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考前學習方法(通用6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會有學習的需求,對于學習的人來說,學習方法是非常重要的。想要高效學習,卻不知道怎么做?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考前學習方法,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考前學習方法 1
教育學考試內容由于涉及教育學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學和教育研究方法中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形成一個龐大的知識網,因此復習起來就像在做一個比較繁雜的工程,作為工程最后兩個多月的完工查漏補缺的沖刺階段,很大程度上決定考研的質量。如何在后考研時代脫穎而出,如果超越別人,后發制人,方法顯得尤為重要。
1、注意尋找考試重點
“年年歲歲考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其實如果追尋近十年的考研真題,不難總結教育學重點難點的試題考卷規律。考生在最后沖刺階段,尤其要把近十年真題,細細的做一遍,騰出時間專門劃定各個題型的知識點,查漏補缺,標注相關知識點在十年出題中所占的`比率,大膽猜想未來的出題趨勢。另外,對十年真題中出現頻率比較高的知識點,進行反復總結復習。
2、針對性的全面復習
最后兩個多月的時間,已經不允許考生再進行一次全面系統的復習。查漏補缺,針對重點應該成為考生最后沖刺的主目標。一些原來以為是次重點的內容也可能會考,大家做好充分準備就能保證萬無一失。另外,基本知識的掌握和運用需要做練習來實現,不能僅憑背誦記憶,靈活理解、善于思考、多加練習才能獲得好的復習效果。
3、聯系熱點靈活運用
教育學不僅考的是背誦記憶,還有靈活的知識運用,尤其是教育研究方法主要以情境式材料為主,偏重于對學生實踐研究能力的考察,考察的重點幾乎涵蓋了教育研究方法的所有知識點,因此除了掌握基本的知識點外,結合熱點問題,靈活運用教育學的知識闡述當前社會問題,不僅鞏固了復習了知識點,也加深了靈活運用的能力。
4、建立知識框架圖
教育學所有知識點都不是孤立,而是聯系緊密。因此,為了更好的加深印象,建議考生建立知識框架圖,把每科的重點都標注出來,逐一解析,并反復強化鞏固。知識框架圖對于考生來說,有很大好處。不僅對知識點能夠形成聯系貫穿,而且對考生加深記憶,簡單化復習都有很好的幫助。
教育學是一門偏重于實踐與理解的學科,考生除掌握基礎知識外,更要在理解,掌握運用上下功夫,多做題,注意答題技巧,多結合熱點分析,這樣才能在考研的沖刺階段,從整體上得到提升。
考前學習方法 2
達爾文說過:一切知識中最有價值的是關于學習方法的知識。
1.讀得慢,長期下來讀得少
2.閱讀中有30%~50%都是沒用的
3.敲打節拍來避免大腦閱讀出聲,以刺激皮層,但不可依賴過多
4.情緒是可以操縱的,盡量往好的方向引導,行為才會改變
5.預習學會20%,上課學會50%,回顧學會100%,復習時應無新知識
6.寫下問題,越清楚,得到的答案也就越透徹
7.先背佐證或例子,有些抽象概念是要一定積累才能理解的
8.跟同伴一起學,討論能減少偏差
9.給大腦0.5~9小時來處理信息,再回顧才會有新收獲,不要在難點上停留
10.鍛煉左手
11.隨身攜帶相機或小本子,記錄靈感,如音樂寫作或繪畫
12.把大事化為小步驟寫在to-do list上,會更有成就感,效率也更高
13.長時間學習后立即睡覺,大腦才能在睡眠中處理和加深知識
14.傾聽微弱的聲音能提高注意力,每天練習3分鐘
15.新詞用了7次才真正算自己的
16.學會尋找情緒高昂的物質來驅動自己
17.利用空閑的等待時間來做事,隨身攜帶書籍,手工或電話單
18.每天做件不愿做的事
19.多敲打手指,刺激神經,延緩大腦衰老
20.自己跟自己對話
21.要學一本書,20%是書的`觀點,能延伸80%的知識是真正的學習
22.提前粗略自學2年后的知識,能讓現在的學習輕松不少
23.靈感往往不是新的,它只是幾個舊點子的合成品
24.緊張時腎會積尿,身體供水不足會導致大腦發揮失常,考前試著喝點蔬菜汁或水果汁
25.學會腹式呼吸
26.養成記關鍵詞的習慣
27.多總結
28.做思維導圖/心智圖
29.從整體上記憶和理解
30.大腦有忘記痛苦的特征,學習時要保持良好心態
31.多說話,并提高話語的質量
32.帶病用腦會對大腦造成損害
33.小學課文里列寧和椅子的故事,暗示的正是列寧會速讀,而且記憶力驚人
34.利用吸引力法則
a)你生活中所發生的所有事情,都是你自己吸引來的
b)你會成為你心里想的最多的那種人,你也會擁有你心里想的最多的東西。相似的吸引相似的
c)你在心中見到的,將會成為你手中得到的
35.學會速讀:閱讀就像騎自行車,騎到一定速度才能騎得好,騎得順暢
36.高速大量的輸送知識,俗稱吞鯨式讀書法,長時間集中注意力會讓大腦更靈活
37.眾多技巧之一,去“做”,絕不要期待任何“結果”
38.一時一事,花5分鐘也好10小時也好,一口氣做完
39.優柔寡斷是嚴重的浪費時間,不要超過60秒
40.把工作分成小部分做,會有分心的危險
41.工作越努力,工作的能力就越強,休息就越有效果
42.攝取肉類容易分散精力
43.勤于模仿,如手段,技術和語言,別人做事時不要躲得遠遠的
44.自我講授,像老師教學一樣把資料概述出來,疑點會變得清晰
45.每天學習更深一點,而不是更廣一點
46.漩渦效應:錯誤往往會接二連三地犯,保持平穩心態
47.持續分析,反饋,突破
48.讀書分類,讀法也分類,如細讀,瀏覽等
49.對生活觀察入微
50.不要問:“為什么我失敗了?”,而應該問:“我做了什么?”
51.將不類似的事物聯系起來思考
52.技能不是持久的,不練習,它每天都在退步
53.大腦更喜歡圖像
54.晚上9點到早上3點是最好的休息時間
55.起床后做做數學題或別的鉆研游戲,能使大腦迅速清醒
56.容易走的路都是下坡路
57.把思考內容畫下來
58.自己說話錄音,傾聽不足
59.每天做件沒做過的事
60.想得復雜,概述簡單
61.與潛意識交談的最佳時間是睡醒后
62.回憶細節
63.做日程表,縮短工作時間讓大腦產生壓迫感來提高效率
64.學習時間隨著年齡增加會越來越少
65.把問題用另一個角度重復一遍
66.記單詞時記不起來就看答案,不然大腦會“習慣性”忘記
67.物歸原位,井井有條的生活不會讓你被瑣事困擾
68.加速形成概括力
69.閉眼在屋里走
70.用雙重目標,最低目標和理想目標
71.思考弦外之音
72.翻撲克牌鍛煉運算
73.不熬夜
74.每天喝水至少1500毫升,許多頭痛都是缺水引起的
75.每天認識一位不同的人
76.慢慢做,但要做得精確
77.畫效率/時間曲線表
78.轉移注意力是拒絕誘惑的根本
79.思考因果,關聯,相對關系
80.反拖延技巧之一,做什么都要有一個理由
81.外向即人格魅力
82.閱讀時區分知道和不知道的,避免浪費時間
83.記知識點比理解概念要簡單,知識點記多了潛意識便會逐漸形成概念
84.想到就做,不要延緩
85.累了立即休息
86.用字母簡寫作筆記,加快速度
87.把重要的課程錄下來或照下來
88.上課時端正坐姿,打開書本暗示潛意識保持開放狀態
89.堅持,專注,重復
90.感受身體訊號
91.飲食健康,早有蛋白質晚有纖維
92.趁精神飽滿先解決難題
93.每天花10分鐘寫隨筆,不要停頓
94.去了解習慣體系
95.不要壓制欲望,化解它
96.微笑釋放的化學物質對緊張和憤怒極有效
97.意志力=精力=可以強化
98.多問為什么
99.推遲情緒,立即行動
100.善用表格
考前學習方法 3
一、語文學習準備
1、工具書:如:《新華字典》《現代漢語詞典》《漢語成語小辭典》《學生古漢語詞典》
2、課本
3、筆(三色:紅、藍、黑)
4、默寫本
5、筆記本
6、練習本
7、糾錯本
8、日記本
9、摘錄本
10、隨記
二、語文學習原則
⑴循序漸進。語文學習應注重基礎,切忌好高騖遠,急于求成。每天,能認真的練幾十個字,每周能熟練的'背幾首詩,仔細的讀幾篇文章;一個學期讀幾本名著,做幾本讀書筆記,語文水平就會大有長進。
⑵熟讀精思。就是要根據記憶和理解的辨證關系,把記憶和理解緊密結合起來,兩者不可偏廢。“熟讀”,要做到“三到”:心到、眼到、口到。“精思”,要善于質疑問難,最終解決問題。
⑶自求自得。就是不要為讀書而讀書,應當把所學的知識加以吸收,變成自己的東西,做到讀寫結合。
⑷博研結合。堅持博研結合,一是要廣泛閱讀,二是精讀,二者不能缺一,又要有機結合。
⑸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紅樓夢》語云:事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語文學習,如果只局限于課堂是學不好的。
考前學習方法 4
中考學習方法
1、正確認識自己
準確找出自己不擅長和擅長的科目,明確自己的備考方向。
2、結合實際,確定目標
制定學習計劃時,不要脫離自己的實際,目標不能定得太高或太低,要根據自己的學習水平制定。
中考備考方法
1、多練習,多總結
檢查自己復習的效果,最好的方式就是檢測,檢測沒有問題,那么就沒有漏洞。找出自己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不是一次兩次就可以的,需要不斷重復。
2、錯題本,現在麻煩是為了將來不麻煩
錯題本的主要用途是記錄我們的錯題,包括做錯的`題目,里面的句子、公式、定理等知識點。
3、多做題不等于提高分數,只有多補漏洞,才能提高分數
做題的是為了掌握、鞏固知識,已經掌握的知識就沒必要重復練習,多把時間放在自己的弱項上,同時也要注意預習。
4、要善于分析總結錯誤
考試后,對于自己做錯的題目,同學們要逐題分析,找出錯誤原因,想辦法搞懂。考前的模擬測試,也是一個好辦法。
中考學習時間規劃
1、每天起床。邊聽英語錄音,邊洗漱吃飯。
2、到校后多利用課前時間回顧一下昨天的知識。
3、認真聽課,不懂就問,多和老師、同學交流學習經驗和解題方法。
4、放學抓緊時間回家,吃完飯,然后就一心學習。
5、中考前幾個月復習重點放在需要背誦的內容上。
6、初三后期,復習重點放在文科,理科方面主要是以做習題為主。
考前學習方法 5
梳理課本知識點
期末考試首先是模塊通過的考試,因此一定要保證自己的基礎知識沒有漏洞,細致的對照課本和輔導書梳理所有的知識點是必不可少的。概念理解了,才能不把數學學成“生搬硬套,死記硬背”。這部分的內容比如導數的幾何意義,排列組合中的基本計數原理。
樹立典型例題和易錯要點
期末考試中占分值最多的還是基本題,學生在復習的時候要有意識主動梳理典型題型的解題步驟和易錯要點,做到基本題絕不丟分。比如利用導數求函數單調性的步驟,數學歸納法的基本思路和步驟,排列組合中的分類討論、排除法問題,用二項式定理求展開式中某項系數問題,服從典型分布的離散型隨機變量問題。這類問題一旦在平時訓練和考試中出現,必須迅速識別準確計算,保證自己上高三之前已經做到“爛熟于心”。
控制做題時間
很多同學感覺自己日常做題不錯,一到考試就出問題,往往是因為自己平時做題不夠快,而考試有時間限制和壓力的情況下,發揮不出來。因此,在臨近期末復習的時候,還要注意控制自己的做題時間。基本題小題應該在1~2分鐘以內完成,基本題大題應該在5~7分鐘以內完成,超過就是不合理的,說明熟練度不夠,還要加強平時練習。
多練綜合難題
期末考試也一定會有一些難題是控制區分度的.,而這些難題有很大部分直接引用或改編自往年的高考真題、高三一二模練習題。因此,學生在已經完全熟練掌握基本題的基礎之上,多練習最近1~2年的高三題目是非常有必要的。這倒不是為了押題,而是通過這個環節提升自己處理復雜邏輯題目的能力,感受最新命題趨勢,從而提高處理綜合難題的能力。
考前學習方法 6
專題復習,構建知識網絡
二輪復習的主要任務就是搞好專題復習,構建知識網絡。化學知識具有“繁、雜、散”的特點,考生對此存在“易懂、難記、用不好”等問題,因此在復習中應特別注意知識的系統性和規律性,注重掌握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和存在的`規律,形成知識網絡。如在復習元素化合物知識時,可以通過抓點、連線、建網,加強復習的系統性。
2用好糾錯筆記,使其發揮最大效益
錯題代表自己沒有掌握好的知識。因此,錯題需要我們警醒,最好的方法是記下來。
收集錯題渠道很多:
①上課回答問題錯誤;
②作業錯誤;
③測驗中錯誤等。
糾錯筆記構建方式也多種多樣:
①批注法。
②粘貼法。
③錯因歸類法。
④卡片法等。
平時做起來好象費時費力,但整理的過程其實是你再認識、再疏理知識的過程。每隔一段時間要進行一次成果總結,看看哪些“毛病”已“痊愈”,哪些“頑癥”尚未根除,哪些是新犯的“毛病”,從而消除化學復習中的疑點和盲點。努力在復習的過程中達到會做的保證對、錯過的不再錯。
3化學復習方法
同中求異——異中求同——重點各個擊破
(1)高三化學元素的復習,采用“由一般到個別,再由個別到一般”的復習方式。
比如,我們學習了Cl2、O2、S、N2等非金屬單質的性質,就可提煉出其一般的化學性質。如果我們掌握了非金屬單質的一般通性,就可以用它來指導其他非金屬單質性質的學習。從非金屬單質的化學性質來說,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與非金屬、金屬、水、堿、鹽、酸、氧化物、有機物的反應等。
(2)理論學習,必須弄清楚高三化學因果關系和適用對象。
高三化學中的基本理論包括:物質結構理論、元素周期律、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理論、電解質溶液理論等,弄清楚要研究的對象,理順因果關系,對全面、客觀、系統地分析、解決問題大有裨益。
【考前學習方法】相關文章:
學習方法07-10
中考前寄語11-15
考前準備總結06-03
考前的緊張作文08-02
模考前計劃09-21
考前小學作文06-06
學習方法作文02-04
學習方法的高中03-07
關于學習方法09-12
關于學習方法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