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職業資格考試是否會成為吸金黑洞
很多人都想考一些證書,就是想在以后的就業中有一些優勢,雖然說這是好的現象,可是現在這些考證的背后也有不好的目的,對于許多機構來說,營營于考證,似乎也只是為了考證,是為了考證背后的各種利益,所以這是我們要兩面對待的事情:
目前的職業資格許可領域,一個行業有十幾種甚至幾十種職業資格,許多大學生疲于應付各種證書考試。人社部負責人介紹,本月,國務院取消了房地產經紀人、注冊稅務師等11項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事項,到明年將基本完成取消職業資格許可事項的工作,職業資格考試太多、證書太亂的現象有望改變(8月31日《新京報》)。
追思曩昔,自從1994年職業資格證書制度寫入勞動法后,一時間各類職業資格證書猶如雨后春筍,并催生了各種培訓熱、考證熱。現在青年人,看起來意氣風發,依然有著考證累,不僅要取得高學歷,還要考各種各樣的資格證。可是,手上拿著一大把證,也未必找得到工作。“不是在考證,就是在考證的路上”已經成為了上進青年的噩夢。
客觀地講,有些行業具有特殊性,進入要資格,考證有必要。而且,考證熱的興起,也表明了大學生應對就業和未來的積極態度,考證的過程也是學習的過程、提升的過程。但愈演愈烈的'考證熱,已經逐漸偏離了主要宗旨。對于許多大學生人來說,汲汲于證書,似乎也只是為了證書,是為了在就業時增加一點籌碼;對于許多機構來說,營營于考證,似乎也只是為了考證,是為了考證背后的各種利益。
泛濫而無節制的考證熱,極大地浪費了大學生的財力和精力。現在考一個證,除了英語四六級這樣的證比較便宜外,像報關員、秘書證、導游證、注冊會計師證、國際IT認證證書、微軟系統管理員證書等,報考費用少則幾百元,多則上千元,實在是一筆不小的支出。而且很多證書,都需要經過培訓。像網絡工程師這樣的培訓,沒有兩三千元很難拿得下來。這筆考證費用,對很多學生來說,就是一筆不小的負擔。更重要的是,要想拿到這些證書,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大學生感慨,“除了上專業課,其余就是沒完沒了的培訓、考試,整天都在為考證忙碌,沒一點空余時間。”甚至考證占用了大量時間,影響了專業課學習,致使專業素養較低,就業競爭反而沒有優勢。
誠然,立足經濟社會發展實際,有些職業是需要資格的,有些證書是有存在必要的。但揆諸四野,不客氣地講,很多證書是歪嘴和尚念歪經,不是著眼于職業而是著眼于產業。有些機構通過考證來體現自身的存在,并且為自己謀取利益,已經成了考證吹鼓手,乃至考證經紀人。在這一背景下,有必要通過頂層設計,對證書熱澆一桶冰水。而現在,有關方面正是這么做的。
歸納人社部負責人的講話,針對考證熱其實有兩層意思:一是能取消的盡量取消;二是不能取消的必須規范。對于沒有法律法規依據的準入類職業資格,一律取消;確實需要保留的,經過批準后,納入國家統一的職業資格制度管理,就體現了這兩層意思。
在這其中,還應該把握兩個原則:一是保留還是取消,不能自說自話,有必要公開聽證論證;二是最終保留下來的,應該嚴格控制考試費用。像有些考試,費用竟然達到上千元,迫切需要來一個瘦身計劃。而且應該加強對培訓的引導和規范,不能讓其成為吸金黑洞。
若升高,必自下;若陟遐,必自邇。可是印度詩人泰戈爾有過一句名言,“翅膀綁著黃金的鳥兒飛不起來”。綁著太多證書的年輕人,又怎么可能飛得高飛得遠?不是在考證,就是在考證路上,不應該成為現代年輕人的宿命。
影響公平效率
過多過濫的職業資格考試,對于社會的公平和效率存在著負面影響。既造成職業門檻過高,不利于跨行業的勞動力流動和轉移,也增加求職者個人的就業成本,加重就業群體的經濟負擔。由于缺少相關管理政策和法規,特別是統一的管理機構,各發證機構之間的利益之爭愈演愈烈。
【職業資格考試是否會成為吸金黑洞】相關文章:
黑洞的造句07-02
黑洞詩歌06-18
職業資格考試日程06-11
銀行職業資格考試06-28
霍金:想像黑洞12-06
手機黑洞隨筆07-07
生命的黑洞散文06-16
穿越黑洞作文12-12
黑洞奇遇作文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