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什么時候傳入中國的
土豆原產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區,人工栽培史可追溯到公元前8000年至5000年的秘魯南部地區,在16世紀中期,土豆被一個西班牙殖民者從南美洲帶到歐洲,而那時人們只是把它的花朵當作裝飾品。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土豆什么時候傳入中國的,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一、土豆什么時候傳入中國
1、土豆在16世紀時已傳入中國。馬鈴薯原產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區,人工栽培歷史最早可追溯到大約公元前8000年到5000年的秘魯南部地區,與另一原產作物玉米合稱為“并蒂開放的印第安古文明之花”。16世紀中期,土豆被一個西班牙殖民者從南美洲帶到歐洲,而那時人們只是把它的花朵當作裝飾品。中國人食用土豆的歷史相對短暫,新航路開辟后它才“西食東漸”,逐漸進入到中國人的食譜中。
2、清代,土豆的做法是打磨成粉,與蕎、麥等主食一同烹煮,而后經過不斷嘗試與努力,烹調方式已日臻純熟,既能糅合米面做成點心小吃,又能切成片、絲、塊狀作為主料或配菜,土豆歷經三百年的傳播,跨越明清兩個朝代,才在中國落地生根,成為了中國飲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土豆的作用
土豆是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見的一種蔬菜,其功效和作用表現在:
一、從中醫食療的角度講,土豆性味甘平,入脾經,胃經,具有和胃健中的作用,對于脾胃虛寒所引起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普通腹脹,腹瀉,氣短乏力的人來說,吃土豆是有一定好處的。
二、土豆具有解毒消腫的作用。
三、土豆營養價值非常高,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能夠為機體提供充足的'能量,同時對于減肥的人來說,土豆也是很好替代主食的一種蔬菜。四、土豆含有膳食纖維,能夠刺激胃腸道的蠕動,改善便秘的癥狀。”
擴展資料:
土豆的原產地是南美洲,安第斯山區,人工栽培歷史最早可追溯到大約公元前8000年到5000年的秘魯南部地區。在距今大約7000年前,一支印第安部落由東部遷徙到高寒的安第斯山脈,在的的喀喀湖區附近安營扎寨,以狩獵和采集為生,是他們最早發現并食用了野生的馬鈴薯。
十六世紀中期,馬鈴薯被一個西班牙殖民者從南美洲帶到歐洲。那時人們總是欣賞它的花朵美麗,把它當作裝飾品。
17世紀時,馬鈴薯已經成為歐洲的重要糧食作物并且已經傳播到中國,由于馬鈴薯非常適合在原來糧食產量極低,只能生長莜麥的高寒地區生長,很快在內蒙、河北、山西、陜西北部普及,馬鈴薯和玉米、番薯等從美洲傳入的高產作物成為貧苦階層的主要食品,對維持中國人口的迅速增加起到了重要作用。
【土豆什么時候傳入中國的】相關文章:
土豆的故事08-21
買土豆的哲理故事11-05
關于買土豆的哲理故事09-07
家鄉的土豆作文(3篇)12-31
家鄉的土豆作文(7篇)12-22
土豆發芽觀察日記11-23
謎底是土豆的謎語有哪些10-15
家鄉的土豆作文合集3篇12-31
家鄉的土豆作文合集7篇12-31
背土豆教學課件設計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