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最新優質護理管理制度(通用26篇)
在發展不斷提速的社會中,很多場合都離不了制度,制度一般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辦事規程或行動準則,也指在一定歷史條件下形成的法令、禮俗等規范或一定的規格。那么什么樣的制度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最新優質護理管理制度,歡迎大家分享。
最新優質護理管理制度 1
1、由護理部、科護士長、病區護士長、臨床帶教老師等組成臨床護理教學小組,負責對見習、實習護士學生及進修護理人員的教學工作。
2、臨床實習帶教必須具有豐富臨床經驗和責任心強的護師擔任。
3、根據見習、實習護士學生或進修護理人員的教學計劃,有目的的`開展各項教學活動,包括教學查房、專題講座、病案分析、技術操作示范、教學質量評估和教學質量檢查評比等,并定期進行考試、考核、保證完成教學任務,提高教學質量。
4、護理部要定期檢查,不斷總結交流教學經驗,提高教學質量。
5、實習或進修人員在院期間,必須遵守醫院的有關規章制度,聽從醫護人員指導,努力學習,爭取上進。
6、每科實習結束時,護士長、帶教老師應對護生進行?谱o理與基礎護理相結合的考試,并對學生的素質修養,理論技術及技能作出評價。
7、凡擔任教學的兼職老師,要按教學計劃的安排,認真備課和講課。
最新優質護理管理制度 2
1.護士應熟悉所管危重患者的病情、診斷、治療及護理,正確實施基礎護理和?谱o理,密切觀察患者病情,做好相關急救準備。如患者病情變化,應立即通知醫生處理,及時、客觀、準確做好護理記錄。
2.護士下班前除做好護理病歷記錄外,必須將危重患者病情、治療、觀察重點,向下一班護士以書面及床頭兩種形式交班,不得僅做口頭交班。
3.實行危重患者護理質量三級控制,責任護士負責全面評估患者護理問題、制定詳細的護理計劃、落實各項護理措施,并向責任組長匯報,責任組長需及時查看危重患者護理工作落實情況。對護理疑難問題,應匯報護士長進行討論后落實護理方案。
4.實行危重患者主管護士參與醫療查房制,以利于制定正確、科學、合理的護理計劃。
5.對病情復雜、護理難度大,涉及多個專業科室護理的'危重患者,科室需上報護理部,必要時組織全院護理專家實行全院護理會診。
最新優質護理管理制度 3
1、病房護理工作由護士長負責管理,各級護理人員積極協助。
2、與患者進行積極的溝通與交流,做好心理護理和健康教育指導,為患者提供及時的護理服務。
3、患者住院期間不得外出,若有特殊情況,必須經主管醫師批準并簽外出協議后方可離院,按時返院。
4、病房應保持整潔、舒適、溫馨、安全,避免大聲喧嘩。工作人員要做到走路輕、關門輕、操作輕、說話輕。
5、病房陳設要整齊、潔凈,室內物品和床位要定位擺放。
6、督導保潔員保持病房清潔衛生,認真執行衛生清掃日計劃、周計劃。定時房間通風,嚴禁吸煙和隨地吐痰。
7、護理人員必須穿戴工作服,服裝整潔。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遵守各項操作規程。
8、病房被服、用具按其基數配給病員使用,出院時清點、收回消毒。
9、每月召開一次患者座談會,征求意見,改進病房工作。
10、病房內不得接待非住院患者,不會客,工作時間不打私人電話。
11、護士長全面負責病房財產、設備,建立賬目并指派專人管理,定期清點,嚴格交接班制度,如有遺失及時查明原因,按規定處理。
最新優質護理管理制度 4
1、在科主任的領導下,病房管理由護士長負責,科主任積極協助,全體醫護人員參與。
2、嚴格執行陪護制度,加強對陪護人員的管理,積極開展衛生宣教和健康教育。主管護士應及時向新入院患者介紹住院規則、醫院規章制度,及時進行安全教育,簽署住院患者告知書,教育患者共同參與病房管理。
3、保持病房整潔、舒適、安靜
4、安全、避免噪音,做到走路輕、關門輕、操作輕、說話輕。
5、工作人員應遵守勞動紀律,堅守崗位。工作時間必須按規定著裝。病房內不準吸煙,工作時間不聊天、不閑坐、不做私事。治療室、護士站不得存放私人物品。原則上,工作時間不準接私人電話。
6、患者被服、用具按基數配給患者使用,出院時清點收回并作終末處理。
7、護士長全面負責保管病房財產、設備,并分別指派專人管理,建立賬目,定期清點。如有遺失,及時查明原因,按規定處理。管理人員調動時,要辦好交接手續。
8、病房內不接待非住院患者,不會客。值班醫生與護士及時清點非陪護人員,對可疑人員進行詢問。嚴禁散發各種傳單、廣告及推銷人員進入病房。
9、注意節約水電、按時熄燈和關閉水龍頭,杜絕長流水長明燈。
10、保持病房清潔衛生,注意通風,每日至少清掃兩次,每周大清掃一次。病房衛生間清潔、無味。
最新優質護理管理制度 5
護理工作是神圣的事業,每次醫療護理活動,每個環節都與人民群眾切身利益,與醫院榮辱興衰息息相關,各級各類護理人員務必樹立強烈的安全意識和崇高的責任感。預防和杜絕護理差錯事故的發生。
1、加強護理人員醫德醫風教育及安全意識教育,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的思想及責任感,樹立質量第一、信譽第一的觀念不病人提高有效的高質量的安全護理,最大限度地減少和杜絕護理差錯的.發生。
2、貫徹落實各項醫療護理規章制度,嚴格履行崗位職責認真執行交接班制度,查以制度,危重病人交接班,搶救制度、消毒制度隔離等。
3、嚴格執行各種疾病護理常規及操作規程,護理人員在執行各項操作時,不可隨意簡化操作程序,不可存有絲毫僥幸心理。
4、對可能發生危險的醫療護理設備在使用前要對操作者進行培訓與考核,要建章建制,加強設備保養與維修,手術器械要先準備充分,并檢查其安全性能是否正常。
5、全面進行質量教育,定期檢查與考核,加強對護理人員專業技術培養,不斷更新專業知識,提高護理質量。
6、醫院設立醫療事故鑒定委員會并定期活動,分析和研究醫療護理安全工作狀況,提出改進意見。對己發生的醫療護理糾紛、差錯、事故要認真做好調查、及時上報,組織討論,并提出處理意見及有針對性的改進措施。
最新優質護理管理制度 6
一、事故分類及評定標準
1、護理差錯事故是指護理人員在醫療活動中,違反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過失造成患者人身損害的事故。
2、事故等級分類:一級醫療事故指造成患者死亡或重度殘疾的事故;二級醫療事故指造成患者中度殘疾、器官組織損傷導致嚴重功能障礙的事故;三級醫療事故指造成患者輕度殘疾、器官組織損傷導致一般功能障礙的事故;四級醫療事故指造成患者明顯人身損害的其他后果的事故。
二、一般差錯分類標準
醫療差錯是指由于責任和技術上的原因,發生或影響診斷和治療上的問題,延誤病人的搶救,雖未造成患者致死、致殘,也未造成嚴重功能障礙,但給患者帶來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其中使病人帶來一定的痛苦、損害,但無嚴重不良后果者為嚴重差錯;無不良后果者為一般差錯。一般差錯又分為一類一般差錯和二類一般差錯。
1、一類一般差錯是指由于差錯增加病人一般性、短暫、輕微痛苦,雖未加重病情,但對病人有直接或間接影響。
主要表現:
、佩e用特殊藥品,如安定注射液、氯硝安定等精神藥物無不良后果。
⑵靜脈輸液滲出血管外,造成較大范圍腫脹,但未造成感染;
⑶靜脈注射刺激性液體滲出血管外,但未造成壞死;
、仍诒景鄡冗`反管理規定,病人被其他病人輕度傷害或自傷,增加病人痛苦;
⑸二級護理病人逃跑,24小時內被找回,無不良后果(不包括性質嚴重者)。
2、二類一般差錯是指差錯未造成病人任何不良后果者或不良影響的差錯。主要表現:
⑴二級護理病人傷人、自傷,形成皮下血腫或表皮破裂;
、铺幚磲t囑錯誤、發錯一般藥物及錯做治療:
、俣喟l、少發一般口服藥物或多注射、少注射一般藥物,如維生素類及一般輔助藥物;
、谝话阒委熕幬锇匆幎ńo藥時間超過或提前2小時以上;
、锹、錯采集一般標本,對治療無影響;
⑷器械、敷料、溶液未定期消毒和檢查。
三、事故、差錯登記報告制度
1、各科室建立事故、差錯登記本,及時登記發生事故、差錯的經過、原因、后果,護士長及時組織討論與總結。
2、發生差錯事故后,要積極采取搶救措施,以減少和消除由于差錯事故而造成的.不良后果。
3、發生事故或嚴重差錯后,責任者應按《院安全報告制度》進行報告。
4、發生事故或嚴重差錯的有關各種記錄、檢查報告、造成事故的藥品、器械均應妥善保管,不得擅自涂改或銷毀,并保留病人的標本,以備鑒定。
5、差錯事故發生后,按其性質與情節分別組織全科、全院有關人員進行討論,以提高認識,吸取教訓,改進工作,并確定事故性質,提出處理意見。
6、發生差錯事故的科室或個人,如不按規定報告,有意隱瞞,事后給領導或他人發現時,按情節輕重給予處分。
7、護理部應定期組織護士長分析差錯事故發生的原因,并提出防范措施。
最新優質護理管理制度 7
1.在科主任領導下,護士長全面負責手術室管理。
2.工作人員管理:
2.1手術室工作人員,必須嚴格遵守手術室各項規章制度。
2.2進入手術室時必須穿戴手術室專用的隔離衣、褲、拖鞋、一次性口罩、帽子。有皮膚感染灶或呼吸道感染者,不得進入手術室,特殊情況呼吸道感染者需戴雙層口罩。手術室工作服不能在手術室以外的區域穿著。
2.3進入手術室人員未取得院級管理部門的許可,任何個人、科室及媒體不得攜帶各種攝影器材進行手術拍照、錄像。任何人員不能將移動通訊工具帶入手術間使用。
2.4除參加手術的醫護人員外,其他人員不得進入手術室。見習學生和參觀者,需有老師帶領或經醫務處或護理部批準,并通知手術室護士長和有關科室的科主任。見習或參觀者,須在指定的手術間內參觀,并接受手術室工作人員的管理和指導,不得任意游走及進入其他的'手術間。然任何違規者,手術室負責人有權拒絕其進入手術室,并通知有關部門。
2.5手術室24小時值班制,值班人員應堅守崗位,不得擅離職守,以便隨時進行各種緊急手術;颊哌M入手術室由護理人員陪伴,保證患者安全。
2.6手術室工作人員暫離手術室外出時,需向護士長請假,征得同意并安排好工作后方可離開。
3.環境管理:
3.1保持室內肅靜和整潔,嚴禁吸煙和喧嘩,值班人員需要就餐者應在指定地點就餐。
3.2無菌手術與有菌手術應分室進行,有接臺手術時應先做無菌手術,后做有菌手術。兩臺手術間進行空氣消毒。
3.3手術每周徹底清洗、消毒一次,每月做細菌培養。如果超過標準,應立即分析查找原因。如有特殊感染應及時上報感管理科。
3.4感染性手術應放置感染手術間,術畢嚴格按消毒程序處置房間及物品。感染性手術未做細菌培養,手術后按特殊感染手術處理。
3.5接送手術病人的推車應嚴格區分內用和外用,不得混用。
4.手術室的藥品、各科手術儀器、急癥器械物品及特殊手術用品由專人保管,定期檢查、檢修、補充,以保證手術正常進行。
5.手術室按時接手術病人,持手術通知單,核對病房、患者姓名、年齡、性別、床號、手術名稱、手術時間、手術部位,詢問是否禁食、是否注射術前用藥,帶好病歷及X光片等。
6.手術室應對患者做詳細登記,按各科手術統計并上報有關科室。
7.手術切下的標本妥善保存,由專人負責送檢,與病理科嚴格交接。
最新優質護理管理制度 8
1、手術室工作人員必須嚴格執行無菌技術,除參加手術人員及相關工作人員外,其他人員不得入內。
2、凡進入手術室人員必須更換衣褲鞋帽,穿隔離衣戴口罩,嚴禁佩戴各種飾物,化濃妝。
3、手術人員離開手術室外出時,應更換外出衣鞋,手術完畢后,衣褲鞋帽口罩要交還,保持更衣室環境衛生。
4、手術室內保持安靜,不可大聲說笑。禁止帶私人通訊工具入內,除特殊緊急情況外,一般不傳私人電話。
5、患呼吸道感染、皮膚病、面部、頸部、手部有感染者,原則上不可入室。若必須入室須戴雙層口罩,感染部位要嚴密封閉。
6、按手術通知單和病歷查對姓名、性別、年齡、手術名稱、手術部位、化驗單和藥物等。
7、手術前、關閉體腔前、體腔完全關閉后,皮膚完全縫合后,護士應清點臺上每一件物品兩遍,并準確記錄。
8、手術室各種物品應定位放置,用后及時歸還。手術室一切器械物品未經領導允許,一律不得外借,以確保手術所需,防止院內交叉感染發生。
9、手術室對手術病人要做好詳細登記,按月統計,定期上報領導。
10、每日手術結束后,要嚴格檢查水電,確保醫療安全。
最新優質護理管理制度 9
1、工作制度
1.1在科主任領導下,由護士長負責管理,主治醫師和技師給予必要的.協助。
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和操作常規。
1.2血液透析室工作人員必須具有高度責任心,堅守工作崗位,嚴禁擅離職守,做到對患者服務熱心、觀察病情細心、處理問題耐心。
1.3進入中心須穿工作服、戴工作帽、換工作鞋;操作時戴口罩。
1.4注意觀察患者透析時狀況,及時處理問題。
1.5保持透析室清潔、整齊、舒適、安靜。
1.6定期進行透析用水、置換液、透析液的監測。
1.7治療室、水處理室每月做空氣細菌培養一次。
1.8備齊急救儀器設備和用物,專人負責每日清點,填充。
1.9原則上一律謝絕探視、陪伴,家屬請在門外等候,未經允許不得進入,以免增加感染機會。如需要進入時,需穿隔離衣,換拖鞋。
1.10工作期間,嚴禁在血透中心治療區用餐、會客、談笑,不得看書報、雜志。
2、消毒隔離制度
2.1血液透析室工作人員必須嚴格遵守無菌操作原則。
2.2任何人進入透析間應更衣、換鞋。
2.3嚴格劃分清潔區、污染區。
2.4各項操作必須嚴格執行規章制度和操作常規。
2.5設立乙肝、丙肝病毒陽性患者專用透析區、透析機。
2.6血液透析治療室每日早、中、晚(每班患者透析前后)開窗對流通風30分鐘,每日下班后紫外線照射消毒1小時。
2.7血液透析治療室一切清潔工作均應濕式打掃,地面及物體表面每日擦拭2次。
2.8血液透析治療室、水處理室每月做空氣細菌培養一次。
2.9每個月進行反滲水與透析液污染菌量的測定,每月對入、出透析器的透析液進行監測。
2.10工作人員定期進行乙肝、丙肝病毒標記物檢查。
最新優質護理管理制度 10
一、病房由護士長負責管理,?曝撠熱t師積極協助。
二、定期向病員宣傳講解衛生知識,根據情況可選出病員組長,協助做好病員思想、生活管理等工作。
三、保持病房整潔、肅靜、安全、舒適,避免噪音,做到說話輕、走路輕、操作輕和關門輕。
四、統一病房陳設,室內物品和床位要擺放整齊,固定位置,未經護士長同意,不得任意搬動。
五、保持病房清潔衛生,注意通風,每日至少清掃2次,每周大掃除1次。
六、醫護人員必須穿工作服,戴工作帽,著裝整潔,必要時戴口罩。病房內不準吸煙。
七、病員被服、用具按基數進行管理,并定期進行清點。
八、護士長全面負責保管病房財產、設備,并分別指派專人管理,建立賬目,定期清點。做到賬物相符。如有遺失及時查明原因,按規定處理,管理人員調動時,要辦好交接手續。
九、定期召開病人座談會,征求意見,改進病房管理工作。
十、病房內不得接待非住院病人,不會客。醫生查房時不接私人電話,病人不得離開病房。
最新優質護理管理制度 11
一、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及操作規程,確保治療、護理工作的正常進行。
二、嚴格執行查對制度,堅持醫囑班班查對,每天總查對,護士長每周總查對一次并登記、簽名。
三、毒、麻、限、劇藥品做到安全使用,專人管理、專柜保管并加鎖。
四、內服、外用藥品分開放置、瓶簽清晰。
五、各種搶救器材保持清潔、性能良好;急救藥品符合規定,用后及時補充;無菌物品標識清晰,保存符合要求,確保在有效期內。
六、供應室供應的各種無菌物品經檢驗合格后方可發放。
七、對于所發生的護理不良事件,科室應及時組織討論,并上報護理部。
八、對于跌倒、壓瘡、墜床做好高危因素的評估與防范措施的落實。
九、對于發現有異常心理狀況的患者要加強監護及交接班,防止意外事故的.發生。
十、認真執行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預案和危重患者搶救護理預案。
十一、嚴格執行手術確認制度與工作流程。
十二、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
十三、認真執行危急值報告制度。
十四、配合醫院做好安全用電、防火、防盜等安全管理工作。
最新優質護理管理制度 12
1、護理不良事件分為護理差錯、護理事故、在院跌倒、護理并發癥護理投訴及其他意外或突發事件。
2、護理部及各科室具備防范、處理護理不良事件的預案,并不斷修改完善。
3、發生護理不良事件后,當班護士要立即向護士長和當班醫生匯報,本著病人安全第一的原則,迅速采取補救措施,盡量避免或減輕對病人健康的損害,或將損害降到最低程度。
4、護士長要逐級上報不良事件的原因、經過、后果,并按規定填寫對應的登記表。情節嚴重的差錯、投訴或病人自殺等突發事件半小時內上報護理部,其他不良事件12小時內上報護理部,護理部及時了解情況,給予處理意見,盡量降低對病人的損害。
5、發生護理不良事件的各種有關記錄、檢驗報告、藥品、器械等均應妥善保管,不得擅自涂改、銷毀,必要時封存,以備鑒定。
6、護理部制定護理投訴和糾紛的`接待流程,熱情接待、認真調查、尊重事實、耐心溝通、端正處理態度,5個工作日內給予答復。重大護理投訴,上報醫院備案、討論。
7、護理不良事件發生后,病區和科室要組織護士進行討論,分析原因,提高認識、吸取教訓、改進工作。
8、執行非懲罰護理不良事件報告制度,并鼓勵積極上報未造成不良后果但存在安全隱患的事件以及有效杜絕差錯的事例。如不按規定報告、有意隱瞞已發生的護理不良事件,一經查實,視情節輕重給予處理。
9、各科室和護理部如實登記各類護理不良事件。
10、醫院成立護理質量管理委員會和護理技術管理委員會,對上述事件每月匯總進行討論,從制度合理性、制度執行、環節管理、工作流程、職業道德、主觀態度等方面綜合分析,根據事件的情節及對病人的影響,確定性質,提出獎懲意見和改進措施,在全院護士長會上傳達,共享經驗教訓,不斷提高護理工作質量。
最新優質護理管理制度 13
一、各科室應建立差錯事故登記本,對差錯事故發生的原因、經過、后果及當事人等內容應詳細記錄。
二、科室一旦發生護理差錯事故(含二級差錯,嚴重差錯事故)護士長應以書面形式上報護理部,由護理部向上一級領導匯報。
三、對發生的差錯事故應及時組織討論,汲取教訓,提出處理意見,制定出防范措施。
四、發生嚴重差錯事故后應立即組織搶救,以減輕不良后果。
五、科室對未能明確所發生嚴重差錯、事故的性質,應將發生的'經過和科室的意見以書面形式通過護理部上報院事故鑒定委員會裁決。
六、護理部每月應認真總結分析全院發生的護理差錯,定期在護士長會議上反饋,對全年無差錯事故的科室應給予表揚。
七、發生差錯事故的科室或個人,如不按規定報告,有意隱瞞,事后發現時,按情節輕重給予處分。
八、發生嚴重差錯或事故的有關記錄、檢驗報告及造成事故的藥品、物品、器械等均應按要求保管,不得擅自涂改,銷毀,以備鑒定。
最新優質護理管理制度 14
一、特級護理
指征:
1、病情危重,隨時會出現病情變化而需要搶救者。
2、各種重大手術、復合傷等需監護者。
護理要求:
1、設特別護理組,由專人護理。嚴密觀察生命體征及病情變化。
2、根據病情配備搶救器械及藥品能及時配合搶救。
3、制定護理計劃,書寫護理病案,認真填寫各種護理記錄及護理登記表。
4、正確執行各項治療護理措施,保證各輸液、引流管道通暢。
5、認真做好基礎護理:
。1)每天晨、晚間護理各一次,給于皮膚、頭發護理,每天更衣一次。
。2)每天口腔護理2—2次(包括洗臉、洗手)。
。3)每二小時翻身一次(或遵醫囑),褥瘡護理一日三次并做好會陰護理。
6、針對病人的心理狀態,做好心理護理及健康宣教。
二、一級護理
指征:
1、病情危重,需絕對臥床休息,生活不能自理者。
2、特大手術及各種大手術后1—3天,根據醫囑及病情。
3、昏迷、休克、腎衰、驚厥、子癇等。
護理要求:
1、嚴密觀察病情變化,每30分鐘巡視一次。
2、正確落實各種治療護理措施,按時詳細填寫護理記錄。
3、加強基礎護理,防止并發癥:
。1)床上沐浴每周一次,皮膚護理、頭發護理早、晚各一次。
(2)口腔護理包括洗臉、洗手早、晚各一次,晚間護理每天會陰清潔及洗腳一次。
。3)協助病人經常翻身,昏迷病人二小時翻身一次,褥瘡護理每班一次,要做好記錄。
。4)生活上給予周密照顧,按時喂飯、服藥,并送茶水、送便器到床邊。
4、認真做好心理護理,在巡視中做好入院宣教及康復指導。
三、二級護理
指征:
1、病重期急性癥狀消失,大手術后病情穩定,但生活不能完全自理者。
2、年老體弱或慢性病患者,不宜過多活動者。
3、普通手術者或輕型子癇者。
護理要求:
1、注意觀察病情,觀察特殊治療和特殊用藥后的反應及效果,每1—2小時巡視一次。
2、根據病情可在床上或床邊進行輕度活動。
3、協助病人做好晨、晚間護理,如洗腳、刷牙、洗臉等。并鼓勵病人多翻身。
4、針對不同疾病,做好衛生宣教及出院指導。
四、三級護理
指征:
1、一般慢性病,輕癥,術前檢查準備階段的'病人,正常孕婦等。
2、各種疾病或術后恢復期病人。
3、能下床活動、生活自理者。
護理要求:
1、每日巡視二次,掌握病人病情及思想情況,注意病人的飲食及休息。每日測體溫、脈搏、呼吸一次。
2、督促遵守院規,做好衛生宣教及健康教育。
最新優質護理管理制度 15
1、由護理部、科護士長、病區護士長、臨床帶教老師等組成臨床護理教學小組,負責對見習、實習護士學生及進修護理人員的教學工作。
2、臨床實習帶教必須具有豐富臨床經驗和責任心強的護師擔任。
3、根據見習、實習護士學生或進修護理人員的教學計劃,有目的的.開展各項教學活動,包括教學查房、專題講座、病案分析、技術操作示范、教學質量評估和教學質量檢查評比等,并定期進行考試、考核、保證完成教學任務,提高教學質量。
4、護理部要定期檢查,不斷總結交流教學經驗,提高教學質量。
5、實習或進修人員在院期間,必須遵守醫院的有關規章制度,聽從醫護人員指導,努力學習,爭取上進。
6、每科實習結束時,護士長、帶教老師應對護生進行?谱o理與基礎護理相結合的考試,并對學生的素質修養,理論技術及技能作出評價。
7、凡擔任教學的兼職老師,要按教學計劃的安排,認真備課和講課。
最新優質護理管理制度 16
一、目的
為合理安排和有效利用人力資源,充分調動護士的積極性,使個人潛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降低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實現醫院的組織目標,達到人與崗位、人與人、人與薪酬的.科學匹配,使護理人員結構優勢互補,進行全方位管理,提高群體工作效率,保證護理人才的培養和臨床護理質量。
二、要求
1.護理部對各級護理人員實行分層次培訓,制定不同層次護士的培訓計劃。
2.根據護士的學歷、職稱、工作能力等多方面因素進行綜合評估和考核后,對護理人力資源進行合理使用。
3.實行護理部考核護士長(半年一次)、護士長考核護士(每季一次)、護士評價護士長(半年一次)的考核機制,其他相關人員對護士長的考核在護士長聘用前進行。
4.優質護理服務示范病房設置責任護士、助理護士、護理員。
5.每年召開各層次護士座談會,了解護士分層培訓和使用情況并進行不斷改進,使護士的分層培訓和使用更規范。
6.制定?谱o士培養計劃,使護士的分層管理逐步規范。
7.各科護士長:從事業務指導、護理質量管理、職能科室協調、儀器維護,人力、財力資源管理。
8.調整薪酬分配,體現績效勞務;具體分配方案根據醫院新的績效工資分配制度執行。
最新優質護理管理制度 17
1.崗前培訓制度
助理護士、初級責任護士報到后,領取“崗前教育培訓安排表”,按規定接受培訓。培訓由護理部統一安排,主要以講座形式進行。培訓內容主要包括:
1)工作環境介紹:
、籴t院組織體系:組織機構、規模層次、功能服務、護理隊伍概況、護理組織結構、工作排班、整體護理工作現狀與護理程序應用等。
、卺t院環境:外環境(地理、人文、交通等)、內環境(科室布局、門急診、住院部、辦公區、生活區等)。
、坩t院制度:醫院管理制度、臨床工作安排及要求、臨床護理工作常規及制度、請銷假制度緊急事件處理、請示報告制度、合同護士管理條例及護理人員職責等。
2)工作態度培訓:學習醫德規范、醫護工作準則、有關規定、制度及要求,積極參加護理部每周組織的全院性業務學習。
3)護士素質培訓:儀表、儀容、舉止、行為、語言,護士工作服務理念、邏輯思維、應急搶救技巧、科學慎獨、協作配合、查對制度及安全意識、法律意識(包括勞動保護、醫療事故處罰條例、醫院感染等法律法規中的相關內容)等培訓。
4)培訓結束后要進行護理理論知識和技術操作考核,合格者才能留院工作和學習。未按要求完成崗前培訓者,不可入科學習和工作。
2.護士畢業后規范化培訓制度
護士畢業后規范化培訓依據不同學歷層次(大學本科、大學?、中專)分階段進行。醫療衛生機構的注冊護士應該接受和參加護士畢業后規范化培訓。護士畢業后規范化培訓按學分制進行,周期為2-5年,大學本科畢業生畢業后2年,大學?飘厴I生畢業后3年,中專畢業生畢業后5年完成護士規范化培訓內容。
省、市衛生行政部門制定護士畢業后規范化培訓的規劃,并指導和監督管理,醫院護理部組織實施。初級責任護士晉升高級責任護士、護士晉升護師(職稱)之前必須完成護士規范化培訓。
1)內容。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技能。
2)實施。在護理部組織下,由護士教育與科研管理委員負責制訂培訓計劃,并組織實施。不同學歷層次的護士在畢業后2~5年內,必須完成以下培訓內容,修滿相應的學時,獲得相應的學分,并且各項考核成績合格,方可認為已完成護士規范化培訓。
3)考核。
①考核項目:政治思想、醫德醫風、實踐時間、理論知識及專業,基礎護理操作和?谱o理操作。
①考核類型:在護理部組織下,由專科護理管理委員會按照培訓大綱對臨床護士進行階段考核和綜合考核。
、劭己藘热荩夯A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綜合能力。護士必須修完“三基”考核后方能參加綜合能力考核。
3.護士層級培訓制度
(1)各層級護士培訓重點
1)助理護士。
①醫院規章制度和病區管理制度。
、诙Y節禮儀訓練。
③病人衛生清潔。
、芟靖綦x技術。
、葆t院飲食種類、喂飯鼻飼飲食的要點及觀察。
⑥病人臥位與安全。
⑦出入液量、生活護理等內容的記錄。
、嗉本戎R和技術;醫院意外事故的緊急處理。
、岵》课拿氐墓ぷ鲀热、方法和技巧(計算機操作方法)。
、饴殬I安全防護的基本知識;職業暴露的緊急處理方法。
護理業務技術管理制度11其他。
2)初級責任護士(按護士畢業后規范化培訓執行)。
、傩蜗笏茉旒岸Y儀認識。
、诔R娂膊〖捌渥o理。
、鄢R姍z查治療。
、艹R娝幬铩
、莩R娮o理技術(包括cpr)。
⑥常見病人護理問題。
、咦o理記錄。
⑧相關法律、倫理與護理。
⑨問題分析與處理、文獻查證與閱讀、案例分析。
、馄焚|管理:護理品質概念介紹并參與活動。
3)高級責任護士。
、僦匕Y及疑難病人的護理(含身、心、社會層面個案評估)。
、诮】到逃。
③護理生涯規劃。
④護理與法律(醫療糾紛個案討論)。
、輪栴}分析與處理:個案分析,個案討論。
、奁焚|管理:如何制訂護理標準并參與活動;持續性護理品質改善之執行方法。
、呶C管理與處理。
、嘟膛c學。
(2)專業護士培訓重點
特殊護理崗位(急診、icu、、手術室、血液凈化、產科等)的護士,除完成護士規范化培訓外,還應接受相應專科的.業務技術培訓,并通過醫院?谱o理管理委員會的資格認證。
1)急診專業護士。
、僭呵凹本取
②急救基本理論與技能。
、奂痹\病情觀察與記錄。
④急救儀器設備。
、菁本人幬铩
、藜本裙ぷ髁鞒毯凸ぷ髦贫取
2)icu專業護士。
、傥V夭∽o理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
、诩本群捅O護技術。
③急救與監護儀器使用與管理。
、芘R床觀察、監護參數的臨床意義分析、判斷與記錄。
、菸V夭∪俗o理問題。
⑥消毒隔離和醫院感染控制。
、咝睦硎鑼c非語言交流方式。
、嗥渌簩?苅cu的相關知識和技能。
3)手術室專業護士。
、賴中g期護理基本知識和基本理論。
②手術體位。
、凼中g藥械管理。
、苁中g配合。
、菔中g標本管理。
⑥手術護理記錄。
、呤中g室區域管理、消毒隔離與感染控制。
、嘈g中麻醉意外與搶救。
⑨手術室護理常規及規章制度。
⑩其他。
4)血液凈化專業護士。
、傺簝艋纠碚、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
、谘簝艋-血管通路的護理。
、垩簝艋∪顺R娮o理問題與健康教育。
、苎簝艋某R姴l癥及護理。
、輧艋》繀^域管理、消毒隔離與感染控制。
、扪簝艋到y的管理。
、咂渌。
5)產科助產專業護士。
、賴a期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
②相關法律、倫理。
、壑a技術。
④新生兒急救技術。
⑤分娩期并發癥及救治。
、弈笅氡=〖夹g及健康教育。
、弋a科護理常規和規章制度。
、喈a房區域管理、消毒隔離與感染控制。
、崞渌。
4.護理管理干部培訓制度
1)二級(含二級)以上醫院護理部主任應接受省級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指定或認可機構的相應衛生管理崗位培訓,經考核和認證,獲得省級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委托或認可的機構頒發的合格證書。
2)科、區護士長應接受地、市級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指定或認可的機構相應衛生管理崗位培訓,經考核和認證,獲得地、市級衛生行政部門委托或認可的機構頒發的合格證書。
3)所有護理管理者必須持證上崗,參加培訓及培訓期間的考核結果作為任職和職務晉升的依據之一。
4)培訓重點:
、僮o理部主任衛生管理崗位培訓必須包括:現代管理原理、醫院戰略管理、多元化醫療服務需求、醫院人力資源管理、護理管理學、管理心理學、溝通與協調技巧、組織行為學、護理信息的轉化和利用、相關法律法規知識等方面內容。
、诳、區護士長衛生管理崗位培訓必須包括:醫院管理學、組織行為學、管理心理學、相關法律法規知識、溝通與協調技巧、護理部工作計劃解讀、時間管理知識、成本核算等方面內容。
、圩o理管理人員崗位培訓重在培養判斷決策能力、護理質量管理及控制能力、領導能力、協調人際關系和處理危機的能力。
5.護理人員繼續教育制度
1)繼續護理學教育是繼畢業后規范化專業培訓之后,以學習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術、新方法為主的一種終生性護理學教育。
2)繼續護理學教育的對象是畢業后通過規范或非規范化的專業培訓,具有護師及護師以上專業技術職務的正在從事護理專業技術工作的護理技術人員。
3)參加繼續護理學教育,既是護理技術人員享有的權利,也是應盡的義務。
4)參加繼續護理學教育活動(學術會議、學術講座、專題討論會、專題講習班、專題調研和考察、疑難病歷護理討論會、技術操作示教、短期或長期培訓等),為同行授課、作學術報告、發表論文和出版著作等,均視為參加繼續護理學教育。
5)繼續護理學教育以短期和業余學習為主。自學是繼續護理學教育的重要形式,各單位要積極提供有關的文字和聲像教材。參加的學習應堅持所學內容對口,符合本科室業務發展需要。
6)醫院護理人員繼續教育管理由護理部負責。護理部與各科室共同制訂護理人員的學習、培訓、進修計劃。參加繼續教育須提前提出個人書面申請,經科室簽署意見后遞交護理部審批。
7)護理部應建立繼續護理學教育登記制度。登記的內容應包括:項目名稱、編號、日期、內容、形式、認可部門、學分數、考核結果、簽章等。登記證由省繼續醫學教育委員會印制和發放,由本人保存。
8)護理技術人員須按規定取得每年接受繼續護理學教育的最低學分數,才能作為再次注冊、聘任及晉升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條件之一。
9)參加繼續教育學習原則上在院內進行,各類學分原則上參加院內或學校舉辦的繼續教育項目及學術活動中獲取。
10)護理技術人員每年最低學分數為25學分,其中i類學分須達到3-10學分,ⅱ類學分達到15-22學分。主管護師及其以上人員5年內必須獲得國家級繼續護理學教育項目授予5-10個學分。
6.護理人員外出培訓進修制度
1)針對各?频奶攸c和工作需要,護理部每年要有計劃地分批、分期選送表現優秀、有進取心的護理人員,去國外、省外、院外的相關科室進修,學習先進經驗,熟練掌握先進儀器、設備的使用技能等,培養專科和技術骨干。
2)醫院應按技術職稱為護士提供每年外出學習的時間,鼓勵護士外出參觀學習及參加各種形式的學術交流,并做到學習前有任務交代,學習結束兩周后將學習心得上交護理部,并匯報講課或推廣運用總結報告。且外出學習獲得的資料屬于公共財物,應上交護理部,供護理人員共享。
3)醫院應支持護士參加全脫產學習班,獲取大專、本科或研究生的學歷。
4)聘用護士外出參加業務活動以院內正式人員看待。
5)護士長應對本病區外出學習人員統籌安排,必須保證正常的護理工作不受影響。
6)護士長外出學習,提出外出期間病區護理工作負責人選,報護理部審核。
7)各?七x送護長或護士外出學習、進修時,護長或護士須向其上級申報。對于參加學習需占用工作時間者,參照醫院有關規定執行。
8)科護長每年選擇參加相關的全國性護理會議一次,開闊視野。
7.護士業務學習制度
1)全院性業務學習要實行簽到制度或記分制度,學分參照《廣東省繼續醫學教育學分授予細則》執行。
2)臨床科室的業務學習,每月不少于2次,學習時間根據各科室具體情況安排,護理部定期檢查。
3)科室設立業務學習登記本,每次的業務學習包括學習時間、內容、地點、主講人、參加人員等,均應做好記錄,并定期檢查個人學習筆記。
4)各科成立考核小組,制訂嚴格考核辦法,對護士的業務知識、操作技能等進行階段評價及年終考核。
最新優質護理管理制度 18
護理文書描述了病員住院的全過程,是正確分析診斷,治療和護理的第一首重要依據,它直接地反映了治療及護理質量。每位護理人員應認真、細致地觀察和了解病情,運用醫學理論知識進行綜合分析,及時準確地為醫療、護理提供依據。為了提高我院護理文書質量,做如下規定:
一、要求
1、護理病歷書寫嚴格按照江西省《病歷書寫基本規范(試行)》實施細則的基本要求進行書寫。
2、進一步提高全體護理人員對護理文書重要意義的'認識,要求護士長組織學習,全面落實。
3、各種記錄規格項目符合護理文書書寫檢查內容及評價標準。
4、記錄內容真實、準確、及時、客觀,項目齊全,字跡工整,清晰,無錯別字,格式正確,無漏記,統一用藍黑墨水書寫。
5、書寫要實事求是,對患者負責,能提供必要的法律依據。
6、對于護理觀察病情描述時,應突出重點,簡明扼要,使用醫學術語,各項記錄內容與記錄時間相互對應,能客觀地反映病情變化,護理措施,執行醫囑情況,治療和護理效果等。
7、因搶救急;颊,未能及時書寫病歷時,護理人員應在搶救結束后6小時內據實補記,并加以說明。
8、每份病歷要求90分以上,全院護理文書書寫合格率≥95%。
二、檢查方法
1、要求各科護士長或質控小組成員,對本科室護理病歷進行質控檢查,每周一次,有記錄。
2、護理部組織每季度抽查歸檔病歷(每個科室10份)進行集中檢查,檢查中發現問題及時反饋病區護士長,并做好記錄,提出改進措施。
3、每月院護理文書質控小組到病區檢查運行病歷抽查的結果,有記錄,評價及反饋措施。
最新優質護理管理制度 19
一、醫院成立由分管院長、護理部主任、科護士長組成的護理質量管理委員會,負責全院護理質量管理目標及各項護理質量標準制定并對護理質量實施控制與管理。
二、護理質量實行護理部和科室二級控制和管理
病區護理質量控制組(1級):由2—3人組成,病區護士長參加并負責。按照質量標準對護理質量實施全面控制,及時發現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對出現的質量缺陷進行分析,制定改進措施。檢查有登記、記錄并及時反饋,每月填寫檢查登記表及護理質量月報表報上一級質控組。
護理部護理質量控制組(Ⅱ級):由8—10人組成,護理部主任參加并負責。每月按護理質量控制項目有計劃、有目的.、有針對性的對各病區護理工作進行檢查評價,填寫檢查登記表及綜合報表。及時研究、分析、解決檢查中發現的問題。每月在護士長會議上反饋檢查結果,提出整改意見,限期整改。
三、建立專職護理文書終末質量控制督察小組,由主管護師以上人員承擔負責全院護理文書質量檢查。每月對出院患者的體溫單、醫囑單、護理記錄單、手術護理記錄單等進行檢查評價,不定期到臨床科室抽查護理文書書寫質量,填寫檢查登記表上報護理部。
四、對護理質量缺陷進行跟蹤監控,實現護理質量的持續改進
五、各級質控組每月按時上報檢查結果于護理部,護理部負責對全院檢查結果進行綜合評價,填寫報表并在護士長例會上反饋檢查評價結果。
六、護理部隨時向主管院長匯報全院護理質量控制與管理情況,每季度召開一次護理質量分析會,每年進行護理質量控制與管理總結并向全院護理人員通報。
七、護理工作質量檢查考評結果作為各級護理人員的考核內容。
最新優質護理管理制度 20
1、護理不良事件分為護理差錯、護理事故、在院跌倒、護理并發癥護理投訴及其他意外或突發事件。
2、護理部及各科室具備防范、處理護理不良事件的預案,并不斷修改完善。
3、發生護理不良事件后,當班護士要立即向護士長和當班醫生匯報,本著病人安全第一的原則,迅速采取補救措施,盡量避免或減輕對病人健康的損害,或將損害降到最低程度。
4、護士長要逐級上報不良事件的'原因、經過、后果,并按規定填寫對應的登記表。情節嚴重的差錯、投訴或病人自殺等突發事件半小時內上報護理部,其他不良事件12小時內上報護理部,護理部及時了解情況,給予處理意見,盡量降低對病人的損害。
5、發生護理不良事件的各種有關記錄、檢驗報告、藥品、器械等均應妥善保管,不得擅自涂改、銷毀,必要時封存,以備鑒定。
6、護理部制定護理投訴和糾紛的接待流程,熱情接待、認真調查、尊重事實、耐心溝通、端正處理態度,5個工作日內給予答復。重大護理投訴,上報醫院備案、討論。
7、護理不良事件發生后,病區和科室要組織護士進行討論,分析原因,提高認識、吸取教訓、改進工作。
8、執行非懲罰護理不良事件報告制度,并鼓勵積極上報未造成不良后果但存在安全隱患的事件以及有效杜絕差錯的事例。如不按規定報告、有意隱瞞已發生的護理不良事件,一經查實,視情節輕重給予處理。
9、各科室和護理部如實登記各類護理不良事件。
10、醫院成立護理質量管理委員會和護理技術管理委員會,對上述事件每月匯總進行討論,從制度合理性、制度執行、環節管理、工作流程、職業道德、主觀態度等方面綜合分析,根據事件的情節及對病人的影響,確定性質,提出獎懲意見和改進措施,在全院護士長會上傳達,共享經驗教訓,不斷提高護理工作質量。
最新優質護理管理制度 21
1、加強教育,加深護士對醫療銳器和職業暴露的認可,掌握標準預防的概念和措施,并予以重視。
1)標準預防的概念:認定病人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傳染性,不論是否有明顯的血跡污染或是否接觸非完整的皮膚與黏膜,接觸上述物質者,必須采取防護措施。
2)標準預防的措施:
、傧词郑航佑|病人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極其污染物品,不論其是否戴手套,都必須洗手。遇有下述情況必須立即洗手:摘除手套后、接觸病人前后、可能污染環境或傳染其他人時。
、诖魇痔祝航佑|病人的上述物質及其污染物品時;接觸病人黏膜和非完整皮膚均應戴手套;對病人既接觸清潔部位,又接觸污染部位時應更換手套;在任何情況下處理深層體液時必須戴手套,完成工作后應盡快脫去被血液、體液污染的手套。
、凵鲜鑫镔|時可能發生噴濺時,應戴眼罩、口罩,并穿防護衣,以防醫護人員皮膚、黏膜和衣服受到污染。
④被上述物質污染的醫療用品和儀器設備應及時處理,重復使用的醫療儀器設備應進行清潔和適當。
、菁皶r處理污染的床單,防止接觸病人的皮膚和黏膜,以防污染衣物及微生物傳播。
、掬J利器具和針頭應小心安放,及時置于固定的容器內,以防刺傷。
、哚t護人員進行各項醫療操作前后,在清潔及環境表面消毒時,應嚴格遵守各項操作規程。
⑧可能污染環境或不能保持環境衛生的病人應予隔離。
2、教育并糾正護士的不規范操作。不規范操作主要有:將用過的銳器或注射器進行分離、浸泡、清洗;將用過的針帽套回針頭;將血液或體液從一個容器轉到另一個容器;將針頭遺棄在不耐刺的容器中;不及時處理用過的'利器等。
3、在進行侵襲性護理操作過程中,要保證有充足的光線,并特別注意防止被針頭、縫合針、刀片等利器刺傷或者劃傷。
4、掌握醫療銳器的處理原則及方法,減少污染物和工作人員的二次污染。處理原則是:銳器使用后立即放入固定的堅硬的利器盒里;對重復使用的注射器和其他醫療器具進行嚴格的滅菌處理;禁止徒手接觸污染的利器,手術中利器應用傳遞容器傳遞。
5、意外暴露后的處理:
1)皮膚意外接觸到血液或體液,立即用肥皂和流動水沖洗;
2)血液或體液意外進入眼睛、口腔等,立即用大量生理鹽水沖洗;
3)被污染的針頭刺傷后,應立即擠出傷口血液,然后用肥皂和清水沖洗,再用碘伏和乙醇消毒。必要時進行傷口處理。
4)意外暴露后必須在24小時內報告護士長,并同時填寫利器傷登記表,由所在科室主任或護士長確認后上報院感辦。
5)院感辦進行登記備案,并會同感染科專家進行危險評估。盡可能追尋利器源,根據利器源情況確定跟蹤檢查項目及觀察時間。由感染科專家根據傷情制定預防用藥方案。
①利器源為乙肝病人時,應查肝功能及二對半(傷后及時查、6個月時復查),注射高價免疫球蛋白,若hbsag陰性者則接種乙肝疫苗。
、诶髟礊楸尾∪藭r,應查肝功能及抗—hcv(傷后及時查、6個月時復查、12個月時復查)。
③利器源為hiv病人,則按照hiv職業暴露處理。
6)跟蹤期間,特別是最初的0~12周內,不應獻血和母乳喂養,性生活時戴避孕工具。
最新優質護理管理制度 22
為樹立和保持公司良好的公眾形象,進一步規范化管理,特制定本規定。
1、所有員工必須按照公司規定穿員工工作服,保持良好的精神風貌,樹立良好的公司形象。
2、工作時間須注意儀容儀表,穿著整潔、得體、大方。
3、工作裝應經常換洗,不得出現掉扣、錯扣、脫線現象。
4、工作時間必須佩戴公司統一發放的工作牌。
1、辦理正式入職手續的員工,可在入職三日內領取工作服及工作牌。
2、員工工作服配發給員工后,如遇到工作原因發生意外損壞或者其他特殊情況需要提前換發時,由本人填寫申請表,寫明情況,經綜合部核實后,遞交公司領導審批后,準予提前換發。
3、如因個人原因,造成員工工作服或工作牌丟失、失竊或未到期破損,須按要求提前換發,并由本人補繳相應的費用(實際購買價)。
4、員工離職時,員工須將工作牌和v工作服一起交還,同時對所領用的工作服按以下相關規定收取一定費用(從離職當月工資內扣除):
(1)未滿三個月離職者,收取工作服成本的70%費用;
(2)未滿半年離職者,收取工作服成本的50%費用。
1、員工未按要求穿著員工工作服,按照公司相關規定進行處罰;
3、員工穿著工作服和儀容儀表的情況,將作為個人績效考核的依據之一。
1、上班時間必須統一著公司配發的公司員工工作服及佩戴工作牌;
2、員工對配發的.工作服有保管、修補的責任;
3、應盡量減少工作服在非工作時間的損耗;
4、員工不得擅自改變工作服的式樣;
5、員工不得擅自轉借工作服;
6、員工工作服應保持整潔,如有污損,員工應自費進行清洗或修補;
8、主管上級有指導與監督員工穿用員工工作服的責任。
最新優質護理管理制度 23
一、加強全體人員質量管理教育,組織并參加質量管理活動。
二、建立健全護理質量保證體系,建立院、科、病區三級護理質量管理組織。護理部主任,科護士長,護士長負責質量管理工作。
三、質量管理需根據上級有關要求和護理工作實際,建立切實可行的質量管理目標規定及落實控制方案。
四、質量管理工作應有文字記錄,并定期上報。
五、質量檢查結果與獎懲相結合。
最新優質護理管理制度 24
1、手術室工作人員必需嚴格執行無菌技術,除參與手術人員及相關工作人員外,其他人員不得入內。
2、凡進入手術室人員必需更換衣褲鞋帽,穿隔離衣戴口罩,嚴禁佩戴各種飾物,化濃妝。
3、手術人員離開手術室外出時,應更換外出衣鞋,手術完畢后,衣褲鞋帽口罩要交還,保持更衣室環境衛生。
4、手術室內保持清靜,不行大聲說笑。禁止帶私人通訊工具入內,除特別緊急情況外,一般不傳私人電話。
5、患呼吸道感染、皮膚病、面部、頸部、手部有感染者,原則上不行入室。若必需入室須戴雙層口罩,感染部位要嚴密封閉。
6、按手術通知單和病歷查對姓名、性別、年齡、手術名稱、手術部位、化驗單和藥物等。
7、手術前、關閉體腔前、體腔完全關閉后,皮膚完全縫合后,護士應清點臺上每一件物品兩遍,并精確記錄。
8、手術室各種物品應定位放置,用后按時歸還。手術室一切器械物品未經領導答應,一律不得外借,以確保手術所需,防止院內交叉感染發生。
9、手術室對手術病人要做好具體登記,按月統計,定期上報領導。
10、每日手術結束后,要嚴格檢查水電,確保醫療安全。
最新優質護理管理制度 25
1、手術室實行科護士長——護士長——組長三級管理制度。
2、各專科手術設有1~2名?谱o士,由于工作經驗豐富的高年資主管護師擔任。
3、大型手術安排主管護師巡回,嚴把護理質量關。
4、專家手術、高難度、尖端手術安排業務能力強的高年資骨干護士。
5、夜間工作由高、中、低、年資護士組成,由高年資護士擔任小組組長。
最新優質護理管理制度 26
分級護理是醫師根據患者病情的輕重緩急,以醫囑形式下達的護理等級。分為特級護理、一級護理、二級護理和三級護理。
一、特級護理
。ㄒ唬┎∏槲V,隨時會出現病情變化而需進行搶救的病人。
。ǘ└鞣N重大手術、復合傷、實施連續性腎臟替代治療(CRRT)等需要嚴密監護病情的病人。
(三)特殊危重病人,家屬或單位要求特護者。
(四)嚴重工傷事故者。
二、一級護理
(一)凡具有嚴重心、腎、肝、呼吸功能衰竭的'危重病人。
(二)手術后或治療期間需要嚴格臥床休息,生活不能自理者。
。ㄈ└鞣N原因引起的急性失血、腦血管疾患、高熱、昏迷、驚厥、休克等病人。
(四)癱瘓、晚期癌癥、驚厥、子癇、早產兒、牽引及臥石膏床等病人。
三、二級護理
。ㄒ唬┎≈仄诩毙园Y狀消失、大手術后病情穩定但仍需臥床休息的病人。
。ǘ┠昀象w弱或慢性病,不宜過多活動的病人。
。ㄈ┢胀ㄊ中g后、輕型先兆子癇、外陰破裂縫合的病人。
四、三級護理
。ㄒ唬┹p癥、一般慢性病、術前檢查準備階段、正常待產婦。
(二)各種疾病恢復期,可以下床活動,生活可以自理的病人。
【最新優質護理管理制度】相關文章:
優質護理服務工作總結最新03-21
優質護理總結范文04-23
優質護理試題及答案07-28
優質護理總結模板10-14
優質護理服務總結02-24
總結護理門診優質08-01
優質護理服務個人總結04-18
踐行優質護理服務總結06-27
優質護理服務活動方案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