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誦讀征文教師優秀作品

時間:2023-05-17 16:13:08 征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經典誦讀征文教師優秀作品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征文吧,征文具有主題鮮明、內容清楚的特點。那么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征文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經典誦讀征文教師優秀作品,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經典誦讀征文教師優秀作品

經典誦讀征文教師優秀作品1

  我常常在想,我應該架設一座“興趣的橋梁”,搭起從經典詩文走向孩子們心靈深處的道路。讓經典去影響、感染孩子們,讓經典去陶冶每個孩子的靈魂,讓他們被經典深深地吸引,對經典愛不釋手。那么,這座“興趣的橋梁”該怎么搭呢?結合我切身的教學實踐和各處“取經”來說,我覺得應該這么做:

  一、營造濃厚的誦讀氛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為了給孩子們創設一個濃厚的文化氛圍,調動他們誦經典的積極性,在班級文化建設上我著實下了一番功夫。在我的調動和帶領下,大家上下一心,團結協作,打造出了以《水墨書香》為主題的班級文化特色。成立了“書香圖書角”,孩子們自愿捐書,從學校圖書室內借書等形式來充實圖書角,爭取人手至少三本書。旨在在激發讀書興趣的同時,引導孩子們欣賞書籍,那么就從欣賞經典開始吧!另外,我帶領孩子們自己開動腦筋DIY了一份“讀書卡”,上面有“主要內容”、“讀后感想”、“好詞佳句摘抄”等內容,其內容豐富、新穎獨特,深受孩子們的喜愛。每過一段時間,孩子們就會根據自己讀書的情況認真填寫“讀書卡”,然后張貼在教室里“攜一縷書香”一欄中,供大家交流分享。書香班級的打造著實為孩子們營造了濃厚的閱讀氛圍,也為誦經典活動打造了良好的文化基礎。

  二、 開展多樣的誦讀形式,激發學生的誦讀興趣

  開展經典誦讀的形式其實可以是多種多樣的。

  首先是集體誦讀。集體讀也分男生齊讀,女生齊讀,男女生對讀,其次,根據讀的方法來分,有輕讀,引讀,朗讀,領讀,師生配讀,邊做動作邊讀等,方法靈活多變。在我帶領低年級小朋友讀《三字經》時,我從網絡上找了一段《三字經》的兒歌視頻,通過教室內的電子白板放給孩子們觀看,只見孩子們好奇的眼睛瞪的大大的,小嘴情不自禁地跟著視頻吟誦起來,并且邊讀邊手舞足蹈,看到他們那一張張認真的面龐,那種有內心而發的喜歡和快樂,我由衷地感到欣慰。另外,為了更好地鞏固和加深記憶,每天放學路上,我會帶領孩子們一起吟誦《三字經》;課間活動的時候,我邊帶著他們玩耍,邊領著他們朗誦詩歌,總之,力爭讓孩子們隨時隨地能夠誦經典,讓經典順其自然地融入孩子們的生活。

  三、舉辦“誦經典展示會”,為孩子們搭建交流的平臺

  為了給孩子們搭建一個展示的平臺,我經常舉行“誦經典展示會”。在展示會上,孩子們可以把自己喜歡和熟悉的經典作品以講故事、誦讀詩文、根據詩文作畫、排成小故事、短劇等形式展示出來。記得有一次展示會上,8歲的崔瑞娜同學為我們吟誦了一首《江南(漢樂府)》,她聲情并茂的吟誦感染了在場的每一個人,尤其是她現場創作的水粉畫《魚戲蓮葉圖》更是惟妙惟肖,引得贊嘆聲一片。

  《弟子規》中有許多哲理深刻的故事,如“孟宗泣竹”,孟宗,三國時江夏人,少年時父亡,母親年老病重,醫生囑用鮮竹筍做湯。適值嚴冬,沒有鮮筍,孟宗無計可施,獨自一人跑到竹林里,扶竹哭泣。少頃,他忽然聽到地裂聲,只見地上長出數莖嫩筍。孟宗大喜,采回做湯,母親喝了后果然病愈。后來他官至司空。后人有詩云:淚滴朔風寒,蕭蕭竹數竿。須臾冬筍出,天意報平安。“孟宗泣竹”是說母親冬天生病要吃竹筍,孟宗到竹林里去找,他的孝心感動了天地,冬天長出了許多竹筍。在我帶領孩子們讀《弟子規》的那段時間里,孩子們就根據自己的理解編排了《孟宗泣竹》這個短劇,另外還有《孟母三遷》、《孔融讓梨》等,他們的表演情真意切,深入人心,特別感人。孩子們不僅能熟誦經典,還能根據自己的理解把經典以獨特的形式展示出來,這就是創新和進步,同時也體現了我們經典誦讀活動開展以來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激發學生對經典詩文的興趣,其實還有很多好的方法,這就需要我們做一個有心人,不斷地去研究和探索。做了一個用心的老師,相信你會有更大的'收獲! 經典誦讀感言

  人們常說,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從小我就喜歡看書,總是為書中不同的人物形象或故事情節所癡迷,回首看來,如今的我如此喜歡中國文學大抵是從小就練就的吧。

  中華古韻傳承上下五千年,浩瀚的歷史長河下,歷經了多少的年代變遷,歲月輪回,每一個年代的消逝也都留下了一部文明巨著,這些都是如此令我癡迷。

  從小到大搬了幾次家,但是不管搬到哪里,家里總有一席之地是用來放書架的,那里總是擺滿了我淘來的各種文學書籍,有的已經不知道被翻閱了多少遍,留下了歲月的痕跡,泛黃的紙張,過往的歲月,一本書也代表了我的一段人生。

  那時候離家不遠有個電影院,門前每天都有一個文弱的似書生一般的老頭在那里賣書,他賣的書和別人的不一樣,因為他賣的書都是舊的,那些泛黃的紙張,被翻閱成了古銅色的封面,翻開一頁總能聞到一股特別的味道,不知道為什么,對于那泛黃的紙張和特別的味道我是那么的喜歡,長大了才知道,這是因為我是一個念舊的人,越是經歷時間長的東西越能讓我為之心動。老頭在賣書,但是他似乎并不是為了賣書而賣書,他總是坐在自己帶來的馬扎上捧著一本書,喝著一杯水,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別人來看書他也不招呼,別人蹲在一邊只看不買他也不管不問,后來我才知道,他也是一個喜歡文學的人,以前是做老師的,退休之后就想到了將曾經看過的書賣掉,我曾問他心疼賣掉自己的書嗎?他笑著說:“心疼,但是既然有人愿意買別人看過的書,那也說明他是愛書的人吧,讓喜歡的人買去也就不心疼了。”那時候并不明白他的話,但是我和他成為了忘年之交,我沒事的時候總是跑到他的書攤前,免費看自己喜歡的書,在那里,我讀了《西游記》、《三國演義》......現在想來,如今身上若隱若現的俠肝義膽之情也是從那時候被書中的人物形象所影響而潛移默化來的吧。

  后來賣書的老頭不知道什么原因再也不來了,但是我心底的那份文學夢始終沒有破滅,路過書店,總是喜歡進去淘幾本書,看著家中塵封的書籍,充滿歲月味道的紙業,總讓我想起賣書的老頭兒,家里的書架終于再擺不下我買的新書了之后,我決定將曾經讀過的書送人,這時候我才明白老頭曾經說過的那句話,送掉自己喜愛的書是心疼的,但是被喜歡的人拿去也就不心疼了,看著幾個有相同喜好的朋友欣喜若狂的捧著我曾經夢寐以求的書籍的時候,我的內心是幸福的。

  不管最初還是現在,學習文學的夢想卻在我心里日趨發芽,是的這個夢想在我心底已經存封了多年,我多想現在就去實現。也許是時代在變遷了,很多人越來沉迷于網絡小說,走進書店,店家永遠在推薦的是知名網絡作家的新書,而我始終不為所動,也許我是跟不上時代潮流的,但是我知道只有那些有了歲月的書籍才是我最想要的,如果有機會我愿意用一生的人生來探究中國近代文學,實現自己的夢想,也為更多的文學愛好者傳遞健康的文章。

經典誦讀征文教師優秀作品2

  經典浸潤人生

  偉大的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年的悠久文化歷史,這里孕育著文明,傳承著經典,中華文化寶庫中的經典文章猶如一顆顆晶瑩璀璨的明珠,光彩奪目、熠熠生輝,散發著彌久不散的幽香。近年來,我市積極開展“經典誦讀活動”,師生如沐春風,積極投身于其中,我們誦讀經典、傳承文明、凈化心靈、滋養人生。不知不覺中,一縷縷書香已經彌漫了校園,一篇篇經典如春風化雨般漸漸滋潤孩子們的心田,悄悄地規范了他們的言行,歡娛了他們的生活。這,就是經典誦讀的力量!

  我常常在想,我應該架設一座“興趣的橋梁”,搭起從經典詩文走向孩子們心靈深處的道路。讓經典去影響、感染孩子們,讓經典去陶冶每個孩子的靈魂,讓他們被經典深深地吸引,對經典愛不釋手。

  一、營造氛圍,彌漫書香

  20xx年3月,我和50個天真可愛的孩子,共同組成了團結、活潑、和諧、向上的班集體——小螞蟻班。在小螞蟻班中,處處彌漫著濃郁的書香氣息,“螞蟻書屋”是孩子們最喜歡的地方,原木的書架、綠色的書柜、充滿生機的綠植,彩色的墻壁,教室就是小小的圖書館。“蟻寫蟻畫”、“螞蟻風彩”、“螞蟻誦讀樂園”、“讀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等版塊班級文化,用于展示學生的讀寫繪、共讀讀后感和好書推薦卡。置身于詩意的'文化氛圍中,孩子們也不知不覺地愛上閱讀,自然而然地親近經典。

  除了師生誦讀,小螞蟻班還提倡親子誦讀。每次的家長會,我會抓住時機,對家長進行培訓,調動家長和孩子制訂親子誦讀計劃;要求家長和孩子一起誦讀古詩文,互相學習和鼓勵,開展班級讀書分享會,家長參與其中,讓家長感受學校的書香文化,期末評選出書香家庭。通過活動,不僅給孩子創造了一個誦讀古詩文的好環境、好氛圍,更重要的是筑起了一道家長和孩子溝通的橋梁,讓家長和孩子都受益匪淺。

  二、經典誦讀,形式多樣

  經典誦讀對于學生來說,是單調枯燥乏味的。我本著“直面經典,不求甚解,但求背誦,終生受益”的思想,引導孩子多讀,即可朗朗出聲地誦讀,也可低唱慢吟地誦讀,讓孩子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低年級教學時,我會經常采用教師領讀,學生跟讀,孩子們剛接觸經典時,年齡小,識字少,孩子不知怎么讀,所以在老師的帶領下,學生會模仿著老師讀出韻味來。然后,為了激發學生興趣,我讓孩子們當小老師領讀,這樣好多孩子提前做足了功課,為了正當小老師,還沒有學習就開始主動誦讀了。再后來,我繼續形式多樣的讀,一小組領讀,其他小組跟讀,男女生賽讀。師生對讀,生生對讀。一年級的孩子剛剛步入校園,天真活潑,喜歡游戲,我根據詩歌內容設計了“拍手歌”:“你拍一,我拍一,一月梅花香又香。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你拍三,我拍三,三月桃花連十里。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春風有意艷桃花,桃花無意惹詩情;你拍六,我拍六,六月荷花滿池塘。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你拍九,我拍九,九月菊花初開放。秋菊能傲霜,風霜重重惡。本性能耐寒,風霜其奈何!”邊拍手邊誦讀古詩,既能消除學習的疲勞,又能激發學生誦讀詩文的興趣。

  高年級我會采取集體誦讀。集體讀也分男生齊讀,女生齊讀,男女生對讀,其次,根據讀的方法來分,有輕讀,引讀,朗讀,領讀,師生配讀,邊做動作邊讀等,方法靈活多變。總之,教師只有變換各種方法指導學生熟讀,引起學生的注意,激發學生的興趣,那朗朗上口的“經典美文”才能吸引學生。

  三、經典誦讀,快樂成長

  “小螞蟻班”的學生,不僅會背詩文,還會運用詩句給課堂添彩,為班級增光。郭文璐同學枝在我國歷史悠久,在水果王國中地位高貴,是“果中珍品”;王夢雷同學在《賞月》一文中,引用“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這些膾炙人口的詩句,抒發了小作者在港澳回歸后,思念臺灣同胞,盼望寶島回歸,祖國統一的拳拳愛國之心。久而久之,班級學生形成了學習古詩、積累語言、理解運用的良好氛圍。

  孩子們還把經典誦讀融入到生活中,在家中“弟子規,圣人訓,首孝悌,次謹信。”這些育人自身德行的弟子規,他們通過自己的言行把正能量傳送給家長,讓家長也受益匪淺。孫佳樂的媽媽說,以前兒子不講衛生、不愛干凈,現在不僅在家幫忙干活,還能夠把自己的衣服地疊的整整齊齊,問兒子怎么知道整潔了,孩子用:“冠必正,紐必結。襪與履,俱緊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亂頓,致污穢。”回答了她,家長非常開心。

  在學校連續舉辦的六屆“沐浴書香”系列讀書節活動中,孩子們自編自導的經典誦讀節目多次獲得學校一等獎的好成縛。在洛陽市組織的“經典誦讀”匯演中,我班的《書香夢少年夢中國夢》》獲區一等獎、市二等獎;《少年志中國夢》獲市一等獎的好成績。每一次的活動,都是孩子們人生中難忘的一次經歷,他們專注的表演,讓臺下觀眾為之叫好,孩子的眼神傳遞出太多的內涵,這一雙雙眼睛仿佛在說:以書為伴,讓四季看我們成長吧!

  書聲瑯瑯,開卷有益,文以載道,繼往開來。我們堅信孩子們的成長,將受益于千古美文的文學滋養——“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的理念;“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的心胸;“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的母子情;“吾將上下而求索”的探索精神,這一切,都將成為孩子們終身受益的財富。

  書香的魅力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中華經典在歷史的長河中承載著五千多年的文化內涵。燦若星河的經典詩文凝聚了一代代圣賢的大智大慧,也影響和指引了一代代華夏龍的傳人。近年來,我市積極開展了“經典誦讀活動”,全體師生如沐春風,積極投身于其中,在經典詩文的花園中盡情汲取著中華文化的精髓,誦讀經典、傳承文明、凈化心靈、滋養人生。不知不覺中,一縷縷書香已經彌漫了校園,一篇篇經典如春風化雨般早已漸漸地滋潤了孩子們的心田,悄悄地指教了他們的言行,歡娛了他們的生活。這,就是經典誦讀的力量!

經典誦讀征文教師優秀作品3

  著名作家余秋雨說過:在孩子們還不具備對古詩文經典的充分理解力的時候,就把經典交給他們,乍一看莽撞,實際上是文明傳承的絕佳措施。朗誦經典,旨在培養學生朗讀興趣,激發學生在各種活動中的朗讀欲望,有勇氣在公眾面前表達自己,展示自己。

  兩年來,我們在學校誦讀社團的建設中,因地制宜的開展工作,主要通過對孩子們的形體訓練、禮儀訓練,吐字發音訓練等,學習朗誦方法和技巧,培養誦讀經典美的感悟力,培養了學生的自信心、朗誦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本社團成員來源于9個班對朗誦有興趣的同學,共33人。社員們學習態度端正,每個人都給自己設定了計劃和目標,帶著任務參加社團。每次社團活動之前,指導老師都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能做到學習任務心中有數,每一位學生都能夠“時常切磋”、“實戰演練”,從而有所獲、有所得,老師能對孩子的每次上臺表演作出評價和肯定,學生也在自我評價、互相評價中有所收獲。

  在指導學生經典誦讀的工作中,我們始終圍繞新課標指出的“朗讀是閱讀教學中最經常、最重要的訓練”這一理念展開。將其融匯于正常教學之中,與課堂教學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同時,學生朗讀能力的提高也能激發其對語文和中國文化的熱愛。

  我們的工作主要進行了兩個板塊,技巧訓練以及對朗誦作品的賞析與品悟。技巧訓練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板塊來教學:發聲發音、繞口令、禮儀教學(坐姿、站姿與走姿)、表演技巧、童謠表演、古詩學唱。

  字音字詞是基礎,首先要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仔細聽他們的朗讀,我發現主要存在兩個問題,一是讀錯音、讀別音,這主要是因為孩子不認識字或者多音字不能準確運用,孩子們讀準字詞,是讀準句子的前提,同時也應該多積累識記一些簡單常用的多音字。二是多字、漏字,低段的孩子們讀書時“指讀”,也許能讓孩子們做到口、眼、心、手并用,提高注意力,達到讀準確、讀通順的目的。

  繞口令是為了激發孩子的興趣,同時鍛煉舌頭的靈活度,以比賽形式進行,孩子們興趣高昂。在禮儀教學設計中,是從儀態角度出發,為孩子的表演打基礎,之后進行學生的表演,寓教于樂,教學運用。童謠表演給學生充分的想象空間,自己設計動作,小組合作表演,靈活運用之前課堂所學的發音和禮儀等,力求在讀中悟情,在演中體會,在合作中分享快樂與成功。

  古詩學唱也是孩子們非常喜歡的一項活動,課堂中大家配動作,看視頻,學唱了不少古詩,既有鞏固已學的古詩,又學了新的古詩,在音樂節奏中加深了記憶。同時,教師聲情并茂的范讀和演唱又具有一定的感染力,能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調動他們的積極性。

  在學生掌握一定的朗誦技巧時,其朗誦效果就有了較大的提升,但仍然存在不少問題,最主要的就是朗誦時老是浮飄于作品之外。

  曾經在上經典誦讀社團課時,我常會用多種手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朗讀積極性。然而,有時候看似熱鬧的朗讀,卻缺乏明確的目標指引,只是為了“讀”而“讀”,它似乎成了形式而不是需要,這樣的讀,效果和意義并不大。比如,在訓練篇目《滿江紅》時,我先讓學生觀看了相關背景資料視頻,播放了名家范讀,于是孩子們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后,輪番登場,但是總體看僅僅是聲音夠大,表情、動作夠夸張,但還是不夠走心。我們分析了下原因,認為我們將本節課朗誦的形式和目的搞混了。朗誦的最終目的是為在一定朗誦技巧的指引下,為孩子們創設美的架構,使之心靈與作品契合,這是一種聲音與心靈的修練。于是我們又回到文本,逐字逐句解讀體會,重點將“恨”與“怒”表現出來,隨之,孩子們漸漸讀出感覺了,朗誦中也能夠打動自已了,進而有了相應的表現力。

  從此,我們在上課時,除了技巧的訓練外,更加關注學生對作品的.悟,對作者的心靈溝通,取得了一定效果。因此,只有先感動自已的誦讀才能打動別人,才有美的表現力。

  經典浸潤人生,書香伴我成長。經典誦讀是一次心靈的旅程,可以浸潤在人生的每一個方面,可以為生活增添無限美麗的色彩。同樣,經典誦讀也猶如一道亮麗的風景,為我校師生帶來了一片勃勃生機。在陪伴孩子們徜徉在誦讀經典的美妙旅途中,能時時看到孩子們臉上幸福的笑容,真好!

  經典誦讀感言

  經典詩文是我國古典文學的精華,是文學史上最具有生命力的瑰寶。它歷經歲月陶洗,千錘百煉,積淀了中華先民幾千年來的價值觀念,人格精神和審美意識。千百年間,萬口傳誦,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成為我們民族約定俗成的教科書。對師生人格的養成和情操的陶冶,對民族精神的養育,都有其他任何手段所無法代替的作用。

  誦讀千古美文,傳承華夏文明。今年3月份,本著學習和鍛煉的心態,我報名參加了高新區首屆“高新之春詩文朗誦比賽”。作為一名青年教師,我深刻的意識到自己的青澀、稚嫩以及不自信。第一次參加這種類型的比賽,竟然順利闖入決賽,在初賽還得到三個評委的綠牌,這三個評委是區領導聘請市里的在朗誦界知名專家來擔任。雖最終與獎項無緣,仍舊慶幸自己收獲頗多。

  記得那天校長通知教師們區里要舉行這項比賽的時候,我就已經摩拳擦掌躍躍欲試了,但因缺乏自信和勇氣,我猶豫了好幾天,到底要不要參加。當我躊躇不定的時候,校長點名讓我和一名女教師必須參加。可是,距離比賽時間不多了,我認為詩歌的選材很重要,通過向資深語文教師請教,選擇適合自己的題材,選了很多詩歌,嘗試之后,我依然沒能很好的駕馭這些詩歌,沒能把詩中的感情完整的傳達出來。我想,這樣的題材不占優勢,難度也大,考慮到準備的時間比較少了,最后決定自己原創一首贊美詩。自從高新區加入新教育以來,整個區的教育事業蒸蒸日上,呈現出了在落后中迅猛奮進的勢頭,那就創作一首贊美高新區教育人的詩歌吧。

  拿破侖說過:“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直接地說,我參加這次比賽,肯定是想拿獎的。比賽結束成績出來時,看到自己與獎項無緣,心里是有失落感的。可最后我是帶著微笑離開賽場的,因為我是打心眼里為自己高興的。對我自己而言,我已經贏了。至少我將自己心中感想用詩歌在眾人面前表達出來,盡管我的朗誦沒能感動大家,但是我感動了我自己。

  回想起比賽中獲獎的師生們,他們都是精神飽滿,熱情洋溢地展現了個人的風采和魅力,他們的聲音鏗鏘有力,他們的神情灑脫自若;一篇篇名篇佳作,經過教師們精心編排,學生吟誦表演,將朗誦與音樂融為一體,達到文學和藝術、傳承與發展的完美統一,他們出色的表演,贏得了評委老師和現場觀眾的熱烈掌聲。讓人無一不感受到詩歌美文帶給人們心靈的震撼,感受到祖國文化的博大精深。

  這場比賽正如一場潤物無聲的春雨滋潤著我的心靈,這些純潔美好的詩文“入我耳,進我心,動我情”,它時時刻刻提醒著我,徜徉經典,傳承文化是我們做教師的責任。回首和孩子們一同走過的誦讀之路,我感慨著;我欣慰著!

  比賽雖然結束了,但是我們的誦讀正在進行時。我利用每周早讀誦讀經典,課堂上采用多種形式的朗讀,如:教讀,齊讀,分小組讀,分男女讀,抽讀,領讀,賽讀等。孩子們尤其喜歡教讀,喜歡自己當小老師,他們預先把后面未教的部分讀了后,都積極來爭取當老師教其他的孩子。在讀經的過程中,他們感受到了讀書的快樂,感受到了被別人需要的幸福,感受到了成功的體驗。特別是學困生,通過讀經覺得其實讀書并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從而增強了學習的自信心。在孩子們讀的時候,我也常常跟著他們一起讀。

  在班里開展的誦讀活動學生才是最大受益者。他們學習文化科學知識固然重要,而經典的誦讀在小學階段更是重要,既鍛煉了他們的記憶力,又讓他們學到了很多為人處世、學習生活的方法,潛移默化地學到了內心的安靜而充實,如果長此以往,將有效地去除現代少年的普遍浮躁、貪圖享受的不良品質。經典教人孝順,教人平和,教人勤勞,教人惜時,教人仁義,教人禮儀,教人誠信,這些,正是我們現在的孩子們迫切需要學習和糾正的。

  雖然經典誦讀的開展讓我們收獲了很多,但也有不足之處,就是讀的時間還不夠多,不夠連續,容易遺忘,讀的內容也不夠多,讀得較慢,課外閱讀雖然布置了,但落實得不夠好。因此,要讀得多和讀得快,就是將來我應該思考和實踐的方向。

  如說我們的心田是一塊最普通的土地需要陽光、雨露、肥料和辛勤的耕耘,那經典詩文就是那陽光、惠風和細雨。只要你愿意時時刻刻去吮吸去領悟去誦詠,那我們的理想之花一定會開得更艷持得更久。讓我們繼續誦讀吧!好好地擁有它,記住它。讓它來凈化我們的心靈,讓它來耕耘我們心中的土地,提升我們的品位,弘揚中華民族之精髓,更讓它引領我們克服重重困難,向成功邁進吧!

【經典誦讀征文教師優秀作品】相關文章:

感恩老師征文優秀作品06-13

經典誦讀征文06-12

經典誦讀征文精選01-27

書香三八征文優秀作品08-09

關于四有教師征文的優秀作品06-13

教師節征文32號優秀作品08-13

誦讀經典征文06-12

保護環境征文的優秀作品06-13

消防安全征文優秀作品(集錦)01-29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一线北 | 亚洲人成在线在线 | 亚洲中文字幕乱码专区 | 日韩欧美国产第一页 | 丝袜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第一产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