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

時間:2024-08-07 17:11:34 偲穎 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語文教案(精選12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靵韰⒖冀贪甘窃趺磳懙陌!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語文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語文教案(精選12篇)

  語文教案 1

  【目標】

  1.借助工具書,能順暢朗讀課文。

  2.能理解文句的意思,積累一些常用文言詞語的意義和用法。

  3.能夠把握文章的主要觀點,探究文章中包含的信息。

  【重點難點】

  1.重點:能理解文句的意思,積累一些常用文言詞語的.意義和用法。

  2.難點:把握文章的主要觀點,探究文章中包含的信息。

  【課文提示】

  1.“書”是古代的一種文體,即書信。古人寫信多有題目,說明寫給誰。信題多為“報……書”、“與……書”、“上……書”、“答……書”等。《答司馬諫議書》文題意思是:回給司馬諫議大夫的信。

  2.王安石,宋朝文學家、家。王安石當政時,推行變法。在這次變法中,以王安石為代表的革新派跟以司馬光為代表的保守派發生過激烈的斗爭。通過這篇文章我們依然可以領略到當時唇槍舌劍的滾滾硝煙。

  【正音正字】

  怨謗(bàng)、難壬人(nàn)、胥怨(xū)、盤庚(gēng)、會晤(wù)

  【閱讀課文】

  1.從文中看,王安石為什么要進行這場變法?

  人“習于茍且”;士“不恤國事”、“同俗自媚于眾”;上“欲變此”。

  2.實施變法時,出現了什么情形?司馬光認為出現這種情形的原因是什么?

  實施變法時,天下“怨謗”;眾人“洶洶然”。

  司馬光認為,這是王安石在變法中,“侵官、生事、征利、拒諫”造成的。

  3.“侵官、生事、征利、拒諫”在文中具體指什么事?

  “侵官、生事、征利、拒諫”在文中具體指:“受命于人主,議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舉先王之政,以興利除弊”;“為天下理財”;“辟邪說,難壬人

  語文教案 2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認識2個字,會寫三個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體會詩中的真情。

  2、過程與方法:創設情境,引導學生自學古詩,在讀、想、演中理解詩的意思及所表達的情感。

  3、情感態度價值觀:懂得熱愛家鄉。

  重點難點:

  創設情境,引導學生自學古詩,在讀、想、演中理解詩的意思及所表達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背詩導入

  1、同學們,你們會背哪些詩了呢?

  2、課件依次展示《村居》、《所見》、《詠柳》詩歌的圖片。

  師:今天陳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幾幅圖,你能用學過的或自己積累的詩句來描繪看到的景象嗎?

  3、師:小朋友們看,幾句簡單的詩句就可以描繪出我們看到的景象,這就是詩歌的神奇之處。那你們知道詠柳的.作者是誰嗎?(生:賀知章)

  5、師:小朋友們真聰明,今天我們來學習由賀知章寫的另一首詩歌,題目叫—《回鄉偶書》(課件出示課題,生齊讀課題)

  二、學法指導

  學習一首古詩,我們要過四關,這四關分別是:我會認、我會解、我會讀、我會想。同學們,你們能和老師一起順利過關嗎?

  第一關:我會認

  師:請小朋友們打開課本翻到115頁,自由地大聲地讀讀這首詩,注意讀準字音。遇到不認識的字圈出來,然后去找一找樹葉。

  師:老師發現你們讀得可認真了,接下來同桌之間互相讀一讀,比比誰的字音讀得準。

  師:好了是嗎?那陳老師要來考考你們了,看你們是不是真的能把字音讀準了。(課件出示帶拼音的生字)誰愿意來試試?(2個)下面我請一位小老師來帶領大家讀,誰行?(1個)我們一起來準確地讀一讀。

  第二關:我會解

  1、解題:你會擴詞嗎?我們來擴詞!

  回:回家回來回到鄉:家鄉故鄉鄉土

  偶:偶然偶爾偶遇書:讀書書寫書信

  連起來就是:回到家鄉偶爾寫下這首詩。

  2、第一句:離:離開回:回來

  整句句意:年輕時離開家鄉,年紀大了才回來!

  第二句:音:聲音口音改:改變

  整句詩意:我的口音沒有改變,但是兩鬢的頭發已經斑白了!

  第三句:識:認識

  村里的兒童已經不認識我了

  第四句:客:客人何:哪里

  笑著問我是從哪兒來的。

  第三關:我會讀

  指導讀好升降調、重音、長音

  第四關:我會想

  師:請再讀讀這句詩,對這個“客”字你還有什么疑問嗎?(“客”是誰?賀知章!翱汀睆哪睦飦?板書“何來”“客”來做什么?)

  師:小朋友們真會動腦筋,提了不少好問題。老師也來問你們一個問題:詩句里的“客”也就是賀知章是指從外地來這里做客的客人的嗎?(板書“客?”)請你們仔細地讀讀詩歌,也可以觀察一下插圖,找找答案吧。(生自讀詩歌,觀察插圖。)

  師:心中有答案了嗎?誰來說說看?(生交流:賀知章不是做客的客人。)你從詩歌的哪些詞句中看出來的?(生:他從小離開了家鄉,到老了才回來。)(少小、老大變紅)(生:鄉音無改……)

  師:賀知章爺爺三十六歲離開家鄉到外地做官,到八十五歲才回到家鄉,整整五十年哪!他時時刻刻都在想念家鄉的親人,盼望著可以早日回家鄉看看,

  每當他看見天上的明月圓了,他會默默的吟誦起李白的靜夜思——(生齊誦)

  每當遇見故鄉的故人時,他想問問家里的近況,可最終,他只是像王維一樣,問了問窗前的寒梅——(生齊誦王維的《雜詩》)

  現在終于盼到這一天了,

  當他走在回鄉的路上時,他說——少小離家老大回

  當他從鏡湖看見自己斑白的兩鬢時,他說——鄉音無改鬢毛衰

  當他看見村里的孩童時,他說——兒童相見不相識

  當孩子們把他當做客人時,他說——笑問客從何處來?

  三、拓展訓練

  師:其實,賀知章回到家鄉后,面對熟悉的情景,一共寫了兩首《回鄉偶書》,剛才我們學的是第一首,現在我們一起來欣賞第二首,相信你們會有新的感受。指名讀——齊讀

 。ǔ鍪驹姼瑁弘x別家鄉歲月多,近來人事半消磨。惟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配樂朗誦)

  語文教案 3

  教學目標:

  在讀的過程中,學會11個生字,認讀3個字。認識“角字旁”。并能按照田字格里的范字寫字,把字寫端正。學習生字的音、行、義、用。利用熟字記生字。會讀本課的詞語和句子。有識字的興趣。

  教學重點:

  識字、了解生字在詞語或句子中的意思。

  教學難點:

  能把字寫端正寫勻稱。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設計理念:

  利用電教媒體巧出生字,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熟練掌握熟字記新字的方法。并通過字、詞、句及生活實際幫助學生了解詞語的意思。

  教學任務

  1、知識:認識本課生字、新詞

  2、情感:初步理解詞語意思,能感受到課文描繪的春景的美麗,激發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3、能力:培養觀察美、評價美、表述美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聯系生活實際,激發學習興趣。

  春天來了,你看到了那些春天的信息?

 。▽W生可以通過唱歌、展示圖畫或圖片、展示實物、背詩、讀兒歌等方式展示,教師引導學生談出自己對春天的感受)

  二、借助信息技術,創設教學情景。

  1、老師也把春天請進了教室,我們一起來欣賞春天的美景吧!

  2、看了錄像,你能用“我最喜歡春天的-------------,因為-----------”的句子說一段話嗎?

  三、自主協作學習,游戲熟識字詞

  1、識字

  今天我們學習的識字3課也是和春天有關,認識了本課11個生字朋友,他們會為我們描述出更美的春景呢!

 。1)(媒體出示本課生字)請小朋友自由練讀本課生字,讀準字音,不認識的字可以借助拼音,也可以向同桌請教。

 。2)哪個同學來為我們提示容易讀錯的字呢?

  (3)這些生字可想和同學一起玩了,我們來玩字卡游戲吧!(擺長龍,叫字排隊,送字回家)

 。4)相信同學都和生字交到了朋友,就讓我們來開開生字快車吧。ㄓ螒蜃挚ǹ燔嚕

  2、讀詞語

  (1)游戲:生字我們都讀熟了,大家一定能讀懂智慧博士送的信了吧!(送信讀詞卡)

 。2)我們一起來讀讀這些詞語吧

 。3)這些詞還能聯成四字詞語呢,同學們能找出來嗎?

 。4)重新排列四字詞語,齊讀。

  四、讀文悟情,排疑解難。

  今天,我們學的.這課就是由這些四字詞語組成的。

  1、同學們打開書,做好正確的讀書姿勢。

  2、讀書:齊讀、范讀、個別讀、比賽讀。

  3、誰有不理解的詞語,提出來我們討論。

  4、誰能用自己的話把這八個詞語的意思連起來說一說。

  5、感情朗讀,讀出春的美。

  五、詞語擴展

  1、除了這些四字詞語,在生活中,你還知道哪些描寫春天的四字詞語呢?

  2、老師這里也有一些,請同學們來讀一讀。

  3、齊讀、領讀、個別讀。

  六、總結課文內容,布置作業

  這課為我們描述了冰雪融化,樹木吐綠的春天的景象,課后請小朋友走進大自然再仔細的觀察觀察,把你看到的畫一畫、寫一寫。

  教學反思:由于正直春季來臨,學生的實際經驗非常豐富,學習的興趣比較濃厚。

  板書設計:

  3、春回大地

  河水解凍

  我們愛春天小鴨戲水

  楊柳吐綠

  百花爭艷

  第二課時(3月15日星期四)

  教學目標:

  利用熟字記新字的方法激發學生識字興趣。結合生活實際理解詞語的意思。

  教學重點:

  識字、了解生字在詞語或句子中的意思。

  教學難點:

  能把字寫端正寫勻稱。

  教學過程:

  一、讀課文的前半部分,回憶學生字的方法。

  二、運用熟字加偏旁、熟字換部件的方法獨立學習生字,由字連詞再連成句。

  三、匯報。(學困)

  東()牙()鳥()

  凍()芽()鴨()

  四、指導書寫。

 。1)觀察田格:找到關鍵筆畫

 。2)描寫一個

 。3)比較、練寫

  五、自己練習:

  練習寫兩個

  六、作業:

  擴詞練習。

  教學反思:在指導書寫中,我改變了以前的教學方法,注意教會學生學會觀察生字在田格中所占的位置、字的結構和運筆的變化。利用投影和板書,通過全班評、同桌互評的方法,使學生學會對自己和對他人進行客觀的評價。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評價能力,讓寫字的學生有了成就感。也讓學生主動反思自己寫的字,發現自己字的個性,對字的筆畫和間架結構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時,又培養了學生主動學習的習慣。經過我們師生的共同努力,現在,班內大多數學生都能寫出漂亮、工整的字來。

  板書設計:

  3、春回大地

  解蘇醒蜂蜜

  語文教案 4

  教學目標:

  1、知識和能力目標:

  理解、積累詞語;培養學生迅速篩選信息的能力;理解內容,能夠借助文本說出人們所看到的美輪美奐的落日實際上是幻覺的科學依據。

  2、過程和方法目標:

  欣賞重點語段,課堂延伸,訓練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啟迪學生能夠用明辨的雙眸、思考的大腦,觀察生活,分析問題。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把握課文主體內容,提煉信息語句,培養學生閱讀理解能力。

  教學難點:

  課堂延伸,訓練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兩張幻覺圖片導入

  二欣賞落日談談感受

  三基礎知識

  1、小組代表競讀課文。

  2、小組代表上黑板給詞語注音,詞語有:吟詠綺麗絢麗殷紅

  3、小組代表聽寫詞語比賽。聽寫了:幻覺、吟詠、變化多端、日薄西山、氣息奄奄夕陽無限好

  4、搶答:“夕陽無限好”出自哪首詩歌,請把全詩背誦出來。

  四我讀我畫我賞(1-3)

  1、請一位同學朗誦第二自然段,另外三位同學上黑板一邊聽一邊畫出落日圖。之后點評。

  2、討論這個自然段用的主要的表達方式及作用。

  3、第二自然段的“躺”和“縮身”兩個詞語有何表達效果。

  4、第二自然段的分號有何作用。

  5、改第一段的雙重否定句為陳述句,體會其表達效果。

  6、改最后一段的`反問句為陳述句,體會其表達效果。

  7、用書中的原話回答“落日”給我們什么樣的感覺。

  8、第三自然段的作用是什么?

  五重點研讀合作探究

  1、引導大家閱讀4到7自然段,討論了形成落日幻覺的原因有哪些?要求同學們找到相關的句子并且概括出關鍵信息。完成課后表格.

  2、討論這幾段的說明順序。邏輯順序

  六課堂拓展延伸

  1、結合《兩小兒辯日》的故事進行對比閱讀。

  2、觀察日出或日落,寫一段描寫文字。

  七人生的啟迪?

  比如:幻覺帶來靈感,透過現象看本質、看山不是山,看水仍是水等。

  語文教案 5

  話題新解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為我們設計了“背起行囊走四方”的活動內容,旨在通過觀覽祖國山水,感受家鄉和祖國的美好,增長見識,陶冶情操,培養健康的興趣愛好,鍛煉獨立生活能力。

  于是設計了:

  1、說一說:去過的地方,描述你的觀感。

  2、看一看:分類展示照片,天家共享美好瞬間。

  3、查一查:進行網上旅游,濃縮各地旖旎風光。

  4、夸一夸:小組推選代表,介紹家鄉名勝古跡。

  5、寫一寫:以“風景這邊獨好”為話題介紹家鄉的名勝古跡。

  6、想一想:活動體會。

  設計意圖

  學習期間組織長途旅游十分困難,因此我把設計重點放在對當地旅游資源的挖掘上,學生可以利用自己的生活積累,自由組合分成小組實地察看旅游景點,領略當地風光,重點是搜集該景點人文材料,如歷史沿革,文化精品,獨特風情,開展“這個周末去哪里”活動。設計一日游路線圖。

  比如采用中軸線考察西安的旅游方案,從最南到最北,承載著西安城歷史上最重要的'建筑,這些建筑凝聚著怎樣的歷史內涵和建筑知識,請教歷史、政治老師;請教計算機老師,在電腦上做網狀圖來表達線路選擇的優勢,插入動畫及具體時間設置,試圖用定量方法說明觀點,請英語老師幫助他們加上增添英文解說,以增添吸引力,請生物老師教制作植物標本,請語文老師輔導說服別人的技巧……

  將搜集到的材料按一日游路線圖順序編輯之后再命名,最好制成網頁。

  同學之間網上交流,網上觀覽,評出最佳旅游路線,考慮時間(一日內完成)、價格(比較各旅行社價格)、文化內涵,對旅游點做客流量趨勢分析,選中的小組就是本次旅游的講解員。

  在游覽途中積累有關知識,可進行一個楹聯收集活動,暢談旅游感受。

  之后以“風景這邊獨好”為話題,寫一篇介紹家鄉風貌的文章。

  語文教案 6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8個生字和8個新詞。著重理解坐井觀天、大話、無邊無際等詞語。

  2.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坐井觀天這個成語比方的是什么。并從中受到啟發。

  3.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生字新詞和小鳥與青蛙的三次對話。

  2.提醒寓意,理解成語坐井觀天的意思。

  教學方法:

  集中識字、表演朗讀

  教學安排:

  一、揭題解題。

  l.觀是什么意思?

  2.坐井觀天是什么意思?(坐在井底看天)

  3.誰坐在井里看天?它看到的天是什么樣的?它的看法對不對?讀了課文就知道了。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輕聲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畫出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認讀生字、詞語。

  2.教師范讀課文,要求聽準生字的讀音,看看課文分幾個自然段?在每一自然段的前面標上序號。

  3.分段指名讀課文,正音。

  4.這是發生在誰和誰之間的.故事?它們為一件什么事爭辯?誰的意見對?

  三、細讀課文,理解內容。

  1.讀第1自然段。

  第1自然段有幾句話?每句話講了什么?井沿是指哪里?(看圖理解井沿。)

  2.讀青蛙和小鳥的第一次對話。說說從他們的對話中你知道些什么?

  指導朗讀課文第一次對話。你從哪兒來?要讀出疑問的語氣。我從天上來要用表達的語氣讀,語調要平緩。

  3.讀青蛙和小鳥的其次次對話。大話是什么意思?課文里的大話是指什么?青蛙認為天只有多大?

  4弄錯是什么意思?小鳥說誰弄錯了?弄錯了什么?無邊無際是什么意思?小鳥為什么會說天是無邊無際的?(由于小鳥飛了一百多里。)

  5.指導朗讀其次次對話。朋友,別說大話了!··有那么遠嗎?要讀出勸說的語氣,其次句要讀出反問的語氣。你弄錯了要讀出確定的語氣。

  6.讀青蛙與小鳥的第三次對話。

  7.青蛙為什么笑?(它認為自己的意見對,是小鳥錯了。)

  8.小鳥笑什么?它為什么勸青蛙出井口看一看?(小鳥笑青蛙確實是弄錯了,還自以為是。由于青蛙成天坐在井里,看到天的范圍只有井口那么大,看不到井范圍以外的天,這就是它看錯的根本緣由。假如青蛙能跳出井口來看一看,就能看到天究竟有多大。)

  9.指導朗讀第三次對話。表現出青蛙很自信的語氣,小鳥急躁勸說的語氣。

  四、朗讀全文,思索:

  青蛙和小鳥為天的大小發生爭辯,都堅持自己的意見,認為對方錯了,你認為誰對誰錯呢?為什么?

  語文教案 7

  學習目標

  知識與技能

 、偻ㄟ^講述讀書故事、交流讀書體會、介紹采訪心得、開展辯論等活動,增強學生的表達、傾聽和與他人交往溝通等能力。

 、诟鶕_展活動的情況,選擇一個角度進行習作,學習運用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練習修改自己的習作。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促進學生養成多讀好書的良好習慣。

  重難點:交際與習作。

  課前準備:

  自由組成小組開展“我愛學習”綜合性學習活動,感受閱讀的快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通過講述讀書故事、交流讀書體會、介紹采訪心得、開展辯論等活動,增強學生的表達、傾聽和與他人交往溝通等能力。

  一、激發興趣,明確目標

  同學們,一本好書,蘊含著豐富的知識和美好的情感。閱讀一本好書,就是跨越時間和空間,同睿智而高尚的人對話,這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呀!在這次“我愛讀書”綜合性學習活動中,大家一定有不少收獲吧?

  今天,我們就來交流一下。

  二、組內討論,人人參與

  ①你們小組開展了哪些活動,有什么收獲呢?請同學們在組內交流。

 、趯W生在組內交流。教師巡視檢查、督促,要求人人發言。對個別表達、交流有困難的學生,可采用個別輔導或同學互助的方法,讓其發言。

  ③互聽互評,互相修正,共同提高口語交際水平。

 、芡扑]代表參加全班交流。為了使代表的發言能取得好的效果,小組成員可集體出主意、想辦法,使發言的內容更全面、更精彩。

  三、全班互動,交流評價

 、偬崾净觾热荩

  ◆《竊讀記》中的小女孩,在書店里品味了“竊讀”的快樂,在你的讀書經歷中,有什么樣的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呢?

  ◆《小苗與大樹的對話》中的小女孩,在對長輩的訪談中獲得了讀書的啟示。如果你采訪了身邊愛讀書的人,你可以和同學交流采訪的經過,談談采訪的心得體會。

  ②全班互動。

  ◆以小組為單位在全班介紹,小組成員互相補充。

  ◆你對誰說的話有同感?學生自由交流評價,感受閱讀的快樂。

  四、開展辯論,啟迪思維

 、偃藗兂Uf:“開卷有益!钡灿腥苏f:“開卷未必有益,看了那些不健康的書反而有害!蹦銓@個問題怎么看?請同學們擺事實、說道理,咱們可以展開一次辯論。

 、趯W生分成正、反兩方展開辯論,教師及時指導、點撥。

  ③師總結:好書會像營養品一樣滋潤我們的`心靈,像朋友一樣陪伴我們的人生,像窗戶一樣打開我們的世界,給我們力量、勇氣和智慧。我們有什么理由不和好書交朋友呢?讓我們養成愛好閱讀的習慣,一生都與好書相伴吧!

  第二、三課時

  課時目標

  根據開展活動的情況,選擇一個角度進行習作,學習運用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練習修改自己的習作。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在口語交際課上,同學們通過講述讀書故事、交流讀書體會、介紹采訪心得、開展辯論等活動,體會到讀書帶給我們的樂趣。大家的發言都各有見地。把你們交流的內容進行加工整理,寫下來就一定會成為一篇篇佳作。下面就請大家選擇一個角度,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內容寫下來吧!

  二、閱讀提示,明確要求

  ①學生默讀提示,劃出習作內容。

 、谕队俺鍪玖曌鲀热荩

  ◆讀書故事;

  ◆采訪記錄;

  ◆記一次辯論活動。

  三、試寫初稿,反復修改

  ①學生進行習作,教師對有困難的學生進行個別指導。

  ②好文章是改出來的!請同學們完成初稿后,自己認真進行修改。

 、劢M內互讀互改,提出修改建議。

 、馨凑招〗M同學的建議,再次修改自己的習作。

  四、朗讀佳作,共同賞評

  每小組推薦一至二名同學,分別朗讀各自的習作,可以是全文,也可以是片段。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賞析。

  五、謄寫作文,制作小報

 、僭俅涡薷淖约旱牧曌,直到滿意后抄寫在作文本上。

  ②整理習作和資料,小組合作辦一期“讀書樂”為主題的手抄報。

  語文教案 8

  教學目的:

  1、學會9個字,認識7個字。

  2、分角色朗讀課文。理解晏子出使楚國時表現出的聰明才智以及維護國家尊嚴時的凜然正氣。

  教學重、難點:

  明白楚王為難晏子的原因,領略他的聰明才智,并初步了解劇本的特點。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資料導入:

  1、同學們都收集了有關晏子的資料,誰來和我們交流交流?

  2、全班交流資料。

  3、今天我們來看看晏子出使到楚國時發生了什么?

  二、學生自讀課文:

  1、思考:這篇課文和以前學過的.課文有哪些不同?

  2、畫出楚王為什么要侮辱晏子,怎樣侮辱,和晏子怎樣反駁的相關語句。

  三、學習課文第一幕:

  1、同學們發現這篇課文和以前的課文有什么不同了嗎?

  2、小結:這篇課文的形式很特別,是劇本。劇本首先要交代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并根據事情的發展把故事分成幾幕;有場景的介紹;故事的發展主要通過人物的語言、動作來推進;今天我們來學習這個劇本的一、二幕布。

  3、同學們讀了課文,你們覺得楚王是一個怎樣的人?

  4、全班交流,教師相機指導學生讀出楚王的傲慢無禮,目空一切。

  5、練習分角色朗讀。

  6、楚王為什么要為難晏子?

  四、學習課文第二幕:

  1、過渡:楚王想好了要讓晏子好好出丑,他如愿了嗎?

  請同學們在小組里分角色朗讀課文,注意提示語言。

  2、通過朗讀課文,同學們覺得晏子具有怎樣的品質?

  3、全班交流,領略晏子的沉著和論辯的機智。

  4、指名分角色朗讀。

  五、拓展延伸:

  在小組里演一演這兩幕

  語文教案 9

  一、導入

  播放音樂《黃河大合唱》,以強烈的氣勢感染學生,引起學生心靈的共鳴。

  二、朗讀

  要求用普通話正確流暢、充滿感情地朗讀。

  1、教師范讀;

  2、學生自由練習朗讀;

  3、學生齊讀。

  三、內容研討

  1、解題

  本課題目是《黃河頌》,哪個詞是關鍵?(抓住“頌”字。)

  2、這首歌詞的一、三兩節很顯然是首尾呼應,但這兩段文字著眼點完全相同嗎?

  第一節重點落在“黃河”上,第三節重點落在“中華兒女”上。

  3、第二節是主體部分,主要是“頌黃河”,但并不是立即開始歌頌,在“頌”之前有一個蓄勢階段,如果在文中找出一個字來統領,應該是哪個字?(即“望”字。)

  4、“頌黃河”這一環節也有明顯的外部標志,這就是文中反復出現的.“啊!黃河!”這句話把內容劃分為幾個層次?每個層次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5、小結課文

  四、用如下板書總結課文:

  序曲——主體——尾聲

  黃河偉大堅強望黃河頌黃河學習黃河精神

  五、再朗讀

  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要求學生根據《黃河頌》音樂,進行配樂詩朗誦。教師可根據具體情況安排學生齊讀、領讀或個別誦讀。

  六、課外作業

  1、閱讀《黃河大合唱》第三部分:《黃河之水天上來》。

  2、欣賞《黃河大合唱》音樂,學唱《黃河頌》部分,并進行表演唱。

  七、板書設計

  序曲——主體——尾聲

  黃河偉大堅強望黃河頌黃河學習黃河精神

  語文教案 10

  教學目標

  1.認識“失、級”等14個生字,會寫“同、工”等6個生字,引導學生進一步自主識字并感悟形聲字的構字規律。

  2.練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培養學生講究衛生,愛護環境的習慣。

  教學重點

  識字,有感情朗讀課文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準備:

  教學掛圖、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設疑導入,揭示課題

  1.出示書上第二幅圖: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都有誰?他們在干什么?

  2.教師小結:這是一年一班小朋友在春游時發生的一件事,為什么老師的手里會拿著一個垃圾袋呢?學了今天的課文,你就知道了。(板書課題)

  3.找學生讀課題,認讀“失”字,結合生活實際,理解“失物招領”。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范讀課文。

  2.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正確(讀準字音,不添字,不漏字)

  3.檢測反饋:指名讀課文,每人讀一個自然段,師生共同評價。

  4.輕聲讀課文,要求把句子讀通順,喜歡的段落多讀幾遍,想一想:讀后知道了什么。

  三、再讀課文,認記生字

  1.自由讀課文,找出自己不熟悉的生字,讀一讀,記一記。

  2.同桌相互考一考,看是否記住了字音,再互相說一說怎樣記住字形。

  3.檢測學生學習生字情況。

  (1)讀準字音:借助拼音讀生字。(教師強調讀準后鼻音:同、工、請、雙;前鼻音:觀;翹舌音:失、專、準;平舌音:才)

  (2)巧記字形:交流識記字形的方法。(引導學生說出在哪里見過這個字;用什么辦法記住生字;如熟字帶生字的方法:失—先觀—現工—江準—推,熟字加偏旁或去偏旁的方法:人—隊又—雙青—請見—現格—各比較“洞—同請—青各—格”感悟形聲字的構字規律)

  (3)理解字意:練習用“級、同、工、專、隊、才”組詞說話。

  (4)再現檢測:去掉拼音,練讀生字、詞語、句子(自由讀、開火車讀)

  詞語:班級同學周圍排隊請進準備

  句子:①放學了,三年級二班的同學,在操場站好排,準備回家。

 、趧偛磐瑢W們還圍在老師身邊,上課鈴聲一響,他們就馬上回到各自的座位上。

  4.復習鞏固:形近字比較,完成書后練習:讀讀比比

  認(認真)準(準備)先(先進)各(各自)

  隊(少先隊)難(難題)失(失去)備(備課)

  四、指導書寫,強化記憶

  學習寫“同、工、專”

  1.觀察思考:看清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寫這三個字應注意的問題。

  2.引導學生書空筆順。

  3.教師范寫。

  4.學生描紅、練寫。

  五、布置作業

  讀課文并思考:課文中的“失物”指的是什么?這些“失物”的主人是誰?失物是怎樣被主人認領的?主人又是怎樣處理它們的呢?

  第二課時

  一、復習回顧,激趣讀文

  1.出示字詞,鞏固字音。

  讀字詞并選擇一個字(要求會寫的字)組詞并說一句話。

  字詞:年級同學專心準備觀圍工隊剛才請雙

  2.說出圖意,理清線索。

  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圖中的內容。

  3.失物是怎樣被主人認領的?主人又是怎樣處理它們的呢?這節課繼續學習《失物招領》,請小朋友們到課文中去找答案。(學生自由讀文)

  二、精讀課文,朗讀感悟

  1.學習課文1、2自然段。

  (1)讀文思考:前兩個自然段寫了什么內容?

  (2)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前兩個自然段的內容。

  (3)理解“很大很大、很多很多”,照樣子再說出一些這樣的詞語。

  (4)理解“專心”,用“專心”說一句話。

  (5)感情朗讀

  2.學習課文3—6自然段。

  (1)文中“失物”指的是什么?他們的主人是誰?你是怎樣知道的?引導學生讀課文第3和第6自然段。

  學生自主讀文,找答案。

  匯報交流,引導學生結合書上插圖(一)說一說,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說出自己的感受。

  (2)聽了陳老師的話,一年一班的小朋友是怎樣做的?

  指導朗讀4、5自然段,讀出陳老師嚴肅的語氣(教師范讀第4自然段),讀出一年一班小朋友驚奇的樣子。

  3.學習課文7、8自然段。

  (1)失物是怎樣被主人認領的?主人又是怎樣處理它們的呢?引導學生讀課文7、8自然段。

  (2)為什么有的'同學臉紅了?生活中有沒有臉紅的時候,應該帶著怎樣的心情讀第7自然段。(學生練習指名讀—師生共同評價)

  (3)理解“會心的微笑”意思,用什么語氣、表情讀第8自然段。

  (4)為什么老師和張爺爺發出了會心的微笑?引導學生拓展、想象,用因為“老師和張爺爺看到……看到……所以,他們發出了會心的微笑”句式進行說話訓練。

  三、聯系生活,拓展延伸

  1.想一想,說一說在你們集體出游的活動中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

  2.在校園里、街道上或自己家附近有沒有失物,如果有,你將如何行動?

  3.教師小結:保護環境,人人有責,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人人爭當環保小衛士。

  四、指導書寫

  學習寫“才、級、隊”

  《失物招領》

  失物招領

  課前透視

  這篇課文寫的是小學生現實生活中的一件事,文章題目取得巧妙,明明是亂扔的垃圾,卻稱作失物,這些失物的主人是誰呢?它們是怎樣被主人認領的?主人又是怎樣處理的?教師要緊緊抓住這些線索引導學生自悟自得,提高讀書效率。

  一年級學生自我約束能力差,有些學生有隨手亂扔垃圾的習慣,但光憑單純的說教和強制命令教育效果甚微。所以教師要以此文為典范,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在讀文感悟中矯正不良行為,自覺養成愛護環境衛生的習慣。

  教學目標:

  1、認識失、級等14個生字,會寫同、工6個字。

  2、聯系學生生活實際啟發想象,練習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反思個人行為,養成愛護環境衛生的習慣。

  教學重點:識記生字,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信息資料;

  1、生字卡片、課文掛圖、錄音機和磁帶。

  2、學生準備一個塑料袋,內裝一些飲料罐、香蕉皮、餐巾紙等廢品。

  課時:兩課時

  《失物招領》課文

  [人教版課標本第二冊課文]

  今天,一年級一班的同學去植物園參觀。

  植物園很大很大,里面的花草樹木很多很多。同學們圍著園林工人張爺爺,聽他介紹每一種花草樹木,聽得可專心了。

  中午,同學們三個一群,五個一伙,在草地上吃自己帶的午飯。

  準備回家了,大家排好隊,唐老師嚴肅地說:同學們,剛才張爺爺撿到一些東西,是哪些同學丟的,請到我這兒來認領。

  四十雙眼睛睜得大大的,四十雙小手在各自的口袋里摸著。不一會兒,四十張小嘴一齊喊:唐老師,我沒有丟東西!

  不!有不少同學丟東西了。唐老師說完,舉起一個透明的塑料袋,袋里裝著飲料罐、香蕉皮、餐巾紙,還有花生殼。這些東西都是張爺爺在草地上撿起來的。看到塑料袋里的東西,有幾位同學臉紅了,那些東西正是他們隨手丟在草地上的。他們一個個跑到唐老師面前,領回了自己的失物,向不遠處的果皮箱走去。

  唐老師望望張爺爺,張爺爺望望唐老師,發出了會心的微笑。

  語文教案 11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0個生字,進一步培養學生自主識字的興趣和能力。

  2.了解表示本課中詞語構成方式,注意詞語的積累。

  教學重點

  在比較詞語構成方式的過程中學習漢字,激發學生識字的興趣。

  教學難點

  在比較詞語構成方式的過程中學習漢字,激發學生識字的興趣。

  教學準備

  詞語卡片及相關資料

  教學過程

  自主設計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在漢字的家園里,有許多有趣的'詞語,他們長得很像,但是含義卻有很大區別。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樣的幾組詞語。

  二、學習生詞,理解詞語的不同

  第一組:

  1、出示第一個詞語,齊讀。說說這個詞語的意思。

  2、將這兩個詞語的調換順序,再讀,說說你發現了什么?

  引導學生體會出新詞的含義,并出兩個字的順序一旦調換,含義就會發生變化。

  3、:這就是相同的字不同的順序而產生的不同含義的詞。

  4、讀一讀其他的同類詞語,說說這些字因為調序它們的含義發生了什么變化?

  5、你還知道哪些同類詞語嗎?

  第二課時

  一、學習第二組:

  1、師出“baochou”這個音節,請大家拼讀,并寫出詞。

  2、對于出現的兩個不同的詞語,老師請同學們讀一讀,說說這兩個詞語意思的差別。

  3、用這兩個詞分別造句。

  4、這就是音同意思不同的詞語。

  5、再讀一讀下面的詞語,體會寫法和意思的不同,并想一想怎么區別這音同字不同的詞語的用法。

  二、指導寫字

  1、課后田字格里的生字,在結構上有什么相同之處?

  書寫時要注意什么?指導“套、稚、默、封”四個字。

  2、教師在田字格里邊板書邊講解筆畫、筆順、結構特點,領寫字頭,學生仿照板書在田字格上書寫。

  1、作業

  寫生字

  把自己找到的音同意不同或者字的順序不同意思不同的詞語寫在一張卡片上,比賽誰找得多。

  板書設計:

  漢字家園2-2

  詞語卡片

  語文教案 12

  教學目標

  1、了解墨子非攻的思想主張,認識非正義戰爭的罪惡,反對侵略,熱愛和平,盡自己所能為和平作貢獻。

  2、了解墨子;積累文言文常用詞語;學習本文敘事詳略得當,論理多用類比的寫法。

  3、體會墨子高超的勸說藝術;感知文中的人物形象,揣摩人物語言,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培養學生復述、翻譯、朗讀的能力和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學習本文敘事說理的方法,理清文章思路,把握墨子勸阻楚攻宋的三個步驟;積累文言知識,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教學難點

  鑒賞墨子的勸說技巧。

  課時安排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導言:

  我國是世界文明古國,碩果累累的先秦科技和豐富多彩的文學藝術,為我國古代文明增添了光彩。春秋戰國時期,貴族壟斷文化的局面逐漸被打破,私人著書和講學的風氣越來越盛;學派林立,出現了“百家爭鳴”的盛況。其中有影響的是墨、儒、道、法四大家。他們紛紛著書立說,發表自己的見解。其中有一個人主張“兼愛”“非攻”,希望人們互助互愛,反對不義戰爭,他就是墨子。今天我們就學習一篇選自《墨子》的文章——《公輸》。

  2、作者介紹:

  墨子(約前476~前390),名翟(dí),相傳為戰國時期宋國人,后長期住在魯國,戰國初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墨家的創始人。《墨子》原有71篇,現存53篇。是中國戰國時期墨家學派的著作總集。一般認為是由墨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對墨子言行的輯錄,反映了墨家的思想。墨子宣傳“非攻”(反對掠奪性戰爭)“兼愛”(既愛自己和祖國,也愛別人和別國)等主張,反映小生產者的利益和愿望。

  3、作品背景:

  墨子所處的時代,各諸侯國掠奪性的戰爭頻繁不已,嚴重破壞了生產,甚至使下層人民被迫“折骨為炊,易子而食”。墨子希望解除勞苦大眾的苦難,這是他提出“非攻”“兼愛”等政治主張的思想基礎。當時楚國是大國,占有兩湖一帶廣大地區。宋國小,在今河南商丘一帶,但處于戰略要地。楚國用公輸盤制造的器械,接連打敗了周圍幾個國家,于是準備攻打宋國,墨子聽到了消息,便從魯國趕到楚國去止楚攻宋!豆敗穼懙木褪沁@件事,具體地表現了墨子的“非攻”思想。

  二、研習課文

  1、整體把握,理解課文內容。

  課文朗讀

 。1)速讀課文,借助工具書和課下注釋掃清語音障礙。

  (2)小聲閱讀課文,利用工具書及參考資料,疏通文意,找出疑難問題。

 。3)小組合作學習,將個人的疑難問題提交小組討論解決。教師巡視解惑。

  (4)全班共同解決小組中有爭議的問題。

 。5)教師指導學生積累本課的文言知識。

 。ń處煼职l文字資料,內容略)

  2、學生輕聲朗讀課文,做好復述課文的準備。

  指名學生復述課文故事。

  3、要求學生一邊自行默讀課文,一邊揣摩對話的語氣、語意,體會人物的心理,感受激烈、緊張的氣氛。

  4、教師適當指導朗讀。略

  5、分角色朗讀課文,一邊朗讀,一邊糾正,力求讀準。(敘述者、墨子、公輸盤、楚惠王)

  請大家再大聲地將課文朗讀一遍,進一步理解課文的內容。

  6、理清行文思路,整體把握文意

 。1)提問:本文對應的雙方是誰?主要人物是哪一位?墨子前往楚國的目的是什么?

  明確:本文對應的雙方是墨子和楚國的公輸盤、楚王。主要人物是墨子。他前往楚國的目的是勸阻楚國攻打宋國,宣傳他的“非攻”思想。

 。2)哪句話揭示了全文的主要事件?

  (公輸盤為楚造云梯之械,成,將以攻宋。)

 。3)公輸班何許人也?楚國攻打宋國的這場戰爭的`性質如何?

  明確:注釋②此場戰爭是“不義之戰”(以大欺小、以強凌弱的侵略戰爭)

  (4)哪句話表現了墨子見義勇為和不辭勞苦的品質?

 。ㄗ幽勇勚,起于魯,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見公輸盤。)

  (5)為什么墨子從得到楚國攻宋的消息到見公輸盤,中間只用“起于魯,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十二字來表達?

 。ㄒ驗槭虑榫o急,刻不容緩;墨子一路上的經歷,與文章主題關系不大。)

  墨子為什么如此不辭勞苦?

 。榱藢崿F“兼愛”、“非攻”的思想)

  解釋“兼愛”、“非攻”

  (6)文中哪句話揭示了事件的結果?

 。ǔ踉唬骸吧圃。吾請無攻宋矣!保

 。7)請以“這篇課文敘述了________的故事,表現了________”概括課文的內容。

  如:這篇課文敘述了墨子止楚攻宋的故事,表現了墨子的機智、勇敢和善辯。

  集體朗讀課文,進一步領會課文內容和思路,體會對話的語氣、語意。

  三、布置作業

  反復閱讀課文,思考墨子是怎樣一步步地阻楚攻宋的?并仔細品味墨子的勸說藝術。

  第二課時

  一、朗讀課文,復習導入。

  二、精讀課文,探究墨子止楚攻宋成功的奧秘,體味墨子的勸說藝術。

 。ㄒ唬⿲W習課文曲折有致的故事情節

  課文敘述了墨子止楚攻宋的故事,思考:如果你是墨子的話,你想怎樣勸阻?(如果你遇到一個身強力壯的人無緣無故地欺負一個弱小者時,你想怎樣處理?)

 。1)速讀課文,概括出墨子勸阻楚國攻打宋國的三個步驟。

 。2)師生討論,明確:

  第一回合是墨子使公輸理屈詞窮;

  第二回合是墨子使楚王理屈詞窮;

  第三回合是模擬攻守,說明楚國攻打宋國不會有好結果,促使楚王放棄攻宋。

 。ǘ┓治龅谝换睾

  (1)墨子為何先勸公輸盤?

  (2)墨子是如何勸說公輸盤的呢?

  墨子見公輸盤,并沒有直接勸阻,而是先設下圈套。(“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殺之!保

 、佼斈诱埞敋⑷藭r,公輸作何表示?(“不說”)

 、谀舆M一步說可以“獻金”,采用激將法,其真正的意圖是什么?

  (真正的意圖在于步步激怒公輸盤,逼使他說出“吾義固不殺人”一類的話來。因為墨子料到公輸盤雖然在積極準備血腥的戰爭,但表面上必然會裝出堅持正義的樣子。公輸盤果然中計。)

 、勰釉鯓咏o予致命一擊的?

  墨子抓住公輸盤“吾義固不殺人”一語,駁斥了他的所謂的“義”。

  首先義正辭嚴地指出‘宋何罪之有”,而后指責攻宋的不智——殺所不足而爭所有余。同時批評攻宋的不仁,因為宋本無罪。

  得出結論:公輸盤的“義”是“不殺少而殺眾”,是更大的不義。

  “知而不爭,不可謂忠。爭而不得,不可謂強”是在指責公輸盤的不義嗎?(不是,是為了防止公輸盤以種種理由搪塞推托責任。)

  墨子用“不可謂智’”不可謂仁”。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2-22

語文的教案11-16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1-10

精品語文教案范文語文優秀教案04-11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語文《荷花》教案11-26

語文荷花教案09-02

語文《豐碑》教案02-06

語文《師說》教案02-05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五月丁香六月综合在线观看 |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观看网色 | 日本按摩高潮A级不卡片 | 亚洲欧洲日韩国产综合 | 天天视频黄在线免费观看 | 日本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