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周記

時間:2022-06-24 04:29:05 周記大全 我要投稿

實用的數學周記3篇

  不經意間,一個星期已經結束了,想必大家都有了很深的感觸吧,請好好地記錄下在周記里。怎樣寫好周記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數學周記3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的數學周記3篇

數學周記 篇1

  在我們走入新課程的這段時間,我對自己過去的教學思想和行為進行了反思,用新課程的理念,對曾經被視為經驗的觀點和做法進行了重新審視,現將在反思中得到的體會總結出來,以求與同行共勉。

  一、教學中要轉換角色,改變已有的教學行為

  (1)新課程要求教師由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

  (2)教師應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引導者。

  (3)教師應從“師道尊嚴”的架子中走出來,成為學生學習的參與者。

  二、教學中要“用活”教材

  三、教學中要尊重學生已有的知識與經驗

  教學反思,或稱為“反思性教學”,是指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體行為表現及其行為依據,通過觀察、回顧、診斷、自我監控等方式,或給予肯定、支持與強化,或給予否定、思索與修正,將“學會教學”與“學會學習”結合起來,從而努力提升教學實踐的合理性,提高教學效能的過程。教學反思被認為是“教師專業發展和自我成長的核心因素”。美國學者波斯納認為,沒有反思的經驗是狹隘的經驗,至多只能形成膚淺的知識。只有經過反思,教師的經驗方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并對后繼行為產生影響。他提出了教師成長的公式:教師的成長=經驗+反思。那么,我們應如何在教學反思中學會教學呢?

  1、傳統數學教學的反思

  傳統數學教學實踐中,由于對教育目的價值取向的偏差,往往僅把學生當作教育的對象和客體,忽視學生的自主意識、創新精神的培養,忽視學生主體性的發展,主要表現在:(1)重教而不重學生,如講細講透、面面俱到、滴水不漏的教學表演,往往就被認為是一節好課;(2)重管教而不重自覺,如教學過程中不重視學生的自我調控、獨立判斷;(3)重統一而不重多樣,如學生幾乎沒有可能自由選擇學習內容或自行規劃、安排學習進程,教學要求強求一律,學生間的個性差異得不到承認;(4)重傳授而不重探索,如將學生視為承受知識的容器,教學中一味填鴨灌輸、包辦代替;(5)重繼承而不重創新;(6)重結果而不重過程;(7)重考試成績而不重全面發展……這一切不僅造成了學生學習興趣下降,學業負擔加重,探索精神萎縮,而且極大地妨礙了學生主體性發展,影響了教育方針的全面貫徹落實,也必將影響到社會發展。

  培養、發展人的主體性,是教育改革的'一個主題,也是深化改革的一個重要突破口。數學教學不僅要使學生“接受”、“適應”已有的和既定的一切,也要使他們具有改造和發展現存社會及現存自我的能力。弘揚和培植學生的主體性,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強調教學民主,強調自我激勵,強調學會學習,將使學生獲益終身。

  2、數學學習中的“思”與“問”

  很多學生認為數學抽象,難學,但又一時找不到好的學習方法,有的同學認為,只要上課認真聽講、課下仔細看書,平時多做些題就能把數學學好,他們也試著這樣去做了,可是效果并不理想,那是為什么呢?我想忽視了“思”與“問”在學習中的重要作用。

  孔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句話充分指出了學與思的辨證關系。告誡大家在學習中要重視積極思考,才會有收獲。數學課程并不是記住幾個概念,幾條結論就能解決很多問題,僅僅靠死記硬背,生搬硬套是行不通的。不是看懂的,也不是聽懂的,是想懂的。數學內容來源于自然現象及生活實踐,是研究自然規律的;題型靈活多變,必須深入理解,弄清概念規律的來龍去脈,這需要有較好的理解能力、觀察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空間想象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利用數學知識處理問題的能力等。

  學習的成功與否,關鍵在于能否正確的處理好“思”與“問”的關系。可以說沒有思考就沒有進步,沒有問題就沒有提高。在學習的過程中,應注意積極地思考,善于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在“思”中進步,在“問”中升華。

數學周記 篇2

  我喜歡研究數學問題,因為我覺得數學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今天我就在在數學的課本中看見了一道題生活中的數學題,來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題目是這樣的:我們國家大約13億的人口,如果我們每人每天節約1角錢,如果這樣的話,我國全國就節約了約1300萬元了。如果小學生從一年級到大學大約要節約1萬幾千元錢了,那么這筆錢可以供給1805位失學沒錢上學的小朋友,把這筆錢給那些人,那豈不是很好嗎!

  看了上面的信息,我想啊:可真是人多力量大啊。突然我想起來了,人多力量大?不好的啊,因為我想了想:如果這大約13億的人口,都浪費了1滴水,那么一共約浪費13億滴水了,那么大家想一想13億滴水大約有多重呢?

  我做了一個小實驗:在水龍頭下面滴1000滴水,用稱稱了一下,1000滴水重200克,我又動筆算了一下。

  13000000001000200=260000000(克)

  260000000克=260噸

  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呀:如果按每人一個月用了一噸水計算的話,那么260噸水就足足可以用上2年了。我去問我爸爸:1噸水能夠發多少度的電?爸爸說:1噸水能發100度的電。那也就是說260噸的`水可以發26000度的電了。

  哇!我一下子驚呆了,260噸水竟然可以發揮這么多的作用啊!所以我們現在要節約所有的水,不要浪費掉一滴滴的水了,我們要養成節約這個好習慣,不能再浪費了。數學是不是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呢?

數學周記 篇3

  今天,我看了一本名叫〈〈生活離不開數學〉〉的書。該書向我們講述了一個個故事,故事中告訴我們一些數學運算方法,以及一些題目,但又不乏詼諧有趣,讓諸位立刻迷上數學。下面,就讓我講述幾個最有意思的故事吧!

  從前,浙江紹興有個叫孔乙己的窮秀才,一天他看到街上的點心店門口的招牌上寫著“一文錢一個元宵”,他的口袋里正好只有小小的一文錢,但是一個元宵怎么能吃的飽呢?他靈機一動,偷偷地在招牌上的“一”字加了一筆,變成了一文錢十個元宵。店伙計看看招牌,信以為真,二話不說,就給他盛了十個元宵。后來,店老板知道了,火冒三丈,要孔乙己賠錢,孔乙己卻笑瞇瞇地說:“如果我把“一”字改成“千”字,你不是就虧得更大了嗎?”老板只好自讓倒霉,所以以后記賬、簽合同、開發票時,都用繁體字“壹、貳、叁”了。所以,數學在生活中,它還能如此多才多藝呢!

  諸位,一定都聽過龜兔賽跑這個寓言吧?在看的時候,你有沒有想過這樣一個數學問題,如果兔子沒睡多久,在烏龜還沒到達終點時,兔子已經醒了。它發現烏龜已經超越他了,大驚失色,便開始追趕烏龜。這時烏龜已經在兔子前面200米了,如果兔子跑的速度是每分鐘12米,烏龜爬行的速度只有每分鐘2米,那么兔子要多少時間才能追趕上烏龜呢?諸位認真動動腦筋,就會發現這個題目其實很簡單,兔子每分鐘的'速度比烏龜每分鐘的速度快12-2=10米,200÷10=20分鐘,所以兔子只用20分鐘,就可以追上烏龜了。這就是數學中著名的追及問題:有兩個運動的物體,相距一定的距離,速度快的在后面,速度慢的在前面,速度快的追速度慢的。對于這種問題,只需求出兩個問題速度之差,再讓相距的路程除以速度差,就可以得到需要的追及時間了。原來數學在寓言中也可以用上啊!

  這本書中還有很多有趣的故事呢!看完這本書后,你就一定會贊嘆不已:原來生活也離不開數學,而且處處需要數學!

【數學周記】相關文章:

數學周記100字—學數學的周記04-27

數學的周記11-04

數學周記范文08-10

瓷磚與數學周記10-03

【精選】數學周記三篇09-22

數學周記250字09-24

數學周記370字09-24

數學作業被撕了周記09-24

精選數學周記5篇04-27

精選數學周記31篇03-21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开心婷婷中文字幕 | 日韩性色一区二区三区 | 性色大全视频在线看 |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三区 | 一级a做视频免费观看日本 亚洲精品国偷自产在线99人热 | 日本三级2020亚洲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