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必吃3大美食

時間:2022-10-28 12:47:35 節日常識 我要投稿

冬至必吃3大美食

  冬至,又稱日南至、冬節、亞歲等,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祭祖節日。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冬至必吃3大美食,希望有所幫助!

  冬至必吃3大美食:

  1、餛飩

  過去老北京有“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說法。相傳漢朝時,北方匈奴經常騷擾邊疆,百姓不得安寧。當時匈奴部落中有渾氏和屯氏兩個首領,十分兇殘。百姓對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餡包成角兒,取“渾”與“屯”之音,呼作“餛飩”。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戰亂,能過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餛飩是在冬至這一天,在冬至這天家家戶戶吃餛飩。

  2、蘿卜

  民間有言:“冬至蘿卜夏至姜,適時進食無病痛。”又說:“冬季蘿卜賽過小人參。”在冬至夜,正適合燉上一鍋熱乎乎的蘿卜排骨湯,一家人團團圓圓,過這個歷史悠久的“亞歲”節。

  宜于冬季進補的食物不少,大致可分為平補、溫補、滋補三大類。一般說來,溫補宜用熱性食物,用于氣虛;滋補宜用寒性食物,用于血虛;無氣虛血虛則宜用平性食物,是謂平補。

  3、狗肉

  冬至吃狗肉的習俗據說是從漢代那時候開始的。相傳,漢高祖劉邦在冬至這一天吃了樊噲煮的狗肉,覺得味道特別鮮美,贊不絕口。從此在民間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習俗。現在人們紛紛在冬至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種滋補食品,以求來年有一個好兆頭。

  “補冬”藥繕處方推薦:

  按照中國人的習慣,從立冬開始至冬至前后是對身體“進補”的大好時節,大家稱為“補冬”。正確的“補冬”,能使身體強壯而又保持窈窕。

  1、八珍:當歸、地黃、枸杞、芍藥、白術、茯苓、大棗、甘草。

  2、四神(又稱“四臣”):蓮子、芡實、、山藥、茯苓

  3、四物:當歸、川芎、芍藥、地黃。

  4、單方:人參、當歸、田七、杜仲等。

  烹調方法:將準備好的漢藥,如八味、四味、二味或一味,放入大壺內。接著準備家禽(雞、鴨)或野禽(雉雞、斑鳩等),還有豬腳(肘子)、豬肚、腰子、鰻魚、鱉等,經過處理后再放入大壺中,然后倒入水和酒,或僅使用酒來慢慢燉煮。

  煮好的補冬品,有效成分會滲出于湯中,肉里的軟骨會松軟到入口即化,漢藥獨特的味道則會滿室生香。

  注意:“補冬”最好在身體狀況良好時進行,患有感冒而發燒或咳嗽時應避免。然而,“四神”的藥性特別溫和,而且富有滋養又能強化腸胃,因此即使處于感冒體力衰弱的情況下,只要有些食欲,即應多加食用。

  為什么冬至進補,才能有最佳效果呢?

  按我國農歷推算,自冬至起即進入三九寒天。此時是一年中人體陰氣極盛而陽氣始生的轉折點,因而中醫理論素有“冬至一陽生”之說。當節氣運行到這一天,陰極陽生,人體內陽氣蓬勃生發,最容易吸收外來的營養,發揮其滋補功效。

  冬至進補最主要的是“給身體加油”,是趁嚴冬時節,服用具有溫補作用的藥,以彌補其他節氣因氣溫不合適而不能服用補藥的遺憾。但是,進補是針對虛癥而言,如果你沒有虛癥,就不需要進補。

  冬至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之一,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冬至習俗源于漢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清嘉錄》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說。這表明古人對冬至十分重視。正因如此,使冬至食文化豐富多彩,諸如餛飩、餃子、湯圓、赤豆粥、黍年糕等不下數十種。經過數千年的發展,又形成了獨特的節令食文化。

  冬至是什么?

  冬至,是中國農歷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公歷12月21日至23日之間。而且在冬至這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南端,幾乎直射南回歸線(南緯2326')。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陽光最少,比南半球少了50%。北半球的白晝達到最短,且越往北白晝越短。

  冬至有什么習俗?

  節日起源:始于漢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

  古人認為自冬至起,天地陽氣開始興作漸強,代表下一個循環開始,是大吉之日。因此,后來一般春節期間的祭祖、家庭聚餐等習俗,也往往出現在冬至。冬至又被稱為小年,一是說明年關將近,余日不多;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把冬至作為節日來過源于周代,盛于唐宋,并相沿至今。

  節日活動:更易新衣,備辦飲食,祭祀先祖,官放關撲,慶祝往來,祭天。

  節日飲食:吃水餃、湯圓、喝羊肉湯。在中國北方有冬至吃餃子的風俗。俗話說:冬至到,吃水餃。而南方則是吃湯圓,當然也有例外,如在山東滕州、東平、汶上、曲阜、鄒城,冬至習慣叫做數九,流行過數九當天喝羊肉湯的習俗,寓意驅除寒冷之意。

  冬季應注意什么?

  1.注意防寒保暖。在氣溫降到0℃以下時,要及時增添衣服,衣褲既要保暖性能好,又要柔軟寬松,不宜穿得過緊,以利血液流暢。

  2.合理調節飲食起居,不酗酒、不吸煙,不過度勞累。

  3.保持良好的心境,情緒要穩定、愉快,切忌發怒、急躁和精神抑郁。

  4.進行適當的御寒鍛煉,如平時堅持用冷水洗臉等,提高機體對寒冷的適應性和耐寒能力。

  冬至至春分這段時間固然冷,但我們注意保暖,調節好心情,做一下戶外運動,相信我們都可以過好每一天。

  冬至的.由來

  根據周朝的記載,民間有利用冬至日至郊外祭祀天的活動,又因為周歷的正月為夏歷的十一月,因此,在周代的正月等于我們現在的十一月,所以拜歲和賀冬并沒有分別,一直到漢武帝采用夏歷后,才把正月和冬至分開,因此,也可以說:過“冬節”是自漢代以后才有,盛于唐宋,相沿至今。

  唐、宋時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這天要到郊外舉行祭天大典,百姓在這一天要向父母尊長祭拜,現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這天過節慶賀。

  就因歷法的不同,使得民間一直傳承著周歷歷法,認為冬至過后就是另一年的開始(才有吃圓仔后就 多了一歲的說法)這也是冬至為何在民間會那么受重視,但是這樣的錯誤傳承,使得民間的觀念與目前擇日學上,所用的夏歷歷法有了很大的出入,這樣的錯誤觀念 應該矯正,把正確的歷法傳承才對。

【冬至必吃3大美食】相關文章:

冬至必吃美食12-14

南京冬至必吃的美食12-16

冬至必吃的傳統美食12-14

北戴河必吃美食05-01

冬至必吃的食物12-09

去莫斯科必吃美食12-07

小寒節氣必吃抗寒美食12-16

冬至防寒6大必吃傳統食物12-12

各地的冬至美食12-16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在线观看亚洲人成网址 | 中一区二区三区性爱视频 | 久久精品亚洲国产AV | 日韩动漫一区在线观看 | 日本高清在线不卡中文字幕 | 亚洲欧美日本久久综合网站点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