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論語十二章》知識點總結
《論語》十二章,是指"人教版"《語文》(新版)初中一年級課本上的十二章論語,其中多為孔子的言行,接下來小編搜集了《論語十二章》知識點總結,歡迎查看,希望幫助到大家。
《論語十二章》知識點總結
一、通假字
1.不亦說乎
說:同悅,喜悅、愉快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學
有:同又,放在整數與零數之間
二、古今異義
1.不亦君子乎
古:道德上有修養的人
今:泛指品德高尚的人
2.可以為師矣
古:可以 ;憑借
今:可能、許可
3.飯疏食飲水
古:粗劣
今:疏通、疏散
4.飯疏食飲水
古:冷水
今:無色無味無臭的液體
5.匹夫不可奪志也
古:普通人
今:無學識、無智謀的人
6.吾日三省吾身
古:多次
今:數詞,三
三、詞類活用
1.學而時習之
時:名詞--狀語,按時
2.吾日三省吾身
日:名詞--狀語,每日
3.溫故而知新
故、新:形容詞--名詞,舊的知識、新的體會
4.傳不習乎
傳:動詞--名詞,傳授的知識
5.飯疏食飲水
飯:名詞--動詞,吃飯
6.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樂:名詞--意動。以為樂
四、一詞多義
1.為:
可以為師矣 當、做
為人謀而不忠乎 替
2.知:
人不知而不慍 了解
溫故而知新 懂得
3.而:
人不知而不慍 表轉折
溫故而知新 表順承
博學而篤志 表并列
4.其:
仁在其中矣 它的.
其不善者而改之 他人
五、特殊句式
1.省略句:
可以為師矣。“以”后面省略代詞“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句首省略動詞“擇”
2.判斷句:
賢哉,回也!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拓展:教材分析
《〈論語〉十二章》是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第五篇課文。它選自于我國儒家經典著作《論語》。《論語》是一本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論的語錄體古藉。課文中所選的《〈論語〉十二章》,著重敘述了求知態度、學習方法、修身做人三方面內容。其豐富的語言精華和深刻的思想精髓,對于心理發展正處于萌芽狀態的初中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義。《論語》是我國古代文獻中的一部巨著,是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遺產,其核心是理解論語的內容,對我國幾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文化產生了巨大影響。《論語》十二章,是其精華部分,主要談求知和修養,學習之后用來指導自己的言行。教學的重點是背誦、翻譯、理解課文內容,解決的關鍵是熟讀成誦,精講重點文言詞匯幫助學生理解。
【《論語十二章》知識點總結】相關文章:
《論語十二章》說課稿12-05
《論語十二章》說課稿12-06
《論語》十二章翻譯12-06
《論語十二章》學案12-06
《論語》十二章教案07-29
《論語》十二章注釋12-06
論語十二章習題12-05
論語十二章的教案02-17
《〈論語〉十二章》說課稿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