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

時間:2024-10-23 11:07:23 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推薦)語文教案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語文教案9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推薦)語文教案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要求

  1、認真閱讀例文《我的班主任》,領會作者怎樣通過具體生動的事例,把人物描寫得細膩感人的。

  2、能通過討論交流,學會圍繞中心選擇材料,能自擬題目。

  3、學會寫好人物動作神態的要領,做到細膩感人。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圍繞中心選擇和組織材料。

  教學難點:把人物動作、神態寫得細膩感人。

  課前準備

  1.放大抄錄《我的班主任》全文。

  2.布置同學們回憶老師關心幫助過你的事。

  教學過程

  一、復習《師恩難忘》,明確寫法

  1、指導學生重讀《師恩難忘》。

  (1)師恩“難忘”,師恩“深重”,田老師教了作者4年,發生的事很多,作者選擇了什么事來寫?為什么要回憶這件事呢?

 。2)讀了文章,我們仿佛“身臨其境”,我們為什么會產生這種感受呢?

  2、學生朗讀思考,教師檢查點撥。

  3、師生共同小結:由此可見,寫人要選好典型事例,還要把人物寫生動,寫具體。

  二、學習例文《我的班主任》,領悟寫法

  1、自讀例文,想一想:

 。1)作者選擇的事例有什么特點?

  (2)作者是怎樣把人物寫生動、寫具體的?把描寫馮老師動作、神態的句子畫出來,讀一讀。

  2、分小組討論、交流。

 。1)選取生活中的日常小事,從“小”處見“大”。

 。2)寫時抓住了人物動作、神態來描寫,細致人微,具體感人。如“一只溫暖的手扶著我的前額”,“慢慢地向上抬起”,“一雙眼睛望著我”……

 。3)相應地寫出“我”的'感受和反應。

  三、閱讀習作要求,運用寫法

  1、指導學生閱讀習作要求:“我們的成長無不滲透著老師的心血。像上面上課時糾正寫字姿勢之類的事,哪個老師沒做過?”啟發學生回憶所有教過你的老師(包括課外興趣小組的輔導老師)。確定其中一個,選擇他(她)幫助、教育你的一兩件事,認真想一想后再寫下來。

  2、引導選材:老師關心幫助你的事有哪些,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哪件事?

  3、組織討論:怎樣才能把這件事敘述得具體生動?

  4、擬題,完成初稿。

  5、組織修改。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訓練學生的口譯能力。掌握短文中的主要實詞和虛詞的用法。訓練學生分析理解文章,概括中心的能力。了解托物寓意,以事喻理的議論方法。

  2,理解短文《馬說》所闡明的深刻道理,了解作者對古代封建統治者壓抑摧殘人材的`憤慨之情。討論對人才的看法,樹立價值觀觀念,爭做“千里馬”。

  教學重點

  訓練學生的口譯能力。掌握短文中的主要實詞和虛詞的用法。訓練學生分析理解文章,概括中心的能力。了解托物寓意,以事喻理的議論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短文《馬說》所闡明的深刻道理,了解作者對古代封建統治者壓抑摧殘人材的憤慨之情。討論對人才的看法,樹立價值觀觀念,爭做“千里馬”。

  教具、學具準備

  投影儀,課件,圖片

語文教案 篇3

  一、教學目標

  1.采用默讀的方式,一氣讀完文章,了解課文大意,能夠用表格的形式歸納內容要點。

  2.在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品味關鍵語句,感受百草園之樂和三味書屋之樂。

  3.試著站在小魯迅和大魯迅的視角,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從字里行間去體會童年生活的美好和學習生活的樂趣。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試著采用默讀的方式,不分心,不停頓,一氣讀完文章,了解課文大意。

  2.在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通過品味關鍵語句,感受百草園和三味書屋生活的美好與快樂。

  教學難點:

  1.理解作者筆下三味書屋的讀書生活,不是枯燥無味,而是快樂的。

  2.抓住關鍵詞句,體會作者對百草園和三味書屋的情感。

  三、教學策略

  本課主要采用默讀法、朗讀法和討論法等教學方法。在課文解讀中,教師要設置好問題角度,激發學生多向思維,引導鼓勵學生大膽表達自己的理解,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創造性思維。此外,需要注意的是:課文比較長,學生初步學習默讀,教師需要給學生提供一個安靜的讀書環境和足夠的默讀時間,教師也要耐心等待學生閱讀完整篇文章。

  四、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我們總是懷念美好的童年,童年的快樂、童年的苦澀、童年的驚心動魄。大作家魯迅被譽為“民族魂”,他有過怎樣的童年時光?讓我們閱讀課文,看看小時候的魯迅玩些什么,學些什么,想些什么。他和你有相似的地方嗎?

  【設計意圖】引發共鳴,激發閱讀興趣。

  (二)默讀感知

  1.默讀提示。

  默讀是一種很重要的讀書方式,與朗讀相比,默讀可以提高閱讀的速度。默讀時,請大家注意:“不出聲,不動唇,不指讀,不回看,一氣讀完全文,了解課文大意!比绻龅缴稚~,可以猜讀或者暫時跳過去。默讀有字數的要求,每分鐘要到達五百字。我們可能暫時還到不了這個速度,但可以試著使用這種讀書的方法,提高自己的閱讀水平。

  2.默讀課文。

  本文共兩千五百多個字,大約需要五六分鐘。

  【設計意圖】教師明確默讀的基本要求,培養學生的默讀能力和歸納能力。

  3.整體感知文章的基本結構。

  (1)本文的題目為“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讀過文章,再看看題目,你從題目中得到了哪些信息?(文章標題用“從……到……”的句式,點明全文寫了兩個地方:百草園和三味書屋。一個是自由玩耍的地方,一個是讀書學習的地方。)

  (2)請你分別找出寫百草園和三味書屋兩部分的起止句。(從開始“我家的后面有一個很大的園”到“來不及等它走到中間去”是寫百草園的部分;從“出門向東”到文章結尾是寫三味書屋的部分。)

  (3)文章是怎么把這兩個部分連接起來的?(文章采用承上啟下的過渡,即課文第九段。)

  【設計意圖】整體感知課文的基本結構,抓住文中的關鍵語句和段落,為快速把握文章的內容做好準備。

  (三)內容探究:百草園──我的樂園

  1.寫一寫。

  請你再次默讀課文,梳理文章的內容要點,并寫在下面的表格里。

  預設:

  部編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上《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教學設計(第1課時)

  提示:學生梳理內容要點容易遺漏,教師提醒學生逐段梳理。難點可能在情感的概括,通過小組的合作學習完善此表。

  2.比一比。

  百草園和三味書屋,哪里的生活有樂趣?

  【設計意圖】百草園與三味書屋形成對照,乍看當然是百草園有樂趣。順利引出本課時的教學重點。

  3.找一找。

  “其中似乎確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時卻是我的樂園”,“樂園”之“樂”表現在哪些方面?

  預設:

  景物之樂:看看、摸摸、聽聽、爬爬、吃吃、捉蟲子、拔何首烏等。

  人事之樂:“我”聽長媽媽講美女蛇的故事,但從沒有見過美女蛇。

  “我”跟閏土的父親學捕鳥,“我”卻不大能用。

  4.讀一讀。

  (1)場景再現──美女蛇的神秘奇異。

  朗讀這段文字,哪些內容是長媽媽在講?哪些是小魯迅在聽?長媽媽為什么給小魯迅講這個故事呢?想象這個畫面。

  【設計意圖】通過朗讀,讓學生感悟、領會、體驗當年小魯迅聽長媽媽講故事的時候,無盡的想象帶來的快樂。

  (2)內心展現──雪地捕鳥的驚心動魄。

  雪地捕鳥是百草園生活中的一件大樂事。你能體會一下小魯迅雪地捕鳥時的心情變化嗎?讀書時,請你用聲音的輕重緩急表達出來。

  教師帶學生重點學習雪地捕鳥過程中動詞的準確適用,抓住關鍵詞句做分析。

  【設計意圖】提示學生要抓住文章中的關鍵詞句,感受捕鳥過程中的心理變化:期待、緊張、興奮、遺憾,體驗動手實踐的快樂。

  5.議一議。

  請你試用一兩個詞語概括百草園的生活,并結合課文說說你的依據。

  示例:

  概括性詞語:有趣。

  依據:作者在百草園的生活充滿了樂趣。碧綠的菜畦,看著就讓人喜歡了;紫紅的桑椹,味道一定美極了;還有低唱的小蟲子,聲音多么美妙。更有趣的是荒草中有美女蛇,下過雪還可以捕鳥,這是一個有趣的百草園。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默讀的基礎上,感知課文內容,弄懂大意,了解文章的結構,培養學生梳理和概括的能力。

  (四)情感探究:三味書屋──深切的懷戀

  1.三味書屋──失去樂園的懷戀和恐懼。

  (1)朗讀課文第九段:百草園是“我”的樂園?伞拔也恢罏槭裁醇依锏娜艘獙⑽宜瓦M書塾里去了……”

  (2)說說作者內心的情感。

  預設:

  文章說“不知道為什么”,然后三個“也許是因為”的連用,從一個小孩子的心里猜測,寫出了我后悔在百草園里淘氣、搞破壞,更害怕去那個陌生的地方。把百草園里的一草一木當做朋友,全是深切的懷戀。

  2.三味書屋──“后園”里的偷來的快樂。

  (1)三味書屋──枯燥無味。

  有同學說感受到三味書屋的生活很枯燥。

  示例:

  概括性詞語:枯燥。

  依據:在第九段中,作者用三個“也許”表明自己被送到三味書屋是因為干了壞事而受到懲罰,學生問老師“怪哉”老師也不會告訴學生,就只是讓學生讀書,在這里的生活真是枯燥得很。

  (2)三味書屋──你怎么看?

  示例:

  概括性詞語:快樂。

  依據:在三味書屋讀書時,可以偷偷跑到后園去折臘梅花,尋蟬蛻,捉了蒼蠅喂螞蟻。如果被老師發現了,大家就放開喉嚨讀一陣書,然后是聽著老師入神的讀書聲而繼續游戲。這里雖然沒有百草園自由,但也有快樂。

  3.三味書屋──真正的'快樂在哪里?

  (1)默讀“我就只讀書……終于到七言”。挖掘書屋生活真正的快樂。

  (2)學業的進步才是真正的快樂。

  預設:

  “我就只讀書”的生活也快樂:學習生活很充實,老師對“我”的態度從“嚴厲”到“好”起來,讀的書多起來,對課的字也加起來,“終于到七言”。學業的進步是一個學生真正源于內心深處的快樂。

  【設計意圖】這段文字,是老師教學中容易忽視的內容。讀懂此處,恐怕才算明白了魯迅對三味書屋生活的真情感:快樂、自豪而又懷戀,對老師也很有感激之情。

  4.三味書屋──深切的懷戀。

  (1)假如你是小魯迅,你覺得百草園的生活有趣味還是三味書屋的生活有趣味呢?

  (2)假如你是大魯迅呢?

  【設計意圖】在理清文章結構,把握文章內容以后,深入到作者的內心深處,感受作者傳達的美好情感,獲得人生的有益啟示。

  (五)課堂小結

  每個長大了的人,都對童年的生活有著特殊的感情,溫暖而又快樂。愿我們每個人都把自己的童年放在記憶中好好珍藏。

  (六)布置作業

  1.積累本課的生字詞語:按照田字格規范抄寫,注意筆順。

  2.默讀《朝花夕拾》中的《阿長與山海經》,注意閱讀的速度,概括文章的內容,并把課文內容講給父母、親人聽。

  【設計意圖】1.重視漢字的書寫規范。2.熟習默讀,了解文章大意,提高閱讀的速度和質量。

語文教案 篇4

  第 一 單 元

  1、北京的春節

  1.會寫“醋、餃”等15個字,會寫“臘月、展覽”等35個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老北京春節的習俗,感受節日的熱鬧氣氛,理解節日習俗中的民族文明和傳統文化。

  3.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是如何詳寫主要部分的,了解詳寫、略寫的好處。

  - 第一課時 -

  一、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1.同學們,你們喜歡過春節嗎?說說理由。(喚起學生對春節時熱鬧喜慶氣氛的回憶。)

  2.板書課題,交流作者信息。

  3.導入新課:現在,我們就跟隨作家老舍走進老北京,過一個“京味兒”十足的春節,感受獨特的民風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

  二、初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

  1.提出讀書要求:朗讀課文,小組內合作認讀本課生字、新詞。

  2.指名讀生字、新詞。

  著重指導:正(zhēng)月 摻和(chān huo)

  3.指導書寫課后方格中的字。

  著重分析指導“醋、宵、戚、駱、駝、滸”,并且在黑板上的方格中示范。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默讀課文,說一說這篇課文寫了什么內容。(老北京過春節的情景。)

  2.再默讀課文,想一想:按照老規矩,北京人是怎么過春節的?自讀課文,然后小組討論,完成下表。

  時 間 風 俗 習 慣

  臘月初八 熬臘八粥,泡臘八蒜

  臘月初九到

  臘月二十二 孩子:買雜拌兒,買爆竹,買各種玩意兒

  大人:預備過年的物品

  續表

  時 間 風 俗 習 慣

  臘月二十三 過小年,放鞭炮,吃糖

  過了二十三 大掃除,把吃的預備充足

  除夕 做年菜,穿新衣,貼對聯,貼年畫,燈火通宵,放鞭炮,吃團圓飯,守歲

  元旦

  (舊時指農歷

  正月初一) 鋪戶關門,男人拜年,女人待客,小孩逛廟會

  正月初六 多數鋪戶開張,伙計們可以輪流去逛廟會、逛天橋和聽戲

  元宵節 看花燈,小孩放花炮,吃元宵

  正月十九 春節結束

  3.學生匯報。

  4.北京的春節從臘月初旬開始,直到正月十九才結束。本文都提到了哪些日子?哪些日子寫得詳細呢?再討論一下這樣寫的好處。

  (本文提到的日子有:臘八、臘月二十三、除夕、元旦<正月初一>、正月初六、元宵節、正月十九等。詳細寫臘八、臘月二十三、除夕、元旦<正月初一>、元宵節。這樣寫的好處:重點突出、詳略得當、主次分明,能夠使讀者對北京人過春節的風俗習慣有更深刻的了解。)

  四、交流探討,感受年味。

  1.春節是我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北京人過得是這樣熱鬧、開心,文章字里行間都彌漫著濃濃的年味。選擇春節中你印象最深的一個日子,反復讀一讀,說說能品出年的什么味道,在空白處做批注。

  2.小組內交流,說一說自己喜歡的節日活動或印象最深的部分。

  3.全班交流。(重點關注“京味兒”語言。)

  五、課堂小結。

  老北京的春節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紅紅火火、熱熱鬧鬧)

  - 第二課時 -

  一、復習故知,導入新課。

  1.指名朗讀生字、新詞,檢查生字、新詞掌握情況。

  2.請按順序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容。(課文主要介紹了老北京的春節從臘月初旬開始直到正月十九結束。人們在臘八那天熬臘八粥、泡臘八蒜,臘月二十三過小年,除夕非常熱鬧,初一的光景截然不同,元宵節是春節的又一個高潮,正月十九春節結束。)

  3.導入新課:通過上一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感受到了老北京春節的熱鬧氣氛。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熱鬧而又喜慶的老北京的春節,好不好?

  二、品讀課文,感受節日氣氛。

  在詳寫的這些內容中,你最喜歡哪一個部分呢?深入讀讀,勾畫出你自己印象最深的語句,結合自己過年的感受,談談自己的體會。(學生自由讀后交流。)

  (一)臘八:

  課件展示句子,感受作者生動形象的比喻、用詞的簡潔和巧妙。

 、佟霸谂D八這天,家家都熬臘八粥……農業展覽會。”

  從“家家都”可以看出人們對節日習俗的重視。

  “農業展覽會”是說臘八粥里的米、豆、干果種類很多,多得好像聚在一起開展覽會一樣。作者運用生動形象的比喻寫出了臘八粥的材料極其豐富。(課件演示臘八粥的圖片。)

 、凇鞍阉獍攴胚M醋里……忍不住要多吃幾個餃子!

  “翡翠”寫出了蒜瓣的顏色,“辣”字寫出了醋的味道,這樣的色味雙美當然讓人忍不住流口水了,更讓人感受到了老舍用詞的簡潔、巧妙。

  (二)臘月二十三:

  1.指名讀第5自然段,說說人們在臘月二十三的主要活動。(放鞭炮,吃糖)

  2.說一說臘月二十三為什么是過春節的“彩排”。(天一擦黑……過年的味道)

  (三)除夕:

  1.指名讀第7自然段,說說除夕給你什么樣的感覺。(熱鬧)

  2.你們從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除夕真熱鬧”?

 、偃藗兊幕顒。

  人們做年菜、穿新衣、貼對聯、貼年畫、放鞭炮、吃團圓飯、守歲等活動表現了除夕的熱鬧。

  理解“守歲”:一重意思,年長的人守歲,有珍惜光陰的意思; 二重意思,年輕的人守歲,則是祈盼父母長壽。

  ②味、色、聲的描寫。

  “到處是酒肉的香味”“紅紅的對聯”“各色的年畫”“鞭炮聲日夜不絕”,作者從味道到色彩到聲音對除夕這一天進行了全方位的描寫,無不體現出除夕的熱鬧,也讓你我感受到了老舍觀察的細膩。

  3.除夕這一天,你以前是怎么過的呢?打開記憶的閘門,讓我們分享你的快樂吧!讓學生自由發言。

  4.指導朗讀:想象一下文章中描繪的熱鬧場面,有滋有味地讀讀這一段。

  (四)元旦(舊時指農歷正月初一):

  1.指名讀第8自然段,理解“截然不同”的意思。(形容兩件事物毫無共同之處。)

  2.說一說“元旦(舊時指農歷正月初一)”與“除夕”有什么截然不同之處。

  課件演示:“鋪戶……全城都在休息。”

  3.這樣的“截然不同”讓我們感受到了什么呢? (悠閑)

  4.你們還從哪些地方感受到元旦(舊時指農歷正月初一)人們的悠閑自在?

  人們的活動:男人們,女人們,小孩們,小販們。不同年齡、不同身份的人,或走親訪友,或逛廟會……都是那么快樂輕松自在。

  5.指導朗讀:讀出輕松自在的感覺。

  (五)元宵節:

  1.元宵節的特點是什么?(處處張燈結彩,像辦喜事,紅火而美麗。)

  2.哪些內容描寫了元宵節的燈?這些燈有什么特點?

  3.用“有的……有的……還有的……”這個句式說說元宵節上還有什么燈,并寫一寫。

  4.作者用這么多的筆墨寫燈的數量多、種類多,其用意何在?(突出元宵節的熱鬧)

  5.朗讀這一部分,讀出元宵節的熱鬧。

  三、領悟寫法,拓展延伸。

  1.快速瀏覽課文,從哪兒能體會到作者對年文化的熱愛?

  (引導學生從具體語句中,感受老舍將自己的情感融于平易簡約而又頗有些幽默的口語化語言之中的寫作特點,如“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農業展覽會”“色味雙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幾個餃子”“整條大街像是辦喜事”“這的確是美好快樂的日子”“一眨眼,到了殘燈末廟”等。)

  2.對比閱讀鏈接,體會文章抓住主要特點來描寫北京春節的方法,對老北京人過春節的風俗習慣有更深刻的了解。

  (老舍先生《北京的春節》語言通俗直白,如一位長者侃侃而談,清淺素白中流露出了對生活的'熱愛,對除夕這一天熱鬧場景的描寫順序井然。舒乙的《北京的春節》描繪的是祭灶、吃春餅等風俗習慣,展示了中國節日習俗的溫馨與美好,表達了作者對傳統文化的認同和喜愛。斯妤的《除夕》重點描述了一家人在除夕這一天的忙碌,介紹了閩南的春節習俗,忙碌中透露出溫馨與喜慶,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對生活的熱愛。)

  3.聯系生活,寫一寫你是怎樣過春節的。

  北京的春節

  臘八 忙碌 詳略得當

  課前設置預習方案,讓學生搜集春節習俗,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有助于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2、臘八粥

  1.會寫“臘、粥”等15個字,會寫“糊涂、攪和”等9個詞語。

  2.朗讀課文,想象八兒的饞樣兒。

  3.了解課文的內容,說說哪部分寫得詳細,哪部分寫得簡略,想想這樣寫的好處。體會作者是如何詳寫主要部分的。

  4.找出文中描寫細膩的句子,體會其表達效果。

  - 第一課時 -

  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1.在上節課中,我們跟著老舍先生一起去看了北京的春節,其中提到了一種臘八那天會吃的食物——臘八粥。民間有句俗語“臘七臘八,凍掉下巴”,這說明在臘月天氣很冷。于是,產生了一種民俗,在臘八這一天要喝臘八粥,把下巴粘牢。這就是臘八粥的由來。

  2.在你的心目中臘八粥是什么樣的?談談你對臘八粥的印象。

  3.導入新課:今天,我們就跟著沈從文一起去品嘗一碗熱騰騰的臘八粥。

  4.板書課題,介紹作者和作品。

  二、檢查預習,掃清字詞障礙。

  1.指名讀生字、新詞。

  著重指導:唾沫(tuò mo) 孥孥(nú nú)

  2.指導書寫課后方格中的字。

  著重分析指導“膩、 灌、褐、筷”,并且在黑板上方格中示范。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說一說這篇課文圍繞“臘八粥”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本文圍繞八兒等著吃母親熬煮的臘八粥的經過,展現了一幅淳樸、和睦、溫馨的圖景,表現了一家人的其樂融融。)

  2.通讀課文,你認為整個小故事可以分為哪幾個部分?能否用小標題概括故事情節?(盼粥—想粥—猜粥—看粥—喝粥)

  3.說一說哪一部分寫得詳細。(等粥)哪一部分寫得簡略?(吃粥)

  4.找出自己喜歡的部分,小組內讀一讀,談一談你的感受。

  四、課堂小結。

  初讀課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八兒天真、可愛、嘴饞,臘八粥香甜誘人、惹人喜愛。)

  - 第二課時 -

  一、復習故知,導入新課。

  導入新課:這節課,咱們繼續學習作家沈從文筆下的文章——《臘八粥》(師生齊讀)。讓我們再一次走進這一幅細膩獨特的臘八風俗畫。

  二、精讀課文,體會情感。

  (一)品讀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1.請一位同學朗讀文章第1自然段,其他同學思考:作者寫臘八粥時,為什么要花費那么多的筆墨去列舉臘八粥的原料?(寫出了臘八粥的材料豐富。)我們在上節課也曾經提到過關于臘八粥的句子,回憶一下。

  從中你可以感受到臘八粥吃起來一定如何?(美味可口)

  2.那么作者是如何描寫臘八粥的美味的呢?(運用擬人的手法,寫出了臘八粥在鍋里煮的狀態,還有臘八粥的香氣。)

  3.寫臘八粥的材料和煮的狀態除了能夠襯托臘八粥的香甜可口,還有什么作用?(為后文的故事情節做鋪墊。)

  (二)品讀第二部分(第2~8自然段)。

  那么多人都喜愛臘八粥,八兒也是其中的一員。那么面對這樣的一鍋粥,八兒又是如何表現的呢?

  自讀第2~8自然段,畫出描寫八兒的語句,體會一下八兒的心理是怎樣的?作者是如何表現的?

  ①“喜得快要發瘋”:心理描寫,略帶夸張的手法,寫出了八兒的興奮。“眼睛可急紅了”:神態描寫,寫出了八兒的迫不及待!啊俏茵I了!’,八兒要哭的樣子”,語言和神態描寫,寫出了八兒的迫不及待。

 、趶陌藘旱男睦怼⑸駪B、語言中能感受到八兒有什么特點?(天真、可愛、頗有童趣)

  (三)品讀第三、四部分(第9~19自然段)。

  1.朗讀第9~13自然段,從八兒與媽媽的對話中,你能感受到八兒的心理和人物特點是怎樣的呢?

  (八兒急切地想要吃到臘八粥,但是只能苦苦等待;看到臘八粥淡淡的煙氣后,開始猜想鍋內的情景;但是同時也沒有只想著自己,也想到了自己的家人。所以八兒不但天真可愛,而且也孝順體貼。)

  2.從媽媽對八兒的回答中,你能感受到什么?(媽媽是非常疼愛八兒的。)

  3.從這段富有生活氣息的對話中,我們還能感受到八兒與媽媽之間濃厚溫馨的親情。

  4.一位同學朗讀第14自然段,其他同學思考:八兒猜想的臘八粥是怎樣的呢?畫出相關句子并進行品析。

  ①“飯豆……腫脹了吧”運用擬人手法,寫出了想象中豆子發脹飽滿的狀態。

  ②栗子、花生仁煮得軟糯稀爛。

 、勰膫詞可以形容八兒想象中的臘八粥?(妙極了)

  ④這段猜想有什么作用?(寫出了八兒對臘八粥的猜想,為八兒實際看到臘八粥做鋪墊。)

 、輰懗霭藘涸鯓拥男睦?(憧憬、渴望的心理)

  5.當媽媽把八兒抱起來以后,他終于看到了臘八粥的廬山真面目了。媽媽煮的粥究竟是怎樣的呢?作者是怎樣描寫的?齊讀第15~17自然段,找出相關語句。

  ①栗子跌進鍋,飯豆煮得腫脹,花生仁兒脫了紅外套,鍋巴圍了鍋邊成一圈兒,粥的顏色是深褐。

  ②作者運用了擬人的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臘八粥內各種東西的狀態。

  6.你覺得當八兒看到這鍋粥的時候,心里是怎么想的呢?從哪里可以看出來?

 、佟八@異得喊起來了”——感到驚訝。

 、凇霸趺,黑的!”——有點嫌棄,覺得臘八粥很臟。

  7.看到八兒有這樣的反應時,媽媽是如何表現的?(“撿了一枚大得特別嚇人的赤棗給了八兒”。)

  從媽媽的行為中你能感受什么?(媽媽對八兒的疼愛。)

  教師小結:在第三、四部分中,八兒的心理發生了哪些變化?(迫不及待—等待—憧憬—驚訝—嫌棄)

  (四)品讀第五部分(第20~21自然段)。

  最后八兒終于喝到了臘八粥。作者又是怎樣來寫喝臘八粥的呢?畫出你覺得寫得好的句子進行賞析。

 、佟翱恐、“斜立”、筷子“擺”成十字,動作描寫。

 、凇岸亲右殉闪艘幻嫘」摹,外貌描寫,寫出了八兒喝飽了以后滿足的樣子。

 、邸鞍胪腙惻D肉,八兒的爹同媽也都奈何它不來了”,八兒的父母也喝得十分滿足,通過對人們喝完臘八粥后狀態的描寫,表現出臘八粥的美味。

  三、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1.雖然文章的標題是《臘八粥》,但讀完全文后,我們發現文章詳寫的部分是第二部分,等臘八粥,而喝臘八粥則略寫。為什么?

  (通過寫熬制臘八粥的過程,表現八兒和家人其樂融融、溫馨和睦的家庭氣氛。)

  2.作者的寫作目的并不是寫臘八粥的美味,而是通過描繪這個生活場景體現普通百姓對生活和家庭的熱愛。

  3.作者筆下的臘八粥讓人垂涎欲滴。再讀讀課文第1自然段,仿寫一種你最喜愛的食物。

  臘八粥

  孩子天真可愛

  教學時重在通過對主人公八兒的語言、動作、神態及心理描寫,體會八兒迫不及待地想喝臘八粥的饞樣。運用邊讀邊想象的方法,讓學生充分讀書,談讀書感悟,充分喚起學生的認知體驗,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

語文教案 篇5

  一.教學目標:

  1、了解肖邦的相關文學常識

  2、進一步理解故園的文化內涵,提升愛國主義的情操

  3、思考肖邦故園和肖邦音樂之間的內在關系,明確愛國主義思想這根紐帶

  4、肖邦音樂對后世的影響

  本課意在突出肖邦的愛國主義熱情,通過肖邦故園這個線索,引導學生對肖邦的祖國波蘭以及他的傳奇人生經歷、音樂創作有個具體深刻的認識,以此來突出肖邦故園對肖邦音樂創作的影響,明確肖邦的愛國主義激情是他創作的源泉,他的音樂的影響已經超越了波蘭,而是影響了歐洲甚至世界上所有的被壓迫的民族。

  1、基礎字詞

  馬廄 jiù 夙愿 sù 通衢大道 qú 煢煢孑立 qióng jié 瘠薄 jí bó

  繾綣 qiǎnquǎn 命運多舛 chuǎn 養尊處優 玲瓏剔透 天籟 lài 簌簌 sù

  2、導入:在世界樂壇上有一位錦繡滿腹,才華橫溢的天才音樂家,雖然他半世坎坷,命運多舛,雖然關山阻隔,有國難投,但是他始終飽懷著愛國主義的激情,創作了一曲曲振奮人心,號召人民起來反抗異族統治的曲子,鼓勵著那些仁人志士為自由,民主,幸福而前赴后繼,即使在臨終前仍囑咐親人把自己的心臟運回祖國,他就是波蘭音樂家肖邦。

  3、作者簡介:

  肖邦(1810 — 1849)是波蘭最偉大的作曲家、鋼琴家。在母親的影響下,他從小對波蘭的.民間音樂十分熟悉和喜愛。6歲就開始學習鋼琴,7歲學習作曲,8歲便在音樂會上登臺演出,16歲時進華沙音樂學院作曲班,不到20歲已是華沙很有名的鋼琴家和作曲家。

 。5)本板塊兩篇文章都有關于四季景物的描寫,分別從文章中找出來,對比分析這些描寫各自從什么角度抓住景物的哪些特點來描寫的?作者這樣描寫的用意何在?

 。6)列舉課本中或課外歷史人物的事例來體會他們的愛國主義情感的具體表現。

  簡陋 古跡 斗爭武器

  搖籃 最堅韌的紐帶

語文教案 篇6

  學習目標

  1.通過交流平臺,引導學生進行方法的小結,培養學生搜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

  2.積累詞匯,豐富語言的同時,加深學生對愛國主義思想的感悟。

  教學過程

  一、交流平臺

  1.讀題,了解要求。

  2.討論:通過閱讀課文和搜集資料,你對舊中國所受的屈辱和新中國取得的成就有哪些了解?

  獨立準備;分組交流。

  3.交流:在資料的搜集和運用方面,你有哪些新的收獲?

  引導學生從搜集、處理、運用等方面進行小結,注意點撥:

 、刨Y料分類的方法:主題分類法──根據每個單元不同的主題對資料進行分類;項目分類法──本單元“勿忘國恥”可分“列強欺辱”“中華兒女抗爭”等。

 、茖W會建立自己的資料目錄。

 、丘B成定期整理資料的習慣。

  ⑷從多種渠道獲取資料。

  二、日積月累

  1.自讀成語,讀準字音,了解這些成語的共同點。

  2.同桌對讀,分組比賽,熟讀成誦。

  3.任選一個成語為同學做講解。

  4.勾畫出講解后仍不懂的成語,查詞典解決(家庭作業)。

  5.拓展:嘗試說同類的其他成語。

  三、展示臺

  1.學習本組課文,你有什么收獲?

  學生暢談收獲,引導歸納出需要展示的'項目。

  以下活動可結合班隊會活動在平時進行:訪問老紅軍、抗日老戰士;參觀烈士陵園等。

  2.根據學生具體的準備情況,課堂上可進行以下活動:

  抗戰英雄故事會、手抄報評比等。

  3.評選活動:

  評選各項活動的能手;評出最有創意的活動小組;評出最佳作品,如手抄報。

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感受老北京“吆喝”的民俗風情。

  2、理清思路,體會作者對老北京吆喝的感情。

  3、品味本文的語言特色。

  教學重點:

  感受老北京“吆喝”的民俗風情。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品味語言,及體會作者對老北京吆喝的感情。 教學方法:

  1. 情景教學法

  通過吆喝的視頻、音頻營造一種老北京民間文化氛圍,讓學生直觀感知吆喝藝術。

  2. 多媒體輔助教學

  利用課件介紹作者蕭乾生平及創作,引進蕭乾其他作品閱讀,拓展視野。

  課前準備:

  收集、整理“吆喝聲”,制作成幻燈片;并利用網絡、電視等信

  1、速讀4-14段課文,找出作者介紹了老北京的哪些吆喝聲?勾畫出來。(1-3組回答5-8段里的吆喝聲,4-6組回答9-14段里的吆喝聲)

  5-8段:

 。5)大清早賣早點的:大米粥呀,油炸果的;賣青菜和買花兒的

 。6)賣餛飩的;(7) 賣硬面餑餑的;(8) 唱話匣子的;

  9-14段:

 。9)盲人算卦的;乞丐行乞的;(10)賣大小金魚兒;賣蛤蟆骨朵兒(蝌蚪);賣雪花酪的;賣柿子的;賣糖葫蘆兒的;賣烤白薯的;(11)賣秫秸桿制成的玩具的;賣燒麥的;賣鹵煮、炸豆腐的;賣蘿卜的;賣山里紅(山楂)的;(12)賣荷葉糕的; 賣蕎麥皮的;(14)賣冰棍兒的

  2、這些吆喝是按怎樣的順序來介紹的?從哪一段可以看出來?(勾畫出關鍵詞。)

  時間順序:(1)“從早到晚”順序:清早、白天、夜晚(2)“一

  年四季”順序:春、夏、秋、冬從第四段看出來的

  3、作者對北京的吆喝聲懷有怎樣的感情?

  深厚的喜愛和懷念之情,也包含著對老北京民俗風情和對無憂

  的童年生活的'美好回憶,同時也對吆喝這種北京記憶的逐漸消失而感

  xiaoxue.xuekeedu.com

  到惋惜。

  (二)研讀課文,品味語言 (獨立完成后,師友交流。)

  1、讓學生閱讀11-13段,思考:吆喝的作用是什么?吆喝聲有什么特點?

 。ㄌ崾荆嚎梢杂迷幕卮穑

  作用:廣告 吸引顧客

  特點:(1)聲調(12段)有變化 (2)節奏(13段)合轍押韻

  2、給學生放一些吆喝聲音,并讓他們嘗試模仿幾個吆喝,體會老北京吆喝的特點。模仿吆喝

  3、本文是用地道的京白(北京口語)來寫的,語言富有濃郁的地方特色。

  (1)對比下列兩個句子,說說哪句的表達效果更好,為什么?

  (甲)只要兜里還有錢,一聽到賣烤白薯的聲音,就買一塊。一路上既可以取暖,到學校還可以拿來吃。

 。ㄒ遥┲灰道镞有個制錢,一聽“烤白薯呀真熱乎”,就非買一塊不可。一路上既可以把那燙手的白薯揣在袖筒里取暖,到學校還可以拿出來大嚼一通。

  通過對比總結出本文的語言特點:表現力強 。

 。2)讀一讀,注意劃線詞語的特點。

  (甲)一頭兒是一串小抽屜,里頭放著各種半制成的原料:皮兒、餡兒和佐料兒,另一頭是一口湯鍋……講究皮要薄,餡兒要大。

  春天一到,賣大小金魚兒的就該出來了,我對賣蛤蟆骨朵兒(未成形的幼蛙)最有好感……

  文中有很多類似句子,從這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本文的語言特點:有兒化音。

 。ㄒ遥┯袀賣蘿卜的這么吆喝:“又不糠來又不辣,兩捆蘿卜一個大!

  有的乞丐也油嘴滑舌地編起快板:“老太太(那個)真行好,

  給個餑餑吃不了。東屋里瞧(那么)西屋里看,沒有餑餑賞碗飯。”

  文中有很多類似句子,從這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本文的語言特點:合轍押韻。

  另外本文語言還具有運用輕聲;方言詞語等特點。

  1、讓學生快速跳讀課文,勾畫出最能反應吆喝人生活處境的關鍵詞句。

  2、讓學生閱讀第六段,回答問題:這些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吆喝人,雖然利潤微薄,處境艱難,但他們面對生活是一種怎樣的態度呢?

  讓學生完成課堂總結,并談談收獲。師友互相做出評價。 種類繁多,本文按(時間)順序介紹

  吆喝 作用(廣告,吸引顧客 )

  特點:聲調有變化;節奏(合轍押韻 ) 我的收獲:

  師友評價:

 。1)本文是散文體裁,選自《北京城雜憶》,作者是 蕭乾 。

 。2)吆喝的作用是什么?吆喝聲有什么特點?

  作用:廣告,吸引顧客;吆喝聲 特點:聲音有變化、合轍押韻

  (3)本文的語言有什么特點?

  表現力強、有兒化音、合轍押韻、運用輕聲;方言詞語

語文教案 篇8

  【教學要求】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華僑老人眷戀祖國的感情;

  2、了解梅花的品格,學習這種品格;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薄⒆x懂外祖父有狀對梅花品格的闡述,了解梅花的高尚品格。

  2、理解外祖父愛梅花,并借助梅花寄托眷戀祖國的感情。

  【教具準備】 多媒體大平臺。

  【教學方法】 讀解析評讀。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昨天,老師要求同學在各種媒體中查找有關梅花的資料,讓我們一起來交流一下。(板題:梅花魂;齊讀課題)

  二、老師配樂范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1、要求:老師先來朗讀一遍課文,希望同學們邊聽邊思考:文中寫了幾件事?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教師范讀(配樂《紅梅贊》)。

 。、引導解決以上問題。

  4、學生質疑。

  三、深入理解課文,體會梅花的高尚品格,明白題目的深刻含義

 。、課文描寫了五件事,同學們認為哪些事表達了外祖父對祖國的眷戀之情,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學生回答

 、 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

  ⑵ 朗誦詠梅的詩。

  ⑶ 教師引導學生解疑。

  師小結:是啊,從外公的言語之中,我們可以體會到外公不僅愛梅花,更愛具有梅花品格的英雄人物,……這一個個不肯低頭折節的.形象,正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征,也正是因為有這些具有梅花品格的人激勵著外祖父,無論在怎樣的境遇里,都不曾忘記梅花的秉性,不曾忘記民族的根,讓我們帶著對梅花以及具有梅花品格的人的敬意,大聲齊讀外公的話。

  四、擴充“思鄉”內容

  1、從來“故鄉”這個字眼就是讓人心中感到溫暖,讓人不禁落淚,外公那份無盡的相思,不僅感動了他的家人,也深深地感動了我們。千百年來,“思鄉”也是人們吟誦的最多的主題,誰能給我們背一首?

  2、老師推薦一首詩。

 。、播放歌曲《我的中國心》。

  五、作業教案

語文教案 篇9

  學習目標:

  ★學會“籮、杭”2個生字。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學會邊讀邊想象課文描述的情景,邊讀邊體會作者通過景物表達的思想感情。

  ★培養熱愛生活的情趣和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

  課前準備:

  ★按要求預習課文,自學生字詞。

  ★查找有關桂花的資料。

  ★準備“搖花樂”的課件。

  教學過程:

  一、自讀提示明要求

  ◆師生談話:說說在兒時曾發生過哪些有趣的事?

  ◆教師導語:童年曾發生過的趣事令我們難忘,只要一想起它,我們仍會感受到一種快樂。今天我們要讀的課文的作者就用手中的筆把童年趣事記錄了下來,讓我們走進課文,共同感受作者表達的情感。(板書課題:桂花雨)

  ◆交流課前查找的有關桂花的資料后,針對課題說說想了解哪些內容。

  二、初讀課文知大意

  ◆用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容?

  ◆小組合作交流學習:伙伴之間互相讀課文,糾正字音,再說一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全班交流: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三、品讀語句悟情感

  ◆讀課文,看“搖花樂”的掛圖,在課文中找出有關的語句畫下來。

  a.“這下,我可樂了,幫大人抱著桂花樹,使勁地搖。”

  b.“搖呀搖,桂花紛紛落下來,我們滿頭滿身都是桂花!

  c.“我喊著:‘。≌嫦裣掠辏孟愕挠臧!”’

  ◆分小組讀所畫的句子,邊讀邊想象語句所描繪的情景,再說一說此刻在腦海中出現了一幅怎樣的畫面,從畫面中感受到了什么。(有感情朗讀“搖花樂”這一段。)

  ◆教師導語:多么令人難忘的搖花樂,它同樣也把童年的快樂帶給了我們。然而,作者僅僅為了寫搖落的`陣陣桂花雨嗎?聯系上下文,讀讀有關語句,再說說你的感受。

  a.“我喜歡的是桂花。”

  b.“可是桂花的香氣,太迷人了!

  c.“桂花盛開的時候,不說香飄十里,至少前后十幾家鄰居,沒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d.“全年,整個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氣里!

  ◆學生邊讀有關語句,邊談自己的體會。教師適時引導學生通過這幾句話,聯系上下文,如與“梅花、梅樹”的對比,體會出作者對家鄉的懷念。

  ◆體會母親對故鄉的懷念。

  a.找出有關描寫母親的語句。

  b.讀母親的話“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里的桂花”。說說自己的感受。

  試著用“這里的——再——,也比不上——”這樣的句式說說母親還可能會說些什么。

  c.與同學交流:母親的話要表達怎樣的情感?

  ◆【聽著母親的話,“我”不禁又想起了“搖花樂”,你能通過朗讀向同學們表達出“我”的思鄉之情嗎?(引導學生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最后一段。)

  ◆難忘童年的畫面,難忘母親的話語,更難忘故鄉的桂花,讀讀課文中的語句,想一想,課文中是否還有讓你回味無窮的句子?找出來并有感情地讀一讀,再交流為什么要這樣讀。

  四、積累語言求發展

  ◆讀了這篇課文,你的內心產生了怎樣的感受呢?

  ◆在課外閱讀中,在你的生活實際中,你有沒有感受到人們對家鄉的懷念呢?說一說。

  ◆把自己的感受記錄下來。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11-16

語文的教案02-22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1-10

精品語文教案范文語文優秀教案04-11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語文備課教案11-12

語文樹教案12-05

語文燕子教案11-19

語文的教案【薦】12-17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五月天丁香小婷婷 | 亚洲第一r级在线视频 | 亚洲AV综合A国产AV中文 | 亚洲中文字幕乱码在线观看 | 日本乱理伦片免费入口 | 一级亚洲精品视频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