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伴我成長的優秀征文范文(精選5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對征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借助征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那么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征文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文明伴我成長的優秀征文范文(精選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文明伴我成長的優秀征文1
當我看到《文明美德伴我成長》這個題目,我就在腦海中搜索自己成長道路上什么樣的言行舉止是文明的,什么樣的品德是高尚的。
在我蹣跚學步牙牙學語時,媽媽告訴我:我們要愛花不摘花,把美留給大家。春天小花園就是一個鶯歌燕舞花紅柳綠的天堂。看吧春天社區的小花園姹紫嫣紅,蜂飛蝶舞。晚上花香彌漫這整個花園,使人心曠神怡,吸引了許多人散步賞花,還有許多人跳舞唱歌。此情此景正是因為我們看到五顏六色又美麗的花朵不去摘,而是小心翼翼地愛護它,才把美麗留給了我們大家。如果大家把美麗的花朵都摘了,那么就沒有此刻這么美麗的小花園了。正所謂“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讓我們從小事做起,共同創建文明衛生的生活空間。
當我步入校園時,老師就告訴我們大家要團結友愛,尊老愛幼,互相幫助。老師對我說過的話,我時刻記得,甚至讓我受益終身。還記得有一次在公交車上,由于司機開車速度太快,突然前方出現了一個大坑,司機開車從坑上一躍而過。當時車上人很多,隨著一聲“撲通”車上所有乘客的身子都向前傾去,就在這時一位老奶奶摔倒了。我連忙擠過去對老奶奶說:“您沒事吧?”老奶奶說:“沒有事,你可真是個助人為樂又熱心腸的好孩子啊。”我把老奶奶扶了起來,旁邊有人給來奶奶讓了座位。贈人玫瑰,手有余香。我們給別人幫助時也快樂了自己,還能在不經意間用我們的一個小小的善舉影響周圍的人。
在生活中我們也不能挖苦歧視別人。在我們學校的六年四班,有一個非常老實的學生叫李銘澤。他平時在班里從來不挖苦別人,是個助人為樂的學生,就是穿得衣服有點臟,個別同學就欺負他。通過交往我成了他最信任的好朋友。一個人要有謙遜隨和的品德,不自大,更不要輕視別人,挖苦別人。
我們小學生在日常生活學習中,一定要時刻規范自己的行為,讓文明美德伴我們成長。
文明伴我成長的優秀征文2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敗,因為明天會再來;如果你失去了金錢,你不算失敗,因為人生的價值不在錢袋;但是,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就是徹徹底底的'失敗了,因為你已經失去了做人的真諦。
我們學惡習應先學做人,學做一個文明人,清潔環境,組織文明校園。但是我們的校園中,也會出現一些不和諧的音符。在整潔的校園里,樓梯兩側,教室里,看看我們的地面,總有同猝然愛丟就丟,愛吐就吐。下課了,本來朗朗讀書聲立馬被吵鬧的嬉戲聲代替。在吵鬧聲中,還偶爾蹦出幾句臟話來。這樣文明的校園,就因這樣,被弄得不文明了。
我們從小接受文明禮儀的教育,很多同學都可以滔滔不絕地大談文明禮儀。可是看見校園中隨處丟棄的飯盒,飲料瓶,聽著某些同學口中吐出的臟話,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難道我們都是“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人”么?明代大學者王守仁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個本體、一個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我們接受文明禮儀的教育,自己卻吝于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這跟從來沒有接受社會教育有什么區別!所以我們要實踐社會文明,就要從這“知行合一”上下功夫、從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就要告別不文明的行為。
文明伴我成長,身邊還是有很多好例子的,如:列寧同志下樓,在樓梯狹窄的過道上,正碰見一個女工端著一盆水上樓。女工一看是列寧,就要退回去,列寧卻阻止她說:“不必這樣,你端著東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現在空手,請你先過去吧!”他把“請”字說的很響亮,很親切。讓后自己就緊靠著墻,讓女工上樓了,他才下樓。
做人也要講公共文明,試想一下,如果有人不注重自身的文明修養,他會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嗎?答案是:不會!個人文明是根,是本!人要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必須從自身做起。
文明伴我成長,祝天下人告別不文明的行為,重新和文明叫上朋友。
文明伴我成長的優秀征文3
通過一個寒假的時間,我仔細閱讀了《文明美德伴我成長》這本書。書里向我們介紹了一個個模范人物的事跡,值得我們學習。文明美德莫過于講誠信、講禮儀、愛祖國等品質。中華民族自古以來都是一個講究品德教育、個人修養的民族,而作為一名中國中學生,更要講究文明。
我認為,誠信是最大的美德。說到誠信,書里面有一個故事令我印象深刻。秦朝末年,在楚地有一個叫季布的人,性情耿直,為人仗義,一向說話算數,信譽非常高,許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濃厚的友情。只要是他答應過的事情,無論有多大困難,都想方設法辦到,受到大家的贊揚。楚漢相爭時,季布是項羽的部下,曾幾次獻策,使劉邦的軍隊吃了敗仗,劉邦當了皇帝后,想起這事,就氣恨不已,下令通緝季布。結果他的舊日的朋友不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著滅九族的危險來保護他,使他免遭禍殃。當時甚至流傳著這樣的諺語:“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一個人誠實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獲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誼。反過來,如果貪圖一時的安逸,而失信于朋友,到最后反而得不償失。媽媽自我牙牙學語之時便時常說“誠信”乃立人之本,一定要做一個如季布一樣講信用、頂天立地的男子漢。可如今社會上越來越多的不法商家制造假貨欺騙顧客,甚至在飯菜中倒入地溝油,一個社會的公共文明水平,可以折射出一個社會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一個人如果不遵守社會文明,小的會影響自身形象,大的會影響國家聲譽。由此可以看出,誠信關乎到整個社會。
公共文明是社會意識的一種體現,而公共文明又建立在個人的道德修養水平之上。試想一下,如果有人不注重自身的文明修養,他會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嗎?不會!個人文明禮儀是根、是本。人要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必須先從自身做起,從身邊做起。人的文明修養并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靠后天不斷完善的。完善個人道德修養,便有了推進社會公共文明的基礎。
我們從小接受文明美德教育,很多同學都可以滔滔不絕地大談文明美德。可是就在我們所處的校園中,也仍存在到處亂扔飲料瓶、垃圾,浪費水電,有的同學更把臟話當成口頭禪,成天掛在嘴邊。看來在宣傳文明美德的過程中,也不應該忘記真正自己做到講文明、擁有美德。讓我們與文明和美德結伴同行,為了祖國事業貢獻出自己的力量而奮斗。
文明伴我成長的優秀征文4
文明只是舉手之勞,但卻有很多人不愿意去做。
很多人在公共場合不顧別人的感受,用手挖鼻子、掏耳朵、隨時吐痰、扔垃圾……這難道就是中華民族的美德嗎?不,這不是!勞合.喬治每次一走出一扇門都會隨手關上身后的一道門,因為他知道,如果不關門,那么里面的人也許會生病,難道這種為他人著想的品質,不值得我們學習嗎?
誠實守信也是中華民族的美德,但卻也有人不以為然。“誠信老爹”,他家以捕魚為生,一次,他的四個兒子四處借錢買了一艘船,可突如其來的臺風又把船給毀了,四個兒子只有二兒子死里逃生。過后,債主都上門討債,大家都以為要不回來了,然而他卻冒著生命危險去賺錢還債,他的事傳開后,懂法律的人說:子債不用父還。然而他卻說:“我已經答應人家要還了,就必須還,做人要講信用!”難道他的這種守信的品質不值得我們去學習嗎?
都說“保護環境,人人有責”,但卻也有很多人不放在心上。xx歲楊善洲退休后,組織上安排他到昆明居住,安度晚年,可他卻謝絕了,到大亮山上為百姓植樹,他不僅拿出自已的一點退休金來植樹,而且還拒絕領另一份工資,19xx年他不慎滑倒,左腿粉碎骨折,大家以為他可以好好地休息了,可半年后,他又拄著拐棍,進了大亮山。2年后,山綠了,山里人第一次在家門口喝上了甘甜的水,難道他的這種品質不值得我們學習嗎?
講文明是每一個人不可缺少的好習慣,讓我們與文明共同前進吧!
文明伴我成長的優秀征文5
講文明、講禮儀,需要的是人人從我做起,從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做起。
文明能夠增進人與人之間的友誼,它就像一瓶潤滑油,可以使朋友之間粗糙的摩擦銷聲匿跡,讓人們如沐春風,神清氣爽。
在與伙伴們嬉戲玩耍的時候,不小心撞到了一個伙伴,先說一聲“對不起”;你生病了,同學們和老師去探望或打個電話關心一下,你先說一聲“謝謝”;在校內或校外,見到老師應該熱情地說一聲“老師好”,值日生生病了,你主動承擔了值日生的事物……這些都是文明的馨香花瓣,只有有了這些好的習慣,你就具備了文明人的基本素質,但是,這種習慣并不是與生俱來的,是需要們從小就應該養成的。
同學們,行動起來,和社會上那些不良習慣告別,與文明熱情握手吧!多一個友好的手勢,多一句溫馨的祝福,多一個巧妙的警示,多一份對別人的寬容和理解,這些看起來細微的行為,都是我們不愧對脖子上的紅領巾的具體表現。
讓我們揚起文明之帆,徜徉在文明的海洋,讓文明伴我們成長,讓我們的一生與文明同行!
【文明伴我成長的優秀征文范文(精選5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