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網絡新文明征文范文(精選6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征文吧,征文具有標題醒目,讓人一目了然的特點。一篇什么樣的征文才能稱之為優秀征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共建網絡新文明征文范文(精選6篇),歡迎大家分享。
共建網絡新文明征文1
今已進入信息化社會,互聯網成為人們生產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各種網絡平臺儼然成為各類公共信息和意見的聚集地、輿論場,不乏出現不和諧聲音及問題,導致網絡文明秩序被擾亂,其生態環境遭到破壞。因此,倡導全民共建網絡文明,用文明筑牢“防火墻”,構建清朗、和諧、健康網絡空間已成為刻不容緩的任務。
共建網絡文明,應加強思想引導
網絡文明建設作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對于提高我國社會文明程度的意義重大。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把加強網絡文明建設作為一項重要任務,把握正確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和價值取向,發揮網絡傳播優勢,推動理想信念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努力運用科學理論、先進文化和正確價值取向占領網絡陣地,引領網絡發展前進方向,激發廣大網民思想共振、情感共鳴、行動共進,推動我國網絡社會文明程度不斷提升。
共建網絡文明,應加強依法管治
嚴格執法是保證網絡安全、防止網絡倫理失范的重要保障。因此,各級網信部門要強化依法管網治網,合理利用自身管理權力與職責,加強網絡執法統籌協調,規范網絡信息傳播秩序,大力懲治網絡違法犯罪,加大對網絡暴力、“飯圈”亂象等網絡不文明行為的整治力度,積極動員廣大網民參與監督。同時,要創新網絡普法方式,讓普法宣傳更“走心”,需迎合當前網絡傳播趨勢,運用直播帶“貨”、文藝普法等接地氣的方式,多渠道、多形式深入開展網絡安全法、數據安全法等法律法規宣傳普及工作,增強公民法律意識和法治素養,讓人們在網絡生活中切實做到用道德良知和法律規范要求自己。
共建網絡文明,應人人當做踐行
網絡生態良好關系到每位公民的利益,建設美好網絡精神家園人人有責。作為新時代網民,我們要做理性自律的踐行者。網上交流要注重內容健康向上,嚴格遵守法律法規,不信謠、不傳謠,不發布、不轉發各類有害信息,決不能出現有辱人格、有損國格或其他不當言論。作為新時代網民,要做維護網絡文明的先鋒隊。要積極跟有害信息作斗爭,敢于對不良信息亮劍,積極維護健康文明有序網絡環境。作為新時代網民,要做倡導網絡文明的傳播者。網絡社會發展需要正義陽光、需要文明道德、需要善行義舉來引領前行,這就亟需廣大網民積極弘揚社會正氣,為愛國愛黨點贊,為奮斗進取加油,廣泛傳播向善向上向好義舉,讓網絡空間永葆風清氣正。
踐行網絡文明,人人有責。讓我們一起爭當倡導文明新風、凈化網絡環境的踐行者,共同攜手為建設美好網絡文明社會而努力。
共建網絡新文明征文2
今天,學校組織我們學生觀看了由黃石黃港區人民檢察舉辦的“檢護青春法潤成長”宣講課,讓我感觸很深。網絡世界是虛擬的,離我們似乎很遠,但網絡世界又是真實的,它與我們的生活、工作、學習息息相關。正因為如此,我們才要正確認識網絡,更好的利用網絡學習、工作、交友等等。
從宣傳片里,我認識到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有四個不同點。首先網絡是開放的,我們可以從網絡里接觸到各種各樣的信息,認識天涯海角的朋友,它是十分開放包容的,而現實世界在這些方面是局限性的。其次網絡世界是虛擬的,就是說網絡里很多東西都是不真實的存在的,虛擬出來的,與現實不同。第三網絡是迅捷的,只需一鍵,就能獲得便利,高效的服務。最后網絡世界是信息化的。我們在工作,學習中需要用到的各種資料,都可以利用網絡獲取。可以說網絡真是方便了我們的學習和生活,人們離不開網絡,但是網絡真的是無所不能的嗎?
通過老師的講解,我們認識到了網絡世界帶給了人們很多便利和好處,而它又是虛假的,十分自由隨性,似乎不受現實的約束,如果有人心懷不軌利用網絡做壞事怎么辦呢?其實網絡世界絕非絕對自由的,也是有它的秩序規則的。網民在網絡世界的虛擬財產、名譽、隱私等都可以受到法律的保護的。老師也舉了很多例子,比如因為惡意造謠,損害他人名譽的、黑客利用網絡技術侵入他人電腦犯罪、竊取他人網絡財產等等,最后都受到了法律的制裁。這樣我們是不是就可以隨心所欲地使用網絡了呢?
我們小學生除了要學習網絡知識,好好利用網絡帶給我們的便利,同時也要注意網絡安全。首先,我們在開心玩游戲或者查詢資料時,不能輕易將個人處信息,家人信息泄漏,給騙子可乘之機。不能輕易點觸不明網頁、鏈接,這些非法鏈接可能包含色情、暴力、詐騙等危險,這些信息不僅會損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甚至導致我們的電腦中毒,損失個人財產,得不償失。其次,我們更要遵守網絡秩序規則,不能在各種公共平臺,論壇,貼吧,微信群里散發不實言論,不要以為這些言論不需要負責,如果引起了惡劣社會影響,是一定會受到法律懲罰的。第三,不能輕易相信陌生人的話,與陌生人見面,網絡交友需慎重。害人之心不可有,但防人之心不可無。最后最重要的一點,我們青年少一定要適度利用網絡,不可深溺其中。一旦深迷網絡游戲,成為網癮少年,后果十分可怕。比如說2020年受疫情影響,我們都不能如期開學,網絡教學的使學生離網絡更近一步。雖說網絡教學解決了我們學生不能到學校接受教育的問題,但是也使人人配上了手機或是電腦。很多學生家長因為工作原因不在家,導致學生脫離了管控,成為了網癮少年。身邊有個真實的例子,有個親戚家的小孩,因迷上了網絡游戲,短短幾天時間,偷偷給網絡游戲充值數萬元,讓父母痛心不已。網絡上此類例子也屢見不鮮,我們在使用網絡的同時,一定要自我約束控制,不能任性妄為。
網絡就像是一把雙刃劍,用得好,可以無所不能,但是一旦操作錯誤,便會使我們身處險境,甚至犯罪。我們小學生一定要合法,文明使用網絡,讓網絡成為我們的好朋友。
共建網絡新文明征文3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關于加強網絡文明建設的意見》指出,加強網絡文明建設,是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提高社會文明程度的必然要求,是適應社會主要矛盾變化、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迫切需要,是加快建設網絡強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要任務。
網絡讓你我互聯互通,有幸成為一名網民。不知你是否思考過,在這景色宜人的時節,如果秋高氣爽,天朗氣清的美景不止在大自然呈現,同時在網絡你我精神家園的空間清晰可見,這是何等愜意?所以從今天開始,作為一名網民,真誠地向每一個網民倡議:建設網絡文明是我們共同的.責任與使命,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點亮網絡文明之光,爭做新時代網絡文明公民。
以“文明為媒”,倡導文明上網。網絡世界,網民來自五湖四海,你我雖未謀面,但是以文明為媒,我們終將在網絡世界相遇。也許,個人的力量不足為道,但積小流成江海,只要全體網民積極行動起來,就會凝聚起磅礴力量,還網絡空間以清朗。所以我們要擔當起網絡文明公民的責任,自覺做到文明上網,抵制不文明的網絡信息,勇于揭露和批評那些黑暗的網絡攻擊,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敢于理智發聲。我們要相信,只言片語的標題,匆匆而過的視頻片段、惡意的攻擊,終究不能成為正義的評判,終將被文明大潮所蕩滌。
以“文明為鏡”,提高文明素養。只要你我攜手,以文明為鏡,共同提高網絡文明素養,大家都來爭做新時代的文明網民,文明星光就能呈現燎原之勢。因此,我們要做抵制謠言的智者,不信謠不傳謠,面對網絡謠言、詐騙、惡俗信息,趕在這些信息逃跑之前,讓真相上車;我們要做善于診斷網絡惡疾的醫生,面對詆毀、低俗、惡意的網絡信息,要善于快刀清除這些惡疾毒瘤,不讓其有任何生存的空間;我們要做網絡的文明使者,練就一雙識別妖魔鬼怪的火眼金睛,增強辨別是非的能力,始終讓文明相隨相伴。
以“文明為尺”,共建文明空間。文明是一把尺子,可以衡量網絡文明的程度。做到文明上網,不僅是每一個家庭健康發展、構建幸福生活的重要內容,還是每個網民發揮各自社會角色作用、推動社會文明網絡安全建設應盡的義務。我們應以文明為尺,堅持文明上網、安全上網,把網絡文明的新風尚帶到各自的崗位,帶給左鄰右舍,帶給更多的身邊人,為大家樹立榜樣,帶動大家積極參與網絡文明建設,共同構建天朗氣清的網絡空間,讓文明辦網、文明用網、文明上網、文明興網的網絡文明建設深入人心、落地見效。
禮之于正國,猶衡之于輕重,繩墨之于曲直。網絡文明,民心所向,需要你我同行。讓我們立即行動起來,共同維護網絡文明,人人爭做網絡文明公民,責無旁貸、義不容辭地為實現網絡強國夢貢獻一份力量。
共建網絡新文明征文4
任何東西都有他的積極的一面與消極的一面,網絡亦是如此。
網絡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學習模式。而網絡上的游戲,論壇,貼吧,爆吧等給現代人工作和學習方便之余,帶來了不少的樂趣,同時也給人們帶來了一些潛在的危害。所以我們要上網文明,文明上網。
文明上網說起來也很簡單明白,做起來更簡單,就是合理健康的使用網絡。合理嘛,就是在網絡上查閱資料啦,看看新聞,發發郵件之類的;健康嘛,就是瀏覽健康的網頁,有利于身心健康,對托充知識有幫助的網頁。或是想輕松一下時,玩玩小游戲,緩解疲憊的心,讓心情開個小差,但是注意哦,是小游戲,不是暴力的血腥的大型游戲哦!
據統計,未成年人因網絡犯罪事件占85%,調查顯示,從初一到初三的學生中,游戲者從32%上升至71%,其中常游戲者由5%上升至12%,偶爾游戲者從13%上升至51%。如果學生們能做到文明上網,健康上網,省下這些時間來做一些有意義的事,那么,中國的未來會有多么光輝,不久后的中國一定會超過英國和美國。
現在再看看孩子的視力,一個班級中,剩下幾個不戴眼鏡的?中國學生的近視率幾乎達到世界第一,可以申請吉尼斯世界紀錄了。這個記錄我們不該有的呀!專家指出,大多數的弱視,不是先天性的,而是后天的用眼不當造成的。對于現在的孩子來說,其罪魁禍首之一就是上網時間太長,網絡的使用不當。
其實,我覺得文明健康地使用網絡,也是一種環保,比如說:一個人在上網時,桌面上彈出一款新游戲,處于好奇就進去看了。順便玩了一把。由于是新手,失敗了,就在來一次,逐漸逐漸就上癮了。因為配合不好或者其他什么原因就發幾句臟話,羞辱對方幾句。對方也“禮尚往來”回敬。浪費了時間,氣壞了身體;說不定在游戲中遇到投機的“戰友”,成為好友,互相交流游戲心得。這同樣浪費了許多不必要的時間,精力,電力資源。少玩網游,在如今碳排放壓力很大的時期,也是對環保做出的貢獻。
倘若大家都能文明上網,健康上網,那么這個世界就一定如天使的翅膀一般,潔白,純凈,美麗,沒有瑕疵。
可悲,可嘆,可笑,想起一百多年前的“虎門銷煙”,至今歷歷在目。而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人類自己制造的“網絡鴉片”正在毒害自己及后代的未來。
所以,不要再沉迷于飄渺的虛擬世界中,虛度光陰,浪費你們的青春,不要讓你們遠大的理想成為黃粱美夢了。健康上網,文明上網,天,是藍的、水,是清的、太陽,是紅的,美好的未來等你們去創造。
共建網絡新文明征文5
網絡是我們的朋友,生活中,我們離不開網絡。
有的人會文明使用網絡,但有的就不會。像我呢,平時我會用手機聽音樂,聽歌曲、英語繪本等,尤其這段時間爸爸在外地出差,我和爸爸通過網絡打開微信視頻,不僅和爸爸說話,而且可以看見爸爸的樣子。同時,網絡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的便利,比如說用手機可以在網上買東西,不用跑到店里,節約了人們很多的時間;如果在商店買東西付款的話,可以用支付寶、微信等網絡支付方式,就可以不用找零錢了。
說到不文明使用網絡呢?有的人喜歡熬夜用手機玩游戲,導致身體健康受損;還有的小朋友一直玩電子產品,引起眼睛視力嚴重下降,所以我們不能沉溺于網絡,讓我們理智的運用網絡,不但增加我們的知識面,獲得更多的知識,還可以提高我們的學習效率!
我愛有網絡的世界,請大家文明用網,讓網絡繼續給我們帶來方便吧!
共建網絡新文明征文6
當今世界,電腦已家電化,上網的普及率也不斷提高。它給人類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網絡就像一只巨型蜘蛛吐出的一張團團包住地球的“大網”,將每臺電腦都連了起來。電腦上出現的文字、圖像、聲音能在短短的幾秘內越過千山萬水。比如在北京的一臺電腦上寫一封信遞往悉尼,這封信沿這些“網”,僅6秒左右對方就能收到。人們還可以在電話里和親朋好友對話,不僅能聽清對方的聲音,而且屏幕上還有他的形象,讓人感覺遠在天涯海角的朋友近在咫尺,網絡似乎把龐大的地球縮小了,好像一個“地球村”。
網絡的益處不僅如此,人們還可以在網上讀新網、聽音樂、放電影;可以足不出戶購買商品;可以地電腦上上課、查閱資料……
網絡豐富多彩,功能齊全,是人類的好幫手。但如果運用不當成績非常好,長大了定老大學,反而會害了自己,特別是我們青少年,很容易受網絡的不良內容的誘惑。安徽的王小強在班里成績較好,我姑姑和他一村,常說他自從家裝了電腦,上課他總開小差,總想著電腦上的游戲;他每天一回家,作業也不做打開電腦打網上游戲。一會兒是《賽車》,一會兒是《CS》,一會兒又是《畫魂道》,《傳奇》,打個沒完沒了,最后成績成了下等。我正想到他家去看看他,請教,姑姑對我說:“不行了”,小強的成績猛退,下等了!不有一些人迷上網絡犯罪。南京一初三學生,迷上了網絡游戲,他經常逃學進“網吧”。由于每一次都輸錢幾百余塊。對一個初三學生來講,如此巨大的債怎么還呢?他試看“勞本”但又輸光,金錢債使他走向了犯罪之路……。
那么,怎樣才算正確運用網絡呢?首先,對游戲、聊天要適可而止。第二,如果網友在談話中提到“見面”、“錢”的話題要三思而后行。北京一女孩子就因為輕易相信網友見面,被網友綁架。第三,不要給別人發送“電腦病毒”。
只有人人都做到這幾點,網絡文明才能真正“進萬家”。
【共建網絡新文明征文】相關文章:
共建網絡新文明征文(通用7篇)11-15
共建網絡安全征文(通用5篇)10-18
2017最新文明在我家征文05-15
共建平安校園征文07-10
共建平安校園征文02-21
生態文明你我共建征文11-07
共建清潔美麗世界征文11-12
生態文明你我共建征文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