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的知識點總結

時間:2023-08-28 10:13:07 偲穎 知識點總結 我要投稿

中考的知識點總結

  在我們平凡的學生生涯里,說起知識點,應該沒有人不熟悉吧?知識點是知識中的最小單位,最具體的內容,有時候也叫“考點”。你知道哪些知識點是真正對我們有幫助的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考的知識點總結,歡迎大家分享。

中考的知識點總結

  中考的知識點總結 1

  單項式和多項式統稱為整式。

  1.單項式

  1)數與字母的乘積這樣的代數式叫做單項式。單獨的一個數或字母(可以是兩個數字或字母相乘)也是單項式。

  2)單項式的系數:單項式中的數字因數及性質符號叫做單項式的系數。

  3)單項式的次數:一個單項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數的和叫做這個單項式的次數。

  2.多項式

  1)幾個單項式的和叫做多項式。在多項式中,每個單項式叫做多項式的項,其中不含字母的項叫做常數項。一個多項式有幾項就叫做幾項式。

  2)多項式的次數:多項式中,次數最高的項的次數,就是這個多項式的次數。

  3.多項式的排列:

  1)把一個多項式按某一個字母的指數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起來,叫做把多項式按這個字母降冪排列。

  2)把一個多項式按某一個字母的'指數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起來,叫做把多項式按這個字母升冪排列。

  由于單項式的項,包括它前面的性質符號,因此在排列時,仍需把每一項的性質符號看作是這一項的一部分,一起移動。

  中考的知識點總結 2

  1.數的分類及概念:整數和分數統稱有理數(有限小數和無限循環小數),像√3,π,0.101001叫無理數;有理數和無理數統稱實數。實數按正負也可分為:正整數、正分數、0、負整數、負分數,正無理數、負無理數。

  n2.自然數(0和正整數);奇數2n-1、偶數2n、質數、合數。科學記數法:a10(1≤a<10,n是整數),有效數字。3.(1)倒數積為1;(2)相反數和為0,商為-1;(3)絕對值是距離,非負數。4.數軸:①定義(“三要素”);②點與實數的一一對應關系。(2)性質:若干個非負數的和為0,則每個非負數均為0。

  5非負數:正實數與零的統稱。(表為:x≥0)(1)常見的非負數有:6.去絕對值法則:正數的絕對值是它本身,“+()”;零的絕對值是零,“0”;負數的絕對值是它的相反數,“-()”。

  7.實數的運算:加、減、乘、除、乘方、開方;運算法則,定律,順序要熟悉。

  38.代數式,單項式,多項式。整式,分式。有理式,無理式。根式。a29.同類項。合并同類項(系數相加,字母及字母的指數不變)。10.算術平方根:a(正數a的正的平方根);平方根:

  11.(1)最簡二次根式:①被開方數的因數是整數,因式是整式;②被開方數中不含有開得盡方的因數或因式;

  (2)同類二次根式:化為最簡二次根式以后,被開方數相同的二次根式;(3)分母有理化:化去分母中的根號。

  12.因式分解方法:把一個多項式化成幾個整式的積的形式A.提公因式法;B.公式法;C.十字相乘法;D.分組分解法。

  n13.指數:n個a連乘的式子記為(其中a稱底數,na稱指數,稱作冪。)an。

  正數的任何次冪為正數;負數的奇次冪為負數,負數的偶次冪為正數。

  bpapanbnn;⑤an14.冪的運算性質:①aman=am+n;②am÷an=am-n;③(am)n=amn;④(ab)n(=a()())nabbbbbmbbb15.分式的基本性質==(m≠0);符號法則:aamaaa

  16.乘法公式:(a+b)(a-b)=a2-b2;(a+b)2=a2+2ab+b2;a2-b2=(a+b)(a-b);a2+2ab+b2=(a+b)2

  aa0,b≥0);④22a17.算術根的性質:①=;②;③(a≥(a)a(a0)abababb(a≥0,b>0)

  18.統計初步:通常用樣本的特征去估計總體所具有的特征。(1).總體,個體,樣本,樣本容量(樣本中個體的數目)。

  (2)眾數:一組數據中,出現次數最多的數據。平均數:平均數是刻劃數據的集中趨勢(集中位置)的特征數。

  中位數:將一組數據按大小依次排列,處在最中間位置的一個數(或最中間位置的兩個數據的平均數)①1;②x1f1x2f2xkfkx(x1x2xn)x(f1f2fkn)nn""""③若x1a,x2a,,xnxn,x;x則ax1x2a(3)極差:樣本中最大值與最小值的差。它是刻劃樣本中數據波動范圍的大小。

  1222方差:方差是刻劃數據的波動大小的程度。s2[(x1x)(x2x)(xnx)]n標準差:ss2(4)調查:普查:具有破壞性、特大工作量的往往不適合普查;抽樣調查:抽樣時要主要樣本的代表性和廣泛性。

  (5)頻數、頻率、頻數分布表及頻數分布直方圖:19.概率:用來預測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數學量

  (1)P(必然事件)=1;P(不可能事件)=0;0〈P(不確定事件A)〈1。(2)樹形圖或列表分析求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

  (3)游戲公平性是指雙方獲勝的概率的大小是否相等(“牌,球”游戲中放回與不放回的概率是不同的)。20.(1)兩點之間,線段最短(兩點之間線段的長度,叫做這兩點之間的距離);

  (2)點到直線之間,垂線段最短(點到直線的垂線段的長度叫做點到直線之間的距離);(3)兩平行線之間的垂線段處處相等(這條垂線段的長度叫做兩平行線之間的距離);(4)同平行于一條直線的兩條直線平行(傳遞性);(5)同垂直于一條直線的兩條直線平行。

  21.性質:在垂直平分線上的點到該線段兩端點的距離相等;判定:到線段兩端點距離相等的點在這線段的垂直平分線上。

  22.性質定理:角平分線上的點到該角兩邊的距離相等;判定定理:到角的兩邊距離相等的`點在該角的角平分線上。

  23.同角或等角的余角(或補角)相等。

  24.性質:兩直線平行,同位角(內錯角)相等,同旁內角互補;判定:同位角(內錯角)相等(同旁內角互補),

  兩直線平行。

  25.三角形分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或等腰三角形、不等邊三角形。

  ①三角形三個內角的和等于180度;任意一個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鄰的兩個內角的和;②第三邊大于兩邊之和,小于兩邊之差;

  ③重心:三條中線的交點;垂心:三條高線的交點;外心:三邊中垂線的交點;內心:三角平分線線的交點。

  ④直角三角形斜邊上的中線等于斜邊的一半;一邊上的中線等于該邊一半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⑤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兩直角邊的平方和等于斜邊的平方;逆定理也成立。⑥300角所對的邊等于斜邊的一半;Rt△中,等于斜邊的一半的邊所對的角是300。

  26.全等三角形:①全等三角形的對應邊,角相等。②條件:SSS、AAS、ASA、SAS、HL。

  27.等腰三角形:在一個三角形中①等邊對等角;②等角對等邊;③三線合一;④有一個600角的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

  28.三角形的中位線平行于第三邊并且等于第三邊的一半;梯形的中位線平行于兩底并且等于兩底和的一半

  .00

  29.n邊形的內角和為(n-2)180,外角和為360,正n邊形的每個內角等于。30.平行四邊形的性質:①兩組對邊分別平行且相等;②兩組對角分別相等;③兩條對角線互相平分。

  判定:①兩組對邊分別平行;②兩組對邊分別相等;③一組對邊平行且相等;④兩組對角分別相等;⑤兩條對角線互相平分。

  31特殊的平行四邊形:矩形、菱形與正方形。

  32.梯形:一組對邊平行而另一組對邊不平行的四邊形。

  梯形可分①直角梯形②等腰梯形。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兩個內角相等;等腰梯形的對角線相等。33.梯形常用輔助線:

  34.平面圖形的密鋪(鑲嵌):同一頂點的角之和為3600。35.軸對稱:翻轉1800能重合;中心對稱(圖形):旋轉180度能重合。36.命題(題設和結論)、定義、公理、定理;原命題,逆命題;真命題,假命題;反證法。

  37.①軸對稱變換:對應點所連的線段被對稱軸垂直平分;對應線段,對應角相等。

  ②圖形的平移:對應線段,對應點所連線段平行(或在同一直線上)且相等;對應角相等;平移方向和距離是它的兩要素。

  ③圖形的旋轉:每一個點都繞旋轉中心沿相同方向轉動了相同的角度,任意一對對應點與旋轉中心的連線所成的角都是旋轉角,對應點到旋轉中心的距離相等。旋轉的方向、角度、旋轉中心是它的三要素。④位似圖形:它們具有相似圖形的性質外還有圖形的位置關系(每組對應點所在的直線都經過同一個點位似中心);對應點到位似中心的距離比就是位似比,對應線段的比等于位似比,位似比也有順序;已知圖形的位似圖形有兩個,在位似中心的兩側各有一個。位似中心,位似比是它的兩要素。38.相似圖形:形狀相同,大小不一定相同(放大或縮小)。

  (1)判定①平行;②兩角相等;③兩邊對應成比例,夾角相等;④三邊對應成比例。

  (2)對應線段比等于相似比;對應高之比等于相似比;對應周長比等于相似比;面積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3)比例的基本性質:若,則ad=bc;(d稱為第四比例項)

  比例中項:若,則。(b稱為a、c的比例中項;c稱為第三比例項)

  (4)黃金分割:線段AB被點C黃金分割(AC0時,方程有兩個不相等的實數根;當△=0時,方程有兩個相等的實數根;當△b←→a+c>b+c⑵a>b←→ac>bc(c>0)⑶a>b←→acc→a>c⑸a>b,c>d→a+c>b+d.(用文字怎么敘述?)

  (5)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乘除負數要變方向,但要注意乘除正數不要要變方向)(6)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解、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組(在數軸上表示解集)

  42.平面直角坐標系:在平面內,兩條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點的數軸組成平面直角坐標系;(1)坐標平面內的點與一個有序實數對之間是一一對應的。(2)兩點間的距離:AB=Xa-Xb;CD=Yc-Yd;。(3)X軸上Y=0;Y軸上X=0;一、三象限角平分線,Y=X;二、四象限角平分線,Y=-X。

  (4)P(a,b)關于X軸對稱P’(a,-b);關于Y軸對稱P’’(a,-b);關于原點對稱P’’’(-a,-b).

  43.函數定義:44.表示法:⑴解析法;⑵列表法;⑶圖象法。描點法:⑴列表;⑵描點;⑶連線。45.自變量取值范圍:①分母≠0;②被開方數≥0;③幾何圖形成立;④實際有意義46.正比例函數⑴y=kx(k≠0)

  yyyy⑵圖象:直線(過原點)

  ⑶性質:①k>0,②k0,b>0⑶性質:①k>0,②k0,b(10)切線長定理從圓外一點引圓的兩條切線,它們的切線長相等圓心和這一點的連線平分兩條切

  線的夾角

  (11)相交兩圓的連心線垂直平分公共弦;相切兩圓的連心線必過切點;

  51.(1)視點,視線,視角,盲區;投射線,投影,投影面.(投影類的題目常與全等、相似、三角函數結合進行相關的計算。)

  (2)中心投影:遠光線(太陽光線);平行投影:近光線(路燈光線)。

  (3)三視圖:主視圖,俯視圖,左視圖。看不見的輪廓線要畫成虛線,線段要保持原長或標明比例尺。52.

  53.面積問題:①同底(或同高),面積比等于高(或底)之比;②相似圖形的面積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54.尺規作圖:線段要截,角用弧作,角平分線、垂直平分線須熟記,外接圓、內切圓也不忘。

  中考的知識點總結 3

  1、在五千多年的發展歷程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

  2、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

  中華民族精神在不同時期有其具體體現,如:①在革命時期有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等;②新中國成立后的建設時期有大慶精神、抗洪精神、載人航天精神等;③在改革開放的新時代下,有自立意識、競爭意識、效率意識、科學精神等。

  3、為什么要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

  ①一個民族要生存和發展,就要有一種昂揚向上的民族精神。一個民族只有具有高尚的民族品格,堅定的民族志向,遠大的民族理想,才能有巨大的凝聚力,才能成就偉業,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個民族為什么要有一種昂揚向上的民族精神?)

  ②偉大民族精神始終是鼓舞我們民族迎難而上、團結互助、戰勝強敵與困難的不竭力量之源。

  ③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的根,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魂。面對世界范圍各種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蕩,面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崇高使命,每一個中華兒女都有責任、有義務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

  4、我們青少年怎樣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

  ①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要結合時代和社會發展的要求,不斷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內容。

  ②要立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要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要正確面對外來文化的影響。

  ③青少年是國家和民族的希望和未來,讓我們一起努力,成為民族精神的傳播者、弘揚者和建設者,共同譜寫

  5、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大力發展先進文化,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6、什么是發展先進文化?

  在當代中國,發展先進文化,就是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

  7、在當代中國,發展先進文化,就是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它包括兩方面內容:思想道德建設和教育、科學、文化建設。

  8、牢牢把握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

  (1)為什么要牢牢把握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

  ①方向問題是根本問題。②牢牢把握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是我們發展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和諧文化首要的和根本的要求,也是繁榮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和諧文化的根本保證。

  9、思想道德建設

  (1)地位:加強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是發展先進文化的重要內容和中心環節。

  (2)要求:堅持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原則、以增強誠信意識為重點

  10、教育、科學、文化建設

  (1)地位:發展教育和科學,是先進文化建設的基礎工程。

  (2)意義:只有大力發展教育科學事業,才能從根本上提升廣大人民的綜合素質和我們國家的.綜合國力。

  11、精神文明創建活動

  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是我國人民移風易俗、改造社會、建設美好生活的偉大創造,也是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有效形式。

  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的實例,如“創三優”活動、“三下鄉”活動、“萬村書庫”活動、“感動中國人物”評選活動、“文明戶”評選活動等。

  12、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根本任務(或發展先進文化的根本任務)是什么?

  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根本任務,就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培養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公民。

  13、我們青少年如何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活動中作貢獻?

  ①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行為得體,注重形象,遵守社會公共道德規范。

  ②積極參與并宣傳提升中國公民行為素質的活動。

  ③學習并推廣文明禮儀知識,讓更多的人更加健康文明。

  ④對不文明行為進行制止。

  中考的知識點總結 4

  1.單項式:表示數字或字母乘積的式子,單獨的一個數字或字母也叫單項式。

  2.單項式的系數與次數:單項式中的數字因數,稱單項式的系數;

  單項式中所有字母指數的和,叫單項式的次數.

  3.多項式:幾個單項式的'和叫多項式.

  4.多項式的項數與次數:多項式中所含單項式的個數就是多項式的項數,每個單項式叫多項式的項;多項式里,次數最高項的次數叫多項式的次數;

  6.同類項: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數也相同的單項式是同類項.

  7.合并同類項法則:系數相加,字母與字母的指數不變.

  8.去(添)括號法則:

  去(添)括號時,若括號前邊是“+”號,括號里的各項都不變號;若括號前邊是“-”號,括號里的各項都要變號.

  9.整式的加減:一找:(劃線);二“+”(務必用+號開始合并)三合:(合并)

  10.多項式的升冪和降冪排列:把一個多項式的各項按某個字母的指數從小到大(或從大到小)排列起來,叫做按這個字母的升冪排列(或降冪排列).

  中考的知識點總結 5

  第一單元笑迎新生活

  1、上中學后,我們怎樣創建一個優秀的集體?(第一課第二框)

  (1)樹立共同的目標,尋找前進的動力。當我們有了共同的目標后,我們就擁有了團結奮斗的不懈動力。

  (2)我們要各盡其能,發揮所長,奉獻集體。當每個人都把自己的智慧和熱情貢獻給集體時,班集體就會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3)我們要團結協作,互助前行。只有團結協作,相互配合,我們才能奏出最優美的班級樂章,在集體中不斷成長。

  2、初中學習有哪些新特點?(第二課第一框)

  學習科目增多了、學習內容和難度加大了、老師授課節奏加快了,我們不僅可以學到更多的知識,而且可以運用已經獲得的知識和能力,學習一些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

  3、怎樣做學習的管理者?(第二課第一框)

  (1)學會自主學習。作為初中生,應學會逐步擺脫對父母和老師的依賴,獨立地承擔學習的任務。

  (2)提高學習效率。只有把握好學習過程中每個環節的質量,如課前認真預習,上課時專心聽講,課后及時復習,才能從整體上提高學習效率。

  (3)科學安排時間。初中學習的科目增多,難度加深,對學習時間進行合理安排,做到心中有數,從容不迫。

  (4)根據自己的學習方式,結合老師的教學實際,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4、為什么說學習中有苦也有樂,學習是苦樂交織的(學習中的苦樂觀)?(第二課第二框)

  (1)學習,對每個人來說都是苦樂交織的,因為學習是一個探究和發現的過程,需要克服困難,刻苦努力。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斷地發現自身的潛能,獲得一種超越自己的快樂。

  (2)學習有苦更有樂,享有學習的權利和機會是快樂的。

  第二單元認識新自我

  5、生命對于世界有什么重要性?(第三課第一框)

  生命是地球上最珍貴的財富,世界因生命的存在而變得生動和精彩。

  每種生命都有其存在的價值與意義。在地球的生物鏈中,各種生命共生共存、息息相關。我們要尊重生命、關愛生命,去關愛和呵護我們周圍的生命,與其他生命和諧相處。

  6、人的生命獨特性表現在哪些方面?(第三課第二框)

  (1)人的生命獨特性突出表現在,與其他動物、植物、微生物等生命相比,人類的生命最具有智慧。

  (2)人的生命獨特性更多表現在,人的個性品質、人生道路,實現人生價值的方式和途徑的多樣性。

  7.怎樣發揮生命的獨特性?(第三課第二框)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和特點,所以每個人要根據自己的個性,發揮自己的優勢,選擇一條適合自己的、獨特閃光的成才之路,展示自己的風采,為社會貢獻自己的智慧和才能。

  8、怎樣讓生命之花綻放?(第三課第三框)

  (1)永不放棄生的希望。世界因生命而精彩,珍愛生命的人,無論何時何地,無論遇到多大挫折,都不會放棄生的希望。

  (2)肯定生命,尊重生命。每個人的生命都是有價值的,每個人對國家、社會和他人都有價值。在肯定和尊重自己價值和生命的同時,也應肯定和尊重他人的價值和生命。

  (3)延伸生命的價值。生命的意義不在于長短,而在于對社會的貢獻。因此,我們要珍愛生命,讓有限的生命煥發光彩,并為之不懈努力,不斷延伸生命的價值。

  9、怎樣才能使生命的價值得以提升?(第三課第三框)

  (1)生命的意義不在于長短,而在于對社會的貢獻。

  (2)我們要珍愛生命,讓有限的生命煥發光彩,并為之不懈努力,不斷延伸生命的價值。

  (3)實現人生的意義,追求生命的價值,要腳踏實地,從現在做起,從點滴的小事做起。

  (4)在學校努力學習,掌握知識和本領,長大后為國家和社會做出貢獻。

  10、青春期的身體變化主要表現在哪三個方面?(第四課第一框)

  (1)身體外形的變化。

  (2)身體內部器官的完善。

  (3)性機能的成熟。

  11、怎樣正確認識青春期心理矛盾?(第四課第一框)

  青春期心理充滿矛盾,這是一種正常的心理現象。這些心理矛盾有時讓我們感到苦悶,但正是它們構成了我們前進的動力。如果處理不好,也會成為我們前進的阻力,因此,我們要通過各種方式,調控好這些矛盾。

  12、怎樣處理好青春期的心理矛盾(可增加自己處理心理矛盾的方法)?(第四課第一框)

  (1)尋求外在幫助,向老師、家長、親友以及社會尋求幫助。

  (2)學會自我調節,學會當自己的“心理醫生”。

  13、男女之間應怎樣正常交往?(第四課第二框)

  (1)男女同學之間交往,既需要相互尊重,又要自重自愛。

  (2)既要開放自己,又要掌握分寸。

  (3)既要主動熱情,又要注意交往的方式、場合、時間。

  14、青春期常見的誤區有哪些?應如何矯正?(第四課第二框)誤區:

  (1)拿別人的生理發育特點開玩笑。

  (2)裝扮上標新立異,故作姿態,當作有個性。

  (3)對男女同學之間的交往過于敏感。矯正方法:

  (1)我們需要通過同學間的相互交流,彼此尊重,共享成長的體驗。

  (2)逐漸擺脫依賴,真正的獨立是勇于為自己行為負責的精神。

  (3)男女同學之間的正常交往,要做到優勢互補,取長補短,從而營造一種和諧溫馨、合作團結的氛圍。

  中考的知識點總結 6

  1、生物具有的共同特

  征:①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②生物能進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體內的廢物。④生物能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例:含羞草對刺激的反應。⑤生物能生長和繁殖。⑥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

  2、生物圈的范圍:大氣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巖石圈的表面。厚度大約20千米。

  3、生物圈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條件:營養物質、陽光、空氣和水、適宜的溫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間。

  4、影響生物的生存的環境因素分為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光、溫度、水、空氣等)。生物因素是指影響某種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生物與生物之間,最常見的關系有捕食、合作、競爭及共生等。例:七星瓢蟲捕食蚜蟲,是捕食關系。稻田里雜草和水稻爭奪陽光,屬競爭關系。螞蟻、蜜蜂家庭成員之間分工合作。

  5、探究:光對鼠婦生活的影響①提出問題:光會影響鼠婦的生活嗎②作出假設:光會影響鼠婦的生活。③制定計劃

  實驗方案的要求:需設計對照實驗,光照是這個探究實驗中的唯一變量。其他條件都相同。④實施計劃⑤得出結論⑥表達、交流

  6、生物與環境的關系:①生物適應環境②生物影響環境③環境影響生物

  7、生態系統(P22--32)①在一定地域內,生物與環境所形成的統一的整體叫做生態系統。

  ②生態系統包括生物部分(植物---生產者;動物---消費者;細菌、真菌---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水、陽光、空氣等)。③生態系統中的物質和能量沿著食物鏈和食物網流動,有毒物質沿著食物鏈逐漸積累。④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的數量和比例是相對穩定的,稱為生態平衡。

  8、食物鏈和食物網:

  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的關系,主要是吃與被吃的關系,這樣就形成了食物鏈。一個生態系統中往往有很多條食物鏈,它們往往彼此交錯連接,這樣就形成了食物網。

  專題二生物與細胞

  9、顯微鏡的應用

  ①右手握住鏡臂,左手托住鏡座。②顯微鏡放在實驗臺略偏左,便于用左眼觀察,右眼同時畫圖。③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上升或下降。鏡筒下降時,眼睛一定要看著物鏡;鏡筒上升時,眼睛注視目鏡。轉動細準焦螺旋,物像更清晰。④需要強光時可選擇凹面鏡和遮光器上的大光圈;需要弱光時可選擇平面鏡和遮光器上的小光圈。⑤從目鏡內看到的物像是倒像。目鏡與物鏡放大倍數的乘積就是顯微鏡的放大倍數。放大倍數越大,數目越少,體積越大,視野越暗。

  10、臨時裝片的制作和觀察

  植物細胞:擦、滴(清水)、撕、展、蓋、染、吸。動物細胞:擦、滴(生理鹽水)、刮、涂、蓋、染、吸。

  11、細胞的生活需要物質和能量。細胞膜控制物質的進出;細胞質中的能量轉換器是線粒體;細胞核是遺傳信息庫,總之,細胞是物質、能量、信息的統一體。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結構和功能單位。

  12、細胞的基本結構和功能:

  細胞壁:保護和支持細胞。

  細胞膜:保護細胞,控制物質的進出。

  葉綠體:能量轉換器,將光能轉換為化學能。(僅植物具有)

  線粒體:能量轉換器,將有機物中的'化學能釋放出來,供細胞利用。(所有生物)

  細胞核:遺傳信息庫。

  液泡:內有細胞液,含有水、糖分等。其中的液體是細胞液。

  13、細胞核在生物遺傳中的作用細胞的控制中心是細胞核。細胞核中有染色體,染色體中有DNA,DNA上有遺傳信息。

  14、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生物體由小長大,是與細胞的生長和分裂有關的。細胞分裂就是一個細胞分成兩個細胞(細胞核最先分成兩份,然后是細胞質,最后是細胞膜和細胞壁)。形成的兩個新細胞的染色體形態和數目相同,新細胞與原細胞的染色體形態和數目也相同。

  15、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的區別植物細胞除了和動物細胞一樣含有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以外,一般還具有細胞壁、葉綠體和液泡。

  16、細胞分化形成了各種不同的組織。組織是指由形態相似,結構、功能相同的細胞聯合在一起形成的。(P62)。

  17、人體的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八大)系統→人體植物體的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六大)器官→植物體

  18、綠色開花植物的六大器官①根、②莖、③葉(屬于營養器官)④花、⑤果實、⑥種子(屬于生殖器官)。

  19、病毒的個體非常小,結構簡單,沒有細胞結構,由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組成。病毒不能獨立生活,必須寄生生活在活細胞中,因而分為三大類:動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細菌病毒(噬菌體)

  20、關注病毒與生物圈中其他生物的關系,特別是與人類的關系。

  21、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包括藻類、苔蘚、蕨類和種子植物四大類群,藻類、苔蘚、蕨類植物都不結種子,而是產生孢子,合稱為孢子植物。種子植物能形成種子,更適應陸地環境。

  22、區分常見的藻類、苔蘚和蕨類植物。藻類植物:大都生活在水中,能進行光合作用,無根、莖、葉的分化。(大氣中90%的氧氣來源于藻類植物的光合作用)

  常見的藻類植物:水綿、衣藻、海帶、紫菜。苔蘚植物:大都生活在潮濕的陸地環境中,一般具莖、葉,根為假根。

  常見蕨類植物:腎蕨、卷柏、貫眾、胎生狗脊、滿江紅

  23、區分常見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裸子植物:種子是裸露的,外面沒有果皮包被。

  常見的裸子植物:松、杉、柏、銀杏、蘇鐵等等。被子植物:種子外面有果皮包被。

  常見的被子植物:桃、大豆、水稻、玫瑰等等。

  24、種子萌發的條件:

  自身條件:種子必須是完整的,而且胚必須是活的。

  外界條件: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氣和適宜的溫度。

  25、一朵花中主要結構是花蕊(雄蕊和雌蕊),雌蕊下部的子房里有胚珠。當植物經過開花、傳粉、受精后,只有子房繼續發育,成為果實。其中子房自壁發育成果皮,胚珠發育成種子,胚珠里的受精卵發育成種子里的胚。

  26、種子萌發的過程:種子先要吸收水分,胚根最先突破種皮,形成根,胚軸伸長,胚芽發育成莖和葉。

  27、根適于吸水的特點:根吸水的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區。成熟區生有大量的根毛。

  28、導管的功能:向上運輸水分和無機鹽。篩管:向下運輸有機物。

  29、玉米的果穗常有缺粒的,向日葵的子粒常有空癟的,主要是由于傳粉不足引起的,因此人們常常給植物進行人工輔助授粉。

  30、綠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無機鹽(其中需要量最多的是含氮、含磷、含鉀的無機鹽)。

  31、植物蒸騰失水及氣體交換的“門戶”是葉片的氣孔,由一對半月形的保衛細胞控制開閉。

  中考的知識點總結 7

  跟硫酸有關的.化學方程式:

  2NaOH(或KOH)+H2SO4=Na2SO4+2H2O

  現象:不明顯

  Fe2O3+3H2SO4=Fe2(SO4)3+3H2O

  現象:紅色固體溶解,生成黃色溶液

  CuO+H2SO4=CuSO4+H2O

  現象:黑色固體溶解,生成藍色溶液

  Cu(OH)2+H2SO4=CuSO4+2H2O

  現象:藍色沉淀溶解,生成藍色溶液

  H2SO4+BaCl2=BaSO4↓+2HCl

  現象:生成不溶于強酸的白色沉淀,用于檢驗硫酸根離子

  CaCO3+H2SO4=CaSO4+H2O+CO2↑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2NaHCO3+H2SO4=Na2SO4+2H2O+2CO2↑

  現象:這三個反應現象同與鹽酸反應現象一致

  中考的知識點總結 8

  化學的研究范圍,對象,基本化學概念

  1.純凈是相對的`,不純是絕對的

  2.冰水共存物是純凈物,潔凈的空氣一定是混合物,純凈水是混合物,食鹽是混合物

  3.干冰不是冰,水銀不是銀

  4.燃燒和爆炸都既是物理變化,又是化學變化

  5.干冰升華是物理變化,導電導熱是物理變化,生銹和腐爛是化學變化,利用沸點不同分離氣體是物理變化

  中考的知識點總結 9

  力學:

  1.物質由分子組成,分子間有空隙,分子間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2.刻度尺讀數需要讀到分度值下一位

  3.誤差不是錯誤,誤差不可避免,錯誤可以避免

  4.使用刻度尺測量時可以采用多次測量取平均值的方法減小誤差5.量筒不但可以測量液體的體積,還可以用“排水法”測量固體的體積6.利用天平測量質量時應“左物右碼”

  7.同種物質的密度還和狀態有關(水和冰同種物質,狀態不同,密度不同)8.物質的運動和靜止是相對參照物而言的

  9.相對于參照物,物體的位置改變了,即物體運動了10.參照物的選取是任意的,被研究的物體不能選作參照物11.平均速度表示一段時間或路程內物體運動快慢程度

  而瞬時速度表示某一位置或某一時間點物體運動快慢程度12.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1g/cm3

  13.一切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

  14.通常情況下,聲音在固體中傳播最快,其次是液體,氣體

  15.樂音和噪聲沒有嚴格的界限,與地點、時間、環境及人的心情都有關系

  16.樂音三要素:①音調(聲音的高低)②響度(聲音的大小)③音色(辨別不同的發聲體)17.防治噪聲三個環節:①聲源處②傳輸路徑中③人耳處18.超聲波的速度比電磁波的速度慢得多(聲速和光速)19.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體同時也是受力物體

  20.力的作用效果有兩個:①使物體發生形變②使物體的運動狀態發生改變

  21.判斷物體運動狀態是否改變的兩種方法: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其中一個改變,或都改變,運動狀態改變②如果物體不是處于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運動狀態改變22.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23.力的示意圖是簡單的畫法(不用分段)

  24.彈簧測力計是根據拉力越大,彈簧的形變量就越大這一原理制成的。25.彈簧測力計不能倒著使用

  26.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浮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上的27.重力是由于地球對物體的吸引而產生的

  28.兩個力的合力可能大于其中一個力,可能小于其中一個力,可能等于其中一個力29.二力平衡的條件(四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30.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兩個因素:①接觸面間的壓力大小②接觸面的粗糙程度

  31.慣性現象:(車突然啟動人向后仰、跳遠時助跑、拍打衣服上的灰、足球離開腳后向前運動、運

  動員沖過終點不能立刻停下來,甩掉手上的水)

  32.物體不受力或受平衡力作用時可能靜止也可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33.增大壓強的方法:①增大壓力②減小受力面積34.液體的密度越大,深度越深液體內部壓強越大35.連通器兩側液面相平的條件:①同一液體②液體靜止

  36.利用連通器原理:(船閘、茶壺、回水管、水位計、自動飲水器、過水涵洞等)37.大氣壓現象:(用吸管吸汽水、覆杯試驗、鋼筆吸水、抽水機等)

  38.馬德保半球試驗證明了大氣壓強的存在,托里拆利試驗證明了大氣壓強的值39.大氣壓隨著高度的增加而減小

  40.浮力產生的原因:液體對物體向上和向下壓力的合力41.物體在液體中的三種狀態:漂浮、懸浮、沉底42.物體在漂浮和懸浮狀態下:浮力=重力43.物體在懸浮和沉底狀態下:V排=V物

  4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也適用于氣體(浮力的計算公式:F浮=ρ氣gV排也適用于氣體)45.潛水艇自身的重力是可以改變的,它就是靠改變自身重力來實現下潛、上浮和懸浮的46.密度計放在任何液體中其浮力都不變,都等于它的重力47.流體流速大的地方壓強小(飛機起飛就是利用這一原理)48.動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是省力杠桿(動滑輪是省力杠桿)49.定滑輪特點:能改變力的方向,但不省力動滑輪特點:省力,但不能改變力的方向50.滑輪組繩子段數越多,越省力,越費距離

  51.判斷是否做功的兩個條件:①有力②沿力方向通過的距離52.功是表示做功多少的物理量,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53.“功率大的機械做功一定快”這句話是正確的

  54.使用機械能省力或省距離(不能同時省),但任何機械都不能省功(機械效率小于1)55.有用功多,機械效率高(錯),額外功少,機械效率高(錯)有用功在總功中所占的比例大,機械效率高(對)

  56.同一滑輪組提升重物越重,機械效率越高(重物不變,減輕動滑輪的重也能提高機械效率)57.質量越大,速度越快,物體的動能越大58.質量越大,高度越高,物體的重力勢能越大59.機械能等于動能和勢能的總和60.降落傘勻速下落時機械能不變(錯)

  61.用力推車但沒推動,是因為推力小于阻力(錯,推力等于阻力)62.一切物體所受重力的施力物體都是地球

  63.物體慣性的大小只由物體的質量決定(氣體也有慣性)64.司機系安全帶,是為了防止慣性(錯,防止慣性帶來的危害)65.杠桿和天平都是“左偏右調,右偏左調”66.杠桿不水平也能處于平衡狀態

  67.1m水的質量是1t,1cm水的質量是1g

  68.在彈性限度內,彈性物體的形變量越大,彈性勢能越大

  33電學:

  69.電路的組成:電源、開關、用電器、導線70.電路的三種狀態:通路、斷路、短路

  71.用電流流向法來判斷電路的狀態是非常有效的72.電流有分支的.是并聯,電流只有一條通路的是串聯

  73.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金屬導體里自由電子定向移動的方向與電流方向相反)74.電流表不能直接與電源相連,電壓表在不超出其測量范圍的情況下可以75.電壓是形成電流的原因76.安全電壓應低于36V

  77.金屬導體的電阻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玻璃溫度越高電阻越小)

  78.能導電的物體是導體,不能導電的物體是絕緣體(錯,“容易”,“不容易”)79.在一定條件下導體和絕緣體是可以相互轉化的

  80.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有:材料、長度、橫截面積、溫度(溫度有時不考慮)81.滑動變阻器和電阻箱都是靠改變接入電路中電阻絲的長度來改變電阻的82.利用歐姆定律公式要注意I、U、R三個量是對同一段導體而言的83.伏安法測電阻原理:R=

  UI伏安法測電功率原理:P=UI

  84.串聯電路中:電壓、電功、電功率、電熱與電阻成正比并聯電路中:電流、電功、電功率、電熱與電阻成反比85.在生活中要做到:不接觸低壓帶電體,不靠近高壓帶電體86.開關應連接在用電器和火線之間

  87.兩孔插座(左零右火),三孔插座(左零右火上地)88.磁體自由靜止時指南的一端是南極(S極),指北的一段是北極(N極)89.磁體外部磁感線由N極出發,回到S極90.同名磁極相互排斥,異名磁極相互吸引91.地球是一個大磁體,地磁南極在地理北極附近

  92.磁場中某點磁場的方向:①自由的小磁針靜止時N極的指向

  ②該點磁感線的切線方向

  93.奧斯特試驗證明通電導體周圍存在磁場(電生磁)

  94.電流越大,線圈匝數越多電磁鐵的磁性越強(有鐵心比無鐵心磁性要強的多)95.電磁繼電器的特點:通電時有磁性,斷電時無磁性(自動控制)96.發電機是根據電磁感應現象制成的,機械能轉化為電能(法拉第)

  97.電動機是根據通電導體在磁場中要受到力的作用這一現象制成的,電能轉化為機械能98.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①電路是閉合的②切割磁感線99.電能表表盤上的示數最后一位是小數100.磁場是真實存在的,磁感線是假想的

  101.磁場的基本性質是它對放入其中的磁體有力的作用

  102.“220V100W”的燈泡比“220V40W”的燈泡電阻小,燈絲粗103.指南針能夠指南北,是因為受到地磁場作用104.電磁鐵的主要應用是電磁繼電器105.在家庭電路中,用電器都是并聯的

  106.家庭電路中,電流過大,保險絲熔斷,產生的原因有兩個:①短路②總功率過大光、熱:

  107.白光是由色光組成的

  108.實驗室常用溫度計是利用液體熱脹冷縮的性質制成的109.人的正常體溫約為36.5℃

  110.體溫計使用前要下甩,讀數時可以離開人體

  111.熔化、汽化、升華過程吸熱,凝固、液化、凝華過程放熱112.晶體和非晶體主要區別是晶體有固定熔點,而非晶體沒有113.物體溫度升高內能一定增加(對)

  114.物體內能增加溫度一定升高(錯,晶體熔化過程吸熱,內能增加但溫度不變)

  115.影響蒸發快慢的三個因素:①液體表面積的大小②液體的溫度③液體表面附近空氣流動速度116.水沸騰時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會根據圖象判斷)117.液面上方氣壓越大,沸點越高(高壓鍋)118.生活中的“白氣”或“白煙”都是液化現象

  119.霧、露是液化;霜、窗花是凝華;樟腦球變小、冰凍的衣服變干是升華120.光能在真空中傳播,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121.光是電磁波,電磁波能在真空中傳播122.光和聲音遇到障礙物都會發生反射現象

  123.在均勻介質中光沿直線傳播(日食、月食、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手影)124.真空中光速:c=3×10m/s=3×10km/s(電磁波的速度也是這個)

  125.反射定律描述中要先說反射再說入射(平面鏡成像也說“像與物┅”的順序)126.鏡面反射和漫反射中的每一條光線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127.光的反射現象(人照鏡子、水中倒影)

  128.只有凸透鏡物在一倍焦距以外能成實像,其它都是虛像(平面鏡、凹透鏡)129.平面鏡成像特點:像和物關于鏡對稱(左右對調,上下一致)

  130.光的折射現象(筷子在水中部分彎折、水底看起來比實際的淺、海市蜃樓、凸透鏡成像)131.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凹透鏡對光線有發散作用

  132.能成在光屏上的像都是實像,虛像不能成在光屏上,實像倒立,虛像正立133.凸透鏡成實像時,物如果換到像的位置,像也換到物的位置134.在光的反射現象和折射現象中光路都是可逆的

  135.凸透鏡一倍焦距是成實像和虛像的分界點,二倍焦距是成放大像和縮小像的分界點136.眼睛的結構和照相機的結構類似

  137.擴散現象說明分子在不停息的運動著;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劇烈138.分子間有引力和斥力(且同時存在);分子間有空隙139.改變內能的兩種方法:做功和熱傳遞(等效的)

  140.沿海地區早晚、四季溫差較小是因為水的比熱容大(暖氣供水、發動機的冷卻系統)141.熱機的做功沖程是把內能轉化為機械能142.燃料在燃燒的過程中是將化學能轉化為內能143.熱值、密度、比熱容是物質本身的屬性

  144.兩塊相同的煤,甲燃燒的充分,乙燃燒的不充分,甲的熱值大(錯)145.凸透鏡成像試驗前要調共軸:燭焰中心、透鏡光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146.平面鏡成像實驗玻璃板應與水平桌面垂直放置147.近視眼應配戴凹透鏡,遠視眼應配戴凸透鏡

  148.人遠離平面鏡而去,人在鏡中的像變小(錯,不變)

  149.蒸發只能發生在液體的表面,而沸騰在液體表面和內部同時發生150.實像能成在光屏上,虛像不能成在光屏上;實像是倒立的,虛像是正立的

  中考的知識點總結 10

  一、軟體動物和節肢動物

  1、軟體動物種類很多,約有10萬種,是動物界第二大門類。節肢動物是最大的動物類群。

  2、常見的軟體動物有:

  河蚌,烏賊,石鱉、扇貝、文蛤。

  3、貝殼是由外套膜分泌的物質形成,主要成分是碳酸鈣。雙殼類動物用足運動,用鰓與水流進行氣體交換,同時完成攝食。(河蚌的運動器官是斧足)

  4、軟體動物的主要特征:①柔軟的身體外面有外套膜,大多有貝殼;

  ②運動器官是足。

  5、蝗蟲的身體分為頭部,胸部,腹部三個部分,頭部負責感覺和攝食,有3個單眼,1對復眼,一對觸角,口器用于攝食;胸部是運動中心,有三對足兩對翅;腹部和呼吸有關,體表有氣門,蝗蟲用氣管呼吸。體表有外骨骼。(外骨骼不僅能保護自己,還能防止體內水分蒸發)

  6、外骨骼不隨身體的長大而生長,因此會出現蛻皮現象。金蟬脫殼的“殼”指的是外骨骼。

  7、昆蟲的基本特征:有

  1對觸角,一般有2對翅,3對足。昆蟲是節肢動物中種類最多的一類動物;昆蟲是無脊椎動物中唯一會飛的動物,昆蟲是地球上種類和數量最多的一類動物,原因是具有翅。(如蝗蟲、七星瓢蟲、蜜蜂等)昆蟲是節肢動物中種類最多的一類動物。

  8、節肢動物的主要特征是:

  體表有堅韌的外骨骼;身體和附肢都分節。

  9、常見的節肢動物有:蝗蟲、七星瓢蟲、蜜蜂、蚊蠅、蝴蝶、蜘蛛、蜈蚣、蟬、蝦、蟹、蜱蟲等。

  二、魚

  1、現存的動物約有150多萬種,根據體內有無脊柱分為兩類。

  脊椎動物:體內有脊椎骨組成的脊柱(魚類、兩棲、爬行、鳥類、哺乳類等);無脊椎動物體內沒有脊椎骨組成的脊柱(原生動物、腔腸、扁形、線形、環節、軟體、節肢動物)。

  2、魚是脊椎動物中種類最多的一個類群。

  四大家魚指的是青魚、草魚、鰱魚、鳙魚。

  3、鰱魚的鰭有

  5種7片,分別是胸鰭、腹鰭、背鰭、尾鰭、臀鰭。(胸鰭、腹鰭和背鰭能維持身體平衡,但背鰭起到關鍵作用。)尾鰭既是前行動力,又決定身體的運動方向。

  4、側線:感知水流和測定方向。

  5、魚能停留在不同的水層,因為鰾能調節比重。

  6、石斑魚的幼體是雌性,發育到一定階段可轉變為雄魚,有性逆轉的現象。

  7、魚在水中生活至關重要的兩點是:

  1、能在水中呼吸;

  2、靠游泳來獲取食物和防御敵害。

  8、魚的身體分為頭部、軀干部和尾部,身體呈流線型,有利于減少魚在水中運動時遇到的阻力。

  9、魚是靠尾部和軀干部的擺動以及鰭的.協調作用游泳。

  10、魚是用鰓呼吸的,鰓的主要部分是鰓絲,鰓絲中密布毛細血管,故鰓為鮮紅色。

  鰓絲既多又細,擴大鰓與水的接觸面積,有利于呼吸。口和鰓蓋后緣交替張合。

  11、魚的特征:

  1、生活在水中

  2、體表常有鱗片覆蓋

  3、用鰓呼吸

  4、通過尾部和軀干部的擺動以及鰭的協調作用游泳。

  初中如何學好生物

  一、預習

  預習是在老師講課前,先瀏覽一遍講課內容,在瀏覽時,應用筆將自己認為是重點的內容劃出來,將自己看不懂的內容標出來,將瀏覽后產生的問題記下來,有能力、有條件的還可以自己做出預習筆記。

  通過這樣的預習,為下一步聽講奠定基礎,使自己的聽講更加有的放矢,聽講時就可以對自己已經弄懂的或重點知識重新加深印象,并比較一下老師的理解與自己的理解有什么差距,如果自己理解得不深,則可以進一步加深理解。

  對于自己預習時還不懂的問題,則是聽講的重要內容,一定要當堂弄清楚。對于在預習中產生的問題,如果老師講到了,則要聽懂,如果老師沒有講到,一定要向老師問清楚。預習也為將來的自學能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很多優秀學生的經驗都說明了一個共同點,即學生的主要功夫應下在課堂上。我們的學習過程,實際上是解決一種矛盾,即已知與未知的矛盾,通過學習把未知轉化為已知,然后又有新的未知的出現,我們再來完成這個轉化過程。而由未知轉化為已知的過程是在課堂上,在老師的指導下完成的,因此應該是很順利的。

  二、復習和作業

  每節課上,一般老師都要留一定量的作業,這些作業的內容多是講課的重點內容,是應該認真對待的。作業的過程就是復習鞏固聽學知識的過程,但是,很多同學把作業僅僅當成是一種任務,甚至當成是個負擔。

  因此,急急忙忙趕完作業,就認為當天的任務完成了,殊不知,這種做法對學習的幫助是微小的。無論課上老師是否留有作業,課下都應該先進行復習,及時將當天老師所講的知識復習一遍,這可以加強記憶,克服遺忘。

  心理學家對遺忘和記憶都進行過實驗和研究,德國的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的實驗研究成果中,提出了一個著名的“遺忘曲線”表明了遺忘發展的一條規律,即遺忘的進程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

  三、總結

  總結是指在學習完某一章知識,對此章知識進行整理、重組,總結出該章知識的聯系、知識的系統或知識的結構,以便我們能從知識的整體上把握知識,從而加深理解知識和靈活掌握知識。總結的方法一般可用構建知識網絡的方法和綱要法。

  中考的知識點總結 11

  跟鹽酸有關的化學方程式:

  NaOH(也可為KOH)+HCl=NaCl+H2O

  現象:不明顯

  HCl+AgNO3=AgCl↓+HNO3

  現象:有白色沉淀生成,這個反應用于檢驗氯離子

  CaCO3+2HCl=CaCl2+H2O+CO2↑現象:百色固體溶解,生成能使純凈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

  Na2CO3+2HCl=2NaCl+H2O+CO2↑現象:生成能使純凈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

  NaHCO3+HCl=NaCl+H2O+CO2↑

  現象:生成能使純凈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

  Fe2O3+6HCl=2FeCl3+3H2O

  現象:紅色固體逐漸溶解,形成黃色的'溶液

  Fe(OH)3+3HCl=FeCl3+3H2O

  現象:紅棕色絮狀沉淀溶解,形成了黃色的溶液

  Cu(OH)2+2HCl=CuCl2+2H2O

  現象:藍色沉淀溶解,形成黃綠色的溶液

  CuO+2HCl=CuCl2+H2O

  現象:黑色固體溶解,生成黃綠色的溶液

  Zn+2HCl=ZnCl2+H2↑

  現象:同上

  Mg+2HCl=MgCl2+H2↑

  現象:同上

  Fe+2HCl=FeCl2+H2↑

  現象:溶液變成淺綠色,同時放出氣體

  2Al+6HCl=2AlCl3+3H2↑

  現象:有氣體生成

  以上四個反應,鹽酸、硫酸都相似,后面兩類就不贅述了,讀者只需寫出配平即可;硝酸一般具有氧化性,所以產物一般不為H2

  中考的知識點總結 12

  1.《為學》

  作者:彭端淑,清代文學家原題為《為學一首示子侄》選自《白鶴堂集》

  中心:本文以兩個和尚去南海的故事為例,生動形象地說明了難與易之間的辯證關系,勉勵人們立志求學,努力上進。

  2.《天時不如地利》

  作者:孟子,名軻,字子輿,戰國思想家,被稱為“亞圣”選自《孟子》,《孟子》是孟子和他弟子所著。

  中心:強調了戰爭中“人和”的重要性,提出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觀點。

  3.《橘逾淮為枳》

  作者:晏子,名嬰,字平仲,春秋時期齊國政治家選自《晏子春秋》

  中心:文章敘述了晏子出使楚國,挫敗了楚王的詭計,維護了個人和祖國的尊嚴,表現了一個愛國,機智,善于辭令的晏子和平庸愚昧的楚王形象。故事告訴我們在羞辱別人的同時也在羞辱自己;待人要隨和,心胸狹窄往往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不要用小人之心去度君子之腹。

  4.《傷仲永》

  作者: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北宋政治家,文學家。選自《臨川先生文集》

  中心:通過描寫方仲永的事跡,流露出對一個神童“泯然眾人”的惋惜。提示人們要重視后天教育,勤奮努力地學習。

  5.《周處》

  選自南北朝文學家劉義慶編輯的`《世說新語》周處,字子隱,晉朝義興(今江蘇宜興)人

  中心:人是可以轉變的,只要痛下決心,浪子也可以回頭,并成為一個有用的人。

  6.《小石潭記》

  作者: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學家選自《柳河東集》

  中心:作者時而歡樂,時而憂傷,思想感情隨景而變,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含蓄的抒發了自己被貶后無法排遣的憂傷凄苦的思想感情。

  7.《賣油翁》

  作者:歐陽修,字永叔,謚號文忠,號醉翁、六一居士,宋代文學家選自《歐陽文忠公文集》

  中心:賣油翁以高超的酌油技藝表演征服對方,用事實證明熟能生巧的道理。

  8.《核舟記》

  作者:魏學洢,字子敬,明末嘉善人選自清朝人張潮所編的《虞初新志》

  中心:通過介紹核舟的形象、結構、主題,表現了雕刻者的精巧技藝和巧妙構思,反映出我國古代工藝的高超成就。

  9.《口技》

  作者:林嗣環,清代文人選自《虞初新志》

  中心:通過描寫了一場精彩的口技表演,展現了我國口技藝術的魅力,贊揚了口技藝人的高超技藝。

  中考的知識點總結 13

  一、法律

  1、法律的含義:法律是由國家制定,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的一種特殊行為規范。

  2、法律的主要特征:法律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

  3、我國法律的本質:法律是掌握國家政權的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我國法律是工人階級及其領導下的廣大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體現。

  4、法律在公民生活中的作用:

  (1)法律規范人們的行為---法律正是通過規定權利和一位來規范人們的行為的。

  (2)法律維護公民的合法權益---法律也正是通過解決公民之間的權利義務糾紛和制裁違法犯罪,來維護公民合法權益的。

  5、公民權利和義務的關系:

  (1)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是一致的。(2)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是密不可分的。(3)公民的某些權利和義務是相互結合的。(4)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是相互促進的。(5)沒有無義務的權利,也沒有無權利的義務。

  6、公民怎樣依法行使權利:

  (1)公民在行使自己權利的時候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的規定,不得超越法律許可的范圍;(2)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權益;(3)要尊重他人的權利;(4)不能在合法權利之外謀取非法利益;(5)公民的合法權益受到非法侵害,有權運用法律保護自己所擁有的權利,但必須用合法的方式,按照法定程序進行,不能采取非法手段。

  7、公民怎樣自覺履行義務:

  (1)凡是憲法和法律所提倡和鼓勵的行為要積極去做(2)凡是憲法和法律對公民提出具體要求的,就必須去做。(3)凡是憲法和法律所禁止的,就堅決不做。否則就是違法犯罪。

  二、公民依法享有的權利

  人身權(一)生命健康權

  1、地位: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權是生命健康權。

  意義(重要性):(1)生命健康權是公民參加一切社會活動、享有其他一切權利的基礎。(2)生命一旦失去,任何權利都失去了意義。(3)生命健康權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權。

  2、法律依據:我國法律規定,公民的生命健康權不受非法侵犯,侵犯公民生命健康權的行為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3、如何保護公民的生命健康權?

  (1)生命健康權是法律賦予我們的權利,當自己的生命和健康受到威脅和侵害時,我們一定要勇敢的拿起法律武器,依法保護我們的生命健康權。一要及時報案,不能讓侵害者逍遙法外;二要采用合法手段,不能以牙還牙、以惡對惡。(2)加強自我保護,學習一些自我保護的方法,提高自我保護能力。(3)我們要珍惜、愛護自己的生命和健康,同樣也要愛護、尊重他人的生命健康。

  (二)人格尊嚴

  1、地位:人格尊嚴是公民所必須具有的、終身守護的權利。

  2、包括: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

  3、如何保護公民的人格尊嚴?

  (1)要做到自尊自愛,依法規范自己的言行,維護自己的人格尊嚴。

  (2)要提高維權意識,當自己的人格尊嚴受到侵害時,應依法維護自己的權利。

  (3)要像尊重自己的人格尊嚴那樣尊重愛護他人的人格尊嚴

  (三)隱私權

  4、含義:公民依法享有不愿公開或不愿讓他人知悉的不危害社會的個人的秘密的權利。

  5、未成年人的隱私權受法律特殊保護

  (1)原因:由于人們缺乏法制觀念或對未成年人的.關心愛護方式不當,使侵犯未成年隱私權的現象時有發生。(2)法律依據:未成年人保護法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明確規定,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個人隱私。

  6、如何保護公民的隱私權?

  (1)管理好含有自己隱私的物品,一旦發現有人披露自己的個人隱私,要依法制止,學會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隱私權。(2)我們還有尊重他人的隱私權。

  財產權(一)合法的私有財產權

  1、公民依法對自己的財產享有:占用、使用、收益、處分的權利。法律保護公民私有財產權的手段:民事法律手段(最常見,最普遍)、刑事法律手段(最嚴厲,最有效)

  2、如何保護公民的私有財產權?

  (1)我們要學會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財產所有權。(2)可以與侵害者協商解決,如果協商不成應提起訴訟,請求法律的幫助。(3)我們要尊重別人的財產所有權,維護他人的合法權益。

  (二)繼承權

  1、繼承權是保護公民的私有財產權的眼神和體現,我國憲法規定,國家依照法律規定保護公民的繼承權。

  2、繼承的方式:法定繼承、遺囑繼承 遺囑繼承優先于法定繼承。

  3、繼承順序:第一順序繼承人: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順序繼承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繼承開始后,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沒有第一繼承人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

  4、如何保護公民的繼承權?

  (1)公民在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后,要有維權的意識。未成年人被侵權后應當通過自己的法定監護人依法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維護自己的繼承權(2)在行使繼承權時,要依法進行,不能非法獲得繼承權、不能損害他人的合法權利。

  (三)智力成果權

  5、含義:又稱:

  中考的知識點總結 14

  不等式與不等式組

  1.定義:

  用符號〉,=,〈號連接的式子叫不等式。

  2.性質:

  ①不等式的兩邊都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整式,不等號方向不變。

  ②不等式的兩邊都乘以或者除以一個正數,不等號方向不變。

  ③不等式的'兩邊都乘以或除以同一個負數,不等號方向相反。

  3.分類:

  ①一元一次不等式:左右兩邊都是整式,只含有一個未知數,且未知數的最高次數是1的不等式叫一元一次不等式。

  ②一元一次不等式組:

  a.關于同一個未知數的幾個一元一次不等式合在一起,就組成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組。

  b.一元一次不等式組中各個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這個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解集。

  4.考點:

  ①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組)

  ②根據具體問題中的數量關系列不等式(組)并解決簡單實際問題

  ③用數軸表示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解集

  中考的知識點總結 15

  第七章、人類活動對生物圈的影響

  1、 分析人類活動破壞生態環境的實例

  人類活動改善生態環境-“三北”防護林

  大肆砍伐森林,破壞植被

  人類活動破壞生態環境 草原過度放牧,沙塵暴危害嚴重

  大量捕殺野生動物

  大量使用農藥、化肥污染環境等

  2、 環境污染: 概念:指人們在生產或者生活中排放的.有害物質,對環境的影響

  酸雨對生物的影響(書P115.117《新中考》P60.11題)

  大氣污染 溫室效應和臭氧破壞(見書P118《新中考》P63.33題)

  水污染:太湖水滋生大量藍藻,湖水變臭

  類型 固體廢棄物污染:廢舊電池對生物的影響(控制措施:書P118)

  土壤污染:白色垃圾、工業廢渣

  噪音污染

  3、 擬定保護生態環境的計劃

  保護生態環境要做好以下工作:保護森林和植被

  控制酸雨,減少環境污染

  提高全民的環境保護意識

  中考的知識點總結 16

  1.水和二氧化碳生成碳酸(化合反應)

  CO2+H2O=H2CO3

  現象:生成了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的碳酸。

  2.碳酸不穩定分解(分解反應)

  H2CO3=H2O+CO2↑

  相關知識點:

  (1)碳酸是一種不穩定的酸,受熱易分解;

  (2)分解時,二氧化碳從溶液中逸出,使紅色石蕊溶液變成紫色。

  3.滅火器的反應原理

  Al2(SO4)3+6NaHCO3==3Na2SO4+2Al(OH)3↓+6CO2↑

  滅火原理:滅火時,能噴射出大量二氧化碳及泡沫,它們能粘附在可燃物上,使可燃物與空氣隔絕,達到滅火的'目的

  4.金屬和水的反應(置換反應)

  ①2K+2H2O=KOH+H2↑

  ②3Fe+4H2O=Fe3O4+4H2↑

  5.水與非金屬的反應(置換反應)

  C+H2O=CO+H2↑

  6.水與氧化物的反應(化合反應)

  ①SO3+H2O=H2SO4

  ②Na2O+H2O=2NaOH

  7.碳酸氫銨受熱分解(分解反應)

  NH4HCO3=NH3↑+H2O+CO2↑

  8.用鹽酸來清除鐵銹(復分解反應)

  Fe2O3+6HCl=2FeCl3+3H2O

  9.鐵絲插入到硫酸銅溶液中(置換反應)

  Fe+CuSO4=FeSO4+Cu

  現象:溶液由藍色變成淺綠色,鐵表面有紅色固體產生

  中考的知識點總結 17

  1.下面這段文字4個劃橫線處兩處有語病,請找出來進行修改。

  今年五四期間,①各地共青團組織廣大共青團員以多種形式慶祝五四青年節。在青海玉樹結古鎮紅旗小學,②團省委舉辦了希望、責任、使命-抗震救災五四特別行動,組建了青年志愿者服務隊,③繼續投入災區重建工作。甘肅省團委組織西北民族大學300名懂藏語的大學生志愿者,④分赴6家接洽災區傷員的工作,開展志愿服務。

  2.下列各句中有語病的一句是( )

  A.小明被評為優秀學生,是因為他刻苦學習,樂于助人。

  B.這篇報道列舉大量事實,控訴了人類破壞自然,濫殺動物。

  C.在人代會籌備期間,各相關部門廣泛交換了意見。

  D.這篇小說全面地敘述了一個優秀教師的感人故事。

  3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

  A.玉樹地震,全國人民紛紛解囊相助,體現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傳統道德。

  B.通過比賽,使同學們增進了友誼,鍛煉了身體。

  C.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成功開幕,贏得了世界各國的贊譽。

  D.當我讀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主人公保爾自強不息的精神我被深深地感動了。

  4下面這段文字畫線的兩句話,各有一處語病,請加以修改。

  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時間在睡眠中度過。①人的健康對于睡眠,就像呼吸和心跳一樣重要。②我們必須全面改善公眾睡眠的健康水平。③為此,中國睡眠研究會提出了良好睡眠,健康人生的口號。

  1.【答案】第②處:在特別行動后加的活動。第④處:將工作改為醫院。

  2.【答案】B。(病因:成分殘缺,缺賓語,應補足賓語的行徑。)

  3【答案】 C

  4【答案】①人的健康對于睡眠改為睡眠對于人的健康。

  ②改善改 為提高。

  中考的知識點總結 18

  1. 因式分把一個多項式化為幾個整式的積的形式,叫做把這個多項式因式分解;注意:因式分解與乘法是相反的兩個轉化.

  2.因式分解的方法:常用“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分組分解法”、“十字相乘法”.

  3.公因式的確定:系數的最大公約數相同因式的最低次冪.

  注意公式:a+b=b+a; a-b=-(b-a); (a-b)2=(b-a)2; (a-b)3=-(b-a)3.

  4.因式分解的公式:

  (1)平方差公式: a2-b2=(a+ b)(a- b);

  (2)完全平方公式: a2+2ab+b2=(a+b)2, a2-2ab+b2=(a-b)2.

  5.因式分解的注意事項:

  (1)選擇因式分解方法的一般次序是:一 提取、二 公式、三 分組、四 十字;

  (2)使用因式分解公式時要特別注意公式中的字母都具有整體性;

  (3)因式分解的最后結果要求分解到每一個因式都不能分解為止;

  (4)因式分解的最后結果要求每一個因式的首項符號為正;

  (5)因式分解的`最后結果要求加以整理;

  (6)因式分解的最后結果要求相同因式寫成乘方的形式.

  6.因式分解的解題技巧:(1)換位整理,加括號或去括號整理;(2)提負號;(3)全變號;(4)換元;(5)配方;(6)把相同的式子看作整體;(7)靈活分組;(8)提取分數系數;(9)展開部分括號或全部括號;(10)拆項或補項.

  7.完全平方式:能化為(m+n)2的多項式叫完全平方式;對于二次三項式x2+px+q, 有“ x2+px+q是完全平方式 ”.

  中考的知識點總結 19

  1、字詞:

  爛漫。緋紅驛站不遜匿名瞥見畸形杳無消息

  2、作者簡介:魯迅中國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

  3、文章體裁:回憶性散文。

  4、文章思想內容:

  文章記述了作者在仙臺學醫時候的生活,贊揚了藤野先生的正直、無私、沒有民族偏見的`高尚品質,書法了作者對他的懷念。

  5、文章結構:全文38個自然段,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1—3,寫在東京的所見所感

  第二部分4—45,寫與先生的相識、相處、相離。

  第三部分36—38,寫離開仙臺后懷念先生的感情和行動。

  6、文章線索:

  ①明線:以我和藤野先生交往為線索,圍繞藤野先生崇高品質組織材料。

  ②暗線:作者感情變化為線索,寫自己棄醫從文,很多事情是圍繞內在線索組織材料。

  因此文章雖然長,卻脈絡分明,材料雖多,卻井然有序。

  7、人物形象:

  ①人物性格特征:藤野先生治學嚴謹、認真負責、正直、沒有民族偏見

  ②塑造人物方法:

  選擇典型事例。為了突出藤野先生的品質,文章具體寫了四件事:修改講義,改正解剖圖,關心解剖實習和了解中國女人裹腳情形。

  白描手法:如藤野先生外貌、語調、衣飾等寫出了他治學嚴謹、生活樸素的學者形象。載入對請過留學生辮子的描寫,揭示了他們庸俗腐朽的思想,表達作者厭惡之情。

  8、語言特點:樸素含蓄,精煉深刻。

  如:①東京也無非時這樣

  ②中國時弱國,所以中國人當然時低能兒

  ③在那時那地,我的思想卻變了

  中考的知識點總結 20

  易錯點一:水的組成實驗

  對電解水的實驗,常出現如下錯誤:對電解水實驗中正、負兩極上各產生什么氣體,產生的氣體體積之比為多少,記憶不清。記住兩極產生的氣體,避免張冠李戴是解答此題的關鍵。只需將“負極產生氫氣”采用諧音記法為“負氫”,口中默念幾遍即為“父親”。在判斷電源的正、負極時,常易混淆,因此要熟記:“正氧負氫、氫二氧一”,推出正負極。

  注意:為增強水的導電性,在做該實驗時,常常預先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或氫氧化鈉溶液。

  例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水是由氫氣和氧氣組成的B、自然界的水都是以液態存在的

  C、水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變成氫氣和氧氣D、硬水是混合物,軟水是純凈物

  易錯分析:本題易錯選A、B因水通電生成氫氣和氧氣,而誤認為水是由氫氣和氧氣組成的'而錯選A。可能是生活中“水都是以液態存在”的觀念已經根深蒂固,不少的同學常會誤認為液體中就一定有水而錯選B。水在通電時產生氫氣和氧氣,說明水中含有氧元素和氫元素。硬水是含較多的鈣、鎂化合物,而軟水中含較少或不含鈣、鎂化合物,因此都是混合物。

  答案:C

  水

  1.一種元素可以組成混合物,但一定不可以組成化合物

  2.雨水、自來水、海水、河水、湖水都是混合物,新制的蒸餾水是純凈物,放久的蒸餾水不一定是純凈物,軟水不一定是純凈物

  3.汽化時分子體積不變,分子間隔變大

  4.大部分物質熔化體積變大,但水例外,冰熔化體積減小

【中考的知識點總結】相關文章:

中考知識點總結06-08

中考知識點總結11-22

中考物理知識點總結07-31

中考物理知識點總結11-14

中考化學知識點總結11-03

中考英語知識點總結11-16

生物中考知識點總結06-08

中考知識點總結11篇06-14

中考數學知識點總結06-08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中文在线码日本 | 午夜福利院中文字幕 | 女同亚洲国产中文字幕 | 宅男午夜免费看片在线播放 | 亚洲中文精品久久久久久图片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