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說課稿

時間:2023-03-20 20:06:55 語文說課稿 我要投稿

2023年小學語文說課稿模板集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就有可能用到說課稿,說課稿是進行說課準備的文稿,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快來參考說課稿是怎么寫的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2023年小學語文說課稿模板集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2023年小學語文說課稿模板集合

2023年小學語文說課稿模板集合1

  一、說教材:

  我說課的內容是長教版三年級下冊第9單元中的《母親的賬單》這篇課文。課文講的是德國男孩小彼得給媽媽開了一份帳單,索取他每天幫媽媽做事的報酬。當小彼得在餐盤旁看到他想要的報酬時,同時也看到了媽媽開給他的一份帳單,這份帳單讓小彼得感受到了母愛情深,他慚愧地把索取來的報酬塞進了媽媽的口袋。

  課文切入角度獨特,把母愛的無私、無價表現得極為動人,意蘊深長,是一篇人文意義很強的XX。

  二、說教學目標:

  三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閱讀能力和自學能力,這個寫他們同齡人的故事,會讓他們感受到無窮樂趣;文中的人物,會讓他們感到可親;2份賬單的描述,會讓孩子感受到語言的魅力;而真摯感人的情感,又會讓孩子受到心靈的洗禮。鑒于這些特點我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掌握一個多音字。理解“主意、索取、羞愧”等詞語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閱讀課文,體會母愛的無私與偉大。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讀懂課文內容,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難點是理解媽媽給小彼得的那份賬單的含義。

  三、設計理念

  閱讀教學就是學生、文本、教師之間對話的過程。要讓這個對話的過程更加流暢,充滿精彩,一個重要的方法就是讓學生在自主閱讀過程中得到鍛煉和提高,本課的教學,力求體現這一理念,一切從學生實際出發,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和已有經驗出發,喚醒學生生活中真實的體驗,激活他們生活的記憶。讓閱讀成為學生的個性化活動。讓學生在讀中多角色、多層面地觸摸語言、揣摩語言,在讀中實現多元思維、多樣感悟、多情共振,讓心靈在碰撞中飛揚,讓生命在閱讀中成長。在聽、說、讀、想中落實語文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

  四、說教法學法:

  1、朗讀品味法 2、想象法 3、討論交流法

  五、教學準備:

  1、課前讓孩子留心生活,感受父母平時對自己的關心和愛。

  2、多媒體課件。

  六、教學過程

  (一)整體感知,檢查反饋

  1、揭題直接導入。提醒“賬”的寫法,釋“賬單”。

  2、初讀課文,隨文關注生字詞, 提醒同學注意難寫的字詞,難讀的語句,自主識字。

  3、初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學習概括XX主要內容。

  4、研讀賬單,引導想象,喚醒生活的記憶,讓學生看賬單想象,回憶生活中的真實,喚醒那份真摯、偉大的情感。這一設計不僅喚起了學生的情感體驗,而且訓練了學生的語言,注重了學生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人文性和工具性達到了完美的統一。

  5、自己設計作業,抒發情感,升華課文主題。

2023年小學語文說課稿模板集合2

  教材簡析:

  《梅花魂》是一篇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的好教材。這篇閱讀課文生動感人,情真意切。它講了一位身在異國他鄉的華僑老人對梅花的喜愛,反映了他對祖國的深深眷戀,表露了一位老人的中國心。

  全文采用倒敘的寫法,首先由梅花想到外祖父,接著回憶幾件具體的事情反映外祖父對祖國的眷戀之情。即:常常教外孫女讀唐詩宋詞;對一幅墨梅圖分外珍惜;因不能回國而難過得哭起來;離別前把最寶貴的墨梅圖送給外孫女;船快開時,又遞給外孫女繡著梅花的手帕。最后又從梅花想到外祖父的愛國心。

  XX在寫作上有以下特點:

  1、緊緊圍繞外祖父在國外思念祖國這一思想感情展開回憶,中心突出。

  2、首尾呼應,結構嚴謹,借梅花來表情,蘊意深刻。

  本課是五年制小語教材第十冊第五單元的第四篇課文。該單元遠雖然體裁不同,但都表達了古今中外不同人物相同的愛國之情。本組的重點訓練項目是“后照應,首尾連貫”,與前一組“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聯系緊密。但是本組有側重于從訓練作文的角度提出,不僅讓學生明白課文是怎樣做到“前后呼應,首尾連貫”的,并能在今后的作文中注意做到。

  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內容,單元訓練重點及新大綱對高年級閱讀教學的要求,制定以下教學目標:

  1、通過外祖父愛梅花,體會華僑老人眷戀祖國的感情。

  2、懂得梅花的高尚品格,學習這種品格。

  3、了解課文“前后照應、首尾連貫”的特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其中目標1、3為本課教學重點;外祖父對梅花品格的闡述;在愛梅花送梅花圖中寄托外祖父愛祖國的思想感情這兩點是學生理解的難點,也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完成目標的具體措施:

  本課的教學任務將分在以下五個環節中完成。

  第一環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五年級的學生已經具有了一定的自學能力和閱讀能力。因此,讓學生在預習的基礎上,圍繞“課文講了幾件事?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分組認真讀課文,在充分的閱讀中整體感知,并對所提問題展開討論和交流。

  第二環節:學生匯報,教師點撥各小組選代表將集中了組員智慧的見解發表出來,其他組員可以適時補充,別的小組可以發表不同的理解和看法,鼓勵學生發表獨立的見解,充分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教師可對其中問題做以點撥,如:作者小時候,外祖父為什么常常教她唐詩宋詞?外祖父為什么讓我擺弄古玩,而墨梅圖卻碰都不讓碰?老人為什么把心愛的圖畫送給外孫女呢?以幫助學生加深理解。

  第三環節:重點感悟,領會含義重點讀“是啊,鶯兒,你要好好保存!總要有梅花的'稟性才好”這段話,想想這句話講了幾層意思,進一步體會外祖父對梅花品格的闡述和通過梅花寄托的愛國之情,并從中領會課題“梅花魂”的含義。

  第四環節:拓展引申,品味情感為使學生旁征博引,學以致用,聯系王安石的《梅花》詩和毛澤東《卜算子·詠梅》詞,幫助學生體味梅花傲雪的精神,加深學生的感受,并結合所學,舉例說說中華民族具有梅花高潔氣節的人,讓學生產生贊揚并學習這種品格的動機和愿望。也使學生明白外祖父愛梅花即是愛祖國這一思想感情。

  第五環節:總結全文,學習寫法出示XX的開頭和結尾,學生讀后,讓他們說出開頭和結尾有什么聯系?學生也許只能說出“聯系緊密”之類的籠統感受,教師可進一步指出:開頭講由梅花想到外祖父,結尾又從梅花想到外祖父的愛國心,這樣首尾連貫,前后呼應,更加突出了身在異國他鄉的華僑老人思念祖國的思想感情。

  至此完成教學目標1、2、3。

  教學目標4的完成分散在整節課的教學活動中。新課標明確指出:中高年級要重視默讀。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感知,在讀中感悟,在讀重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本篇課文感情充沛,文辭優美,尤其適合于學生誦讀,在體會到華僑老人眷戀祖國的感情之后,讓學生帶著這位老人未了的遺憾反復誦讀;在理解課文思考問題時,學生可默讀,在讀中感知感悟;在體會老華僑對祖國的眷戀之情時,讓學生表情朗讀;特別是第二自然段和外祖父講述梅花品格的一段話(這梅花,總要有梅花的稟性才好)這兩節內容,意思含蓄,感情深刻,最能表達人物的內心世界和蘊含感情。因此,要做為朗讀重點,通過小聲讀,細體會,誦讀表感情等多種方式,來加深學生的理解,充分體現閱讀課文的特點。

2023年小學語文說課稿模板集合3

  本課是小語S版一年級語文第二單元第二課的內容,這是一首兒童詩,通過用學生熟悉的事物作比,形象地講述為什么說“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滲透了熱愛地球就是熱愛自己的家的教育。全詩共五行,1至4句按從上到下順序分別指出“藍天、土地、樹林、大海”是“白云、禾苗、小鳥、魚兒”的家。第5句是總結,又是升華,告訴我們世界上萬物雖然都有自己的家,但都生活在地球的懷抱里,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

  說學情:

  在本課之前學生已學過一些兒童詩,對詩的結構和誦讀已有初步的了解。從本課內容看,學生對本課文中所提事物都比較了解,也比較有興趣,但對“共同的家”的理解還是有一定的難度,需要通過多讀多體會來突破難點。

  說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過程與方法:以讀為主,借助形象的圖畫,理解課文內容。練習用“()是()的家”句式說話。

  3.情感態度價值觀: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發學生熱愛我們美好的家園,增強保護地球的意識。

  說教學重難點:

  重點:在讀中理解課文內容,會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難點:理解“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

  說教學思路:第一,本課以讀為基調,借助形象的畫面,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讀中悟情,在讀中悟理,激發學生保護地球、熱愛地球的情感。第二,練習用“()是()的家”句式說話,分組討論作詩,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延伸了課文內容。

  說教學過程:

  教具準備:課件、字卡、圖片、頭飾

  根據一年級學生的心理、年齡特點,我精心設計整個教學過程如下:

  一、圖畫導入,激趣揭題

  創設情境,自編小故事:孩子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些小伙伴,想不想認識他們?(隨機貼上白云、禾苗、小鳥、魚兒的圖片,讓學生認知),這些小家伙可調皮啦!偷偷跑出來玩,找不到自己的家了(貼上家的圖卡),你能幫它們找到家嗎?形象導入,迅速激發出學生學習的興趣,從而引出課題,為后續環節作好鋪墊。

  二、初讀課文,檢測生字

  首先,讓學生借助拼音,自由讀課文,強調把每一個字音都讀準,尤其是平翹舍音和前后鼻音。然后利用字卡開火車檢測學生對生字的掌握情況,學生積極性很高,幾乎都會爭著大聲朗讀生字。再讓學生讀喜歡的句子,乃至讀整首詩,師生共同評議糾正,這樣既培養了學生善于傾聽的能力,又從另一個角度檢測了生字,一舉兩得,一箭雙雕。

  三、指導朗讀,理解感悟

  新課標強調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悟、體驗和理解,當代著名教育學者支玉恒老師也曾說情感朗讀是課堂教學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整堂課我設計大部分時間指導學生朗讀感悟,采用多種朗讀形式:個別讀、分組讀、男女生比賽讀、全班齊讀等,逐步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

  一年級孩子比較感性,教師語言要貼近孩子的心靈。課間我頻頻用兒童化的.語言“小白云”“小禾苗”“快樂的小鳥”“活潑的小魚”“誰來夸夸你的家”激勵學生朗讀的欲望,盡力使平時不敢舉手的孩子都積極參與到朗讀中來,切身體會家的溫暖和甜蜜,感悟共同生活在地球上的幸福、自豪與驕傲。

  一節課成功與否,問題的導向性尤為重要。課中我精心設計了這樣一些問題,“白云的家怎么樣”“禾苗怎樣生長”“小鳥、小魚的家在哪兒,它們的家怎么樣”幫助學生想象感知,使課堂變得生動而活躍。

  巧用過渡,“首先,我們去看看白云的家”引導學習朗讀第一句“藍天是白云的家”;“看,地上長起了綠綠的禾苗”體會第二句“土地是禾苗的家”,深情贊美土地的偉大;“藍天的家很美麗,禾苗的家很溫暖,那么小鳥和魚兒的家怎樣呢?”自然過渡第三第四句“樹林是小鳥的家,大海是魚兒的家”;“孩子們,咱們忽而是藍天上的白云,忽而是土地里的禾苗,忽而是樹林里的小鳥,忽而是大海里的魚兒,分別體會了家的美好。那么,我們共同的家在哪呢?”引導學生著重理解“我們”指誰,“共同”是何意,以及為什么說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

  一年級學生有很強的表演欲,我抓住這一特點,鼓勵學生用形象的動作配合朗讀以及背誦,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自然升化主題:即如何愛護地球。學生會紛紛言說“不要亂摘花”“不要亂扔紙屑”“要愛護大自然,保護環境”等達到了情感目標。

  四、說話練習,活動拓展

  1、安排學生小組合作作詩,用“藍天是()的家,()是羊群的家,()是()的家”,分層次練習,引導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從課內走向課外,讓課堂回歸生活。

  2、讓學生戴上藍天、白云等頭飾,表演朗誦,鞏固課文。

  五、總結全文,烘托氣氛

【小學語文說課稿】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的說課稿11-16

小學語文經典說課稿07-21

小學語文的說課稿11-09

小學語文說課稿05-14

小學語文《北京》說課稿12-13

小學語文《貓》說課稿12-14

小學語文《小池》說課稿12-14

小學語文《將心比心》說課稿12-20

《觀潮》小學語文的說課稿12-06

小學語文簡短的說課稿11-28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日本亚洲欧美另类在线图片区 | 人人搡人人爽国产精品 | 性做久久久久久免费观看 | 中文成人免费久久久 | 亚洲精品视频久久 | 中文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三级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