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

時間:2022-08-05 18:43:52 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實用】語文教案范文8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教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語文教案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實用】語文教案范文8篇

語文教案 篇1

  語文天地二

  第二課時

  第三課時

  筆下生花

  一、導入:

  春水滋潤著大地,催生了萬物。充滿了生機的春天睜開了惺忪的雙眼,歡迎我們投入她熱情的懷抱。今天,讓我們用我們手中的筆來描繪春水吧。

  二、審題:

  《春天的小河》,要求我們在認真觀察的基礎上,用比較準確、生動、優美的語言來描繪,要盡力描寫出春天小河的特點。

  “試編關于春天的農諺”,要求我們在對春天的特點有所了解的基礎上,自己編寫出語言精煉、通俗易記的農諺。

  《我是春天的小雨點》,要求我們運用大膽、神奇的相象,用擬人的寫法寫出春天的特點。

  三、學生習作。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認識14個生字,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注意人物情感的變化。

  3.運用瀏覽的方式閱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教學重點

  學習本課通過抓住描寫人物言行的詞語,體會人物品質及所蘊含的感情這一閱讀方法。

  教學難點

  學習本文中授課老先生和“我”所表現出的可貴品質,從而提高自己的品德修養。

  教學準備

  預習課文,自學生字新詞,大體了解課課文內容。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直接導入,齊讀課題

  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自信第一課》這篇課文,請大家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掃清文字障礙

  請同學們打開書,老師請幾名同學分自然段朗讀課文,注意要讀準字音,讀清每一句話。(指名讀,讀完之后,校正字音。本課要求認識的生字中,“鈍”“滄”“涕”“菌”“錐”“苛”“誨”這7個字都是形聲字,但是認讀都有一定難度,在認讀的過程中要注意讀準字音。“菌”不能讀成“jǔn”,“苛”不能讀成“kě”,“誨”不能讀成“huǐ”。“纖”是個多音字,在本課讀“xiān”。

  本課要求會寫的字中,“恩”和“思”、“衷”和“衰”“哀”、“誨”和“悔”等容易混淆,要注意區別;“冤”字是上下結構,下邊是個“兔”字,別丟掉最后一筆“點”。)

  三、默讀課文,理解文章大意

  同學們默讀課文,思考,這篇課文講的是一件什么事?

  四、再讀課文,匯報交流

  1.提出閱讀時遇到的困難,師生交流解答。

  2.思考:第1小題“快速瀏覽課文,了解相關信息,回答下面的問題。”

  (三個問題的答案都能在文中直接找出來,1969年“我”從北京到西藏當兵;1972年“我”來到烏魯木齊新疆軍區軍醫學校上學;老先生說明了考試扣分的理由之后,“我”覺得冤枉是因為在5000米以上的高原氣候惡劣,病員出現高燒等一系列癥狀時不用抗生素,很可能合并細菌感染。等到臨床上出現明確地感染征象時才開始用抗生素的話,就來不及了,病員的生命已受到嚴重威脅了。老先生只給“我”的分數改過來是因為“我”在高原情況下使用抗生素的做法是正確的,還因為“我”敢于堅持自己正確的觀點,不是因為教授自己知識的老師是權威就放棄自己的觀點。)

  3.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做到正確、流利。

  五、布置作業

  1.寫要求回寫的生字

  2.讀熟課文

  第二課時

  一、再次學文,齊讀課題

  二、快速瀏覽課文,回憶課文中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指導朗讀,選擇重點:

  (第5、8、12、14、17、18自然段)

  本課第5自然段和第12、14、17、18自然段都是具體描寫老先生語言的段落,指導朗讀這些段落的時候,要聯系上下文認真體會人物當時的心情。讀第5自然段的時候,要表現出老先生對亂加抗生素做法的不滿,讀出人物生氣的語氣。讀第12、14這兩個自然段的時候,語氣要平和,語速適中。讀第17、18這兩個自然段的時候,要表現現出老先生在修正自己錯誤的時候,對“我”的肯定、表揚、感謝、支持、教誨,語氣誠懇、嚴肅。

  課文第8自然段是描寫“我”陳述自己“冤枉”時所講的一段話,指導讀這段話的時候也要聯系上下文,體會人物的心情。“我”雖是在講冤情,卻要用平和的語氣來讀。因為“我”是有理有據地講明自己在治療方案中添加抗生素的原因,實事求是地講科學,不是來爭分吵架的。

  四、默讀課文,理清文章的順序

  這篇課文的篇幅較長,但是思路很清晰。先講“我”從西藏來到烏魯木齊新疆軍區軍醫學校學習。然后講“我”因為在提出的治療方案中添加了抗生素,被批評并扣分。接著講“我”覺得老先生的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了解阿凡提幫助窮人戰勝巴依的過程,把握阿凡提的兩個特點:智慧過人、熱心助人。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特別注意讀出人物的語氣,并能上臺表演。

  3、用學過的方法理解詞語:迫不及待、大搖大擺、懇求;

  教學重點:

  有感情朗讀課文,體會阿凡提的足智多謀。

  教學難點:

  阿凡提結清帳目的過程。

  課前準備:

  1.閱讀阿凡提的故事

  2.準備表演的道具。(褲腰帶、錢袋、頭飾)

  3.錄音機

  4.做卡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1.老師知道同學們都很喜歡看動畫片,那你們喜歡哪些卡通人物呢?今天有個大家喜歡的動畫人物來看大家了,他是誰?快看,他來了——

  2.播放動畫片片頭

  3.那個騎著毛驢唱著歌的新疆人是——(板:阿凡提)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有關他的故事(出示:31飯錢)

  齊讀課題

  二.聽錄音,理解飯錢的含義

  1.釋題:什么叫飯錢?

  師:對了,吃了飯就要付飯錢。那么課文中的飯錢是不是這么一回事呢?讓我們來讀讀課文。分小節朗讀課文。

  2.其余同學邊聽邊想,課文講的是誰向誰要錢?要的是什么樣的飯錢?(板書:巴依、窮人)

  三.緊扣“飯錢”體會人物的性格

  師:吃了飯菜的香味需要付錢嗎?這件事是不是太荒謬了呢?小朋友們有沒有遇到過?在這里巴依不僅要窮人付錢而且如果不付錢,還要————你覺得巴依是個怎樣的人?板:()的巴依

  ●蠻不講理/貪婪/愛財如命/欺詐窮人……

  面對欺詐窮人的巴依,窮人是如何的呢?讀讀文中描寫窮人的句子,并說說理由/

  板:()的窮人

  ●無奈/可憐/孤立無助/束手無策/

  法官卡子又是一個怎樣的人呢?指名讀第五節。

  (1)卡子是個怎樣的人?(板書:()的卡子)

  ●巴結富人欺壓窮人

  (2)“迫不及待”是什么意思?你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迫:急迫急迫得不能在等待。(語素分析法查字典)

  ◎誰能來讀一讀迫不及待的語氣。指名——競賽——齊讀

  那卡子對窮人和富人態度一樣嗎?從哪里可以看出。

  (用著重號點出不同的態度)

  可見卡子是站在富人這一邊的,他與富人狼狽為奸。在對于吃飯菜香味的問題上,卡子和巴依都認為是要付錢的。

  四.體會阿凡提的聰明才智

  1.對于巴依和卡子的無理取鬧,阿凡提想出了什么辦法?自讀課文6——9小節找找答案

  ●聽錢的聲音(重點朗讀,請學生劃出動詞,上臺表演)

  2.小組內討論:這種方法妙不妙,巧妙在哪里?

  ●窮人不損失一分錢,就能把帳結清了

  ●按照巴依和卡子的說法,吃了飯菜的香味要付錢,那么聽了錢袋的聲音也要付錢。

  ○這就是用巴依欺負窮人的方法來對付窮人。這就是所謂的“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3.讀了這篇課文你覺得阿凡提是個怎樣的人?(板:()的阿凡提)

  ●聰明的/充滿智慧的

  五.分角色朗讀課文

  1.在組長的帶領下朗讀課文,注意讀出人物的語氣。

  2.小組交流,其余同學認真聽,然后說一說,他們是否讀出了自己所扮演角色的語氣。(兩組左右)

  ●懇求:誠懇地請求—————求,肯不肯幫忙

  爽快:————你說吧

  無奈———哎(拖長音)、站了一站

  大搖大擺(作動作)

  小結:讀好人物的語氣,不僅要讀好提示語,更重要的是讀好那些表達提示語的詞語。

  3.聽了同學們的交流后,我相信這回你能更好地把握人物的語氣。自己再讀課文。

  4.齊讀:念到你喜歡的句子可以站起來,也可以動作邊讀。

  六.小結

  1、(指板書)阿凡提用自己的智慧戰勝了……的巴依和…、、卡子,幫助了…、、的窮人

  2.課外延伸:

  發揮想象,續編故事

  教學反思:

  1、本節課教學過程比較清楚,安排也比較合理,但是,教學任務沒有全部完成,續編故事沒有上,比較遺憾,可見,上課時教學環節抓得還是不夠緊湊,耽誤了時間。

  2、朗讀比較欠缺,讀得不夠多,尤其是分散地讀,比較少,以后還應該增加各種不同的朗讀形式,多讀,精讀。

  3、字詞的教學也要重視,因為語文就是教學生學會使用語言文字,能理解,能聽懂,會靈活運用,所以,上課時,千萬不能脫離了語言文字的教學。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準確翻譯、背誦全文,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

  2、學習本文敘事簡潔、運用細節描寫人物的方法。

  3、了解更多刻苦讀書,以天下為己任的人物及其故事。

  教學重難點

  1、準確翻譯、背誦全文,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

  2、學習本文敘事簡潔、運用細節描寫人物的方法。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初備

  復備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當我們在評論歷史上的英雄人物的功過得失時,我們又常常發現這些英雄的身邊總有賢臣相隨。同學們能從歷史長廊中舉出一些賢臣的例子嗎?(學生舉例,教師可適當補充,并引出趙普并簡介。)

  二、檢查預習,了解趙普:

  1、走近趙普——學生簡介趙普情況。

  趙普(922—992)北宋大臣。字則平。后周時為趙匡胤的幕僚,任掌書記,策劃陳橋兵變,幫助趙匡胤奪取政權。宋初任樞秘史,乾德二年起任宰相,太宗時又兩次為相,淳化三年因病辭職,封魏國公,他少時為吏,讀書不多。相傳有“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說法!

  2、加點字注音

  闔戶啟篋處決既薨

  發篋齷齪奏牘

  3、加點詞解釋

  少習吏事寡學術發篋視之

  齷齪明日顏色深沉有岸谷

  三、熟讀全文,理解文意:

  1、教師范讀課文,或指名朗讀(朗讀水平高的學生)。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正確停頓,準確把握句子的語氣語調。

  3、對照注釋默讀課文,理解語句意思。要求:小組內全文翻譯,其他成員幫助糾錯;不理解的字詞、語句,在小組內討論解決;小組內不能解決的,在書上標記出來,舉手質疑。教師引導解疑。

  4、詞句理解檢測教師對一字多義,詞類活用等重點詞語加以提醒;對特殊句式,如:①、太祖常勸以讀書。(省略句、倒裝句)②、讀之竟日。(倒裝句)等句子的翻譯可予以指導。

  (注:教師在這一環節可將文言文翻譯的常識滲透給學生,如保留法、補充法、調整語序法,并突出詞類活用、古今異意、一詞多義的字。)

  四、作業

  1、預習課文,解讀趙普形象

  第二課時

  初備

  復備

  一、研讀課文,深入探究:

  1、齊讀課文。

  2、思考并小組討論:

  ①、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文中的兩件事,并說說從中可以看出趙普的哪些性格特點?你喜歡這個人物嗎?

  ②、本文刻畫人物語言簡潔,且善用細節描寫,請舉例說明。

  板書

  刻苦讀書(讀書)--勤奮好學:“晚年手不釋卷”;

  “闔戶啟篋取書,讀之竟日”

  奏薦人才(薦官)——冷靜沉著:“碎裂奏牘擲地,普顏色不變,跪而拾之以歸”

  —意志堅定:一奏、二奏、三奏、四奏,“復奏如初”

  以天下為己任

  二、調動積累,拓展延伸:

  1、趙普晚年讀書“手不釋卷”刻苦讀書,請你根據自己的積累,再寫出兩到三個有關刻苦讀書的成語。

  例如:學而不厭韋編三絕鑿壁偷光

  2、“以天下為己任”的人和故事層出不窮,你能分別舉出一二,并談談他們對你的成長所產生的影響嗎?學習了課文,你認為為官者應具備怎樣的才能?(學生交流)

  三、課堂總結,勉勵學生:

  側重鼓勵學生胸懷天下,努力學習。(這是學生讀完全篇最大的啟發)

  四、布置作業,理解運用:

  1、熟讀并背誦課文;

  2、課外多收集趙普的有關資料,以《我心中的趙普》為題,寫一篇200字以上的短文;

  3、完成相關練習。

語文教案 篇5

  一、教學內容簡析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15課《玩出了名堂》是一個有趣的故事。說的是荷蘭人列文虎克喜歡玩鏡片,利用看守大門工作的清閑磨鏡片,做成放大鏡,在玩放大鏡時,突發奇想,把兩片放大鏡放一起有了驚人的發現,隨后做成一架簡單的顯微鏡,進而發現了一個全新的微生物世界。全文貫穿一個“玩”字,似乎列文虎克的重大發明創造是在不經意的玩中完成的,其實不然,正是列文虎克在玩的過程中善于觀察、善于思考,才玩出了震驚世界的名堂。

  這篇課文緊扣觀察的專題,目的是啟發學生在平時的玩耍、游戲中,如能細心觀察,養成留心觀察的習慣,可能會有所發現,從而激發學生的觀察興趣,培養觀察事物的習慣。

  二、通過本節課學習擬達到以下目標:

  1.會認6個生字,會寫“堂、鏡、閑、待、閱”5個生字。正確讀寫“名堂、浪費、鏡片、看守、定時、清閑、放大鏡、細微、閱讀、隨意、調節、簡單、顯微鏡、擠來擠去、微生物、拜訪、玩具”等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第一、二、三自然段。

  3.了解列文虎克一開始是怎樣磨鏡片的,想象他當時的想法。

  三、教學重點:

  通過放手讓學生自讀了解課文內容,學會生字、新詞。

  四、教學準備

  1.電腦制作的生字課件。

  2.師生搜集列文虎克的有關資料,拓展資料袋里的內容。

  教學流程

  談話導入

  1.教師引述。愛玩,是孩子們的天性。同學們平常愛玩什么?

  2.學生交流。

  3.教師導入。玩耍常被看成是浪費時間、不務正業的行為,然而在科學史,有許多偉大的發現卻是在玩耍中產生的。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題目就是“玩出了名堂”。(板書課題并齊讀課題)

  4.學生讀題,想想能提出哪些問題。

  5.教師可將學生提出的問題列在黑板上。如:

  a.什么是“名堂”?

  b.誰玩出了名堂?

  c.他玩的是什么?

  d.怎么玩的?

  e.他玩出了什么名堂?

  [讓學生說說自己平時喜歡的游戲和在玩中體會,即從玩中引導學生進入學習情境。這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途徑。另外,引導學生針對課題提出問題也激發了濃厚的閱讀興趣。為一會兒的讀文打好基礎。]

  由疑而入,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正確,讀通順。

  a.請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遇到生字、新詞想辦法讀準。

  b.同桌互相聽讀課文,糾正字音,讀通句子。

  2.學生交流。通過自讀,你已經解決了哪些問題?在交流中可以讓學生介紹一下搜集的有關列文虎克的資料。

  [放手讓學生自讀,允許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方式。在充分朗讀的基礎上了解課文內容、學習生字、新詞,真正做到自主學習。讓學生把問題提出來,又把問題還給他們,讓他們帶著問題去閱讀。把學生看作學習的主體,并且,充分的交流閱讀收獲是一個實效性很強的學習方式。]

  逐段朗讀,探究發現

  1.學習第一自然段。

  a.讀一讀。指名讀、齊讀這一段。

  b.議一議。玩耍通常被看作是浪費時間的行為,你是怎樣看待這個問題的?教師鼓勵學生自由發表意見。

  c.語言引述:在科學史上,有許多偉大的發現就是在玩中產生的。下面,我們就來進一步了解他喜歡玩什么,是怎么玩的,好嗎?

  [給學生發表自己見解的機會,以自主學習成果激勵成功學習的自信。目的是掌握學生對課文的理解程度。]]

  2、學習第二、三自然段。

  a.讀一讀。指名多人次朗讀第二、三自然段,教師重點指導讀準多音子的讀音。

  b.說一說。列文虎克喜歡玩什么?是怎么玩的?

  c.想一想。從他玩鏡片的'過程中你體會到了什么?引導學生抓住關鍵的詞語體會列文虎克玩鏡片的特點:在做中玩,在玩中做。

  d.聯系自己的“玩”,談談你對他的這種玩法的看法。

  e.帶著贊賞的感情朗讀第二、三自然段。

  [充分的朗讀是理解課文的扎實有效途徑,真正做到在讀中感悟。時時把“玩”與“名堂”緊密聯系在一起。]

  指導寫字

  1.出示生字卡片“堂、鏡、閑、待、閱”。

  2.小組內交流各自識記生字的方法。

  3.仔細觀察發現特點,提醒寫字注意事項,介紹寫字經驗。

  4.學生寫字。

  [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識字、寫字基礎。因此,鼓勵他們交流識字方法、引導他們觀察發現結構特點。發揮其積極性和自主性。]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準確流暢地朗讀課文,培養文言語感。

  2.掌握重點字、詞、句的意義及用法,積累文言知識。

  3.學習本文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相結合的寫法。

  教學重點、難點

  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相結合的寫法以及重點詞句的用法。

  教學準備

  錄音材料、課件或小黑板。

  設計思路

  八年級學生已具備一定的文言理解能力,讓學生使用工具書通譯全文進行自學,若有不會之處,小組內合作解決。在此基礎上教師指導學生把握文章的結構,合作探討突破重難點。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教師導人:口技是一種用口頭摹擬表演的藝術,是一種傳統技藝,就是“用嘴學叫聲”如蟲鳥嗚叫,火車進站等。今天學習的就是一篇描述口技的文章。(板書課題。)

  2.生閱讀注釋。(出示課件l。)

  要求:記住作者及作品。

  二、自主學習

  聽錄音,完成以下問題。(出示課件2。)

  1.注意停頓,然后準確、流暢地朗讀課文。

  2.畫出生字詞,查工具書解決。

  3.通譯全文,達到疏通文意。

  4.全文正面描寫口技表演者的技藝,側面描寫聽眾的神態。你能從文中找出相應的語句嗎?

  三、合作探討

  1.小組內合作解決疑難問題。

  2.教師指導全班學生討論小組解決不了的問題。

  四、反饋交流

  1.朗讀課文。

  要求:找多個學生朗讀,其他同學認真聽并及時點評至無誤為止。教師在此過程中適當指導或示范,讓學生知道如何才能讀好。

  2.檢查預習

  (1)給加點字注音。

  (見《新課標作業設計》中本課的“積累運用”部分。)

  要求:指名讀,其他同學認真聽記,若有錯誤并及時糾正。

  (2)解釋加點詞的意思。

  (見《新課標作業設計》中本課“積累運用”部分。)

  3.通譯全文。

  要求:指名逐字、逐句翻譯,其他同學認真聽記,發現錯誤起來糾正。教師指導學生把重點字、詞、句按古漢語現象歸類整理。

  4.找出文中側面描寫的語句。

  明確:(共有三處:(1)滿坐寂然,無敢嘩者。

  (2)滿坐賓客無不伸頸,側目:微笑,默嘆,以為妙絕。

  (3)于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戰,幾欲先走。)

  (明白側面描寫與正面描寫的作用。)

  五、研讀賞析

  師:再次朗讀課文并討論下列題目。

  1.文章三個場景的描述,口技者以繪聲為主,對聲音的描繪由遠及近,由外及內,由大及小,由微弱而喧鬧,由簡而繁,試看作者是如何描繪的,請你分析。

  (生讀文章內容,小組討論交流。明確作者的寫作順序,學習有條理地介紹事情的經過。)明確:(第一個高潮是漸起的,由深巷犬吠,婦人一人驚覺欠伸,到四口之家各種聲響“一時齊發”有個演進過程作者作了細致的描寫,使人如臨其境。)

  (第二個高潮是突發的,由“忽一人大呼”至“百千齊作”,人有“俄而”片刻時間緊張、紛亂、恐懼,造成了聽眾“變色離席”的效果。)

  (在兩個高潮間有過渡的場面即全家再次入夢。這把口技者精心設計的構思表現出來了。)

  2.文章結尾處再次出現了“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重復出現有何作用?

  明確:(突出舞臺道具簡單反襯表演者的高超技藝。在結構上首尾呼應,使文章渾然一體。)

  六、梳理鞏固

  小組交流本節課的收獲。

  七、拓展訓練

  (如有時間可在課堂完成。)

  做《新課標作業設計》中“閱讀理解”的第二部分。

  八、布置作業

  做《新課標作業設計》中的“遷移延伸”部分。

  板書設計

  口技

  林嗣環

  正面描寫側面描寫

  善犬吠婦醒神頸、側目、微笑、默嘆

  鬧而復靜意少舒,稍稍正坐

  失火救火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戰

語文教案 篇7

  【學習目的】

  1、誦讀感知課文,理清文章的思路,體會先抑后揚的表現手法。

  2、理解文中帶有感情色彩的詞句,把握作者情感變化的過程。

  3、認識人物的品格風貌,體會作者對長媽媽的懷念、同情和贊美之情。

  4、學習課文圍繞中心選擇材料,真實、生動、傳神地刻畫人物的方法。

  【學習重點】

  文章圍繞阿長寫了哪些事,重點寫了什么,從這些事中可以看出阿長什么樣的性格特征。找出表現作者對待長媽媽情感態度變化的語句,學習欲揚先抑的表現手法,體會“抑”中的“揚”。

  【課時安排】 兩課時。

  【課前準備】

  1、學生利用工具書掌握以下字詞:

  駭 擄 悚 惶急 瘡疤 詰問 渴慕 霹靂 疏懶 懼憚 孤孀

  2、復習回顧《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教學設想】

  作者是以一個兒童的視角來寫這篇文章的:先寫他“憎惡”阿長、“討厭”阿長等,但在結尾處卻說“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懷里永安她的魂靈”,抒發出一種深沉的懷念之情,對于這種情感的變化,要指導學生閱讀,組織學生討論,研讀賞析,從而充分體會欲揚先抑的表現手法,同時也可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拓展延伸,談談自己對生活中像阿長一樣的普通人的感想和思考。

  【教學設計】

  一、聯系體會,激趣引讀

  同學們,還記得《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那個神秘可怕的美女蛇故事吧?

  是啊,美女蛇的故事給百草園增添了無限的神秘情趣,那么大家還記得講故事的長媽媽嗎?

  二、誦讀積累,整體感知

  1、學生全體朗讀課文,認真體會文章中所蘊涵的情感,感受作者的情懷。

  并思考:作者是懷著怎樣的心情的去寫的?(懷念)

  2、本文圍繞長媽媽寫了哪幾件事?重點寫哪些事情?你能概述一下嗎?

  ⑴ 交待“阿長”的來歷;

  ⑵ 阿長喜歡切切察察和她夏天的睡態;

  ⑶ 她懂得許多規矩;

  ⑷ 講“長毛”的故事;

  ⑸ 給“我”買《山海經》。其中給我買來《山海經》一事是重點。

  三、合作探究,微觀體察

  設置問題情景一:

  文章圍繞阿長寫了那么多的事,那么在你的眼里,阿長是怎樣一個人呢?

  根據你對課文的理解,可用“阿長是一個 的人”說話。可以用課文中的詞句,也可以自己概括,可以從外貌、身份、細節、性格等各方面說,從而全方位感知阿長。

  學生可能會這樣說:阿長是一個一向帶領著我的人; 阿長是一個黃胖而矮的人; 阿長是一個別人不注意姓名的人; 阿長是一個喜歡切切察察的人; 阿長是一個睡相不好的人; 阿長是一個不許我走動的人; 阿長是一個懂得許多規矩的人; 阿長是一個煩瑣之至的人; 阿長是一個迷信的人; 阿長是一個善良的人; 阿長是一個樸實的人; 阿長是一個熱情為“我”著想的人; 阿長是一個具有偉大神力的人;……

  教師小結:長媽媽有無知可笑、愚昧落后的缺點,但更有著純樸、善良、仁慈的美德。

  設置問題情景二:

  教師:總之,阿長是一個好人,但又不是十全十美的人,她是一個復雜的人。那么這樣一個人,作者對她的感情怎樣呢?(試從課文中標出表示作者對阿長感情的詞句。)

  討論明確:作者對阿長的感情是變化的,從“不大佩服──不耐煩──空前敬意──新的敬意。”

  1~17段對阿長多用抑筆,大寫他如何“憎惡”“討厭”阿長,但在這些充滿貶義的文字后面,你能感受到作者對阿長的同情和懷念嗎?

  討論交流:“憎惡“”討厭“是兒時的心理,魯迅在具體描寫中卻流露著同情和懷念。魯迅透露了阿長的身世,就是表明她的粗俗是情有可原的。她的管教很不適合兒童心里,但心是好的。她青年守寡,非常不幸,出來做女工,沒有別的奢望,“但求順順流流”,魯迅在具體的描寫中包含同情。

  設置問題情景三:

  你是怎樣理解作者的感情的?

  參考:文章自始至終一直在刻畫他對孩子的關心愛護的品質:從她“不許我動”到吃福桔的祝福,以及“曬褲子用的竹竿底下,是萬不可鉆過去的”道理和后來買《山海經》中都充分體現出來。所以她雖然饒舌、多事、有許多令人生煩的規矩和道理,但又爽朗、熱心、樂于助人、關心愛護孩子。

  設置問題情景四:

  你認為本文的題目好不好?為什么?

  對于買《山海經》,作者用了相當多的篇幅和非常具體的細節描寫,作者只是隨意的告訴阿長《山海經》的事,他卻真的買了回來,這令作者對他產生了衷心的敬意。體現了這位長媽媽的善良、熱心和對孩子關心、愛護。

  四、語言品味,方法借鑒

  本文的語言有的含義深刻,有的詼諧幽默,有的感情濃烈,請你細細品味,你將會感受到無窮妙趣。請同學們試著美讀自己喜歡的語句,小組交流,并說出喜歡的理由。

  例1:“這實在是出于我意想之外的,不能不驚異。我一向只以為她滿肚子是麻煩的禮節罷了,卻不料她還有這樣偉大的神力。從此對于她就有物特別的敬意,似乎實在深不可測;夜間的伸開手腳,占領全床,那當然是情有可原了,倒應該我退讓。”

  這是“我”聽了長媽媽給“我”講了長毛的故事之后的心理反應的一段文字中,作者以兒童的心理來認識長媽媽的“偉大神力”,實際上是對長媽媽的愚昧迷信以一種苦笑進行諷刺。整段文字寓莊于諧,增添了幽默風趣之感。

  例2:“別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卻能夠做成功。她確有偉大的神力。謀害隱鼠怨恨,從此完全消滅了”。

  這是對長媽媽能做成“別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的“偉大神力”,中華民族“最值的寶貴的民魂”:對青少年的關心愛護和腳踏實地的“實干”精神的歌頌。

  作者在刻畫長媽媽的形象時,采用了多種方法,使人物形象生動、鮮明。你能分析一下嗎?

  ⑴ 傳神的描寫:

  ① 細節描寫:

  ② 本文中對人物的語言描寫和動作描寫別具特色。

  ③ 心理描寫,突出中心。

  ⑵ 對比、映襯法:

  本文中將“叔祖”與長媽媽進行了對比,突出了長媽媽對“我”的熱情和關心,《山海經》的模樣和“寶書”進行對比映襯,突出“寶”的特殊意義。

  視“長媽媽”給“我”買書的偉大神力為“寶”,視《山海經》的內容為“寶”。

  ⑶ 先抑后揚法:使描寫的人物形象給人意外的驚喜和驚嘆,起到出乎意外的效果,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實可感,鮮明突出。這種寫法可以使文章有層次,形成跌宕。

  五、體驗拓展,互動釋疑

  1、體驗拓展: 在你的童年生活中,有沒有像阿長這樣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普通人?你怎樣看待他們?談一談你的想法和感受。四人一組討論交流。

  我們假設阿長現在還健在,她讀了魯迅這篇文章,會對魯迅說什么?

  請同學們緊扣課文內容與人物性格特征,放飛想象的翅膀,賦予人物新的時代特色。

  代長媽媽說的話:哥兒啊,我雖無名無姓,但經你一寫,現在也成了名人了,可是你說我無名無姓,生得黃胖而矮倒也罷了,怎么連頸上的灸瘡疤也寫進去了呢?說我規矩多、煩瑣、迷信也罷了,那時誰不迷信啊?可是你,怎么連我睡相不好這種私事都寫進去了呢?特別是給你講長毛故事時,講的將我們擄去后,讓我們脫下褲子站在墻頭,大炮就放不出來,你也照實寫下來了,你不怕人笑話我還怕人笑話呢!

  寫阿長買《山海經》的筆墨并不多,這就給讀者留下了一個想像的空間,大家想像一下她是怎樣到處打聽,怎樣跑書店書攤,操了多少心才買到這本書的?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四人小組交流,并選出代表全班交流。

  2、互動釋疑:

  將自己不懂的地方提出來,與小組、班級同學共同探究解疑。

  六、交流心得,課外延伸

  1、交流心得:學了本文后,你有哪些收獲呢?

  長媽媽這個人物寫得栩栩如生。這是生活中真實的阿長,都是“從記憶中抄出來的”事實。盡管阿長有這樣那樣的不足,作者寫得卻十分親切自然,讀者從她身上看到了那種難能可貴的純樸和直率。《山海經》是作者“最初得到,最為心愛的寶書”,他將對長媽媽的感激變成永久的懷念,以濃情的筆墨為長媽媽的在天之靈祝福。

  從整體說來,本文詼諧而富有情趣.但又不失深沉莊重。“切切察察”的神態,睡相的描寫,吃福橘時的緊張心情,“長毛”的故事,讀后令人捧腹開懷,忍俊不禁。可是,當長媽媽為“我”買回《山海經》后,作者的感情變得深沉莊重,深切懷念之情流露于字里行間,這種色彩的變化,使得作者對長媽媽的感情表達得更加真實感人。

  2、課外延伸:

  ⑴ 當有一天阿長為“我”買到繪圖的《山海經》時,如果“我”想對她說句話,會是什么話?請寫幾句話表達一下。

  ⑵ 以《阿長買〈山海經〉》為題,寫一篇300字的想像短文。

  ⑶ 以《我熟悉的一個人》為題,寫一篇文章,不少于500字。

  ⑷ 課外可推薦魯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或散文詩集《野草》讓學生閱讀。下面是選自《野草》的《好的故事》,讀后思考:“好的故事”是否記敘了一個故事?它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好的故事魯 迅

  燈火漸漸地縮小了,在預告石油已經不多;石油又不是老牌,早熏得燈罩很昏暗。鞭爆的繁響在四近,煙草的煙霧在身邊:是昏沉的夜。我閉了眼睛,向后一仰,靠在椅靠上;捏著《初學記》的手擱在膝髁上。

  我在朦朧中,看見一個好的故事。

  這故事很美麗,幽雅、有趣。許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錯綜起來像一片云錦,而且萬顆奔星似的飛動著,同時又展開去,以至于無窮。

  我仿佛記得曾經坐小船經過山陰道,兩岸邊的烏桕,新禾,野花,雞,狗,叢樹和枯樹,茅屋,塔,伽藍,農夫和農婦,村女,曬著的衣裳,和尚,蓑笠,天,云,竹……都倒影在澄碧的小河中,隨著每一打槳,各各夾帶了閃爍的日光,并水里的萍藻游魚,一同蕩漾。諸影諸物:無不解散,而且搖動,擴大,互相融合;剛一融和,卻又退縮,復近于原形。邊緣都參差如夏云頭,鑲著日光,發出水銀色焰。凡是我所經過的河,都是如此。

  現在我所見的故事也如此。水中的青天的底子,一切事物統在上面交錯,織成一篇,水是生動,水是展開,我看不見這一篇的結束。

  河邊的枯柳樹下的幾株瘦削的一丈紅,該是村女種的罷。大紅花和斑紅花,都在水里面浮動,忽而碎散,拉長了,縷縷的胭脂水,然而沒有暈。茅屋、狗、塔、村女、云……也都浮動著。大紅花一朵朵全被拉長了,這時是潑剌奔迸的紅錦帶。帶織入狗中,狗織入白云中,白云織入村女中……在一瞬間,他們又將退縮了。但斑紅花影也已碎散,伸長,就要織進塔、村女、狗、茅屋、云里去現在我所見的故事清楚起來了,美麗、典雅、有趣,而且分明。青天上面,有無數美的人和美的故事,我一一看見,一一知道。

  我就要凝視他們……我正要凝視他們時,驟然一驚,睜開眼,云錦也已皺蹙,凌亂,仿佛有誰擲一塊大石下河水中,水波陡然起立,將整篇的影子撕成片片了。我無意識地趕忙捏住幾乎墜地的《初學記》,眼前還剩著幾點虹霓色的碎影。

  我真愛這一篇好的故事,趁碎影還在,我要追回他,完成他,留下他。我拋了書,欠身伸手去取筆,──何嘗有一絲碎影,只見昏暗的燈光,我不在小船里了但我總記得見過一篇好的故事,在昏沉的夜……

  【板書設計】

  阿長與《山海經》

  阿長 煩瑣、愚昧、迷信 善良、樸實、真誠

  情感 不大佩服──不耐煩──空前敬意──新的敬意

  細節 豎手指、睡覺姿態、古怪儀式、講長毛

  手法 先抑后揚

語文教案 篇8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1、直接導入

  師:通過預習誰能告訴我小牛是用什么辦法找朋友的?(板書課題:《征友啟事》)

  2、質疑

  師:通過預習,把你懂得的問題提出來考考大家。(讓學生自由說)

  教師把有價值的問題特別強調,如:征友是什么意思?啟事是什么意思?它想征什么樣的朋友?……

  二、初讀課文,整體把握

  1、自由讀

  師:剛才同學們提出那么多有意思的問題,看誰通過讀書能解決?讀書要注意讀準字音,不掉字、不添字,邊讀邊想。

  2、小組合作讀書。

  小伙伴互相幫助把句子讀通。都覺得難讀的句子教師幫助、指導。

  3、讀后釋疑。

  師;初讀課文你懂了什么?(圍繞質疑中的問題)

  4、示范讀

  評一評老師讀得怎么樣?

  教師范讀時,提醒學生認真傾聽。

  三、再讀課文識生字

  1、學生小聲讀課文,邊讀邊記生字。

  2、分小組合作識字,互相說說怎樣記住這些字。然后指名在全班交流識字方法。(加一加、減一減、熟字加偏旁、猜謎語等)

  3、分小組讀生字卡片,豐富詞匯。(卡片上拼音帶字,組多個詞)

  4、請小老師教讀生字、詞。

  5、抽讀、齊讀、開火車讀生字、詞。

  四、指導書寫

  1、出示要寫的三個字“張、迎、或”,分別說說它們是什么結構?部首是什么?特別注意戈字旁的講解。

  2、讓學生觀察這三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互相說說怎樣寫才好看。如:哪一畫應該寫長點,哪一畫應該舒展些,哪一畫靠近豎中線等。

  3、描紅。

  4、示范寫。

  5、臨寫。

  6、練習、評價。

  第二課時

  一、復習生字,激情導入

  1、教師出示一張卡片,學生出示相應的卡片,看誰出得又快又準。然后再請一個孩子教讀。

  2、教師提問:我們知道,小牛想找

  教案《語文S版二年級語文上冊《征友啟事》教案與教學反思》,來自網!

  朋友,它貼出了征友啟事。(引出課題)那它貼出了幾張征友啟事?(兩張)教師出示小牛的兩張啟事。

  二、品讀感悟

  1、請孩子們先自己小聲讀一讀這兩張啟事,然后指名讀。請其他孩子評一評。

  2、在書上用波浪線畫出兩張啟事的不同之處,請人到黑板演示。同桌互相說說不同之處的意思。然后請人在全班交流。(教師重點指導孩子理解“誰能做到”和“誰能做到其中一點”,體會“或者”的意思。)再分男女生讀這兩張啟事。

  3、請孩子們在課文中找一找,第一張征友啟事貼出過后出現了怎樣的結果?請人讀一讀答案(第三段),再請人來評一評。小組表演讀。孩子帶著頭飾表演讀,讓每個孩子都參與讀書、表演,在具體的情景中感悟小動物們渴望交到朋友的興奮心情,及交不到朋友的失望,理解“興奮的跑過去,又搖著頭走了”。請小組在全班表演讀。指名說說,如果你是這些小動物,當你搖著頭離開時,你會說些什么?

  4、師:小牛沒找到朋友就去找老牛,它對老牛說了些什么呢?它當時的心情怎樣?指名說說。討論:你在什么時候會對別人訴苦?引導孩子體會小牛一個朋友也沒找到時的傷心、失望、難過心情。(4、5自然段的學習)

  (1)同桌互讀,體會小牛心情。

  (2)師生齊讀。

  5、師:于是小牛又貼出了第二張啟事。這次它找到朋友了嗎?小牛和小動物們的心情怎樣?(8—13自然段的學習)

  (1)讓孩子們說一說在平時生活中遇到過哪些高興事,演一演當時的表情和動作。引導孩子們體會小動物們看到啟事和交到朋友后高興的心情。

  (2)小組內分角色讀。

  (3)指名分角色讀。學生評價。

  (4)戴著頭飾表演讀。

  5、感悟文章的思想內涵。

  教師引導:為什么小牛開始一個朋友也沒找到,后來就有了許多朋友?(小組討論后指名回答)

  教師小結:如果你能既想到自己的需要,又能考慮到別人的愛好,那么一定能交到許多好朋友。

  6、師生一起戴上頭飾分角色表演讀整篇課文,再整體感悟。

  三、拓展延伸

  你也來寫一張征友啟事。(先分小組討論,再全班交流,最后動筆寫)教師指導一下格式。

  四、布置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抄寫生字、組詞。

  教學反思

  本冊閱讀教學的重點是朗讀訓練。因而在本課教學中我特別注重孩子們的朗讀訓練,我將教學中的朗讀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讓學生在實踐中體會、感受、思考,去領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感情。比如在指導孩子們讀小牛向老牛訴苦這一段的時候,開始他們總是讀不好,后來我問:“你一般在什么時候會去找別人訴苦?”他們有的說:“在遇到難題時會抱怨訴苦。”有的說:“別人欺負我時我會訴苦。”有的說:“我受委屈時想訴苦。”說出了各種各樣的情況,全是他們親身經歷,切身感受過的事情。這時我再讓他們讀,發現很多孩子都是皺著眉頭讀的,他們自然而然的就讀出了小牛那種傷心、失望的心情。在后來小動物們看到啟事后高興地和小牛交朋友時有許多對話,需要帶著高興的感情來讀。我也用了同樣的方法,我告訴他們:“上次詩歌朗誦比賽我們得了第一名。”(這之前他們不知道)他們聽了后立刻歡呼、跳躍起來。這時我引導他們讀這一部分時,他們個個都是滿臉微笑,神采飛揚的。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6-12

語文園地的語文教案08-22

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10-03

語文下冊語文園地教案02-26

語文園地語文教案11-10

語文《語文園地四》教案08-06

語文優秀教案02-16

語文園地教案02-26

精選語文教案01-04

語文荷花教案07-19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中文字幕aⅴ中文字幕天堂 在线观看91精品国产免费 |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不卡 |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制服二区 | 五月天人成网站在线观看 | 亚洲成年轻人天堂久久 | 亚洲精品午夜久久久伊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