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小學語文教案范文集合九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9篇,歡迎大家分享。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提高朗讀能力,積累文中優美的詞語,獲得言語美感。
2.品讀課文,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了解九寨溝美麗的自然景色,感悟九寨溝的迷人,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培養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
通過反復朗讀,了解九寨溝如童話世界、人間仙境般的美麗神奇是教
學重點,也是教學難點。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一套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課文《九寨溝》。(齊讀課題)
這課的四字詞語比較多。誰來讀?出示詞語,組織認讀。(認讀詞語)
2.每一個詞語都蘊涵著很美的意思,你能邊讀邊想它的意思,再讀讀嗎?
(邊讀邊想意思,再讀。)
二、精讀感悟,感情朗讀
1.從學生的朗讀中,老師覺得大家還記得“九寨溝”的美。那你能從課文中找到一個最能概括和贊美“九寨溝”的美的詞語或句子嗎?
(快速地默讀課文。邊讀邊找。)
2.組織交流。相機板書:神奇。
出示“童話世界”和“九寨溝真是一個充滿詩情畫意的人間仙境啊!”
3.你覺得“童話世界”“人間仙境”是怎樣的?(表達自己的感受。相互補充。聯系生活經驗,談談對“童話世界”及“人間仙境”的理解。)
過渡:那九寨溝又是一個怎樣的`童話世界、人間仙境呢?今天,就讓我們隨著作者一起到九寨溝旅游一番,好好感受一下那里的神奇風光。(自由讀第三段。)
●創設情境。請同學們邊走邊看,遇到自己喜歡的景色,不要忘記用照相機拍下來。
●組織交流(引導抓住山、水、木等方面)。
⑴、剛才在游覽的過程中,什么景色吸引著你?你用照相機拍下了什么景色?⑵、相機出示句子。
能說說這里的景色是怎樣的嗎?你覺得那里的什么地方最吸引你呢?你從中又體會到了什么?
⑶、播放課件,出示圖片。
你覺得怎樣?你覺得怎么讀這句話更好?(有感情地朗讀句子。)
把你領略到的神奇美麗用朗讀表達出來讓大家欣賞。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競賽讀,比比誰讀得最傳神。邊讀邊想像。)
▲重點指導體會“雪峰插云”中的高;“平湖飛瀑”的數量多、湖水清、色彩豐等美麗壯觀景色;“古木參天”中的密。“五花海”的形成。
▲隨機點題“神奇”“童話世界”“人間仙境”。
▲再次出示最后一句話。指導朗讀。
▲播放課件,將各部分連起來欣賞。指導配樂朗讀。(配樂有感情地朗讀整段。)
過渡:九寨溝的神奇景色如詩如畫,引人入勝。我們不要停下腳步,前面還有很多美景等我們去欣賞呢。我們繼續向縱深行進,(自由讀課文第四段。)……我們會看到哪些珍稀動物?(交流有哪些動物?)
⑴、你最喜歡作者介紹的哪種動物呢?找出有關句子讀一讀。(邊讀邊找,邊想邊體會。)
⑵、組織交流。(讀讀有關句子。談自己的感受。相互補充。)
你喜歡哪種?為什么?出示句子和圖片。指導體會不同的特點。
(演一演,體會“憨態可掬”。)
⑶、你能讀出你喜歡的原因嗎?指導朗讀。(練習有感情地朗讀。注意讀出各自的特點。)
⑷、出示四句。你從這四個“也許”知道了什么呢?組織分角色讀。(齊讀,分組讀。)
▲出示第五段,再次總結,引導學生朗讀。(有感情地朗讀。)
三、實踐作業
1、寨溝的美相信已經深深地印在同學們的腦海中,你想為自己布置一個什么作業呢?(為自己布置一個作業。交流,相互補充。可讀、可背、可抄、可畫、上網了解更多的九寨溝風情。)
2、小結下課
板書設計:
雪峰插云
古木參天
9、九寨溝(人間仙境)
平湖飛瀑
異獸珍禽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第1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生字,理解新詞。
2、了解課文內容,感受吹泡泡給我們生活帶來的歡樂。
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是著名作家冰心寫自己小時候和小伙伴們吹肥皂泡泡的童年趣事。表達了冰心對自己童年時代快樂生活的留戀之情。要重點引導學生體會作者是怎樣寫吹泡泡的,體會冰心奶奶是怎樣仔細觀察事物,把吹泡泡的過程寫清楚的。
教學方法:以讀代講法、圖文結合法
教學過程
一、出示插圖,導入新課。
觀察畫面,圖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們的心情怎么樣?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二、朗讀課文,理解內容。
1、自由讀課文。
說說自己喜歡吹泡泡嗎?為什么喜歡吹?
2、分自然段讀,并說出每個自然段的主要內容。
3、組織討論。
⑴朗讀自己喜歡的句子。
⑵說說為什么喜歡?
⑶把自己的體會讀出來。
⑷理解句子。
三、學習生字:
1.認讀生字詞:齊讀生字、詞卡片。
2.強調易錯字:
四、布置作業:
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第2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冰心奶奶是怎樣把吹泡泡的'過程寫具體、寫清楚的。
2、背誦第四、五自然段。
教學方法:以讀代講法、圖文結合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檢查復習生字詞。
二、學習第三自然段。
1、自由讀第三自然段,邊讀邊思考,看看作者小時候是怎樣玩吹泡泡的,在書中圈圈畫畫,做上記號。
2、學習“吹泡泡”的語句,理解詞語意思,體會作者用詞正確。
①出示吹泡泡的句子后,談談哪個動詞用得好?為什么用得好?練讀句子,體會用詞的準確。
②通過填空練習理解:“慢慢地”吹、“輕輕地”一提、“慢悠悠地”在空中飄游、“輕輕地”扇,用詞準確。
③感情朗讀吹泡泡的句子。
三、學習第四自然段。
1、自由讀第四自然段,自主學習:你最喜歡的哪種泡泡,為什么喜歡?
2、學生匯報交流。
3、指導朗讀。
四、學習最后一個自然段。
自由讀文,思考:冰心奶奶小時候為什么最愛玩吹泡泡的游戲?
五、練習背誦4、5自然段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 認識本課生字。
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父親深沉的愛,了解愛的真諦。
4.重點學習課文中描寫“我”心理活動的句子,明白作者對嚴厲的父親愛的理解和思想上的轉變過程,進一步體會人物的心理變化。
過程與方法
1.初讀課文,整體感知,了解故事梗概。
2.質疑問難,有針對性地再讀課文。
3.抓關鍵詞句,精讀課文,理解感悟,感情朗讀。
4.回顧全文,總結拓展,熏陶情感。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通過學習學文,學會感恩,學會孝順父母,激發對生活的熱愛。
教學重點: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父親深沉的愛,了解愛的真諦。
2.學習課文中描寫“我”心理活動的句子,明白作者對嚴厲的父親愛的理解和思想上的轉變過程,進一步體會人物的心理變化。
教學難點:
學習課文中描寫“我”心理活動的句子,明白作者對嚴厲的父親愛的理解和思想上的轉變過程,進一步體會人物的心理變化。
教學時數:2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生字。
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整體感知,了解故事梗概。
4.學習1-10自然段,感知父親對我的嚴厲。
教學重點:
1.整體感知,了解故事梗概。
2.學習1-10自然段,感知父親對我的嚴厲。
教學難點:
學習1-10自然段,感知父親對我的嚴厲。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學習興趣。
1.(板書課題)同學們,你有過遲到的經歷嗎?說說你遲到的原因及你當時的心情。
2.今天我們要學習一篇課文《遲到》,看看文章中的.“我”是什么原因遲到了,這些事又給她帶來了怎樣的影響。(齊讀課題)
二、初讀,整體感知。
1.自由讀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再次瀏覽,思考:文章寫了一件什么事?(指名回答)
3.默讀課文,提出不懂的問題。
4.師生共同歸納主題性問題:
①父親對我的態度為什么截然不同,這兩種態度說明了什么?
②父親為什么對我這么嚴厲?
③父親到底是怎樣愛我的?
三、精讀,理解感悟。
學習第1自然段。
1.帶著問題①,自讀自學第1自然段。(指名回答,板書:很疼、很嚴)
2.語言訓練:將這句話改換語序讀一讀,說說你讀后的不同體會和感受。
①我的父親很疼我,但是他管教我很嚴,很嚴很嚴。
②我的父親管教我很嚴,很嚴很嚴,但是他很疼我。
學習第2自然段。
1.自由讀第2自然段,說說從哪些地方你體會到父親對我很嚴呢?
2.指名回答。
學習第3-10自然段。
1.自由讀第3-10自然段,說說你又是從哪兒體會到父親對我很嚴很嚴?(教師引導學生抓住描寫父親動作、語言、神態的句子去理解)(板書:很嚴很嚴)
2.父親為什么這么嚴厲地打我?讀文,找出作者的表現說明我該打的原因。(結合課后習題3理解,體會我的心理活動)
3.我挨打最后的結果當然是上學去了。但我不想去上學,有情有可原之處嗎?
4.有,為什么父親還是打了,最后又為我送來了夾襖和錢呢?你有過這樣的情況嗎?你的心情如何?此時,我的心情又是如何?
過渡:我的感動不僅僅是因為此,而是韓老師的教育讓我體會到了父親對我的深沉的愛。下堂課,我們繼續學習,細細品味。
四、布置作業。
1.反復朗讀課文。
2.寫生字。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繼續學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父親深沉的愛,了解愛的真諦。
2.重點學習課文中描寫“我”心理活動的句子,明白作者對嚴厲的父親愛的理解和思想上的轉變過程,進一步體會人物的心理變化。
3.總結全文,熏陶情感。
教學重點:
1.繼續學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父親深沉的愛,了解愛的真諦。
2.重點學習課文中描寫“我”心理活動的句子,明白作者對嚴厲的父親愛的理解和思想上的轉變過程,進一步體會人物的心理變化。
教學難點:
重點學習課文中描寫“我”心理活動的句子,明白作者對嚴厲的父親愛的理解和思想上的轉變過程,進一步體會人物的心理變化。
教學過程:
一、承上啟下,激發學習興趣。
1.上節課,我們學到我挨打后,還是去上了學。然而,在韓老師要我們靜默時,我聽著,聽著卻鼻子不禁抽搭起來,想要哭。我為什么會這樣?當時,我都想到了些什么?回顧上節課所學內容,說一說。
2.學生靜思后,指名回答。(體會我在韓老師的引導下,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理解到父親打自己,是關心自己良好品質的形成,對自己的嚴厲是一種真正的愛。)
二、繼續學習。
學習第13-15自然段。
1.自由讀第13-15自然段,說說父親又是怎樣疼我的?(引導學生抓父親的動作體會)
2.聯系前文,說說你對父親愛的理解。并完成下列填空。
( )是我的父親很疼我,( )是他管教我很嚴,很嚴很嚴,這( )是他對我深沉的愛。
學習第16自然段。
1.是啊!無論是我的父親很疼我,還是他管教我很嚴,很嚴很嚴,這都是他對我深沉的愛。(板書:深沉的愛)
2.能享受這么深沉的愛,要是你,你有什么想法?又決定怎么做呢?(指名說)
3.帶著你剛才的想法和感受讀最后一自然段。
4.指導感情朗讀。(輕松、愉悅、充滿感激)
三、總結全文,拓展延伸,熏陶情感。
1.我能有如此的改觀,都源于——(父親深沉的愛),帶著這種體會再讀第一自然段。
2.在頭腦里回顧一下,作者是怎樣寫讓她感動的生活經歷的?(選取典型事例,有詳有略敘述,前后對比來突出重點;注重通過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特別是心理描寫來表達人物的思想情感)
3.相信,你也會像作者一樣有讓自己感動的生活經歷,學著作者那樣說一說、寫一寫,與大家分享吧。
四、布置作業。
完成《課堂作業》。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詞,并理解生字詞。
3、理解課文內容,能聯系上下文體會“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出以公心”的意思。
教學準備:
查閱資料,了解故事發生背景。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出示課題齊讀:3、祁黃羊
2、提問:你對祁黃羊了解多少?可以介紹有關他的故事。
(引導學生回憶敘述)
二、初讀指導
1、結合課后生字表讀準字詞,讀通課文,邊讀邊思考:
本文主要寫了祁黃羊的什么事?
2、理清文章層次,結合學習生字詞。
⑴本文寫祁黃羊幾次舉薦人選?從那兒寫到那兒?
⑵他第一次舉薦誰?是那幾個自然段寫的?
(第3—7自然段)
學習下列生字詞(并了解意思):
人選興亡舉薦合適
⑶他第二次舉薦誰?是哪幾個自然段寫的?
(第八自然段)
學習下列生字詞(并了解意思):
召慎重避
⑷默讀全文,想一想全文可以分為幾段,各段主要寫的是什么內容。
第一段(1—2):祁黃羊因病辭職。
第二段:(3—11):祁黃羊兩度薦賢。
第三段:(12):祁黃羊舉薦受稱贊。
3、分段指名朗讀課文,注意正音。
三、作業
1、用鋼筆描紅。
2、讀一讀,再抄寫。
興亡
舉薦
慎重
人選
推薦
合適
3、課后流利地讀課文。
4、祁黃羊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能聯系上下文體會“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的意思。
3、體會祁黃羊的品質。
教學準備:
圖片、投影
一、復舊引新
討論: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學到了什么?
二、精讀訓練
1.細讀課文,領會思想內容。
(1)默讀第一段,講解時代背景。
①理解詞語。幾個大國:如秦國(今陜西中部,甘肅東部)、
晉國、魯國(今山東)等。
征伐:討伐挑起戰爭,攻打別國。
②討論:舉薦人選是由什么事情引起的?
(祁黃羊辭職)
(2)各自輕聲讀第二、三段。
①揭示句子:“悼公聽了很受感動,說:“外舉不避仇,內舉
不避親,你做事如此出以公心,真是難得呀!”
a.提問:“外舉不避仇”是什么意思?
(推薦外邊的人不避開仇敵)
從課文中,我們知道說的是怎么一回事?(指名口述)
b.“內舉不避親”是什么意思?
(推薦家里的人不避開親屬)
這又指的'是怎么一回事?(指名口述)
c.什么叫“出以公心”?
(從國家的、公眾的利益考慮)
②即興表演祁黃羊兩次舉薦人選的情況。
a.朗讀課文,記住有關內容。
b.分配角色:祁黃羊、晉悼公、使者。
c.充實下述內容:悼公立即派使者去召解孤。沒想到解
“…去世了。悼工只好讓祁黃羊再舉薦一個能接替他的人。
d.當眾表演(兩組),表演后評議。
⑶你覺得祁黃羊是個怎樣的人?
(出以公心、正直無私)
畫出有關語句,討論所畫內容,指名朗讀有關語句,要求有感情。
2、指導復述。
⑴回憶課文各段大意。
⑵祁黃羊兩次薦賢,要說得詳細。
⑶同座互相檢查復述情況。
⑷指名當眾復述、評議。
三、課后作業
1、把《祁黃羊》的故事講給小朋友聽。
2、搜集“出以公心”的故事,舉行一次故事會。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通過詞語訓練,提高形象地運用語言的能力。
2、通過綜合性學習,激發學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興趣,培養學生口頭表達和書面表達的能力。
課前準備
1、搜集關于鄉村生活的圖片、文字以及自己獨特的感受。
2、實物投影儀。
第一課時我的發現日積月累
復習詞語
1、認讀詞語盤點中的詞語。
2、聽寫詞語。
3、同學們,在學習完這組課文后,你們一‘定有很多新的發現,試著說—·說。
我的發現
今天,我們一起來讀幾個句子,看你有什么發現。(屏幕顯示三個句子)
1、讀一讀,注意加點的部分。
2、看一看,你發現了什么?(把物當作人來寫)
3、組內交流。
4、換一換,將加點部分換成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詞語,再讀——讀,你又會發現什么?(如:第一句中“舞蹈”換成“擺動”)
5、試——試,說一個或幾個這樣的句子。
日積月累
(屏幕上出現詩句)
1、自由朗讀,讀準字音。
2、同桌互讀,體會詩意。
3、背誦詩句。回憶全詩,嘗試背誦。
4、拓展延伸,搜集整理。
(將你了解的描寫景物的其他詩句背給大家聽)
第二、三、四課時口語交際習作展示臺
談話引入
通過本組課文的學習,大家在綜合活動中又搜集了課外資料,一定有很多新的收獲吧!這節課,我們就再次走進田園,去看看你們對田園生活的學習成果吧!
口頭交流展示
1、小組交流,互說互評。邊說邊展示自己課外學習的成果,如:搜集的圖片、文字或自己的感受、有關農村生活的人、事或故事等等。
2、代表交流,師生共評。評一評誰的收獲大,感受深。
習作
1、精彩回放:
a.讀一讀:上節課整理的'好詞佳句。
b.想一想:作者是怎樣運用這些詞句的。
c、寫一寫:你感受最深的內容。
d.用一用:本組課文作者抓住生活中最平凡的事物、最普通的場面來展現鄉村生活的表達方法。
2、學生習作:
a.教師啟發思路。
(將自己知道的有關農村的故事講給大家聽;把自己農村家的景象和生活描繪下來)
b.教師個別指導。
c、同桌互相交流。
d.推薦代表交流。
e、師生共同評議。
f.獨立進行修改。
3、展示臺:
將自己的習作展示在“學習園地”中,請同學們觀看、評議。
反映自己農村家的景象和生活的文字、畫面或照片。
小學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繼續深化學生對生命的理解和認識,激發對生命的思考和熱愛。
2。在口語交際和習作的過程中,進一步提高口頭和書面的表達能力。
3。發現并總結體會句子含義的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4。積累關于生命的名言警句。
5。理解成語故事,體會其中蘊含的道理。
第一課時 口語交際
談話導入:
生命,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都只有一次。如何讓自己的生命在有限的時間里得到無限的延伸,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認真思考的一個問題。通過這組課文的學習,相信大家一定對生命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和認識,這節課就讓我們共同交流一下吧。
自主準備
1。默讀提示,了解本次口語交際的'內容。
2。出示內容:說說自己了解到的生命現象;
講講自己知道的熱愛生命的故事;
談談自己獲得的感受、得到的啟發。
3。回憶本組學習的幾篇課文,瀏覽搜集的資料,閱讀教材中提供的三段文字。
4。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確定交流的角度,想一想自己打算怎樣說。
5。自己輕聲練習講述。
暢所欲言
1。自由選擇伙伴互相交流,互相評議、指正。教師參與部分小組的交流,給予個別指導。
2。每小組推薦一名同學上臺交流,要求講話學生清楚流暢地表達,聽者認真、安靜地傾聽。教師引導學生大膽進行評議、辯論。
總結評價
1。自我評價:自己在這節課中發言是否踴躍,表達是否清晰,態度是否大方,思維是否敏捷,
與同學的交流、合作是否積極等。
2。學生評價:你認為這節課誰的表現最佳?為什么?
3。教師評價:總結本節課中學生突出的優點,提出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意見。
第二、三課時習作
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在口語交際課上,同學們暢談了自己對于生命的理解和感悟,老師認為大家的發言都很有見地。把你們所談的內容進行加工整理,寫下來就一定會成為一篇篇佳作。下面就請大家根據同學們的發言,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內容寫下來吧。
閱讀提示,明確要求
1。學生默讀提示,畫出習作要求。
2。出示習作要求:
內容具體;
寫出真實感受;
題目自定。
試寫初稿,反復修改
1。學生進行習作,教師對有困難的學生進行個別指導。
2。好文章是改出來的!請同學們完成初稿后,自己認真進行修改。
3。小組內互讀互改,提出修改建議。
4。按照小組同學的建議,再次修改自己的習作。
朗讀佳作,共同賞評
第四課時 我的發現日積月累成語故事
復習導入:
1。讀詞語卡中的詞語。
2。聽寫其中的詞語。
我的發現:
1。同學們,學習完本組課文后,你發現一些句子有較深的含義嗎?下面請同學們先來看看小林和小東都發現了什么。
2。學生交流小林和小東的發現。教師引導學生重點探究理解句子較深含義的方法,讓學生自己發現總結方法。如:仔細想、聯系時代背景、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抓住重點詞語、聯系上下文揣摩感悟等方法。
3。快速瀏覽本組課文,你還能發現哪些含義深刻的句子,說說這些句子的深層含義或言外之意。
日積月累:
1。出示日積月累中的句子,先指導學生讀正確,然后說一說自己的理解或認識,之后請學生快速背誦。
2。教師補充出示一些名言,請學生讀一讀、說一說、背一背。
a。人,只要有一種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艱苦都能忍受,什么環境也都能適應。──丁玲
b。人生的價值,并不是用時間,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列夫托爾斯泰
c。生活只有在平淡無味的人看來才是空虛而平淡無味的。──車爾尼雪夫斯基
d。一個人的價值,應該看他貢獻什么,而不應當看他取得什么。──愛因斯坦
e。人只有獻身于社會,才能找出那短暫而有風險的生命的意義。──愛因斯坦
3。 鼓勵學生課下將自己最喜歡的生命格言制成書簽。
成語故事
1。自己讀故事,感受句子的含義,畫出不懂之處。
2。小組交流,談談自己對這個成語故事的理解,互相質疑解難。
3。全班交流,說一說這個成語故事蘊含的道理,結合實際談談自己對這個成語的體會。
4。練習講述這個故事。
小學語文教案 篇7
[教學要求]:
1.讀懂習作要求,結合“讀書卡片”,系統、全面說明揚子鱷。
2.借鑒本單元幾課文的寫法,仔細觀察反復閱讀,寫好揚子鱷。
3.展開想象,多向構思,加入自己的感情。
[教學重點]:
按一定順序組織材料,將動物的'外形和動作特點寫具體。
[教學難點]:
多向構思,融入感情。
[教學具準備及輔助活動]
幫助學生搜集有關揚子鱷的資料
[主要板書計劃]:
揚子鱷
1、有序介紹
2、獨特構思
3、融入情感
[教學過程]:
一、了解習作內容
今天,我們一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揚子鱷。
1.揚子鱷是怎樣一種動物呢?
2.為什么把它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呢?
請大家閱讀書上的圖文介紹。
二、獨立構思框架
現在讓大家以“揚子鱷”為題寫,你準備怎樣寫,請大家用五分鐘時間構思一下。引導學生重點思考:大致寫幾部分,先寫什么,后寫什么。
三、指導多向構思
1.聽了大家的構思,覺得較完整、系統,但不少人沒有突破書上的框框,誰能加上自己獨特的構思呢?
2.指導學生說說:
(1)假如沒有揚子鱷
(2)揚子鱷作為禮物……
(3)我將來要……
四、融入感情
剛才發現不少同學的習作注意了引導有關資料,寫清楚揚子鱷的特點,但沒有把自己對揚子鱷的喜愛之情流露出來。現在請大家互相討論交流,把有關語句修改、潤色,融入自己的感情。我現信大家會寫好的。
五、學生文稿
教師巡視,個別輔導。
六、謄文
小學語文教案 篇8
課堂目標
1. 認識筆畫、筆順,田字格,學習拿筆姿勢,了解寫字的意義,為學習寫字作準備。
2. 閱讀方面,學習兩個句子讀一首兒歌。同時認讀7個漢字。
教 法
趣味教學法、觀察法、談話法。
教 具 生字卡片、課件。
課 時 3
過 程
第一課時
一. 談話導入。
師:今天,我們來學習兩個句子,通過學習可以使我們懂得學習寫字的好處,你們想學會嗎?
二、教學句子。
1、教師反復帶讀這兩個句子。
2、學生個人讀。
3、分小組讀
4、齊讀。
三、認讀生字,培養識字能力。
1、從第一句話中抽出 語文課、我們、寫字 、三個詞語認、讀、記。
2、從第一句話中抽出 筆畫、筆順、認真、三個詞語認、讀、記。
四、集中識字
1、出示字卡,師領認讀。
2、學生自由讀。
3、分小組讀。
4、齊讀。
五、游戲
1、開火車、找朋友、摘蘋果。
教學回顧:
學生能認識句子、詞語,讀得流利。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兩個句子,同學們記得非常好。(出示課件)看誰能把它讀的準確、聲音響亮。
2、今天,我們還要從中找出7個字娃娃,作為我們的`好朋友。
二、識字教學。
1、出示字卡,師邊說邊貼。
2、生獨立識字。
3、小組內識字。
三、游戲識字。(激趣識字)你們想不想和字娃娃做朋友呢?你只要準確讀出字娃的音,就可以和它們做好朋友。比比看,誰找的朋友多。
教學回顧
能認識7各字娃娃,并能記住。
第三課時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上一節課我們學習了很多生字,那么,你想把他們寫下來嗎?今天老師就教你寫字。你們愿意嗎?
二、課件出示丁丁寫字的姿勢
先指導學生觀察,再說一說怎樣寫字,讓學生寫字要做到“三個一”并直接用課件向學生講解一尺、一拳、一寸的具體長度。
三、指導實踐
1、讓學生演示怎樣寫字。
2、同桌互相糾正姿勢。
3、練習描圖。
四、課間律動。
五、課件出示田字格。
六、學生在田字格中練習寫五種筆畫。
教學回顧
能掌握正確的寫字知識,書寫工整。
小學語文教案 篇9
一、鼓勵質疑,交流釋疑
師:同學們,孫悟空有火眼金睛,我們也有,火眼金睛能發現問題。上節課我們讀了課文,你有什么不懂的問題,請提出來。
預設情況
1、字詞方面:
“兒童團員”——兒童團是少先隊的前身,可結合影視作品和學生對少先隊的一些了解來理解。更要放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結合下文“他常常一邊放牛,一邊幫助八路軍放哨”來理解。總結一下:兒童團員還為八路軍做了些什么?
“掃蕩”——讓學生先說說自己的理解,然后結合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中“九月十六那天早上,敵人向一條山溝掃蕩,山溝里掩護著后方機關,掩護著幾千老鄉”等有關詞句來理解。或者也可結合字面來理解:“掃”怎么講?“蕩”又怎么講?
“順從”——可用動作表演來幫助理解,創設一個小情境,讓學生理解一下“順從”或“不順從”,再進一步理解“裝著順從”——二小為什么要“裝著順從”?他心里想什么?
“埋伏圈”——可用圖示法或現場畫“圈”示意幫助理解。
(以上詞語理解也可存疑,到學習課文時相機解決,具體操作視學情而定。)
2、其他方面:
學生或許還會提出漫無邊際或與中心無關甚至可笑的問題,教師應耐心聽,鼓勵表揚,并加以引導,保護他們質疑的積極性。
[設計意圖]
這個環節一定要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因為最可貴的是“生疑”的過程,這是思考的開始。對提問質量高的同學應大力表揚,在釋疑這一環節上或存或釋,或輕或重,或詳或略,或早或晚,教師視學生學習的情況相機調控。
二、圖文結合,讀演學文
1、出示第一幅圖。(課文中插圖①:王二小站在山坡上,一邊放牛,一邊放哨,神情專注,很機靈的樣子。)
師:同學們,這是王二小放牛的圖。請你仔細看圖,你發現這個放牛娃和別的放牛娃有什么不一樣嗎?
學生觀察。
師生交流后,生知道“機靈”、“有任務”、“警惕”等王二小放牛時的'特點。
2、指導朗讀第一段。
(1)師:二小放牛——我們來看看書上是怎么說的,自己讀一遍。
(2)師:這一段我們怎么讀呢?
師生交流:
第一句“王二小是兒童團員”——讀出他的驕傲,就像我們加入少先隊一樣。
第二句“他常常一邊放牛,一邊幫助八路軍放哨”——讀出他的“機靈”、“警惕”,可邊讀邊表演他既放牛又放哨的樣子。
(3)指導學生讀好這一段。
[設計意圖]
了解王二小的身份,體會這看似平淡的兩句話,其中的“驕傲”、“機靈”、“警惕”要用心體會,這是走進二小內心的第一步,要讀出情,讀出意!
3、出示第二幅圖。(課文中插圖②:幾個鬼子正對山上放牛的王二小叫喊,讓他下來帶路。)
師:有一天,發生了一件什么事?誰來讀一讀?
(指名讀與插圖相對應的第二段。)
師:敵人是怎么叫王二小的?
創設情境,說一說,學一學。
師:再來讀一讀第二段,讀出當時的情況和敵人的樣子。
[設計意圖]
通過多人讀,讀出突發事件的緊、急、險。通過“發散”,“敵人怎么叫”,體會王二小的機靈、沉著,更看出敵人的陰險“嘴臉”!
4、出示第三幅圖。(課文插圖③:王二小把敵人帶進埋伏圈后,大喊:“鬼子來了,快開槍!”)
師:我們來看看王二小是怎樣給敵人帶路的,請大家讀第三段。
學生自讀第三段。
師生交流:
(1)王二小聽到敵人叫喊,心里會想什么?
(2)他為什么“裝著順從,為敵人帶路”?
表演“帶路”這一段:找一個學生扮演“王二小”,幾個學生扮“敵人”,講臺就是“埋伏圈”,臺下全體同學是“八路軍”。特別提示:出了“埋伏圈”(講臺),門外不遠處是山里,是“父老鄉親”的藏身之處。
附:“帶路”表演的課堂實錄片段
“敵人”押著“王二小”順利通過了“埋伏圈”(講臺)。師忙喊:“停”!再往前,父老鄉親可要遭殃了!看,王二小順利地把敵人帶出了“埋伏圈”!(生一愣,笑了)
師(著急,生氣地對“八路軍”):你們怎么不開槍?
生:我怕打著王二小。
生:我看見二小了。
生:我怕驚動敵人,他們會殺害王二小。
生:我舍不得王二小死。
……
師(轉向王二小):剛才他們不開槍,你著急嗎?
生:著急。
師:為什么?
生:八路軍再不開槍,敵人就找到山里的父老鄉親了。
師:找到會怎樣?
生:會殺死他們,日本鬼子可壞了!
師(深情、輕聲地):假如為了保護所有老百姓,你可能要犧牲,你怕嗎?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的教案06-15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小學語文《語文天地一》教案06-23
小學語文《語文天地一》教案08-25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八》教案03-28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12-18
小學語文灰雀教案 小學語文灰雀教案及反思01-06
小學語文教案模板 小學語文教學教案模板02-24
小學語文《午睡》教案06-15
小學語文《春潮》教案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