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氣防護管理制度

時間:2023-04-24 16:45:02 制度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煤氣防護管理制度

  在日新月異的現代社會中,我們都跟制度有著直接或間接的聯系,制度是要求成員共同遵守的規章或準則。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制定制度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煤氣防護管理制度,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煤氣防護管理制度

煤氣防護管理制度1

  1目的

  為保證煤氣防護用具能夠得到及時維護、有效使用,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2范圍

  本管理制度適用于從事煤氣生產、回收、輸配、貯存、使用等作業單位、人員。

  3職責

  3.1各煤氣防護用品配備單位負責煤氣防護用品的具體管理,并責成專人管理。

  3.2安全科負責監督煤氣防護用品配備單位的`使用。

  4管理要求

  4.1煤氣防護用具只允許作業人員進行煤氣作業時使用,不準隨意外借和挪作他用。

  4.2煤氣防護用品配備單位要建立防護用具管理臺帳。

  4.3煤氣防護用品配備單位要對防護用具進行經常性檢查,并做好記錄,防止丟失、損壞或急用時出現故障,隨時保證空氣呼吸器氣瓶內有足夠的壓力和氣量。

  4.4檢查內容:

  4.4.1空氣呼吸器要保持氣瓶內滿瓶或最高壓力。

  4.4.2每次使用后對空氣呼吸器用具進行清潔,把氣瓶存滿或存到備用狀態下,壓力應達到額定壓力,再存放到箱內保存,存放箱要放在本崗位操作室,專人監護,防止丟失、損壞。

  4.5煤氣防護用品使用人員必須經安全科培訓后方可進行獨立操作使用。

  4.6使用空氣呼吸器時,應首先檢查面罩是否嚴密,檢查辦法遵照產品說明書。

  4.7煤氣防護用品配備單位的煤氣檢測儀、空氣呼吸器如發生故障或損壞,及時匯報安全科,并由專業人員處理。

  4.8空氣呼吸器規定使用二年,到期提前上報安全科進行年檢。

  4.9煤氣防護用品配備單位有非正常損壞,要追究責任,照價賠償。

  5相關記錄

  5.1《煤氣防護用具臺帳》

煤氣防護管理制度2

  1.目的:

  為加強煤氣防護安全管理,規范煤氣區域設備、設施作業,避免煤氣中毒、著火、爆炸事故的發生,提高煤氣作業人員安全技術素質,確保煤氣作業人員和設備的安全,結合公司實際,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2.適用范圍:

  公司所有煤氣生產、凈化、回收、儲存、輸(配)送和使用單位、個人以及相關煤氣的一切管理活動。

  3.定義:

  3.1煤氣:是一種由不同成份組成的可燃性混合氣體,通常由co、h2、ch4、cnhm(不飽和碳氫化合物)、h2s、co2、so2、n2、h2o等組成。

  3.2煤氣設施:所有流經煤氣(特別是高壓煤氣)的設施,包括與其相連的其他介質(如蒸汽,氮氣,水等)的管路、設備到與煤氣介質第一個切斷裝置都視為煤氣設施。

  3.3隔斷裝置:凡在系統無異常狀況下,處于關閉、封止狀態,其承受介質壓力在設計允許范圍,具有煤氣不泄漏到被隔斷區域功能的裝置。

  3.4煤氣從業人員:專指從事煤氣生產、回收、儲存、輸(配)送、使用過程中的操作人員、檢修人員和管理人員。

  3.5煤氣危險區域:是在生產作業過程中正常或不正常狀態下出現的co濃度超標,可能引發煤氣事故的工作場所。定性地分為三類:

  3.5.1一類煤氣危險區域:持續出現或長期出現co濃度超出國家衛生標準規定的區域。

  3.5.2二類煤氣危險區域:在正常運行時可能出現co濃度超出國家衛生標準規定的區域。

  3.5.3三類煤氣危險區域:在不正常情況時可能出現co濃度超出國家衛生標準規定的區域。

  3.6煤氣危險作業:是指在煤氣設備設施上或在煤氣危險區域內進行的帶煤氣作業或煤氣檢修作業,通常可以分為三類。

  3.6.1一類煤氣危險作業主要包括:

  a.不停煤氣情況下在煤氣設備設施及其附屬設備設施上及10米內進行的動火作業。

  b.停煤氣情況下在煤氣柜、煤氣主管道、煤氣加壓機等重要煤氣設備設施及其附屬設備設施上的動火檢修作業。

  c.進入煤氣設備設施內部進行的檢修作業。

  d.在新建、改建、擴建的煤氣設備設施進行的送煤氣作業(包括首次引煤氣點火).

  3.6.2二類煤氣危險作業主要包括:

  a.高爐爐頂更換探尺、處理爐頂閥門、檢修料鐘等。

  b.在煤氣主管道支架附近其它管道上(不包括氧氣管道)的動火檢修作業。

  c.開關煤氣管道上盲板閥或抽堵盲板的作業。

  d.煤氣柜區內非煤氣設備設施及其附屬設備設施以外的其它動火檢修作業。

  3.6.3三類煤氣危險作業主要包括:

  a.煤氣取樣作業。

  b.在不停氣情況下在煤氣管道、設備設施及其附屬設備設施上進行非動火檢修。

  c.進入煤氣區域進行的其它檢修作業。

  4.職責:

  4.1安全環保部

  4.1.1負責對煤氣防護站和各相關煤氣單位的煤氣防護安全落實情況進行監督、檢查、考核。

  4.1.2負責公司煤氣事故應急預案、一類動火作業安全措施的審核。

  4.1.3負責涉及煤氣設備設施重大危險作業的監督、指導和協調工作。

  4.1.4參與煤氣設備、設施檢查、消缺及竣工驗收工作。

  4.1.5負責組織煤氣事故的調查處理工作。

  4.2煤氣防護站

  4.2.1負責煤氣系統的安全管理,執行國家有關煤氣方面的法律法規,落實《工業企業煤氣安全規程》、《冶金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評定標準(煤氣)》和公司《煤氣控制程序》等管理制度,并提出考核意見。

  4.2.2負責制定公司級煤氣安全管理的各種制度、作業標準、煤氣事故應急預案,審核各單位煤氣事故應急預案,建立健全公司煤氣安全管理檔案,并對煤氣設施的安全運行情況定期評估。

  4.2.3參與公司煤氣設施的設計審查和新建、改建工程的竣工驗收及投運工作。

  4.2.4負責公司各類煤氣危險作業的安全管理工作。

  4.2.5負責組織公司煤氣系統日常安全檢查、專項檢查及煤氣專業管理考核工作。

  4.2.6負責公司煤氣的動態監測分析工作、煤氣中毒人員的防護救護工作,現場緊急疏送,參與煤氣中毒、著火、爆炸等事故的現場協調指揮和處置工作,對事故進行調查分析,監督責任落實及考核工作,推進有關職能部門和各單位做好煤氣設備設施的檢查、維護保養工作。

  4.2.7負責公司煤氣安全宣傳及煤氣從業人員專業知識的培訓監督工作。

  4.2.8指導公司各煤氣班組進行標準化建設并組織驗收。

  4.2.9負責公司防護器材的管理及空氣呼吸器氣瓶、氧氣瓶(蘇生器)充裝工作。

  4.2.10負責煤氣一類動火作業技術方案的審核和監督落實。

  4.2.11負責煤氣系統異常狀況下的臨機處置。

  4.3保衛部職責

  4.3.1負責煤氣一類動火作業消防措施的審核和監督。

  4.3.2負責有關煤氣消防設施、器材的監督檢查工作。

  4.3.3參與煤氣事故的調查處理工作。

  4.4生產技術部

  4.4.1負責對公司煤氣系統的重大信息進行處置。

  4.4.2負責正常情況下煤氣用、產戶停、送氣指令的下達工作。

  4.4.3負責對煤氣質量進行考核管理。

  4.4.4參與一類煤氣危險作業方案的審核。

  4.4.5負責組織煤氣“新建、改建、擴建”項目和技術改造項目的投運前驗收工作。

  4.5計量檢驗中心

  負責煤氣的取樣、化驗工作。

  4.6設備管理部

  4.6.1負責煤氣設備設施責任范圍的劃分工作。

  4.6.2負責煤氣系統儀表、自動化設備的定期校驗和管理工作。

  4.6.3參與一類煤氣危險作業方案的審核。

  4.6.4參與煤氣設備事故的處理工作。

  4.6.5負責組織煤氣設備設施的檢測、檢驗工作(管道壁厚、接地電阻的測試等)。

  4.7檢修中心

  4.7.1負責煤氣系統檢測自控設備的維修、檢修。

  4.7.2負責煤氣系統儀表、自動化設備的日常點檢維護、及備件材料的檢查申報工作。

  4.8人力資源部

  負責組織公司煤氣從業人員的培訓、取證和證件復審工作。

  4.9各煤氣生產、輸(配)送、使用、維護單位職責

  4.9.1負責建立健全本單位煤氣安全管理體系。

  4.9.2根據gb6222—20xx《工業企業煤氣安全規程》以及安監總局四[20xx]125號文件《關于進一步加強冶金企業煤氣安全技術管理的有關規定》制定和完善各自的煤氣安全生產責任制。

  4.9.3制定和完善煤氣生產使用技術規程、安全規程、煤氣設備設施的檢修維修規程、煤氣事故應急預案等,并根據設備設施改造、更新,適時修訂。

  4.9.4對各種主要的煤氣設施、各類切斷裝置,放散裝置、水封、排水器、人孔、支架等附屬設施編號,編號應寫在明顯的地方;繪制“煤氣工藝流程圖”,并及時更新,圖上應標明煤氣設備及附屬裝置的編號。

  4.9.5建立煤氣設備設施技術檔案,加強日常點檢和維護,做好煤氣安全監測與防護工作。

  4.9.6每季度對本單位煤氣從業人員進行一次煤氣安全教育培訓、考試,無證人員必須簽訂師徒協議。

  4.9.7認真做好煤氣設備設施大、中修項目安全措施的制定和實施,負責煤氣事故隱患整改落實工作。

  4.9.8明確煤氣管理人員職責并成立煤氣防護小組,配備足夠的煤氣防護器材,定期檢查、維護,確保處于良好狀態。

  4.9.9積極開展煤氣安全宣傳教育并至少每年組織一次煤氣事故應急演練,配合煤氣防護站做好煤氣事故的搶救處理和事故調查分析。

  5.安全管理內容

  5.1煤氣設施設計要求

  5.1.1煤氣設備、設施的設計必須嚴格執行gb6222—20xx《工業企業煤氣安全規程》以及安監總局四[20xx]125號文件《關于進一步加強冶金企業煤氣安全技術管理的有關規定》,屬于壓力管道的煤氣管網必須執行《特種設備安全法》。

  5.1.2煤氣設備、設施的設計必須從本質安全出發,做到安全可靠,對笨重體力勞動及危險作業,必須采用機械化、自動化措施,并應采用先進技術、工藝,以提高安全可靠運行程度。

  5.1.3煤氣設備、設施的改造和施工必須由有資質的設計單位和施工單位進行,凡新型煤氣設備或附屬裝置必須經過安全條件論證。

  5.1.4凡煤氣設施、設備、管道等設計,在經常檢修的部位,必須增設可靠的切斷裝置和具備介質進行置換的條件,為煤氣設備、設施等檢修及安全運行創造良好的前提條件。

  5.2煤氣設備設施施工、驗收

  5.2.1嚴格執行《工業企業煤氣安全規程》、《關于進一步加強冶金企業煤氣安全技術管理有關規定》(安監總管四〔20xx〕125號)。

  5.2.2在煤氣區域或設施附近的項目,必須經過煤氣防護站批準后方可開工,應嚴格按照國家規范設計施工,并制定相應的安全防范措施。

  5.2.3煤氣設備、設施施工要保證質量,嚴格按照設計規范和要求進行施工。

  5.2.4施工必須按設計進行,修改設計應由設計單位出具正式的設計更改通知。

  5.2.5煤氣工程的隱蔽部分,工程管理部應組織煤氣使用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單位、生產技術部、安全環保部和煤氣防護站共同檢查驗收,簽字認可合格后方能封閉。

  5.2.6煤氣工程施工完畢,工程管理部應督促施工單位編制竣工說明書及竣工圖,經竣工驗收合格后,交付使用單位存檔。

  5.2.7煤氣“新建、改建、擴建”項目和技術改造項目的投運前驗收,必須經由生產技術部組織設計部門、工程管理部、設備管理部、安全環保部、保衛部、煤氣防護站、使用單位等部門組成的驗收小組嚴格按照《工業企業煤氣安全規程》、《關于進一步加強冶金企業煤氣安全技術管理有關規定》(安監總管四〔20xx〕125號)和項目建設“三同時”原則檢查驗收,符合安全要求,并有相應的安全規程,驗收簽字后,才能投入運行。

  5.3煤氣安全教育

  5.3.1從事煤氣生產、凈化、儲存、輸送、使用、維護檢修的作業人員必須經專門的安全技術培訓并考核合格,持特種作業操作證方能上崗作業。

  5.3.2培訓教育管理要制訂培訓教育制度,建立培訓教育登記臺賬,科學編制教育教案與試卷,并做好歸檔工作。

  5.3.3煤氣從業人員教育培訓的內容要包括煤氣安全基本知識、煤氣安全技術、煤氣監測方法、煤氣中毒緊急救護技術等內容。

  5.3.4凡在煤氣區域進行煤氣施工的外來人員必須經煤氣管轄單位安全管理部門的同意并辦理相關手續后,方可進入煤氣區域,并遵守煤氣安全有關規定。

  5.3.5對煤氣柜區域外來人員、車輛出入,由二級管理部門制定相應管理制度,報安全環保部批準后執行。

  5.4煤氣安全檢查與整改

  5.4.1煤氣防護站對公司一類危險區域每天檢查一次,二類危險區域每周檢查一次,三類危險區域每月監測檢查一次。并根據煤氣設備設施運行狀況及時調整危險類別。公司每月由煤氣防護站組織一次煤氣安全專項檢查。

  5.4.2各煤氣班組每班必須對煤氣設施進行檢查,作業區(或工段)每周檢查一次,二級單位每月檢查一次。

  5.4.3煤氣防護站除按照設備檢查的要求每月對煤氣設備設施檢查外,動力能源中心組織相關單位每半年應對公司煤氣設備設施的接地電阻進行檢測,每年對公司煤氣管網,煤氣柜進行沉降觀測,并有詳細記錄。

  5.4.4各單位結合本單位的實際情況,參照《煤氣防護安全專項檢查表》中的要求,制定適合本單位的煤氣安全檢查表,每周組織檢查。

  5.4.5煤氣安全檢查中發現的問題,應本著“五落實”的原則,及時整改消除,如在短時間內整改有困難,做出相應安全防范措施,并下發《隱患整改通知單》,要求限期整改。消除隱患后,整改單位(部門)有關負責人要將整改情況向發出指令單位反饋消除隱患信息,并由簽發隱患整改指令部門人員跟蹤驗證。

  5.4.6對公司級重大煤氣危險源點管理控制執行《危險源(點)控制管理辦法》。

  5.5煤氣危險作業管理

  煤氣危險作業實行分級管理,管理要求執行公司《危險作業申請審批管理制度》、公司《安全生產動火制度》和公司《受限空間作業安全管理制度》。

  5.6煤氣設施操作的安全防護要求

  5.6.1進入煤氣區域作業、檢查(要看好風向),必須兩人以上同行,攜帶檢測、防護、急救設備,在監護的情況下才能進行。

  5.6.2新建或檢修后的送煤氣前必須制定送煤氣方案,包括送煤氣作業時間、地點、工作要求、操作步驟、安全措施,并做好送氣前的`全面檢查工作。

  5.6.3送煤氣前,用氮氣(蒸汽)進行吹掃置換,開始時先開與煤氣管道相連端閥門再開氮氣(蒸汽)閥門、結束時先關氮氣(蒸汽)閥門再關與煤氣管道相連端閥門,在煤氣管道末端放散處連續3次爆發試驗及氧含量分析合格后,吹掃置換合格,每次吹掃完成后必須斷開與吹掃氣源的連接。

  5.6.4一般煤氣設備必須保持正壓操作,吹掃或引氣過程中,嚴禁在煤氣設施上栓、拉電焊線,煤氣設施周圍40m內嚴禁火源。爐子點火時,爐內燃燒系統應具有一定的負壓,點火程序必須是先點燃明火后再給煤氣,嚴禁先給煤氣后點火。凡送煤氣前已烘爐的爐子,其爐膛溫度超過800℃時,可不點火直接送煤氣,但應嚴密監視其是否燃燒。送煤氣時不著火或者著火后又熄滅,應立即關閉煤氣閥門,查清原因,排凈爐內混合氣體后,再按規定程序重新點火。

  5.6.5凡強制送風的爐子,點火時應先開鼓風機但不送風,待點火送煤氣燃著后,再逐步增大供風量和煤氣量。停煤氣時,應先關閉所有的燒嘴,然后停送風機。

  5.6.6在設備停止生產而保壓有困難時,則應可靠地切斷煤氣來源,并將內部煤氣吹凈,打開上、下人孔、放散管等。

  5.6.7生活上、下水管,蒸汽、氮氣等管道嚴禁與煤氣設施用硬連接相接通。

  5.6.8煤氣系統的各種塔器及管道在停產通氮氣吹掃煤氣合格后,不應關閉放散管;恢復生產時,若用氮氣置換空氣合格后,可送入煤氣,待檢驗煤氣合格后,方可關閉放散管。

  5.6.9送煤氣后,應檢查所有連接部位和隔斷裝置是否漏煤氣。

  5.6.10操作盲板閥時,必須關閉前端蝶閥,泄壓后再操作。

  5.7煤氣安全監測與防護

  5.7.1凡有可能造成煤氣聚集發生煤氣事故的危險場所(包括高爐風口及以上平臺、轉爐爐口以上平臺、煤氣柜活塞上部、燒結點火器及熱風爐、加熱爐、管式爐、燃氣鍋爐等燃燒器旁等易產生煤氣泄漏的區域)應設固定式一氧化碳監測報警裝置。

  5.7.2煤氣操作崗位、操作室必須設置良好的通訊設備。煤氣生產、凈化(回收)、加壓混合、儲存、使用等設施附近有人值守的崗位,應設固定式一氧化碳監測報警裝置,值守的房間應保證正壓通風。

  5.7.3各單位對自行配備使用的防護器材依照公司《煤氣防護器材管理制度》進行維護、保養,確保設備處在良好的備用狀態。

  5.7.4煤氣區域、煤氣操作室、值班室進行煤氣濃度含量的日常監測由煤氣管轄單位明確分級責任人、適時監測;在煤氣區域、煤氣設施內進行維修、檢修、放散時必須報告煤氣防護站及氣體調度,同時告知周邊區域崗位人員,專人監測環境co濃度,在規定的濃度范圍內安全作業。

  5.7.5煤氣設施停煤氣檢修時應可靠的切斷氣源并將內部煤氣吹掃干凈,動火作業分析可燃性氣體濃度不超過爆炸下限或做爆發試驗連續三次合格,要求分級監測確認,具備作業條件并開據作業票方可作業。

  5.7.6進入設備設施內部作業除分析煤氣中的co氣體濃度外,還應保證該設施內氧氣含量不低于19.5%,作業時間要根據一氧化碳的含量確定,設施內一氧化碳含量高(大于50ppm)或氧氣含量低(小于19.5%)時應佩戴空氣或氧氣呼吸器等隔離式呼吸器具,設專職監護人員。長期檢修或停用的煤氣設備,應打開上、下人孔、放散管等,保持設施內部的自然通風。

  5.7.7進入煤氣設備內部工作時,安全分析取樣時間不應早于動火或進塔(器)前0.5h,檢修動火工作中每小時應重新分析。工作中斷后恢復工作前0.5h,也應重新分析,取樣應有代表性,防止死角。當煤氣比重大于空氣時,取中、下部;煤氣比重小于空氣時,取中,上部。

  5.8煤氣設備、管道附屬裝置的安全要求

  5.8.1煤氣設施、管道應按規范進行明顯的介質、流向、色環等標示,并對區域設備按安全定置管理規范掛牌要求懸掛責任包機牌。

  5.8.2煤氣設備附近或管道下方不準設生活、休息間等。

  盲板直(mm)≤230300≤500600—10001100—15001600—1800盲板厚(mm)44.56—88—1010—1212—14

  5.8.3在煤氣經常檢修的部位應設可靠的隔斷裝置。盲板的位置應在閘閥后、調節閥前,盲板與閘閥的間距以不影響閘閥動作為宜,為方便生產,盲板厚度可按下表要求制作

  5.8.4水封裝置在其它隔斷裝置后并用,在冬季應注意保溫措施,水封的安全要求按gb6222—20xx《工業企業煤氣安全規程》和安監總局[20xx]125號文件《關于進一步加強冶金企業煤氣安全技術管理的有關規定》中的要求。眼鏡閥、扇形閥應設在密封蝶閥或閘閥后面,不宜單獨使用。密封蝶閥必須和水封、插板、眼鏡閥并用。

  5.8.5為方便生產操作,煤氣設施的人孔、閘門、儀表或經常操作部位應設操作平臺,平臺、欄桿、走梯應符合國家有關標準規定。

  5.8.6煤氣管道設備檢修吹掃放散,放散管口應高出煤氣管道、設備和走臺4m,離地面不小于10m;廠房內或距廠房20m以內的煤氣管道和設備上的放散管,管口應高出房頂4m;過剩煤氣必須點燃放散,放散管管口高度應高于周圍建筑物,且不低于50米,放散時要有火焰監測裝置和蒸汽或氮氣滅火設施。

  5.8.7煤氣閥門每季度必須維護保養一次,其效果要能保證閥門能夠隨時靈活操作。

  5.8.8對煤氣水封、排水器必須每半年清污一次,每年必須測量腐蝕情況一次。

  5.8.9煤氣燃燒裝置采用強制送風的燃燒嘴時,煤氣支管上應有止回裝置或自動隔斷閥,在空氣管道上應設泄爆膜;煤氣、空氣管道應安裝低壓報警裝置,煤氣管道應有低壓聯鎖裝置和斷電快切裝置。對煤氣設備設施的自動聯鎖保護設備必須每月檢查一次,確保其可靠性。空氣管道的末端應設有放散管,放散管應引到廠房外。對泄爆膜(閥)每月檢查一次,每半年測厚一次,并按要求校驗。

  5.8.10煤氣管網日常管理按公司《動力能源管網管理制度》執行。

  5.9煤氣設備事故管理按公司《設備事故管理制度》執行。

  5.10煤氣防護器材管理按公司《煤氣防護器材管理制度》執行。

  5.11考核:

  凡違反煤氣防護安全管理制度規定和要求,造成煤氣事故的單位或個人,按《煤氣防護安全管理考核細則》有關條款進行考核,考核細則具體內容見附件。

  6.引用文件

  gb6222—20xx《工業企業煤氣安全規程》

  安監總管四[20xx]125號文件《關于進一步加強冶金企業煤氣安全技術管理的有關規定》

煤氣防護管理制度3

  正確使用空氣呼吸器須知

  1壓力達到規定的壓力值(200bar以上)。

  2供需閥工作正常時,呼吸應暢通均勻。

  3使用中當感到呼吸疲倦需要額外的空氣時,可直接按壓供需閥中央的紅色按鈕。

  4密切注視壓力表值或傾聽低壓報警聲,當壓力達5bar時應立即退出煤氣區。

  5若察覺到臉部有涼風或有“咝咝”的氣流聲,則應把大視野全面罩頭帶合適拉緊。

  6使用前要檢查大視野全面罩內的橡膠薄片是否有脫落或丟失,呼吸閥是否有粘連現象。

  7要把空氣瓶閥開啟到最大位置。

  8在使用呼吸器作業中,要注意周圍的作業環境,以防作業現場周圍的障礙將瓶閥關住。

  冬季佩戴空氣呼吸器作業時,要有保溫保護措施,以防呼吸閥凍結,中高壓管凍結導致壓力表回零。

  10重新佩戴使用時,也需做必要的`檢查。

  安全防護裝置、煤氣防護器具考核。

  1)安全防護裝置、設施損壞時要及時修復,煤氣監測器、co煤氣報警器、等損壞、失靈時,要及時報告生產科,進行調換修復。

  2)對袖珍式co報警儀在使用前應詳細閱讀使用說明書,明確后方可使用,使用期間不得隨意轉借他人玩耍,要有專人保管,丟失1臺考核200元。

  3)對空氣呼吸器的使用要符合相關規定,發現一次不符合,責任人考核100元,丟失一臺考核500元。

  4)無故丟失損壞安全防護裝置的責任者考核200元。

【煤氣防護管理制度】相關文章:

防護管理制度04-23

煤氣設施管理制度09-28

設施防護管理制度09-28

設施防護的管理制度12-26

放射防護管理制度02-27

防護設施管理制度09-19

煤氣管理制度11-11

食堂煤氣安全管理制度03-15

食堂煤氣管理制度09-16

輻射安全與防護管理制度06-26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最新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在线观看人成视频 | 亚洲中文不卡DvD | 亚洲一区二区国产精品无l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五月天宝贝 | 一色屋成人精品视频在线 | 亚洲乱码免费伦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