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居家生活的安全知識
居家生活的安全知識1
1、衛生間太潮易得病
潮濕的衛生間容易使真菌滋生、繁殖,誘發呼吸道疾病。所以,濕墩布應晾干后再放入衛生間;保持下水道的暢通;勤開排氣扇。
2、巧除家中異味
下水道口灑點山藥水,花盆中摻一些鮮橘皮,壁櫥、抽屜內放一包曬干的茶葉渣,炒菜鍋中放少許食醋,加熱蒸發,都能去除異味。
3、屋里花多眼睛累
室內擺放植物要少而精。太多會破壞環境的整體感,不僅難以起到調節心情的作用,還會造成視覺疲勞。
4、選對窗簾睡個好覺
植絨面料的窗簾較為厚重,吸音、遮光效果好;選用紅、黑配合的窗簾,有助于盡快入眠。
5、淋浴房,全鋼化玻璃最安全
使用半鋼化玻璃或熱彎玻璃,在冬天用熱水或是夏天用冷水時,有可能爆裂,鋼化玻璃的安全性則較高。
6、家用瓷磚,太亮傷眼
白色、金屬色瓷磚反光較強,可能導致近視和白內障,不適合大面積使用。裝修時,最好選擇亞光磚。
7、把陽臺當廚房,危險
把灶具放到陽臺,冬季容易凍裂管線,引發安全事故;春夏多風季節,容易把火吹滅,造成燃氣泄漏。
8、買家具,樣品最環保
家具樣品在空氣中置放時間較長,甲醛、苯等有害物質釋放比較徹底;樣品多使用真材實料,有些廠家還會進行除醛處理。
9、裝飾房間,少用油畫
油畫顏料中含有一定量的'可溶銻、砷、鋇、鉛、汞、硒等元素,如果被人體過量攝入,會危害健康。
10、床墊別老睡一面
床墊老睡一面容易導致彈簧變形、床墊凹陷,新床墊最好隔2-3個月調換一下正反面和擺放方向.
11、馬桶刷,半年一換
馬桶刷用久了刷毛會脫落,容易藏污納垢,最好半年一換。如果放在不透風的容器里,也容易滋生細菌。
12、寵物毛發,用茶葉末掃
將喝剩的茶葉末瀝干,灑在地上,再用掃帚打掃,很容易卷走寵物的毛發,但最好用沖泡多次的茶葉。
13、有抽油煙機也要開窗
抽油煙機雖然能抽走油煙,但并不能抽走燃氣燃燒時產生的廢氣,這種氣體對人體的危害更大。
14、家具長蟲,涂點花椒末
遭蟲蛀的木家具,可將尖辣椒或花椒搗成末,塞入蟲蛀孔,然后涂抹石蠟油,連續10天即可除蟲。
15、選地漏,不銹鋼的好
鑄鐵、鑄銅地漏表面粗糙、易生銹,且排水量小、流速慢;PVC地漏抗老化性能差,遇冷遇熱容易變形。
16、壁紙,只貼一面墻
壁紙本身及膠黏劑會釋放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所以,不妨只用來裝飾電視墻、主題墻等視覺點。
17、出汗多,用竹炭床墊
竹炭的多孔結構,使床墊可以吸附皮膚排出的二氧化碳、氨及高濕的汗氣,保持睡眠時身體舒爽。
18、房間顏色也能治病
橙色可以誘發食欲,靛藍色有助于減輕患者手術后的`疼痛,紫色可以安神、消除緊張情緒。
居家生活的安全知識2
一、消防安全
1、教育孩子不要玩火,不玩弄電器設備;
2、不亂丟煙頭,不在床上吸煙;
3、爐灶附近不堆放易燃可燃物品;
4、家用電冰箱、冰柜內不要存放可燃易燃化學物品;
5、外出或睡覺前檢查用電器具是否斷電,燃氣閥門是否關閉,明火是否熄滅;
6、不要利用爐灶或明火烘烤衣服;
7、切勿在走廊、門口等處堆放雜物,要保證通道和安全出口的暢通;
8、聞到煤氣,液化氣,汽油等異常氣味時,要及時查看,不得隨意分合電器開關,不要使用明火照明;
9、不得隨意焚燒垃圾;
10、電氣設備(如:電視、冰箱、抽油煙機)著火時,首先切斷電源,再用滅火器或水進行撲滅;油鍋起火時不可潑水滅火,要用鍋蓋或濕毛巾、濕毛毯等覆蓋滅火。
二、天然氣、液化氣使用安全
1、液化石油氣鋼瓶必須有標簽才能給與充裝使用。使用8年后必須強制報廢。在使用過程中4年檢驗一次;
2、燃氣設施在不用的時候必須關閉所有閥門,長時間外出更應該做好安全檢查;
3、燃氣灶具使用年限不得超過8年,使用的膠管必須使用專業膠管,不得穿墻,埋墻,長度不得超過2米,中間有接頭,膠管老化、龜裂應立即進行更換。室內燃氣管禁止懸掛物品,保持室內環境經常通風;
4、不得私自拆除、安裝、改裝天然氣設施,如要進行施工,必須找燃氣公司專業人員;
5、安裝燃氣設施的房間禁止住人;
6、家中使用鋼瓶氣還是管道燃氣必須裝有燃氣報警器;
7、發現燃氣漏氣時,切勿恐慌,迅速關掉燃氣所有閥門,打開門窗,到戶外打電話(7860111)通知燃氣公司專業人員來處理。
三、家庭用電安全
1、不要用銅、鋁、鐵絲等代替保險線,保險絲的大小要與用電容量匹配;
2、不得在帶電情況下更換保險絲;
3、不要購買假冒偽劣電器、電線、線槽(管)、開關、插頭、插座;
4、不要隨意將三眼插頭改成兩眼插頭,造成接地(或接零)線空擋;
5、不要用醫用膠布或藥膏片代替絕緣膠布;
6、未斷開電源前,不用濕手觸摸電器,不用濕布擦拭電器;
7、使用電加熱淋浴器應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漏電,如加裝漏電保護器,應經常用電筆測試金屬外殼是否帶電;
8、燈泡及電熱器具不能靠近易燃物,防止因長時間使用或無人看管時發生意外;
9、使用電熨斗、電吹風、電炊具等家用電器時,人不要離開,不能用電加熱設備烘烤衣物;
10、檢查、修理或移動家用電器時,必須先斷開電源;
11、發現電器設備冒煙、有異味等異常情況時要迅速切斷電源進行檢查;
四、家庭取暖安全
1、不要在煤爐附近放置易燃物品,如煙囪通過的窗子為木結構時,應采取特殊保護措施;
2、夜間要把爐子暫時封好,避免發生一氧化碳中毒;
3、所用燃煤及木柴不要堆放在室內或樓道內,以免遇到火源引發火災;
4、發生火災不要驚慌,應立即用自來水或浸水的棉被撲滅;
5、在使用電熱毯時,睡覺時時一定要拔掉電源;電熱毯不要折疊使用,不能直接放于身下,需要在電熱毯上放一層薄褥子,以免電熱毯發生漏電時對人體造成傷害;
6、各種電熱器要按產品說明書正確安裝,通電使用時盡量不要離人。防止線路超負荷運行或者短路,不要將電熱器直接放在可燃物(木質、塑料等)制成的臺板上。
居家生活的安全知識3
1、居家
家中常備體溫計、一次性醫用口罩、免洗手消毒劑等用品。保持室內清潔,空氣流通,每天至少開窗通風2-3次,每次20-30分鐘,通風時注意防寒保暖。注意個人衛生,勤曬被褥、勤換衣服,家庭成員不共用毛巾、水杯等個人生活用品。咳嗽、打噴嚏時,盡量用紙巾、手帕等掩住口鼻。在沒有紙巾、手帕時,可用手肘或衣襟掩住口鼻。飯前便后、處理垃圾后、外出回家后,要用洗手液或肥皂在流動水下洗手,洗手時長不少于20秒;隨時保持手衛生。家庭用餐提倡分餐制,或使用公勺、公筷。做好個人及家人的健康監測,出現發熱、咳嗽等癥狀要及時就醫。
2、公共交通工具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要全程佩戴口罩。乘坐公交車、出租車時注意開窗通風。遵守秩序,主動配合接受體溫檢測等措施。注意手衛生,盡量減少觸碰公共物品。避免用臟手觸摸眼鼻口等部位。
3、學校
按照學校要求做好健康監測,出現發熱、咳嗽等癥狀時,要及時報告老師。因病缺勤時,要主動說明病因及就醫情況。在書包里備好口罩、紙巾、消毒濕巾或免洗手消毒劑等物品。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勤洗手,避免用臟手觸摸眼鼻口等部位;咳嗽、打噴嚏時用紙巾、手帕或手肘、衣襟掩住口鼻;切勿隨地吐痰;不共用餐具、水杯、毛巾等生活用品。
4、工作場所
進入工作場所時,要主動配合接受體溫檢測。休假外出時,要主動匯報目的地;因病缺勤時,要主動說明病因及就醫情況。開會、培訓等選擇相對寬敞、通風的場所,減少人員聚集。在電梯、會議室等人員密集或空氣流通差的地方要佩戴口罩。注意個人衛生習慣,避免用臟手觸摸眼鼻口等部位,咳嗽、打噴嚏時用紙巾、手帕或手肘、衣襟掩住口鼻;切勿隨地吐痰。
接觸電梯按鈕、扶梯、門把手等公共物品表面后,注意洗手或手消毒。用餐時分散就坐,減少交流,縮短就餐時間。生產作業時優化工作工序,保證工位間距,減少人員聚集。
【居家生活的安全知識】相關文章:
夏季居家安全知識11-26
居家防盜安全知識12-07
兒童居家安全知識11-09
冬季居家安全知識11-09
居家冬季安全知識11-09
冬季的居家安全知識11-30
居家冬季的安全知識12-01
居家消防安全知識11-26
老人居家安全知識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