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塵爆炸管理制度

時間:2023-03-31 15:01:19 制度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粉塵爆炸管理制度

  在日新月異的現代社會中,越來越多地方需要用到制度,制度是各種行政法規、章程、制度、公約的總稱。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制定制度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粉塵爆炸管理制度,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粉塵爆炸管理制度

粉塵爆炸管理制度1

  1.目的

  為了加強公司粉塵防爆的安全管理,預防粉塵爆炸事故的發生,保障公司員工和財產的安全,減少事故造成的損失,依據《嚴防企業粉塵爆炸五條規定》及國家有關法律法規、標準,特制定本制度。

  2.適用范圍

  本制度適用于公司生產部門的粉塵爆炸危險區防雷裝置、設施的安全管理。

  3.引用文件

  《嚴防企業粉塵爆炸五條規定》 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 第68號令

  gb 15577-20xx《粉塵防爆安全規程》

  gb50057-20xx 《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

  4.職責

  4.1成立粉塵爆炸危險區防雷裝置、設施安全領導小組,主要負責人為組長,以安全主任、部門主管為小組成員,明確防雷安全主要責任人和各自的`責任。

  4.2主要負責人組織編寫粉塵爆炸危險區防雷裝置、設施的安全管理制度。

  4.3安全主任負責編寫粉塵爆炸危險區防雷裝置、設施的安全管理制度,并督促本制度的實施、落實。

  5.有關規定

  5.1防雷裝置、設施的安全管理規定

  1)粉塵爆炸危險作業場所必須按規定設置防雷系統,并可靠接地。

  2)安全部門應定期對公司的防雷裝置、設施的檢查維護,并做好檢查記錄;如發現防雷裝置、設施損壞的,應及時告知所在市(區)的防雷檢測所,盡快排除防雷安全隱患。

  3)在防雷裝置、設施的檢測報告、合格證失效前提前三十個工作日向防雷檢測所提出檢測申請,積極配合做好防雷設施定期檢測工作。

  4)要加強防雷知識的宣傳教育,提高人員防雷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技能,制定相應的防范措施。

  5.2防雷裝置、設施的安裝、維護管理

  1)廠區建筑物防雷設計應符合gb 50057的規定。

  2)生產區域避雷設施,應按照《電氣安全監督技術規范(摘編)》進行設計,由具有相應資質的單位制作、安裝,并經防雷檢測單位驗收,達到安全要求,方可投入試用。

  3)防雷系統由設備部聯系上級主管專業部門進行安裝質量檢查、驗收。

  4)安裝在生產框架、設備裝置、樓房頂的避雷針由設備部安排設備管理人員管理,設備部負責監督。

  5)設備部每年制定防雷裝置、設施的檢查計劃,并負責與防雷部門聯系,實施檢測。

  6)對不符合要求的防雷裝置、設施,設備部負責整改。

  5.3設備部應安排專人定期對公司的防雷設施進行檢查。設備部對防雷裝置、設施的管理狀況列入安全檢查考核工作中。

粉塵爆炸管理制度2

  1. 目的

  為了規范粉塵爆炸危險場所電氣設備的選用、安裝驗收、使用、定期檢測和維護管理,保障員工人身安全,減少公司財產損失,保證公司安全生產,依據《嚴防企業粉塵爆炸五條規定》及國家有關法律法規、標準,特制定本制度。

  2.適用范圍

  本制度適用于公司粉塵爆炸危險區防爆電氣選用、安裝驗收、使用、定期檢測和維護管理。

  3.3.一般規定

  3.1防爆電氣選用

  1粉塵環境爆炸危險區域粉塵防爆電氣設備應按照gb 12476.2-20xx《可燃性粉塵環境用電氣設備 第2部分:選型和安裝》的規定選型。

  2)鋁粉塵環境爆炸危險區域的電機、電氣線路、電氣開關、電氣插座、照明燈、配電柜(箱)等電氣安全應符合gb 50058規定的粉塵防爆安全要求,無積塵,嚴禁亂接臨時用電線路。

  3.2防爆電氣及防爆電氣線路的安裝

  1)必須委托有資質的安裝公司進行安裝。

  2)電氣線路應在爆炸危險性較小的環境處敷設。

  3)電纜系統和附件應盡量安裝在免受機械損傷、腐蝕、化學影響及熱作用的地方。如果不可避免,則應安裝在導管內或選擇合適的電纜(例如:為了把機械損壞的危險減少至最小,可采用鎧裝、屏蔽、無縫、鋁護套、礦物絕緣金屬護套或半鋼性的護套電纜)。

  4)鋁粉塵環境爆炸危險區域粉塵防爆電氣設備應按照gb 12476.2的規定選型和安裝。

  5)在爆炸性鋁粉塵環境內.嚴禁采用絕緣導線或塑料管明設。

  6)電纜敷設路線的`布置應不會因粉塵的通過而受到摩擦和靜電的聚積,并應采取措施防止電纜表面上的靜電聚積。

  7)電纜敷設路線的布置應使其聚積粉塵量最少,同時便于清理。當采用線槽、管道、管子或地溝裝設電纜時,應采取預防措施以防止可燃性粉塵的通過或聚積。

  8)凡與危險場所無關的電纜應盡可能不通過危險場所。

  9)如果電纜通過地板,墻壁,間隔或天花板,則其通孔應密封以防可燃性粉塵通過或聚積。

  3.3防爆電氣設備的驗收、定期檢測和維護管理

  1)電氣設備的新裝、更換和定期維護后,應進行絕緣電阻檢測。檢測應委托具有防爆專業資質的安全生產檢測檢驗機構進行。

  2)為保證電氣設備處于良好狀態,可在危險場所長期使用,應進行連續監督和定期檢查。

  3.4定期檢測

  1)應委托有資質的專業檢測機構對防爆電氣設備在使用期的每兩年間隔期內進行定期檢測。公司根據檢查結果及時采取整改措施,并將檢查報告和整改情況向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備案。

  2)當裝置或設施局部更改時,應報具有防爆專業資質的安全生產檢測檢驗機構重新檢查。

  3)初始、定期和連續監督的所有結果應記錄。

  3.5防爆電氣的使用維護

  1)對于需要打開設備進行維護的電氣設備應處于無塵場所。否則,應采取適當措施以防粉塵進入外殼。

  2)在拆除密封件、接合面部件時,如果不進行更換則不得損壞。

  3)重新組裝時,應提供并遵守制造廠的密封建議。

  4)可燃性粉塵環境用電氣設備應按計劃表檢查和維護。定期對打磨、拋光車間的防爆電氣進行檢查和維護,發現問題及時整改,消除安全隱患。

  5)每班規范清理電氣設備、電氣線路上的積塵。

粉塵爆炸管理制度3

  1.目的

  為了加強公司作業場所粉塵爆炸危險區的安全管理,預防粉塵爆炸事故的發生,保障公司員工和財產的安全,減少事故造成的損失,依據《嚴防企業粉塵爆炸五條規定》及國家有關法律法規、標準,特制定本制度。

  2.適用范圍

  本制度適用于公司作業場所粉塵爆炸危險區的粉塵防爆安全管理。

  3.職責

  3.1本制度由公司安全生產領導機構制定、修訂、解釋,安全主任審核,公司主要負責人核準、簽發。

  3.2公司主要負責人負責依規范要求設置粉塵作業場所,保證本制度規定的安全投入,以及組織粉塵火災爆炸事故應急救援,并向政府部門如實報告事故。

  3.3安全主任負責組織編寫,并監督本制度的落實,指導粉塵車間火災爆炸事故的預防和應急處置工作。

  3.4車間主管負責落實本制度中相關的事故預防措施,及時處置粉塵火災爆炸事故。

  3.5公司生產部負責依本制度規定和引用的相關規范,正確安裝粉塵車間設備,敷設電氣線路等,對相關安全設施及時檢修,對規定的相關檢測項目實施檢測。

  3.6粉塵作業崗位人員應遵守本崗位安全操作規程,正確使用和維護保養除塵設施設備,檢查本崗位消防器材和安全標志,保證應急通道的暢通,報告事故隱患。

  4.管理規定

  4.1 粉塵爆炸危險區的劃分

  1)20區:鋁制品機械加工粉塵釋放存在連續級釋放源,并同時存在粉塵爆炸性環境條件的區域。

  包括:a.吸塵排風管道及除塵器內部? b.持續進行鋁制品機械磨削、打磨、拋光加工設備內部的加工部位 c. 拋丸噴砂設備內部的拋丸噴砂加工部位。

  2)21區:鋁制品機械加工粉塵釋放存在一級釋放源,并同時存在粉塵爆炸性環境條件的區域。

  包括:a. 持續進行鋁制品機械磨削、打磨、拋光加工的作業區域 b. 除塵器的清灰口及清灰作業區域 c. 如果粉塵的擴散受到實體結構(墻壁等)的限制,它們的表面可作為該區域的邊界。

  3)22區:鋁制品機械加工粉塵釋放存在二級釋放源,并同時存在粉塵爆炸性環境條件的區域。

  包括:a.吸塵排風管道的清灰口及清灰作業區域 b.拋丸噴砂設備的清灰口及清灰作業區域? c.持續進行鋁鎂制品機械磨削、打磨、拋光加工設備加工部位的清灰口及清灰作業區域;d.鋁鎂制品拋光采用動力工具的手工作業的作業區域;e.如果粉塵的擴散受到實體結構(墻壁等)的限制,它們的'表面可作為該區域的邊界。

  4.2粉塵防爆區的安全管理

  1)拋光車間,應與其它建(構)筑物分離,其防火間距應符合gb50016的相關規定。應急疏散、救援通道應保持暢通。

  2)拋光車間的電器線路采用鍍鋅鋼管套管保護,在車間外安裝空氣開關和 漏電保護器,設備、電源開關應采用防爆防靜電措施,建筑照明、設備照明應達到防爆要求。所有金屬設備、裝置外殼、金屬管道、支架、構件、部件等,一般應采用防靜電直接接地;不便或工藝不允許直接接地的,可通過導靜電材料或 制品間接接地。

  3)拋光車間應當配備相應的滅火器材和消防沙。車間消防器材、安全標志應由崗位作業人員定期檢查、維護,實施管理。

  4)拋光作業人員應由公司安全部門組織專門安全培訓,經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作業。

  5)粉塵車間(崗位)嚴禁煙火,杜絕各種非生產性明火,并應使用防爆功能或不產生火花的工具。確需在粉塵爆炸危險場所進行明火作業的,應遵守下列規定:

  a.有安全負責人批準并取得動火證(危險作業審批制)。

  b.明火作業開始前,應清除明火作業場所的可燃粉塵并配備充足的滅火器材。

  c.進行明火作業的區段應與其他區段分開或隔開。

  d.進行明火作業期間和作業完成后的冷卻期間,不應有鋁粉塵進入明火作業場所。

  6)粉塵作業車間處于建筑物頂層或除塵裝置高于廠房建筑的,應有防雷裝置。

  7)粉塵車間必須安裝通風裝置,所有產塵點均應裝設吸塵罩,粉塵除、排系統的吸排塵管道系統的風速應不低于23m/s,風管中不應有粉塵沉降。風管內的可燃性粉塵濃度不得超過可燃粉塵爆炸下限濃度的50%? 。

  8)安全、通風除塵、粉塵防爆預防、防塵密封等設備設施,未經公司安全部門允許,不準更換或停止使用。

  9)墻體、梁、支架、地面、設備、管道表面積聚的粉塵應及時清掃,除塵設備、管道中的粉塵應及時清理,防止粉塵積聚,清掃時,防止二次揚塵,不得使用壓縮空氣吹掃設施設備。

  10)在粉塵爆炸危險區和存在粉塵爆炸危險的設備(如除塵器)設置安全警示標識及安全生產風險公告。

  4.3粉塵檢測和監控

  1)公司安全管理部根據實際生產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生產場所粉塵檢測、監控機制,對車間粉塵采取有效監控,采取合理措施降低空氣中粉塵含量,使之達到相關標準要求。

  2)公司每年定期開展一次安全生產和粉塵防爆安全教育訓練,各生產車間每季度定期開展一次安全生產和粉塵防爆安全教育訓練,使員工了解本企業粉塵爆炸危險場所的危險程度和防爆措施,掌握危險崗位的安全操作技術。

  3)公司安全管理部應加強與生產部門、生產技術部等有關部門間的溝通協作,不斷改進生產技術和生產設備水平,從根源上減少甚至消除粉塵危害。

  4)公司安全管理部應加強對生產場所的日常監測活動,認真記錄監測結果。發現作業場所粉塵濃度超標要及時上報,并積極配合相關人員采取相應措施。當粉塵除塵系統停運期間和粉塵超標時,嚴禁作業,并停產撤人。

  5)公司安全管理部針對粉塵驗證的生產場所,為工作人員配備適當的防塵裝備,用以盡量避免粉塵對生產人員的傷害。

  6)拋光車間嚴格執行公司粉塵清潔制度,每班規范清理作業場所的鋁粉塵。清理、收集的鋁粉塵做好防雨防潮措施,應裝入專用的采用經防銹蝕表面處理的金屬或防靜電材料制成的容器,在指定的安全區域存放,收集的鋁鎂粉塵應交由專業的回收單位作無害處置。

  4.4本制度經主要負責人簽發后發布實施、修訂時間。

粉塵爆炸管理制度4

  1.目的

  為加強公司內粉塵爆炸危險場所的安全管理,預防火災、爆炸事故的發生,減少事故造成的損失,依據《嚴防企業粉塵爆炸五條規定》及國家有關法律法規、標準,特制定本制度。

  2.適用范圍

  本制度適用于公司粉塵爆炸危險場所防火防爆區域的通風安全管理。

  3.職責

  3.1主要負責人

  負責粉塵爆炸危險場所通風安全管理制度審核、批準。

  3.2 安全主任

  協助主要負責人對通風安全管理制度檔案進行審核及日常管理。

  3.3安全管理人員(車間主管、班組長等)

  確保粉塵爆炸危險場所通風安全制度的確切實施及日常管理。

  4. 一般規定

  4.1通風系統應采取防火安全措施。

  4.2公司拋光車間鋁粉塵環境爆炸危險區域應按照gb 50019的規定設計通風、采暖和空氣調節系統,送、排風系統防火安全應符合gb 50016的規定,應采用粉塵防爆型的通風設備。

  4.3拋光車間的集中通風和空調管線,在管線進入生產車間之前應設置防火閥,通風風機、空調制冷加熱設備應設置在車間的外部。

  4.4通風風道應布置合理,送風均勻,風量滿足要求。

  4.5通風系統的管道布置,橫向宜按防火分區設置,豎向不宜超過5 層。當管道設置防止回流設施或防火閥時,其管道布置可不受此限制。

  4.6排除、輸送有燃燒或爆炸危險粉塵的排風系統,均應設置導除靜電的接地裝置,且排風設備不應布置在地下、半地下建筑(室)中。

  4.7拋光車間排除鋁粉塵的排風管應采用鋼質金屬材料制造,并應直接通到室外的安全處,管道不應暗設,不應布置在地下、半地下建筑物(室)中。

  4.8下列情況之一的通風系統的風管上應設置防火閥:

  1)穿越防火分區處。

  2)穿越通風、空氣調節機房的房間隔墻和樓板處。

  3)穿越重要的或火災危險性大的房間隔墻和樓板處。

  4)穿越變形縫處的兩側。

  4.9防火閥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1)除本規范另有規定者外,動作溫度應為70℃。

  2)防火閥宜靠近防火分隔處設置。

  3)防火閥暗裝時,應在安裝部位設置方便檢修的檢修口。

  4)在防火閥兩側各2.0m 范圍內的風管及其絕熱材料應采用不燃材料。

  5)防火閥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防火閥試驗方法》gb15930 的有關規定。

  4.10當拋光車間的通風除塵系統因故障停止運行時,所有的拋光作業也要立即停止作業。

粉塵爆炸管理制度5

  一、目的

  1、粉塵防爆安全檢查是對生產過程及安全管理中可能存在的粉塵爆炸隱患、有害與危險因素、缺陷等進行查證,以確定隱患或有害與危險因素、缺陷的存在狀態,以便制定整改措施,消除隱患和有害與危險因素;

  2、保證企業規章制度貫徹落實,確保企業安全生產。

  二、責任

  1、公司生產部是組織實施粉塵防爆安全檢查的主管部門。

  2、公司及各職能部門下車間、班組檢查工作時,必須將粉塵防爆列入重點檢查范圍。

  三、檢查重點

  1、易造成重大損失的鍋爐、壓力容器、電氣設備、高處作業和本企業易發生工傷、火災、爆炸等事故的設備、工種、場所及其作業人員;

  2、存在粉塵爆炸危險的粉塵點及粉塵作業場所;

  3、直接管理重要危險點和有害點的部門及其負責人。

  四、檢查方法

  必須嚴格堅持專職檢查與群眾檢查相結合,日常檢查與定期檢查相結合普遍檢查與重點檢查相結合。做到層層把關,堵塞漏洞。實行公司、車間、班組相結合的三級粉塵防爆檢查制度。

  五、檢查內容

  (一)查軟件系統:查思想、查管理。

  1、查規章制度、操作規程規程執行情況,有無違章作業現象;

  2、查職工是否未經教育培訓上崗作業,特種作業人員有否無證上崗作業;

  3、查職工是否正確穿戴勞動防護用品。

  (二)查硬件系統:查隱患、查整改、查事故處理。

  1、查設備、作業環境安全防護設施是否健全;

  2、查電器設施是否符合定,電線有否亂拉亂接;

  3、查消防設施是否按規定配備、健全有效;

  4、查作業場所是否符合防爆安全規定,通道是否暢通無阻;

  5、查”三違”作業,事故隱患是否及時查處整改.

  具體按廠級、車間、班組三級《安全檢查細則表》執行。

  六、廠級例行安全檢查

  具體由公司安全生產委員會和有關業務部門實施。

  1、每年安排二次(6月12月)全廠性的安全檢查。主要檢查內容:查隱患、查制度、查措施、查事故處理情況。

  2、每年安排一次專業性的.粉塵防爆檢查。組織有關技術人員對作業場所電氣設備、除塵系統、通風系統等危險部位進行檢查。

  3、新工藝、新項目投產前,除車間組織自查外,公司要組織有關人員對車間的重點危險部位和設備進行檢查,并現場落實解決有關問題,否則不能投運。

  4、在“五一、十一、元旦、春節”等重大節日前組織節前安全檢查。在各單位全面自查的基礎上,公司組織有關人員對易燃易爆、重點危險部位進行檢查。

  5、公司安全管理人員要經常到車間生產現場監督檢查。

  七、車間檢查

  1、車間除配合公司組織的粉塵防爆安全檢查外,車間領導每月(20日左右)要安排一次組織有關技術人員對本車間的設備設施使用情況,消防器材、各項安全制度執行情況重點檢查。發現問題及時反饋安全科,并作好檢查記錄。

  2、新工藝、新項目投產前車間領導要組織有關人員對生產用的電氣設備、除塵系統、通風系統及作業場所環境的安全條件進行檢查。對發現的問題立即反饋有關部門進行解決,否則不能投運。

  3、在“五一”、“十一”、“元旦”“春節”等重大節日前,車間領導要組織有關人員有針對性的進行節前檢查。對易燃易爆、重點危險部位進行檢查,電氣設備、生產設備是否正常,是否有漏料、漏粉等問題。

  4、車間安全管理人員應到生產現場監督檢查有無違章操作,防護用品穿戴是否齊全,各種安全防護設施是否完好,安全通道是否暢通,使用的工具、設施是否安全可靠、是否符合安全要求,發現問題應及時制止、糾正。

  八、班組檢查

  1、班組每周(周一)由班長組織一次安全檢查。重點檢查作業現場是否清掃整潔,各種設備運轉是否正常,安全防護設施是否完好,安全制度執行情況。發現問題及時向車間領導反映,并作好檢查記錄。

  2、班長在每次生產前要進行安全檢查。危險部位和要害設施要重點檢查,生產過程中要隨時檢查有無違章操作等不安全行為。

  3、操作者在工作前必須進行安全檢查。倒班生產人員要嚴格執行交接班檢查制度,并認真作好交接班記錄。在生產操作過程中要集中精力,隨時注意安全狀況,發現問題要立即報告班長或車間領導。

  九、隱患整改

  1、三級安全檢查必須按規定做好書面記錄,并對違反安全生產各項規章制度的行為必須按規定給予處罰。對當場能整改的隱患必須責令立即整改,對存在的事故隱患等不安全因素的下達“隱患整改通知書”。

  2、檢查中發現重大安全隱患,必須及時報告公司主管領導或安全主任,隱患未排除,嚴禁進行生產。

  3、對查出的不安全隱患,要按“三定三不”的原則處理.

  “三定”是:定整改措施、定完成時間、定整改負責人。

  “三不”是:查出的問題班組能整改的不推到車間;車間能整改的不推到生產部;生產部能整改的不推到公司。

  4、車間能解決的安全隱患,車間領導要及時安排人員解決。對安全生產不重視,發現安全隱患無故拖延不解決的單位,生產部將根據有關規定發出隱患通知單限期落實解決。在期限內仍未解決,由此發生事故或影響生產,公司將追究單位領導和有關人員的責任。

  5、粉塵防爆安全檢查情況和表彰、獎懲結果分別用“通報'、“簡報”、“板報”方式定期公布。

粉塵爆炸管理制度6

  1.目的

  為了加強公司粉塵防爆危險區防靜電的安全管理,預防粉塵爆炸事故的發生,保障公司員工和財產的安全,減少事故造成的損失,依據《嚴防企業粉塵爆炸五條規定》及國家有關法律法規、標準,特制定本制度。

  2.適用范圍

  本制度適用于公司生產部門的粉塵爆炸危險區防靜電的安全管理。

  3.引用文件

  《嚴防企業粉塵爆炸五條規定》 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 第68號令

  gb 15577-20xx《粉塵防爆安全規程》

  gb12158-20xx《防靜電事故通用導則》

  gb-t11651-20xx 《個體防護裝備選用規范》

  4.職責

  4.1公司主要負責人負責依規范要求設置粉塵爆炸危險區,保證危險區內防靜電措施的落實。

  4.2公司安全主任負責編寫粉塵爆炸危險區防靜電管理制度,并監督本制度的落實。

  5.有關規定

  5.1粉塵爆炸危險區設備設施、電氣的防靜電接地是防靜電的最基本措施:主要是將設備或管道等金屬導體與大地進行電氣上的連接,使金屬導體上的`靜電泄入大地,與大地接近同電位。應做到:

  1)如接地連接系統有斷裂點,在從事恢復性工作前,應確保斷裂點周圍的環境內沒有易燃、易爆物質在對接地連接系統的維護工作中,應重點檢查螺栓緊固接點,及時更換腐蝕了的墊片。

  2)鋁粉塵環境爆炸危險區域的靜電防護措施應符合gb 15577、gb12158的要求。鋁粉塵環境爆炸危險區域電氣設備的保護接地應符合gb 50058的規定。

  3)設備、機架、管道的每段金屬外殼間應采用跨接等方式,形成良好的電氣通路,不得中斷。

  4)每年應對各固定設備接地電阻進行一次測量,并建立測量數據檔案,如果被測設備電阻值不符合規定,立即檢修,并做好檢修記錄。

  5) 在可能產生靜電的場合,移動設備(工具)的接地線裝拆工作應該做到:

  a.在操作或移動之前,將接地線裝設好。

  b.操作結束后,應經過規定的靜置時間,方可拆除接地線。

  6) 如對設備、管道等進行局部檢修,會造成有關物體靜電連接回路斷路時,應事先做好臨時性接地,檢修后應及時復原,并重新測定接地電阻值。

  7) 在20區、21區和22區內,可能產生靜電危險的設備和管道,應有防靜電接地措施,并應單獨與接地體或接地干線相連,不得相互串聯后再接地。

  8)除塵系統管道不得作為電氣設備的接地導體。

  5.2下列場所或情況應有防靜電措施:

  1) 鋁粉塵作業區的金屬設備、金屬管道、裝置外殼、支架、構件、部件等等防靜電接地應符合gb 15577、gb12158的規定。

  2) 空氣開關和漏電保護器應安裝在打磨、拋光車間外,設備、電源開關應當采用防爆防靜電措施。

  3) 生產場所電氣線路應當采用鍍鋅鋼管套管或鎧裝式保護,并在爆炸危險性較小的位置敷設,嚴禁采用絕緣導線或塑料管敷設。

  5.3防靜電接地要求

  1) 接地線與接地體的連接應采用焊接,接地體宜垂直敷設并且應深入地面不小于2m,水平敷設時,埋設深度不小于0.6m,并應與建筑物相距1.5m以上。

  2) 安全主任定期對防靜電設施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上報公司安全部,由安全部組織人員進行整改。

  3) 在打磨、拋光車間的作業人員(包括檢修人員),必須按規定正確穿戴防靜電工裝。安全主管不定期進行監督檢查,發現有違章行為,要及時糾正,按規定記錄并作為違章行為進行處罰。

粉塵爆炸管理制度7

  1. 目的

  為了規范粉塵爆炸危險場所電氣設備的選用、安裝驗收、使用、定期檢測和維護管理,保障員工人身安全,減少公司財產損失,保證公司安全生產,依據《嚴防企業粉塵爆炸五條規定》及國家有關法律法規、標準,特制定本制度。

  2.適用范圍

  本制度適用于公司粉塵爆炸危險區防爆電氣選用、安裝驗收、使用、定期檢測和維護管理。

  3.3.一般規定

  3.1防爆電氣選用

  1粉塵環境爆炸危險區域粉塵防爆電氣設備應按照gb 12476.2-20xx《可燃性粉塵環境用電氣設備 第2部分:選型和安裝》的規定選型。

  2)鋁粉塵環境爆炸危險區域的電機、電氣線路、電氣開關、電氣插座、照明燈、配電柜(箱)等電氣安全應符合gb 50058規定的粉塵防爆安全要求,無積塵,嚴禁亂接臨時用電線路。

  3.2防爆電氣及防爆電氣線路的安裝

  1)必須委托有資質的安裝公司進行安裝。

  2)電氣線路應在爆炸危險性較小的環境處敷設。

  3)電纜系統和附件應盡量安裝在免受機械損傷、腐蝕、化學影響及熱作用的地方。如果不可避免,則應安裝在導管內或選擇合適的電纜(例如:為了把機械損壞的危險減少至最小,可采用鎧裝、屏蔽、無縫、鋁護套、礦物絕緣金屬護套或半鋼性的護套電纜)。

  4)鋁粉塵環境爆炸危險區域粉塵防爆電氣設備應按照gb 12476.2的規定選型和安裝。

  5)在爆炸性鋁粉塵環境內.嚴禁采用絕緣導線或塑料管明設。

  6)電纜敷設路線的布置應不會因粉塵的通過而受到摩擦和靜電的聚積,并應采取措施防止電纜表面上的靜電聚積。

  7)電纜敷設路線的.布置應使其聚積粉塵量最少,同時便于清理。當采用線槽、管道、管子或地溝裝設電纜時,應采取預防措施以防止可燃性粉塵的通過或聚積。

  8)凡與危險場所無關的電纜應盡可能不通過危險場所。

  9)如果電纜通過地板,墻壁,間隔或天花板,則其通孔應密封以防可燃性粉塵通過或聚積。

  3.3防爆電氣設備的驗收、定期檢測和維護管理

  1)電氣設備的新裝、更換和定期維護后,應進行絕緣電阻檢測。檢測應委托具有防爆專業資質的安全生產檢測檢驗機構進行。

  2)為保證電氣設備處于良好狀態,可在危險場所長期使用,應進行連續監督和定期檢查。

  3.4定期檢測

  1)應委托有資質的專業檢測機構對防爆電氣設備在使用期的每兩年間隔期內進行定期檢測。公司根據檢查結果及時采取整改措施,并將檢查報告和整改情況向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備案。

  2)當裝置或設施局部更改時,應報具有防爆專業資質的安全生產檢測檢驗機構重新檢查。

  3)初始、定期和連續監督的所有結果應記錄。

  3.5防爆電氣的使用維護

  1)對于需要打開設備進行維護的電氣設備應處于無塵場所。否則,應采取適當措施以防粉塵進入外殼。

  2)在拆除密封件、接合面部件時,如果不進行更換則不得損壞。

  3)重新組裝時,應提供并遵守制造廠的密封建議。

  4)可燃性粉塵環境用電氣設備應按計劃表檢查和維護。定期對打磨、拋光車間的防爆電氣進行檢查和維護,發現問題及時整改,消除安全隱患。

  5)每班規范清理電氣設備、電氣線路上的積塵。

【粉塵爆炸管理制度】相關文章:

企業粉塵爆炸應急預案06-12

粉塵爆炸實驗報告10-11

存在粉塵爆炸危險場所檢查的重點問題總結范文01-19

粉塵防治管理制度06-15

粉塵作業管理制度12-15

粉塵防治管理制度11-30

粉塵爆炸特大事故教訓進行安全生產大檢查的總結范文01-18

隔絕煤塵爆炸管理制度03-09

陽光與粉塵的散文10-21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成年看片在线观看 | 五月天在线视频国产在线二 | 五月天婷婷男女视频0 | 亚洲AV极品视觉盛宴 | 久久伊人精品青青草原日本 | 在线亚洲中文精品第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