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語文教案

時間:2022-12-29 10:16:09 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二年級語文教案精選15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二年級語文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二年級語文教案精選15篇

二年級語文教案1

  《小鷹學飛》

  課時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

  2、會用“已經”說話。

  3、會根據課文內容,展開合理的想像,進行自信、大方的表演。

  4、懂得學無止境的道理,做到虛心好學,不斷進取。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師:你們做好上課的準備了嗎?那我們可以上課了嗎?

  (學生回答)

  2、師: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小鷹學飛》,請和我一起書寫課題。

  (教師板書課題,學生隨師板書。)

  3、師:齊讀課題,再讀。

  4、師:昨天,我們學習了生字詞,(出示幻燈片1)看,你還認識它們嗎?誰先讀給大家聽?

  (指名讀,齊讀)

  5、師:小朋友們讀的真好。下面,請聽老師讀課文,邊聽邊想:小鷹跟著老鷹學飛行,分別飛到了什么地方?

  (教師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生聽)

  6、師:課文讀完了,相信有的小朋友已經知道小鷹分別飛到了什么地方?誰來告訴大家?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將答案板書在黑板上)

  二、精讀課文

  1、教師指導學習課文第一、二自然段(小鷹飛到大樹上面時的情景)

  師:課文的哪幾段描述了小鷹飛到大樹上面的情景?趕快找找吧!(學生找相關的段落)

  師:找到了嗎?誰想讀給大家聽?(指名讀)

  師:請拿出鉛筆用波浪線標出小鷹和老鷹說的話。

  (學生動手標句子)

  師:(出示幻燈片2)誰愿意讀讀小鷹說的話?(指名讀)

  師:從沒飛過的小鷹第一次就飛到了大樹的上面,它的心里非常高興,所以,它高興地喊起來——(學生一起接讀)

  師:如果能加上笑臉和飛行的動作那就更好了!再來,所以,它高興地喊起來——(學生再一次一起接讀)

  過渡:小鷹說,我已經會飛啦!那么,你會用“已經”說一句話嗎?同位之間說一說。(同桌互說)

  師:誰想站起來說?(指名說)誰還想站起來說?

  (指名5—6個學生說)

  師:小朋友們說得很好!小鷹以為能飛到大樹的上面就已經會飛了,覺得非常了不起,可是老鷹是怎樣認為的呢?

  (點擊幻燈片2)誰愿意讀讀老鷹說的話?(指名讀)

  師:是啊,鷹是鳥類中的飛行冠軍,飛的只比大樹高,根本不算會飛,因此,老鷹搖搖頭說——(學生接讀)

  師:如果能加上搖頭和飛行的動作會更好的,讓我們再讀一遍,因此,老鷹搖搖頭說——(學生再接讀)

  師:你們真會讀書呀!我們分角色讀一讀課文的第一、二自然段好嗎?我覺得女孩的嗓音比較適合讀小鷹的話,男孩的嗓音呢,則適合讀老鷹的話,我來讀旁白,咱們一起試試吧!記得要加上動作呦!(師生合作分角色朗讀第一、二自然段)

  2、學生自主學習課文第三、四自然段(小鷹飛到大山上空時的情景)

  師:聽到老鷹說飛得只比大樹高,還不算會飛,小鷹只好繼續向上飛,這一次小鷹飛到了哪里?他是怎么說的?老鷹又是怎么說的?(出示幻燈片3)請你們按照學習要求自己學習課文的第三、四自然段,老師相信你們一定能行!

  (學生按照學習要求自學課文的第三、四自然段)

  師:(出示幻燈片4)誰來讀讀小鷹說的話?(指名讀)

  師:這一次小鷹飛到了大山的上空,以為真的會飛了,它非常得意,所以,它又高興地喊起來——(學生接讀)

  師:(點擊幻燈片4)可是老鷹卻再一次的搖頭說——

  (學生接讀)

  師:老鷹說的話是有道理的,對于見識過真正飛行的老鷹來說,小鷹飛得只比大山高,還不算會飛。因此,老鷹又搖搖頭說——(學生接讀)

  過渡:飛得比大樹高,不算會飛,飛得比大山高,還不算會飛,小鷹只好鼓起勁,拼命向上飛,飛呀,飛呀,而這一次小鷹飛到了哪里?它還會向上兩次那樣高興地喊起來嗎?

  (出示幻燈片5)請你們按照小提示分組學習課文的第五、六自然段。

  3、學生合作學習課文第五、六自然段(小鷹飛到更高天空時的情景)

  師:我們比一比哪個小組學的最認真,馬上行動吧!(學生依據小提示分組學習,教師巡視指導)備注:分成3人一組

  師:哪個小組先來分角色讀讀第五、六自然段?其余小朋友要仔細聽。(指其中一小組讀)

  師:讀得真好!讓我們把掌聲送給他們吧!(師生鼓掌)

  哪個小組來說說你們讀懂了哪個詞或是哪個句子?

  (指另外一小組匯報讀懂了什么)

  師:那么,還有不明白的問題嗎?(指舉手的小朋友說)

  假設一:如果學生有不明白的問題,教師先請會的同學幫助解決,同學們實在解決不了的,再請教師幫助解決。

  假設二:如果學生沒有不明白的問題,教師提出問題請學生幫助解決。

  (問題一:“盤旋”是什么意思?——“盤旋”就是環繞著飛。)

  (問題二:(出示幻燈片6)小鷹急促的喘著氣對老鷹說的話中的省略號是什么意思?——表示小鷹飛得太累了,一邊說話,一邊喘氣呢。)

  師:你們能學學小鷹一邊說話一邊喘氣時的樣子嗎?

  (學生練讀,指名讀)

  師:小鷹通過自己的刻苦努力飛到了更高的天空,這一次,小鷹謙虛的問老鷹算不算會飛了,老鷹對小鷹的問話沒有正面回答,(點擊幻燈片6)而是向頭頂上指了指說——(學生接讀)

  師:老鷹說的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呢?(指名回答)

  (教師小結):老鷹的意思是小鷹還可以飛得更高,飛行的高度是沒有盡頭的。

  師:小鷹在老鷹的鼓勵下,越飛越高,(教師隨機板書——越飛越高)當它看到白云上面還有幾只鷹在盤旋呢!小鷹會想些什么?又會做些什么呢?(指名回答)

  (教師小結):小鷹會想我要飛得比它們還要高,于是,小鷹又鼓起勁,拼命向上飛,飛呀,飛呀,小鷹終于飛到了更高更高的天空。

  三、課堂總結

  師:學習每一種本領,都是沒有止境的(教師隨機板書——學無止境)

  只有不斷學習,才能永遠進步,希望小朋友們像小鷹一樣,不斷進取,一往無前,學到更多的本領!

  師:(出示幻燈片7)小朋友們,請記住:(學生接讀——天外有天等)小朋友們這節課的精彩表現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最后,讓我們在《飛得更高》這首歌中結束本節課吧!再見!

二年級語文教案2

  教學目標:

  認識10個生字,會寫8個字。

  正確、流利地朗讀諺語,有積累諺語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諺語的理解和生字“滿”的書寫。

  教學內容:

  課本第-頁

  教學準備:

  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利用學生喜愛的卡通,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導入新課。

  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一位朋友,大家看他是誰?出示課件,他就是小朋友最喜歡的小博士,他還帶來了一些禮物,看這是他帶來的智慧星,他讓我獎給那些肯動腦、會合作、積極參與的同學,你們想不想得到智慧星?要想得到獎品,先過第一關,老師出一些填空考大家。

  團結起來__________,一個人的力量__________,集體的力量__________。誰能不能舉個例子來說明,(出示課件)螞蟻搬豆。

  師:其實還有很多的諺語也是說明團結合作精神,今天這節課我們就學習《識字5》。

  二、整體感知,讀準字音。

  1、自由讀課文

  師:老師告訴你們一個秘訣,那就是認真讀,反復讀,遇到難讀的字多拼幾次,邊讀邊思考。

  2、配樂范讀課文。

  師:看到你們讀的這么有味道,老師也很想讀一讀。

  3、同學互讀,學生模仿老師的讀法有趣練讀。

  師:你們喜歡像老師這樣讀嗎?趕緊讀給同桌的朋友聽吧!

  4、讀全文。

  三、學中發現,積極探究。

  1、讀中你發現了什么?你還發現什么?讓學生自由議論。

  2、組內說自己對每一句諺語的理解,也可以提出不懂的地方。

  如:

  (1)“人心齊,泰山移”圖片抗洪,加深對諺語的理解。

  (2)“人多計謀廣,柴多火焰高。

  出示課件:柴多火燒得旺的畫面。再讓學生說說這句諺意思。理解“計謀”的意思。

  (3)“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難折斷”。

  指導學生可以從字面上理解,了解容易的反義詞是困難。

  (4)“樹多成林不怕風,線多搓繩挑千斤”。

  出示畫面:大片樹林(講解有關植樹防止風沙的故事。)

  再出示“搓繩”的畫面,來理解這句諺語的意思。

  (5)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出示春天的畫面

  師:春天是怎樣的景象?(百花盛開),出示畫面

  3、選擇自己喜歡的諺語,讀給大家聽,并說說自己喜歡的理由。

  四、有趣游戲,鞏固字形。

  1、師生對讀,體會每句諺語中前半句和后半句之間的聯系,再齊讀全文

  2、小組學習,讓小組與組對口令。

  3、背5句諺語。

  4、與動物交朋友。

  出示課件:在綠油油的草地上有一群動物,有天上飛的老鷹,地上跑的小兔、大象、小狗等點擊他們會出示自己的生字。

  師:小博士還帶來了一些動物,你們想和動物們交朋友嗎?想和動物交朋友有個條件,就要得讀有關動物身上的生字,并給生字組個詞語,好嗎?說明這個朋友跟你已經成為好朋友,誰最有信心。

  五、拓展訓練,穿插寫字。

  1、我會讀,讀出生字。

  2、我會記,記住自己用什么辦法記住了。(用熟字去換加偏旁識字)

  3、我會寫,指導書寫。

  六、總結

  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5句諺語,給大家很深的印象,比如,“人心齊,泰山移”等,卻作為我們生活中的座右銘,時刻提醒自己,教育自己。

  七、實踐活動,收集起來的諺語讀讀。

  (1)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

  (2)眾人劃漿開大船。

  (3)寧可做過,不可錯過。

  (4)讓人一寸,行理一尺。

  (5)兩虎相斗,必有一傷。

  (6)風大就涼,人多就強。

  (7)一爭兩丑,一讓兩有。

  課后反思: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必需讓學生有自主選擇的權利,有自由表達的空間,有展示才能的舞臺,有自主發現的過程。“在讀課文中,你發現了什么?你還發現了什么?”作為一個開放性的問題設計,把學習的自主權完全還給了學生,使學生放開了手腳,大膽去探索,使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二年級語文教案3

  教學要求:

  1.按筆順正確書寫漢字。

  2.學習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3.學會在這個字的多個義項中理解這個字在一個詞中的意思。

  4.寫好鉛筆字,熟記4條成語。

  5.練習口頭表達的訓練。

  教學重點、難點:

  1.學習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2.口頭表達的訓練。

  教學時間:

  三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按筆順正確書寫漢字

  2.熟記4條成語。

  教具準備:

  掛圖(或幻燈片)、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一題

  1.審題,指名讀題目。

  2.指導。

  ⑴出示生字卡片,開火車認讀生字。

  ⑵指名口頭擴詞。

  拜:拜年禮拜結拜拜師拜訪

  廊:走廊長廊回廊畫廊

  影:電影倒影影視影集影片影響

  秧:秧苗秧田瓜秧樹秧秧歌菜秧

  籮:籮筐稻籮淘籮

  蘿:蘿卜藤蘿菠蘿胡蘿卜

  墓:公墓墓地墳墓掃墓墓碑墓室

  ⑶觀察每一個字的筆順,自由說一說。

  ⑷你覺得哪一個字的筆順較難,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重點指導:“拜、廊、鼻、餅”的筆順。

  ⑸用鉛筆描紅,進一步熟悉、鞏固筆順。

  ⑹反饋,教師指出存在的問題。

  二、教學第五題

  1..審題,指名讀題目。

  2.指導。

  ⑴指導讀準字音。

  學生自由讀成語,要求:讀準字音。

  相互聽一聽,糾正讀音。

  教學過程自我加減

  指名讀。

  ⑵指導理解意思。

  看圖,說說人們在什么地方,環境怎樣,大家在干什么,表情如何?

  這4條成語都是描寫節日歡樂、熱鬧景象的,你能說出哪一條成語的意思呢?

  張燈結彩:懸掛著燈籠或各種彩燈,用彩色綢布、紙條或松枝結成美麗的裝飾物。

  歡聚一堂:快樂地團聚在一起。

  普天同慶:天下的人一同慶祝,這里只唐人街的華人聚在一起歡慶佳節。

  喜氣洋洋:形容非常快樂的樣子。

  ⑶指導運用。

  借助圖畫練習說話,用上這4條成語。

  ⑷指導背誦。

  自由背,相互背,指名背,齊背。

  三、作業設計。

  1.聽寫詞語。

  拜年月餅掃墓畫廊象鼻倒影楊柳

  秧苗菠蘿竹籃凍結晾曬溫暖瞄準

  2.寫成語。

  你能寫出幾個表示節日很熱鬧的,人們很高興的成語嗎?(越多越好)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學習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3.學會在這個字的多個義項中理解這個字在一個詞中的意思。

  4.寫好鉛筆字。

  教具準備:

  字典、小黑板、掛圖(或幻燈片)、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二題

  1.審題,指名讀題。

  2.指導。

  ⑴分角色朗讀師生對話。

  ⑵教學部首查字的方法:一個字哪部分是部首就到哪個部首里去

二年級語文教案4

  教學目標

  1.會認11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認識“火”字旁,掌握兩個多音字“散”、“長”。

  2.能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

  3.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感受到春天的美好,體會到詩人對春天的贊美之情。

  教學重點:會認11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認識“火”字旁;能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

  教學難點:掌握兩個多音字“散”、“長”。

  教學準備:課文掛圖,生字、詞卡片或相應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出示圖畫,談話引入。

  (出示圖畫)鄉村二月,天氣暖和起來。春光明媚,風和日麗,青草生長,黃鶯飛舞。春風的吹動下,垂柳的枝條正拂著堤岸。白天漸漸長了,孩子們放學回來得很早,一個個借著東風放起了風箏。清朝有一個叫高鼎的詩人,看到這樣美好的情景,寫下了一首詩,名字就叫《村居》(板書課題),請大家來讀一讀。

  二、熟讀背誦古詩。

  1、“村”“居”是我們這課要學的生字,你給它們組個詞嗎?

  2、跟老師來一起讀讀這首古詩吧。

  3、自己練習讀一讀,注意讀準字音和停頓。“長”在本課讀zhang,它還有一個讀音是什么?(chang)咱們來給這兩個讀音分別組組詞吧。在這首小詩里,有很多個“長”,和同桌一起讀讀,讀準“長”的發音。

  4、指讀、齊讀。

  5、質疑:關于這首詩,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6、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首古詩的意思。

  練習:給意思相同的詞語連線

  回來風箏放學

  散學歸來紙鳶

  7、在初步理解的基礎上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

  三、定位聯想,識記生字。

  1、讀一讀黑板上的字,如果忘記了哪個字的讀音,就想一想它在古詩中的位置,肯定會幫你讀出這個字的。

  2、按順序讀黑板上的字,打亂順序讀黑板上的生字。

  3、現在我們打開書,再讀讀這首古詩。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

  1、有感情地背誦古詩。

  2、開火車讀生字組詞。

  3、讀一讀黑板上的詞,看誰讀得又快又準。

  二、識字、寫字

  1、認識“火”字旁,指導書寫。

  (出示“煙”)在煙字中,有一個我們這節課要認識的新偏旁,它就是火字旁。認真觀察,火字做旁有什么變化呢?

  2、指導書寫“因”:(出示“因”。)看拼音,讀讀這個字。組詞。注意先里面后封口的筆順規則;大字的捺變點。

  3、本課中左窄右寬的字還有哪些?(村、堤)自己觀察好字。同桌之間說一說怎么記住“散、放”,在書寫的時候應該注意寫什么?

  4、(出示“散”)請大家讀讀這個字。拿出字典,看看它的另一個字音是什么。你發現這個多音字的發音規律了嗎?

  5、寫其它的字。

二年級語文教案5

  教學目標:

  1、能在語言環境中正確認讀“懂、誦、段、糊、涂、膽、厲、詳”等8個生字。積累“不懂就問、背誦、糊里糊涂、厲聲、詳細、搖頭晃腦、鴉雀無聲、一字不漏”等8個詞語。正確書寫“誦、斷、糊、涂、厲、詳”等6個生字。

  2、朗讀課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標點停頓。

  3、學習邊讀邊思考:想想為什么孫中山明知會挨打,還要向老師提問題。

  4、知道不懂就問是人的美德,更是學習的良好習慣。

  重點難點:

  1、識記生字,能在課文的語言環境中認讀。

  2、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讓學生懂得不懂就問是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工具:

  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師:小朋友,我們在學校里學到了許多知識。而在古時候,人們把學校稱為“私塾”。

  板書并學習:私塾

  師:以前,孩子們在私塾里是怎樣讀書的呢?

  2、學生輕聲讀讀課文第二小節。

  (1)分句讀。

  做到字字音準,句句通順。

  (2)知道每句話的意思。

  3、交流讀后的感受。

  學習生字:誦

  音:平舌音

  形:右邊的筆順要書空;復習“言字旁”,課文中,還有一個生字也是“言字旁”,找一找,是哪個字?

  學習生字:詳

  音:三拼音、后鼻音

  形:用加部首的方法來識記。

  4、師小結:那時候的私塾老師一般都比較嚴厲,誰不聽話或不認真讀書的話,還會挨老師戒尺的打。上課時,學生大多不敢向老師提出問題。可是,孫中山卻敢于不懂就問。

  5、揭示課題。請1個學生讀課題。

  6、學習生字:懂

  音:后鼻音

  形:形聲字,部首表義,右邊表音

  義:查字典(知道、了解)

  “不懂就問”的意思就是:不知道的、不明白的就要問。

  7、齊讀課題。

  8、過渡:這個故事到底講了些什么呢?

  二、初讀課文

  1、學生按照要求自學課文,教師巡視。

  2、指名學生讀課文,每人1小節,教師隨機正音。

  重點指導:

  糊涂:“涂”在詞語中念輕聲。

  詳、段:復習三拼音

  理解:糊里糊涂,詳細

  3、開火車讀詞語。

  4、選擇兩句句子指導學生朗讀,知道對話的形式:

  媒體出示:

  于是,他壯著膽子站起來問:“先生,您剛才讓我們背的這段課文是什么意思,請您為我們講講吧!”

  (提示語在前)

  “會背了。”孫中山說著,就把那段課文一字不漏地背了出來。

  (提示語在后)

  5、交流: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認真讀好每一小節。

  指導方法:

  誰在什么時候干什么,結果怎樣?

  三、復習鞏固

  1、復習字詞:抽讀詞語。

  2、寫字指導:

  (1)分別指導。

  誦:左右結構,左窄右寬。

  斷:左右結構,左右相當。

  涂:左右結構,左窄右寬。

  厲:半包圍結構。

  詳:左右結構,左窄右寬。

  (2)重點指導“糊”:注意“左中右”三部分在田字格的位置。

  (3)學生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進行描摹、書寫。教師巡視指導。

  3、小結。

  孫中山不懂就問,真是一個愛學習的好孩子。

二年級語文教案6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讀準字音,記住字形,初步了解它們在課文中的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分角色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重難點: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

  2.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和文中蘊含的深刻道理。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請小朋友們看圖片。(放大海的圖片欣賞)說說你感覺大海怎么樣?是啊 ,有只小青蛙它呀也很想去看看大海,可是它碰到了一座高高的大山(老師板畫高山),那么它是怎樣登上這么高的山,看到大海的呢?今天老師帶小朋友走進《青蛙看海》這個童話故事。學生齊讀課題。

  2.質疑:看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3.學生邊說教師邊在題目旁打問號。

  二、初讀課文

  1.教師范讀課文。讀后討論:青蛙看到大海了嗎?怎么看到的?

  2.自由練讀課文。

  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讀。

  3.檢查自讀效果。

  (1)自己讀詞。

  (2)你在字音上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雙”、“展”、“失”、“善”:都讀翹舌音,不讀平舌音。

  “蒼”;讀平舌音。

  (3)帶讀,指名讀,開火車讀。

  (4)去掉拼音齊讀詞語。

  (5)給生字找朋友。

  三、 再讀課文。

  要求:把課文讀正確、流利,遇到長句子多讀幾遍。

  四、初步理解內容

  1.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思考:這篇課文主要告訴我們什么?

  2.讀后討論、補充。

  五、教學生字

  1.(出示詞卡)讀讀生字。

  2.在字形上,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登”:“ ”字頭的三、四筆都是短撒,不要寫錯。

  “吸”、“級”:右邊的橫折折撤是一筆,不要寫成兩筆。

  “善”:中間兩點不要出頭。“展”:下面部分不能多一撇。

  3.看課后筆順表,自學生字并描紅。

  4.反饋檢查。

  5.指導寫字。

  6.教師范寫生字。

  7.學生描紅、臨寫,教師巡視指導。

  8.反饋,評析。

二年級語文教案7

  第六組單元分析

  "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一個小牧童,竟然對著著名大畫家戴嵩的畫大喊:"畫錯啦,畫錯啦!"這膽量令人佩服。另一個小孩子,打碎了老奶奶的玻璃,攢了三個星期,湊足了7美元,賠了錢,道了歉,這種誠實的品質也同樣令人敬佩。而"三個兒子"的不同表現,卻向我們揭示了一個重要的道理:無論古今中外,孝道都是永恒的美德。本組教材圍繞人物的優秀品質來編選課文,誠信、孝敬父母貫穿始終。寓優秀的思想品質教育于生動有趣、感人肺腑的故事之中,既有繪聲繪色的人物語言、動作的描述,又有惟妙惟肖的人物心理的細膩刻畫,沒有任何空洞的說教。所以,老師在教學中不要給孩子們講述空泛的道理,要領著他們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讀中認識生字,在讀中積累語言,在讀中發現主人公的優秀品質、感悟做人的道理。

  21畫家和牧童

  教材簡說

  戴嵩身為著名畫家,地位可謂十分尊崇。在不絕于耳的贊美聲中,面對一個牧童的指正,其他人感到是一聲炸雷,而戴嵩卻從善如流,既為自己的錯誤感到慚愧,又非常誠摯地向牧童道謝,虛心之美德令人感動。伽俐略敢于挑戰亞里士多德,是何等的膽識!小小一個牧童,面對地位尊崇的大畫家出現的錯誤,竟然"擠"進贊嘆著的人群大喊"畫錯啦",又是何等的率直不盲從,實事求實,敢于挑戰權威的品德值得我們學習。

  學習目標

  1、會認13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畫家和牧童的優秀品質。

  3、懂得要敢于挑戰權威,也要謙虛謹慎。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人非圣賢,孰能無錯?文壇巨匠蘇東坡有"菊花萎而不落"的笑談,萬世敬仰的孔夫子也有無法解答"兩小兒辯日"的尷尬,但這絲毫沒有影響他們的崇高與偉大。戴嵩身為著名畫家,地位可謂十分尊崇。在不絕于耳的贊美聲中,面對一個牧童的指正,其他人感到是一聲炸雷,那他是怎么表現的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畫家與牧童間的故事吧!

  二、識字寫字

  1、初讀課文找出生字。

  2、交流識記的生字。

  (1)偏旁歸類識字:抹-批-拱慚-愧

  (2)加偏旁識字:區-驅共-拱

  (3)換偏旁識字:溝-購繩-蠅漸-慚瑰-愧

  (4)看字形識字:"墨"-墨是黑色的。

  (5)聯系生活識字:"價"超市里寫有"天天平價"。"購"鎮上的糧站墻上寫有"收購玉米"幾個字。

  3、交流生詞。如:夸贊稱贊贊揚和藹慚愧觀賞沉思濃墨涂抹輕筆細描4、交流收集的好句子。如:

  (1)他的畫一掛出來,就有許多人觀賞。

  (2)他一會兒濃墨涂抹,一會兒輕筆細描,很快就畫成了。(3)"畫得太像了,畫得太像了,這真是絕妙之用!

  (4)"畫活了,畫活了,只有神筆才能畫出這樣的畫!"(5)"畫錯啦,畫錯啦!"……這聲音好像炸雷一樣,大家一下子都呆住了。

  三、寫字指導。

  (1)"我的發現"。"抹、擠、拱、批"這四個字都有提手旁。寫"抹"字,把提手旁和"周末"的"末"字合起來;寫"擠"字,把提手旁和"整齊"的"齊"合起來;寫"拱"字,把提手旁和"共同"的"共"合起來;寫"批"字,把提手旁和"比賽"的"比"合起來。"商"字很像"摘"字的右半邊,但同字框里面不一樣。"價"字有三個撇,最后一撇一前兩撇寫法不同。"錢"字和"淺"只是左邊的偏旁不同。

  (2)示范指導。兄、呆:上面的"口"要上寬下窄;"兄"的最后一筆要圓潤舒展;"呆"下面部分的豎要寫在豎中線上。錢:左短右長,重點指導金字和斜鉤的寫法。購:"寶貝"的"貝"字和"勾畫"的"勾"字都寫得瘦長一點。

  第二課時:

  一、導入:

  寫課題"畫家"二字寫得大一些,"牧童"二字寫得小一些。誰知道老師為什么這樣寫課題?學生自由發表看法。教師設疑,引導讀書:這個人人敬佩的大畫家卻對小牧童連連拱手道謝,說:"多謝你的指教。"這是怎么回事呢?快讀課文,到課文中去找答案。

  二、朗讀感悟

  1、初讀,整體感悟。

  (1)自讀。課前自主朗讀課文,勾畫出讓你感動的句子,并用簡短的話寫下你的朗讀體會(可以在課文中批注)。

  (2)朗讀展示。向大家展示人的朗讀和讀書體會。

  (3)根據以上交流,再讀全文,想想故事中誰給你留下的深刻印象?為什么?

  2、看圖,重點朗讀感悟。課文的人物對話描寫得很生動,文中還有一幅很形象的插圖。要充分利用課本,調動學生的眼、耳、口、腦,發揮學生的聯想,想象來感悟課文,品讀課文。

  (1)出示課文插圖,在文中找出圖中不同的人說的話,仔細讀一讀。

  (2)圖上的哪個人是大畫家戴嵩?你是怎么看出來的?(3)小組分角色朗讀課文,表演圖中的故事。

  (4)對比,感悟人物品質。戴嵩--牧童年齡不一樣:一個是大人,一個是小孩。地位不一樣:一個是畫家,一個是牧童。生活不一樣:一個畫畫,一個放牛。品質不一樣:一個謙虛,一個勇敢、實事求是。

  3、領悟內容,誦讀全文。

  (1)學了課文,聯系你的體會,你想對誰說什么?如:我想對戴嵩說:真佩服您!您的畫畫得多好。一掛出來,就有許多人觀賞;看畫的人沒有不稱贊的;有錢的人還爭著花大價錢購買。您又是那樣謙虛,一個大畫家還虛心向一個牧童請教。我想對牧童說:你真了不起!敢向大畫家提意見。你也很會觀察,斗牛的情形你記得清清楚楚。

  (2)帶著各自對課文的體會,自由誦讀全文。

  三、積累運用

  1、"一"的本領真大。自然數中的"1"表示最小,而我們漢語中的"一"的本領可大了。它在句中和別的詞語組合在一起,表示的意思豐富極了,不信,你讀讀下面的句子:

  (1)他一會兒濃墨涂抹,一會兒輕筆細描,很快就畫成了。(說明畫家的動作很快。)戴嵩的畫一掛出來,就有許多人觀賞。(說明他的畫真好,一下子就把人吸引住了。)請你舉出這樣的例子,也來夸夸我們漢語中的"一"吧。

  2、"我知道"。"我知道"中的小朋友知道我國好多有名的畫家。你知道嗎?讀一讀,看一看,欣賞一下名畫家徐悲鴻畫的馬,你會感覺到什么呢?給他的圖配幾句話吧。

  四、實踐活動

  開一個"人無完人"的故事會。課外懼能說明"任何人都不會是完人,都需要虛心向別人學習"的故事,自己讀一讀,并和同學交流交流。

  如:1、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的故事。

  2、華羅庚的故事(《自學成材的華羅庚》)小時候的華羅庚,有一次,讀了一本數學書后,問他的老師:"這本書中有站不住腳的地方,我能批評書中的錯誤嗎?"老師說:"當然可以,就是圣人也有錯誤。"

  3、漫畫。一位雕塑家公開展出他的藝術品--馬,并懸賞給他指出錯誤的人。許多人紛紛前去,都敗興而歸。一位盲人上前去摸,發現這匹馬的頭是向后轉的,可是馬的脖子上卻沒有"皺紋"。他的發現讓雕塑家大吃一驚!

二年級語文教案8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1個生字,認識6個生字。

  2、能正確讀寫要求學會的詞語。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三、四兩段。

  4、了解課文內容,感受北京的美,激發學生對首都的熱愛。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

  1、學過《看雪》這篇文章后,你想不想知道我們的首都北京是什么樣子的?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北京,去了解一下這個美麗的城市。

  2、出示投影:(天安門)圖上是北京的什么地方?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1、課文是怎樣描寫圖上的景物的呢?請大家自由讀課文。

  要求初步讀通課文。

  2、教師范讀課文(或放錄音)。請大家注意字的讀音。

  3、學生再讀課文,劃出本課的生字新詞。

  4、學生匯報。教師出示下面的`詞語,請大家讀一讀。

  中央 黃瓦 寬闊 雄偉 紀念碑 柏油

  綠樹成陰 立交橋 川流不息 古跡 優美

  矗立 建設 似的 拼圖 圖案 大廈

  教師從旁糾正字的讀音,注意“矗、似、廈”是翹舌音。

  5、記準字形:

  教師根據學生匯報出示下面的生字:

  央 瓦 闊 雄 油 陰 交 川 跡 優

  1)學生自由識記,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識記生字。

  2)小組討論,交流識字方法。

  3)對大家認為比較難的字或教師認為易錯的字進行重點指導。

  央:最后一筆是“捺”。

  瓦:筆順是 ,一共四筆。

  碑:右邊的筆順是“撇、豎、橫折、橫、撇、橫、豎”

  6、指導書寫:

  闊:“門”要寫得寬大一點。

  雄:左右一樣寬,右邊的“ ”是四橫,不要寫成三橫。

  碑:左窄右寬。

  三、課堂練習

  1、學生自由練習,完成課后2題。

  2、作業展示。

  3、師生評改。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讀。

  中央 黃瓦 寬闊 雄偉 紀念碑 柏油

  綠樹成陰 立交橋 川流不息 古跡 優美

  矗立 建設 似的 拼圖 圖案 大廈

  二、整體感知課文

  1。找出與三幅圖相對應的段落指名讀課文。

  2。讀第一自然段,說說你知道了什么?

  “美麗”一詞要讀重音。

  北京如何美麗呢?通過下面的學習我們就會知道。

  3。讀第五自然段:這段主要寫了什么呢?

  (北京真美啊!)

  三、講讀第二自然段

  1、放課文錄音,思考:這段中有幾句話?介紹了哪些建筑物?

  2。出示投影:指出天安門、廣場、紀念碑、弄清中央、前面、中間的方位。

  3、指導讀好方位的詞。

  4、學生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四、學習第三段

  1、讀了課文后,你了解了北京什么?

  2、結合畫面和上文理解“綠樹成陰、鮮花盛開”的意思。

  “川流不息”是什么意思?你能用它說句話么?

  3、請你帶著自己的感情讀讀這段課文。

  五、學習第四段

  1、指名讀課文,思考:北京有……還有……,說明什么?

  2、解釋“名勝古跡,”并練習用“名勝古跡、風景優美”說話。

  3、練習用“高樓大廈”說話。

  4、指導朗讀。

  六、朗讀全文

  七、全課小結

二年級語文教案9

  教學內容

  語文園地一

  課時1課時

  教學目標

  1、認字、寫字;積累詞句;以“秋天”為主題開展語文實踐活動。

  2、在自主、合作、探究學習中,掌握知識,培養能力。

  3、學習自主策劃秋游活動。

  4、樂于學習,樂于展示。

  重點

  認字、寫字;積累詞句;以“秋天”為主題開展語文實踐活動。在自主、合作、探究學習中,掌握知識,培養能力。

  難點

  自主策劃秋游活動。敢于展示。

  教具

  多媒體課件、實物投影儀、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我的發現

  1、發現識字方法,學習生字。

  (1)激趣:今天我請了一些老師教我們識字,他們是誰呢?

  課件出示:郊、枝、籠、球、帆、梨

  學生邊讀邊組詞。

  引導:由這些學過的熟字做老師,教我們識新的字。他們是怎么教的呢?

  請你讀完書后把你的發現告訴小組的伙伴們。

  讀書討論,發現識字方法:熟字去偏旁,成為新字。

  (2)課件出示帶拼音生字:交、支、龍、求、凡、利

  用各種形式認讀、正音。課件隱去拼音。再認讀。

  (3)識字游戲“漢字媽媽找娃娃”。六個學生手執“郊”等六個字,當漢字媽媽,另六個學生手執“交”等六個字,當漢字娃娃。“媽媽”舉字先說:“我是‘郊’字媽媽,我的娃娃你在哪?”“娃娃”舉字說:“我是‘交’字娃娃,我找朋友——‘立交橋’去了。”

  2、發現漢字的特點(許多字偏旁相同),寫相同偏旁的字。

  (1)激趣:有四個漢字家庭邀請我們去做客,請看是哪四家,看完后你能根據每組漢字的特點給每家取個名字嗎?

  (2)課件展示:四座小屋。每座小屋內分別有一組字:“植橘橙”“脖胳膊”“蒼菊著”“字宜察”

  (3)學生認讀、討論,按偏旁歸類認識。

  (4)屋子太大,漢字娃娃太少,請你給它們的家再添幾個漢字娃娃,看誰添得多,添得對。

  (5)學生互教互學,再書寫。

  (6)借助實物投影儀,展示學生寫的字,進行評議。

  二、日積月累

  1、讀詞語。

  (1)自己先讀幾遍。

  (2)找伙伴讀,讀給伙伴聽,互相正音。

  (3)看多媒體圖片,找相應詞語貼于黑板,當小老師帶讀。

  2、朗讀背誦兒歌。

  (1)創設情境導入:現在已經是秋天了,秋天是豐收的季節。讓我們隨著優美的音樂走進秋天的田野、果園。

  (2)課件展示:秋天田野、果園風光。

  (3)看到這些,能談談你的感受嗎?

  (4)請帶者美好的感受讀一讀《秋天到》這首兒歌吧!

  (5)讀給同伴聽,互相正音。

  (6)指名讀,小組競賽讀。

  (7)教師指圖畫引讀。

  (8)試著背誦。

  (9)抽查背誦情況。

  三、口語交際

  1、談話導入,創設情境。

  同學們,這一段時間我們每天都與“秋天”做朋友,我們積累了秋天優美的詞語,朗讀了秋天優美的詩文,還找了秋天,畫了秋天,大家更盼望有一次秋天的旅行。今天,我們就成立幾家“旅行社”,為我們的秋游各做一個計劃。一個小組就是一個“旅行社”。哪家的計劃做得好,我們就采用哪家的。評一評,誰是最佳“旅行社”。先請每個“旅行社”給自己取一個好聽的名字。

  2、挑選景區。

  (1)分組商議:第一步應該決定到哪兒去,去干什么。

  各“旅行社”把自己收集的秋游資料拿出來,先分別說說自己的建議,然后

  大家再討論,到底去什么地方,可以開展哪些活動,最后選一個代表發言。教師深入小組指導,關注學生的語言表達及談話態度。

  (2)全班交流:各組代表上臺說本組設想,可用實物投影的方式做輔助說明。

  3、商討出游注意事項。

  (1)談話激趣:從秋游的地點、線路、活動安排來看,各“旅行社”真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不過,秋游出發前,你們還應該提醒游客們要做好哪些準備呢。下面,再比比哪個“旅行社”替游客想得最周到,會寫的可以寫出來。

  (2)學生討論并說(寫)秋游準備,教師深入參與太論并提示要點。

  (3)采用“游客提問、導游回答”的形式從“衣、食、住、行、知”五方面談秋游準備。

  4、總結。

  (1)總結:各“旅行社”通過研究討論,為我們的秋游活動出謀劃策,拿出了很好的方案。下一步,我們將選定一個方案,快快樂樂地去秋游。其他的方案我建議送給一年級的小朋友,供他們安排秋游活動時參考。

  (2)頒獎:給“最佳旅行社”頒獎。

  四、展示臺

  (1)總結式導入。

  我們學了秋天的課文,讀了秋天的小詩,還到野外尋找了秋天的足跡,欣賞了秋天的風光。秋天就像一位朋友,帶給我們許多知識和美的享受。有四位小朋友辦了一個“秋天”的展覽,請大家欣賞。你最喜歡誰的作品呢?

  (2)課件展示:“我們的作品”。學生評論。

  (3)建議學生用多種形式把眼中的秋天展示出來,布置出一間秋天的教室。

  (4)開一個“秋天來到我們班”的展覽會。備注

  板書設計板書設計:語文園地一

  我的發現

  郊——交(立交橋)球——求(要求)

  枝——支(一支歌)帆——凡(平凡)

  籠——龍(龍燈)梨——利(順利)

  熟字去偏旁,成為新字。

  我會寫:植橘橙_______脖胳膊_______

  蒼菊著_______字宜察_______

  我會讀:娃娃胳膊光盤名片旅游團

  山峰巨石楓樹菊花風景區

  翠鳥甲魚高粱橘子降落傘

  勤勞觀察認識尤其奇形怪狀

  教學后記讓學生自主合作學習,效果較好。

二年級語文教案10

  【教學目標】

  1、能借助漢語拼音正確認讀本課“攔、傷、嚴、裹、獨、隔、持、度、掀”9個生字,正確書寫并記憶“攔、傷、嚴、獨、持、度”6個生字;積累“嚴嚴實實、果然”等8個以上詞語,句子不少于三句。

  2、朗讀課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標點停頓。嘗試讀出媽媽和小熊對話的語氣。在閱讀感知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通過圈劃找出描寫給小冰熊蓋棉被原因的句子。

  3、能發揮想象,說一說小熊一家外出旅游時,不讓小冰熊融化的辦法。

  4、知道冰受熱會融化,棉被等能隔熱、保溫的道理。激發學生的求知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媽媽和小熊對話的語氣。在閱讀感知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能找出描寫給小冰熊蓋棉被原因的句子。

  2、知道冰受熱會融化,棉被等能隔熱、保溫的道理。激發學生的求知興趣。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揭示課題。

  1、你認識小冰熊嗎?它是用什么做的?

  2、出示課題,齊讀。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聽課文錄音,完成填空:小冰熊是()送給()的禮物。

  2、自由讀課文,圈出生字,自學字詞。

  3、接龍讀課文,糾正字音。

  4、在自學基礎上,反饋自學情況。

  (1)讀準翹舌音:傷濕傳持

  (2)比一比,認一認。

  融()持()

  隔()詩()

  (3)記字形。

  “裹”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它?

  說明:學生已經具有很強的自學生字的能力,可以通過小組自學的方式,讓學生更充分地發揮學習主動性,教師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自學。反饋時,教師要把握好生字的特點,不用每個生字都面面俱到,逐一講解,也不能放得太松,讓學生自由學習,一筆帶過。而是讓學生在充分時間自學之后,教師選擇幾個具有代表性的生字有所側重地進行引領和指導。如“傷、濕、傳、持”在字音上要重點指導,“裹”則從字形上加以強調。

  三、學習課文,理解內容。

  1、學習1—3節。

  (1)小熊喜歡小冰熊嗎?讀讀課文1-3節,劃劃句子。

  (2)出示句子:

  小熊別提有多高興了,它抱著小冰熊用嘴親了又親。

  晚上,小熊舍不得小冰熊一個人睡,就把它抱進了自己地被窩。小熊不情愿地把小冰熊抱出來,果然,小冰熊渾身濕漉漉的,還比原來瘦了些。

  (3)體會感情。

  生讀第一句,師引導一直拿在手里,舍不得放下,可用什么詞表示?(愛不釋手)

  生讀第二句,師引導小熊和小冰熊就像影子一樣不分離,可用什么詞表示?(形影不離)

  (4)讀這三句句子,讀出喜愛的語氣。(指名讀,比賽讀)

  (5)指導說話:你得到自己喜愛的東西會怎樣?

  小熊得到心愛的小冰熊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填空:

  晚上,小熊舍不得小冰熊一個人睡,他想:(),于是把小冰熊抱進了被窩。

  說明:這一部分重點幫助學生體會小熊喜歡小冰熊的情感,為下文的學習做好鋪墊。因此在學習這三小節時,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劃出體現小熊喜愛之情的句子,并反復地體會朗讀,最后進行想象說話,進一步地體會這種喜愛。通過這樣一個坡度地練習,學生自然而然地理解了。

  2、學習4-6節。

  (1)小熊喜歡小冰熊,卻不知道如何愛護它,小熊是怎么做的?

  (2)讀4-6節,找出句子交流。

  (3)出示句子:熊媽媽另外拿來了一條小棉被,嚴嚴實實地把小冰熊裹在里邊。

  媽媽為什么要給小冰熊蓋棉被呢?再讀4-6節,用直線把有關的句子劃出來。

  (4)學生交流。體會“嚴嚴實實”的意思。

  (5)說一說:

  熊媽媽用棉被把小冰熊裹起來是因為()。第二天,小熊一起床就(),果然()。

  這回小熊看到的和媽媽說的一樣,所以用了個——果然。

  練習說話:吹笛人說:“我能用笛聲把老鼠引出來》”當他吹奏齊優美的樂曲時,果然()。

  生獨立用“果然”說話。

  說明:知道冰遇熱融化,棉被能隔熱保溫的道理,是本文要完成的一個教學目標。通過劃句子——讀句子——練習說話的設計,幫助學生理解這個道理。

  四、朗讀課文,拓展練習。

  1、小組合作,用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2、展開想象,說一說。

  第二天,小熊一家要出去旅游了,小熊當然舍不得把小冰熊一個人留在家里呀,他把小冰熊也帶上了。路上,他們會怎樣照顧小冰熊呢?

  小組自由準備編故事,交流。

  五、鞏固生字,練習書寫。

  1、游戲鞏固生字。

  2、練習書寫,重點指導:持。

  說明:編故事的練習包含著檢測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聽與說的能力,合作能力、模仿能力及想象能力的培養。在學生交流時,教師要給予鼓勵和啟發,喚起學生說的興趣。

二年級語文教案11

  一、教學目標:

  1、知識和能力:識記8個一類生字,16個二類生字。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過程和方法:用部件組合法、猜字謎等方法識記生字。以讀代講,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使學生感受到春天下小雨時的美妙感覺。

  3、情感、態度、價值觀:激發學生熱愛春天、熱愛自然的感情。

  二、教學重點、難點:

  1、用多種方法識記8個一類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教學準備:

  課件、實物展臺、生字卡片、磁帶

  四、教學時數:

  3課時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初讀課文,識記4個一類生字。

  教學過程:

  一、導入:1、歌曲《小雨沙沙》

  2、剛才這首歌寫的是什么季節的小雨?你是怎么知道的?春雨滋潤了萬物,它多可愛啊!這節課我們學習的課文就是《春天的小雨》,請同學們齊讀課題。

  二、朗讀課文,學習課文,學習生字

  1、教師范讀

  2、學生自由讀、開火車讀,要求讀準字音。

  3、叮咚:

  (1)指讀1——3自然段,思考:春雨落在哪?發出了什么聲音?

  (2)讀詞語:叮咚拼讀字詞ding dong

  (3)這兩個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它們都是左右結構的形聲字;都是口字旁)

  (4)組詞:叮咬、叮囑、叮嚀

  4、嘩:

  (1)指讀4——6自然段,思考:春雨落在哪?發出了什么聲音?

  (2)讀詞:嘩啦

  (3)hua形聲字

  5、指讀第7自然段,思考:春雨落在哪?發出了什么聲音?

  6、指讀8——11自然段,思考:春雨落在哪?發出了什么聲音?這些表示聲音的詞應該讀得快還是讀得慢一些,為什么?再來讀一讀。

  7、指讀12——13自然段,思考:春雨落在哪?發出了什么聲音?這些表示聲音的詞應該讀得快還是讀得慢一些,為什么?再來讀一讀。

  8、帶有感情地自由讀課文,指讀課文,齊讀課文。

  三、學習象聲詞

  1、讀一讀課文中的象聲詞。

  2、這些表示聲音的詞叫象聲詞,根據老師的提示說象聲詞。(當當當、喵喵喵、嘰嘰、轟隆隆)

  3、你還能說出幾個象聲詞嗎?

  四、學習生字“傘”

  1、下雨天出門,你一般會帶上雨傘。出示實物,字理識字。

  2、san平舌音

  3、組詞:雨傘、降落傘

  4、書空

  五、復習鞏固生字、詞語。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識記4個一類生字,朗讀課文,指導背誦。

  教學過程:

  一、導入:復習上節課學習的生字。

  二、學習生字。

  1、反復讀本節課要學習的生字。

  2、順

  (1)shun

  (2)講一講川+頁(部首)=順

  (3)組詞:順利、一帆風順、一路順風、順便、順風耳、順口溜、順口、順心、順從

  3、經

  (1)jing

  (2)組詞:經常、經過、經理

  (3)這個字寫的時候要注意什么?書空

  4、音

  (1)yin整體認讀音節

  (2)在哪見過這個字?(音樂、音符)

  (3)“音”字下面是“日”

  5、森

  (1)sen平舌音

  (2)森林、森嚴、陰森

  (3)寫的時候要注意什么?書空

  三、復習鞏固:復習生字、詞語。

  四、認讀二類生字

  五、朗讀課文,指導背誦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復習鞏固。指導書寫。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二、 P14——讀一讀

  1、自由讀、齊讀。

  2、領讀。開火車讀。

  3、寫一寫。

  三、 P14——寫一寫

  1、自由讀、齊讀。

  2、領讀。開火車讀。

  3、寫一寫。

  四、 P15——找一找,說一說。

  1、說幾個象聲詞。

  2、下雨時,仔細聽一聽,說說你的感受。

  P15——唱一唱。

  1、教師領讀歌詞。

  2、學生自由讀,齊讀。

  3、試著唱一唱。

  五、指導書寫。

  六、作業:書寫一類生字。

  七、板書設計:

  春天的小雨

  ding dong hua yin san shun jing sen

  叮咚嘩音傘順經森

二年級語文教案12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本課17個生字和由這些字組成的詞語。會寫田字格中的8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和積累對自己有啟發的句段。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年輕護士堅持原則,對工作認真負責的品格。

  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入

  師出示紗布,問: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嗎?(生答)那你們知道紗布有什么用嗎?(生交流)同學們真厲害,知道的真多啊!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有關紗布的課文,(師板書課題)這是發生在醫院手術室里的一個故事,接下來讓我們來讀一讀,看看究竟發生了什么事。

  二、初讀課文

  1、生自由讀課文,邊標標出自然段,并圈畫出本課生字。遇到困難小組內交流解決。

  2、小組內檢查認字情況。

  3、指名認讀生字,指名領讀生字,并給生字組詞。

  4、回到課文之中,認讀生字詞。

  三、理解課文內容

  1、指名讀課文,同學們邊聽邊想:

  (1)文中寫了誰?

  (2)他們在爭論什么?

  (生生、師生交流)

  2、同學們,這個護士和專家的地位是怎么樣的,讀讀課文中的句子。(第2段)

  (生生、師生交流)

  3、面對這么有名的專家,護士還是勇敢地指出了他的錯誤,讓我們來讀一讀他們的對話,看看護士是怎樣堅持原則的。

  指名讀、分角色朗讀。(3~7段)

  4、面對年輕護士卻是如此的堅持原則,你覺得護士是個怎樣的人?

  5、直到讀到最后一段,我們才知道事情的真相。指名讀一讀。

  師生交流:說說為什么外科專家稱女護士是“合格的助手”?

  四、拓展延伸

  作為一名醫務人員,一定要有高度的責任心,容不得半點馬虎,那作為一名小學生的你們,應該怎樣做呢?

二年級語文教案13

  教學目標:

  1、能自主學習生字詞,讀準字音,認清字形,通過朗讀了解字詞在文中的意思。

  2、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能夠了解課文內容,知道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寫鳥島的。

  3、知道鳥是我們人類的朋友,不能去傷害它。

  教學重難點:

  通過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教學具準備:

  課件,生字卡片,小鳥,鳥窩及鳥蛋圖貼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整體感知。

  1、板書:鳥島。

  師:誰會讀這個字?(島)

  加拼音拼讀。

  師:有什么好辦法可以記住這個字嗎?

  生:我是用換一換的方法記這個字的,把山換成一就是小鳥的鳥。(小島就是海洋中的一座小山)。

  師:今天老師就帶大家來參觀這個非常奇特的小島——鳥島。

  齊讀課題(14、鳥島)

  2、出示課件中鳥島圖片,整體感知鳥島的景象。

  3、師:小朋友從圖片中看到什么了?

  生:我從圖片上看見了很多的鳥……(數也數不清)

  師:是呀,島上的小鳥多得數也數不清,這是怎么一回事呢?我們趕緊到課本上去看一看吧!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師:小朋友們都預習過課文了,是不是都和生字寶寶交上朋友了呢?老師請四個小朋友來讀一讀課文,每人一節。別的小朋友仔細聽,看是不是有錯誤的地方。

  2、糾正讀錯的字,出示生字卡片抽讀。注意“部”和“陸”都是耳朵旁,不同的是——(部是右耳旁,陸是左耳旁),寫的時候左耳高些,右耳要低些。“凍”的右邊是東,出示“凍”和“煉”,凍這里是豎鉤,煉是橫折鉤。凍、養是后鼻音,因是前鼻音。

  三、再讀課文,了解內容

  1、師:小朋友們學得真不錯,可是從這一單元開始,我們學習課文不僅僅要認識生字,還要學會讀課文了解內容。剛剛大家都看到了神奇的鳥島,那鳥島到底在什么地方?請小朋友們再讀一讀課文,看看能不能通過讀課文來了解呢?

  2、指名答。(鳥島在青海湖西部)師:你是從哪一小節了解到的?把這一小節讀一讀(我是從第一小節了解到的,讀)。

  3、出示地圖,講解。

  4、師:別看這個小島很小,名氣卻非常大。第一小節中哪個詞語說明了它的名氣大?指名答。(聞名中外)師:想一想,還可以用哪個詞來代替?(舉世聞名、馳名中外)

  5、師:這么有名氣的小島在我們國家的青海省,應該覺得非常怎么樣?

  好,看誰能把驕傲讀出來,先自己試一試。

  5、指名讀,齊讀。

  四、細讀體味

  1、師:這么小小的青海湖鳥島為什么會聞名中外呢?我們來繼續學習下面的課文,看看你能了解哪些內容。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第二小節,想一想,讀后你知道了什么?(我知道了……)

  3、師:是呀,春天天氣非常暖和,湖面上的冰也融化了,小鳥們也都來了。鳥兒多嗎?你是從哪些詞看出來的?

  4、理解“一群一群”,指導朗讀,讀時應放慢速度。

  5、師:這么多的小鳥是一起飛過來的嗎?理解“陸續”,知道是有先有后,不是同時飛來的。請一個組的小朋友扮小鳥陸續從座位上飛向講臺,再飛回去。

  6、齊讀這一句,讀出鳥的多。

  7、師:這么多的小鳥到這里來干什么呀?生讀。理解“巢”,出示鳥窩圖。師:小鳥們在這風景優美的小鳥上建起了自己的家,生活得非常——開心。

  8、齊讀第二小節,讀出語氣。

  9、師:春天的鳥島可以說是一幅美麗又充滿生趣的畫卷,那到了夏天,鳥島又是什么樣子呢?哪一小節給我們描繪了鳥島夏天的情景?(小節三)老師教給大家一個好方法來學習第三小節,出示要求,齊讀。小朋友們輕聲讀讀第三小節,數一數,共有幾句話?

  10、照老師的樣子給每句話標上小號碼。想一想,你從每句話里知道了什么?試著用“什么怎么樣”的句式來概括。

  11、出示第一句話。指名讀。師:從這一句話你知道了什么?(從第一句話里我知道了鳥多)你是從哪些詞語看出來的?(最熱鬧,各種各樣,聚,鳥的世界)怎樣讀才能把小鳥的多讀出來呢?先自己試試。指名讀,評價。齊讀。

  12、用這樣的方法,你能不能自己學習第二句和第三句?再出示要求,自主學習。

  13、匯報學習成果。指導朗讀。出示鳥窩和鳥蛋的圖貼,請小朋友根據想象在黑板上布置鳥島。

  14、點評。看著布置的鳥島,在教師的提示下復述第三小節。齊讀第三小節。

  五、拓展總結。

  1、師:正因為島上的鳥多,所以人們都忘記了它原來的名字“海西皮”,而叫它“鳥島”了,它的名氣也越來越大,聞名中外了。小朋友們,這個時候如果你來到了鳥島,看到這神奇的景象,你會說些什么,做些什么呢?

  2、師:我們來看看到鳥島上游玩的人是怎么做的。引讀小節四。師:讀了這一小節你知道了什么?小結:是呀,鳥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正因為大家都愛鳥護鳥,才會有這么多的小鳥聚集在這里,形成一個鳥的世界。讓我們帶著對小鳥和鳥島的喜愛再來朗讀一遍課文。

  3、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二年級語文教案14

  教學安排:

  本次練習共安排了四個板塊,內容包括學用字詞句,寫好微笑字,讀讀背背和口語交際

  教學重點:

  學用字詞句和口語交際

  教學準備:

  幻燈片

  教學擬定:

  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看圖寫話

  1、小朋友們看過或自己參與過足球比賽嗎?

  2、一場中什么時候最激動人心?

  3、出示圖,仔細觀察

  圖上畫的是什么?

  這足球是怎樣飛入球門的?

  空藍色球衣的1號守六員是怎樣撲球的?

  場上的其他隊員,場外的小觀眾們看到這一情景他們的再現又是怎樣的?

  以上問題逐個交流,師可適當幫助理順語序

  二、寫話練習

  1、把剛才說的內容用幾句話有序地寫下來

  2、不會寫的字查字典

  3、師加強個別指導

  4、交流寫話內容,注意點評

  點評是以優點為主

  三、講述練習

  1、讀題目要求

  2、展開,結合自己看的足球比賽的經驗,改用第一人稱介紹

  3、同位互練

  4、指名臺肖講述,師生點評

  5、自己再介紹一遍

  四、作業

  搜集春聯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寫好鉛筆字和讀讀背背

  一、寫好鉛筆字

  1、出示生字認讀

  2、觀察字形找到其寫法上的共同點(全包圍結構)

  3、交流寫法

  里面部分不能寫得太大或太小,左右的窨,上玉的窨基本相等

  4、師范寫其中的一個字

  5、學生練寫(看清字再動筆)

  6、同位互評,打星

  7、修改字形

  二、讀讀背背

  (一)熟記成語

  1、出示圖,說說圖意

  2、出示四個成語

  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指名讀,正音

  多咱形式鞏固詞語

  3、理解成語

  結合圖或自己的生活經驗說說成語的大意

  4、反復誦豆腐塊,熟記于心

  5、運用

  自主選擇其中一二個成語,各說一句話,交流

  6、課后可以寫一寫

  (二)學習春聯

  1、出示內容,自由讀一讀

  2、什么是春聯?:(師簡介)

  3、過年為什么貼春聯?

  (傳說。學生交流)

  4、指導理解這兩幅春聯的含義

  大致地說說意思

  5、誦讀記憶

  6、交流事生收集到的春聯

  7、讀記自己集到的春聯

二年級語文教案15

  教學目標:

  1、 識記5個生字。聯系上下文理解“清新”“真誠”等詞語的意思。

  2、 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 感受世界的美好和人與人之間真誠的愛,培養學生從小熱愛和平生活,向往美好未來的理想和愿望。

  重點、難點:

  多種方法識記生字。

  1、 體會小作者讓世界充滿愛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字卡、課件。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 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份特別的禮物,你們想要嗎?那你們可要認真看,細心聽,粗心的小朋友可得不到它呦!(播放課件),聽出來了嗎?這里都有什么聲音?(指名說)這就是來自大自然的樂章啊!

  2、 相機導入:今天我們來學習一首充滿幻想、充滿真愛的童趣詩。詩中借助小小的聲音,傳遞著兒童心中怎樣的渴望呢?現在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詩歌,聆聽《小小的聲音》。(板書課題)

  二、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 師范讀課文。要求聽準字音,注意老師的語氣輕重與停頓。

  2、 請同學們試著讀,要求把字音讀準。

  3、 指名讀。(2人)

  三、 隨文識字,體會情感

  (一)學習第一節

  1、 師問:這首詩一共有幾個小節?

  2、 指名讀第一節,思考:“我”指什么?“小小的聲音”指誰?我的夢想是什么?“清新”是什么意思?

  3、 指導看圖(出示課件):綠油油的草地上盛開著朵朵鮮花,有水有魚,還有可愛的小鳥,空氣是那么的清新,到處充滿著花香。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你的心情怎么樣?帶著你的心情再讀第一節詩歌。(相機指導)指名讀、師領讀、齊讀。

  (二)學習第二節詩歌,讀出韻律。

  1、 默讀第2節詩歌,思考:這1節中我的夢想是什么?

  2、 識記生字:

  著:猜字謎:側目看歪尾羊。

  微:請同學們看老師的面部表情,(微笑狀)誰知道我們要學習哪個字?引出“微”說一說你是怎么猜出來的?(恭喜你,猜對了)你能說出微笑是什么意思嗎?(指不明顯,不出聲的笑);“微”什么結構?(左中右結構)擴詞。

  舞 :孩子們屬于你們的兒童節就要到了,那一天,很多的同學會穿著漂亮的衣服,他們要做什么啊?那你認識這個字“舞”嗎?誰愿意到前面來表演一段舞蹈,讓老師和同學們欣賞你們優美的舞姿?(4人表演)孩子們,你們最善于發現了,你觀察一下(舞),想一想老師為什么要叫4名同學來跳舞呢?(太棒了!)

  3你的心情怎么樣?能讀出這種快樂和幸福嗎?指名讀、齊讀。

  4多么美好的夢想啊!小朋友們,你們有什么愿望和夢想?都說出來吧!仿照:(我不過是個小小的聲音,我只有個小小的夢想:)來說。

  (三)學習第三節

  每個人都有美好的愿望和夢想,那么全世界的小朋友的夢想是什么呢?(自由讀第三節)指名回答:

  1、 (出示課件)全世界都小朋友千里迢迢從四面八方聚在一起,在清新的空氣里自由的唱歌、跳舞,他們從不打仗,他們互相關心、互相愛護,與全世界的小朋友在一起是一件多么快樂的事啊!帶著這種心情讀第三小節。

  2、 指名讀感嘆句,讀出生活的美好和人世間的真愛。

  3、 男女生比賽讀,試著背誦。

  (四)學習第四節,讀出激情

  1、 全世界的小朋友都在歌唱什么呢?

  2、 和平就是沒有什么?(戰爭)

  3、 小組合作識記、理解“真誠”。出示認讀詞卡“真誠”,能說出和“真”意思相反的詞語嗎?與“直”比較學習;誠:形聲字,區別“城”,擴詞;“真誠“指人與人之間能真心相處,真誠相待。(真誠是人世間一種最美好的情感,)你能用“真誠”說一句話嗎?

  3、 拓展:聯系身邊的人和事,說說什么樣的愛是真誠的愛?小組交流(父母、師生、同學之間的愛等)。出示圖片(獻愛心、災區等感受人間的真愛。)。

  4、 指導朗讀:“4個歌唱”一句比一句聲音高,一句比一句充滿激情。小組讀、齊讀。

  四、 賞讀全文,總結延伸。

  1、 師:多么優美的詩歌啊,讓我們懷著心底的愛深情地朗讀《小小的聲音》(伴樂讀:指名、齊讀,配動作讀。)

  2、 生介紹搜集的關于“愛”的詩歌。

  3、 總結:同學們,聲音無處不在,真誠到處都有。生活中處處充滿了愛,“愛是風,吹遍每個角落;愛是云,點綴整片天空;愛是雨,滋潤大地萬物;愛是海,包容一切過錯。讓我們在學習生活中更多的關心、幫助別人,相信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播放歌曲《愛的奉獻》)。

【二年級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二年級教案01-07

語文二年級教案12-09

二年級下冊語文《語文天地》教案07-20

語文教案二年級上冊教案08-25

二年級語文下冊優質課教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語文教案12-26

小學二年級語文語文樂園八教案07-31

小學二年級語文語文園地五教案07-31

小學二年級語文《語文園地四》教案07-31

小學二年級語文《語文天地一》教案08-02

語文二年級上冊《語文園地八》教案04-11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午夜精品在线直播的视频网站 | 中文字幕网在线网站 | 日本在亚洲A在线观看 | 午夜性色一区二区视频 | 午夜AV免费在线观看 | 日本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 一本大道香蕉久在线播放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