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期戰爭的特點及原因

時間:2022-08-12 00:28:46 科普知識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春秋時期戰爭的特點及原因

  春秋時代,通常用來指中國東周前半期歷史階段,即自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這段歷史時期,史稱“春秋時期”。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春秋時期戰爭的特點及原因,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春秋時期戰爭的特點及原因

  春秋、戰國時期戰爭的特點

  ①戰國時期的戰爭具有封建兼并性質,而春秋時期的戰爭僅是奴隸主大國爭霸戰爭。

  ②春秋爭霸戰爭促進了民族融合,有利于封建因素的成長。而戰國兼并戰爭在轉化為封建統一戰爭后,導致一個封建大帝國產生。

  現在多說幾句,談一談二者之間的相同點:①都有擴大地盤、掠奪人口的目的。②春秋和戰國時期的戰爭在影響上,都是大吞小、強凌弱,減少了諸侯國數目,加速了奴隸制瓦解和促進了封建制形成。同時不可避免給人民生活、生產造成巨大破壞。

  諸侯間的爭霸和兼并戰爭,使諸侯國數目減少,各民族逐步融合,人民都渴望統一,這樣就形成統一的趨。

  春秋時期戰爭三不原則是什么

  1、兩軍交戰,不斬來使戰爭不能隨便發起,不允許一方趁著對方國君去世或鬧災荒等變故而發兵。在交兵前,乙方要派自己國家的使者代表這個國家的國君去交代交戰的理由,如果敵方殺了使者的話,就相當于殺了該國的國君,這將會被視為是違反禮儀的行為,會被所有國家所鄙視。

  2、不鼓不成列在開戰的時候,不要等對方沒擺好陣勢就開始攻打。

  3、不追逃兵在春秋的戰場上,如果對方沒有逃跑的話,就不能夠追趕,并且對于跑步的步數也有規定,認為即使追的話,也只能追趕五十步。人們常見的五十步笑百步的典故也是出于這個原則的。春秋戰爭禮儀主要包括不斬來使、不鼓不成列以及不追逃兵的原則,這些原則都是春秋戰爭中的重要的組成部分。

【春秋時期戰爭的特點及原因】相關文章:

歷史典故:春秋時期戰爭雙方的守則01-31

戰國時期的戰爭特點有哪些10-21

春秋戰國時期戰爭的特點10-19

春秋時期歷史典故01-30

春秋時期歷史典故04-07

春秋時期的歷史典故04-17

春秋時期的歷史典故10-12

春秋時期的歷史典故通用05-19

春秋時期的寓言故事06-26

春秋時期雜家著作《管子》簡介08-24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国产一级在线观看 | 亚洲AV日韩AV天堂久久 | 日本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婷婷中文字幕视频在线 | 日韩黑人AV全部在线看 | 亚洲中文欧美日韩日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