了嗎?海底巖石上那各種各樣的珊瑚,作者全都介紹到了嗎?成群結隊的魚在珊瑚叢中穿來穿去,除了課文中介紹的,還有其他的模樣嗎?你能學習課文的表達方法,展開想象,更具體地來介紹西沙群島嗎?

  2、提拓展想象要求:

  仔細觀察課件中貝殼的顏色和形狀,并展開豐富的想象。

  學習課文的表達方法,用上“有的像……有的像……”“有的……有的……”等句式進行介紹。

  3、指名匯報交流。

  四、運用語言

  1、同學們,通過剛才的訓練,相信你們一定能成為一名出色的西沙小導游!準備好了嗎?

  2、提導游介紹要求:

  從海面、海底、海灘、海島中選擇其中一部分內容,結合影片畫面配上導游詞。

  導游詞可以是文中優美詞句的重新組合,也可以聯系所查到的資料,還可以根據畫面展開豐富的想象。

  介紹時盡量用上“有的像……有的像……”“有的……有的……”等句式。

  3、學生獨立操作課件,練習說話。

  4、小導游上臺介紹。(2~3名)

  5、還有好多的同學都想來當西沙的小導游,這樣吧,我們的教室有你的好朋友,有你的爸爸媽媽,還有許多聽課的老師,你就把他們請到你的電腦前,當他們的小導游,為他們介紹西沙群島,好嗎?

  五、小結

  老師聽了你們的介紹,仿佛真的置身西沙群島之中,特別是那美麗的海底世界更讓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六、作業

  1、把你喜歡的語句多讀幾遍,再抄下來。

  2、背誦課文第2~4自然段。

  3、向爸爸媽媽介紹你了解的西沙群島。

語文教案《富饒的西沙群島》5

  本周教學內容:

  1.課文6《富饒的西沙群島》

  2.練習1第四題

  教學重點:了解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理解文中部分難句子。

  [教學過程]

  一、文章概述:

  這是一篇寫景的文章,介紹了祖國的西沙群島是個美麗、富饒的地方。

  二、文章結構:

  全文共有6個自然段,按先總述后分述的順序敘述,分述部分又是按照“海水——海底——海灘——海島”這樣的層次寫的。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寫西沙群島的重要地理位置,點名那里風景優美,物產豐富,十分可愛。

  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分別寫了海水五光十色,十分美麗,形成不同色彩的原因;海底有各樣的珊瑚、海參、大龍蝦,各種各樣數不清的魚;海灘上有美麗的貝殼,有趣的海龜,以及島上是海鳥的天下。樹上棲息著海鳥,樹下堆積著鳥糞,遍地都是鳥蛋。

  第三部分:(第6自然段)寫島上的兒女守衛著祖國的南大門,西沙群島必將變得更加美麗富饒。

  三、分析講解

  1、生字

  (1)字形:本課生字較多,同學們在學習時要注意一些字的字形。如:

  饒:左邊為食字旁,要與澆水的澆相區別。

  纓:指用線、繩等做的裝飾品,與絲綢有關,所以是絞絲旁。

  貴:指貴重值錢的意思,與貨幣金錢有關,所以是貝字旁。

  (2)字音

  本課有一個多音字“參”,在這里讀“shēn”,組成詞語:海參。

  (3)詞語解釋:

  海防前哨:本課指西沙群島在海防前哨的重要地位。

  蠕動:像蚯蚓一樣慢慢爬動。

  龐大:極大的意思。

  五光十色:形容色彩鮮艷、花樣繁多。

  綻開:裂開的意思,“像綻開的花朵”就是像開放的花朵。

  棲息:本課指鳥類停留休息。

  2、理解課文

  在學習本文時我們除了要了解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之外,還要初步掌握抓住詞句理解自然段主要內容的方法,下面我們來看課文的第2——5自然段。

  (1)第2自然段默讀,思考這段主要寫的是什么?怎么樣?

  作者通過“深藍、淡青、綠、淡綠、杏黃”等顏色的詞語把西沙群島海水的色彩描寫的十分具體。顏色的多正好可以用書中的一個詞語來概括叫做“種種色彩”。同學們抓住這段的主要詞語“海水”、“種種色彩”就可以總結出這一段的主要內容為“西沙群島的海水顯出種種色彩”。

  這一段我們先找出主要的詞語理解,然后將意思歸納起來就是這段的主要內容了,這種方法就是抓住詞句理解自然段主要內容的方法。你理解了嗎?

  (2)第3自然段默讀,思考這段都寫了哪些景物,它們都有什么特點?

  現在讓我們學習用第2自然段的方法來找一找有關的詞句。“珊瑚各式各樣、海參到處都是、大龍蝦樣子威武、以及各種各樣數不清的魚。”要想概括這個自然段的主要內容應用什么方法?我們可以用串連詞句的方法,要把每一句話中最主要的詞句畫下來,整理成句就是這一段的主要內容了。可以歸納為“海底有美麗的珊瑚,威武的大龍蝦,還有很多海參和各式各樣數不清的魚。”

  請同學們有語氣地朗讀課文,理解概括段的主要內容的方法。

  這一段還有兩個比較難理解的句子,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海底的巖石上有各式各樣的珊瑚,有的像綻開的花朵,有的像美麗的鹿角。”這句話主要告訴我們海底的珊瑚不僅十分美麗,而且姿態萬千,除了文中描寫的像花朵、像鹿角以外,你還能想象出像什么嗎?同學們可以查找有關的課外資料,看一看珊瑚的圖片和錄像。

  “西沙群島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魚。”這里的“一半”并不是二分之一的意思,而是告訴我們西沙群島里的魚十分的多,多得像海水一樣到處都可以見到魚。

  (3)第4自然段默讀了解意思

  要想概括段的主要內容,應畫出哪些詞語呢?請同學們試著畫一畫。

  我們還用抓住字詞句來理解的方法概括一下這段的主要內容。這一段主要寫海灘上有美麗的貝殼和有趣的海龜。

  (4)第5自然段

  請同學們想一想這一段用那種方法概括主要內容呢?請說明理由。

  (第一句話,重點句。)這一段主要寫西沙群島是鳥的天下。從“遍地都是鳥蛋、樹下堆積著厚厚的鳥糞”等詞句都可以看出鳥的多。

  西沙群島是我國南海中四大群島之一,那里景色優美,物產豐富,建議同學們在課前查找有關西沙群島的資料,以便幫助理解課文。

  練習1第四題

  這道題是把句子寫具體的練習。主要學習用補充的方法說明主要意思。要想補充具體,應掌握三條:

  (1)抓住句子的主要意思。如“教室里很安靜”主要意思指安靜。

  (2)圍繞主要意思展開聯想,補充具體。例如“教室里很安靜”。

  (3)聯想安靜的情景,從而補充了“連同學們均勻的呼吸聲都能聽見”。

  (4)補充具體要鼓勵求異,不必強求一致。

  讓我們來做幾個練習。

  1、外面的雨真大。

  2、今年的廟會辦得真熱鬧。

  3、小草的生命力十分頑強。

語文教案《富饒的西沙群島》6

  《富饒的西沙群島》課文原文

  西沙群島位于南海的西北部,是我國的海南海省三沙市的一部分。那里風景優美,物產豐富,是個可愛的地方。

  西沙群島一帶海水五光十色,瑰麗無比:有深藍的,淡青的,淡綠的,杏黃的。一塊塊,一條條,相互交錯著。因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峽谷,海水有深有淺,從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

  海底的巖石上長著各種各樣的珊瑚,有的像綻開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海參到處都是,在海底懶洋洋地蠕動。大龍全身披甲,劃過來,劃過去,樣子挺威武。

  魚成群結隊地在珊瑚叢中穿來穿去,好看極了。有的全身部布滿彩色的條紋;有的頭上長著一簇紅纓;有的周身像插著好些扇子,游動的時候飄飄搖搖;有的眼睛圓溜溜的,身上長滿了刺,鼓起氣來像皮球一樣圓。各種各樣的魚多得數不清。正像人們說的那樣,西沙群島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魚。

  西沙群島也是鳥的天下。島上有一片茂密的樹林,樹林里棲息著各種海鳥。遍地都是鳥蛋。樹下堆積著一層厚厚的鳥糞,這是非常寶貴的肥料。

  海灘上有揀不完的美麗的貝殼,大的,小的,顏色不一,形狀千奇百怪。最有趣的要算海龜了。每年四五月間,龐大的海龜成群爬到沙灘上來產卵。漁業工人把海龜翻一個身,它就四腳朝天,沒法逃跑了。

  西沙群島也是鳥的天下。島上有一片片茂密的樹林,樹林里棲息著各種海鳥。遍地都是鳥蛋。樹下堆積著一層厚厚的鳥糞,這是非常寶貴的肥料。

  富饒的西沙群島,是我們祖祖輩輩生活的地方。隨著祖國建設事業的發展,可愛的西沙群島,必將變得更加美麗,更加富饒。

  《富饒的西沙群島》課語文教案

  教學要求:

  1.認識“饒”等11個生字。會寫“富”等12個字。能正確讀寫“風景優美、物產豐富、五光十色”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讀懂課文主要內容,了解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培養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4.摘抄課文中優美的語句,豐富語言積累。

  教學重難點:

  讀懂課文主要內容,了解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培養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課前準備:

  1.一張中國地圖。

  2.與課文內容相關的彩色掛圖。

  3.小黑板三塊,或投影片四張。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設疑導入。

  今天我們學習《富饒的西沙群島》,你知道西沙群島在什么地方嗎?西沙群島是一個怎樣的地方呢?我們讀完這篇課文你就會有所了解。

  二、初讀課文。

  1.學生自讀課文,注意讀正確,讀流利。

  2.檢查生字新詞。課件出示帶生字的詞語:

  深藍、懶洋洋、披甲、劃來劃去、威武、揀貝殼、形狀、漁業、工人、肥料、祖祖輩輩、富饒、島嶼、山崖、棲息、鳥糞

  a.指名讀,注意正音。

  b.開火車練讀,齊讀。

  c.重點指導難認難寫的字:懶、威、武、揀、輩

  d.學生練寫生字。

  3.交流老師提出的問題。

  a.從地圖上指出西沙群島的具體位置。

  b.根據學生的回答,讀畫出文章的中心句:那里風景優美,物產豐富,是個可愛的地方。

  三、朗讀感悟

  1.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朗讀,并想一想喜歡的原因。

  2.小組交流。把自己最喜歡的段落朗讀給小組同學聽,相互評價。

  3.全班交流。讀自己最喜歡的段落,說說喜歡的原因。

  4.重點感悟。

  a.出示句式。

  海底的巖石上長著各種各樣的珊瑚,有的像綻開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

  魚成群結隊地在珊瑚叢中穿來穿去,好看極了。有的全身布滿彩色的條紋;有的頭上長著一簇紅纓;有的周身像插著好些扇子,游動的時候飄飄搖搖;有的眼睛圓溜溜的,身上長滿了刺,鼓起氣來像皮球一樣圓。

  b.朗讀體驗。這兩段話寫了什么,你覺得寫得怎么樣?

  c.仿照句式寫話。

  用“有的……有的……有的……”寫一句話。

  四、課后拓展。

  1.搜集描寫祖國風光的詩句、諺語、歇后語等。

  2.背一背自己喜歡的段落。

  第二課時

  一、再讀課文。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再讀課文,感受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

  2.教師出示海面、海底、海灘、海島的有關圖片,學生看圖背誦相應的段落。

  3.舉行“可愛的祖國”古詩名言展示會。

  ①學生交流描寫祖國風光的古詩。如:

  《望廬山瀑布》《望洞庭》《峨眉山月歌》《望岳》《錢塘湖春行》。

  ②學生交流描寫祖國風光的諺語。如: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

  峨嵋天下秀,三峽天下雄。

  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

  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

  二、積累語言。

  1.學生抄寫詞語表中列出的本課的詞語。

  2.聽寫剛才抄寫的詞語,聽寫后自己對照批改、訂正。

  3.抄寫課文中優美的語句。

  三、拓展延伸。

  學生把自己心中的西沙群島用絢麗的色彩描繪出來,辦一期《可愛的西沙群島》畫展。

  板書設計:

  富饒的西沙群島

  海水:五光十色

  海底:珊瑚、海參、大龍蝦、各種魚類

  海島:海鳥、鳥蛋、風景優美

  物產豐富

  《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反思

  《富饒的西沙群島》是一篇語言優美、內容翔實的課文。作者按照海水、海底、海里、海島的順序,介紹了位于我國南海的西沙群島的美麗和富饒。課文的主旨是要使學生了解西沙群島是個風景優美、物產豐富的可愛的地方,要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感受課文語言的優美,積累好詞佳句。這一節課,我緊緊圍繞課后題設計了兩個任務:一是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來介紹西沙群島自己喜歡的一處景物;而是選擇課后題其中的一幅圖片,經過查資料,了解圖片上海生物的名字、樣子、特點以及生活習性等,做前置性作業,拓寬學生海洋生物知識面,運用課文的寫作方法,進行小練筆。

  成功之處:

  在回憶課文的整體結構、每段的構段方式時,我過得比較細,感覺大多數同學們都掌握了這些知識,因為同學們以小組交流“我”喜歡的海景時,要么是總分,要么是分總,要么是總分總;小練筆時,我走在其中一一指導,也發現只有幾個孩子不能圍繞一句話來寫。總之,這種寫法同學們是掌握了,只是表達上語言還是不夠靈活,主要表現在模仿太呆板,想象還不夠豐富。

  不足之處:

  我感覺注重復習課內知識時間花費太多了,鞏固復習課文表達與寫作方法太細了。其實做前置作業認真的孩子們,人家了解了不少海生物知識,在寫話之前,讓他們交流一下所收集的知識,這樣能夠加快寫作的速度。所以,以后在教學設計時,一定考慮到前置作業的作用,切記流于形式,一定讓它真正發揮課堂作用。

  在今后的學習過程中,我更應該引領著學生去欣賞,去朗誦,去體會,去感悟,給學生更多的自由感受與想象發揮的空間,課前一定做好精心設計,做好全盤考慮,為學生充分發展打好基礎。

語文教案《富饒的西沙群島》7

  評委老師:早上好!我說課的課文是《富饒的西沙群島》這篇課文通過介紹的地理位置和它的美麗富饒,表達作者對西沙群島的熱愛之情。課文先講西沙群島的位置,再按海面、海底、海灘、海島的順序具體介紹西沙群島的風光與物產。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一是讓學生了解我國南海水域的廣闊與富饒,二是學習課文中的優美語言,積累好詞佳句。

  因此,根據課標對中年級的具體要求,結合本組和本課教材特點及學生實際,我擬定如下幾個教學目標:

  1、掌握本課生字詞,正確“珊瑚、綻開、蠕動、棲息”等詞語;

  2、理解課文內容,了解西沙群島是個美麗、富饒的地方,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的感情;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摘抄課文中的優美詞句,豐富語言的積累。

  針對以上目標,我把教學重難點確定為:通過理解重點詞句感受西沙群島的美麗與富饒。

  說教法、學法: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兒童是用‘聲音、形式、色彩、語言’思維的”。教師的教要遵循兒童學的規律。因此,結合本課特點,我在教學中擬用:多媒體教學法、小組合作探究、情境朗讀這幾種教學方法,且這些方法將在我以下餓教學過程中具體體現。

  說教學過程:

  在學習完生字詞,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的基礎上,依照本課教學重難點,我設計如下教學程序:

  一、整體入手,組織自學

  學生是語文學習主人,在這篇課文的教學中我注重學生的自主解讀文本能力的訓練。因此我在學生明確了課文是從三個方面對西沙群島進行介紹和說明后,組織學生按小組選擇喜歡的方面合作學習。并根據班級學生實際給出學習提示:1、你們最喜歡西沙群島哪方面,讀一讀,讀出喜愛感情?2、合作中你們解決了哪些問題,還有哪些遺留問題?3、你們想如何展示學習成果:讀一讀?寫一寫?還是畫一畫?這樣進行把目標轉化成任務驅動,可以驅動學習的學習。

  二、匯報展示、品位重點

  在學生的匯報交流中,充分尊重學生匯報、交流方式的多樣化、個性化并且抓住重點詞句引導學生讀書,理解關鍵詞句。如交流學習西沙群島的地理位置時,讓學生結合地圖理解,體會西沙群島位置的重要性。而理解描述西沙群島美麗、富饒的段落既是本文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如學生學習、交流“因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峽谷,海水有深有淺,從海面看,色彩就不同。”這句時,教師可展示圖片資料,圖文結合,促進學生對課文的理解;當學生交流西沙群島海里魚多、海鳥多時,教師可以在學生充分交流的基礎上和學生交流。展示相關資料、圖片,讓學生獲得感性認識,加深理解。

  三、回歸全文,豐富積累

  這篇課文語言優美,用詞準確、生動,所以我在回歸全文時學生伴著音樂一邊讀課文中第一段和最后一段,一邊想象西沙群島的物產、風光,讓學生明確文章首尾呼應寫法并能有意識借鑒到寫作中。好詞佳句的積累也是本課的一個重要內容,這里我通過范讀、學生練讀、小組賽讀的方式,并配上音樂和圖片,讓學生從內心感受到西沙群島景色優美、物產豐富。這樣進行多種感官刺激,在理解、欣賞、朗讀的基礎上讓學生進行語言的積累。

  我的說課完畢,謝謝評委老師!

語文教案《富饒的西沙群島》8

  第三課時

  (一)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二)課堂練習

  1.課后練習2學習把句子寫具體(1)大龍蝦樣子挺威武。

  大龍蝦(全身披甲,劃過來,劃過去)樣子挺威武。

  比較前句和后句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哪種寫法好?為什么?課文怎樣把句子寫具體的?(寫出大龍蝦的樣子和動作)

  (2)海灘上有許多美麗的貝殼。

  用同樣的方法比較出后種寫法好。

  怎樣把一個總述句寫具體呢?(可以從貝殼的大小、顏色、形狀、姿態幾方面分述)

  2.課后練習3

  結合課文說說下面句子的意思表達得是否準確。

  (1)西沙群島是南海上的一個島嶼。(應改為:西沙群島是南海上的一群島嶼。)

  (2)西沙群島只是鳥的天下。(應改為:西沙群島也是鳥的天下。)

  本題主要是對學生進行邏輯思維訓練,要求通過辨析來判斷句子在表達意思上是否準確。

  3.看幻燈填空

  ()的花朵()的山崖()的珊瑚

  ()的峽谷()的樹林()的海龜

  ()的地方()的鹿角()的貝殼

  海底的珊瑚像(),像()。

  飛虎魚的周身像()。

  氣鼓魚鼓起氣來像()。

  4.看幻燈總結幾種常見段式分層和概括段意方法

  5.寫出本文2、3、4、5小節的段意

  (三)聽錄音《富饒的西沙群島》。

  (四)評析。

  哪些地方寫得好?把自己認為寫得好的段落和句子讀給大家聽。

語文教案《富饒的西沙群島》9

  學習目標:

  1、會認本課10個生字,會寫本課13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二、三、四自然段。

  3、能用查字典和聯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本課詞語。

  4.了解本課主要內容。

  學習重點:

  1、學會本課15個生字,能用查字典和聯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本課詞語。結合詞句訓練,體會作者用詞準確,生動形象。

  2、學習方法指導:小組交流,合作探究

  知識鏈接:

  西沙群島:是南海四大群島之一,由永樂群島和宣德群島組成,共有22個島嶼,7個沙洲,另有10多個暗礁暗灘。主要島嶼有永興島、東島、中建島等。這片大大小小的珊瑚島嶼群漂浮在三萬平方公里的海域上,美麗而純凈。

  海防前哨:原意指位于海防突出位置的前沿哨所,代指位于海防突出位置的地區。

  珊瑚

  珊瑚:珊瑚蟲是一種海生圓筒狀腔腸動物,在白色幼蟲階段便自動固定在先輩珊瑚的石灰質遺骨堆上。珊瑚是珊瑚蟲分泌出的外殼。珊瑚的化學成分主要為CaCO3,以微晶方解石集合體形式存在,成分中還有一定數量的有機質。形態多呈樹枝狀,上面有縱條紋。每個單體珊瑚橫斷面有同心圓狀和放射狀條紋。顏色常呈白色,也有少量藍色和黑色。珊瑚不僅形象像樹枝,顏色鮮艷美麗,可以做裝飾品,并且還有很高的藥用價值。

  預習任務:

  1、借助拼音會讀會認本課生字。

  2、能從課文的描述初步感受西沙群島的美麗與富饒。

  自主、合作、探究:

  1、在課文中畫出本課的生字詞,讀一讀。

  2、自讀課文,畫出不理解的詞語,小組間交流,借助查字典、聯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

  3、找己覺得美的句子讀一讀,抄一抄。

  我來闖關:

  A、看拼音寫詞語。

  fùráo duījī fēngjǐngyōuměi

  ( ) ( ) ( )

  féiliào shìyè hǎifángqiánshào

  ( ) ( ) ( )

  B、在括號內填上恰當的詞。

  五( )十( )有( )有( )成( )結( )

  千( )百( )各( )各( )四( )朝( )

  學習收獲:

  知識延伸:

  了解南海諸島

語文教案《富饒的西沙群島》10

  教學目標

  1.了解我國西沙群島是個美麗、富饒的地方,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2.學會本課生字,用查字典和聯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本課詞語。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理解詞句,了解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

  教學時間三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學生初讀課文,查字典聯系上下文,自學生字、詞。

  二、教學重點、難點

  查字典,自學生字、詞。

  三、教學過程

  (一)學生按要求自學生字、詞。

  1.引導學生回憶復習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的方法步驟。

  2.引導學生回憶復習自學生字、詞的方法步驟。

  3.讓學生按要求自學生字、詞。

  4.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自學生字、詞填表。舉例:

  (二)檢查自學。

  1.指名讀詞語:

  2.指名讀課文,糾正讀音。

  本課多音字比較多,要注意提示學生讀準字音。

  “海參”的“參”是多音字,課文中應讀作“shēn”,不要讀成“cān”。

  “劃動”的“劃”是多音字,課文中應讀作“huá”,不要讀成“huà”。

  “必將”的“將”是多音字,課文中應讀作“jiāng”,不要讀成“jiàng”。

  “有趣”的“趣”應讀作“qù”,不要讀成“qū”。

  “瑰麗”的“瑰”應讀作“guì”,不要讀成“guī”。

  也可采用給帶點字選擇正確讀音的方法作鞏固練習。

  3.指導學生識記字形。

  “刺”是左右結構,左邊中間沒有一橫,不要寫成“束”。

  “饒”是左右結構,右邊上面不要多寫一點。

  “趣”是半包圍結構,最后一筆捺要寫成點。

  4.可采用識別同音、形近字的方法作鞏固練習。

  例:

  揀()積()義()劃()

  撿()集()意()畫()

  防()哨()饒()料()

  紡()稍()澆()科()

  (三)理解詞義:

  1.讓學生從文中找出不理解的詞語質疑。

  2.引導學生通過查字典,聯系上下文理解詞義。

  (1)在學生質疑的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查字典,聯系上下文理解詞義。

  以“饒”字為例。“饒”在課文中組成的新詞是“富饒”。教師引導學生把“饒”字作為帶點字,查字典選擇字義。“饒”在字典中的意思是富足、多的意思,聯系上下文學生便可從中悟出富饒的意思是形容物產很多很豐富。

  (2)小結查字典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方法。

  (3)出示詞語,讓學生作鞏固練習。

  蠕動——像蚯蚓一樣慢慢移動。聯系課文內容,指海參沒有腳,靠肌肉收縮行動,因此是像蚯蚓一樣慢慢移動。

  龐大——極大。課文中海龜很大,一般都在上百公斤。

  威武——威風,勇猛的樣子。

  五光十色——色彩繁多,鮮艷,明亮。

  瑰麗無比——奇特的美,沒有什么好相比。

  千奇百怪——指貝殼的形狀各式各樣。

  (四)介紹西沙群島。

  1.介紹西沙群島。

  西沙群島是我國南海中四大群島之一,在海南島南330公里。有宣德、永樂兩島群和其他島礁。主要島嶼有永興島、趙述島、珊瑚島、甘泉島、中建島、東島等,以永興島為最大。多為橢圓形珊瑚島礁。熱帶資源豐富,盛產魚類、鳥糞、海參、海龜等。每到魚汛,海南、湛江一帶漁民多來此捕魚,南海諸島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處于太平洋的交通咽喉地位,是我國的海防前哨。

  2.出示圖片或標本讓學生觀看。

  (五)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熟悉生字、新詞。

  (六)作業:朗讀課文,寫生字、詞。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閱讀課文1~6自然段,了解我國西沙群島是個美麗、富饒的地方。

  (二)聯系上下文理解詞句。

  二、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理解詞句,進而了解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

  三、教學過程

  (一)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檢查復習。

  (二)學習第1自然段。

  1.指名讀第1自然段。

  2.思考:本段共有幾句話?各是什么意思?

  第1自然段共有兩句話。第1句介紹了西沙群島的地理位置。

  第2句概括介紹了西沙群島是個“風景優美、物產豐富”的地方。

  3.出示地圖。

  (1)讓學生從地圖中找出西沙群島,弄清西沙群島所在的地理位置。

  (2)討論什么是“海防前哨”?為什么說西沙群島是“我國的海防前哨”?

  “哨”是巡邏、偵察、警戒防守的崗位。西沙群島地處祖國的最南端,在海防中處于前哨的地位,所以說西沙群島是我國的海防前哨。

  (三)學習第2自然段。

  1.指名讀第2自然段。

  2.思考:西沙群島一帶的海水都有哪些顏色?為什么會有這些顏色?

  3.指名回答。

  西沙群島一帶的海水五光十色,瑰麗無比。有深藍色、青色、綠色、淡綠色、杏黃色。因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峽谷,海水有深也有淺,所以從海面上看,色彩就不同了。

  4.什么是“五光十色”?為什么說西沙群島一帶的海水五光十色?

  “五光十色”是指色彩繁多、明亮的意思。教師借助這兩個問題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語,聯系課文內容,理解句意。讓學生從中體會西沙群島一帶的海水藍綠青黃,色彩繁多,深淺不一,十分艷麗,因此用“五光十色”來形容是十分恰當的。

  5.本段共有幾句話?是圍繞著哪一句話的意思寫的?是怎樣連接的?

  本段共有三句話,是圍繞著“西沙群島一帶的海水五光十色,瑰麗無比”這句話的意思寫的。經過討論,要讓學生弄清這三句話之間的關系。第1句概括介紹了西沙群島一帶海水的色彩;第2句具體講海水的種種色彩;第3句講海水“五光十色”的原因是和海底的地形高低不平有關。這三句話先講結果,后講原因,中間用“因為”連接起來,是因果關系的句式。

  6.出示把句子補充完整的練習,訓練學生用因果句式說話。

  (1)因為西沙群島的海底地形高低不平,所以______________。

  (2)西沙群島一帶的海水五光十色,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

  7.小結,聯系上下文用提問法讀懂一段話。

  (1)提問:剛才我們是怎樣初步學習第2自然段的?

  (2)學生回答,教師歸納。

  經過討論,要讓學生從中掌握用提問法讀懂一段話。首先要知道本段有幾句話?然后要知道每句話是什么意思?接著要弄清這幾句話是圍繞哪句話的意思寫的?最后要知道句與句之間是怎樣連接的?歸納起來應做到四知道:

  一知道有幾句

  二知道句意

  三知道怎樣寫

  四知道句間聯系。

  8.用學法。

  讓學生用歸納出的閱讀一段話的方法,學習3~6自然段。

  (四)學習第3自然段。

  1.讓學生根據已掌握的閱讀一段話的方法,自讀第3自然段。

  2.教師用提問法檢查自讀情況。

  (1)本段有幾句?

  學生答:(本段有三句話)

  (2)介紹了海底的哪幾種動物?

  三句話分別介紹了西沙群島的珊瑚、海參和大龍蝦。

  (3)指名分句朗讀,想一想這三句話是怎樣介紹珊瑚、海參和大龍蝦的?

  經過思考討論,要讓學生從中懂得這三句話是并列關系,“像綻開的花朵”、“像分枝的鹿角”形象地介紹了珊瑚的外形特點。“蠕動”、“劃過來、劃過去”準確地寫出了海參和大龍蝦的動態,再用“懶洋洋”和“威武”分別加以擬人化的描寫,更使句子顯得生動而逼真。

  (五)學習第4自然段。

  1.讓學生默讀第4自然段,用“‖”給本段分為三層。

  思考:每層的意思是什么?

  2.課堂討論:

  本段的三層意思是怎樣劃分的?是圍繞什么意思寫的?

  要理解這段話,首先要讓學生弄清本段的結構。第4自然段共有四句話。可按“先總述,后分述,再總結”的順序,分為三層,第1句“魚成群結隊地在珊瑚叢中穿來穿去。”總體介紹了西沙群島的海里魚非常多。第2句采用排比的句式連用四個“有的”,具體介紹了海里的魚的種類繁多。第3、4兩句概括總結了西沙群島的海里的魚多,各種各樣多得數不清,形象地寫出魚多的程度,“一半是水,一半是魚”。在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懂得“一半是水,一半是魚”,是說西沙群島的海里魚非常多,并非真的是水和魚各占一半,作者用“一半是水,一半是魚”來形容魚多,運用了夸張的手法,顯得恰當,而又形象。

  3.讓學生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1)魚成群結隊地在珊瑚叢中穿來穿去。

  (2)有的________;有的________;有的________;有的________。

  (3)________魚多得________。

  (4)正像人們說的那樣,西沙群島的海里________________。

  4.讓學生借助填空練習,朗讀課文,練習背誦。

  (六)學習第5自然段。

  1.指名讀課文。

  2.課堂討論:這段話共有幾句?介紹的是什么?

  這段話共有兩句。分別介紹了西沙群島海灘上的貝殼和海龜。寫貝殼數量多得“揀不完”,形狀“千奇百怪”。寫海龜多得“成群”,樣子“龐大”、“有趣”,把它“翻一個身”,它就“四腳朝天,沒法逃跑”了。

  3.練習朗讀。

  可采用教師領讀,學生齊讀的方式進行,增加課堂練習的趣味性。

語文教案《富饒的西沙群島》11

  《富饒的西沙群島》是小學三年級的一篇精讀課文。課文通過介紹西沙群島的地理位置和它的美麗富饒,表達了作者對西沙群島的熱愛之情。從整篇布局來看,篇幅較長,但語句描寫優美,富有感染力。

  張老師的這堂課是第一課時的教學,由于篇幅較長,他有選擇、有重點地節選了海水和海底作為這節課的學習內容。張老師以其特有的方式,帶領我們一步一步走進西沙群島,逐步感受西沙群島的富饒。我相信,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學生對“富饒的西沙群島”的理解定不會停留在華麗的言語間,那漂亮的珊瑚、蠕動的海參、成群結隊的魚都會深深地印在學生的腦海里。

  在我看來,這堂課是一堂出色的課,它有這么幾大亮點:

  一、平常中顯露不尋常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對于語文課堂的導入,我們也力求新穎,獨特。在這個追求的過程中,往往會出現失真。在本堂課中,張老師的導入很簡潔,卻不得不讓你拍手稱贊。張老師以一組與海水相關的詞語作為見面禮,引出大海,繼而在黑板上畫出了海底、海面的簡略圖。在解說的時候,張老師說了這樣一句話:“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峽谷。如果它露出了海面,形成一小塊四面環海的陸地,這叫什么呀?大的就叫島,小的就叫嶼,總稱叫“島嶼”。如果不是一個,而是一群,這一群島嶼又叫什么呢?就叫“群島。”在此基礎上,教師直接引出本課課題。寥寥幾語,不僅讓孩子們理解了什么是島嶼,對西沙群島的陌生感也會就此消弭。

  二、標新立異學詞語

  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并不是孤立的,它需要教師在“詞不離句,句不離段,段不離篇”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進行理解。在詞語教學上,張老師并沒有依照傳統的“把詞語單獨拎出來”這樣的教學方式,而是在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朗讀課文后,交流自己對西沙群島的印象。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根據學生的反饋,及時地抓住了課文中的一些比較難理解的詞語,通過朗讀、表演、想象等多種方式進行教學,做到了“寓學于樂”,使學生更好的理解了像鹿角一樣的珊瑚、懶洋洋的蠕動的海參,以及威武的龍蝦的樣子。

  三、巧用多媒體,拉近生本距離

  在課堂初始,教師形象的像學生解釋了西沙群島。但西沙群島對這群孩子來說,依然是比較模糊的。針對此點,張老師在解釋“群島”引導課題時,就用多媒體向學生出示祖國地圖,展示西沙群島的所在位置。這樣通過畫一畫,找一找,不僅填補了學生的這一知識盲點,還有效地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可謂一舉兩得。接著此舉為后面的研讀課文打下了良好的情感基礎。再如對珊瑚、海參、大龍蝦這樣的海底生物,學生都缺乏感性認識。對此,張老師并沒有畏懼,而是用多媒體直觀呈現它們的形狀、樣子。從學生的一聲聲驚嘆聲中,我相信學生一定對它們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學生恍若置身海底,有效地拉近了學生與文本之間的距離。

  再如教學第四段時,老師抓住了“有的……有的……”,運用多媒體出示了更多的魚種,對文本進行了補充,開拓了學生的思維。然而張老師并沒有止于此,而是讓學生有針對性地寫一段話,無形中讓學生感受譴詞造句的藝術。

  教學永遠是一門有缺憾的藝術。在我看來,這節課同樣也有不足之處。我覺得在某些環節,張老師的預設可能過強。如:在初讀后的交流過程中,教師試圖讓學生主動的讀完第三段,然后出示詞語進行教學。但學生并沒有如師愿,故而在此環節浪費了很多時間。我認為,如果真的想順著自己的教案來上,也可以在學生讀出本段中的其他句子時,教師可以直接引導學生去讀這一段,從而有序教學。

  當然,對于課堂教學來說,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精彩的課堂永遠是下一堂課。學無止境,教無止境,我相信只有不斷學習,不斷實踐,我們才能不斷進步,才能慢慢地走出屬于自己的教育路!

語文教案《富饒的西沙群島》12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23個生字,學會其中的15個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海防前哨、五光十色、峽谷、全身披甲、威武、海灘、貝殼、鳥糞、肥料、守衛、建設、必將等。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二、三、四自然段。

  3.能讀懂課文主要內容,了解我國西沙群島的美麗和富饒,培養熱愛祖國的感情。

  4.學習摘抄課文中的優美詞句,豐富語言的積累。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整體感知課文。

  教學步驟:

  (一)導入

  (在黑板上懸掛中國地圖,向同學們簡單介紹西沙群島的地理位置)這是我國的版圖,這里是北京,這里是南海,在南海上有四大群島,西沙群島就是其中之一。它是我國南面的一扇大門,是海防前哨。今天我們就和作者一起去感受一下西沙群島的風光和物產。(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

  1.默讀2~6自然段:邊讀邊想:課文是按怎樣的順序寫西沙群島的景色和物產的?找出相對應的自然段。

  明確:海水、海底、海灘、海島

  2.學習第2自然段。

  (1)默讀:這一段主要寫的是什么內容?

  明確:海水五光十色,瑰麗無比

  (2)結合上下文理解:五光十色、瑰麗無比

  ①海水都有哪些顏色?

  ②設問:僅僅顏色多就叫五光十色嗎?

  通過與“五顏六色”進行比較,體會“五光十色”中的“光”的意思。

  ③準確理解:五光十色:這里指西沙群島海水色彩繽紛、鮮艷明亮。

  瑰麗無比:異常美麗,沒有什么能比得上。

  (3)為什么西沙群島的海水如此美妙神奇呢?

  結合學生回答畫簡筆畫

  (4)說話訓練。

  找學生指圖說說海水為什么“五光十色、瑰麗無比”?并用“因為……,…所以……”的句式來表述。

  (5)指導感情朗讀。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能讀懂課文主要內容,了解我國西沙群島的美麗和富饒,培養熱愛祖國的感情。

  教學步驟:

  (一)復習導入

  1.西沙群島一帶的海水是什么樣的?為什么?

  2.西沙群島的海底、海灘、海島又是怎么樣的呢?

  (二)學習課文,理解內容

  1.學習第3自然段:

  (1)指讀并思考:這一段共幾句話?介紹了哪幾種物產?

  明確:珊瑚、海參、大龍蝦

  (2)逐句理解:啟發學生重點抓住“綻開”“蠕動”“威武”等詞語,體會珊瑚美麗、各種各樣,海參懶洋洋,大龍蝦威武的特點。

  (3)朗讀第3自然段。

  ①自由分句讀:這一段寫了哪些動物的怎樣的特點?(引導同生由部分到整體,為概括自然段主要意思做好鋪墊)

  ②小結內容:這一段寫西沙群島的海底是________,有________,有________。

  (4)指導感情朗讀。

  2.學習第4自然段。

  (1)指讀后提問:課文是從幾方面具體介紹魚多的?

  明確:數量、種類

  (2)自由讀思考:從哪兒可以看出魚的數量多?從哪兒可以看出魚的種類多?結合重點詞語進行理解。

  (3)討論交流:引導學生重點抓住“成群結隊”,四個“有的”,“各種各樣”,“多得數不清”,“一半是水,一半是魚”等詞語體會魚的數量、種類繁多。

  (4)再讀第四自然段,思考:這一段中哪句話概括了整段的內容?并說明理由。

  明確:第三句

  (5)完整表述:第一、二、四句是怎樣圍繞第三句來寫的?

  (6)指導感情朗讀。

  3.學習第5自然段。

  (1)用學習第3自然段的方法,按提綱自學第5自然段。

  自學提綱:第5自然段第一句話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三、四句話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個自然段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學生自學,小組交流。

  (3)全班交流:

  引導學生重點抓住”揀不完”、“龐大”、“有趣”等詞語進行理解,訓練學生概括句意和段意。應注意:語句精煉、要點全面。

  4.學習第6自然段。

  (1)用學習第4自然段的方法,按照提綱自學第6自然段:

  自學提綱:第6自然段第二句話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句話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句話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三句話都是圍繞第_________句話“_________”來寫的。并說明理由。

  (2)學生自學,小組討論。

  (3)全班交流:引導學生重點理解本段幾句話的思路:

  “鳥的天下”→樹多→鳥多→鳥蛋多→鳥糞多

  從而弄清全段是圍繞“鳥的天下”來寫的。

  (4)指導感情朗讀。

  5.小結:通過2~6自然段的學習,你們知道了西沙群島是個怎樣的地方?能具體地說一說嗎?

  6.感情朗讀2~6自然段。

  7.學習第7自然段。

  (1)指讀后提問:將來的西沙群島會怎樣?

  更加……更加……

  (2)齊讀

  (三)總結

  1.啟發學生明確這節課學到的理解詞句的方法。

  2.引導學生感情朗讀課文,啟發學生再次質疑問難。

  (四)感情朗讀全文

  第三課時

  學習目標:

  學習生字詞;學習摘抄課文中的優美詞句,豐富語言的積累。

  教學步驟:

  (一)檢查背誦第四自然段

  (二)字詞學習

  1.刺(cì)(左邊中間不要多一橫);

  揀(jiǎn)(右邊中間不要少一橫);

  饒(ráo)(右上角不要多一點)。

  2.其他生字寫法。

  3.帶拼音抄寫生字詞。

  (三)作文訓練

  學習第6自然段敘述的順序,寫一段話。介紹學校里的花草樹木(也可以根據學生生活環境的具體情況,選出學生有話可說的內容,進行語言訓練)。

  (四)摘抄文中的優美詞句,并寫幾個打比方的句子

  (五)板書設計

  教案點評:

  閱讀教學時能抓住描寫西沙群島的重點語句,啟發學生品詞析句,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運用多種方法,訓練學生的感情朗讀,并初步運用分段方法,進行分段的訓練。例如:用畫簡筆畫的方法讓學生理解西沙群島的海水為什么如此美妙神奇。在閱讀教學中注重說話訓練,對學生進行邏輯思維訓練。注重引導學生總結學習收獲,進行語言積累。

語文教案《富饒的西沙群島》13

  教學目標:

  一、 認知目標

  1、會認10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能正確讀寫“風景優美、物產豐富、五光十色、深藍、杏黃、交錯、高低不平、各種各樣、懶洋洋、披甲、威武、成群結隊、飄飄搖搖、顏色、形狀、千奇百怪、漁業工人、四腳朝天、茂密、肥料、祖祖輩輩”等詞語。

  2、能用“富饒”和“寶貴”造句。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三自然段。

  二、能力目標

  1、通過第三自然段的教學,指導學生初步學會“把重點詞句串連起來歸納段的主要內容”的方法,培養學生具有概括段的主要內容的初步能力。

  2、小組學習,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加強學生大膽質疑和語言表達能的訓練。

  三、情感目標

  1、通過學習課文,讓學生感受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培養他們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2、通過合作收集和整理數據的過程,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1)創設情景策略:通過出示西沙群島的方位圖和鳥瞰圖情境引入課題。充分的利用現代化的設備為學生創設一個樂學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愉快中獲得知識。

  (2)自主學習策略:讓學生在觀看視頻和ppt的過程,使學生的認識不僅僅停留在表面,積極組織學生人人參與,以學生為主體,結合教材內容通過小組合作學習, 讓學生了解我國南海水域的廣闊與富饒,感受西沙群島的美麗風光,了解祖國山河的壯美,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3)情境遷移策略:通過同學之間相互合作解疑方法讓學生開動腦筋,互相討論,找出解決問題的途徑。

  教學環境及資源準備:

  (1)教師自制的多媒體課件;

  (2)上課環境為多媒體屏幕環境;

  教學設計理念: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兒童是用‘聲音、形式、色彩、語言’思維的”。教師的教要遵循兒童學的規律。因此,結合本課特點,我在教學中擬用:多媒體教學法、小組合作探究、情境朗讀這幾種教學方法,且這些方法將在我以下教學過程中具體體現。

  在學習完生字詞,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的基礎上,依照本課教學重難點,我設計如下教學程序:

  一、整體入手,組織自學

  學生是語文學習主人,在這篇課文的教學中我注重學生的自主解讀文本能力的訓練。因此我在學生明確了課文是從三個方面對西沙群島進行介紹和說明后,組織學生按小組選擇喜歡的方面合作學習。并根據班級學生實際給出學習提示:

  1、你們最喜歡西沙群島哪方面,讀一讀,讀出喜愛感情?

  2、合作中你們解決了哪些問題,還有哪些遺留問題?

  3、你們想如何展示學習成果:讀一讀?寫一寫?還是畫一畫?這樣進行把目標轉化成任務驅動,可以驅動學習的學習。

  二、匯報展示、品位重點

  在學生的匯報交流中,充分尊重學生匯報、交流方式的多樣化、個性化并且抓住重點詞句引導學生讀書,理解關鍵詞句。如交流學習西沙群島的地理位置時,讓學生結合地圖理解,體會西沙群島位置的重要性。而理解描述西沙群島美麗、富饒的段落既是本文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如學生學習、交流“因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峽谷,海水有深有淺,從海面看,色彩就不同。”這句時,教師可展示圖片資料,圖文結合,促進學生對課文的理解;當學生交流西沙群島海里魚多、海鳥多時,教師可以在學生充分交流的基礎上和學生交流。展示相關資料、圖片,讓學生獲得感性認識,加深理解。

  三、回歸全文,豐富積累

  這篇課文語言優美,用詞準確、生動,所以我在回歸全文時學生伴著音樂一邊讀課文中第一段和最后一段,一邊想象西沙群島的物產、風光,讓學生明確文章首尾呼應寫法并能有意識 借鑒到寫作中。好詞佳句的積累也是本課的一個重要內容,這里我通過范讀、學生練讀、小組賽讀的方式,并配上音樂和圖片,讓學生從內心感受到西沙群島景色優美、物產豐富。這樣進行多種感官刺激,在理解、欣賞、朗讀的基礎上讓學生進行語言的積累。

  教學流程:

  一、導入新課

  1.課件出示:西沙群島的地圖和鳥瞰圖。

  師:在距離海南島180多海里的東南海面上,有一片島嶼像朵朵星蓮,顆顆珍珠浮于萬頃碧波之中,那就是令人向往而又充滿神秘色彩的西沙群島。

  板書:西沙群島

  2.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一起去參觀參觀富饒的西沙群島。

  板書:富饒的(學生書空后齊讀課題)

  二、觀看視頻資料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1、指導學生抓住“富”、“饒”理解文章。

  師:“富”和“饒”都是很多的意思,那么西沙群島什么“多”呢?請大家打開課文默讀,找一找,圈一圈,按課文敘述的順序來說一說。

  三、整體感悟課文

  1.同學們剛才找得很認真,下面就讓我們來交流一下富饒的西沙群島什么多?

  邊交流邊板書:海水 顏色 珊瑚 海參 大龍蝦 魚 貝殼 海龜 鳥 鳥蛋 鳥糞

  2.教師小結:對啊,作者按照地點的變化向我們介紹了西沙群島的海面--(海水顏色多),海底--(珊瑚、海參、大龍蝦、魚多),海灘--(貝殼、海龜多),海島上--(鳥、鳥蛋、鳥糞多),并且在介紹的過程中緊緊抓住了它們的特點,使得這些景物栩栩如生地展現在我們面前。

  3.過渡:下面就讓我們去細細欣賞這些美麗的景物吧!

  四、學習第二小節

  1.課件出示風景圖

  西沙群島一帶海水五光十色,瑰麗無比:有深藍的,淡青的,淺綠的,杏黃的。一塊塊,一條條,相互交錯著。

  請大家自由朗讀這句描寫海水的句子。

  2.指導朗讀:哪位同學能用朗讀來表現海水的瑰麗?

  讀后學生點評。

  3.全班齊讀。

  4.教師引讀:西沙群島一帶海水五光十色,瑰麗無比

  請同學們看著課件接讀。

  5.師生合作讀:為什么會出現這么美麗的景象呢?

  師一邊用鼠標點圖,一邊引讀:因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峽谷,海水有深有淺──

  學生接讀:(所以),從海面看,色彩也就不同了。

  6.指導背誦。

  小結:是啊,那海水猶如一匹巨大的七彩錦緞鋪展在人們眼前,令人嘆為觀止。這節課讓我們再次踏上西沙群島,去感受她的美麗和富饒吧──同學們,接下來,你們最想潛入海底,或是漫步海灘,還是登上鳥島呢?選你最想到的地方,有滋有味地讀起來吧。(師巡視)

  二、指導學習3.4自然段

  1、 快速默讀3.4自然段,你在海底看見了哪些生物呢?用──標出來。

  2、 指名回答。

  3.精讀第3自然段,感受珊瑚的多姿、海參的閑懶、龍蝦的威武。

  (1)指名朗讀描寫珊瑚的句子。

  (2)觀察課件,理解比喻句:“有的像綻開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

  (3)教師引導學生小結:各種各樣。

  把這個中心詞標出來,齊讀。

  (4)指名朗讀描寫海參的句子。

  (5)指導朗讀。

  抓住“懶洋洋地蠕動”這個詞組,理解詞語,結合課件感受海參的特點。

  (6)表演朗讀這一句。

  (7)指名朗讀描寫大龍蝦的句子。

  (8)引導理解“威武”的意思。

  4.精讀第4自然段,感悟魚數量多、魚姿美。

  (1)指名朗讀,整體感悟魚多、美,說說自己讀后的感覺。

  (2)引導理解“各種各樣 、數不清”。

  你能用自己平時積累的其他詞語來形容魚多嗎? (不計其數、不勝枚舉、千姿百態……)

  (3)引導理解“西沙群島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魚”。

  觀察課件,指導朗讀,注意讀出驚嘆的語氣。

  小結:這一句采用的是夸張的寫法,足以說明西沙群島的魚實在是品種繁多、數不勝數啊!

  (4)過渡:這里的魚不僅多,而且很美麗,很獨特,作者介紹了哪幾種魚?請幾個同學分別來朗讀描寫每一種魚的句子。

  指名朗讀。

  (5)學生說說自己喜歡的魚。

  (6)欣賞各種魚的課件,深化感受,隨圖片悟情朗讀相應的描寫魚的句子。

  誰能像課文中那樣介紹其中的一種?(隨機評價學生的語言表達)

  (7)再次朗讀這一段

  先自由朗讀,然后按總分總方法,集體與個別配合朗讀

  5.引導背誦,積累詞句。

  三、分組合作學習5.6自然段

  1.四人小組合作學習,教師巡視指導。

  2.教師根據學生合作情況,邀請兩組向大家展示。

  (1)合作朗讀第5自然段;兩名同學朗讀描寫貝殼的句子。兩名同學朗讀描寫海龜的句子。(初步感受并列寫法)

  (2)用自己的話介紹在鳥島上的收獲。四人合作介紹,每人介紹一方面。

  四、提升感悟,指導學習最后一段。

  1.教師鋪墊引讀,引導學生滿懷深情和期盼地接讀。

  師:是啊,富饒美麗的西沙群島,我們祖祖輩輩生長的地方,隨著祖國建設事業的發展,我們心里充滿了希望和憧憬──

  生:(滿懷深情和期盼地朗讀)可愛的西沙群島必將變得──

  2.教師鋪墊引讀,引導學生滿懷豪情和信心地接讀。

  師:隨著祖國建設事業的發展,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

  生:可愛的西沙群島必將變得──

  五、拓展訓練, 扮演導游介紹海島

  爭當優秀小導游

  學了《富饒的西沙群島》一課,文中哪些景物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跟同桌說說,并把它畫下來,再扮演解說員,在四人小組內介紹,個小組評選優秀解說員,當小導游帶領同學們觀賞美麗富饒的西沙群島。

  板書設計:

  富饒的西沙群島

  海水 五光十色

  海底 珊瑚 海參 大龍蝦 各種各樣的魚

  海灘 貝殼 海龜

  海島 鳥的天下

語文教案《富饒的西沙群島》14

  一、教學目標:

  1、認識富、饒等11個生字,讀準多音字“參”,會寫“富、優”等12個字,會寫“群島、位于”等27個詞語。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能了解課文是從“海面、海底、海島”三方面來寫西沙群島的,能通過抓關鍵句理解課文內容。

  3、能用排比句式,抓特點,加想象,向別人介紹西沙群島,積累優美的語言。

  4、通過對重點句段的品讀,感受西沙群島的美麗和富饒,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重難點:

  1、能了解課文是從“海面、海底、海島”三方面來寫西沙群島的,能通過抓關鍵句理解課文內容。

  2、能用排比句式,抓特點,加想象,向別人介紹西沙群島,積累優美的語言。

  三、教學設計

  (一)古詩導入

  師:今天讓我們一起尋訪另一個人間仙境,

  富饒的西沙群島、請同學們坐端正伸出手和老師一起書空課題,齊讀課題。

  (二)解決生字詞

  師:課前大家都已經預習了課文,這些詞語你會讀嘛?誰來試一試?好,你來!生1讀得很準確,看來認真預習了課文生2聲音洪亮字正腔圓,請你當小老師帶領大家讀一遍。師:請同學們看,海參的參,是一個多音字。還有一個讀音。生:參,參加

  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些生字你覺得哪個字不好寫或容易寫錯,想給大家提個醒?請你來說生:挺

  師:覺得挺不好寫。伸出手和老師一起寫這個字。挺,左右結結構。左窄右寬,橫起筆不要太高,接下來,先寫壬,再寫建之底。橫折折撇,要寫在豎中線上,捺要伸展。請同學們打開作業單,描一個寫一個寫。注意寫字姿勢。一尺一寸一拳頭。

  師:生字詞已經難不倒大家了,請同學們自由的朗讀課文,邊讀邊思考,課文是圍繞哪句話來寫的?

  生:那里風景優美,物產豐富,是個可愛的地方。

  師:看來咱們是英雄所見略同呀!都覺得是這句話!同學們看,會讀書的人能把一篇文章讀成一句話。課文就是圍繞這句話來寫的,這樣的句子,叫中心句。如果把它讀短,只讀成兩個詞語。生:風景優美,物產豐富

  師:你們提取關鍵詞語的能力特別強。風景優美,物產豐富。(板書)

  (三)品讀體驗

  師:那課文圍繞風景優美,物產豐富介紹了西沙群島哪些地方?下面請同學們靜心默讀課文,畫出相關語句,有什么感受就在旁邊寫一寫,開始生1:我印象深刻的地方是海水。你有不同的觀點,請你來說。生2:我印象深刻的地方是海底生物。生3:我印象深刻的地方是海島的鳥。

  師:西沙群島的景色豐富多彩,先讓我們走進無邊無際的大海。

  師:請同學們跟我看第2自然段,此時此刻我們站在島上,放眼望去,看到。生:西沙群島一帶海水五光,瑰麗無比:有深藍的,淡青的,淺綠的,杏黃的。

  師:那誰能用文中的話說說海水的特點?生:五光十色,瑰麗無比

  師:五光十色說明了什么?生:海水顏色多

  師:有哪些顏色呢?生:有深藍的,淡青的,淺綠的,杏黃的。

  師:這么多的顏色,用另外一個詞形容叫?生:五顏六色成語積累的很豐富,脫口而出,信手拈來

  師:這兒為什么不用五顏六色而用五光十色呢?生:你看這兩個詞都表示顏色多,但五光十色多了個光字,不但寫出了海水顏色多,還寫出了海水因為反射太陽光線,所以閃閃發亮有光澤。

  師:西沙群島的海水為什么五光十色,瑰麗無比?你知道原因嗎?讀一讀課文第2自段落,答案就藏在其中。生:因為......色彩就不同了。

  師:(圖片)特殊的地形造就了西沙群島海水一種與眾不同的美,使人見了頓生喜愛之情,讓我們把喜愛之情融入字里行間喜愛之情抒發出來吧!誰來試試?好!你來!

  師:(出示第二自然段)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一段,你發現了什么?生:這一段都是圍繞第一句來寫的。師:評價他。你真有一雙慧眼。

  師:我們閱讀文章就是要抓住文章的關鍵語句。這是一種非常好的閱讀方法。學習語言就是這么有趣這么好玩,原來一段話可以圍繞一個關鍵語句來寫。句與句之間還可以存在一定的關系。我們在寫作中也要學會運用,使文章更加條理清晰,層次分明。

  師:同學們,西沙群島的海水五顏六色,瑰麗無比!海水這么美,你可知道在這些海水里,都隱藏著哪些可愛的小動物嗎?那接下來快讓我們穿上潛水衣,潛入神秘奇幻的海底世界,盡情地暢游一番吧!

  師:課文都寫出了哪些海底生物?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的3、4自然段,邊讀邊用筆圈畫出相關語句師:有同學迫不及待地舉手要告訴老師。(簡單介紹珊瑚)生:海底的巖石上生長著各種各樣的珊瑚。

  師:你學以致用抓住了第3段的關鍵句、請同學們把目光聚集到第三自然手段。出示圖片。展開你的想象,放飛你的夢想。想一想珊瑚還像什么。

  師:還有哪些可愛的小生物?生:海參到處都是,懶洋洋的蠕動。

  師:還有懶洋洋的海參(畫畫)

  師:聽你讀書。老師仿佛看到一只威風凜凜的將軍。

  師:海底除了珊瑚、海參、大龍蝦。更多的是什么?生:魚成群結隊地在海底穿來穿去。師:你真的學會了抓關鍵語句、接下來讓我們繼續探索神秘的西沙群島,我們登上海島,到處都是鳥聲,到處都是我們要去海島了。下面請同學們小組合作學習第4自然段。畫出這一段的關鍵語句。想一想,你還知道了什么。生:這一段的關鍵句是:西沙群島還是鳥的天下。

  師:你有一雙捕捉信息的眼睛,這一段就是圍繞這句話來寫的。

  師:這個秘密就被你發現了。說的條理清晰關系明了。

  (四)鞏固延伸

  師:美麗的西沙群島一日游就要接近尾聲。我們學習了圍繞關鍵語句來寫一段話,這種寫法,可以讓我們很快就能理解一個自然段的大意。接下來,我們來挑戰一下自己,就用這種方法,來寫一段話。從這四幅圖當中任選一幅圖。嘗試運用圍繞一個關鍵句,生例子1例子2老師這里還有一個片的段,讓我們學以致用,學習找出廬山瀑布這個片段中,請同學們拿出導學案,用橫線畫出關鍵句。這節課我們通過學習抓關鍵句的方法,領略了西沙群島風景優美,物產豐富。

  (五)布置作業

  師:富饒的西沙群島美麗的廬山瀑布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課下,請同學們當小導游,向爸爸媽媽介紹風景優美、物產豐富的西沙群島千姿百態、瞬息萬變的廬山瀑布。請同學們繼續閱讀描寫祖國大好河山的文章!

  出示:

  1、向爸爸媽媽介紹美麗的西沙群島和廬山瀑布。

  2、閱讀描寫祖國風景優美的旅游圣地的文章!

語文教案《富饒的西沙群島》15

  一、教學目標

  1.認識“饒、嶼”等10個生字。會寫“藍、賴”等13個字。能正確讀寫“風景優美、物產豐富、五光十色”等21個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讀懂課文主要內容,了解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培養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4.摘抄課文中優美語句,豐富語言積累。

  二、教學重點

  學習作者從海水、海底、海灘、海島4個方面具體地描繪出風景優美、物產豐富的西沙群島是個可愛的地方。特別是海水和海底這2段,更為精彩。

  三、教學難點

  體會出西沙優美的風景,豐富的物產,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

  四、課前準備

  1.讓學生自讀課文,搜集與西沙群島有關的圖片與文字資料。

  2.教師準備與課文內容相關的風光片或圖片,制作多媒體課件。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理解有關詞語的意思。

  2.學習1、2兩段,知道西沙群島的地理位置,初步感受西沙群島的美麗。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學習第2段,初步感受西沙群島的美麗。

  難點:學習第1段,知道西沙群島的地理位置。

  三、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課件出示祖國地圖。教師提問:同學們,你們聽說過西沙群島嗎?請看,這是一幅我們偉大祖國的地圖,誰能從地圖上找到西沙群島的位置?

  2.課件播放風光片。這節課就讓我們來游覽美麗富饒的西沙群島吧!美嗎?如果我們讀了課文,一定會有更美妙的感受的。

  (二)初讀課文

  1.讀課題質疑:讀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想問?(學生質疑。)

  2.學生自由讀課文。

  (1)明確要求: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遇到生字新詞多讀幾遍。邊讀邊想剛才提出的問題,在讀懂的地方可以用筆注一注。

  (2)學生自由讀課文。

  3.檢查自讀情況。

  (1)檢查生字新詞。

  (2)檢查課文朗讀情況。

  指名讀課文,說說通過讀課文知道了什么。

  (三)重點探究

  1.凸顯重點。

  (1)課文是圍繞哪幾方面描寫西沙群島可愛的呢?學生交流后,教師板書:風景優美、物產豐富。

  (2)文中是怎樣具體描寫這兩方面的?

  2.自主感悟。

  (1)請同學們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一方面,輕聲讀一讀,把自己特別喜歡的語句畫下來,仔細想一想為什么喜歡它。

  (2)小組內相互交流,相互指點。

  3.合作探究。

  探究一:(課件出示)

  西沙群島一帶海水五光十色,瑰麗無比:有深藍的,淡青的,淺綠的,杏黃的。一塊塊,一條條,相互交錯著。因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峽谷,海水有深有淺,從海面上看,色彩就不同了。

  ①你讀到這段話時,有什么樣的感覺?(根據學生回答板書:海面、五光十色、瑰麗無比。)你能把海水的美讀出來嗎?

  ②海水真美呀!說說為什么這么美?(學生讀)能用自己的話說說嗎?學生回答后,教師畫圖講解。

  ③這么美的海水,讓人一看,就覺得西沙群島是個什么樣的地方?(教師指導,板書:風景優美的地方。)

  探究二:(課件出示)

  海底的巖石上長著各種各樣的珊瑚……正像人們說的那樣,西沙群島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魚。

  ①你為什么喜歡這兩段話?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②教師小結:海底真是個大寶庫,有誰喜歡珊瑚的,請舉手;有誰喜歡海參的,請舉手。請把你們的喜歡之情讀出來!

  ③學生朗讀體驗。重點理解“蠕動”“威武”;重點體會“有的……有的……有的”句式。

  (四)課堂總結

  這節課,老師和同學們一起游覽了西沙群島的海面,知道──(學生齊讀);走進了海底,欣賞了──;西沙群島的海灘上怎樣呢?海島上又是怎樣的呢?我們下節課繼續游覽。

  (五)布置作業

  1.練習朗讀1~4自然段。

  2.抄寫生字,每個字寫2遍。

  第二課時

  (一)激趣導入

  1.上節課我們一起游覽了西沙群島的海面和海底,請幾位同學當一次小導游,給大家介紹介紹。

  2.學生自由介紹。

  3.大家也可以考考小導游,有什么問題盡管提。如:

  (1)西沙群島的海面為什么五光十色?

  (2)為什么說西沙群島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魚?

  (二)繼續研究

  1.過渡:西沙群島的海灘、海島又是怎樣的呢?有哪些同學比較感興趣?

  2.探究體驗:

  探究一:(課件出示)

  海灘上有揀不完的美麗的貝殼,大的,小的,顏色不一,形狀千奇百怪。最有趣的……它就四腳朝天,沒法逃跑了。

  ①喜歡這些美麗的貝殼嗎?想一想,貝殼有哪些顏色,形狀到底怎樣奇,怎樣怪?

  ②這些貝殼真是美麗,真是奇特,讓我們把它的“美”和“奇”讀出來吧!

  ③有誰能把海龜的“趣”讀出來?

  ④西沙群島的海灘真是神奇有趣,讓我們再回頭深情地看一眼吧!(學生自由地入情入境地朗讀。)

  探究二:(課件出示)

  西沙群島也是鳥的天下。島上有一片片茂密的樹林……這是非常寶貴的肥料。

  ①讀完后,西沙群島的鳥給你留下怎樣的感覺呢?學生從“鳥的天下”“各種”“遍地”“厚厚”等詞語體會到“鳥多”。誰能把鳥的多“讀”出來?

  ②西沙群島真是鳥的樂園。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只小鳥,你能把眾鳥齊鳴的場面向大家描述一下嗎?

  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先個人練說,再小組交流,最后全班匯報。

  (三)總結全文

  讀完這篇課文,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到:西沙群島真是一個風景優美、物產豐富的地方。老師相信祖國的西沙群島必將在你們的手中變得更加美麗富饒。

  (四)聽寫詞語

  1.自書復習,準備聽寫。

  2.聽寫。聽寫后自己對照、改錯。

  (五)布置作業

  1.抄寫課文中優美的句子。

  2.課后搜集描繪祖國風光的諺語、詩句。

  (六)板書設計

  略

【語文教案《富饒的西沙群島》】相關文章:

富饒的西沙群島語文語文教案06-20

富饒的西沙群島語文教案02-26

小學語文富饒的西沙群島教案11-25

《富饒的西沙群島》教案03-17

《富饒的西沙群島》的教案08-31

富饒的西沙群島教案09-01

《富饒的西沙群島》教案07-10

富饒的西沙群島的教案04-09

富饒的西沙群島教案08-06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香蕉 |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亚洲日韩一区二区 | 亚洲人成电影网站色 | 婷婷在线视频免费播放 | 亚洲s色大片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