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可燃氣管理制度
隨著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制度使用的情況越來越多,制度泛指以規則或運作模式,規范個體行動的一種社會結構。相信很多朋友都對擬定制度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可燃氣管理制度,歡迎閱讀與收藏。
可燃氣管理制度1
在現場施工使用的氣體包括氧氣、二氧化碳、氮氣、乙炔、丙烷、石油液化等盛裝氣體的鋼瓶,應按以下規定執行。
1、現場使用的.鋼瓶必須在檢定合格期內,不得超期使用。
2、氣體鋼瓶運輸存放時瓶嘴必須加安全防護帽,瓶身套2個橡膠減震圈,無瓶嘴安全防護帽和減震膠圈的瓶體一律不得進入本現場。
3、鋼瓶存放時每種氣體要單獨存放,空瓶飽瓶不得混放,且標識明顯。氧氣瓶及可燃氣體瓶儲存周圍10m內禁止堆放易燃易爆物品
4、鋼瓶垂直運輸時禁止用起重設備的吊索直接栓掛氧氣瓶,必須裝在專用的瓶籠內運輸。水平運輸時氣瓶須裝有瓶帽和防震圈,防止碰斷瓶閥,車輛裝運時應妥善固定,汽車裝運應橫向碼放、不宜直立。不得同車裝運易燃易爆物品。在裝卸過程中嚴禁野蠻裝卸,要輕拿輕放。
5、使用前應檢查瓶閥、接口螺紋、減壓器及膠管是否良好。禁止帶壓擰動瓶閥閥體,瓶閥開啟時,不得朝向人體且動作要緩慢。
6、瓶體周圍環境溫度不得超過60℃,嚴禁受日光曝曬,與明火距離不小于10m,并不得靠近熱源和電器設備,直立放置時,要有護欄和支架以防傾倒。
7、使用時要放在固定支架內防止滾動、傾倒,盛裝液體的鋼瓶不得平放使用。
8、檢查氣密性時,嚴禁使用明火試驗,而應用肥皂水,冬季遇有瓶閥凍結或結霜時嚴禁用力敲擊或用明火烘烤,應用溫水解凍化霜。
9、使用氧氣瓶時,嚴禁用沾有油脂的工具、手套接觸瓶閥、減壓器,一旦被油脂類污染,應及時用四氯化碳去油擦凈。
10、氧氣瓶要始終保持正壓,不得將氣用盡,瓶內至少應留有0.3mpa以上的壓力。
11、氧氣瓶嚴禁用于通風換氣,動力氣源,吹掃容器,設備和各種管道。
各單位必須嚴格按上述要求執行,發現違規一次罰款一萬元,發現兩次違規要清退相關責任人員。
可燃氣管理制度2
1、目的
為了加強對可燃氣體泄漏檢測報警系統的管理,及時發現有毒有害、可燃氣體泄漏,防止人員中毒、火災爆炸事故的發生。
2、適用范圍
公司涉及有毒有害、可燃氣體的車間及相關管理部門。
3、職責
3.1有毒有害、可燃氣體報警系統所在生產車間是儀器日常使用管理的責任單位。負責管理儀器及被監測系統(控制點)的正常運行,保管和看護好安全設施;對日常泄漏點及時檢查,對報警后泄漏點處理負責,對軸流風機保養、維護、備用更換負責。
3.2生產技術部是組織協調并監督處理的責任單位。接到報告后要及時通知有關人員到現場檢查處理,監督檢查并負責具體落實。
3.3生產技術部及電儀車間是儀器技術業務管理的責任單位。對儀器的準確性、可靠性負責,對儀器、線路及附屬設備防爆有監管檢查責任。定期和不定期校驗,建立校驗檢查檔案,確保儀器可靠準確,每周對儀器巡檢不少于一次,并在儀器室填寫巡檢記錄,負責定期對崗位人員、維修人員進行技術培訓。
3.4安全環保部是儀器使用和被檢測點(系統)的檢查監管責任單位。每天檢查一次,并對儀器是否正常使用和正常維檢,被檢測點是否處于可控狀態行使監管權和考核權。有毒有害、可燃氣體報警儀暫時停止運行,拆除維修必須報安環部審批后方可進行。
3.5相關崗位現場操作人員必須懂得固定式探測器和便攜式報警器的性能、會操作使用,并及時記錄、反饋和處理各種報警事件。
4、內容
4.1有毒有害、可燃氣體泄漏檢測報警系統設置要求
(1)在線的報警器完好率應達到100%。
(2)報警器設置的地點、數量、方式,執行《可燃氣體和有毒氣體檢測報警器設計規范》有關規定。
4.2選擇報警器應滿足以下要求
(1)功能、結構、性能和質量符合國家法定要求。
(2)取得國家法定計量單位頒發的計量器具生產許可證。
(3)取得國家指定的防爆檢驗部門發放的防爆合格證,并達到安裝現場所要求的防爆等級。
(4)受其它氣體的干擾小,受溫度、濕度影響小。
(5)符合國家或行業標準規范要求。
4.3報警器安裝現場所應注意事項
(1)被測氣體的密度不同,室內探頭的安裝位置也應不同。被測氣體密度小于空氣密度時,探頭應安裝在距屋頂30cm外,方向向下;反之,探頭應安裝在距地面30cm處,方向向上。
(2)露天探頭的安裝可根據被測氣體的密度而選擇安裝高度L乇鹱⒁獾模一點式探頭應安裝在下風側。
(3)周圍環境(雨水、清掃水)及有毒有害、可燃氣體對檢測元件的影響。
(4)報警器的周圍不能有對儀表工作有影響的強電磁場(如大功率電機、變壓器)
(5)報警器聲、光報警控制系統,應安裝在工作人員易看到和易聽到的地方,以便及時消除隱患。
(6)報警回路的連接電纜要加保護套管,在探頭的接線處最好加金屬軟管,并注意要與工廠的防爆等級一致。
(7)便于維修和校驗。
4.4將檢測報警器納入強制檢定的計量器具管理。
4.5有毒有害、可燃氣體報警器的檢驗與校準
(1)報警器的定期檢定,每年不得少于一次。
(2)報警器定期校準周期為每季度進行一次,技術監督部門檢定的季度除外。
(3)報警器定期檢定、校準用標準氣體、校驗儀器應符合計量檢定規程要求。
①原則上,要采用經計量認證與被檢測氣體相匹配的標準樣氣。相同的被測介質所選的標準樣氣不同,報警點也不同。
②校驗前,探頭的周圍環境應無干擾氣體。如果有,要先拆下防雨罩,充入一定量的潔凈空氣后,再連續通入樣氣,以保證校驗的`準確性。
4.6可燃氣體報警器使用和維護方法
可燃氣體報警器的種類和型號較多,但是基本電路原理是相同的。因此其使用和維護的方法也較相似。
(1)檢測元件與補償元件的使用壽命通常為3-5年。在使用條件合理和維護得當的條件下,可延長其使用壽命。
(2)對于有試驗按鈕的報警器,每周應按動一次試驗按鈕,檢查報警系統是否正常。每2個月應檢查標定一次報警器的零點和量程。
(3)檢測器為隔爆型防爆設備,不得在超出規定的范圍使用。檢測器不得在含硫的場合使用。檢測器應盡量在可燃氣體濃度低于爆炸下限的條件下使用,否則,有可能燒壞元件。
(4)熱線型半導體式檢測器不得在缺氧的條件下使用。不要用大量的有毒有害、可燃氣直沖探頭。
4.7儀器所在生產車間要建立可燃氣體報警儀運行記錄臺帳,當班崗位操作工按要求巡檢,填寫相關數據,制定并落實防泄漏措施,做到誰維修誰負責,誰檢查誰負責,誰監督巡查誰負責,誰管理誰負責。
4.8有毒有害、可燃氣體檢測濃度接近低限報警值或達到報警值時,所在車間要查明原因,確保無泄漏;顯示為0時,也要使用手持檢漏儀定期和不定期巡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1)當煉焦車間焦爐地下室可燃氣體報警儀低報時(數據顯示25),崗位工要及時報告當班作業長,并立即查找(使用手持式檢漏儀)泄漏點,迅速處理好并做好記錄。如不能及時處理好時,而數據顯示25—50時,及時報告車間領導或值班領導,車間領導接到報告后立即組織人員檢查直到消除漏點為止;如還不能及時處理,數值顯示50以上時,連鎖風機啟動,煉焦車間要立即報告生產技術部,并做好記錄。車間領導及當日值班領導等有關人員到現場組織搶修(風機啟動、濃度下降到50以下也必須按該程序處理);如數據顯示還在持續上升時,立即上報分管領導,啟動應急預案一級響應程序,煉焦車間組織人員拉正交換旋塞、關閉加減旋塞、關閉煤氣總閥并通入蒸汽,打開放散,組織人員檢查泄漏點(使用手持式檢漏儀)并進行處理,堵漏時要佩戴好防毒面具。處理時按煤氣系統檢修處理有關安全規定執行,處理完成后,由安環部組織召開事故分析會(根據有關規定處理)。
(2)當化產車間綜合罐區、冷鼓工段、粗苯工段報警儀低報時(數據顯示25,崗位工要及時報告車間領導或值班領導并做好記錄,查找(使用手持式檢漏儀)泄漏點并進行處理,堵漏時要佩戴好防毒面具;當可燃氣體報警儀高報(數據顯示50)時,立即報告生產技術部,由其協調立即處理,如繼續上升時立即報告分管領導,啟動應急預案處理。
4.9便攜式報警儀,必須按照使用說明操作和按要求定期進行校準。
4.10在有毒有害、可燃氣體泄漏檢測報警系統使用和管理中,由于責任心不強造成事故或損失的部門和個人,視其情節給予嚴肅處理。
可燃氣管理制度3
1、 可燃氣體報警系統由安全環保部歸口管理。
2、 各安裝可燃氣體報警系統的相關部門應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可燃氣體探頭損壞,不得擅自拆卸、移動、遮擋可燃氣體探頭。
3、可燃氣體報警系統的維護保養由安全環保部委托給有資質的專業單位進行。
4、可燃氣體報警儀探頭每年應標定一次,系統每月檢查維護一次,確保監測準確度。
5、監控室值班人員當班期間時應至少檢查一次可燃氣體報警儀控制器是否工作正常,發現異常情況立即向安全環保部辦公室報告。
6、 禁止非授權人員(包括值班人員)隨意擅動報警器控制面板進行參數設置,開啟控制箱箱蓋。
7、 控制室值班人員發現報警器參數設置有誤時,及時向安全環保部辦公室報告,由專門人員進行參數調整。
8、 控制室值班人員應清楚各報警顯示器所對應的.現場監測點位置。
9、 當控制器有報警信號發出時,值班人員應立即通知現場安全巡視人員或相關人員到報警點查看,第一時間消除隱患。
10、當隱患消除后,值班人員應報告安全環保部辦公室,由專門人員進行復位操作。
11、經現場查看,若確系報警器誤動作,值班人員應報告安全環保部辦公室,由專門人員進行復位操作。
12、報警器的每次報警,值班人員均必須在值班記錄中進行記錄,記錄內容包括:報警時間、報警原因、處置情況、處置人等內容。
13、本制度自發布之日起執行。
【可燃氣管理制度】相關文章:
氮氣可燃嗎09-28
可燃冰作文05-04
可燃冰的性質02-27
氣防管理制度01-20
可燃冰閱讀答案04-15
《可燃冰》閱讀答案03-08
可燃冰是什么09-10
可燃冰的閱讀答案10-03
《可燃冰》的閱讀答案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