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兒園教學衛生安全管理制度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教學衛生制度
在生活中,很多情況下我們都會接觸到制度,制度泛指以規則或運作模式,規范個體行動的一種社會結構。那么相關的制度到底是怎么制定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學衛生制度,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學衛生制度1
一、課程的安排課程表的編排要適應學生用腦的規律,科學安排課表,有利于學生的學習勞動。
二、嚴格控制學生的學習負擔要根據教育部的規定,嚴格控制課時,課外作業的分量和考試次數,使學生課余負擔不要過重。教室和教學設備的衛生教室是學生平時學習的主要場所,一切條件應有利于學生的學習與健康。應盡量按照衛生要求布置教室,安排桌凳。
三、重視教學與學習的衛生教師應該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坐要正,立要直,讀書寫字洋做到“三個一”。教師的'板書要大小適當,整齊規范。班主任應定期調整學生的座位。教師上課不拖堂,課間休息時,動員學生到室外活動。
四、保護學生視力養成良好的坐的姿勢和用眼習慣,認真做好眼保健操。除視力外,還要重視對學生沙眼的檢查與治療。
五、牙齒衛生的教育健全的牙齒是正常成長和保持健康的重要因素。它可以保證良好的消化,促進食欲。學校要經常與家長配合進行教育,使學生重視衛生習慣。如在飲食方面限制糖類食品,養成口腔清潔習慣等。
教學衛生制度2
一、 教室采光、照明良好,黑板無裂縫、不反光,前排距離黑板2米,后排不超過9米。
二、 經常打開門窗,保證室內空氣流暢、清新,教師授課使用無塵粉筆。
三、 搞好室內外衛生,教育學生注意保持。
四、 課間要求學生到戶外活動,保持教室、走廊安靜,消除教學樓噪音。
五、 教師板書字跡工整、清晰,字體中文不得小于8*8CM,外文不得小于4*4CM,注意培養學生正確坐姿,嚴格執行用眼衛生的“三個一”和“二要二不要”。
六、 投影儀、多媒體等現代化教學手段的使用,要保證畫面端莊、清晰、效果好,不損傷學生視力。
七、 保證學生課間休息,學生每周調換一次座位,對視力不良的學生適當照顧。
八、 布置作業避免作業量過多和造成學生身體疲勞的'一切外界因素。
九、 組織學生上好體育課和健康教育課,做好眼保健操和課間操,發揮兩課兩操的作用。
十、教學衛生納入學校教育教學工作計劃,德育處監督執行。
教學衛生制度3
1、凡進入實驗室參加實驗的人員,在進入實驗室時,必須著工作服,行為文明,遵守紀律。
2、實驗結束后,必須將工作臺、儀器設備、器皿等清潔干凈,并將儀器設備和器皿按規定歸類放好,不能任意搬動和堆放。所有實驗所產生的廢物放入廢物箱內,并及時處理。
3、實驗室要嚴格遵守國家環保工作的有關規定,不得隨意排放超標廢氣、廢水和廢物。實驗室過程中產生的有機溶劑、腐蝕性液體及放射性液體的.廢液必須盛于廢液桶內,貼上標簽,統一回收處理。
4、實驗室必須堅持每天一小掃,每周一大掃的衛生制度。保證桌面、儀器無灰塵,地面無塵土、無積水、無紙屑等垃圾,墻面、門窗及管道、線路、開關板上無積灰與蛛網等。
5、離開實驗室時,要關好門窗、水龍頭,斷開電源。
教學衛生制度4
幼兒園應嚴格執行《幼兒園教育綱要》和《幼兒園工作條例》,認真執行教學衛生要求。
1、建立良好的師幼同伴關系,讓幼兒在集體生活中感到溫暖、安全,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賴感。
2、與家長配合,根據幼兒的需要建立科學的生活常規。培養幼兒良好的飲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習慣和生活自理能力。
3、教育幼兒愛清潔,講衛生,注意保持個人和生活場所的整潔和衛生,堅持飯前、點心前、便后洗手,堅持用自己的口杯、毛巾。
4、密切結合幼兒的生活進行安全、營養和保健教育,提高幼兒自我保護意識的`能力。
5、開展豐富多彩的戶外游戲和體育活動,培養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和習慣,增強體質,提高對環境的適應能力,戶外游戲活動時間每天不得少于1~~2小時。
6、用幼兒感興趣的方式發展基本動作,提高動作的協調性、靈活性。
7、經常保持活動室、盥洗室、睡室的通風,適時開窗,調節空氣。
8、指導并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坐姿,坐姿要自然、端正、舒適。
9、教師教學用具要色彩鮮艷、清潔衛生、大小適宜,幼兒的年齡特點。
10、每兩周調換幼兒的座位一次,前后、左右互換。
11、對幼兒進行生活和心理健康教育,認真上好身體鍛煉和身體保健課,使幼兒懂得愛護自己的身體,并保證幼兒有足夠的睡眠。
12、嚴禁體罰和變相體罰幼兒,校園內禁止抽煙和飲酒,學校領導要隨時檢查班級的教學衛生。
教學衛生制度5
為了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增強師生的體質,減少疾病的發生,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特制定本衛生工作制度。
一、課堂衛生
1.教室墻壁每年粉刷一次,經常保持清潔;
2.教室照明配備適當,定期檢查維修;
3.課桌椅逐年更新或維修,以符合學生身體發育的要求;
4.教師上課板書大小要適當,要規范化,位置要適宜;
5.注意學生用眼衛生,第一排課桌椅前緣離黑板不少于2米,定期調換學生的座位,看書寫字姿勢要正確,距離要恰當,認真做到“三個一”,認真做好眼保健操;
6.注意減輕學生過重負擔,不拖堂,每天課外作業高中不超過1.5小時,初中不超過1小時。
二、環境衛生
1.環境衛生分區包干,責任到班,落實到人;檢查項目、評分標準發放到各處室、各年級、各班級;
2.堅持每周一大掃(星期五下午第八節),每天一小掃(下午放學后),每天堅持搞好保潔;
3.公共區和教學樓配備必要的衛生設施,每天由專人負責清掃倒洗;
4.每次衛生清掃后由學生干部進行檢查評比,公布檢查結果;
5.禁止隨地吐痰、亂丟果皮紙屑、亂刻亂畫,違者要扣該班衛生分數。
三、體育衛生
1.體育課要向學生進行體育知識教育,體育課教學和課外活動對病殘學生要作出安排;
2.每天堅持做廣播操,組織安排好學生的課外活動;
3.體育場館和器材要定期檢查和維修,做到符合衛生要求和安全要求;
4.上體育課學生要穿運動鞋和運動服,要按學生性別、體質情況分組教學,負荷合理,防止發生傷害事故;
5.教育學生飯前飯后不參加激烈的體育活動,女學生在月經期不要參加劇烈的體育運動;
6.設置體育課和課外活動后洗手的設備。
四、個人衛生
每個人必須做到“五要六不”:
要定時作息,要睡前刷牙,要勤換衣服、勤洗澡,要勤洗手、勤剪指甲,要勤理發。
不喝生水,不吃不潔食物,不吸煙,不用公共毛巾、茶杯,不亂扔果皮紙屑,不隨地吐痰。
五、公寓衛生
1.每日輪流清掃寢室、廁所、洗漱間及浴室;疊好衣被;毛巾、牙刷、口杯等日常用品擺放整齊;
2.嚴禁在公寓內外亂扔雜物,保持公寓內外的`環境衛生;
3.不隨意坐、躺他人床鋪,不隨意穿戴他人衣帽,防止疾病相互傳染;
4.為防止傳染病在公寓流行,所有寄宿生要接受預防接種;
5.發生疾病,應及時向老師和保健室報告。
六、衛生宣傳
1.及時向全校學生傳達上級衛生部門對衛生工作的要求和指示,并組織衛生委員學習討論,認真貫徹實施;
2.根據季節,及時舉行流行性疾病的防治知識講座;
3.運用各種形式,經常開展衛生宣傳,每半月出一次校衛生專刊,定期張貼衛生宣傳報,各班的黑板報,衛生宣傳要占一定的版面;
4.有計劃、有組織地培訓衛生干部,每月召開一次衛生委員會議;
5.定期向女學生講授青春期的衛生知識課;
6.每期總結評比優秀衛生班集體和優秀個人。
七、保健所工作制度
1.學校保健所堅持面向學生,為學生服務,做好視力低下、腸道蠕蟲、齲齒、貧血、沙眼、營養不良的防治及各項衛生保健工作;
2.根據市、區衛生防疫站規定,及時組織注射各種預防針,搞好季節性的傳染病預防工作;
3.學生就診小傷病隨到隨看,急重患者及時轉送醫院;
4.學生在其他醫院看病需要在保健室打針時,一律憑醫院的注射單,否則不予打針;
5.年級以上的學生集體活動,保健所要派人帶醫藥箱跟隨參加。
教學衛生制度6
一、學生每日學習時間(包括自習時間),小學不超過6小時,中學不超過8小時。
二、學生每日作業量,小學1-2年級無課外作業或不超過半小時,3-6年級不超過1小時,初中不超過1.5小時,高中不超過2小時。
三、學校在假期中不得搞全班性的補課或上新課。
四、學校或者教師不得以任何理由和方式,增加授課時間和作業量,加重學生學習負擔。
五、教師板書要整潔、字體要工整,寫字不應過小過輕。
六、準時下課,不要拖堂,課后要開窗,確保課間十分鐘休息,應動員學生走出教室活動,或遠眺。
七、要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用眼衛生習慣,做到“二要”,“二不要”和“三個一”。
八、教室應經常保持清潔,不要張貼過多圖表、標語,以免影響光線和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墻壁應定期粉刷,黑板應無反光眩目。
九、教室光線充足,玻地面積比不低于1:6(指新建和改建的教室)。教室內應有6-8盞40瓦日光燈用來進行輔助照明,照明用燈距離桌面1.7米左右。課桌上照度不低于150勒克斯,黑板照度不低于200勒克斯。
十、學校應逐步解決課桌椅與學生身高配套要求。第一排課桌前緣距黑板不少于2米。
【教學衛生制度】相關文章:
學校教學衛生制度(通用16篇)09-27
酒店衛生制度整理酒店衛生管理組織與制度10-19
班級衛生制度08-07
食堂衛生制度08-06
工廠衛生制度02-27
員工衛生制度03-02
賓館衛生制度03-01
公司衛生制度03-07
教室衛生制度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