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防治的工作自查報告
轉眼間一段時間的工作又告一段落了,回看這段時間的工作,有著一些問題,好好地做個總結并寫一份自查報告吧。你還在為寫自查報告而苦惱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污染防治的工作自查報告,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污染防治的工作自查報告1
為全面客觀的掌握全鎮水污染防治工作情況,及時總結經驗,務實推進工作,x鎮精心組織工作人員,對全鎮水污染防治情況進行深入檢查,現將檢查情況匯報如下:
一、深入宣傳,營造濃厚的防治氛圍
以《水污染防治法》為基礎,結合河長制,深入開展水污染防治宣傳。采取宣傳進學校、進社區、進農戶的方式,讓所有人認識到水污染防治和保護水資源的緊迫性和重大意義,進一步增強水污染防治和污染物減排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僅20xx年上半年,張貼宣傳標語32幅、懸掛宣傳橫幅26幅、發放宣傳單3200張,廣大居民水污染防治意識和主動性得到提高。
二、突出重點,強化飲用水源的保護
飲水安全問題關系到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關系到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在飲用水水源保護上,堅持常態化監管,實行水質監測與環境保護共同推進的原則,在確保水質達標的情況下,對水源地周邊環境進行全面治理,重點對周邊養殖業進行了全面治理,清理拆除水源地保護區內養豬場5家,水源地保護區得到全面保護。
三、加強監管,完善行業監管體系
x鎮境內,無重點污染性工業企業,水污染防治主要內容為生活污水、生活垃圾、農業生產性污染等,針對鎮域水污染防治特點,全面完善了農業生產、垃圾處理、污水處理等體系,嚴防各類污染物進入水域,延河及主要水域附近,嚴禁使用污染性農業生產資料,從嚴管制秸稈禁燒;垃圾實行日清日運,污水實現規范排放和處理,全鎮所有養殖場化糞池全部達標,污水達標排放。在完善體系的基礎上,加強了日常管理和巡查,確保防治常態化制度化。
四、重在環保,全面開展河道治理
深入貫徹落實河長制,深入開展巡河活動和河道清潔活動,鎮、村河長全部按照河長制要求落實巡河、河道管理和治理工作。共開展河道清潔活動12次,清理各類垃圾、雜物63噸,清理河道2000米,保障河道清潔暢通。對河道附近污水排放進行規范,實行達標排放;全面監管河道及周邊采砂行為,實行網格化管理,確保無違規采砂行為,目前,全鎮違規采砂現象。同時,對河道周邊進行綠化、美化,全面提升周邊環保水平,確保河道清潔。
污染防治的工作自查報告2
按照《20xx-20xx年秋冬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和《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細則xx年度工作方案》文件精神,現將我委做好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情況匯報如下:
一、制定淘汰落后產能實施工作方案。
按照淘汰落后產能和化解過剩產能的工作要求,以市委市政府名義印發《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去產能工作方案》,各縣(區)、市直園區分別制定《xx年度淘汰落后產能工作方案》,進一步明確落后產能退出的職能職責,積極推動落后產能退出工作。
二、實施污染防治“三大戰役”、取締“地條鋼”和治理“散亂污”企業工作情況。
按照省市“三大戰役”辦的要求,為進一步推進我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由市環保局牽頭對磚瓦行業開展了專項整治,制發了《磚瓦行業專項整治工作方案》,實現磚瓦行業大氣污染物達標排放;由市質監局牽頭,市經信委配合,對鋼鐵、水泥、建材等重點行業落后產能開展了督查調研。我市目前鋼鐵、水泥等重點行業,已無必須整體淘汰的落后產能和落后工藝;全市開展對“散亂污”企業的清理整頓,共清理出“散亂污”企業210戶,目前已完成整治94戶,完成率44.7%。下一步,為切實貫徹遂污防“三大戰役”辦《xx年環境污染防治“三大戰役”工作要點的通知》文件精神,加快推進工業污染防治工作,我委計劃于本月會同環保、質監等部門對全市燃煤鍋爐淘汰及“散亂污”企業整治情況開展督察,確保完成全年目標任務。
三、重點推進燃煤小鍋爐淘汰工作。
大力推進建成區燃煤小鍋爐淘汰和煤改氣、改電工作,改善和提升我市大氣環境質量。制發了《xx年燃煤小鍋爐淘汰工作方案》,各縣區、園區也分別制訂了工作方案,各項工作正有序推進。1-9月,全市淘汰10蒸噸及以下燃煤鍋爐74臺,額定出力共計176.29蒸噸,分別占全年目標任務的72.5%、68.7%,力爭11月底前全面淘汰10蒸噸及以下燃煤鍋爐,切實減少污染物排放、提升大氣質量。
四、依法依規關閉落后產能。
結合此次中、省環保督察,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對工藝設備落后、環保不達標的明輝竹業實行了關閉退出;對宏鑫鑄鋼落后產能中頻爐等設備,責令企業予以退出,對金星苗圃鑄造廠采取斷電措施,責令其淘汰落后鑄造工藝設備。
五、積極推進企業自主淘汰。
華潤錦華在實施搬遷改造中,積極主動推進落后產能退出,在8月底已經全部淘汰落后紡紗6.3萬錠,織機93臺套;聯愷照明實施轉型升級,8月底已淘汰退出空壓機、割腳機等生產設備59臺套。
六、嚴格執行階梯電價政策。
根據中、省要求,xx年全面實行鋼鐵、水泥、電解鋁階梯電價。按照全省的統一安排和部署,全面完成了省上下達給我市的階梯電價政策的現場監察任務,我市共涉及4家水泥企業,其中3家正常生產、1家停產。
七、加快推進加油站油氣回收治理工作。
對已完成油氣回收加油站的裝置進行了抽查檢查,對未完成油氣回收的加油站進行了停業整頓,并函請環保局加大執法力度。截至目前,全市共有120個加油站和2個油庫進行油氣回收改造,其中加油站已完成油氣回收104個,油庫已完成2個,占計劃的86%,未完成油氣回收加油站16個已進行停業整頓。
八、推進清潔生產,發展循環經濟。
一是大力推進清潔生產。加強對鋼鐵、冶金、建材、化工、石化、醫藥、紡織、印染、電子等行業重點企業的清潔生產審核和管控,實現單位產品能耗、物耗、水耗達到國內或國際先進水平,主要污染物排放大幅度減少。xx年底,全市造紙行業力爭完成紙漿無元素氯漂白改造或采取其他低污染制漿技術,4家造紙企業完成清潔化改造,4家氮肥企業完成工藝冷凝液水解解析技術改造。二是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堅持資源開發與綜合利用相結合,資源開發與節約并重,優化產業、企業和產品結構。做大做強主導產業,延伸拓展配套產業,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延長產業鏈,提高資源綜合利用率和產品附加值,形成上下游一體化的集約式、鏈條化循環發展模式,建成產業間大循環、園區內中循環、企業內小循環的循環經濟框架體系。三是大力推進資源綜合利用。加強共伴生礦產資源、廢渣、建筑垃圾、工業廢物等綜合利用,推進污水、煙氣資源化,最大程度地利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各種廢物。鼓勵發展再制造產業,推動汽車零部件、電動機產品、變壓器等行業再制造。
九、存在問題
(一)部分工業企業的環保意識有待進一步加強。通過省上反饋和群眾舉報的企業存在的環境問題和我們對企業的現場督察發現,一些企業對環境保護的意識還有待加強,企業在新建項目時還存在環評“未批先建”,未嚴格實行“三同時”,未完全按環評要求落實環保措施。少數老舊企業的環保投入不足,設施落后,造成排放時有超標。
(二)產業園區環保設施不能完全滿足企業發展需求。隨著企業入園和新企業的增加,園區規劃、設計及環保設施不能適應企業發展對環保的要求,區域環評時的規劃面積與實際建設面積不合,排污因子評估不全面,與產業發展的實際不相吻合,一些產業園區的污水處理設施建設落后于企業發展速度,引進企業時環評批復企業的排放標準為三級達標,但因園區未有綜合污水處理設施,就被迫要求企業達一級排放標準,不但增大了企業的治理成本,還造成環保監測時使企業的排放不達標。
(三)企業的廢氣治理難度較大。工業企業的廢氣治理還存在技術上的瓶頸,工業企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氣在治理過程中還存在資金投入大,運行成本高,治理效果差,群眾舉報等問題。如我市幾個屠宰企業的臭味治理還沒有從根本上和技術上找到解決辦法。
(四)企業發展與城市發展產生矛盾造成新的環境問題。在我市規劃的企業發展區,企業建成投產后,由于城市發展的需要,又在工業企業周邊新建設了一些居民居住區、學校及公共生活、服務設施,從而造成了社會對企業環境問題的投訴,讓企業環保建設本已達標的企業又不得不增加新的治理投入。如新綠洲、天宏紡織、美寧食品屠宰車間等都存在上述問題。
(五)企業落后設備淘汰不徹底。由于經濟持續低位運行,我市淘汰落后產能工作雖然取得了重大成果,從整體上不存在落后工藝、落后產能和必須淘汰的產業,但少數企業落后設備的淘汰還不完全,還在使用國家明令淘汰的機電設備,燃煤鍋爐的淘汏和煤改氣、煤改電任重道遠,節能節水改造還有很大潛力。
十、下步工作打算
我委在執行有關環保規定、落實節能減排要求、履行環保“一崗雙責”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距上級工作要求和綠色發展目標尚有一定差距。在今后工作中,我委將切實增強接受監督檢查的自覺性,從講政治的高度配合做好環保督察工作。對于省督察組提出的問題和薄弱環節,端正思想認識、增添有效措施,認真進行整改,確保取得實效。同時,進一步深化思想認識,增強做好環保工作的自覺性和主動性。狠抓貫徹落實,確保執行環保政策的嚴肅性和實效性。持續推進工業節能降耗、清潔生產等工作,不斷提升重點行業、重點企業能源利用效率。積極穩妥淘汰落后產能,逗硬監督檢查,推動建立綜合利用標準體系淘汰落后過剩產能法治化、市場化工作機制。積極主動作為,推進綠色產業、綠色經濟健康快速發展。
污染防治的工作自查報告3
一、加大綜合治理力度,減少污染物排放
1.全面整治燃煤鍋爐。
①由區經貿局牽頭負責對燃煤鍋爐企業的“煤改”工作,制定并下發了文件,明確了鎮街整改任務和要求。9月份由區經貿局聯合區環保局以及轄區鎮街、工業園區對全區燃煤鍋爐使用企業進行了詳細摸排,明確了具體整改重點,擬定了計劃,明確了步驟。10月份,由區經貿局領導主持并召開了全區燃煤鍋爐整治專項工作推進會議,我區6個鎮街、2個工業園區分管領導、經辦人認真聽取了會議內容,會上,曠遠燃氣集團、藍天環保技術公司詳細地介紹了先進企業的“煤改”經驗和做法,得到參會人員的熱烈響應。目前,我區大中型餐飲企業燃煤鍋爐都已淘汰,工業企業方面:閩中有機、三棵樹、宏興鞋材、華豐工貿、協豐鞋業等大中型企業都已完成鍋爐“煤改”工作,全區已有近70蒸噸燃煤鍋爐整改到位,初步完成了年度整改目標。
②由區環保局把關嚴格項目審批禁止新建每小時20蒸噸以下的燃煤鍋爐。目前全區不存在每小時20蒸噸以上的燃煤鍋爐以及燃煤發電設備。
2.全面整治推進揮發性有機物。
①由區安監局負責開展加油站油氣回收改造治理工作,制定下發了文件,明確油氣回收改造工作時間表,同時結合加油站換證時機,對沒有進行油氣回收改造的加油站,不予換證。截止目前,全區3家私營加油站已全部完成卸油裝置油氣回收改造,中石油、中石化已有一半完成油氣回收改造,其他加油站油氣回收改造工作也順利推進中,按照計劃將在xx年6月30日前全部完成。
②嚴格把揮發性有機物污染控制作為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的重要內容,要求全區建筑內外墻涂飾均使用水性涂料,新建包裝印刷項目須使用具有環境標志的油墨。
3.加強施工揚塵監管,積極推進綠色施工。由區住建局協助區城管委制定《XX區城市管理建設工地考評方案(試行)》,聯合區城管辦、區執法局組成專項整治活動考評領導小組,按照XX市建筑工地管理考評標準及建筑工地、市政工程施工現場管理標準要求,對考評區各在建工地進行考評,重點檢查各施工現場是否設置“五小工程”(出入口硬化、設置沉淀池、震蕩槽、洗車臺、高壓沖洗設備),規范設置臨時圍檔,施工現場地面硬化,采取有效的`防塵措施,配備必要的環衛設施。專項整治活動考評領導小組從xx年5月份開始每月對考評區內各工地進行考評,在此基礎上結合市城管委每月份城市管理綜合考核評比情況通報再給予相應獎罰分,排出名次進行通報。我區積極發動企業創建文明工地,xx年共有18個項目工地被評為市級建筑施工安全文明標準化示范工地,共有12個項目工地被評為省級建筑施工安全文明標準化示范工地。為激勵建設工程施工企業樹立質量精品意識,爭創優質工程,提升全區建筑業整體水平,區住建局還推薦6個項目參加XX市“壺山杯”優質工程評選。
4.加強煤堆、料堆監督管理。由區環保局聯合區住建局嚴格要求全區露天堆放的煤堆、料堆采取覆蓋或建設自動噴淋裝置等防風抑塵設施。今年區林業局在我區共設立12個園林綠化項目推進城市及周邊綠化和防風沙林建設,擴大城市建成區綠地規模。
5.開展餐飲油煙污染治理。由區環保局嚴格新建餐飲服務經營場所的環保審批,全區經營面積100平方米以上的餐飲服務經營場所全部完成安裝高效油煙凈化和油水分離設施。
6.加強農村面源污染治理。由區農業局制定下發了文件,明確了全面禁止秸稈焚燒的工作任務,連續兩年內,本轄區內秸桿焚燒火點數低于10個。
7.優化城市交通功能和布局規劃。由區交通運輸局組織執法人員聯合城管、住建等職能部門,加強路面巡查,進一步強化超限超載治理力度,營造整潔、優美的路面環境。
8.加強機動車污染防治。8月21日開始,根據《關于啟用各縣(區)環保局機動車環保標志發放點的通知》,區環保局重新啟動機動車環保標志的發放工作,為行政機關、企業等用車大戶(10輛以上)辦理機動車環保標志,緩解各交警大隊年檢站辦理壓力,8月29日在海鑫汽車年檢站增設發放點,截至目前,我區共發放機動車環保標志15126張,配合公安部門實施市區部分道路禁止無綠色環保機動車通行的方案。區交通運輸局結合出租車服務質量考評,積極向轄區內的福眾出租車公司推廣新能源汽車,目前,福眾出租車公司現有275輛出租車,已置換成新能源汽車174輛,并將繼續督促福眾出租車公司置換以清潔能源為主的出租車,進一步減少尾氣排放。
9.全面提升燃油品質。由區經貿局安排專人深入全區所有加油站(船)宣傳國家第四階段標準車用柴油政策,督促檢查企業供油標準落實到位,每月都組織人員對轄區成品油經營企業進行檢查,保障我區四號柴油標準能夠得到落實。區發改局嚴格按照省經信委全省加油站布局安排,對取得布局批復的加油站實施備案。備案后的建設、經營由相關行業主管部門監管。今年對華興、城秀兩家因拆遷異地安置的加油站進行了備案。
二、調整優化產業結構,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1.嚴控“兩高”行業新增產能。由區經貿局對工業類新、改、擴建項目實施備案制管理,環境影響評價改為由行業主管部門和環保部門事中、事后監管。在做出備案決定前,實行嚴格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登記審查制度。同時,對“兩高”行業項目實行嚴格的專家評審制。今年共備案工業類項目16個,其中實施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登記審查16個,無“兩高”行業項目。
2.加快淘汰落后產能。我區產業以鞋革服裝、工藝美術、食品醫藥、化工機械為主導產業,其中化工行業以三棵樹為龍頭,目前三棵樹企業的技術水平屬于國內領先,尚處于快速發展期,未列入落后產能范疇。
3.壓縮過剩產能。我區產業以鞋革服裝、工藝美術、食品醫藥、化工機械為主導產業,不存在“兩高”行業。在做出備案決定前,重點審查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措施和成效,并知會相關行業主管部門和環保部門加強事中事后監管。
三、突出重點,集中施治,開展重點區域大氣污染防治
1.由區環保局嚴格要求所有新建項目必須符合區域總體規劃和環評要求。
2.合理確定重點產業發展布局。我區已形成鞋革服裝、食品醫藥、機械化工、工藝美術等四大主導產業,其中荔城經濟開發區己形成鞋服、化工、食品、汽車銷售等主導產業,黃石工業園區已形成紡織鞋服、印刷包裝、機械裝備、工藝美術等主導產業。由區發改局幫助指導工業園區編制產業發展規劃和區域規劃的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報告。督促黃石工業園區加快編制黃石園區五期、六期、七期控制性詳細規劃的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報告,并及時報批。
3.由區環保局組織環境監察人員100多人次對燃煤鍋爐企業、小作坊(群)集中污染、餐飲服務業、建筑施工場地進行檢查,共檢查了燃煤企業20多家、建筑企業19家、塑料再生和鞋材加工小作坊10家、餐飲服務業6家,對檢查中發現的XX市立足鞋業有限公司、福建XX市飛特鞋業有限公司超標排放問題進行限期治理和罰款處理,檢查關閉了6家小作坊。并督促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企業落實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完善污染防治實施建設,及時完成環保驗收。
四、加強能源清潔利用
1、重點行業全面推行清潔生產。我區清潔生產審核工作能夠按省市文件要求,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備案、評估工作。截至目前,閩中食品(舊)、三棵樹涂料(第一輪)、三棵樹涂料(第二輪)、協豐模具、興安藥業、華峰工貿6家企業已完成驗收;輝煌印染、港西印染、鳳翔紙品、新閩中有機食品有限公司4家已通過清潔生產審核評估。全區清潔生產通過率達100%。
2、大力發展循環經濟。今年實施了三棵樹、閩中、才子、鑫龍等21個重點技改項目,進一步推廣高效節能低碳技術和產品,促進工業企業節約集約利用能源。加強與華潤、中核建等央企的溝通聯系,積極對接“三維”項目。積極篩選循環經濟項目,上報省發改委爭取資金補助。
3、加快清潔能源替代利用。做好全區光伏發電需求企業的摸底調查工作,配合市發改委編制光伏發電規劃。深入閩中、三棵樹、祥恒、華峰等企業現場,了解企業能源需求,積極引介企業,加強與華電集團的聯系,力促光伏發電項目在我區企業布局。區發改局聯合區經貿局、區環保局實施“lng替代計劃”完成福建協豐鞋業有限公司、三棵樹涂料股份有限公司、福建閩中有機食品有限公司三家公司lng替代柴油措施。
4.大力發展綠色建筑。由區住建局在全區范圍內推進綠色建筑標準的全面執行。
五、下一步工作計劃
(一)繼續發揮市場經濟,完善環境經濟政策措施
1.完善財稅補貼激勵政策。加大落后產能淘汰的財政支持力度,對符合獎勵條件的項目,積極給予支持。加大大氣污染防治技術示范工程資金支持力度。推行政府綠色采購,完善強制采購和優先采購制度。
2.對涉及民生的“煤改氣”項目、黃標車和老舊車輛淘汰、輕型載貨車替代低速貨車等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對重點行業清潔生產示范工程給予資金支持。
(二)繼續健全管理制度,嚴格依法監督
1.完善相關標準體系。健全總量控制、排污許可、機動車污染防治、應急預警、法律責任等方面的制度。
2.加強大氣環境質量監測體系建設。推進環境監察執法能力、環境應急能力標準化建設,并配合市政府加大環境自動監測站建設。
3.加大環保執法力度。由區環保局牽頭推進聯合執法、交叉執法等執法機制創新。
4.實行環境信息公開制度。對新建項目要公示環境影響評價情況并廣泛征求公眾意見;重點企業要公開污染物排放狀況、治理設施運行情況等環境信息;建立重污染行業企業、涉及有毒廢氣排放企業環境信息強制披露制度。
(三)繼續制定完善大氣污染防治應急預案
將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納入區人民政府突發事件應急管理體系,實行政府主要負責人負責制。
(四)繼續強化企業施治,動員全民參與環境保護
1.企業要按照環保規范要求,采用先進的生產工藝和治理技術,確保達標排放,力爭“零排放”。
2.繼續開展廣泛的環境宣傳教育活動,增強公眾參與大氣環境保護的能力;倡導綠色消費方式和生活習慣。充分發揮新聞媒體在大氣環境保護中的作用,宣傳先進典型,加強輿論監督,為改善大氣環境質量營造良好的氛圍。
【污染防治的工作自查報告】相關文章:
污染防治自查報告01-11
關于污染的英語作文:大氣污染10-28
質量通病防治工作總結04-07
職業病防治工作總結04-01
有關防治工作計劃4篇03-28
關于防治工作計劃集錦10篇03-25
水污染應急預案03-05
對自然環境的污染作文08-04
關于描寫水污染的英語作文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