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小學語文教案模板集合七篇
作為一名老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借助教案可以恰當?shù)剡x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教材簡析】本課是一篇鼓勵求知、鼓勵大膽想象、鼓勵探究發(fā)現(xiàn)的課文,通過作者回憶童年時發(fā)現(xiàn)胚胎發(fā)育規(guī)律這件趣事,反映了兒童求知若渴的心理特點和驚人的想象力。第一局部先概述了“我”九歲時發(fā)現(xiàn)了有關胚胎發(fā)育的規(guī)律,卻在后來因此受到懲辦。第二局部具體敘述“我”發(fā)現(xiàn)有關胚胎發(fā)育規(guī)律的前后經(jīng)過。最后,寫這個發(fā)現(xiàn)在幾年后老師講課時得到證實,“我”情不自禁地笑出了聲,結果被老師誤解受到處分,但“我”從中獲得感悟。本文故事情節(jié)充溢童真童趣,語言風趣幽默,并有多處內(nèi)心活動的描寫,真實展現(xiàn)了小朋友內(nèi)心世界。學習這篇課文,要讓同學通過自讀自悟和討論交流,了解課文主要內(nèi)容──“我”發(fā)現(xiàn)了什么、是怎么發(fā)現(xiàn)的;從中激發(fā)同學勤學好問、大膽想象、樂于探究的學習精神;體會心理活動描寫對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作用,能真實表達自身的內(nèi)心感受。
【設計理念】
課題中的“發(fā)現(xiàn)”一詞是本文的文眼,教學中引導同學從課題入手提出疑問,然后進行梳理明確主要學習任務。同學自主學習,了解“我”發(fā)現(xiàn)了什么,重點了解“我”是怎么發(fā)現(xiàn)的,理清作者童年時發(fā)現(xiàn)胚胎發(fā)育規(guī)律的過程。
【教學建議】
1、本課故事情節(jié)充溢童真童趣,令人忍俊不由的同時有所想,有所思,有所悟,教學中放手讓同學緊扣“發(fā)現(xiàn)”一詞,自行明確本課學習任務,即“發(fā)現(xiàn)了什么?”“怎樣發(fā)現(xiàn)的?”“結果怎樣?”通過初讀感知、自讀自悟、重點悟讀、討論交流等形式理解課文,在此基礎上理解最后一句話的意思,明白其中道理,感受人物形象的可貴之處。
2、本文通過風趣幽默的語言展現(xiàn)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顯得真實可感,又極具情趣。教學中引導同學進行賞析評價,教學后可引導同學借鑒課文寫法,描寫故事情節(jié),塑造人物形象。
【教學目標】
1、認讀7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胚胎、禍患、滑翔、天賦”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領悟作者童年求知若渴、尋根究底和大膽想象的精神。
4、激發(fā)同學探究興趣、培養(yǎng)想象能力和積極關注生活的態(tài)度。
【教學重點】
1、引導同學入情入景地朗讀課文,掌握課文主要內(nèi)容,了解“我”發(fā)現(xiàn)了什么,重點了解“我”是怎么發(fā)現(xiàn)的。
2、感受人物特點,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體會課文幽默活潑的語言風格。
【教學難點】
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fā)明與發(fā)現(xiàn),有時還面臨著受到驅(qū)逐和迫害的危險”等含義深刻的句子。
【課前準備】
1、回憶自身童年的“發(fā)現(xiàn)”。
2、通過查閱課外書,上網(wǎng)等途徑收集有關科學家發(fā)明發(fā)現(xiàn)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鼓勵質(zhì)疑。
1.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要想學習好該怎么做?(有疑問向老師請教)
2.是的古語有云: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比比誰會提問?誰的進步大?
二.板書課題,質(zhì)疑學問。
1.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童年的發(fā)現(xiàn)》拿出手指和老師一起板書課題。齊讀課題,說說你讀了課題后有何疑問?
2.學生匯報:(重點問題:童年時“我”發(fā)現(xiàn)了什么?)
三、再讀課文,理解感悟
組織學生討論以下問題:
1.童年時的“我”發(fā)現(xiàn)了什么?
⑴讀課文第1、2自然段。
⑵體會:①“幾歲的時候”“完全”“獨立”這些詞語無不顯示著“我”這個發(fā)現(xiàn)多么不平常,多么出色,乃至現(xiàn)在說起來還為這個發(fā)現(xiàn)自豪不已。
②第2自然段中說,“你大概會忍不住哈哈犬笑”,這是為什么呢?(一個九歲的兒童,竟然能獨立思考發(fā)現(xiàn)這樣重大的科學問題,這簡直是常人無法相信的。)
又說“竟使我當眾受到懲罰”,他又為什么當眾受到懲罰?課文這樣開頭有什么作用?(以這樣的開頭設下懸念,激發(fā)起讀者的閱讀興趣。)
⑶小結: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概述了作者童年時的發(fā)現(xiàn)。達爾文是英國生物學家,他創(chuàng)立了關于物種起源和發(fā)展變化的規(guī)律——進化論。按照進化論的觀點,母腹中的胎兒再現(xiàn)了從簡單生命進化成人的過程。而“我”小時候就發(fā)現(xiàn)了這一規(guī)律。
2.“我”是怎樣發(fā)現(xiàn)的?
⑴自由讀第二部分(第3—13自然段),然后小組內(nèi)討論。
⑵全班交流。
①重點寫作者童年時發(fā)現(xiàn)胚胎發(fā)育規(guī)律的過程。
②這個過程大體經(jīng)歷了三個互相聯(lián)系的階段。第一個階段(3、4自然段)寫“我”的發(fā)現(xiàn)起始于夢中飛行。第二個階段(5—11自然段)老師給我們解釋了為什么會在夢中飛行。第三階段(12、13自然段)寫“我”對“人究竟是怎么來的”這個問題的大膽猜想,也就是“我”童年的發(fā)現(xiàn)。
⑶小結:夢中飛行引出了“我”對這個現(xiàn)象的好奇,老師的解釋又引出了“我”的疑問:“人究竟是怎么來的”,從而更加激發(fā)了“我”的想象力。“我渴望明白”“想得是那樣癡迷”“絞盡腦汁”“想啊想啊”“終于”這些詞語都表現(xiàn)了“我”求知若渴的特點,同時也看出“我”驚人的想象力。
3.“我”的發(fā)現(xiàn)可靠嗎?
⑴自由讀第三部分(第14—19自然段),
⑵歸納:“我”的發(fā)現(xiàn)在幾年以后老師講課時得到了證實。
⑶理解句子:
①“可是我忽然想起了自己的發(fā)現(xiàn),就情不自禁地笑出了聲音。”
是因為“我”為自己早在三年前就發(fā)現(xiàn)了這一規(guī)律,而且與進化論的觀點完全一致而格外高興。現(xiàn)在知道了當時自己的發(fā)現(xiàn)是多么了不起的事情!這種心情使他無法控制,已顧不得是在課堂上,更顧不得這“笑”是否合時宜了。
②“幸虧她沒有容我解釋,不然的話,同學們聽見我說自己三年前就發(fā)現(xiàn)了達爾文的進化論,還不笑塌了房頂!”
這句話是說“我”的發(fā)現(xiàn)會令人不可相信,人們絕對不可思議:一個九歲的孩子能發(fā)現(xiàn)達爾文的進化論。從表面看,這句話是“我”慶幸自己沒有解釋,而實質(zhì)上表現(xiàn)了“我”之所以有人們不可思議的發(fā)現(xiàn),是因為“我”那強烈的求知欲望和極強的想象力。
③“我明白了——世界上所有重大的'發(fā)現(xiàn)與發(fā)明,有時還面臨著受到驅(qū)逐和迫害的風險。”
這句話含有雙重的意思,一是說科學事業(yè)發(fā)展過程中,像阿基米德、哥白尼等都有過這樣的遭遇;二是說“我”有了這樣重大的發(fā)現(xiàn),跟世界上有重大發(fā)現(xiàn)與發(fā)明的科學家一樣遭遇驅(qū)逐與風險,這也沒有什么奇怪的。作者用幽默的方式為自己找到了自我安慰的理由。當然這句話里也表達了自己對老師當時處理方法的不滿。
4.結合課文內(nèi)容說說:“我”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發(fā)現(xiàn)?你認為“我”是怎樣的孩子?孩子身上最可貴的是什么?
四、總結全文
你讀了這篇課文有什么啟發(fā)?
五、拓展延伸
談談在你的生活、學習中有過什么發(fā)現(xiàn)?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能默讀短文,能弄清短文由幾個自然段,每段有幾句話。
2、能讀懂短文,完成短文后的練習。
教學過程:
一、教師指導完成閱讀短文。(總復習四第4題)
1、讀通短文,了解主要內(nèi)容。反饋,抽生讀。
2、對照短文完成課后練習。做一題,反饋討論一題。
3、對照短文,檢查一遍。
4、閱讀短文的方法,講講應該注意的地方。
二、閱讀短文,完成作業(yè)。(總復習五1—4題)
1、讀短文按步驟獨立完成練習。
2、討論,校對。
3、糾錯,找出錯誤的原因,以便在后面的練習中改正。
教學目標:
1、能根據(jù)內(nèi)容寫話。
2、能看懂圖意,寫一句通順、連貫的話。
教學過程:
一、看圖寫話。(總復習六第2題)
1、看看圖,讀一讀提示,想一想圖上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2、自己看圖編故事。
3、小組討論,看圖說話。
4、抽生說一說,集體評議。
5、寫下來,注意格式、標點符號,不寫錯別字。寫好后自己讀一讀。
6、批改訂正。
二、看圖寫話。(總復習六第3題)
1、看看圖,想一想圖上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2、自己看圖自言自語地說一說。
3、寫下來。
4、交流評議。
5、看看由哪些寫得不夠好的地方,修改一下。
6、討論一下,怎樣才能把看圖寫話寫得更好。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理解詞語的意思。
3.欣賞月亮灣的美麗景色,激發(fā)學生熱愛家鄉(xiāng)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1.識字、寫字,理解詞義。
2.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掌握月亮灣的地理位置。
教學準備:
1、 教學掛圖。
2、生字卡
教學時間: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閱讀欲望。
1.導入 。
同學們,你們?nèi)ミ^農(nóng)村嗎,見過農(nóng)村的美景嗎?讓我們隨著圖畫去游覽農(nóng)村的美景。
2、出示掛圖。
3.揭題
這美麗的村子叫什么名字?相機板書(月亮灣)
4.讀題。注意正音“亮”(輕聲)
過渡:月亮灣是個怎樣的地方呢?讓我們來讀讀課文。
二.初讀課文,學習字詞,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
1.初讀課文—“送生字回家”。
要求:自由輕讀課文,標出自然段序號。對照生字表劃出生字,“與生字交朋友,別喊錯了它們的名字”。
2.交流,指名分自然段讀,注意正音,師聲評議。
(1)平舌音:載zai;翹舌音:朝zhao、繞rao;后鼻音:
映ying
(2)指導讀好句中輕聲。
3.再讀課文,讀通句子。
想象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4.交流,師生共同評議。
過渡:月亮灣是什么?請讀第一自然段。
三.學習第一自然段。
1.自由朗讀第一自然段。
2.交流:月亮灣是什么?(是一個美麗的村子)(是我家住的地方)(是作者的家鄉(xiāng)、是美麗的村子)說說是誰的家鄉(xiāng)?
3.指導朗讀。
(1)你覺得該讀出什么樣的語氣?為什么?
(2)指導用自豪的語氣朗讀。重讀“美麗”一詞。
四.過渡:這美麗的村子為什么叫“月亮灣”呢?
1.默讀全文,找出有關句子。
2.交流。
(1)相機出示句子“村子的前面有一條月牙一樣的小河。”放映動畫。
(2)指導讀好長句子:村子的前面/有一條/月牙一樣的小河。
(3)用“因為……所以……”的句式說說村子的名字為什么叫“月亮灣”?
3.學生字“灣”、“牙”。
(1)師述:“灣”本義是指水流的地方,本文中指地名。
(2)比一比,再口頭組詞(彎—灣)。
(3)指導書空“牙”的筆順。
4.指導學生在習字冊上描紅、仿影、臨寫。
教師行間巡視輔導,提示寫字姿勢。
五.布置課后語文實踐。
1.把課文讀給爸爸媽媽聽。
2.喜歡畫畫的同學,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畫一幅畫。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
1.齊讀第一自然段。映示課文第一自然段。
2.過渡:月亮灣美在哪里?
二.細讀課文,自讀自悟,理解內(nèi)容。
(一)學習第二、三自然段。
1.月亮灣美在哪里?輕讀課文,劃出有關詞句。(用曲線表示)
2.交流。相機欣賞動畫,粘貼詞卡,指導朗讀。
(1)學習第二自然段第一句。
a。根據(jù)學生回答,相機粘貼詞卡“小河”、“河上”。
b。欣賞動畫(2)、(3)。觀察“月牙一樣的小河”,讀詞卡“月牙”。觀察“河上有一座石橋”,讀詞卡“石橋”。
c。指導朗讀第一句。(映示句子)“月牙”重讀。領讀、指名讀、齊讀。“師生評議)
(2)學習第二、三句。
a。根據(jù)學生交流相機映示句子“河水饒著村子緩緩地流著”,齊讀。
欣賞動畫(4),幫助理解詞語。“緩緩地”一詞換詞說說。“饒著”一詞,請兩名學生上前演一個饒著另一個轉(zhuǎn)。
b。映示句子“一群群魚兒在河里游來游去。”欣賞動畫(5),直觀“一群群”的魚。
c。指導朗讀第二句。先讓學生自讀體會,并說說怎么讀才能讀出美來,再適當指導。“緩緩地”讀慢一點,后半句讀出魚兒的歡快、自由。
d。這一句寫了哪里的美景?(可看看畫面,答后粘貼詞卡“河里”)
過渡:河里還有什么美景?
e。學生交流,相機欣賞動畫(6)比較句子:讀一讀,比一比,想一想哪一句更好,為什么?集體交流。
/河水倒映著青山、綠樹和小橋。
\清清的河水倒映著青山、綠樹和小橋。
f。指導朗讀第三句,重讀“清清的”等詞。
g。引讀第二、三句。邊看動畫(4)(5)(6)。
(3)習第四、五句。
a。生答“河岸上栽著許多桃樹。”相機欣賞動畫(7)貼詞卡“河岸”。問:哪個詞是“種著”的意思?讀詞“栽著”。
b。生答第五句。看動畫說說什么像“一片朝霞”?有什么相同之處?
c。指導朗讀第四、五句。重讀“許多”、“開滿”、“一片”“燦爛”等詞。
d。引讀第四、五句。邊看動畫(7)
(4)學習第六句。
a。欣賞動畫(8)
b。比較句子/過了石橋,是一片農(nóng)田。
\過了石橋,是一片綠油油的農(nóng)田。
c。看動畫體會“綠油油”的農(nóng)田的美。粘貼詞卡“農(nóng)田”
d。指導朗讀。重讀“綠油油”一詞。
(5)學習第三自然段。
a。欣賞動畫(9),粘貼詞卡“山坡”
b。指導朗讀“一片”引導學生想象茶樹茂盛生長的景象,讀出月亮灣人們的喜悅心情。
注:以上(1)至(5)學習第二、三自然段的五個內(nèi)容,應按學生交流內(nèi)容的先后順序隨機教學,詞卡隨機粘帖。
3.再看畫面(9),提問:
(1)這長滿茶樹的山坡在哪里?(相機板書“村后”。)這是課文的第幾自然段的內(nèi)容?(指名讀第三自然段)
(2)那么,第二自然段寫了哪里的景色?(答后板書“村前”)
4.再讀第二自然段。
(1)想一想,課文是按怎樣的順序描寫“村前”的景色的?
(2)指名上黑板按順序排列—粘貼詞卡。(小河→河上→河里→河岸→農(nóng)田)
5.邊欣賞動畫邊試背二、三自然段。
(1)生自由輕聲試背。
(2)指名試背。
(3)同桌互背
(二)學習第四自然段。
1.你覺得月亮灣怎么樣,你喜不喜歡月亮灣?你想說些什么?(相機板書“美麗”、“熱愛”)
2.指導感情朗讀第四自然段,讀出“贊美”、“熱愛”的語氣來。
三.總結。月亮灣真是個美麗的村子。學了《月亮灣》這篇課文,我們仿佛看到了一幅秀麗的田園風光圖,也看到了社會主義新農(nóng)村一派生機勃勃的動人景象。你們以后有機會可以去月亮灣看看,看看作者美麗的家鄉(xiāng)。
四.齊讀課文。
第三課時
一.復習
1.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詞語。(口頭)映示填空題,生回答
后映示^答~`案。(鼓勵學生各抒己見)(綠油油)的農(nóng)田、(清清)的河水、(美麗)的村子、(粉紅)的桃花、(月牙一樣)的小河、(燦爛)的朝霞。
2.朗讀全文后提問:課文按什么游覽順序描述月亮灣的景色?答后板書:
/村前:小河→河上→河里→河岸→農(nóng)田
\村后:山坡
二.組游戲活動。(四人小組,每組一套彩色橡皮泥)
1.將各色橡皮泥捏成各種景物。
(1)座座房子(表示村子);(2)拱形的石橋;(3)田字形的農(nóng)田;(4)三角形的山;(5)月牙狀的小河。
2.根據(jù)課文描述的月亮灣的地理位置,進行合理的空間布局。(教師行間指導)
村子的前面是小河,河上有石橋,過了石橋是農(nóng)田;村子的后面是山。
3.小組交流,按月亮灣的地理位置背誦課文。
三.寫字教學。
1.自學生字。
(1)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記憶字形。
(2)給生字找朋友(說說詞兒)。
2.交流。
(1)找出左右結構的字,說說你是怎么記住的。
如:比較法,口頭組詞。/坡/緩/繞
\波\暖\曉
(2)說說漢字筆順(書空)。“栽”
(3)找出上下結構的字:岸(山字頭)
3.指導寫字。
(1)七個左右結構的字中,“朝”左右各半,其余六個字左窄右寬。
(2)“繞”字不要多一點,“橋”字右邊第一筆是撇,“岸”字下面的“干”應寫在“廠”的里面。
(3)指導學生在《習字冊》上描紅、臨寫。教師行間巡視輔導,提示寫字姿勢。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學會本課11個生字,正確讀寫宋朝、議論紛紛、和尚、船艙、沉沒、繩子等詞語。
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今天,我們學習課文《撈鐵牛》,板書課題。
撈:東西掉到哪里用撈這個詞呢?
2、看了這個題目,你們想知道什么?學生提問。(誰撈的鐵牛?為什么撈鐵牛?怎么撈的?結果怎樣?)
二、自學生字新詞
1、音形難點:潛、陷、尚、論(多音字)
2、組詞語
宋( ) 拴( ) 陷( ) 論( )
送( ) 栓( ) 滔( ) 輪( )
繩( ) 綁( ) 鏟( ) 拖( )
蠅( ) 梆( ) 產(chǎn)( ) 施( )
3、理解詞義
宋朝:朝代名。由趙匡胤建立。
河中府:地方的名字。因這個地方位于黃河中游而得名。
淤泥:河流、湖泊、池塘等沉積的泥沙。
浮橋:在并排的船上鋪上木板造成的橋。本課浮橋的不同點是兩頭各拴在四只大鐵牛上。
議論紛紛:許多人在議論,各說各的看法。議論,對人和事物發(fā)表看法。紛紛,言論多而雜亂。
熟悉:知道得清楚。
水性:水的性能,也指游泳的本領。本課指了解這段河的深淺和水流速度,并且游泳本領又很高。
潛水:隱藏在水面以下活動。
水手:在船上負責艙面工作的普通船員。
浮力:物體在流體中受到的向上托的力。即向上浮動的力量。
工程家:能夠獨立完成某一工程的設計以及指導施工的專門人才。本課指懷丙和尚是機械和水利工程的專家。
和尚:出家到寺廟里修行的男教徒。
三、初讀課文,理解文章層次,整體感知課文
1、小聲自讀課文。
2、討論每個自然段寫什么內(nèi)容?
第一自然段:鐵牛陷入淤泥。
第二自然段:一個和尚主動提出要叫水把鐵牛送回來。
第三自然段:和尚做了準備工作。
第四自然段:請水手鏟泥沙到河里拔起鐵牛。
第五自然段:水手們劃船把鐵牛拖上岸邊。
第六自然段:和尚用同樣方法撈起其余的鐵牛。
第七自然段:和尚名叫懷丙。
四、分自然段朗讀課文
思考:課文寫了什么內(nèi)容?按什么順序?qū)懙?
五、布置作業(yè)
1、抄寫詞語
2、朗讀課文
3、思考課后習題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了解懷丙和尚是怎樣利用水的浮力撈鐵牛的,感受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
2、練習抓住課文主要內(nèi)容
教學重點:
撈鐵牛經(jīng)過,包括準備工作,打撈過程。
教學難點:
抓住課文主要內(nèi)容,感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啟發(fā)學生愛科學,學科學。
教學過程:
一、朗讀全文
思考:
1、是誰提出要撈鐵牛?(板書:懷丙)
2、你能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向大家介紹一下懷丙嗎?誰能用一個準確的詞概括一下懷丙的特點?(板書:出色)
二、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1、為什么要撈鐵牛,誰能讀一讀有關內(nèi)容?
2、指名讀一讀有關內(nèi)容,誰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板書:被水沖走)
三、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
1、懷丙是在什么情況下提出撈鐵牛的?(人們議論紛紛,可以看出人們束手無策,毫無辦法,是在大家感到撈鐵牛十分困難的情況下提出來的。)
2、追問:從什么地方看出撈鐵牛十分困難?(從笨重一詞可以看出鐵牛很重,又沉在河底,不好打撈。從人們對此事議論紛紛可以看出大家對撈鐵牛沒什么好辦法。)
3、介紹:據(jù)資料記載,每只鐵牛重四,五萬斤,當時又沒有起重機這樣的現(xiàn)代化設備,打撈技術又比較落后。
4、懷丙提出用什么方法打撈鐵牛呢?反復讀懷丙所說的話。(板書:叫水送回)
過渡:怎么叫水把鐵牛送回來呢?從這個方法中是否能看出懷丙是一個出色的工程家呢?我們先來看準備工作部分,看看他那些地方做的出色。
四、學習課文第三自然段
1、指名讀第三自然段。
2、誰知道做了哪四項準備工作?(摸清地點,兩只船并排裝滿泥沙。并排栓緊搭架,兩頭拴牢。)
3、齊讀這一段,進一步體會出色的準備。
五、學習課文第四、五、六自然段
接下來,我們看打撈過程,打撈鐵牛的工作是分幾步做的?再看懷丙又有哪些地方做得出色呢?
1、自由讀課文。
2、指名答:分幾步做的?
3、哪些地方出色?船靠什么向上浮?為什么是拖回而不是運回?(板書:打撈)
4、一只鐵牛拖回了岸,剩下7只怎么辦呢?
5、指名用自己的話說一說打撈第二只鐵牛的過程。
小結:和尚叫水把鐵牛送回來了,其實是和尚懂得利用水的浮力。
六、小結
1、和尚想出這么出色的辦法,是因為他在哪個字上動了腦筋?(水)
2、是水沖走了鐵牛,又是水把鐵牛送了回來,懷丙想出這么出色的辦法就是因為他用自己的才智變害為利,像懷丙這樣的工程家在歷史上還有很多。希望同學們用科學知識充實自己的頭腦,作一個有用的、聰明的人才。
七、總結全文
1、懷丙是宋朝人,宋朝距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一千多年了,當時他就懂得利用水的浮力撈鐵牛,說明了什么?從中受到了什么啟示?
(說明古代人們的聰明才智。我們的前人對世界科學文化做出的貢獻。我們這一代更應該愛科學,用科學。)
2、交流其它利用水的浮力的事。
附:板書設計
17.撈鐵牛
撈鐵牛
被水沖走
叫水送回
|
準備懷丙打撈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過程建議
1、出示卡片:子、頭、長、出、飛、火,這些都是俺們見過的生字嬰幼兒,你還認知他們嗎?
(開火讀,注意字音是否規(guī)范。)把這些字貼在黑板上。
2、你會寫這些字嗎?(組內(nèi)練習書空,糾正錯誤的筆順。)
3、出示花瓶圖或教師在黑板上畫簡筆畫,說說題目要俺們做什么?
4、同桌商量,一起完成題目。(提示同學在數(shù)筆畫時要仔細認真,書寫時要工整干凈。)
5、匯報,鼓勵同學說出多種方法:如逐個數(shù)、逐個填;將所有字的筆畫都數(shù)好后,再歸類填寫。
看看讀讀
這項活動的目的是復習鞏固學過的漢字,逐步養(yǎng)成正確使用量詞的習慣,讓同學懂得說不同的事物要用不同的量詞。題中配有一幅色彩鮮明的風景圖,能夠吸引小朋友們的注意力,充沛發(fā)揮插圖的作用,在鞏固字詞、正確使用量詞的同時,培養(yǎng)同學的觀察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通過不同渠道加深同學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和運用,培養(yǎng)語感。
過程建議
1、同學們,老師帶大家去郊外觀賞,出示圖畫或課件(不帶詞語),看!多美的景色呀!說說你都看到了什么?(指導同學按一定順序觀察,點擊課件出示詞語,指導讀詞。)
2、你能根據(jù)圖畫編一個小故事講給大家聽嗎,?(小組內(nèi)練習后推薦一人講給大家聽)
3、出示“一只小狗 一條小河 一朵白云 兩只鴨子 一條木船 幾朵野花”指名領讀,同桌互讀,拍手讀,男女生對讀。
4、在生活中象這樣的詞還有很多,你會說嗎?(組內(nèi)練說然后匯報,注意量詞用得要準,教師隨時糾正。)
5、拓展:五()星星一( )山一( )同學兩( )書幾( )小鳥
一( )畫四( )房一( )飛機三( )樹一( )水
讀讀畫畫
這項活動是復習帶有相同偏旁的生字。題目中有一個大轉(zhuǎn)盤,周圍是十四個學過的生字,里面有三朵不同顏色的花,花分別寫著“艸、扌、足”花的顏色提示了將要涂的字的顏色:“艸”的字涂綠色,“扌”的字涂藍色,足字旁的字涂粉紅色。通過“讀、思、說、畫”,讓同學的口、眼、腦、耳、手等多種感官參與活動,指導同學在玩中學知識,培養(yǎng)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識,增強學習語文的自信心,激發(fā)學習語文的成績感。
過程建議
1、出示大轉(zhuǎn)盤,指導同學按一定的方向自由讀字。
2、引導觀察:仔細觀察這些字,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培養(yǎng)學善于觀察、善于考慮、善于發(fā)現(xiàn)、善于表達的良好個性,發(fā)展思維,發(fā)展語言。)
3、這道題是什么意思,你會涂色嗎?怎樣涂?(組內(nèi)合作,先說說怎樣涂,然后再動手。)
4、匯報,集體訂正。
5、你還知道哪些“艸、扌、足”的字?你在哪里見過這些字?
(鼓勵同學在生活中識字,通過交流識字經(jīng)驗增強識字的自豪感。)
6、拓展:找一找“氵、亻、口”旁的字。
讀讀背背
《東西南北》是一首區(qū)分方向的兒歌,兒歌能協(xié)助同學利用太陽區(qū)分方向。教學中要以讀為主,熟讀成誦。讓同學借助插圖,在讀中感悟、了解利用太陽區(qū)分方向的方法。
過程建議
1、游戲:指方向。教師說方向,同學用手指出來,比比讀的動作快。(將東西南北、前后左右打亂順序練習。)
2、下面俺們就來學一首區(qū)分方向的兒歌:東西南北。
3、借助拼音自由練讀,注意要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通順。
4、多種方式練讀:指名讀,同桌互讀,邊評邊讀,組內(nèi)讀,男女生賽讀,齊讀,邊讀邊做動作……
5、說說你讀懂了什么。(協(xié)助同學弄清利用太陽區(qū)分方向的方法)
6、看圖:小女孩早晨起來面向什么方向上學去,你還能判斷出其它三個方向嗎?
7、老師在教室里指出東方,讓同學找出其它方向。
8、你還知道其它區(qū)分方向的方法嗎?
9、齊背兒歌。
口語交際《這樣做不好》
這個口語交際練習有兩幅圖,這兩幅圖色彩鮮明、環(huán)境優(yōu)美,可是有些人的行為與這自然的美不一致(在草地上踢球、浪費自來水)。圖中的大姐姐和小弟弟都在說“這樣做不好”,這是在勸說他人不良行為時常說的一句話,可是這樣做為什么不好?能把理由說出來讓對方信服才是關健。這是本次口語交際的重點。學習勸說他人不要做有損于公共利益的事情,說話時有禮貌,并且學會關心身邊的事情,勇于標明自身的態(tài)度,是這次口語交際的目的所在。在教學中,應該充沛調(diào)動同學的積極性,鼓勵他們發(fā)揮自身的聰明才智說出自身獨到的見解,培養(yǎng)健康的人格,發(fā)展健康的個性。
交際準備
掛圖或課件
組織過程
1、揭題:生活中,俺們常會遇到不良的行為,比方隨地亂扔果皮紙屑,摘公園里的花,亂搖小樹,在公物上亂寫亂畫……看到這樣的現(xiàn)象你會怎么說怎么做呢?(指名回答,板書課題。)
2、師出示課件或掛圖。看這兩幅圖,你能說說發(fā)生了什么事嗎?
3、指導同學簡單地說出圖意。
4、這樣做為什么不好?假如你看到了這種行為,會怎樣勸說呢?在勸說的時候要注意什么?(明確要說出這樣做不好的理由,道理要能把人家說服,說話時還要態(tài)度大方,有禮貌,語氣溫和,不能強硬等等。)
5、分組討論。(教師巡視指導)
6、匯報:每組推選出兩名代表,一人說一幅圖。(師生評議,注意聽他表達的是否清楚,理由是否充沛,講話是否有禮貌,挖掘出同學的優(yōu)點多鼓勵和肯定,適當?shù)靥岢鲆庖姾徒ㄗh。)
(明確:小草也有生命,在草地上踢球會傷害小草,破壞環(huán)境,影響他人休息。開著水龍頭洗菜太浪費自來水了,可是水資源卻是有限的。)
7、扮演:自由選擇合作伙伴練習扮演,注意勸說者的語言、方法、態(tài)度、表情,加上被勸說人的語言、動作。可以兩個人扮演,也可以幾個人一起合作;可以選擇一幅圖練習,也可以兩幅圖都說。
8、哪組想?yún)R報就讓哪組給大家扮演,評出“最佳合作”獎,獎勵一朵小紅花貼在生長記錄冊里。
9、擴展:在生活中你遇到過這樣不好的行為嗎?你應該怎樣勸說?(先在組內(nèi)討論交流,然后設置情境扮演。)
10、反思:你做過這樣不好的事嗎?今后該怎樣做?
11、總結:在俺們的生活中象這樣的不良行為并不少見,俺們不但自身不做這樣不文明的事,當俺們遇到有損于公共利益的事情的時候要及時大膽地勸說,要注意說話的方法,希望每個人多關心身邊的小事,做合格的小公民!
小學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自讀自悟理解課文內(nèi)容,把握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理解作者為什么認為懷特森先生是最好的老師。
3、認識到不迷信書本、不迷信權威的科學態(tài)度,是現(xiàn)代人必備的素質(zhì),是追求真理所需的可貴品質(zhì)。教學準備教師查閱、收集關于不迷信書本、不迷信權威的故事、文章。
教學過程
一、回顧前文,導入新課
在前幾篇課文的學習中,我們認識了一位位不怕困難、苦戰(zhàn)攻關、善于發(fā)現(xiàn)、極具科學精神的科學家。今天,我們再來認識一位極有個性的科學課老師──懷特森先生。他是作者心目中最好的老師。(板書課題)
二、整體感知,初步理解“最好”
1、默讀課文,想一想:
①課文講了一件怎樣的事?
②作者為什么說懷特森先生是他“最好的老師”?劃出課文的中心句。
(懷特森先生讓我還有我的同學明白了一個重要的道理:不迷信書本、也不要不迷信權威。)
三、讀議結合,深刻理解“最好”
1、作者用哪些事實說明懷特森先生是我最好的老師?
2、老師在讀這篇課文時,也不禁被懷特森先生獨特的教學方法所折服,你喜歡這樣的老師嗎?
3、懷特森先生的哪些言行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讀、劃、議)
四、回歸整體,加深對科學精神的認識
1、古今中外,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并研究問題的人往往不迷信書本、不迷信權威,你知道哪些事例?
(二年級學的《畫家和小牧童》中敢于給戴嵩指出錯誤的小牧童;四年級學的《兩個鐵球同時著地》中敢于挑戰(zhàn)權威的伽利略等。)
2、結合本單元前三篇課文,談一談你對科學精神又有了哪些認識?
五、拓展閱讀,遷移延伸
閱讀《嗅蘋果》,讀后交流自己的體會。
嗅蘋果學生們向蘇格拉底請教:怎樣才能堅持真理?笑容可掬的蘇格拉底讓大家坐下來,隨后取出一個蘋果。他用手指捏著,慢慢地從每個同學的座位旁邊走過,一邊走一邊說:“請同學們集中精力,注意嗅一嗅空氣中的氣味。”然后,他回到講臺上,把蘋果舉起來左右晃了晃,問:“哪位同學聞到了蘋果的氣味兒?”有一位同學舉手回答:“我聞到了,是香味!”
蘇格拉底再次走下講臺,舉著蘋果,慢慢地從每一個學生的座位旁邊走過,邊走邊叮囑:“請同學務必集中精力,仔細嗅一嗅空氣中的氣味。”稍停,蘇格拉底第三次從講臺走到學生們中間,讓每一個學生再嗅一嗅蘋果的氣味。
經(jīng)過三次“嗅一嗅”之后,除一個學生外,其他學生都舉起了手,都說聞到了蘋果的香味。那位沒舉手的學生環(huán)顧周圍看了看,覺得一定是自己錯了,于是也隨波逐流地趕緊舉起了手。蘇格拉底臉上的笑容不見了。他舉起蘋果緩緩地說:“非常遺憾,這是一枚假蘋果,什么味兒也沒有。”
小學語文教案 篇7
一、教學要求
1.能憑借三種圖形想象,畫出新的圖畫,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想象能力和動手能力。
2.能向別人說明自己拼畫的內(nèi)容和解答別人的詢問,培養(yǎng)學生口語表述和互相交流的能力。
二、教材說明
本課的圖畫分兩大部分,左邊是三個圖形,右邊是由這三個圖形畫成的五幅圖:樹、山、太陽、葵花盤、火車。這是給學生作示范,同時也是啟迪學生畫出的東西。
三、教學建議
(一)教具準備
若干彩色的、大小不一的紙片。
(二)教學過程
1.認識圖形
教師逐一出示紙片,讓學生認識這三種圖形。
2.以圖激趣
讓學生觀察課本上由這三種圖形畫出的東西,并說說各畫的是什么。
3.示范啟迪
教師用準備好的幾種紙片再拼畫出2—3個圖形,目的是打開學生的思路。
4.畫畫說說
讓學生自己動手拼拼畫畫,畫好一個,就同桌之間說說各自畫的是什么。鼓勵學生積極開動腦筋,充分發(fā)揮想象,比比誰畫得又新又多。
5.交流評比
先在小組里評,小組推選出來的參加全班的交流。交流時要說清楚畫的是什么,好在哪里,為什么要推選它,等等。在交流的過程中可以提問和發(fā)表不同的意見。
6.課外延伸
布置學生回家用彩色紙、布塊等制作貼畫,全班還可以在適當?shù)臅r候進行展評。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的教案06-15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八》教案03-28
小學語文《語文天地一》教案08-25
小學語文《語文天地一》教案06-23
小學語文翠鳥教案07-06
小學語文荷花教案07-11
小學語文觀潮教案06-15
小學語文《觀潮》教案06-15
小學語文《星夜》教案06-16
小學語文將心比心教案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