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

時間:2022-09-28 09:42:40 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推薦】語文教案集錦8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語文教案8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推薦】語文教案集錦8篇

語文教案 篇1

  五六月份是廣玉蘭花盛開的季節。在綠油油的葉叢中,花朵是那樣的潔凈、高雅。我無法用文字準確形容那花瓣的色彩,說它純白吧,又似乎有一種淡淡的青綠色滲透出來;我也無法用文字準確形容那花瓣的質感,說它玉琢冰雕吧,它又顯得那樣柔韌而有彈性。總之,只憑幾個優美的詞句是不能概括它的全部內涵的。

  廣玉蘭開花有早有遲,在同一棵樹上,能看到花開的各種形態。有的含羞待放,碧綠的花苞鮮嫩可愛。有的剛剛綻放,有幾只小蜜蜂就迫不及待地鉆了進去,那里面橢(tuǒ)圓形的花蕊約有一寸長。盛開著的,潔白柔嫩得像嬰兒的笑臉,甜美、純潔,惹人喜愛。先前熱熱鬧鬧開過的廣玉蘭呢,花瓣雖然凋謝了,花蕊卻依然挺立枝頭,它已長成兩寸長的圓莖。圓莖上面綴(zhuì)滿了像細珠似的紫紅色的小顆粒,這就是孕育著新生命的種子。遠遠看上去,一株廣玉蘭就像是一個數世同堂、生生不息的大家族。

  廣玉蘭的葉片富有光澤。好像涂了層蠟,再配上有著鐵銹色短柔毛的葉背和那微呈波狀的邊緣,使人覺得另有一番情趣。密集油亮的綠葉終年不敗,始終透著生氣,透著活潑。有了它的襯托,玉蘭花便顯得格外皎潔、格外清麗了。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和2個偏旁“饣、牜”。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小云借生日給媽媽的原因。

  4、從故事中體會文中母女間的情感,懂得如何關心家人。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認識生字、朗讀課文、體會母女間的情感,懂得如何關心家人。

  【教學難點】 從故事中體會母女間的情感,懂得如何關心家人。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揭示課題

  1、放生日歌曲,提問:誰知道“生日”是指哪一天,每個人都不會忘記自己的生日。

  2、平日里,你們會向別人借東西,也會把東西借給別人,聽說過借生日嗎?

  出示課題18、借生日

  二、初讀課文

  1、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了解大意

  2、提問:課文中誰把生日借給誰?“我”指的是誰?

  3、再讀課文,共分幾個自然段?你想讀哪個自然段?

  三、學習課文

  1、指名讀1、2自然段

  2、認識兩段中的生字

  3、小云的媽媽說自己把生日給忘了,媽媽真得是忘了嗎?(小云的媽媽并非忘記了自己的生日,而是只想到別人)

  4、指導朗讀

  “您怎么從來不過生日?”沒見過媽媽過生日,小云感到疑惑,要突出“從來”,讀出納悶的語氣。

  四、學習三、四自然段

  1、指名接讀三、四自然段

  2、小云把生日借給媽媽前,心里會想些什么?(大家討論后,明白小云在媽媽的影響下,懂得了關心媽媽,同學們應該向她學習)

  3、指導朗讀

  最后兩句話是她經過思考想出的辦法,要讀出肯定的語氣,表現出小云的天真可愛。

  五、全文朗讀

  1、分角色朗讀課文,師生讀,同學與同學讀。

  2、配《生日歌》讀。

語文教案 篇3

  知識與技能:

  閱讀圖書,學習初步閱讀圖書的方法,了解小豬通過改變自己的形態尋找快樂幸福的過程,激發閱讀圖書的興趣,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能力。

  過程與方法:

  通過想象,師生共同閱讀,小組學習,獨立閱讀等方法閱讀圖書,在閱讀中體會,在體會中閱讀

  情感與價值:

  在閱讀中懂得:做自己,最幸福。引導學生努力做最好的自己,才能獲得快樂幸福。

  教學難點:

  閱讀圖書及方法的指導。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準備:

  自選圖書教材、掛圖、黑卡紙

  教學過程:

  一、豬年話豬,導入課題

  1、今年是豬年,新年里,大街小巷到處都有小豬的影子,你在哪些地方看到了小豬?你覺得小豬怎么樣?

  2、今天,老師就要和大家一起讀一本與小豬有關的圖書。

  二、簡介圖書,激發興趣

  (一)出示圖書,讀封面

  指導讀封面上的題目、圖、作者,并作猜想。

  (二)師生共讀第一個變形故事

  1、出示圖一

  你看到了什么?你猜猜,小豬開心嗎?

  指導讀第一頁,讀出煩的感覺。

  2、出示圖二

  小豬邊走邊想著好玩的事,走著走著,你們看,他遇見了誰?

  指導讀第二頁文字。

  小豬想到了一個絕妙的好主意,你們猜猜看是什么好主意?

  3、出示圖三

  你們的主意都不錯,小豬也有自己的辦法,看,小豬來了。他怎樣讓自己變成了長頸鹿的?

  指名讀第三頁文字

  4、出示圖四

  小豬就這樣踩著高蹺散步去了,路上他又遇見了誰?

  你猜猜他會怎樣介紹自己?

  出示對話,認識引號,指導朗讀

  “嗨,下面的那位!”小豬跟斑馬打招呼,“我是一只了不起的長頸鹿,我可以看到好幾里遠的地方。”

  “你不是長頸鹿!”斑馬大笑著說,“你是一只踩著高蹺搖搖晃晃的小豬。你最好小心點。”

  分角色練習朗讀

  5、出示圖五

  小豬摔得怎樣?

  指導讀第五頁文字

  三、想象變形方法,學編故事

  1、他又想到什么好主意,還可能遇見誰?想變成誰呢?

  2、前后四個小朋友一起討論討論,接下來你們最想讓小豬遇見誰,變成誰?怎樣幫他變的?結果怎么樣?每一組猜想一個。

  3、匯報

  四、讀圖文,了解故事情節

  1、總結讀圖書的方法。

  2、閱讀圖書,提讀書要求。

  3、學生讀書

  4、匯報

  現在大家把書合上,我要考考大家有沒有讀懂。小豬還變成了什么?(隨機出示相關的動物圖片)

  5、這只可愛的小豬一開始總覺得自己很無聊,不開心,想找點有趣的事,一會兒扮成長頸鹿,一會兒刷成斑馬,一會兒又裝扮成大象、袋鼠、鸚鵡,最后小豬找到了快樂了嗎?他在哪里找到的?

  6、齊讀有關內容。

  7、最后他還是想做——————小豬,因為小豬懂得了——————做好自己,最幸福。

  出示:“原來當小豬是最開心的事情呀!”齊讀

  五、總結讀書方法,布置親子閱讀

語文教案 篇4

  學習內容:九年義務教育五年制小學教科書(人教版)語文第八冊12課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能學會11個生字。

  3.能聯系上下文或運用工具書理解詞語。

  4.能說出蛇、田鼠、莊稼之間的關系,貓、土蜂、苜蓿之間的關系,并能用畫示意圖等方法幫助說明。

  5.能說出對課文揭示道理的理解,感受事物間的辯證規律。

  學習重點:

  理解"事物之間存在著相互聯系,只有掌握規律性才能把事情做好"的道理。

  學習準備:

  1.預習:讀課文,認讀生字、新詞。

  2.搜集生活中有關事物之間聯系的事例。

  學習過程:

  一、釋題質疑,提出研讀課題

  1.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2.讀過課題后,你都想到了哪些問題?

  3.哪些問題現在能夠解決?哪些問題還一時找不到答案?

  二、研讀自學,抓住課文內容

  1.帶著自己想研究的問題,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讀課文,邊讀邊想邊畫,并寫一寫生字。

  2.在能正確地朗讀課文的基礎上,思考:

  ①課文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②課文中講了哪些事物之間的聯系?這些事物是怎樣聯系的?

  ③課文舉的例子哪些是簡單聯系?哪些是復雜聯系?

  3.在小組里把自己解決的問題和讀書的收獲說給同學聽。

  三、交流研討,理解課文內容。

  1.各小組匯報研讀課文的收獲。

  2.用圖示法講解蛇與莊稼的關系,要求用上"因為……所以"這個關聯詞。

  3.討論:當時老農想出了用蛇來保護莊稼的辦法,現在你還能想出更好的辦法來嗎?

  4.用多種方法表示貓和苜蓿之間的關系。

  (1)生板演講解四者的聯系。

  (2)理解"貓的多少,竟和苜蓿的收獲有著密切的關系"中"竟"一詞使用的好處,并體會朗讀。

  5.討論:吐痰與肺結核病人之間的關系。

  6.交流:課前搜集的生活中事物之間聯系的例子,并能說出哪些是簡單聯系?哪些是復雜聯系?并聯系上下文理解"顯而易見"。提問:這是用的什么方法理解的詞語?

  :理解詞語的方法除了查字典外,還可以用聯系上下文、結合生活實際、合并字義、換詞等方法。

  7.暢談對本課揭示的道理的理解。

  四、全文,暢談學習收獲

  1.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2.說一說本課自己的學習收獲。

  這課文用生動具體的事例告訴我們事物之間有簡單聯系也有復雜聯系,我們只有掌握它們的規律,才能把事做好,為人類造福。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指導學生掌握比較同音字并組詞的方法,正確書寫單元中的重點生詞和常用書面詞。繼續指導學生寫句子,提高學生派句能力。

  2、繼續培養訓練學生積累詞語、成語的良好習慣。

  3、指導學生正確使用關聯詞,掌握方法,規范表達。

  4、進一步指導并提高學生搜集、整理、運用資料以及閱讀、習作的方法和能力。

  教學重難點:

  掌握關聯詞的用法,搜集、整理、運用資料,完成習作。

  教學構想:

  1、把抄寫詞語的練習放到學習課文的過程中解決。

  2、金鑰匙與學習《裝滿昆蟲的衣袋》想結合。

  3、把“初顯身手”與“筆下生花”練習相結合,進行處理,直到學生完成。

  教學課時:3課時

  第一課時

  日積月累

  一、讀一讀,抄一抄。

  1、讀一讀這四組字,說說自己的發現。

  2、小組討論,說說區分它們的好辦法,并在小組里組詞。

  3、全班交流。

  二、抄一抄。(這一題在學習課文過程中完成。)

  1、開火車讀一讀。

  2、再次列舉在抄寫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舉行“錯別字診所”活動。

  3、齊讀。

  三、讀一讀。

  1、同桌合作讀詞語,說說你的發現。

  2、指導學生給這些多音字標音節。

  3、以小組為單位設計這樣的練習考一考其它小組。

  四、讀一讀,用帶點的詞造句。

  1、學生自由讀句子,再指名讀。

  2、小組里交流一下,說說自己造的句子。

  3、全班交流,教師強調說規范的語句。

  五、總結本課練習情況。

  第二課時

  開卷有益

  1、給學生時間,讓學生把短文讀順。遇到不認識的字通過自己喜歡的方式解決。

  2、比一比,看誰能把短文讀順、讀準確。

  3、評一評。

  4、齊讀。

  5、交流:通過閱讀短文,魏格納身上有什么精神,你從哪些事例知道的?

  6、感情朗讀短文。

  初顯身手、筆下生花。

  一、整合練習內容,布置活動方案。

  1、給學生5分鐘時間,看明白這幾個題目的要求,并想想它們之間的聯系。討論活動方法。

  2、指導學生如何設計、開展活動。活動方案如下:

  (1)收集氣象諺語及科學根據。

  (2)觀察生活中有趣的現象。

  (3)小組合作把收集到的資料制作成手抄報。

  3、確定活動時間范圍和分工。

  二、手抄報作品交流展示。

  1、小組代表展示作品,學生評議,評出“最佳編排獎”、“最佳拍檔獎”。

  2、小組交換學習手抄報資料。

  三、拓展延伸,相機練筆。

  1、師:同學們收集的氣象諺語真有趣,這些諺語所說的現象有科學根據嗎?

  2、交流你查找到的科學根據。

  3、你在生活中有見過哪些有趣的現象與你知道的其中一條諺語相同嗎?小組交流,要求把話說清楚,小組成員相互補充。

  4、指名發言,聽的同學可以幫忙補充。

  5、大家說的很棒,如果把你觀察到的有順序地寫下來就更好了。動筆吧!

  6、指名讀自己的寫話,集體修改。

  7、再讀自己的寫話,試著修改。

  8、收集優秀作品,展示于“學習園地”。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要求

  1.通過理解課文內容,教育學生懂得人與人之間要相互寬容、團結友愛。

  2.給課文分段,歸納段落大意,說出課文的主要內容。

  3.學習生字詞,練習用“緣故”、“誠心誠意”造句。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聯系課文內容體會最后一段中父親說的話的涵義;練習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

  教學難點

  1.正確劃分段落。

  2.體會爭吵后“我”的心理。

  教學時間

  3課時。

  教學準備

  寫有練習題的文字投影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了解預習內容

  (一)出示課題,提出問題。

  1.“爭吵”是什么意思?由題目你會想到什么問題?

  (1)誰和誰之間發生了爭吵?

  (2)為什么事發生爭吵?

  (3)他們爭吵時的表現是怎樣的?各自的心情如何?

  (4)爭吵的結果如何?

  (5)“爭吵”這件事向我們說明了一個什么道理?

  (二)了解預習內容。

  1.自讀預習。

  2.說說你從預習中知道了什么。

  二、初讀課文,了解主要內容

  (一)自由讀課文。

  要求:對照括號中的注音把字讀準,找出不懂的詞或句。

  (二)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這篇課文主要講的是“我”的筆記本被克萊諦弄臟了,“我”認為他是故意的,也把他的本子弄臟了。雖然“我”很后悔這樣做,但“我”沒有勇氣向他承認錯誤。放學后,克萊諦卻主動要求與“我”重歸于好,“我”受到了教育。)

  三、再讀課文,理清脈絡

  (一)指名讀課文,弄懂每一小節的意思。

  (二)用小節歸并法劃分段落,并寫出段意。

  第一段(1~4節)講“我”和克萊諦吵架的原因。

  第二段(5~8節)講“我”后悔和克萊諦吵架。

  第三段(9~13節)講“我”和克萊諦重歸于好。

  第四段(14節)講父親對“我”的教育。

  四、檢查生字詞學習情況

  (一)說出注音字的形、意:

  填空練習:

  1.“匠”字是( )結構,它的第二筆應為( )。

  2.“哀”字的音序是( ),部首是( ),“悲哀”的意思是( )。

  (二)解詞:

  嫉妒——心里忌恨別人比自己強。

  瞟——斜著眼睛看。

  防御——防衛。

  五、布置作業

  (一)熟讀課文。

  (二)抄寫生詞:

  吵架 嫉妒 石匠 后悔 緣故 胳膊肘

  原諒 瞟我 悲哀 防御 畢竟 誠心誠意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一)指名讀課文

  (二)回憶課文分成了幾段,每段分別講了什么內容?

  二、新授課

  (一)學習第一段。

  1.指名讀第一段,找出“我”和克萊諦爭吵的原因。

  2.劃出爭吵時,“我”做的不對之處和克萊諦做得比“我”好的地方。

  (1)學生默讀劃出。

  (2)討論。

  我錯:①克萊諦無意碰了我,我火了,并罵了他。②我聽了他的道歉后,不但沒能原諒他,反而故意碰了他。

  他對:①他無意碰我之后立即向我道歉。②當他氣急了,舉起手要打我時,看見老師立刻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急忙縮回手去。

  3.細讀這一段,思考:“我”為什么與克萊諦爭吵?克萊諦為什么與“我”爭吵?

  (1)“我”與克萊諦爭吵的原因有二①是他碰了“我”,“我”的本子被弄臟了;②是克萊諦得了獎,“我”嫉妒他。盡管“我”說并不是因為這個,但從“我”的'心理活動描寫中可以看出,“我”就是因為心理不平衡導致看問題的偏斜。

  (2)克萊諦與“我”爭吵的原因主要是他無意碰了“我”,及時道了歉,見“我”還不依不饒,所以急了。

  4.指導有感情地朗讀這一段。

  5.分角色練讀,指名讀。

  (二)學習第二段、第三段。

  1.默讀第二段、第三段。用“——”劃出“我”與克萊諦爭吵后的表現;用“ ”劃出克萊諦與“我”爭吵后的表現。

  2.討論“表現”,并說說從中可以體會出人物的感情有哪些變化?

  (1)“我”在爭吵后的表現。

  ①“我”很不安。

  ②“我”很后悔那樣做。

  ③想向他認錯但覺得太丟臉。

  ④想到外面后不是先認錯,而是怎樣去防御克萊諦。

  ⑤出去后,他走近“我”時,“我”舉起戒尺。

  ⑥當聽到他說要求和好的話,“我”愣住了。

  ⑦當聽到他的問話后,“我”說:“再也不了!”并高興地與他分手。

  教師在同學討論的基礎上板書:

  不安——后悔——矛盾——愣住——高興

  (2)克萊諦在爭吵后的表現。

  ①用眼睛瞟“我”,不是憤怒,而是悲哀。(為“我”不原諒他起初的無意而傷心;也為自己剛才不冷靜舉手想打“我”的行為而傷心,他在反思自己的錯誤。)

  ②第二次說:“我在外邊等著你!”

  (這一句比第一次說時多了一個“著”字,但這正說明他剛才想打架的思想已經消失了,換來的是思考后的冷靜。這是要和好的誠懇語氣。)

  ③放學后他從后面跟上來,走近“我”。

  (走近“我”的目的是主動接近“我”。)

  ④他微笑著撥開戒尺,并溫和地說出友好的話。

  ⑤他兩手搭在“我”的肩上,并用商量的口吻與“我”和好。

  教師在學生的討論后板書:

  悲哀——后悔——誠懇——高興

  3.從文中找出克萊諦在爭吵時和爭吵后的兩次微笑,這“微笑”分別對“我”起到了什么作用?

  (1)他微笑著說:“我不是故意的。”這個“微笑”使“我”不高興,認為他得了獎,有意在“我”面前顯示,造成了“我”想報復他的心理。

  (2)他微笑著用手撥開戒尺,溫和地對“我”說:“讓我們像從前那樣做好朋友吧”!這個“微笑”使“我”愣住,一時之間簡直不敢相信我犯了嚴重的錯誤,而他竟很容易地原諒了“我”,他的誠懇讓“我”感動,于是我們高興地和好。

  4.指導有感情地朗讀這一段。

  三、課堂練習

  造句

  1.緣故

  2.誠心誠意

  要求:

  先找出課文中含有這個詞語的句子讀一讀,然后說說詞語的意思,再分別口頭造句。

  四、布署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用“緣故”、“誠心誠意”造句。

  第三課時

  一、學習第四段

  (一)默讀第四段。思考:爸爸聽了我的敘述,有什么表情?他說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

  (二)討論:

  1.爸爸說的話是什么意思?

  (一個人不但要能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而且還要敢于承認錯誤,求得別人的諒解,不能錯上加錯,不友好待人。)

  2.爸爸說“高貴”的朋友指的是誰?為什么說他是“高貴”的?

  (這“高貴的朋友”指的是克萊諦。他的高貴之處在于敢于主動認識自己的錯誤并及時改正;能用寬厚的態度對待自己的朋友。)

  3.爸爸奪過戒尺,折成兩段,向墻角扔去,表達了什么思想感情?

  (爸爸希望“我”和錯誤的嫉妒心理、知錯不改的虛榮心理、不能正確對待自己朋友的狹隘心理及行為徹底決裂。)

  (三)通過學習這篇文章,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在和同學及朋友的交往中,要寬以待人。如果有了錯誤,應該主動請求別人原諒,決不能以虛榮之心維護自己的面子而傷害別人,更不能以狹隘的心理來對待朋友。)

  (四)說說自己與同學之間團結友愛的事。

  二、課堂練習

  (一)形近字組詞:

  吵( ) 妒( ) 肘( )

  抄( ) 護( ) 討( )

  扛( ) 諒( ) 瞟( )

  杠( ) 掠( ) 漂( )

  御( ) 竟( ) 嫉( )

  卸( ) 競( ) 疾( )

  (二)寫出下列詞語的近義詞或反義詞。

  1.寫出近義詞:

  溫和—— 緣故——

  情形—— 防御——

  2.寫出反義詞:

  故意—— 高尚——

  (三)課堂練筆。

  選擇一件自己與同學之間團結友愛的事,寫成一個片斷,把“誠心誠意”、“緣故”這兩個詞用進去。

  1.同桌議一議,然后寫下來。

  2.用投影顯示一個同學寫的片斷,集體評改。

  三、課后作業

  修改自己所寫的片斷。

語文教案 篇7

  1、知識目標:學會理解文章內容,感受雪后的美麗景色。

  2、能力目標:領悟作者抓住特點描寫下雪景象和通過寫景及聯想表達思想感情的方法。

  3、情感目標:體會大雪給人們帶來的喜悅心情,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領悟作者如何抓住景物特點表達思想感情的方法。

  電腦課件

  一、激情導入:

  生說出風霜雨雪四種自然現象中最喜歡的現象及喜歡的原因,導入新課。

  二、自學預習,感知本課學習任務。

  三、理清文章的脈絡。

  1、課文是按什么順序寫的。

  2這場雪有什么特點?

  四、深入學習課文,體會作者如何抓特點表達思想感情。

  1、看錄相找出與課文相對應的部分,讀自己最喜歡的段落并說出原因。

  2、生讀自己最感興趣的部分,有感情的朗讀。

  3、相互交流自己最喜歡的部分,談出自己的感受,做好匯報準備。

  4、學生匯報。

  5、學生講述自己所見過的最大的雪,談談當時的感受。

  6、分析雪的作用及本課中作者的聯想。

  五、激發情感,結束全文。

  第一場雪

  雪前 驟然變冷

  雪中 鵝毛般 一會兒 積雪壓枝

  雪后 景美 人歡

  聯想:瑞雪兆豐年

語文教案 篇8

  課文說明:

  這篇課文講的是英國的大科學家牛頓小時候的故事,牛頓做成了一架小風車,因為出風國為什么轉的道理,受到同學們的嘲笑。從此以后,牛頓發奮學習,逐漸養成了刻苦鉆研的習慣。

  教學目標:

  1 通過學習,使了解牛頓能夠朋會做風車,但講不出道理這件事中接受教訓,從而發奮學習的故事,教育學生向牛頓學習。

  2 繼續學習預習課文,做到邊讀邊思考,提出不懂的問題。

  3 學會本課生字新詞。能辯析多音字“幾”的讀音。

  4 學習仿照第二自然段寫不,圍繞著“喜歡干什么”,怎樣喜歡的“寫一段話的方法。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學習牛頓正確對待別人的嘲笑,正視自己的缺點,發奮學習,頭

  養成刻苦鉆研的習慣。

  教學難點:

  1 理解牛頓的神態變化,“得意”、“發愣”、“羞得滿臉通紅。”

  2 理解重點句:“小風車摔壞以后,牛頓心里難受極了,但沒有流一滴眼淚。”從此,牛頓發奮學習,遇到任何事情都要問個為什么,漸漸地養成了刻苦鉆研的習慣。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板書課題:做風車的故事

  齊讀課題后,學生提出預習中不懂的問題。

  老師整理學生提出的問題:

  課文寫了誰做風車?他為什么做風車?他怎樣做風車?做風車會發生什么樣的故事……,以上這些問題都是圍繞做風車展開的,讓我們帶著以上的問題學習課文。同時學習第二自然段寫法,圍繞著“喜歡干什么,怎樣喜歡的”寫一段話的方法。最后練習朗讀。

  二、范讀課文,聽讀思考: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哪幾個自然段寫的是牛頓說不出風車會

  轉的道理,受到同學們嘲笑的?

  三、學習第一自然段,指名朗讀,思考:

  (1)第一段講了什么?

  (2)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牛頓特別喜歡做手工?

  四、學習第二、三自然段。

  1 自由小聲朗讀,思考:這兩個自然段主要講了什么內容?

  2 根據下列問題批畫:

  (1) 從哪些句子或詞語可以看出牛頓喜歡風車、愛做風車?

  (2) 牛頓的風車是怎樣做出來的?

  3 投影:

  讀下面的句子,理解帶點詞語的意思,再想想這些話說明什么?他每天仔仔細細地看,幾乎忘了回家,以后每天放學,他都要跑去看一陣子?

  4 指名朗讀第二自然段。

  學習圍繞“喜歡干什么,怎樣喜歡的”寫一件事的方法。

  五、學習第四、五、六、七自然段。

  1、默讀思考:同學牛頓的風車有哪些看法?卡特的意見對不對?討論回答。

  2、找出牛頓神態變化的詞語,并說說這些態變化的詞語說明了什么?

  3、看書中插圖,圖上有幾個人物?哪個是牛頓?哪個是卡特?說出道理?

  4、指名感情朗讀課文。

  5、小風車被摔壞以后,牛頓為什么心里難受極了,但又沒有注滴眼淚?

  6、齊讀最后一自然段,思考:牛頓是怎樣發奮學習的?

  六、練習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七、分組討論:你喜歡牛頓嗎?為什么?

  八、齊讀全文。

  10做風車的故事

  愛手工 做風車 議風車

  (仔仔細細 幾乎 每天 看一陣子) (得意發愣難受)

  發

  學習不太好 刻苦鉆研 憤

  習題:

  一、用“or;”給帶點的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ji( ) mo( ) shan( )

  幾乎 石磨 扇子

  ji ( ) mo( ) shan( )

  二、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1、有一天,牛頓放學回家,看見村子旁邊正在安裝磨面的風車。他停下來( )地看,( )忘了回家,以后( )放學,他都要跑去看一陣子。

  2、做風車的故事發生后,牛頓從此( ),漸漸地養成了( )的習慣.

  3、牛頓( )值得我們學習。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6-12

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10-03

語文園地的語文教案08-22

語文《語文園地四》教案08-06

語文下冊語文園地教案02-26

語文園地語文教案11-10

語文天地教案06-17

語文社戲的教案08-27

語文《鶯》教案08-25

語文影子教案08-25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日韩国产欧美一二三区 | 亚洲午夜精品宅男国产天堂 | 亚洲日韩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 五月定向久久可爱视频 | 老色鬼久久亚洲AV综合 | 亚洲午夜成人国产福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