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das應用個人心得與總結分享
從XX年工作后開始學習midas,將所作的計算挑選10個典型,由簡入難做一簡單總結.附圖,因涉及實際設計圖紙,模型未附上,僅介紹一下思路和注意事項即自己曾走的彎路。
一、鋼筋混凝土彎橋:
剛工作后接觸的第一個計算:4*20半徑70m。用gqjs直線橋、midas空間梁單元彎橋、橋博梁格法分別建模計算。
midas思路:當時做法excel中計算節點坐標,pl導入cad,dxf導入midas。注意局部坐標系的建立,支座與主梁采用剛性連接。僅與其他軟件比較彎矩內力和支反力,未考慮支座預偏心。
二、3-30滑模施工:
為與橋博作比較,截面頂面中心對齊,建模節點與梁底節點加剛性連接。順便做了模態分析,基頻計算與規范理論計算差不多。通過有效寬度系數考慮應力驗算的有效寬度。注意梯度溫差中B的取值、支座沉降組沉降的正負、施工階段分析中的單元組、混凝土齡期、邊界組取變形后、psc設計注意施工階段用的'荷載定義為施工階段荷載。荷載組合中預應力乘以0.8需要手動修改,,但是psc設計用的混凝土設計中的組合系數不用修改,程序自動考慮,工作總結《轉載:某工Midas應用個人總結》。當時對兩個程序預應力損失的計算逐項做了一下對比,兩者基本吻合。第四項損失midas未考慮逐根張拉。我是在施工階段中將預應力分組在子階段分批張拉。
三、橫向預應力:
等效荷載我是定義為用戶定義荷載;自動生成組合后用包絡再與用戶定義荷載組合。
注意1.單向張拉鋼束特征值的數據;2.長期組合中僅考慮恒活載,其余可不計。
附:
1.根部彎矩一般比計算值大0.15-0.3,可參考城市規范,自己酌情考慮。
2.規范中沖擊系數為1.3,有疑問,一般為0.3吧,布置是否筆誤。取1.3的話,承載能力要求太高了。
四、下部結構的聯合計算:
1)m法對節點采用節點彈性支撐系數的計算。
2)支座剛度的計算,在墩頂考慮支座加了約束
3)截面特征系數的調整:0.67或0.85。
五.小箱梁上下部聯合計算:
驗算小箱梁預應力,計算蓋梁與qlt簡支計算結果作比較,結論橋梁通簡支計算偏不安全。支座節點與箱梁節點采用彈性連接,支座與蓋梁,蓋梁與墩柱連接用剛性連接。小箱梁之間釋放端部約束,釋放參數就拷各人把握了。車道按照不利位置分幾個模型分別加載,取其包絡來控制蓋梁配筋。
3-30預應力橫向預應力計算
考慮樁土作用墩子
小箱梁
個人總結,拋磚引玉26,4-50半徑350滑模施工:做了特征值和反應譜計算,基頻采用計算值。附加一句,midas中活載單項結果是乘以沖擊系數后的結果。模擬了雙支座的支座剛度,模擬了滑模的支架彈性連接中單向支承,(未考慮滑模施工中的后吊點力)風模擬為均布力+均布扭矩。制動力模擬為均布荷載(未考慮作用點距橋面1.2m)
附:規范離心力采用車輛荷載。個人有點疑問。
7,小半徑寬箱梁的梁格計算:單箱6室,中性軸基本在中央,所以截面劃分簡單考慮了,同前面一樣,需注意彈性連接的坐標系。體系溫度和梯度溫度僅考慮了縱向梁格。另midas預應力不能像橋博那樣與相關單元自動縮放,故預應力鋼束比較麻煩輸入。
8,斜拉橋:魚骨模型。體外力。前支點掛籃模擬,施工階段分析。索應力時程。裸塔,最大懸臂,成橋彈性穩定。施工升舉力驗算。反應譜計算。2000多根預應力鋼束,采用mct輸入,還是比較方便的。與橋博作比較,彎矩差異較大,最后靜力計算以橋博為準。
9,花瓶墩實體模型:MIDAS FEmodeler或者midasfx+建模?雌涞谝缓偷谌鲬Γ盍禾卣髅黠@。
【Midas應用個人心得與總結分享】相關文章:
MIDAS CIVIL在高樁碼頭承載能力計算分析中的應用論文06-13
個人減肥心得分享06-13
護士個人總結分享03-23
二陳湯的應用心得分享06-12
三物黃芩湯的應用心得分享06-11
分享關于美術個人教學心得06-11
軍訓團隊分享心得總結11-26
分享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研修心得06-11
護士年度個人總結分享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