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初中數學需要重視的七個方面和七個技巧
初中數學知識雖然看起來比較簡單易學,但是如果不求甚解,就會養成不良的學習習慣,同時也容易積累知識盲點,大家試想一下,如果100分的試卷每次考試都在90分,那就說明每次復習總有10分是不會的,如果積累的時間長了會越來越多,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初中數學需要重視的七個方面和七個技巧,希望有所幫助!
重視構建知識網絡
要學會構建知識網絡,數學概念是構建知識網絡的出發點,也是數學中考考查的重點。因此,我們要掌握好代數中的數、式、不等式、方程、函數、三角比、統計和幾何中的平行線、三角形、四邊形、圓的概念、分類、定義、性質和判定,并會應用這些概念去解決一些問題。
重視常用公式技巧
對經常使用的數學公式要理解來龍去脈,要進一步了解其推理過程,并對推導過程中產生的一些可能變化自行探究。對今后繼續學習所必須的知識和技能,對生活實際經常用到的常識,也要進行必要的訓練。例如:1——20的平方數;簡單的勾股數;正三角形的面積公式以及高和邊長的關系;30°、45°直角三角形三邊的關系……這樣做,一定能更好地掌握公式并勝過做大量習題,而且往往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重視夯實數學雙基
在復習過程中夯實數學基礎,要注意知識的不斷深化,注意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和關系,將新知識及時納入已有知識體系,逐步形成和擴充知識結構系統,這樣在解題時,就能由題目所提供的信息,從記憶系統中檢索出有關信息,選出最佳組合信息,尋找解題途徑、優化解題過程。
重視掌握應試規律
有關專家曾對高考落榜生和高考佼佼者特別是一些地區的高考“狀元”進行過研究和調查,結果發現,他們的最大區別不是智力,而是應試中的心理狀態。也有人曾對影響考試成功的因素進行過調查,結果發現,排在第一位的是應試中的心態,第二位的是考前狀況,第三位的是學習方法,我們最重視的記憶力卻排在第17位。事實上,側重對考生素質和能力的考核已經是各類考試改革的大趨勢,應試中的心態對應試的成功將日趨重要。具有良好心理狀態的考生,可以較好地預防考試焦慮,較好地運籌時間,減少應試中的心理損傷。
重視強化題組訓練
除了做基礎訓練題、平面幾何每日一題外,還可以做一些綜合題,并且養成解題后反思的習慣。反思自己的思維過程,反思知識點和解題技巧,反思多種解法的優劣,反思各種方法的縱橫聯系。而總結出它所用到的數學思想方法,并把思想方法相近的題目編成一組,不斷提煉、不斷深化,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逐步學會觀察、試驗、分析、猜想、歸納、類比、聯想等思想方法,主動地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
重視建立“病例檔案”
準備一本數學學習“病例卡”,把平時犯的錯誤記下來,找出“病因”開出“處方”,并且經常地拿出來看看、想想錯在哪里,為什么會錯,怎么改正,這樣到中考時你的數學就沒有什么“病例”了。我們要在教師的指導下做一定數量的數學習題,積累解題經驗、總結解題思路、形成解題思想、催生解題靈感、掌握學習方法。
重視中考動向要求
要把握好目前的中考動向,特別是近年來上海的中考越來越注重解題過程的規范和解答過程的完整。在此特別指出的是,有很多學生認為只要解出題目的答案就萬事大吉了,其實只要是有過程的解答題,過程分比最后的答案要重要得多,不要會做而不得分。
那么如何才能學好數學呢?下面為大家整理了七個初中數學的學習方法,希望大家能夠有所收獲。
一、制定有規律的學習計劃
1、長計劃,短安排。在制定一個相對較長期目標的同時,一定要制定一個短期學習目標,這個目標要切合自己的實際,通過努力是完全可以實現的。達到了一個目標后,再制定下一個目標,確保一個目標一個目標的實現。
2、擠時間,講效率。重要的是進行時間上的通盤計劃,制定較為詳細的課后時間安排計劃表,課后時間要充分利用,合理安排,嚴格遵守,堅持下去,形成習慣。計劃表要按照時間和內容順序,把放學回家后自己的吃飯、休息、學習時間安排一下,學習時間以45分鐘為一節,中間休息10分鐘,下午第四節若為自習課也列入計劃表內。
二、積極主動的進行預習三部曲
1、讀:每科用10分鐘左右的時間通讀教材,對不理解的內容記錄下來,這是你明天上課要重點聽的內容。預習的目的是要形成問題,帶著問題聽課,當你的問題在腦中形成后,第二天聽課就會集中精力聽教師講這個地方。所以,發現不明白之處你要寫在預習本上。
2、寫:預習時將模糊的、有障礙的、思維上的斷點(不明白之處)書寫下來。
3、練:預習的最高層次是練習,預習要體現在練習上,就是做課后能體現雙基要求的練習題1到2道。做題時若你會做了,說明你的自學能力在提高,若不會做,沒關系,很正常,因為老師沒講。
三、抓重點、重效率的
進行課堂聽講
聽課必須做到跟老師,抓重點,當堂懂。聽課時要跟著老師的思維走,不預習跟不上。跟老師的目的是抓重點,抓公共重點,如:定理、公式、單詞、句型……更重要的是抓自己個性化的重點,抓自己預習中不懂之處。事實證明:不預習當堂懂的在50%——60%左右,而預習后懂的則能在80%――90%左右。當堂沒聽懂的知識當堂問懂、研究懂。
四、有效的進行復習
有效復習的核心是做到五個字:想、查、看、寫、說。
1、想:即回想,回憶,是閉著眼睛想,在大腦中放電影。學生課后最需要做的就是是回想。此過程非常重要,幾乎所有清華生、北大生、高考狀元都是這樣做的。學生應在每天晚上臨睡前安排一定時間回想。
2、查:回想是目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承認的最有效的復習方法,也是查漏補缺的最好方法。回想時,有些會非常清楚地想出來,有些則模糊,甚至一點也想不起來。能想起來的,說明你已經很好地復習了一遍。通過這樣間隔性的2-3遍,幾乎終生不忘。而模糊和完全想不起來的就是漏缺部分,需要從頭再學。
3、看:即看課本,看聽課筆記。既要有面,更要有點。這個點,既包括課程內容上的重點,也包括回憶的時候沒有想起來、較模糊的“漏缺”點。
4、寫:隨時記下重難點、漏缺點。一定要在筆記中把它詳細整理,并做上記號,以便總復習的時候,注意復習這部分內容。
5、說:就是復述。如:每天都復述一下自己學過的知識,每周末復述一下自己一周內學過的知識。聽明白不是真的明白,說明白才是真的明白。堅持2——3個月就會記憶力好,概括能力、領悟能力提高,表達能力增強,寫作能力突飛猛進。
五、按時、自律完成作業
堅持“五不做”
1、不計時不作業:限時作業,記錄作業時間,與作業無關的事什么也不做。比如:20分鐘寫完英語;25分鐘寫完數學……
2、不復習不作業:先復習所學的內容,然后作業。
3、不思考不作業:遇到難題,百思不得,先放過,后攻堅。
4、不檢查不作業:作業后必須檢查一遍。
5、不小結不作業:寫完作業后,告訴自己學會了什么,得到了什么,有什么體會。
六、利用“錯題本”
有針對性的進行歸納復習。
有了錯題本和難題本就叫會考試,目的是為以后復習使用。錯題和難題反映著許多知識點的聯結,掌握了錯題和難題就等于把高分拿在手。
建立錯題本和難題本可用16K的橫格本,每頁上下分五部分。
第一部分是原題;
第二部分是錯因;
第三部分是改正確與舉一反三:正確即寫出正確答案,過了一個月復習時,搭眼一看還不會,就問自己:怎么還不會?就要進一步查找原因,這時舉一反三,將與本題相關的知識點或習題聯系起來,寫下來。
第四部分是歸納提醒:寫出錯題錯在什么地方,如:錯在代數方面,則提醒自己這部分掌握不好,重新自學或請教老師和同學。
第五部分是復習次數:每隔一段時間要復習一次,怎么復習?蓋住原題自己用腦子想。
七、有技巧的進行考試答題
用一張丟分統計表管理。按科目分為填空、選擇、計算、閱讀……項目。錯了、丟了多少分,用統計表說話,這樣,就能明白哪些是審題出了偏差,哪些是運算出了錯誤,是什么知識點有問題,哪方面需改進和提高。用紙把錯題抄下來,每隔20天再做一遍,尤其是在考試前可找出考點。
一般來說,難題之難多半在于題目所涉知識點眾多,知識點之間關系錯綜復雜,思維(及方法運用)跳躍性大、邏輯性強,因此,對于難題,建議用溯源的方法整理。
一是查清楚題目所需知識清單,同步辨清知識間的內在聯系;
二是復原自己考試時的思維路徑,查“堵”點、“歧”點;
三是借助參考答案探究自身存在的盲點疑點甚至是漏點。
之后,同樣需要每隔一段時間復習與檢查一次。
學好初中數學的7個方法
1.主動預習
預習是對即將所學課程知識進行大致了解,方便在聽課時輕松跟上老師的教課節湊。
這樣做不僅讓被動聽課變為主動聽課,還加強了聽課效果,提升學習效率。對下一課所學知識,如:課文、定律、公式等內容,進行大致有層次的了解。
在學習新知識前,先將關聯的舊知識點進行復習鞏固,并嘗試將新舊知識點進行有效的串聯。在預習的過程中,找出新知識的重點、難點及理解吃力的地方,對于那些似曾相識的知識要格外留意。通過前期對課文、定理、公式的了解后,可嘗試解答一下課后習題。
對于比較難解的問題可以記錄或標記下來,待課上向老師請教。在老師解答時要講自己的解題思路和老師講解的思路進行對比。
2.主動思考
大部分同學在上課聽課的過程中,只是機械的聽,不能夠主動的思考,這樣考試的時候,面對題目,會無從下手,不知如何應用所學的知識去解答。
主要原因還是在上課時候不思考。除了跟著老師的思路走,還要多想想為什么要這么定義,這種做題思路的好處是什么,這樣主動去思考,不僅能讓我們更加認真的上課,也能激發對數學知識的興趣。
3.善于總結規律
數學是一門通過思考,化繁為簡,掌握規律的學科,解答數學題也是有規律可循的。
在解決每一道練習題后,要注意回顧以下問題:
(1)本題的考點是什么?
(2)解本題用了哪些基礎知識?
(3)是怎樣觀察、聯想、變換來實現轉化的?
(4)解本題用了哪些數學思想、方法以及技巧?
(5)解本題最關鍵的一步是什么?
(6)是否做過與本題類似的題目?它們在解法、思路和突破點上有哪些異同?
(7)本題有幾種解法?最好最快的是那種?那種解法是運用特殊技巧?總結一下哪些情況下采用?
把這一連串的問題貫穿于解題各環節中,來訓練思維能力。孩子解題的心理穩定性和應變能力就會不斷提高。
4.擴寬解題思路
數學解題要想辦法做到舉一反三、勤思考,解答完一個題目,要想想有沒有其他更加簡便的方法,這樣能夠拓寬思路,這樣在以后的做題過程中就會有更多的選擇。當然,要有的放矢,不是所有問題都有多種方法的,采用目前學到的知識,能夠快速解出就可以了。
5.必須要有錯題本
說到錯題本
不少同學都覺得自己的記憶力好,不需要錯題本就能記住,這是一種“錯覺”,每個人都有這種感覺,等到題目增多,學習內容加深,這時就會發現自己力不從心了。
錯題本能夠隨時記錄自己的知識短板,幫助強化知識體系,有助于提升學習效率。有很多學霸都是因為積極使用了錯題本,而考取了高分。
6.“1x5”學習法
“1×5”學習法,就是做一道題,要從五個方面思考,這點可以結合前面說到的“總結規律”“拓展思路”。五個方面分別為:
①這道題考查的知識點是什么。
②為什么要這樣做。
③我是如何想到的。
④還可以怎樣做,有其它方法嗎?
⑤一題多變看看它有幾種變化的形式
千萬不要覺得麻煩,學習習慣的培養最難的就是最初的一個月,這就像火箭升空一樣,最難的就是點火起飛階段,一旦養成了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和思維方式,在今后的學習中就會非常的輕松。
7.獨立完成作業
現在很多學生用一些APP來幫助寫作業,找個照片就有答案,或者是抄襲其他同學的作業,這可以分兩種情況來說,一種是為了圖快、求速度,如果經常這樣會養成不良的審題習慣,容易走馬觀花、粗心大意。
還有一種是為了圖方便,這會導致同學們養成“怕麻煩”的心理,一旦題目有些難度,自己就開始心煩意亂,思路模糊,因此,大家一定要養成良好的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
【初中數學需要重視的七個方面和七個技巧】相關文章:
初中數學需要注意的七大方面和技巧10-22
七個防輻射的技巧10-20
需要特別重視的求職簡歷技巧09-19
學好初中物理的七個方法03-16
夏季養生需要注意的七個重要點09-05
七個安睡的配方08-03
浮力的七個公式10-11
簡歷的七個建議06-06
七個簡歷原則06-11
IQ的七個等級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