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案

時間:2022-10-11 15:05:13 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實用的小學語文教案范文集合9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么優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9篇,歡迎大家分享。

實用的小學語文教案范文集合9篇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一、教學目標。

  1、認識“依、歇、喪”等5個生字。會寫“精、希、卻”等12個生字。能讀寫“精心、希望、依然”等13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感悟“我們”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的不同心情,能讀出“我們”的情感變化。

  3、能模仿作者心理描寫的方法,能較為具體地寫出自己不斷變化的心情。

  4、樂意通過上網或查閱書刊搜集有關風箏的資料。

  二、教學重點。

  1、“村”、“喪”的字形,“磨”、“坊”的讀音。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讀出“我們”的情感變化。

  三、教學難點。

  1、體會感悟“我們”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的不同心情。

  2、能較為具體地寫出自己不斷變化的心情。

  四、課前準備。

  1、尋找一篇細致描寫放風箏的文字片段,有條件地可制作相關的多媒體課件。

  2、搜集有關風箏的文字資料和圖片。

  第一課時:

  (一)喚起情感,導入學習。

  1、喚起情感:童年的生活都是五彩繽紛的,既有歡聲笑語,也有滴滴淚水。你覺得童年最大的快樂是什么?和大家交流分享一下,好嗎?

  2、導入學習:有這么一群孩子,他們童年最大的快樂就是做風箏、放風箏,就讓我們走進課文,走進他們中間,分享他們的快樂吧!板書并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想怎么讀就怎么讀,喜歡讀的可以多讀幾遍。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讀幾遍。

  2、把自己喜歡的讀給同桌聽聽,請同桌評出讀得好的,給予表揚。(師巡視,了解學情)

  3、感知內容:說說課文講了什么事,根據學生的回答歸納板書: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要注意引導學生從復雜到簡單一步一步的歸納,切忌敷衍。)

  (三)讀中悟情,以情促讀。

  1、以讀代講學習第1自然段,請學生朗讀,其他同學聽、評。教師注意指導“最大的快樂就是做風箏,放風箏。”

  2、學習第二自然段。

  (1)自讀本段,邊讀邊把自己讀懂的和不懂的勾下來、寫下來。(估計學情:學生能讀懂做風箏所用的材料是什么?他們做完風箏后的心情。對于“憧憬”、“依然”二詞,學生可能不大明白。)

  (2)學生匯報。

  學生在說用什么做風箏時,教師可讓孩子結合自身經歷及收集的資料談談看法。“憧憬”一詞可根據“泡泡”的提示引導學生查字典,或在具體的語境中解決。“依然”一詞可用近義詞“仍然”,通過換詞的方式幫助學生理解。

  (3)當學生在談到書中孩子的心情時,引導他們讀兩個句子:

  a、我們精心的做著,心中充滿了憧憬和希望。

  b、我們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鳥”,還把我們的名字寫在上面。

  教法:多種形式讀,體會作者高興的心情。

  (4)假如就是你在做風箏,你會想些什么?做些什么?(讓學生入情入境)

  (5)多種方式讀全段。

  3、學習第三自然段。

  (1)角色轉換:風箏做好了,此時你最想干什么?

  (2)創設情境:讓我們一起去感受一下孩子們放風箏的歡樂場面吧!播放多媒體課件,或者教師有感情地朗讀一篇細致描寫放風箏場面的文章,讓學生入情入境。

  (3)引導表達:剛才同學們欣賞了放風箏的畫面,你們看到了什么,與大家交流交流。

  (4)角色轉換:當你奔跑在空曠的田野中,看到高高飄蕩在天空中的風箏,你的心里產生了一種怎樣的感受?

  (5)品味課文:用心多遍朗讀第3自然段,想一想哪些地方寫出了文中孩子和我們一樣的感受。

  需要精讀的句子:

  a、一個人用手托著,另一個人牽著線,站在遠遠的地方,說聲“放”,那線一緊一松,風箏就凌空飛起,漸漸高過樹梢了。

  b、風箏越飛越高,在空中翩翩飛舞著,我們快活地喊叫著,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

  注:此二句可根據課堂情況,分析寫法,如第一句中動詞“托”“牽”的用法。

  (6)深入賞讀:讓我們帶著自己的體驗和感受(興奮、激動、自豪)再讀全段課文。

  (四)小組自學生字,交流學法。

  1、出示生字,指名組詞朗讀。

  注:“拼”“村”“喪”的讀音需特別注意,磨的讀音:二聲(摩擦)、四聲(磨面);坊的讀音:一聲(牌坊)、二聲(作坊)。

  2、觀察生字,交流識字寫字經驗。

  注:“村”可與“材”進行比較記憶,“喪”的下面部分沒有一撇。

  3、練習書寫生字。

  (五)課堂練習。

  抄寫自己喜歡的詞語和句子。

  第二課時:

  (一)誦讀回味,表現情感。

  1、選擇第1自然段至第3自然段中你最喜愛的一段話讀給大家聽,讀出感情。

  2、作者在做風箏,放風箏時的心情怎樣?用一個詞概括。

  (二)細讀深究體悟感情。

  1、學習第4自然段。

  a、讀一讀:用心讀讀第4自然段,能發現“我們”的心情有什么變化嗎?

  b、說一說:說說你讀后的發現。

  c、試一試:能不能用讀表現出不同的心情來?(可采用多次讀的方式進行)

  重點讀好這個句子:我們大驚失色,千呼萬喚,那風箏越來越小,倏地便沒了蹤影。

  方式:讀、體會、“大驚失色”、“千呼萬喚”可表演。

  d、評一評:你們覺得這些同學讀得怎么樣,從哪些語詞的朗讀上能感受到“我們”的快樂或難受。

  2、學習5、6、7、8自然段

  (1)師:假如你高高飛著的風箏斷了,飛了,你會怎樣呢!

  (2)師:我們來看看這些小朋友們是怎么做的?請讀讀5、6、7、8自然段。

  重點讀好:我們垂頭喪氣地坐在田埂上……

  (3)體驗:你是從哪些地方感受到孩子的難過而又不甘心的情感。(我們向那房子跑去,繼續尋找我們的“幸福鳥”……為主要體會句。)

  (三)回顧課文,暢談感受。

  1、放箏時,線斷了,風箏飛走了,孩子們很難過、著急,為什么還說放風箏是快樂的呢?你有過這種生活體驗嗎?

  2、一個提問下,幫助學生再次疏導出全文線索,板書: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并再次朗讀幾個描寫心情的重點句。

  (四)課堂練習。

  1、把自己玩耍、活動時候的心情告訴大家,寫一寫。

  2、寫幾個描寫心情的詞語,并在小組內交流。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和9個認讀字。

  2.正確地朗讀課文,學會朗讀疑問語氣的句子,背誦課文。

  3.知道課文寫了哪幾種小動物,并了解它們尾巴的特點。

  教學重點:

  1.正確地朗讀課文,學會朗讀疑問語氣的句子,背誦課文。

  2.知道課文寫了哪幾種小動物,并了解它們尾巴的特點。

  教學難點:

  1.學會朗讀疑問語氣的句子。

  2.了解動物尾巴的特點。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出示音節:shu0 du3n xi4ng bi3n qu8 zu@

  2.讀字卡片:子

  二、談話導入

  電腦出示北京動物園門口圖。你們看這是哪兒呀!老師今天帶你們到動物園看一看好嗎?電腦出示6種小動物。你們看看有幾種小動物呀!他們都是誰呀?板書:猴子、兔子、松鼠、公雞、鴨子、孔雀。它們來到一起想玩兒一個“比尾巴”的游戲。這幾個小動物是怎樣比尾巴的,它們的尾巴有什么特點呢?請同學們打開書看一看。

  三、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借助漢語拼音自由地小聲讀課文,注意把每個字的音讀準確。

  2.學生再次自由讀課文,要求:在課文中畫出生字和會認字,把生字和要求會認的字多讀幾遍。

  3.同桌的兩個學生輪流讀,相互正音。

  4.教師出示卡片,檢查6個生字和9個會認字的字音認讀情況。對于學生難讀準的“長”、“傘”、“短、兔、松、鼠”的音,應多讀,重點指導。

  四、朗讀課文,理解課文。

  1.大家看看這課共有幾個自然段?(4個)

  2.學習一、二自然段。

  (1)自己出聲讀讀這兩段,讀后你發現了什么?

  (2)認識問號。

  師講:第一自然段中的每句話最后都是這樣的標點符號“?”(板書)。這個標點叫問號。凡是句尾有問號的句子就表示問話,讀的時候語調上揚,要讀出問話的語氣。

  (3)指導讀第一段。

  ①教師范讀第一段。

  ②學生自己練習讀。

  ③同桌互讀,相互糾正。

  ④指名讀。

  (4)指導讀第二段,電腦出示猴子圖、兔子圖、松鼠圖。

  ①請一名同學讀第一段,讀出問話的語氣。

  ②請大家看圖回答,語調要讀得平緩,肯定。

  ③同桌同學對讀,一人問,一人答。

  ④猴子的尾巴有什么特點?板書:長

  ⑤兔子的尾巴有什么特點?板書:短

  ⑥讓學生知道“長和短”是意思相反的詞。

  ⑦松鼠的尾巴什么樣呀?像什么呀?

  ⑧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傘,對“好像”一詞是怎樣理解的?(就是打比方的意思。是說松鼠的尾巴和打開的傘有些相似。)板書:像一把傘。

  (5)背誦第一、二段

  ①同桌同學讀第一、二段的問答句。

  ②指名一組同學對讀,學生評讀。

  ③看板書自己練習背誦。

  ④同桌背,指名背誦。

  3.學習第三、四段。

  (1)自己出聲讀讀第三、四段。

  (2)第三段提出什么問題?第四段又是怎樣回答的?(出示公雞圖、鴨子圖、孔雀圖)同桌同學一問一答。

  (3)請一組同學一問一答,其他同學評讀。

  (4)看圖說說公雞、鴨子、孔雀的尾巴有什么特點?板書:彎,扁,好看

  (5)師問:鴨子的尾巴扁,“扁”是指什么?(是指鴨子尾巴的形狀是扁的。)

  (6)自己看板書練習背誦。

  (7)同桌互背。

  4.練習背誦全文。

  (1)同桌同學互背,一人背問句,一人背答句,然后交換背。

  (2)請一組同學對背。

  5.說說這6種小動物有什么特點?電腦先出示沒有尾巴的6種小動物,然后在圖下出示6種動物的尾巴,讓學生拖動電腦鼠標,做給動物找尾巴的游戲,調動學習積極性。

  附:板書

  3.比尾巴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 “豎提”、“撇折點”、“提” 3種筆畫和3個偏旁“女”(女字旁)、“扌”(提手旁)、“人”(人字頭)。

  2.學會6個生字,記清字形,并能正確書寫。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1.學會3個新偏旁和3個新筆畫。

  2.學會6個生字。

  教學難點:

  1.“比、巴、長”這3個字的筆順。

  2.“好、把”筆畫較多,要正確書寫。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讀生字卡片。(比、巴、長、好、把、傘)

  2.朗讀課文。

  二、學習新筆畫和新偏旁。

  1.學習新筆畫

  (1)學習“提”

  ①教師范寫,跟老師讀。

  ②師講:起筆稍重,按一下,然后向右上方輕輕抬起,就是“提”。

  ③學生書空2遍。

  (2)學習“豎提”

  ①教師范寫“豎鉤”問:這是什么筆畫?

  ②師接著板書“豎提”,你們知道這個筆畫嗎?

  師講:豎向右邊出一個小鉤,為了區別“豎鉤”,我們叫它“豎提”,學生隨讀。學生書空2遍。

  (3)學習“撇折點”

  ①教師范寫,跟教師讀。

  ②師講:起筆按一下寫撇,不抬筆再按一下接著寫點,最后收筆。

  2.學習新偏旁。

  (1)學習“女”字旁。

  ①出示“女”字,告訴學生會nǚ,隨教師讀,

  ②教師范寫“女字旁”,學生隨讀。

  ③比較:“女”字作偏旁有什么變化?(橫改成提不出頭。)學生書空。

  (2)學習“扌”(提手旁)

  ①教師范寫,學生隨讀。

  ②學生跟老師書空。

  (3)學習“人”(人字頭)

  ①教師范寫“人”字,念什么?

  ②出示卡片:傘,看“傘”字,偏旁“人”在上面我們叫它“人字頭”

  ③學生書空“人字頭”。

  三、學習生字

  1.每個學生自學6個生字。

  要求:(1)讀準字音。(2)根據課后第2題說說生字的筆順。(3)想想有什么好辦法記住這些字。(4)通過組詞、說句了解字的意思。

  2.在自學的基礎上小組學習,比比誰記憶字形的方法最好?組的詞最多?

  3.請學生當小老師給大家講一講。

  (1)教師把生字卡片放在板槽里,學生講哪個生字就把它擺到黑板上去。

  (2)學生當老師給大家講:(一個人講一個生字,其他同學可以補充)

  巴:b1,獨體字。一共4筆寫成。可以用數筆畫的方法記這個字, 。學生跟著電腦書空。組詞:尾巴。

  提問:還可以組什么詞?鍋巴、嘴巴、啞巴、

  長:ch2ng,獨體字。一共4筆。用數筆畫方法記住字形, ,學生跟著電腦博士書空。組詞:長短。學生提問:還可以組哪些詞語?長的、很長、特長。

  比:b!,獨體字。一共4筆。用數筆畫方法記住“比”的字形。 ,跟電腦博士書空。組詞:比一比。還可以組哪些詞?(比武)。誰能說一個句子?“我們認的字一天比一天多。”

  好:h3o,合體字,用學過的熟字“子”加上“女”字旁就是今天學習的“好”字。組詞:好人,好事。用“好”說一句話。

  把:b3,合體字。用剛才學的“巴”加上“扌”(提手旁),合起來就是“把”字。還有別的記憶方法嗎?(學生可用學前認識的字記,如:爸,吧。)組詞:一把傘,車把。

  傘:s3n,用剛才學的“人字頭”下面加上“點、撇”和“十”字,合起來就是“傘”字,提問:還有沒有更好的方法記憶?學生回答:“人字頭”下面加上一個“米”字,還要去掉“撇和捺”就是“傘”字。生答:“傘”字的字形結構特別像一把打開的傘。(結合學生的回答教師要及時鼓勵表揚。)組詞:打傘。

  (3)鼓勵表揚這6個小老師講得非常好!同學們聽得很認真,補充回答的同學善于動腦筋。

  四、指導書寫。

  1.學生翻開語文書67頁第二題,學生按筆畫描紅,一邊描一邊記住每一筆在田格中的位置。

  2.仔細觀察重點筆畫的位置,同桌同學互相說一說。

  3.在書中把每個生字寫一遍。寫后跟范字進行比較,再修改不到位的筆畫。

  4.結合學生的書寫情況提出難寫的字。(好、把)

  5.指導書寫“好、把”2個生字。

  (1)指導“好”字

  ①電腦屏幕顯示出帶田格的“好”字。

  ②教師提問:你們覺得這個字寫得怎么樣?(左邊不是“女”字,應是女字旁)

  ③點擊鼠標:田格中的“女”字變成“女字旁”(紅色)。

  ④請學生觀察重點筆畫位置并說一說。

  第一筆“撇折點”的交叉點寫在橫中線下邊一點。第二筆“撇”起筆高出橫中線。第三筆“提”在橫中線上起筆稍微向右上輕輕抬起。第四筆起筆要高于左邊的“提”,第六筆“橫”寫在橫中線上。

  ⑤教師在黑板上書寫。

  板書:

  ⑥學生在書上田格中獨立書寫一個,寫后與范字進行比較。

  ⑦評議。

  (2)指導書寫“把”字

  ①電腦屏幕顯示

  ②觀察“把”的重點筆畫位置。

  ③學生說,教師在黑板上范寫。教師強調“扌”的“提”要比“橫”起筆偏左,右邊“巴”字的第3筆寫在橫中線上,豎彎鉤的“豎”靠近豎中線。

  ④學生獨立書寫“把”字。

  ⑤在實物投影上進行展示評議。

  6.學生獨立書寫“比、巴、長、傘”,每字寫一遍。

  五、鞏固練習

  1.完成生字本上的生字作業,每字3遍。

  2.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附:板書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教學要求

  1.知識與技能

  ⑴學習并掌握本科的生字新詞

  ⑵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我對爸爸的愛以及爸爸對我的愛

  ⑶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

  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閱讀教學的原則,讓學正在字讀的基礎上交流、反饋

  3.情感、價值觀

  感悟父愛的偉大與無私,教育學生懂得體諒父母的難處。

  重點難點、關鍵

  1.重點: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父親的良苦用心

  2.難點:激發學生對父母的熱愛

  課時劃分:一課時

  教具準備:生字詞語與卡片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設置懸念

  1.教師板書課題、學生讀題目

  2.教師導:課文圍繞一雙鞋寫了一件什么事情?

  二、初讀感知、學習生字

  1.教師提出自讀要求

  2.出示生字詞語與卡片

  3.教師進行強調。

  三、品讀句子、體會情感

  1.教師指名反饋:讀了全文,課文給你什么樣的感受?

  2.被什么感動?:被父親對兒子的愛、兒子對父親的愛

  3.學生再讀課文,思考問題:想想父親對兒子的子和兒子對父親的愛是什么?

  4.指名反饋:父親為滿足兒子的愿望,把準備買零食的錢給兒子買鞋,兒子為爸爸的腳不再愛凍放棄了自己的愿望,為爸爸買一雙最需要的鞋

  5.討論:爸爸很需要新鞋,為什么沒有去買?

  6.教師小結:愛是世界上最珍貴的東西,故事最感人的地方是父子倆都把對方放在第一位

  四、總結全文

  人間最美的情感是愛,母愛的無私,父愛的偉大。我們應該愛護、關心、體貼。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報答他們的養育之恩

  五、布置作業

  1.抄寫本課的生字新詞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選用課時作業優化設計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會寫8個生字,正確讀寫"清爽,吟誦,唱和,瀑布,陡峭,挺拔,身軀,精致,蘊含,奧秘,俠客,德高望重,津津樂道,別有深意"等詞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感受作者所描寫的境界,培養學生熱愛自然,親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學習作者運用比喻,擬人,排比,想象來表達感情的方法.

  教學重點:

  1.通過入情入境的朗讀感受作者對"山中朋友"的深厚感情.

  2.學習表達感情的方法.

  教學方法:

  通過多讀,有感情朗讀,達到理解本課的目的.

  通過學習課文,理解課文,體會文中重點句子的含義.

  教學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導語:同學們,春風夏雨,秋霜冬雪;青松迎客,寒梅報春.多姿多彩的大自然有聲有色,有情有意.我們這學期學習的第一組課文,將帶領我們投入大自然的懷抱,領略大自然的風姿,傾聽大自然的聲音,與大自然互訴心聲,交流感受.

  2,揭題:今天,我們首先跟著一位作家,走進山林,去拜訪他的朋友.請同學們一起讀課題.

  3,看課題猜猜,作者拜訪的會是怎樣一位朋友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作者去山中拜訪的朋友到底是誰呢 請同學們自由輕聲讀課文.

  2,讀后交流,了解大意.

  三,讀通課文,學習字詞: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幽靜:隱蔽,僻靜的小路.

  德高望重: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波光明滅:水波忽明忽暗的樣子.

  唱和:一個人做了詩或詞,別的人相應作答.

  津津樂道:很感興趣地談論.

  吟詠:有節奏地誦讀詩文.

  2,學生自由讀,看誰能把課文讀正確,讀流暢.

  3,誰能把自己讀得最流暢的一段讀給大家聽

  四,拜訪古橋,朗讀體驗:

  1,下面,讓我們跟著作者,一起去拜訪他的第一位老朋友.請同學們一起讀課文第3自然段.

  2,一進山,一眼就看到這座古橋,老朋友相見,作者心里默默地對他訴說些什么呢 請同學們在書上畫出有關句子.

  3,再讀讀畫線的話,體會體會,作者是懷著怎樣的心情對古橋訴說的 你是從哪兒感受到的

  4,交流感受:

  結合理解"德高望重",體會老橋默默無聞,任勞任怨為大家服務的品質.

  "啊,老橋,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把"老橋"比喻為"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不但寫出了橋的古老,而且也突出了它默默無聞為大家服務的品質,充分表達了作者對橋的贊美和敬佩.

  5,體會寫法:作者用擬人化的手法,把自己對老橋的深厚感情,生動地傳達給了我們讀者.

  第二課時

  一,復習引入:

  這節課,我們繼續跟隨作者,走進山林去訪友.

  二,讀文感悟,體驗情感:

  1,默讀課文第4―7自然段,用橫線劃出,訪問了哪些朋友

  2,再讀課文,找一找,從哪些描寫中可以看出"我"和山里的"朋友"有著深厚的感情

  3,交流感受,隨機教學:

  (1)第4自然段:重點點撥對樹的有關句子的體驗.

  ①"走進這片樹林,鳥兒呼喚我的名字,露珠與我交換眼神."

  鳥兒不是在啁啾,而是在"呼喚我的名字";露珠也不是在晨光中閃光,而是在"與我交換眼神".一聲"呼喚",一個"眼神",這種擬人化的手法,形象地表達了自己和鳥兒,露珠這兩位朋友之間的默契和情誼.

  ②"我腳下長出的須根,深深扎進泥土和巖層;頭發長成樹冠,胳膊變成樹枝,血液變成樹的汁液,在年輪里旋轉,流淌."

  a,這是作者走進樹林,靠在一棵樹上產生的聯想.樹為人友,人為樹友,人和樹已融為一體.這是多么奇妙的一種境界!從這些聯想中,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作者和樹之間的那種"知己"情誼,那種走進大自然物我相融的境界.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解題〕

  《火燒云》是蕭紅寫的一篇散文。

  蕭紅在這篇文章中用準確、生動的語言,描繪了火燒云從上來到下去的過程中顏色和形狀的變化,展現了絢麗多彩、美妙奇異的火燒云景觀,抒發了作者熱愛大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感情。

  〔結構分析〕

  文章以火燒云發生、發展、消失的過程為線索寫的,共7個自然段,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寫晚霞的霞光照到地上的情景。文章具體描寫了在霞光照射下人和動物身體顏色的`變化。

  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寫火燒云顏色和形狀的變化。先寫從西到東“好像是天空著了火”,強調天空一片紅色。接著寫火燒云顏色的變化,圍繞“變化極多”,不僅寫顏色變化豐富,而且寫變化極快。然后寫火燒云形狀的變化,一是把火燒云比擬成各種動物,二是突出火燒云形狀連續、快速的變化。

  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寫火燒云下去了。這部分寫出作者觀察火燒云的感受,從側面表現火燒云變化又多又快,然后在快速變化之中迅速消失。

  〔語意理解〕

  “晚飯過后,火燒云上來了。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臉紅紅的。”

  兩句中有兩個名詞,“火燒云”和“霞光”。“火燒云”和“霞光”不是一回事。“火燒云”是云彩受夕陽照射而產生的,呈紅色;“霞光”,指太陽落下地平線后,余光照射到云彩上又反射到地面上來的光。因此,傍晚被陽光照得紅彤彤的云,叫“火燒云”;而火燒云反射到地面上來的光,叫“霞光”。

  “大白狗變成紅的了,紅公雞變成金的了,黑母雞變成紫檀色的了。”

  由于傍晚透過云層的陽光是紅色的,人與動物等身體顏色不同,受到霞光的映照必然呈現不同的顏色:照到白色物體上,呈紅色;照到黑色物體上,呈紫色;照到紅色物體上,紅上加紅,呈金色。

  “您老人家必定高壽,您老是金胡子了。”

  這句寫霞光照到老人身上的顏色。胡子是老人身上表征性事物。在紅光照射下灰白色胡子變成黃中有紅的顏色,即金色。表現了說話人對老人的敬重和對老人的美好祝福———金胡子是高壽的象征。

  “這地方的火燒云變化極多,一會兒紅彤彤的,一會兒金燦燦的,一會兒半紫半黃,一會兒半灰半百合色。”

  這一句先總寫顏色“變化極多”,再具體寫變化成哪些顏色。“一會兒……一會兒……”,表明不僅顏色種類多,而且變化極快。“紅彤彤”形容很紅很紅,也寫作“紅通通”。“金燦燦”形容金色耀眼。“百合”,一種多年生的草本植物,花呈漏斗形,白色。“百合色”,即白色。

  “一時恍恍惚惚的,天空里又像這個,又像那個,其實什么也不像,什么也看不清。”

  這句寫作者觀察火燒云時的真切感受,“恍恍惚惚”即“恍惚”的疊用。“恍惚”原指神志不清,或精神不集中,本句使用引申意義,指看得不真切。因為看的時間太長了,火燒云變化多而快,眼睛就發花了。這句話包括5個分句,第1分句概括寫“恍恍惚惚”,后4個分句具體寫恍恍惚惚的表現。

  〔寫作特點〕

  1.寫出了火燒云的特點。

  作者抓住火燒云的兩個特點,一是顏色變化多,二是形狀變化快。

  2.描寫生動逼真。

  全文采用聯想的方法寫云的顏色和形狀的變化。比如,說白狗變成紅狗。紅公雞變成金公雞,灰白胡子變成金胡子。再如,說云一會兒變成馬,一會兒變成狗,一會兒變成獅子。

  教學建議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了解火燒云的絢麗多彩和美妙奇異,激發熱愛自然、觀察自然的興趣。

  2.學習作者觀察事物和積累材料的方法。

  3.學習生字詞,積累好詞佳句。

  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1.了解作者運用聯想寫火燒云顏色和形狀的變化的方法。

  2.學習作者觀察事物和積累材料的方法。

  〔教學準備〕

  掛圖或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建議本課教學2課時。

  〔操作要點〕

  1.讀書指導。

  ⑴激情導入,激發閱讀興趣。

  本課可以采取多種方式導入:讓學生看火燒云的錄像或圖片;教師通過優美的語言激發讀書的情趣;引導學生交流觀察火燒云的奇觀,再讀課文體會……

  ⑵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啟發學生用多種方式朗讀課文,在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的基礎上,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理清課文的寫作順序:火燒云“上來了———變化著———下去了”。

  ⑶再讀課文,讀中感悟。

  本篇課文要以讀為主。教學第1段時,感受晚霞的神奇,晚霞把萬物改變了顏色。

  課文第2自然段,主要告訴讀者為什么叫火燒云。要抓住“燒”體會用詞準確。感受天空紅彤彤的變化莫測的景象,要通過文字想象,再借助圖像感受火燒云的壯觀與奇妙。

  > 第3自然段,主要寫了火燒云的顏色千變萬化,瑰麗無比。教學時要通過感情朗讀,感受色彩的魅力,同時進行詞語的歸納,讓學生用恰當詞語來概括火燒云色彩的變化。

  第4~6自然段寫了云彩形狀的變化,教師要在教學中用引讀、再讀等手段讓學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小學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學習李時珍一心為病人解除痛苦而學醫的好思想,學習他在重編《本草綱目》的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嚴謹的態度和忘我的精神。

  2.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理解詞語。

  3.通過重點段的教學,進行讀懂自然段的訓練。

  教學重點、難點

  1.著重理解李時珍為什么要重新編寫一部完善的藥物書和他怎樣為編寫作準備。

  2.在理解課文內容的過程中,進行讀懂自然段的訓練。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簡介李時珍。

  (二)學生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三)理解詞語。

  1.讓學生從文中找出不理解的詞語質疑。

  2.引導學生通過查字典、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1)在學生質疑的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查字典,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2)出示重點詞語,讓學生鞏固練習。

  救死扶傷 疑難病癥 世代行醫 本草綱目 診費

  (四)作業。

  1.書寫生字及詞語。

  2.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談話導入新課,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二)學習2、3自然段。

  1.讓學生默讀2、3自然段,用“——”標出“父親”對李時珍學醫不同態度的兩個句子,再從這兩個句子中找出兩個表示意思相反的詞,用“△”標出。即不愿意和同意。

  2.學生標畫后,教師引導學生將這兩個詞放在一起想一想,有什么疑問嗎?

  3.在學生質疑的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解疑。組織學生討論:父親“不愿意”的原因是什么?“同意”又是為什么?用“因為……所以……”的句式回答。

  4.談話導入:李時珍不僅有遠大的志向,還有實際行動,使得他22歲開始給病人治病。課文除了寫李時珍立志學醫,還寫了什么?板書:編書

  (三)學習第4自然段。

  1.引導學生圍繞編書質疑。

  (1)李時珍為什么要編寫《本草綱目》?

  (2)李時珍是怎樣編寫《本草綱目》的?

  (3)李時珍編寫《本草綱目》的結果如何?

  2.引導學生答問解疑第一個問題:即李時珍為什么要編寫《本草綱目》?

  (1)課文中哪個自然段說明這個問題?

  (2)讓學生默讀第4自然段,標出有幾句話,想想每句話的意思是什么?將第4自然段分成三層,思考每層的意思是什么?

  (3)組織學生對上述問題進行集體討論。

  (4)在學生初步了解層意的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概括第4自然段的意思。

  (四)有感情地朗讀1至4自然段。

  第三課時

  (一)檢查朗讀全文。

  (二)學習第5自然段。引導學生答問解疑第二個問題:李時珍是怎樣編寫《本草綱目》的?

  1.為了寫這部完善的藥物書,李時珍做了哪些準備工作?

  學生速讀第5自然段回答。李時珍從兩方面作準備:一是在治病的時候注意積累經驗;二是親自到各地去采藥。

  2.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李時珍是怎樣到各地去采藥的。

  3.談話導入:李時珍花了整整27年的時間,終于編寫成了著名的藥物書《本草綱目》。后人是怎樣評價它的呢?

  (三)學習第7自然段。引導學生答問解疑第三個問題:李時珍編寫《本草綱目》的結果如何?

  1.學生自由讀第7自然段,邊讀邊想:為什么說《本草綱目》是一部偉大的著作?

  2.齊讀第7自然段,加深理解。

  (四)總結全文。

  1.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2.讓學生做填空練習,達到總結全文,回歸整體的目的。

  (1)因為李時珍( )所以立下為窮人治病的志愿。

  (2)因為李時珍( )所以父親同意他學醫了。

  (3)因為李時珍( )所以他決心重新編寫一部完善的藥物書。

  (4)因為《本草綱目》( )所以說是一部偉大的著作。

  (5)因為李時珍( )所以說他是我國偉大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

小學語文教案 篇7

  教學任務:

  1、學習本課2個生字,正確讀寫“蒸融 徘徊、旋轉 挪移”等詞語。

  2、帶著自己的理解正確流利有情感的朗讀課文,品味字里行間流露的情感,在讀中學習作者的語言表達方式。

  3、體會作者對時間流逝的傷感、無奈惋惜和不虛度此生以及珍惜時間的感受。

  教學重點:抓住關鍵詞句體會作者的思想情感。

  教學難點:體會作者的思想情感,懂得珍惜時間

  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入,檢查自習

  1、揭題

  ⑴、 板書課題:匆匆(提示不要匆匆忙忙的寫漏掉了一點)

  ⑵、 圍繞文題談話,這篇課文講的是什么在匆匆?

  2、了解作者:

  ⑴學生交流收集到的作者信息

  ⑵介紹作者(出示課件)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認真傾聽配樂誦讀,要求:邊聽邊記,邊聽邊思考,凡是書上你認為時間匆匆而逝的地方做上記號,可以把自己的體會寫在旁邊。

  2、課文主要將什么內容?

  三、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詞語:“蒸融 徘徊、旋轉 挪移”

  句子:我不禁頭涔涔而淚潸潸了。

  我不知道他們給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確乎是漸漸空虛了。

  2、自己讀一遍。

  3、指名讀

  4、有不同想法嗎?

  5、(特別指出:旋轉的轉,改變方向的時候讀

  6、zhuǎn。讀zhuàn而圍著一點,可以組成什么詞?)

  7、“徘徊”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提示理解詞語的方法:猜詞法、查字典等)

  8、“蒸”書寫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示范書寫)學生練寫,注意姿勢。

  9、指名屏幕上的讀句子。糾正全班齊讀。

  10、 “確乎”可以換成哪個詞?(提示用換詞的方法也可以理解詞語的意思。)

  四、再讀課文,領悟情感。

  1、想一想;文中哪些語句寫出時光匆匆一去不復返呢?

  2、默讀課文,邊讀邊畫出令你深受啟發的句子,找到這樣的句子反復讀一讀,可以把你的體會寫在旁邊。

  3、指名談談自己的感受。

  小結:同學們非常了不起,能從課文中看出這么多道道來,而且也聽出了散文的特點。能讓你感受到的時光匆匆而逝的句子遍布全文。這就是散文非常明顯的特點------形散神聚。

  五、品讀句段,讀中悟情

  1、以第一段為例,指導讀書方法。(出示句段: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文章思想。)

  ⑴第一段誰讀懂了什么?

  ⑵引導學生品讀句子,抓關鍵詞語,交流自己的感受,讀出自己的情感體驗。

  ⑶師生互動,讀議結合。帶著體會有情感的朗讀文段。

  ⑷回顧、總結品讀的方法,鼓勵學生在后面的學習過程中遷移運用。

  3、遷移運用,自主閱讀

  ⑴學生默讀2—5自然段,選擇自己感受最深或者特別喜歡的句子細讀并批注。

  ⑵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句,讀中體會情感,讀中感受作者的語言魅力。

  ⑶朗讀句段。

  六、總結收獲,布置作業

  1、總結本課學習收獲

  今天學得非常出色,也給老師帶來很多啟發,我們更感慨時光流逝,讓我們共同珍惜時光,珍惜生命。

  2、提出問題,為進一步研讀做準備。

  3、布置課后作業

  ⑴有情感的朗讀課文,背誦喜歡的句子或段落。

  ⑵收集關于珍惜時間的詩文、名言、警句。

  ⑶選擇下面的一個內容寫一寫。

  l按照課后的第三題要求寫幾句話。

  l寫一段話表達自己對時間的感受。

小學語文教案 篇8

  1 學會韻母ie iu,能在四線格中正確書寫,會讀它的四聲。

  2 能準確拼讀聲母ie iu 與組成的音節。

  3 試著自己拼讀兒歌,感受閱讀的喜悅。

  教學重難點 讀準韻母和準確拼讀ie iu 相應的音節。

  教學方法 導讀法做游戲

  學習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學準備 拼音卡片、投影等

  教學時間 1~2課時

  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一、復習引入 復習復韻母的發音方法。

  二、學習ie iu ye

  1 出示配圖,引導說話,教案《西師大版小學語文第一冊《ieiu》教案》。

  2 教讀“秋”,引出iu,指導讀準,練讀四聲。

  3 教讀“葉”,引出ie,ye是ie的音節形式,指導讀準,練讀四聲。

  三、拼讀音節詞 在插圖中合適的位置上貼上注音詞:秋天秋風黃葉落葉妞妞

  練習拼讀

  四、學讀兒歌 小組合作讀,全班交流。( 二課時)

  一、 指導書寫,正確執筆

  1、觀察:ieiu在四線格中的位置,指導學生按筆順規則進行書寫。學生練習寫字母時,教師要巡回輔導,重視指導正確的執筆方法和寫字姿勢。

  2、 完成課后練習“讀讀寫寫記記”。

  二、 練習讀語境歌,試著背一背。

  1、 出示情景圖,說說你看到了什么。

  2、 自讀兒歌,用“——”找出兒歌中我們所學的音節。

  3、 教讀兒歌,再引讀、拍手讀。齊讀并背誦。

  板書: ie iu ye

小學語文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認識13個生字,會寫十個漢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通過自學質疑、討論解疑、興趣表演來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學素養。

  4、理解課文寓意,明白無論做什么事都必須先把方向搞正確,知道要聽眾朋友的提醒和忠告。

  教學難點:

  體會南轅北轍的寓意:做什么事情必須先把方向搞正確,還要聽從朋友善意的勸告。

  教學難點:體會、領悟道理。

  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

  預習要求:閱讀課文,初步了解故事內容。

  教學過程:

  一、談話揭題:

  同學們,在生活中,有沒有聽到過“故事中的故事”,比如:“山上有座廟”對,今天老師也想和大家講一個這樣的故事:話說戰國后期,一度稱雄天下的魏國,它的國力漸漸衰弱,但是國君安厘王仍想出兵攻打鄰國趙國,他的一個謀臣季梁,本來已經在出使齊國的路上,當聽到這個消息后,立刻半途折回。在路上,他是絞盡腦汁想了一路。當風塵仆仆的趕到魏國國君的面前的時候,他給國君講了一個親身經歷的故事。大家猜一猜,他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對,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寓言故事:南轅北轍。

  二、解題

  1、讀課題,觀察“轅”“轍”兩個字(與車有關) 轅:車前駕牲畜的車杠。轍:車輪壓過的痕跡

  2、打開課本,看插圖,在圖上恰當的地方寫上這兩個字。

  三、自學質疑

  1、自由閱讀,個人質疑。

  ① 可質疑詞句意以及個人想了解的問題。

  ② 個別指導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進行閱讀。

  2、學生說問題,教師歸納問題。

  詞義:盤纏 硬要 問題:南轅北轍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南轅北轍》中那個做車人是怎么想的?他的朋友又是怎么想的?誰的想法對?為什么?

  3、組織閱讀課文。

  ① 齊讀 ② 自由讀 ③ 個別指導

  四、討論解疑

  1、隨機閱讀,結合課文,聯系實際理解詞義。

  盤纏(路費) 硬要(一定要)

  2、通讀課文,進一步認知課文。(讀中思考問題)

  3、學習小組組織討論。

  ⑴ 組長負責結合組員。

  ⑵ 針對問題討論,組長歸納小組意見。

  ⑶ 選代表作答。(可以把這個機會讓給膽小的同學,讓他體會到成功的喜悅)

  五、小組匯報、講讀課文

  1、組員匯報形式(自由選): 讀文作答 口頭說答 自由表演

  2、評點講析

  (1) 自由閱讀、分角色閱讀,理解問題。

  A角色 :坐車人 B角色:朋友

  (2) 結合生活實際,認知坐車人和朋友誰對誰錯。

  離楚國越來越遠

  3、引申闡發道理

  ⑴ 總結故事內容 ,復述故事。

  ⑵ 講說道理,理解南轅北轍詞義。

  本來要往南而車子卻向北走,比喻行動和目的相反。

  ⑶ 結合實際、課件演示深刻理解故事。

  告訴我們做事要明確方向,如果方向錯了,無論條件多好,也不能到達目的。

  六、興趣表演、加深理解

  1、自由閱讀,指名復述。

  2、小組結合,導演故事。

  ①分擔角色 ②人物語言、動作、表情

  3、總結小評,啟發教育。

  做事要明確方向不能背道而馳。 聽取別人善意的意見。

  4、在學習、生活中,什么樣的事情也犯了“南轅北轍”這樣的錯誤?我們應該怎么做呢?

  同學們,你看寓言的作用就在于:通過簡短的故事來闡述一個深刻的道理。而且還可以指導我們如何做人,如何做事。

  5、現在我們能不能更好地來讀一讀整則寓言呢?

  七、整體回顧,照應開頭提示

  1、現在你明白季梁為什么要給魏王講這個故事嗎?可以幫老師接故事。

  大王要成就霸業,一舉一動都要取信于天下,方能樹立權威,眾望所歸;如果仗著自已國家大、兵力強,動不動進攻人家,這就不能建立威信,恰恰就像那個要去南方的人反而朝北走一樣,只能離成就霸業的目標越來越遠!” 魏安厘王聽了這一席話,深感季梁給他點明了重要的道理,便決心停止伐趙。這個故事也叫做《魏王欲攻邯鄲》

  2、你還知道哪些寓言故事?

  (拔苗助長、掩耳盜鈴、守株待兔、亡羊補牢、狐假虎威、自相矛盾、濫竽充數、買櫝還珠、葉公好龍……)

  八、作業布置

  1、把《南轅北轍》故事講給別人聽。

  2、搜集古代寓言故事:以羊替牛、濫竽充數、狐假虎威、高山流水、曾參殺人、畫蛇添足、后來居上、井底之蛙、驚弓之鳥、庖丁解牛、買櫝還珠、拔苗助長、疑鄰偷斧、愚公移山、曾子殺豬、打草蛇驚、紙上談兵。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的教案06-15

小學語文《語文天地一》教案06-23

小學語文《語文天地一》教案08-25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八》教案03-28

小學語文秋游教案07-30

小學語文園地教案07-31

小學語文《瀑布》教案06-25

小學語文《草原》教案12-20

小學語文坐井觀天教案09-06

小學語文《家》教案06-19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在线观看中文字幕码 |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蜜桃 | 亚洲有码第三页在线 | 日韩a∨中文字幕在线电影吧 | 一本久久a久久免费不卡 | 日韩另类在线第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