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語文那一年我到外面走了走說課稿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說課稿,說課稿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么什么樣的說課稿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八年級語文那一年我到外面走了走說課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說教材
教材分析:
本文選自《新人文讀本》八下第一單元“永恒的親情,永遠的感動”中的最后一篇。根據本書的選編宗旨“精選當代美文,張揚人文精神,倡導自主閱讀,提升寫作能力”,因此,我特意選擇這篇敘事性散文《那一年我到外面走了走》。作品講述我年輕時心情不順到外面走了走,父母為此四處尋找,焦急萬分,表現了父母對子女的摯愛親情。作品構思精巧、敘事清晰、語言精練、人物情感細膩。因此,我旨在通過本文的示范性閱讀,引導學生運用“三到”閱讀法,掌握賞析文章的要領;學會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并感悟父母對子女的摯愛親情。
學情分析:
本文的授課對象是初二學生,他們對于敘事性散文這一文體的相關知識有一定的了解,能夠懂得從記敘的六要素分析問題。但是對于如何運用“三到”閱讀法,抓住關鍵語句,準確把握作品的要領,從而把握作品的主題、體會人物的細膩真摯情懷仍有一定的困難。
《語文課程標準》實施建議中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的情境。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應創造性的理解和使用教材,積極開發課程資源,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
因此,我的教學構想是:立足文本,引導學生圍繞重點深入體會,通過反復品讀關鍵語句,展開討論,賞析作品。在這種注重探究的過
程中,達成重點、難點的突破,完成教學目標。
基于以上因素,確定教學內容如下:
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目標:引導學生運用“三到”閱讀法掌握賞析文章的要領
2.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引導學生感悟父母的摯愛親情
3.過程和方法:朗讀法、借助多媒體技術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問題
教學設想:
1.教學重點:訓練閱讀能力,掌握賞析作品的技巧——三到。
2.教學難點:結合個人人生經驗及閱讀體驗,體會作品的思想感情。
3.方式方法:“三到”閱讀法點撥引導法多媒體輔助教學
4.課時安排:一課時
5.教學工具:多媒體輔助教學
二、說教法
人們常說:“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萊特!闭Z文課程中有大量具體形象的,帶有個人情感和主觀色彩的內容,由于讀者的知識背景、生活經驗、體悟的角度等方面的差異……面對同樣的文章,學生會有不同的理解或感受。加之,現代教學過程是學生在教師引導下的自學過程,所以在教學中,我按照“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模式,引導學生自己看書、自己練習;自己討論解決疑難問題;自己內化為真實的情感。尊重和珍視學生獨特的情感體驗和有獨創性的理解,從文本中走出,以人為本。
在教學此文時,擬在反復閱讀中體味作者的情感變化。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我采用閱讀期待、反思等環節,拓展思維空間,提高閱讀效率。在這一活動中,教師只是活動的組織者,學生閱讀的促進者,閱讀的對話者之一。
三、說學法
新課程提倡學生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而我們的課堂無非是為學生提供一片可以自由發揮、暢所欲言的天地,在這片天地里,是教師、學生、文本間的對話、交流,要讓學生自己閱讀,自己學會閱讀。在閱讀中,學生不是消極地接受,索取意義,而是積極主動地發現、建構意義,甚至創造意義。因此,我鼓勵學生從以下方面去學習探討:
1、反復讀課文,借助工具書解決生字詞。
2、運用“三到”閱讀法,圈點勾畫文中不理解的詞或句子,整體感知課文。
3、提倡多角度、有創意地閱讀,拓展思路,激發獨特的感受,抓住關鍵詞語提問,提出有價值的問題。
4、互幫互學,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
5、在教師引導下,師生共同補充完善。
四、說教學過程:
在教學過程中,我按照以下程序操作:
一、聆聽音樂,導入新課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上課,學生的注意力還未完全回到課堂,因此如何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是上好一節課的保證。 而多媒體輔助教學,可以創設情境,有利于學生體悟人物的心境,理解文章主題。所以,我播放歌曲《外面的世界》
1.教師導入語:在我們的生命中不能丟失的東西有許多,同學們認為都是什么呢?
2.學生交流
3.總結概括,如下:時間、親情、生命、誠心、知識等。教師講述,可是年少的我們聽煩了父母的嘮叨,厭倦了眼前的生活,就難免想要到外面的世界走一走看一看。下面就讓我們追隨作品《那一年我到外面走了走》,去體味作者那一段特殊的歷程。
二、初讀作品,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課文
思考一:文章講了一件什么事情?試用簡潔的語言概括。
學生交流:
我心情不順到外面走了走,父母為此四處尋找,焦急萬分。
思考二:試以“記敘”的六要素分析作品。
2、啟發思考階段
①我為什么出走?
我不相信人與人之間有真情存在。
②家人真的不愛我嗎?
愛我,真誠熱烈
、奂胰藶閷ふ椅易隽四切┦虑?試用簡潔的語言概括:
板書:
父親跑遍全鎮找我
父親病中四處尋找
父親求神拜佛找我
母親夜夜噩夢擔心我
哥哥準備登報找我
三.再讀作品愛的體味
閱讀啟示:采用“三到”閱讀法,品味文中精彩語句,并加批注
1.學生自由朗讀作品
2.學生交流
例如:A、父親,一連找了10多天,嘴唇上起滿水泡,逢到認識我的人就問:“你見到我兒子了嗎?”后來說不出話來,嗓子完全啞了,就用筆在白紙上寫了我的名字,下面寫:“你見到他了嗎?”
賞析:細節描寫,表現父親找我的艱難和執著,突出愛子情深。
B、父親操一根棍子在手,喝一聲:“xx!看我不打斷你的腿!”一臉黑氣地沖過來。
賞析:動作描寫,表現父親對我出走的生氣,側面表現愛子情深。
C、父親手中揮舞的棍子,懸在我的頭上,沒有打下來。片刻,那只胳膊緩緩的、緩緩的,像電影里的鏡頭似的軟下來。猛地,父親用粗大的手掌把我的腦袋摟進他的懷里,一邊哀哀得哭:“兒子,你可回來啦!”
賞析:動作、語言描寫,突出了父親為我回歸的高興和愛子深情。
四、課堂小結提煉升華
。ㄒ唬┳髌窔w納
1、請學生歸納從本文的學習中你收益了什么?從閱讀方法和情感體悟角度分析。
2、學生交流
3、教師歸納補充;
屏幕出示:賞析文章的要領:
A掌握主要內容
B體會文章情感
C關注精彩字詞
D留心作品寫法
此外,賞析文章的語言還可以從這幾個方面入手
生動準確的字詞,集中于動詞、形容詞;準確無誤的修辭手法,集中于比喻、擬人、排比、夸張、反復等;種類不一的句式,長句、短句,散句、駢文等
。ǘ┩卣寡由
1.朱自清的散文《背影》和本文都刻畫了父親形象,試比較二者在寫法和情感方面的異同。
2.學生交流
3、教師補充:兩文都寫了父親,前者采用“截取法”抓住父親的背影,表現父親的年老體弱、動作艱難、愛子深情;而本文則選取典型事例,以動作、細節、語言、外貌描寫,表現父親尋子之辛苦艱難執著,從而突現愛子深情。
五、布置作業溫故知新
1.運用“三到”閱讀法品讀作品《娘的特異功能》,并完成相關練習
2.給父母一封信,傾訴你的心聲,吐露你的愛語
艾賓浩斯的遺忘曲線告訴我們,遺忘在學習之后就立即開始了,遺忘的速度呈先快后慢的趨勢,但也指出誦讀次數越多、時間越長,則記憶保持越久。因此,以及時的閱讀訓練,也不失為一種很好的強化記憶的方式,讓學生在閱讀中溫故知新。
而給父母的信,則強化學生對父母、對親情的體味和、珍視。
總之,通過這兩項作業的設計,可以進一步實現本課的教學目標。
板書設計;
【八年級語文那一年我到外面走了走說課稿】相關文章:
我被孩子牽著走了說課稿04-17
《月亮走我也走》的美術說課稿02-09
你走的時候帶走了我的太陽作文12-28
我到宇宙走一趟01-10
《露在外面的面》說課稿02-19
露在外面的面說課稿02-20
你走的時候帶走了我的太陽作文1500字08-28
我走了詩歌12-19
走,到窗外去隨筆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