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嫦娥五號帶回的“土特產”科普知識
科普知識是一種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來解釋種種科學現象和理論的知識文字,用以普及科學知識為目的。下面就讓小編帶你去看看嫦娥五號帶回的“土特產”科普知識吧,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嫦娥五號一共帶回1731克月球樣品,主要為月壤,即覆蓋在月球表面的“土壤”,包含微細的礦物顆粒、巖石碎屑和玻璃質微粒等。月壤顆粒質地微細,主要由氧(O)、硅(Si)、鋁(Al)、鐵(Fe)、鎂(Mg)、鈣(Ca)、鈉(Na)、鉀(K)、鈦(Ti)等元素構成,不含任何有機養分,而且非常干燥。
要深入認識月球,除了遙感手段外,最重要的就是拿到月球樣品,開展精細分析。根據國家航天局制定的《月球樣品管理辦法》,月球樣品分為永久存儲、備份永久存儲、研究和公益4種基礎用途。
嫦娥五號采集回來的月球樣品,目前儲存在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的月球樣品實驗室里,科學家們正緊鑼密鼓地進行研究。為避免月壤受到氧氣和水分的侵蝕,實驗室出入有嚴格的清潔程序,并用氮氣填充月壤的存儲環境。
中科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探月工程三期副總設計師李春來介紹,這個實驗室主要負責月球樣品的處理、存儲和分析研究,包括月球樣品的基本物理特性、化學成分、礦物組分,尤其是一些消耗性的、需要大樣本量的實驗和分析工作,取得的數據將對外開放共享。目前,已完成了部分樣品的分類、樣品分樣、部分物性測量和礦物化學分析等。
嫦娥五號帶回的月壤中含有很多毫米級的巖石碎屑,科學家可以測算其結晶年齡,進而對月球的起源和演化過程做出更精準推斷,很可能會更新我們對月球的一些認識,并擴展到對火星、小行星和整個太陽系的了解。
按相關規定,月壤未來將向全國科學家開放研究。經過申請,國內具備研究能力和資質的科研人員可利用各類專用儀器設備,對月壤進行更深入的實驗分析。
【嫦娥五號帶回的“土特產”科普知識】相關文章:
哈爾濱的土特產介紹03-08
廣州土特產介紹02-28
家鄉的土特產作文05-09
家鄉的土特產作文01-27
美麗土特產作文11-24
土特產銷售口號01-09
定西地區土特產介紹02-26
家鄉的土特產_600字01-25
把道德帶回家01-26
把心思帶回課堂作文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