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案

時間:2022-09-27 18:48:13 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實用的小學語文教案范文匯總五篇

  作為一名老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實用的小學語文教案范文匯總五篇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學習目標:

  1、學會“把、哥、都、依、安、享、受”8個字,會認“鞋、脫、船、靜、港灣、溫暖”8個字。認識3個偏旁“父、阝、宀”。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通過學習課文,使學生感受親情,體會家庭的溫暖,知道家庭的溫暖需要大家共同營造。

  教學重難點:學會8個字,背誦課文。

  教學準備生字詞卡片、鞋柜圖片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在文中標出生字,讀準字音

  1、自由讀課文,標出生字,并讀準字音。

  2、同桌互讀,互相聽聽字音是否都讀準了,互相幫一幫。

  二、在“擺鞋子”游戲中鞏固生字讀音。

  1、創設情境 出示生字卡片,讀對一個字,就將這張卡片放到鞋柜里。

  2、想一想鞋子一家會說什么?誰能說一說?

  3、鞋子是一家人,我們一家人在晚飯桌上聊些什么呢?再讀讀課文。

  4、出示圖片,學生感受溫暖的家,自己練習讀第二節詩。

  5、充分感受后,完整地讀詩。

  6、愿意把詩送給爸爸媽媽嗎?請試著背下來,回家告訴爸爸媽媽。

  三、鞏固認讀,指導書寫。

  1、抽讀去掉拼音的生字,鞏固生字認讀。

  2、在小組里識記要學會的字,代表在全班交流。

  3、指導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擺法,指導書寫。

  板書設計: 13鞋

  大大小小 依偎

  回家 寧靜的港灣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本園地有五項訓練內容,“識字加油站”是從識字中,了解家人的稱呼。“我的發現”知道“日”字旁的字是和時間有關的,“女”字旁的字都和女性有關。“字詞句運用”一是歸類復習漢字基本筆畫名稱。二是練習看圖寫句子。“日積月累”要求學生記住這些8個字的成語,并初步了解它們的意思。“和大人一起讀”了解猴子撈月亮的故事。

  學前準備

  1.教學課件、生字卡片、田字格貼片。(教師)

  2.生字卡片。(學生)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環節

  第一課時(識字加油站、我的發現、日積月累)

  學習目標

  1.知道如何介紹家人。

  2.不同的偏旁所表示的不同意思。

  3.復習漢字基本筆畫,練習看圖寫話。

  學習重點

  1.知道如何介紹家人。

  2.怎樣說一句通順、完整的話。

  學前準備

  1.生字、詞卡片,多媒體課件。(教師)

  2.生字卡。(學生)

  識字加油站

  一、談話導入。

  1.孩子們,你們稱呼我為什么呀?(生:老師)在家里,那些長輩們或者年齡比我們稍大的人又怎樣稱呼呢?

  2.課件展示一家人的圖片。

  二、新授、識詞。

  1.指課件,讓生分別認識家里人。

  2.生邊說師邊貼生詞卡片。

  長輩:爺爺奶奶伯伯叔叔爸爸媽媽

  同輩:哥哥姐姐弟弟妹妹

  3.學生分組試讀這些詞語,生找到帶音節的字寶寶。

  4.組內開展讀字,讀詞比賽。

  5.全班交流識字情況。

  三、拓展。

  1.有勇敢的小朋友嗎,上臺來介紹一下你家里有哪些人?

  2.全班交流,師作。

  我的發現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都是幸福的孩子,有這么多愛自己的家人。現在,我們來做一個有趣的游戲。

  二、新授課:找偏旁相同的字。

  1.師講解擊鼓傳花游戲規則。

  2.全班進行擊鼓傳花游戲。

  3.指名上臺將兩個籃子里的花朵貼在黑板上。

  4.看看兩排花,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嗎?

  5.全班交流。

  師:

  第一排花含有“日”字旁,原來這些字寶寶都和時間有關,你能給它們口頭組詞嗎?

  6.開火車組詞。

  7.同法“女”字旁。

  三、拓展,交流其它同偏旁的字。

  日積月累

  一、復習舊知。

  1.同學們,我們在第四單元學習了兩組表示珍惜時間的成語,誰記得呢?

  2.指名說課件出示。

  3.指名讀,全班齊讀,師相機講解成語的教育意義。

  二、導入新課。

  1.今天,我們又要學習一些成語,你們想知道嗎?

  2.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日積月累”部分,并圈出不會讀的字。

  3.組內試讀,不會讀的字相互幫忙。

  4.全班交流讀。

  三、讀成語,并背誦。

  1.課件出示4組成語。

  2.生字卡片抽讀不會認的字。

  3.指名試讀。

  4.師范讀,生跟讀,指名教讀。

  5.師稍作講解成語意思,生傾聽。

  6.試背,全班交流背。

  四、,并布置作業。

  1.收集帶“木”旁的字,寫下來。

  2.把四組成語背給同桌聽。

  教學反思

  本節課進行了三個內容的教授。每個內容的教學,同學們的參與度都很高,都想展示自己的實力,特別是“趣味識字”部分,孩子們都想向別人表現自己的幸福,這一點讓我倍感欣慰,希望每個孩子每天都能快樂生活,快樂學習,快樂成長!

  第二課時

  (字詞句運用、和大人一起讀)

  教學目標

  1.在田字格里能書寫規范工整的漢字。

  2.通過字詞練句,訓練學生說完整的話。

  學習重點

  1.認真練習漢字基本筆畫,寫規范字。

  2.連詞成句,訓練學生說完整的話。

  學前準備

  1.詞語卡片,多媒體課件。(教師)

  2.田字格貼片。(學生)

  教學環節

  字詞句運用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課件出示“日積月累”成語,指名讀,指名背,全班背。

  2.引入新課。

  二、比一比,寫一寫。

  1.讀生字卡“了、才、長、山、兒、四、我、心”。

  2.師范寫生字:了、才。

  3.火眼金睛,觀察課件上兩個字的第二筆相同點和不同點。

  4.指名說,師:

  相同:起筆都在豎中線上。

  不同:“了”第二筆是“彎鉤”,“才”第二筆是豎鉤。

  5.師范寫兩個生字,生書空,并各練寫一個。

  6.展示優秀作品,并獎勵一面紅旗。

  7.詞法指導“長——山”中“”和“”,“兒——四”中“”和“”的區別以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8.學生練字,師相機指導,并作及時有效。

  三、提示。

  小朋友們,很多漢字都有相似的筆畫,我們在書字時要睜大小眼睛看清楚,多一筆少一筆,就會變成其它的字;書寫不規范,漢字就變成丑八怪了,所以,今后寫每一個漢字,都要認認真真,不能馬馬虎虎哦!

  四、聽故事,導入新課。

  1.課件:一(1)班的孩子們去遠足。第二天,他們來到了一個山坡上,瞧,美不美呀!

  2.指名說:這是什么地方?天上有什么?山上有什么?山下有什么?(師強調觀察順序,要說完整的話)

  3.小組討論交流。

  4.全班交流。師板書:小鳥、小朋友、小花、青草、小牛、小羊……

  5.指導學生把看到的景物寫在書上田字格里,師巡視,并作及時鼓勵性。

  6.小組內讀詞。

  7.全班交流讀詞。

  五、練說完整的話。

  1.舉例練習說話:小鳥在哪里:它在干什么?你能用一句話說說嗎?

  2.小組練習說一句完整的話,同學幫忙。

  3.全班匯報交流,師相機指導并。(避免說同樣的句子)

  4.詞法指導學生練說句子。

  六、拓展深入。

  1.能把剛才說的句子連起來說一小段話嗎?

  2.師范例說話,學生認真傾聽。

  3.組內練習,全班交流。

  七、,布置作業。

  小朋友們剛才一個比一個能干,老師為你們點個贊!(豎大拇指)。回家呀,把我們這節課說的句子說給家長聽,再和家長一起讀《猴子撈月亮》,比賽看,誰讀得好,也讓家長為你點贊!

  教學反思

  這節課,孩子們的書寫比以前進步了不少,這可能是這幾個月來練習的緣故,看圖寫詞語,練習寫寫部分,雖然孩子興致盎然,但孩子們由于觀察習慣不好,總關注畫面某一部分,不能照顧全面,因而,寫出的詞語不是很多。另外,由于孩子們的年齡特點,一個句子先說什么,再說什么,這還是較有難度的,老師要多些引導,反復練習,我想,孩子們寫詞說句子的能力一定會提高很多快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西門豹治鄴》講述了西門豹初到鄴地,發現田地荒蕪,人煙稀少。通過調查,了解散到那里的豪紳和巫婆勾結在一起為害百姓,便設計破除迷信,大力興修水利,使鄴地繁榮起來的故事。文章刻畫了西門豹有勇有謀,敢作敢為,與民作主,為民除害的形象。描寫了西門豹如何將計就計,懲除邪惡,除害興利,重點記敘了西門豹破除迷信的經過。文章在寫作上主次分明,詳略得當。教學這篇課文時,要幫助學生理解西門豹和老大爺的對話,弄清河伯娶媳婦的來龍去脈。

  學情分析

  對于封建迷信活動,五年級的學生已有了科學地認識和了解,在閱讀中能揣摩、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本節課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的年齡特點、興趣愛好以及認知水平,學生能在領悟課文主要內容的基礎上,結合生活,通過各種信息渠道嘗試進行探究性學習,學生留心觀察周圍生活并宣傳破除迷信活動,有意識的豐富自己的見聞,樂于參與討論,敢于發表自己的意見。

  教學目標

  1、運用工具書、聯系課文內容,學會本課生字新詞。正確讀寫荒蕪、巫婆、打扮、磕頭、求饒、渠道、灌溉等詞語。

  2、理清課文順序,知道這件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

  3、了解西門豹為民除害的事跡,知道他是我國歷史上一個敢于破除迷信,為民辦實事的好官。

  教學重點

  重點理解荒蕪、官紳、收成提心吊膽等詞語。

  了解西門豹是怎樣為民除害、破除迷信的。

  教學難點

  西門豹破除為河伯娶媳婦這一迷信的辦法妙在哪里。

  教學準備:

  教師:

  學生:課前預習

  教學過程:

  一、設置懸念,揭示課題:

  師:同學們,距今20xx多年的戰國時期,有一位地方官名叫西門豹(板書,并注意豹字的寫法),西門豹,姓西門是個復姓,名豹,是戰國時期魏國人。他是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曾立下赫赫戰功,同時,他又是一個無神論者。在他為官期間,為老百姓做了許多好事,雖然他官職很小,卻一直被人稱頌。這到底是為什么呢?讓我們通過課文學習來尋找答案吧!

  [點評:課堂學習伊始,為學生創設一個平等、輕松的交際空間,通過課題引出課文的主人公,并做一簡單介紹。設置懸念,拉近學生與文本間的距離,激發學生自主學習、自我探究的興趣]

  二、初讀課文,感知引疑

  師:請同學們自由課文,讀完后仔細思考:課文講了怎樣的一件事?

  (課文講述了西門豹初到鄴地,發現田地荒蕪,人煙稀少,通過調查,了解到那里的豪紳和巫婆勾結在一起為害百姓,便設計破除迷信,大力興修水利,使鄴地繁榮起來的故事。)

  [點評:學生與教材初步對話后,教給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理清思路,了解事情發生的起因、經過和結果,培養學生概述的能力,為下文的學習做鋪墊。]

  三、合作探究、美讀課文

  (一)

  研讀課文第一部分

  西門豹初到鄴這個地方,看到田地荒蕪,人煙稀少,究竟是什么原因呢?面對這樣的景象,他立即展開調查。

  1、小聲讀1-9自然段

  (1)畫一畫:西門豹幾次問話的內容。

  (2)讀一讀:老大爺是怎樣回答的。

  2、田地荒蕪,人煙稀少的原因為:

  (1)巫婆官紳給河伯娶媳婦

  (2)年年鬧旱災

  [點評:讀、寫、思相結合,強調學生參與的過程,促使學生全身心投入學習,真正做到動眼、動手、動耳、動口。將被動接受式學習轉變為潛能釋放的自主性學習。]

  (二)研讀課文第二部分

  師:西門豹已經知道了原因,但是他卻故意說(生讀:這樣說來,河伯還真靈啊。下一回他娶媳婦,告訴我一聲,我也去送送新娘。)

  西門豹到底有何打算呢?那么他此行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

  1、帶著問題默讀課文,邊讀邊畫出重點語句,看一看西門豹是如何設計破除迷信的?你認為西門豹破除迷信的方法巧妙嗎?妙在哪里?

  2、小組討論、交流。

  3、小組匯報討論結果,教師適當引導,重點研讀四個重點句,品析詞句,邊讀邊體會西門豹的將計就計。

  A、他回過頭來對巫婆說:不行,這個姑娘不漂亮,河伯不會滿意的。麻煩巫婆去跟河伯說一聲,說我要另外選個漂亮的,過幾天就送去。說完,他叫衛士抱起巫婆,把她投進了漳河。

  巧妙之一:安排周密。西門豹先是以姑娘不漂亮河伯不會滿意為由,救出了新娘,同時又派巫婆去跟河伯說一聲,這樣做既保護了新娘,又懲辦了巫婆。(板書:救出新娘、懲治巫婆)

  B、等了一會兒,西門豹對官紳的頭子說:巫婆怎么還不回來,麻煩你去催一催吧。說完,又叫衛士把那個人投進漳河。

  巧妙之二:不動聲色。西門豹假裝客氣,麻煩那些惡人去跟河伯說一聲,在不動聲色中堅決地將他們扔進漳河。(板書:懲治官紳)

  C、西門豹回過頭來看著他們說:怎么還不回來,請你們去催催吧!說完又叫衛士把他們扔下漳河去。這些官紳一個個嚇得面如土色,跪下來磕頭求饒,把頭都磕破了,直淌血。

  巧妙之三:假戲真做。西門豹自始至終嚴肅認真地演好送送新娘這場戲。西門豹很客氣地請官紳們去催巫婆和官紳頭子回來時,官紳們一個個嚇得面如土色,磕頭求饒。西門豹等了很長時間才讓他們回去,目的是要嚇唬那些官紳們,警告他們不許再為非作歹。(板書:破除迷信)

  D、西門豹說:好吧,再等一會兒。過了一會兒,他才說:起來吧。看樣子是河伯把他們留下了。你們都回去吧。老百姓明白了,巫婆和官紳都是騙人的。

  巧妙之四:用事實來懲治首惡,教育百姓(板書:教育百姓)

  [點評: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引導從西門豹的言行中去研究。以上文本能體現人物巧妙的句子很多,但學生最能感悟到的,感悟最深又最具文本特點的就是西門豹的語言,對巫婆、官紳頭子、官紳的四次語言,層層深入,環環相扣,淋漓盡致地展現西門豹計謀的巧妙,把握這一條主線,大膽地刪枝去葉,使學生、教師、文本之間有充分的時間、充足的空間展開對話。]

  總結:西門豹將計就計,不動聲色,假戲真做。設想一下,如果不用這種辦法,按照常理下禁令,抓巫婆,對官紳頭子治罪,相比較哪種方法更好、更有效?

  (這個故事發生在20xx多年前,當時的科學不發達,許多人都非常迷信,使人們自然而然地破除了迷信,比勸說、命令不知好多少倍!)

  5、指名分角色讀這部分。

  6、表演送新娘這段故事。

  (三)研讀課文第三部分

  送走了巫婆和官紳,破除了迷信,解決了主要問題,解除了老百姓的精神枷鎖。要想徹底改變鄴地田地荒蕪,人煙稀少的狀況,還有一個什么問題沒解決?他還做了什么?

  引讀西門豹發動老百姓開鑿了十二條渠道,把漳河的水引到田里。莊稼得到了灌溉,每年的收成都很好。從這里,你覺得西門豹還是一個怎樣的人?

  四、深化專題,體驗情感

  1、小結提升:西門豹用什么計策來懲治他們的?在三十六計中叫什么計?(將計就計)還可以叫: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你能結合課文內容說說這句話的意思嗎?

  (1)以迷信治迷信破迷信;

  (2)以巫婆、官紳的河伯娶媳婦辦法來懲治他們。

  2、補充題目:()的西門豹

  總結:這個故事雖然發生在兩千多年前,可流傳至今,人們會永遠記住這個成功治鄴的縣官西門豹。

  [點評:將課堂教學內容加以延伸而又不脫離文本,將課外學習的知識運用于課堂學習之中,使學生充分地學以致用。教師、學生、教材之間平等、民主對話,使學生直抒胸襟,真誠對話。]

  五、作業布置

  知識性作業:摘錄西門豹言行巧妙的語句。

  趣味性作業:以魏王身份寫一份通報,表彰西門豹的功績,號召官員們向他學習

  為老百姓做實事做好事。

  [點評: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及興趣,將作業分為知識性作業和趣味性作業,不僅注重對學生知識的培養,還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從而鞏固教學成果。]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自讀古詩,理解字詞,讀懂詩意。

  2.體會詩中所表達的作者與朋友的深厚友誼。練習感情朗讀古詩。

  3.掌握學習古詩的一般方法,并學會積累古詩。

  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詩中作者運用夸張、比喻的方法表達感情的方法。

  教學準備:

  學生課前收集描寫送別的古詩。

  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入新課:

  1.我們今天一起來學習一首古詩《贈汪倫》,出示古詩:

  贈汪倫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2.你知道“贈”是什么意思嗎?

  3.請說一說題目的意思。

  二、學習古詩

  1.初讀,學生自由讀古詩,思考:

  這是一首描寫什么的詩?(送別)

  2.再讀古詩,想一想,誰送誰,誰別誰?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3.有誰知道李白是誰、汪倫是誰嗎?

  學生介紹有關背景。

  教師過渡,他們一個是大名鼎鼎的詩人,一個是普普通通的村民,他們之間是怎以聯系起來的呢?(學生說故事)

  4.是啊,天下沒有散的筵席,再好的朋友也要分別,同學們再讀一讀詩句,看看

  分別時的情景怎能樣?

  5.自讀,說詩意。

  你認為哪一句還可以怎么說?(修正詩意、注意關鍵字詞)

  6.你還有什么不理解的?(學生質疑)

  (根據學生質疑情況體會朋友之間的深厚情意)

  朗讀。

  7.小結:這首詩是以歌聲來送別朋友,其實古時候還有許多詩,我們看一下,古人還會以什么來送別朋友?

  三、帶讀古詩:

  1.出示以下三首詩,引導學生自讀理解,古人又是以什么來送別朋友的呢?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別董大 送元二使安西

  唐·李白 唐·高適唐·王維

  故人西辭黃鶴樓, 千里黃云白日曛, 渭城朝雨浥輕塵,

  煙花三月下揚州。 北風吹雁雪紛紛。 客舍青青柳色新。

  孤帆遠影碧空盡, 莫愁前路無知己, 勸君更盡一杯酒,

  惟見長江天際流。 天下誰人不識君! 西出陽關無故人。

  2.朗讀、小結:無論以什么送別,都有可以概括為以“真心”送別。

  四、課外練習:

  收集送別詩,舉行一次吟詩會。

  板書設計:

  主板書:

  贈汪倫

  李白 深情厚誼 汪倫

  踏歌聲

  輔板書: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教學要求

  1.知識與技能:

  (1)學習并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積累“泛濫”“心安理得”。

  (2)理解課文內容,知道鹿是怎樣通過自己的智慧死里逃生,諷刺愚蠢的鱷魚的。

  (3)理解“貪婪者總是愚蠢的”這句話的意思。

  2.過程與方法:

  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讓學生充分地讀,讀中理解,讀中感悟,讀中促思,體會鹿的聰明。通過分角色表演,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培養學生表演、表達等綜合表達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激發學生對鹿的贊嘆和敬佩。

  (2)教育學生不能貪婪,遇事要認真思考。遇到危險的時候不要慌張,要動腦筋,用自己的智慧解決問題。

  重難點、關鍵

  1.理解“貪婪者總是愚蠢的”這句話的意思。

  2.知道鹿是怎樣通過自己的智慧死里逃生的。

  課時劃分

  兩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讀通課文,學習并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

  2.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教具準備

  1.鹿和鱷魚圖片。

  2.生字詞語卡片。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激趣導學。

  1.教師出示鹿和鱷魚的圖,板書“鹿和鱷魚”,啟發談話:同學們,看到這兩個動物在一起的時候,你們想到了什么?(鹿被鱷魚吃了)

  2.教師:那如果一只鹿和一千條鱷魚呢?(學生展開想象,說一說)

  3.教師設置懸念,導讀:同學們,鹿和多么溫順、而鱷魚卻多么的兇殘。一條鱷魚,鹿就必死無疑,更別說是一千條了。可是,今天的這只鹿非但沒有死,反而把這一千條鱷魚愚弄了。這是怎么回事?現在,我們就去了解這個故事。

  (從題目入手,抓住鹿和鱷魚這兩種動物的品行以及數量上的明顯懸殊,讓學生想象后果,教師再通過結果的反差,激發學生閱讀課文的積極興趣)

  二、讀通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提出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讀。

  (1)互相檢查預習時生字新詞掌握的情況。

  (2)把課文讀通讀順讀準確。

  2.教師檢查生字新詞的掌握情況。

  字音:“曾”“伺”是平舌音,“曾”還是多音字,在文中讀“zēng”。”“蠢”是卷舌音。

  字形:“鹿”是半包圍結構,的,里面注意不能多一橫;“毒”要注意“母”的筆畫順序;“延”字不能寫成廷”字,注意區別“虛”和“慮”。

  (2)教師再出示生字新詞,大家一起讀一讀。

  3.指名分段讀,檢查學生讀通課文的`情況。

  4.指名反饋: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情?(有一天,一只鹿被困在孤島上,遇到了一條老鱷魚。老鱷魚想吃這只鹿,鹿想辦法讓老鱷魚召來一千條鱷魚,然后從它們的背上逃到了岸邊。鱷魚為了報復這只鹿,假裝木頭浮在水面上,結果被鹿識破了,還被鹿嘲笑)

  (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引導學生小組合作學習,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讓學生在說一說,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培養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合作意思、概括能力等)

  三、教師提綱輔導,學生復述課文。

  1.教師激發學生的興趣:同學們,這個故事可有意思了,你們想把它講給爸爸媽媽或是其他人聽嗎?(想)那,我們現在就來試著說一說這個故事。

  2.教師出示提綱,要求學生照著提綱自己說一說。

  提綱:

  (1)鹿被困在一個孤島上,一條老鱷魚想吃掉鹿。

  (2)鹿說自己有毒,如果是一條鱷魚吃就不會中毒。老鱷魚不相信。

  (3)鹿要說老鱷魚找不到一千條鱷魚,老鱷魚為了爭口氣,召來了一千條鱷魚。

  (4)鹿要求一字排開,數一數是不是一千條鱷魚。鱷魚按要求辦,排到了河對岸。

  (5)鹿踩到鱷魚背上,數著數著逃到了岸邊。老鱷魚想伺機報復。

  (6)老鱷魚偽裝木頭被鹿揭穿,眾人嘲笑老鱷魚。

  3.指名說一說,集體評議。

  4.教師指導學生適當地配上表情或動作復述課文。

  5.再指名復述課文。

  (進行復述練習,讓學生在說中感知課文內容,把握課文主要意思,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訓練學生的復述能力)

  四、課堂小結

  1.教師指名把下面的句子補充完整。

  這是一只鹿。

  這是一條條鱷魚。

  2.教師小結:

  同學們,一只鹿居然能從一條老鱷魚、一千條老鱷魚的口中逃走,多聰明啊!鹿是怎樣讓自己逃離虎口的呢?下節課我們再來學習這篇課文。

  五、布置作業

  1.把本課的生字新詞抄寫兩遍。

  2.熟讀課文,把這個故事復述給爸爸媽媽聽。

  第一課時作業優化設計

  一、讀一讀,寫一寫。

  高高興興怒氣沖沖不動聲色耳聽為虛,眼見為實

  二、有感情地朗讀下面的句子。

  1.一條老鱷魚游近小島對鹿說:“我要吃掉你!”

  2.“看來,這條小河根本招不來一千條鱷魚,對吧?鹿故意裝出瞧不起的樣子。

  3.“你數吧!”鱷魚大叫起來,“快點,我們都餓壞了!”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內容,體會鹿的聰明。

  2.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啟迪教育學生。

  3.總結全文,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表演故事。

  教具準備

  1.生字詞語卡片。

  2.鱷魚、鹿等動物的頭飾。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新課

  1.教師出示本課生生字新詞,大家一起讀一讀,讀中鞏固生字新詞的認讀和書寫。

  2.教師指名反饋: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情?(有一天,一只鹿被困在孤島上,遇到了一條老鱷魚。老鱷魚要吃這只鹿,鹿想辦法讓老鱷魚召來一千條鱷魚,然后從它們的背上逃到了岸邊。鱷魚為了報復這只鹿,假裝木頭浮在水面上,結果被鹿識破了,還被鹿嘲笑)

  3.教師導入新課:鹿是想出了什么辦法死里逃生的呢?請大家讀課文,想一想。

  二、繼續學文,體會鹿的機智。

  1.學生一邊讀一邊思考問題。

  2.指名反饋:鹿想出了什么辦法讓自己脫離危險的?(教師引導學生用最簡練的句子說:鹿讓一千條鱷魚搭成橋,然后從鱷魚背上走到了對岸。)

  3.教師引導學生再讀課文,思考:鹿是怎樣一步一步實現自己的計策的?

  4.指名反饋,學生互相補充。

  (1)騙老鱷魚說自己有毒,如果是一千條鱷魚吃就不會中毒。讓老鱷魚召來一千條鱷魚。

  (2)老鱷魚不相信鹿,它就用激將法讓老鱷魚召來一千條鱷魚。

  (3)要求鱷魚們一字排開,它要親自數一數。

  5.教師小結:多么聰明的鹿牙。遇到危險,它冷靜思考,臨危不懼,用自己的智慧,讓自己死里逃生。真是太了不起了。

  6.教師導讀:課文還講了一件事情,也體現了鹿的聰明過人?請大家讀一讀課文,找一找。

  7.引導學生結合課文內容,進行反饋。(當老鱷魚偽裝木頭要報復它的時候,它說:“如果真是根木頭,他就會朝我漂過來;如果是條與愚蠢的鱷魚,就會留在原處。”結果鱷魚居然向它游去)

  8.教師總結:這條老鱷魚實在是太愚蠢了,它為什么會這么愚蠢呢?(學生自由地說一說)

  9.教師出示文中的有關句子,引導學生了解句子的意思。

  “貪婪者總是愚蠢大。“

  (1)引導學生理解“貪婪”的意思。(極力希望得到某種好處)

  (2)文中的老鱷魚極力希望得到什么?(指名反饋:吃掉鹿)

  (3)教師:是呀,正是因為它一心想吃掉鹿,所以對問題不加思考,不思考的人自然會變得愚蠢。

  (以學生的字讀感悟為主,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讀,在讀中解答問題,在探究鹿識怎樣一步一步地實行自己的計策問題中,逐步深入理解內容,體會鹿的聰明和鱷魚的愚蠢)

  三、總結全文,角色表演

  1.教師指名說一說:同學們,讀了全文,你對鹿或鱷魚說什么呢?(一是對鹿的稱贊,二是對鱷魚的規勸:不能太貪婪,要勤于思考)

  2.組織學生在小組內,分角色把這個故事演一演。

  3.指派小組上來表演,其他的評議,一起導演這個故事。

  4.學生再以小組為單位演一演。

  5.再指派小組上來表演,其他的評議,和前面一次的表演做對比,強調導演的重要性。

  四、課堂小結

  教師:同學們,貪婪者總是愚蠢大。我們要像鹿那樣,做一個有勇有謀的人。只要勤動腦筋思考,老師相信大家都能夠成為一個聰明人。

  五、布置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把這個故事演給其他小朋友看。

  第二課時作業優化設計

  一、看拼音,寫詞語。

  guǎngfànèdúyánchángqiānxū

  二、用下列詞語造句

  一邊……一邊……:

  如果……就……:

  板書設計

  一只鹿和一千條鱷魚

  聰明愚蠢

  (死里逃生)(被嘲笑)

  課后練習解答

  第一句:惡狠狠

  第二句:蔑視的語氣、滿不在乎的語氣

  第三句:不耐煩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的教案06-15

小學語文《語文天地一》教案06-2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八》教案03-28

小學語文《語文天地一》教案08-25

小學語文《午睡》教案06-15

小學語文識字的教案07-11

小學語文《長征》的教案06-18

小學語文《家》教案06-19

小學語文荷花教案06-23

小學語文《坐井觀天》教案06-23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日本免费自拍视频网站 | 亚洲Av一在线观看 | 亚洲合成久久久久久久综合 | 伊人久久大线影院首页 | 亚洲国产欧美不卡在线观看 | 亚洲人成未满十八禁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