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搶救工作制度(通用15篇)
隨著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制度起到的作用越來越大,制度是一種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規章或準則。大家知道制度的格式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護理搶救工作制度,歡迎大家分享。
護理搶救工作制度 1
一、目的
及時、迅速、有效搶救病人的生命,使重危病人轉危為安,提高搶救成功率。
二、適用范圍
急、危重病人的搶救。
三、要求
1、醫生未到以前,護理人員應立即監測生命體征,根據病情及時給予吸氧、吸痰、建立靜脈通道,必要時立即行人工呼吸和心臟按摩、配血、止血等,并為進一步搶救作準備。
2、根據病情可設特別護理,嚴密觀察病情和搶救效果。
3、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和查對制度,對病情變化、搶救經過、各種用藥等詳細交接,記錄要及時詳實。口頭醫囑在執行時,應加以復述。所有藥品的空安瓿經兩人核對后方可棄去。
4、搶救器材及藥品必須力求齊全完備,基本搶救藥品(包括搶救車上藥品)應全院統一編號,定位放置、定量貯存,定人保管,每班檢查,用后隨時補充。
5、護理人員必須熟練掌握各種器械、儀器性能及使用方法,搶救物品一般不外借,以保證應急使用。
6、搶救車各部位標記清楚,搶救物品、器械、藥品按規定位置放置。
7、做好病人與家屬的`解釋及安撫工作,必要時與單位聯系。
8、做好搶救、登記及搶救后的處置工作。
護理搶救工作制度 2
1、搶救工作在科主任、護士長領導下進行。護士長負責組織和指揮護理人員對重危病人進行搶救護理。參與人員必須全力以赴,明確分工,緊密配合,聽從指揮,堅守崗位。
2、如遇重大搶救,護士長應及時向護理部匯報,并接受護理部的組織、調配和指導。
3、當搶救病人的.醫生尚未到達時,護理人員應立即監測生命體征,嚴密觀察病情,積極搶救。根據病情及時給氧、吸痰、建立靜脈通道,必要時立即進行心肺復蘇、止血等,并為進一步搶救做準備。
4、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對病情變化、搶救經過、搶救用藥等,要詳細、及時記錄和交班。口頭醫囑在執行時應加以復述,搶救后請醫生及時補開醫囑。
5、護理人員必須熟練掌握各種器械、儀器的性能及使用方法。
6、各護理單元應備有搶救車,搶救車內搶救物品、器械、藥品應按醫院統一規定放置,標記清楚。定位、定量放置、定人保管,檢查無誤后一次性鎖封存并簽名,以保證應急使用。啟用后必須及時補充、清點、檢查、封存。每月至少清查一次。
7、做好搶救登記及搶救后的處置工作。
護理搶救工作制度 3
(1)凡搶救藥品、物品必須固定在搶救車上,保持一定的基數,編號排列,定位放置,每日檢查,每班清點,保證隨時應用。
(2)建立搶救車藥品、物品登記本,做到帳物相符,班班交接。
(3)建立搶救車藥品、物品平面示意圖,確保醫護人員能夠及時獲取搶救藥品和物品;建立搶救車藥品批號登記表,對于有效期低于6個月的'藥物,用紅色標識做好標志,確保先進先用,有效期不足1個月的藥物應送藥房按程序換領合格批號的藥物。
(4)搶救藥品、物品做到五固定:定數量品種、定點放置、定人保管、定期消毒滅菌、定期檢查維修;二及時:及時檢查維修、及時領取補充。物品有明顯標記,不準任意挪用。
(5)搶救必備物品齊全、性能良好,處于備用狀態,完好率達到100%。無菌物品標識清晰,保存符合要求,確保在有效期內。
(6)搶救藥品齊全,標簽清晰,無變色、變質、過期失效、破損現象。每個藥盒內只能放置一種藥品,按藥物失效期的先后放置和使用。
(7)各科室搶救車內的搶救藥品按要求統一配備,專科急救藥品須經科主任審核定出種類、數量、規格、劑量配備,搶救車須定點放置,定人管理,保證安全和使用方便。
(8)搶救藥品、物品使用后,24小時內補充齊全,如因特殊原因無法補齊時,應及時交班,在交班登記本上注明并報告護士長協調解決,以保證搶救患者時能及時使用。
(9)封存搶救車管理:封存前護士長(或分管護理人員)和另一名護理人員按基數本清點藥品、物品,核對無誤后用封條封存,雙人簽名并填寫封存時間。護理人員每班檢查封條的完好情況并做好記錄;每月由護士長和分管護理人員啟封檢查搶救車內藥品、物品一次,并做好記錄。
(10)非封存搶救車管理:每班按基數本清點藥品、物品,并做好記錄,護士長每周檢查一次,并做好記錄,賬物相符。
護理搶救工作制度 4
為了加強急救車管理,確保急救用物完好率100%,統一制定急救車管理規范如下:
1、急救車用物包括常用物品及藥品,所有用物保證質量、功能齊全,處于應急狀態。
2、常用物品包括:輸液、輸血、靜脈注射所用物品;吸痰所需物品;吸氧所需物品;急救包;吸引器及所需配件,監護電極片;血壓計,聽診器,手電筒,配電盤,手套等。
3、常用藥品:各病區根據專科要求及急救特點備急救藥品,藥品放置以規范并方便急救使用為原則。每種急救藥盒內的藥品應按使用有效期排列從左至右由遠至近,先用最右邊,補充時置于最左邊(左進右出)。
4、根據本病區急救車結構制定:急救車平面圖、急救藥品應知應會、急救藥品一覽表。
5、急救車管理做到“五定”:定數量品種、定點放置、定專人管理、定期消毒滅菌、定期檢查維修。
6、急救車上不得放置任何雜物,保持清潔、無塵、用物齊全、規范。
7、“急救車管理制度”、“急救藥品、物品最近效期登記表”附于急救物品交接本首頁,護理人員必須人人熟悉。
8、各班依照急救車一覽表進行交接并規范填寫交接登記本,責任人每周檢查急救物品兩次并進行登記簽名,護士長每周檢查急救物品一次,紅筆簽名。(封車管理者見第九條)
9、急救車封車管理:各病區根據急救車使用頻率選擇是否實行封車管理,如果實行封車管理須做到:
(1)封車前雙人檢查,物品和藥品的有效期至少在一個月以上,并在封條上注明封車起止日期和檢查者(2人)。
(2)必須全封,封車時間為一個月。
(3)急救或檢查時方可打開急救車,一旦打開必須按上述要求重新檢查后再封車。
(4)急救車使用后實行誰使用誰負責,必須在本班內及時整理、補充完整,重新封車,并在急救藥品物品登記本上記錄(時間使用后補充完整已封車)。
(5)護士長做到周周檢查,紅筆簽名。責任人每周檢查登記(填寫方式為:日期急救藥品物品完好封條狀態簽名)。護士長、責任人每月全面檢查急救車一次,進行登記簽名,登記時間必須與封條時間一致。
(6)班班交接檢查急救車封條情況并登記簽名。
護理搶救工作制度 5
1、搶救車內物資及藥品由護士長和辦公(總務、專業)護士負責管理。
2、建立搶救車物資及藥品交接班本,放于搶救車旁,并按要求認真核對填寫數量。
3、搶救物資及藥品必須完備,定人保管、定位放置、定量儲存、定時檢查,搶救藥品在失效前3個月到藥房更換。
4、搶救結束后,由當班護士對各種搶救藥品、器械進行及時清理,并填寫“搶救車物資及藥品交接班本”,再由護士長和總務護士補充、核對后貼封條并簽名。若未使用,則每月由護士長和總務護士補充,核對后貼封條并簽名。
5、護士長每月對病室護士進行搶救物資及搶救技能培訓一次,并進行抽查。每人必須熟記搶救藥品的位置、用途、劑量、用法等,熟練掌握各種搶救儀器的性能及使用方法。
6、搶救車封條需班班交接,并在“搶救車封條交班本”上簽名。
護理搶救工作制度 6
一、定期對護理人員進行急救知識和急救技能培訓,提高其搶救意識和搶救水平,危重患者就地搶救,待病情穩定后才能移動。
二、搶救時做到人員到位,明確分工,密切配合,聽從指揮,行動敏捷,有條不紊,分秒必爭。在醫生到達之前,護士不可離開患者,應立即進行急救處理,根據患者病情予以吸氧、吸痰、測量血壓、建立靜脈通道、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配血、止血等。
三、參加搶救人員必須熟練掌握各種搶救技術和搶救常規,確保搶救工作的順利進行。
四、嚴密觀察病情變化,準確、及時填寫患者護理記錄單,記錄內容完整、準確。
五、嚴格交接班制度和查對制度,在搶救患者過程中,正確執行醫囑。口頭醫囑要求準確清楚,護士執行前必須復述一遍,確認無誤后再執行,保留安瓿以備事后查對。及時記錄護理記錄單,來不及記錄的于搶救結束后六小時內據實補記,并加以說明。
六、搶救結束后及時清理各種物品并進行初步處理、登記。
七、認真做好搶救患者的各項基礎護理及生活護理。煩燥、昏迷及神志不清者,加床檔并采取保護性約束,確保患者安全。預防和減少并發癥的`發生。
八、為確保搶救工作順利進行,每班核對搶救物品,班班交接,做到帳物相符。各種急救藥品、器材及物品應做到“五定”:定數量品種、定點放置、定專人保管、定期消毒滅菌、定期檢查維修。搶救物品不準任意挪用或外借,必須處于應急狀態。無菌物品必須注明滅菌日期,保證在有效期內使用。
九、做好搶救后的清理、補充、檢查及家屬安撫工作。
護理搶救工作制度 7
1、各科搶救工作應由科主任和護士長負責組織和指揮,對重大搶救需根據病情提出搶救方案,并立即呈報院領導,凡涉及法律規定,要報告有關部門。
2、搶救室專為搶救病員設置,其他情況一般不得占用。
3、一切搶救藥品、物品、器械、敷料力求齊全完備,定人保管,定位儲存,不準任意挪用或外借。
4、藥品、器械用后均需及時清理、消毒,消耗部分應及時補充,放回原處,以備再用。
5、每日核對一次物品,班班交接,做到帳物相符。
6、無菌物品須注明消毒日期,超過一周重新滅菌。
7、每周須徹底清掃、消毒一次,室內禁止吸煙。
8、搶救時對搶救人員要按崗定位,遵照各種疾病的搶救程序進行工作。搶救過程中要嚴密觀察病情,記錄要及時詳細,用藥要準確。
9、對危急病人就地搶救,待病情穩定后方可移動。
lO、嚴格交接班制度和查對制度,對病情變化,搶救經過及各種用藥等要詳細交代,所有使用后的藥品安瓿,須經二人核對后方可棄去,執行口頭醫囑時,應加以復核。
11、要及時與病人家庭及單位聯系。
12、每次搶救病員完畢后,要做現場評論和初步總結。
護理搶救工作制度 8
搶救工作是否迅速、及時、有效和衡量醫院業務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標志,是護理工作中的`一項和重要的任務。
一、組織形式及人員安排
凡沒有設搶救中心的單位,各科應指派有一定臨床經驗和技術水平的醫生和護士擔任搶救工作。各種搶救工作應由科主任、護士長負責組織和指揮。對重大搶救需根據病情提出方案,并立即呈報院領導。凡涉及法律糾紛,要報告有關部門。
二、保證搶救藥品及器材裝備的供應
搶救器材及藥品必須力求齊全完備。要定人保管、定位放置、定量貯存,用后隨時補充。值班人員必須熟練掌握各種器械、儀器性能及使用方法。搶救物品一般不外借。以保證應急使用。
三、嚴格執行搶救制度
(一)參加搶救人員必須全力以赴、明確分工、緊密配合、聽從指揮、堅守崗位,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醫生未到以前,護理人員應根據病情及時給氧、吸痰、測量血壓、建立靜脈通道,進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擠壓、配血、止血等。并提供診斷依據。
(二)嚴密觀察病情,記錄要及時詳細,用藥處置要準確,對危重病人應就地搶救,待病情穩定后方可搬動。
(三)日夜應有專人留守,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和查對制度,對病情變化、搶救經過、各種用藥等要詳細交接及記錄,所有藥品和空安瓿,須經兩人核對方可棄去。口頭醫囑在執行時,應加以復核。
及時與病人家屬及單位聯系。
除做好搶救記錄、登記和消毒外,搶救完畢,須做好搶救小結。
護理搶救工作制度 9
1、由專職人員負責搶救車管理,實施封條管理制度。
2、每班核對搶救車封條,核對無誤由交接班雙方簽名;搶救車封條有誤需對搶救車內所有藥品、物品、器械實施認真、詳細核對,交接班雙方確認無誤后,重新貼上封條并由交接班雙方人員簽名。
3、每班檢查藥品的規格,批號及有效期,發現異常及時更換,必要時報告護士長或藥房主任。
4、常規每周檢查搶救車的'急救設備的性能。(血壓表、聽診器、插銷板、手電、開口器,簡易呼吸器,負壓吸引器)保持性能良好使之處于備用狀態;使用后進行徹底清潔、消毒,并檢查其性能,并按要求注明責任人姓名及日期。
5、搶救車保持清潔整齊,藥品一目了然。放置合理便于使用。
6、藥品及設備出現短缺或不合格時應及時維修更換,及時補足。
7、搶救物品登記本與實物必須相應對應,不應有缺項,多項;
8、常規每日用清水擦拭外殼一次,每月徹底清潔一次;每次使用后徹底清潔;搶救傳染病人使用搶救車后,須用250mg/L含氯消毒劑清潔搶救車內外,再用清水擦拭,如有特殊病人或疫情發生時濃度升為500mg/L。
9、搶救過程中如有質疑情況發生應保留用藥后的空瓶以便提供搶救的客觀依據。
10、護士長定期抽查搶救車內的物品準備情況,發生問題及時解決。
11、搶救藥品及用物,因搶救病人消耗后,應及時清點補充,已處于備用狀態;
12、原則上不得挪用搶救車上的藥品及器材。
護理搶救工作制度 10
1、為保證搶救工作順利進行,設專人負責搶救車管理,保持清潔整齊,放置于固定位置,即,第一治療室或重病人集中收治房間(原二級監護室)內近門處,不得隨意挪動更換。
2、設置搶救車物資卡,標明藥品、物品放置位置及名稱、劑量及數量,并按卡放置。
3、護理人員應熟悉搶救車備用的物品、藥品、儀器放置位置,熟練掌握搶救儀器的性能、使用方法,熟記常用搶救藥品的用法和劑量。
4、各種急救藥品、物品分類存放,標簽清晰,做到“四定”(定種類、定數量、定位放置、定人管理)、“三無”(無過期、無變質、無失效)、“三及時”(及時檢查、及時維修、及時補充),
5、做好搶救車的交接班工作。清點搶救車內藥品及物品的數量,質量及有效期等,檢查各類急救設備的性能,并做好記錄,確保其完好、適用。
6、搶救車上的藥品及物品只限搶救時使用,不得隨意挪用和外借。
7、搶救車上必備藥品按醫院統一編號排列,定位存放。其擺放應依照編號由近到遠、由左到右的順序排列,方便取用
8、藥盒內藥物按失效期遠近由左至右排列,最左邊的'為效期最遠,最右邊的為效期最近,使用時遵循“左進右出”原則,即先使用近效期藥物。
9、各種急救物品、藥品使用后須及時整理、清潔、消毒、補充,搶救所使用的空安瓿,須經二人核對、補記醫囑后方可棄去近效期藥物應在到效期六個月之前到藥房更換,更換時需有互換藥品的名稱、效期、批號等的記錄
護理搶救工作制度 11
搶救是醫院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也是最為緊急和關鍵的一個環節。在病人突發狀況下,及時有效的搶救工作能夠挽救生命,但若是出現操作失誤等問題,將會給病人和其家屬帶來不可挽回的損失。因此,建立一套嚴謹的護理搶救工作制度,能夠有效規范搶救行為,降低意外發生率,提高搶救成功率。
制度范圍
本制度適用于醫院各科室的搶救工作。
制度目的
為規范醫務人員搶救行為,保護病人健康和生命安全,提高搶救工作質量。
制度內容
1.搶救值班制度
各科室責任護士每日輪值,如值班護士因不可抗力無法按時到崗,則須提前交接班,確保24小時值班不間斷,以保證搶救工作的高效進行。
2.搶救流程要求
(1)病情判斷
護士在發現病人突發狀況時應迅速判斷病情,按照緊急與否及病情的穩定性等進行分類。
(2)立即通知醫生
護士判斷病情后,應立即按照通知流程通知醫生,并將病人具體情況進行詳細描述,確保醫生能夠迅速響應并提出有效的治療方案。
(3)注重搶救細節
在搶救過程中,護士應注重細節,全力配合醫生做好各種處理工作,如止血、氧氣吸入、急救包的開放等。
3.搶救過程記錄
護士在搶救過程中,應詳細記錄各項措施和醫生的操作,以保證后續評估和分析。
4. 搶救后處理
搶救結束后,責任護士應及時向家屬介紹病情及搶救措施,提供相關資料,安撫家屬情緒,消除他們對醫院的疑慮和不信任。
5. 評估與反饋
護士應定期收集、總結搶救經驗,及時反饋問題,不斷改進搶救總體效能。
制度執行
制度執行由責任護士負責,監督護士執行紀律由各科室負責人。
制度追究
護士若出現違規行為,將被予以處理,并承擔相應的.責任,嚴重者將面臨追究責任的后果。
6.結論
建立護理搶救工作制度,能夠降低醫療錯誤率,提高搶救成功率。醫護人員要加強自身職業素養及技能水平,加強學習,不斷提高自身專業知識和技能,真正做到為病人服務,減少對病人造成擾亂和損害的行為。共同照顧好每一個生命,是我們職業擔當的重要部分。
護理搶救工作制度 12
一、遇到危急重癥患者,醫護人員應以高度的責任心和同情心,立即全力以赴進行搶救,做到分工明確,緊密配合、聽從指揮,嚴格執行各項操作規程。嚴禁發生對患者漠不關心或推委扯皮的'現象。
二、立即打開急診室,將患者安置在床上,醫生根據病情測量血壓、做心電圖或心電監護、化驗等,或行心肺復蘇、壓迫止血等,并立即通知上級醫師及科主任,同時向患者家屬交代病情,必要時讓家屬在病歷上簽字。
三、護士根據病情及醫囑,給予氧氣吸入、盡快打開靜脈通道(一般輸生理鹽水),加入藥物并調節滴速等。
四、嚴密觀察病情,醫生詳細做好病程記錄及搶救記錄;護士做好治療記錄;轉院者做好轉診記錄。務必保存各種病歷資料。
五、搶救工作應由主管醫師主持,中搶救組長或主管院長主持,值班期間由值班醫師主持;必要時根據病情提出搶救方案,并及時與病人家屬及單位聯系,凡涉及法律糾紛的患者要報告有關部門。
六、嚴格執行查對與交接班制度,對病情變化、搶救經過、各種用藥要詳細記錄,所用藥品的空安瓴須經兩人核對方可棄去;口頭醫囑在執行時應與醫生加以復核,搶救結束后立刻補記書面醫囑。
七、如患者轉院,可選120急救站,外傷或大出血患者應立轉院。
八、危重患者,或經搶救無效患者死亡,應立即向主管院長或院長報告。
九、搶救完畢應總結搶救經過,每周業務學習討論急救病例,以便總結經驗,改進工作。
護理搶救工作制度 13
為有效應對各類突發事件,特別是在我院醫療事件的發生,使應急搶救工作有效、有序進行,切實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根據醫院實際情況,制訂本預案,請全院各科室認真學習并貫徹執行。
(一)、指導思想:
圍繞建設和諧社會目標,本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一切為了人民健康的宗旨,把人民群眾的生命放在首位,爭分奪秒、竭盡全力,做好各類醫療事件的'應急搶救工作。
(二)、組織領導:
為加強應急搶救工作的統一指揮和領導,提高應急搶救工作的效率,醫院成立應急搶救工作領導小組,其主要職責是:接到各類醫療事件后,迅速趕赴搶救現場,組織有關人員,迅速投入搶救工作,調配必要的搶救藥品、物品、設備等資源。成員組成
(三)、工作措施:
1、 應急搶救小組成員負責在最短時間內將“醫療事件”情況上報醫院領導。
2、醫院領導接到信息后,迅速動員、組織、協調搶救工作,根據醫療事件實際情況,必要時報告上級行政、衛生部門。
應急搶救小組護士職責
1、在急診搶救小組護士長領導下工作,醫護密切配合,爭分奪秒積極搶救病人。
2、做好搶救室各項準備工作,保持藥品、器械、儀器、設備、材料等齊全、完好,使之處于應急狀態。
3、急診分診后按不同專業就診,對疑有傳染病者應及時隔離就診,做好消毒隔離工作。
4、對所有急診病人進行詳細登記,主要項目包括病人姓名、性別、科別、年齡、職業、轉歸(觀察、入院、手術、轉院、等)及就診日期。
5、對危重病人應立刻安排搶救,通知有關醫生、護士,必要時通知相關領導,積極組織搶救。
6、掌握和了解病情,必要時做好生命體征監測并記錄。對病情變化應隨時作出應急處理。
7、必要時協助辦理掛號、繳費等手續,對無陪護者想法法與家屬取得聯系。
護理搶救工作制度 14
一、護理搶救工作制度的重要性
護理搶救工作是醫療護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涉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也關系到患者的身心健康。建立護理搶救工作制度可以為搶救工作提供有力支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
1.明確搶救工作的責任分工。
一個好的護理搶救工作制度必須明確搶救工作中的各個環節的責任分工。從接診患者、現場急救到轉移患者等。在救治過程中誰負責什么,誰來銜接,在搶救過程中減少意外。同時從全局的角度規劃急救中心各個區域的職責,若一個醫院由多個急救區域進行拆分,就需要建立屬地區域護理搶救工作制度以便于患者快速、無縫地接受搶救預備和后續治療工作。
2.確定救治流程。
救治流程的.制定必須遵循醫學規范,根據不同的病情制定不同的搶救方案,運用科學的搶救技術來救治患者。在搶救過程中避免出現違反職業規范的不當操作。定期對流程進行審視和更新,確保護理搶救工作能夠最大程度地保障患者安全,并提高工作效率。
3.創造良好的護理團隊。
護理搶救工作需要共同的合作和高效的協作。從護理團隊成員素質的提高,到工作熟練度的加強,這都是護理搶救工作推進的基礎。例如,護理人員必須經過專業培訓并通過安全,血壓和抽血等對護理學的考核,能夠參與到搶救工作中,并在協同中完成搶救任務。そして、定期進行團隊交流,分享各自的經驗和技巧,不斷提升團隊整體搶救能力。
二、護理搶救工作制度的建設和完善
1.完善護理搶救工作制度文檔
一個完善的護理搶救工作制度必須包括相應的制度文檔,如:《搶救流程規定》、《搶救任務分工制度》、《搶救器械設備清單》、《搶救操作標準》等。這些文檔必須更新及時,以保證護理搶救工作制度的適應性和有效性。
2.提高護理搶救工作人員素質
對于那些想參與護理搶救工作的護理人員來說,他們必須擁有一定的搶救經驗和基礎知識,并經過專業培訓。這些培訓內容應當包括基礎的搶救技術、搶救設備的應用方法、搶救器械的選用與靈活使用等,以及應急搶救技能的提升。
3.優化護理器材設備管理
搶救設備及器材是醫療搶救工作的重要保障,醫院需要定期檢修和更新搶救設備。此外,醫院還需要制定相關的搶救器材管理制度,對器材進行及時清理及消毒,確保器材的有效性和安全使用。需對不同種類的器材進行歸類,標明器材特性以及相應的清洗、消毒(滅菌)程度,以防出現器材混亂、輸錯等嚴重后果。
總之,護理搶救工作制度的建設和完善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建立一個完善的護理搶救工作制度可以為搶救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不僅能夠保護患者的生命安全,同時也能夠提高醫療人員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
護理搶救工作制度 15
1、搶救車內藥品(毒麻藥)、物品、液體及衛生,由治療班護士專人負責,要嚴格執行搶救車藥品物品管理制度,治療班護士換班時要嚴格交接搶救車內藥品(毒麻藥)液體并登記,交接人雙方簽字。
2、負責人要定期清點、檢查藥品的質量,防止積壓變質,如發生沉淀、變質、過期、標簽模糊不得使用。
3、搶救車內藥品(毒麻藥)、物品、液體使用后及時補充,補充后不同批號的藥品(毒麻藥)、物品、液體及時登記。有效期小于3個月的掛警示卡標識,提示使用距有效期小于1個月的.藥品,要立即更換或銷毀并記錄。各班認真交接搶救車內的藥品、物品不得丟失,當班護士用后及時清理、消毒、補充。
4、搶救病人執行口頭醫囑時,當班護士應與醫生再重復一次,無誤后方可執行,防止發生差錯。搶救病人時所有用過的藥品安瓿經兩人核對后,方可棄去。
5、治療班護士每周對搶救車內藥品(毒麻藥)、物品、液體的質量及有效期檢查一次,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做好記錄并簽字。6.治療班協助督促總務班更換無菌物品,定期清理搶救車內衛生。
7、搶救車內所有藥品、物品、器械不經護士長同意一律不得外借,否則后果自負。
8、治療班交接前徹底清點,檢查治療柜內所有注射藥品(藥柜內所剩藥品)特別應對藥品有效期進行檢查,以免藥品積壓過期,同時將搶救車內所要一次性物品,液體徹底更換,并做好記錄。
9、質檢員每周對搶救車內藥品(毒麻藥)、物品、液體仔細檢查,做好記錄,并簽字。10.護士長不定期進行質控檢查,對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并整改。
【護理搶救工作制度】相關文章:
護理搶救工作制度01-31
護理搶救工作制度08-07
護理搶救工作制度優秀02-09
護理搶救工作制度(精選15篇)06-07
搶救工作制度10-02
搶救室工作制度01-23
搶救工作制度(熱)10-07
(優選)搶救工作制度10-08
搶救工作制度【集合】10-03
搶救工作制度[優選]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