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語文《詩經兩首》知識點總結
(一)通假字
1.氓之蚩蚩,抱布貿絲("蚩蚩"通"嗤嗤",笑嘻嘻的.樣子)
2.匪來貿絲,來即我謀("匪"通"非",不是)
3.將子無怒,秋以為期("無"通"毋",不要)
4.于嗟鳩兮,無食桑葚("于"通"吁",表感嘆)
5.士之耽兮,猶可說也("說"通"脫",解脫)
6.淇則有岸,隰則有泮("泮"通"畔",邊岸)
(二)古今異義詞
1.泣涕漣漣(泣涕,古義:為眼淚|今義:鼻涕)
2.總角之宴,言笑宴宴(宴,古義:為歡聚|今義:為酒席)
3.不遑啟居(啟,古義:是跪|今義:指開啟。居,古義:指安坐|今義:指居住。)
4.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君子,古義:文中指主帥|今義:指有品德的人。小人,古義:文中指士卒|今義:指品行差的人。)
(三)一詞多義
1.言:
①句首助詞。如:言既遂矣。
、谙喈斢"而"。如:靜言思之。
2.以:
、侔,介詞。如:秋以為期。
、诙B詞。如:以望復關。
3.作:
、俦玖x是起來起身,引申為興起,產生。如:薇亦作止。
、陂_始。如:天 下之難比作于易。
、蹌撟,撰寫:自是指物做詩立就,又引申為著述,制造。
如:常作二鐵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
④勞動,勞作。如: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⑤為,成為,引申為充當,充作。如:君當作磐石,妾當作蒲葦。
4.曰:
、賱釉~詞頭,無實意。如曰歸曰歸。
②叫做,稱作。如: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
、壅f。如:子曰:"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5.止:
、僬Z尾助詞。如:歲亦莫止。
②腳,足。如:當斬左止者,笞五百。
、弁V梗A簦忠隇槭箘佑梅。如:止子路宿。
④制止,阻止。如:殘賊公行,莫或止之。
、萑葜,禮貌。如:人而無止,不死何候。
6.載:
①記錄,記載。如:史載田橫事。
、谀辍H纾鹤匀ブ勐殻遢d復還。
、垩b載。如:有好事者船載以入。引申為承擔,承受。
如:載舟載舟,所宜深思。
④乘坐,乘車。如:直上載公子車。
、葑T~,起加強語氣作用,多用于動詞或形容詞詞頭,可譯為"且""又"。如:"載欣載奔"。
⑥副詞,開始。如:春日載陽,有名倉庚。
7.靡:
、倮速M。如: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
、跓o,沒有。如: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引申為不。
如:天高地迥,號呼靡窮。
、鄣瓜,后退。如:左右皆靡。
8.烈:
、倩饎菝汀H纾悍蚧鹆,民望而畏之。引申為放火燒,如:益烈山澤而焚之。又引申為猛烈。如:窮冬烈風。
、诠饷鳎@赫。如:君有烈名。
、凼聵I,功業。如:奮六世之余烈。
、軈柡,嚴重。如文人畫士之禍之烈至此哉。
9.陽:
、偕降哪厦妫谋泵。
②陽光,太陽。如:斜陽草樹,尋常巷陌。
、蹨嘏。如:春日載陽。
、鼙砻嫔,假裝。如:則陽收其身,而實疏之。
10.孔:
、傩《矗吡忠隇榍。如:利出一孔者,其國無敵。
、诤,甚。如:孔武有力。
③大。如:孔道之夷,何不遵乎。
11.華:
①同"花"。如:桃之夭夭,爍爍其華。
、陂_花。如:始雨水,桃李華。
③美麗有光彩。如:華服麗人。
④繁華。如:其街市之繁華。
、菥A。如:物華天寶。
、蘧崔o。如:華誕,華居。
12.思:
①思考。如: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②思念,掛念。如:已行,弗不思也。
③心情,情思。如:慨當以慷,憂思難忘。
、苤~,無實義。如: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13.戒:
①防備,警戒。如:既和既戒,既備萬事。
②告誡,警告。如:觀往事以自戒。
14.雨:
、俦姸。如:齊子歸止,其從如雨。
②離散。如:一別如雨。
、蹌釉~。下雨或雨一樣的落下來。如:是歲之春,雨麥岐山之陽。
、芄喔取H纾核茏杂晏铩
⑤潤澤。如:吾不能以春風風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
【高一語文《詩經》知識點總結】相關文章:
高一語文上冊《詩經》知識點匯總07-04
《詩經》知識點總結08-23
高一語文知識點總結04-19
語文必修二《詩經兩首》知識點總結05-02
初三語文《詩經兩首》知識點總結09-06
高一語文《過秦論》知識點總結07-30
詩經兩首的知識點總結05-02
《詩經兩首》知識點總結05-02
高一語文重點知識點總結03-30