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

時間:2022-10-18 09:18:24 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精選語文教案錦集7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語文教案7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精選語文教案錦集7篇

語文教案 篇1

  一、課前透視。

  這篇童話故事主要寫兩只小松鼠植樹造林、維護生態平衡的故事。文章語言輕快活潑,深受兒童喜愛,通過讀文學生領悟到我們在向大自然索取時,一定不要忘記回報,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擁有一個美好的家園。

  一年級學生對新奇事物好奇心強,又非常喜歡小松鼠,所以課文內容強烈的吸引著他們。另外學生以前有一定的識字和朗讀基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方法遷移,培養他們自主識字和閱讀能力。

  二、教學目標。

  1、認識 “聰、活”等11個生字,會寫“以、后”等6個字。

  2、在讀文中感悟小松鼠的環保行為,練習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并能復述童話。

  3、愿意參加植樹活動或樹木認養活動。

  三、教學重點。

  讀文理解小松鼠的“聰明活潑”,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復述故事。

  四、信息資料。

  1、課件或掛圖、生字卡片。

  2、學生繪畫用具及搜集的有關小松鼠的資料。

  五、課時。

  兩課時。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切入舉偶。

  1、猜謎語:

  (1)猜猜這是什么動物?(出示謎語:形狀像耗子,生活像猴子,爬在樹枝上,忙著摘果子)

  (2)今天我們學習一篇與小松鼠有關的童話故事。

  2、啟發談話:

  (1)你們喜歡小動物嗎?誰能說說他是什么樣的?(板書:松鼠)

  (2)你們對小松鼠有哪些了解?(板書:松果)

  (4)小松鼠和松果之間會發生什么事呢?

  (二)對話平臺。

  1、自學。

  (1)學生自由讀文,思考:遇到不認識的字怎么辦?

  (2)自己想辦法解決。

  (3)指名讀文:

  ①重點評價字音;再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文,讀準字音。

  (②尊重學生個性需要,激發主動識字的愿望。識字能力是學生獨立閱讀的基礎,教師引導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或適合的方法識字,逐步養成獨立識字的能力。

  2、識字。

  (1)出示生字詞:說說你在哪見過他們?你是怎樣記住的?

  (2)結合文中句子認讀詞語,教師相機引導:

  ①聰、活潑:讀文中的句子。我們同學中誰是這樣的孩子?

  ②如果、總:讀文中的句子。你還能用如果說句話嗎?

  ③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引導學生創造性的學習生字詞。

  3、朗讀。

  (1)重點指導2~4自然段:從哪里看出小松鼠聰明活潑?學生思考讀文。

  (2)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內容練習讀文。

  ①教師范讀。

  ②師生、生生分讀陳述句和小松鼠心里想的話。

  (3)采取多種方式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充分讀文感知,體會小松鼠的情感變化,使學生受到情感熏陶。

  4、討論。

  (1)學生在小組內討論交流:松鼠松果和松林之間有什么關系?

  (2)小組交流感受小松鼠的情感美和行為美,增強學生保護環境的自覺意識。

  (三)寫字。

  1、認讀“以、后、更”三個字。

  2、征求學生意見找出最難寫的字:

  (1)教師范寫指導,學生練寫。

  (2)引導學生掌握書寫技能,培養良好的書寫習慣和寫字能力。

  (四)評價。

  1、評教師:老師范寫的字請同學評價。

  2、生互評:

  (1)學生互相評價打等級,如果不滿意可以重新書寫再達等級。

  (2)師生互評不僅培養學生對寫字的評價能力,還提高了審美情趣。

  第二課時:

  (一)對話平臺。

  1、復述。

  (1)反復讀文:練習說說課文的內容。

  (2)指名復述:引導學生按照“吃松果──想松樹──種松果──長松樹”的順序進行復述。(先鼓勵學生交流適合自己的復述方法,如果復述實在有困難,教師再引導學生按照上面的順序進行復述)

  采用適合學生的方法開展復述競賽,積累并發展學生的語言。

  2、繪畫。

  (1)想象思考:以后這里會是什么樣呢?

  小組討論互相議一議,說一說。

  (2)以“畫未來”為題:

  ①學生自由的畫一畫,可以畫想象中未來的松林,也可以畫想象中自己居住地方的未來。

  ②拓展學生思維空間,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二)實踐。

  1、有條件的同學和爸爸媽媽一起種一棵小樹。

  2、除了松鼠外,你還了解哪些小動物?

  (1)請上網或到課外書中查一查。

  (2)課內外緊密結合,提高學生語文綜合能力語文課程應該是開放的,此環節設計注意挖掘課外學習資源 ,不僅擴大了學生的閱讀量,而且培養了學生參與社會實踐和查找搜集資料的能力。

  (三)寫字。

  1、觀察:學生自己觀察“主、意、總”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書寫:教師重點指導“心”的寫法,學生練寫。

  3、展示:

  (1)小組內互相展示自己的字。

  (2)引導學生體會漢字之美,激發寫字的愿望。

  (四)評價。

  1、自評:說出自己寫的字中最滿意和最不滿意的地方。

  2、互評:

  (1)要提出中肯的希望。

  (2)多種評價使學生學會審美,提高書寫的質量。

  (五)伴教錦囊。

  詞語解釋:

  (1)主意:辦法。

  (2)蒙蒙細雨:雨點很細小。

  (3)茂密:文中指松樹林茂盛而繁密。

語文教案 篇2

  設計理念:

  本著“以人為本”的理念,努力營造寬松和諧的氣氛。根據蘇教版第一學段閱讀課文編寫意圖,遵循母語教學的基本規律,對詩歌內容不做過多講解,而是緊緊圍繞“讀好書、寫好字”兩大任務,通過多種形式的讀與寫,使學生在豐富的情感體驗中理解和創新,將識、讀、寫結合,讓學生們學出樂趣,學出信心。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新詞,重點寫好“飄”、“裝”、“蕩”、“船”幾個生字。

  3、讓學生感受到水鄉秀麗的風光和水鄉人民的美好生活,激好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流程:(第一課時)

  一、舊知引路,激趣導入

  1、在開學初我們學過一課書,這課書講述了江南水鄉美麗迷人的景色,描繪了水鄉人民幸福快樂的生活,小朋友們還記得是哪一課嗎?

  誰能為大家朗誦一下?

  2、今天老師再給大家介紹一首詩歌——《水鄉歌》(板書課題,學生書空),這首詩歌將把我們再一次帶到江南水鄉的美麗風光中去。小朋友們請準備好,現在老師就帶你們回到那個美麗的地方!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播放課件)教師配樂范讀課文。

  2、小朋友們愿意讀一讀嗎?請同學們借助拼音自由地大聲讀一讀,不懂讀的字多讀幾遍。

  3、出示課件,學習生字。

  師:小朋友們讀得可真認真!池塘邊的小青蛙看了可高興了,它給大家送來了幾朵美麗的荷花。可是,小青蛙說,要得到荷花,就得先回答它的問題。小朋友們,行嗎?

  (1)出示帶有拼音的生字。

  師:小朋友們,小青蛙給大家帶來了幾位新朋友,請看一看,你們能認出它們嗎?

  指名讀。

  開火車讀。(火車火車你來開——)

  師:不錯,第一個問題小朋友們都答對了,小青蛙的荷花送給你們(貼出兩朵荷花)。

  (2)出示沒有拼音的生字。

  師:小青蛙把它們的拼音帽子去掉,看看你們還能不能認出來。認得哪個就讀哪個。

  指名讀。

  齊讀。

  師:真不錯,小青蛙的第二個問題你們也解決了(再貼出兩朵荷花)。

  (3)出示帶有生字的詞條(湖面、咱們、白帆、裝滿、蕩清波)

  師:小青蛙把這幾位朋友藏在詞條中了,請選擇你喜歡的一個詞語讀一讀。

  學生當小老師帶讀。

  師:小朋友們真棒!小青蛙的問題都沒把你們難倒!(貼兩朵)為了獎勵你們,小青蛙還多送了兩朵給大家。(再貼兩朵)

  (4)生字寶寶找朋友。(“飄”、“蕩”、“裝”、“船”)

  師:小青蛙說,這荷花后面還藏著生字寶寶呢。請幫荷花背后的生字寶寶找朋友,組成這一課的生字。哪個小朋友想上來找朋友?

  學生將荷花背后的生字部件重組成本課生字,并向大家介紹。

  (5)課件按筆順描紅,“飄”、“蕩”、“裝”、“船”,學生書空,再在課本上描紅。

  師:小青蛙請小朋友們跟著它一起寫一寫這幾個字。

  三、感情誦讀,感悟詩句

  1、小朋友們生字學得真好,我想,你們一定也能把書讀好。

  齊讀課文。

  師:這首詩共有幾個小節?

  2、每個小節中都有一個相同的句子,你找到了嗎?

  這個句子后面是個什么符號?

  (相機出示“?”,認識問號:當你有疑問的時候,就可以用上這個小鉤子——問號了。)

  怎樣把這句話讀好呢?誰來試試看?你為什么這么讀呀?

  3、水鄉到底什么多呢?我們一起來看看詩歌是怎么寫的。

  師:請選擇你最喜歡的一節練習讀一讀。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設計/《****》教案

  班級姓名

  【教材解讀】(包括學習內容分析,考試時不寫)

  【設計理念】(考試時不寫)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

  2.過程與方法目標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教學重(難)點】

  (重點、難點都有,可分述,亦可合稱為“教學重難點”,二者各自最多一兩點,不可多。)

  【教學方法】(考試時不寫)

  【課時安排】第一課時(可以多寫為“兩課時”)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情讀,引出文本

  1.例如:問題導入、承上啟下導入、檢查預習導入等。

  2.板書課題,師生齊讀課題。

  3.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進入課文自由朗讀。

  【導入環節的設計意圖,結合相關教心學等理論。】

  二、嘗試讀,感知文本

  1.介紹篇幅、生字個數,落實重難點生字詞的教學。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教師巡視指導學生讀書。

  三、思考讀,感悟文本

  1.促讀:師的話。

  學生的回答、表現預設。

  2.促問:師的話。

  學生的回答、表現預設。

  3.促思:師的話。

  學生的回答、表現預設。

  4.促說:師的話。

  學生的回答、表現預設。

  【本環節的設計意圖,結合相關的教心學等理論。】

  四、展示讀,內化文本

  (本環節解決文本的整體問題)

  1.第一段:

  師的引導語。

  請生個人朗讀、談體會。

  師的評價語。

  2.第二段:

  師的引導語。

  請男女生分角色朗讀、談體會。

  師的評價語。

  3.第N段:

  師的引導語。

  請生齊聲朗讀、談體會。

  師的評價語。

  【本環節的設計意圖,結合相關的教心學等理論。】

  五、探究讀,賞析文本

  1.小結引讀。(對二、三、四環節進行小總結。)

  2.師生對話。(一般是為了攻克一篇課文的難點問題。)

  3.激情引讀。(通過學生自由朗讀來思考重難點問題。)

  4.再讀體會。(通過學生默讀、寫批注體會來解決重難點。)

  5.師生對話。

  (教師引導學生個人起立交流心得、并及時評點提升。)

  【本環節的設計意圖,結合相關的教心學等理論。】

  六、無聲讀,超越文本

  1.引導質疑。(例如:爭鳴式)

  (教師通過提問,引起學生質疑課文難點問題,并默讀思考。)

  2.師生對話。

  (師生對話,學生各抒己見,教師聯系實際進行拓展教育。)

  3.總結下課。

  (結合板書總結一堂課的教學、點題結束課堂。)

  4.布置作業。

  (布置作業要求:作業應體現分層性;作業設計的形式

  應體現多樣性;作業的內容應體現趣味性;作業的內容應

  體現實踐性〈練了會用〉。)

  【本環節及作業的設計意圖,結合相關的教心學等理論。】

  附:

  【板書設計】

  概括式、對比式、板畫式、線條(圖表)式等。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內容:講讀課文,領會中心

  教學過程:

  一、講讀第一段

  齊讀第一段內容。思考、討論。

  最能表現這段中心的是哪一句?

  這段通過什么來說明馬克思和恩格斯是好朋友?

  。

  二、講讀第二段

  指名讀第二段內容。思考。

  馬克思生活為什么這樣困窘?表現在哪些地方?馬克思是怎樣對待的?這說明什么?理解“困窘’’和“毫不在意’’

  恩格斯是怎樣竭盡全力,在生活上幫助馬克思的?他為什么要這樣做?(理解“竭盡全力’’)

  討論思考題。

  齊讀后。

  三、講讀第三段

  指名讀三段。思考: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產主義事業上互相關心、互相幫助、親密合作的具體事例有哪些?

  討論:

  同住倫敦時,他們是如何討論政治事件和科學問題的?(相機理解“各抒已見’’“滔滔不絕’’)

  分開后,他們又是如何討論政治事件和研究工作的?

  工作上,他們是如何互相幫助的?

  引讀三個事例。

  。

  四、講讀第四段

  齊讀四段,思考:

  為什么說他們的友誼是偉大的?

  聯系課題,理解本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討論。

  。

  全文內容,領會中心。

  作業設計

  給帶點字注音

  1、寧愿()寧靜()

  2、厭惡()惡心()惡果()

  選詞填空

  依然 毅然

  雖然現在已是盛夏,可鼓嶺( )涼風習習,真是避暑的好地方。

  五壯士( )接受了掩護群眾和部隊主力撤退的任務。

  認真 驕傲 懶惰 勤奮 馬虎 謙虛

  在學習上,我們提倡( ),反對( ),提倡( ),反對( ),提倡( ),反對( )。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重點

  1.學會“b p m f ”四個聲母,讀準音,認清形,能在四線三格中正確書寫。

  2.學會聲母“b”和單韻母“a”拼讀音節的方法。

  3.學會拼讀“b p m f”與“u、o”組成的音節。

  教學難點

  掌握拼讀聲母和韻母組成的音節。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我們已經認識了韻母家族的6個朋友(出示a o e i u ü)一起讀讀,你們讀得真準,能不能按字母順序擺一擺,再按順序讀一讀。你們記得真清楚。這節課我們一起到拼音王國里再認識四個聲母家族的朋友,你們愿意嗎?

  二、學習“b p m f ”的音形 (

  一)學習“b”的音形

  1.出示“b”的圖

  (1)引導學生提問:圖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2)問:這個字母念什么?學生試讀“b”。

  (3)講:聽廣播的“播”讀得輕短些,發音時,把兩片嘴閉合,把氣憋住,然后突然放開,讓氣流沖出雙唇就是“b”的音。

  (4)教師范讀。

  (5)學生學讀,體會發音方法。

  (6)開火車讀。

  2.學習“b”的形

  (1)引導學生提問:怎樣記住“b”的形?或“b”與圖中的哪一部分很像?

  (2)你們能編一個記憶“b”的小兒歌嗎?

  拉開天線聽廣播“b b b”。 右下半圓“b b b”。 6字“b”。……

  3.指導書寫b

  (1)講:我們先認識一個字母基本筆畫:“丨”上豎。

  (2)請同學們觀察書中字母“b”先寫哪筆,再寫哪筆,幾筆寫成?占什么格?同桌同學互相說說。

  (3)學生說筆順、位置,教師范寫,強調“b”的第一筆在上格的三分之一處起筆到第三條線停筆。

  (4)學生書空筆順。

  (5)學生在拼音本上抄字頭。教師行間巡視,進行個別輔導。糾正學生的寫姿和執筆方法。對姿勢正確的學生及時表揚鼓勵。

  (二)學習“p”的音形

  1.出示“p”的圖

  (1)學生提問:圖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2)學生試讀字母“p”。

  (3)講:發“p”音時,雙唇閉合,把氣憋住,再突然放開,注意“p”比“b”的氣流強,把氣送出口外注意也要讀得又輕又短。

  (4)教師示范讀。告訴學生“b”不送氣,“p”送氣。可以用一頁紙 放在嘴前,看紙的顫動大小作區別。

  (5)學生隨讀體會發音要領。

  (6)發紙條,試驗比較,區別發音。

  (7)指名讀。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通過教學,讓學生了解阿凡提幫助窮人戰勝巴依的故事,知道阿凡提是個智慧過人、熱心助人的人。學習課文的`生字,用學過的方法理解有關的詞語。朗讀課文,運用聯系上下文理解句子意思的方法來理解課文中的有關句子。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引題

  出示阿凡提的頭像圖,問:這是誰?你們有沒有聽過有關于他的故事?今天老師就要講一個有關于阿凡提的故事——付飯錢。板書:飯錢

  二、整體感知聽教師范讀

  1.思考:(1)故事中寫到哪些人物?(2)故事寫了阿凡提的一件什么事?

  2.交流,《付飯錢》這個故事就在我們的課本上,今天我們就來學習12課《付飯錢》,(板書:12.付飯錢)齊讀。

  打開課本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生字的字音,難的字要多讀兩遍,讀通全文。讀完后標上自然段號。

  三、閱讀理解

  1.分組讀1——4小節,填空:窮人()阿凡提幫助,阿凡提()地答應了。

  2.交流:“懇求”、“爽快”是什么意思?1——4節中還有哪個詞也表示“爽快”的意思?(一口答應。)

  3.指出“懇求”和“爽快”的口氣。

  4.那么窮人遇到了什么事?(板書:討飯錢聞)。他當時說話的語氣是怎樣的?(著急、委屈)

  5.指名讀、齊讀、分角色讀1——4小節。

  6.從這節中可以看出阿凡提是個怎樣的人?(熱心助人,板書。)那么阿凡提又是怎么幫助窮人付飯錢的?同桌分節讀5——9小節后回答課文的5——9小節我們將采用以自主學習為主的小組學習方式來學習。

  (1)復習:聯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的方法分為哪幾步?(提問——找句子——說句意。)

  (2)聯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句子:巴依早就到了,正在同卡子高興地交談著。說句子,問:巴依為什么早就到了?正在同卡子交談著什么?為什么顯得那么高興?這句話是什么意思?說明了什么?指卡子的話。

  (3)課文中哪一節是寫阿凡提具體付飯錢的過程的?請讀一讀。

  (4)圈出表示阿凡提的動作的詞語。

  (5)想想怎么做動作,請表演一下這一小節。交流:出示第七節,關于這句,我們也要通過聯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提問聯系上下文找到有關的句子。這句話說明了什么?(阿凡提聰明過人,板書;他用巴依對付窮人的辦法來對付巴依,幫助了窮人。)

  3.阿凡提拉著窮人大搖大擺地走后,巴依會怎么想?請大家說說通過今天的學習,你覺得阿凡提是個怎樣的人?

  四、

  板書設計12付飯錢阿凡提熱心助人聰明過人

語文教案 篇7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全文,整體感知內容。

  2、品味重點語句,理清思路,了解文章的新奇的構思;

  3、展開想象,感受作者情感,體味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學習重點:

  整體感知文章內容,感受作者心境,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設計:

  導入新課:

  閱讀標題,揣測文章內容,猜測作者創作內容。

  教師總結:

  讓我們“帶著滿懷的好心情”,帶著豐富的想象,跟隨著作者,走進山林,走到山澗邊,去感受作者的心,去會晤作者“山中的眾朋友”,去感受作者用動情的話語描繪的那童話般的世界。

  查閱資料,掃清文字障礙

  一、整體感知:

  聽配樂朗讀課文,思考問題:

  1、作者在山中拜訪了那些“朋友”?他們有些什么特點?

  2、本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老橋——老朋友樹——知己山泉——姐姐溪流——妹妹白云——大嫂瀑布——大哥懸崖——爺爺云雀——弟弟石頭落葉小花雷陣雨老柏樹螞蟻——小弟弟歸鳥

  這么多的“人”聚集在一起,真像是一個大家庭、一個大宅院、一個村落墟里,作者不過是其中的小小一員。哲人們在談論人與自然的關系時,曾作過最高意義上的概括:“自然的人化”,“人的自然化”。這種哲理性的話也不難理解,人這所至,無不打上人的印記;人的發展理應符合人的自然本性。從自然景物幻化成親朋好友來看,我們看到了自然的人化;從作者身心徹底放松,對自然景物的親近與賞識,我們看到了人的自然化。人的自然化就是與自然同化,即通過回歸的方式進入同化的境地

  《山中訪友》教學設計7由收集及整理,轉載請說明出處

  二、自主合作探究:

  作者與大自然是那樣貼近,關系是那么密切,他在山中拜訪的眾多“朋友”中,你最喜歡哪一個?從中感悟到了什么?得到了怎樣的啟示?說說你喜歡的理由。

  【設計說明】此題旨在培養學生認真閱讀文章的好習慣,一步步深入課文,體會作者理解大自然,熱愛大自然的心情,適時地進行人文主義教育:萬物皆有靈性,美無處不在,只要你用心去體驗,一棵樹,一片云,一座古橋,甚至是一只小螞蟻都可能觸動你的情思,撥動你的心弦。使學生體會作者是如何滿懷激情,滿懷喜悅,用一顆虔誠的心去感悟大自然,贊美大自然,享受大自然的。

  三、合作探究:

  作者“帶著滿懷的好心情”走進山林,進山看了一路美麗的風景,可作者為什么卻說成“山中訪友”呢?

  四、回憶課文內容,并說說你對這篇文章感觸最深的一點,帶著感情朗讀這些句子,去體會那“童話般的世界”。

  【設計說明】此題旨在使學生在理解文章,掌握文章的基礎上從整體上去感知課文,體會作者融入大自然,領悟大自然的奧妙,接受大自然的恩賜。對學生進行美的教育,美的熏陶,使學生同作者一起領悟大自然,熱愛生命,感悟生活的真諦。

  五、拓展延伸

  假設你是某一景物,實際上景物已經成為游人的朋友了,請你以景物為角色,與游人互訴心聲,學習小組合作,進行創造性對話。

  【設計說明】以問題的形式使內容一步步深入,學生的思想也一步步地在發展。意在使學生明白作者是怎樣抓住不同景物的特點,進行細致的對話式描寫(充滿深情),在寫作中要注意仔細地觀察周圍的事物,掌握寫作技巧,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

  六、作業布置“

  模仿課文第4節“我閉上眼睛,我真的變成了一棵樹,腳上長出了根須……”觀察一下身邊的大自然,展開想像的翅膀,寫一個片斷或一篇小作文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6-12

語文園地的語文教案08-22

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10-03

語文園地語文教案11-10

語文下冊語文園地教案02-26

語文《語文園地四》教案08-06

語文教案:《社戲》教案07-14

語文《坐井觀天》教案08-30

語文蠟燭教案06-14

語文《春筍》教案06-21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日韩精品另类天天更新 | 久久精品久国产 | 午夜福利大片免费看网址 | 亚洲欧美卡通动漫一区二区 | 亚洲欧美另类在线观看 | 一级加勒比视频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